紀念冊_compressed

Page 1


臺灣盃學生方程式聯賽五週年紀念冊

關於FST

About FST

FST 願景 Vision 01 02 03 04 05 06 07

里程碑 FORMULA STUDENT TAIWAN

Formula Student Taiwan: Key Milestones

FSAE 賽事介紹 & FST 賽事項目

Introduction to FSAE & FST Competition Projects

國際賽事經驗分享

Sharing Experiences fro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車隊介紹

Team Introduction

FST 成員

FST Team Member

FSAE 賽事介紹 & FST 賽事項目

Introduction to FSAE & FST Competition Projects

美國自動車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簡稱SAE) ,從1987年開始舉辦專為學生設

計的「國際學生方程式賽車大賽」(簡稱Formula SAE、FSAE),FSAE的賽事宗旨是培訓學生成為未來的汽 車工程師。

而FST也實踐了FSAE的理念在賽事規劃上,賽事項目包括靜態與動態測試,靜態項目包含機械減、重量測 試、傾斜測試、淋雨測試,而動態項目則包含煞車測試、直線加速、八字環繞、計時賽與耐久賽。

Th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SAE) has been organizing the Formula SAE (FSAE) competition since 1987.

This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 is specifically tailored for students,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Formula Student Taiwan (FST) embodies the same philosophy as FSAE in its event planning. The competition includes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tests. Static events comprise mechanical scrutineering, weight measurement, tilt test, and rain test. Dynamic events include brake test, straight-line acceleration, figure-eight skidpad, autocross, and endurance race.

淋雨測試

該項目為了驗證車輛的防水能力,向車輛灑水 持續120秒,停止後觀察120秒,整個過程中 IMD沒有反應即代表通過測試。

機械檢測

機械檢是為了確保車輛的機構符合賽事規則,像 是測量空力套件的形變量小於定值、懸吊作動行 程符合標準等等。

電力檢測

電力檢測專注在檢查車輛電力系統是否符合規則 ,重點是高電壓系統的安全性以確保學生車輛的 安全。

煞車測試

車輛在一段直線加速後進行煞車,車輛停止前將 四輪鎖死即通過測試,此項目於通過所有靜態車 檢進行,通過即取得動態賽事資格。

圖為麗寶國際賽車場,用以說明歷屆賽事項目曾舉辦位置。

商業報告模擬真實的商業環境,參賽隊伍/車隊/或 學生需向虛擬的投資人或內部董事會(評審)推銷

他們的賽車作為市場產品。這個比賽項目不僅評估 團隊的工程實力,更要求車隊/或學生具備市場分 析、財務規劃及商業策略制定的能力。

車重測試是為了記錄車輛重量,同時進行車 手逃脫和旗號考試,其中車手要在五秒內解 除安全帶並離開駕駛座才能通過。

耐久賽

耐久賽(Endurance)賽事總長約22公里,中間 會進行一次車手交換,主要測試車輛的可靠性 及耐久性,同時也考驗車手的駕駛技術,是最能 體現賽車綜合性能的項目。

計時賽

計時賽(Autocross)賽道長度約0.9公里,該項 目之目的為評估車輛在一設計好的賽道中的機 動性,每個車隊最多可以行駛四趟,並從其中取 最佳的圈速作為比賽成績。

圖為麗寶國際賽車場,用以說明歷屆賽事項目曾舉辦位置。

直線加速

賽車將進行長度75m的直線加速,每個車隊最多 可以跑四趟。

傾斜測試

賽車會被推上傾斜測試台,且身高最高的車手應坐 在駕駛艙內,當傾斜45度時,車體不能有任何液體 滲漏,當傾斜60度時,車輛不能翻覆。

八字環繞

該項目用來評估車輛行駛於固定半徑彎道之過彎

能力,每個車隊最多可以跑四趟,賽車出發通過計 時區後行駛右圓兩圈,再駛入左圓兩圈後通過終點 ,將紀錄第2圈及第4圈作為比賽成績。

「埋下影響力的種子,培育下一代車輛產業的人才」

“Planting the seeds of influence to cultivat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alent for the vehicle industry.”

FST作為國內最高規格的學生工程賽事,除了提供一個技術交流平台,讓學生能夠將書中所學,化作實際的行動與產

出,FST更期待的是:在這些莘莘學子的心中埋下一顆待發芽的種子。

透過參與聯賽的過程,車隊成員需要學會如何造出一輛車,學習團隊合作、專案管理...的重要性,而FST也相 信在這些過程中,學生們會更加了解自己熱愛的事物為何;同時,我們也邀請到業界優良的企業,建立產業間

的橋樑,讓企業能看見更多優秀的年輕學子們,也讓聚集在FST的學生們對於未來也更多的想像空間!

畢業以後要做什麼?造車是為了什麼?

FST深信聯賽不僅是學生時期的經驗累積,而是真的能影響這些學生在未來的職涯選擇,以下我們也節錄過 往曾參與FSAE賽事的學長姐們的專訪故事。

周筳凱

Kai,畢業於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曾擔任成大賽車隊電力組組 長,帶領團隊參加日本FSAE競賽。大學畢業後,Kai像許多大學畢業生一 樣,在人生道路上曾感到迷茫,與其隨波逐流、盲目進修,他選擇先踏入 職場,進入鴻華先進擔任系統整合工程師,負責汽車系統的整合工作。

在系統工程的領域中,最關鍵的第一步是定義使用者需求,並以文字方 式紀錄,像是「車燈必須能夠照明一百公尺」或「車子在零下二十度的極 端溫度下能夠發動」,同時,Kai也需要與不同部門的人溝通協作,將車 輛上的眾多元件進行系統控制。

Kai發現自己大學所學雖然廣泛,卻尤其適合從事系統整合工程師這類

需要整合的工作,認知到自己對於此類需透過溝通合作來解決問題的職 位,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為了持續精進自己的能力,Kai決定在工作 兩年後赴美留學,追逐汽車產業的夢想。

Kai分享到在申請研究所時,FSAE賽事的經驗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尤其 在美國,許多頂尖的車廠都將FSAE經驗作為考察能力的重要指標,企業 認為FSAE參賽經歷可以證明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團隊合作和解決問 題能力! 周筳凱專訪》

追逐夢想的旅程,勇闖美國汽車工業搖籃, 密西根大學系統工程系留學之旅

吳宇芯,畢業於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而後前往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e) 取得 Automotive Technology 碩士,目前於 AE

Group Electric Drives 擔任電機工程師,主要負責電池管理系統的開發。

談到踏入學生方程式的動機,是來自於機械系的課程規劃,一開始只是想要增 加自己的實作經驗,剛好遇到成大車隊的組建,於是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加入 了成大車隊。有了學生方程式的經驗,也讓宇芯對於出國唸書的決定,以及在領

域的選擇上,有了具體的想法。當時臺灣的電動車產業並不發達,有許多國家走 在臺灣之前,像是荷蘭相當提倡環保和綠能,相關法規的建立也比較完善,也讓

決定朝向電動車這個領域發展的宇芯,下定了出國讀書的決心。

Group,身處集團底下的小公司,宇芯認為主要優點在

於,一整個動力鏈,從電池、馬達到傳動,較容易看到整個專案的全貌。此外,專 案當中約有五、六名成員,電力系統的部分由宇芯和另一位同事負責,其他人則 是負責機械加工,以及馬達的測試等,同事們基本上都身兼多職,可以跟很厲害 的人一起共事。

「工作這種東西,還是要有熱情、有興趣才做得長久,也才能做得比較好。」

最後,宇芯對有志往相關領域發展的學弟妹們也提供建議。在電池管理系統方 面,宇芯當初在學校時所修的電池相關課程,大多探討的都還是基本的化學反 應,並沒有電池管理系統方面的課程。因此,宇芯建議大家可以多看看現有的電 池管理系統規範,目前已經有主要在使用的兩三種,或者也可以看看市售的規 範大概都是怎麼寫的。 吳宇芯專訪》 臺灣學生方程式到荷蘭新創公司, 從車隊開始加速的海外職涯

郭文宇專訪》

走進美國校園與職場, 文化碰撞下的築夢歷程

郭文宇 Winston Kuo,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畢業,而後於美國密西根大學機

械工程系取得碩士學位,目前任職於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擔任軟體 模擬整合工程師(Simulation Integration Engineer)。在清華大學就讀期

間,曾擔任第一屆清大賽車工廠的電力組組長,並與團隊一同出戰日本FSAE 競賽。

談起出國讀書的起心動念,文宇表示這個想法從國中就在心中萌芽,但因為經

濟能力與不確定因素使得理想無法實現,一直到加入大學車隊活動後,對車輛 工程產生興趣,才下定出國讀書的決心。

經歷了兩年的研究所生涯,文宇發現美國教的理論知識並沒有更特別,美國身 為世界大國,在專家資源和產業基礎上有絕佳的優勢,跟台灣的教育比起來, 相關領域的專家及資源比較多,教授間競爭激烈。教授普遍很會教學,出書的 也不少,甚至由於教授與產業的鏈結很強烈,學生常可以在課堂中,透過教授 的親身經歷來學習,獲得第一手的資訊。

碩士畢業後,文宇也面臨了國際學生找工作的困境,其分享到大多數在美國的 公司非常注重個人動機:為什麼你想要擔任我們公司的這個職位?為什麼我 們公司的這個職位適合你?這兩個問題對面試官來說至關重要。當我們真心 對這兩個問題有明確想法的時候,自然而然可以給出誠懇且令人信服的答案。

台南高工汽車科出身的張博翔學長,目前任職於日本三菱汽車的第一車輛開發本部 鐘的系統實驗部,主要負責乘用車單體殼車架之車種的強度、信賴性等驗證工作。

雖然本身是汽車科,但博翔學長並非一開始就直接投入車隊活動,而是先進入了機 器人社,直到因緣際會受到系上學長邀請,才加入了北科車隊。加入初期,由於對成 本報告撰寫的不熟悉,北科車隊連續兩年,都在靜態賽遭遇不小的挫折。這對於車隊

成員們留下不小的遺憾,也讓身為主要幹部的博翔學長面臨著來自學校以及贊助商 的壓力,但這並未熄滅他對於車子以及車隊的信心與熱誠,反而更加努力思考解決 方式,也讓北科車隊在第三年成功進入動態賽的環節!

回想當初投遞履歷的情形,學長表示大部分的外國車廠都會有一頁勾選相關活動經 驗的欄位,其中一項便寫著學生方程式聯賽,因為對他們而言,他們了解這個比賽項 目可以帶給參賽著實作相關的經驗。

而談到在日本招聘方式,學長也分享一個與台灣企業稍微不同的人才分配模式。

在我們常見招聘廣告上,會有清楚寫好的職位、對應技能以及其他要求,但對於日本 車廠來說,他是先以總錄取人數作為選擇的第一條防線。假設今天他想要招收120位 新人,他便會以基本的要求與前力的評估先將足夠的人選招收進來,至於今天你最 終會分配到哪個單位,或者是被請離公司,則全端看前半年實習期間的表現。

燃燒夢想的起點

(更多三菱汽車的招募過程與福利制度,歡迎至FST官網查看更多!)

畢業於臺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研究所的 Leo,在學期間為北科大車隊的一 員,擔任 Powertrain 動力組組長,並曾和車隊一同參與 2019 FSAE 的日 本賽,而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在 HubAuto 擔任 Engineer 一職持續至今。

Leo

當初加入北科大車隊的動機,起心動念其實很簡單,「因為很帥啊!」

賽車隊帥氣、刺激的形象,和在每一場比賽都能體驗腎上腺素飆升的感受, 成為帶領 Leo 加入車隊的契機。然而真正進入到車隊後,更發現在車隊中 能遇到許多很酷的東西!車隊使用的技術、開發的過程,都讓 Leo 感到新 奇,也從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然而,Leo 認為他能從學生車隊的身分,走到職場成為 HubAuto 的 Engineer,參加 FSAE 及車隊的經歷積累,對 Leo 來說,是幫助他找到第 一份工作相當重要的機遇。

就技術面而言,賽車主要分為設計以及調校車子兩大方向,大部分車隊的成 員在 FSAE 裡面學到比較多的是設計,然而像 HubAuto 及其他的客戶車

隊,幾乎都是向車廠購買賽車,再去對這台車進行調教、優化,要想辦法把原 廠做出來的賽車調到最快,而 Leo 在北科車隊時是負責 Powertrain,也

是與其所在工作崗位上所需技術有很多重疊的部分,這樣的機緣之下也讓 Leo 成為 HubAuto 在找的人才! Leo 專訪》

現正輔導臺灣盃學生方程式聯賽的黃平學長,目前在 GM 擔任工程師,專門做跑車 的系統整合和賽道模擬。

Ping分享到在美國,各大車廠很重視 FSAE 比賽,像是 Ford、Tesla、GM、Rivian、

Lucid 等企業在比賽現場直接徵才是常態,他們很熱情地在招募學生,平均派 100

多個工程師去現場支援,對他們來說這個比賽是很重要的人才庫。當被問起當時是 怎麼得到 GM 的工作機會時,Ping 回想 2017 年在密西根站比賽時,車隊的 Mentor 突然和他說:「Ping,有個面試在等你,我們先幫你 Cover,快去吧!」學長

表示當時在機械檢的最後階段,很緊張地在拆轉向系統,聽到這些話只好先放下手 邊的工作,抱著 Design Review的資料夾,跑去 GM 的攤位,到一台大皮卡上面試,

面試後,面試官還和他要了 Design Review 的文件,希望比賽後可以寄信給他,讓 他給同事一起看看,後來才知道面試官竟然是 NAS Car 當時的總經理。

「參加 Formula Racing 就是你看得到整台車,在設計時你會有整車設計的概念。」

以個人能力來看,沒有 Formula Racing

黃平專訪》

點連成線,Formula Student

Racing 到美國通用汽車

經驗的人在車輛整合上較容易出現問題, 例如做馬達的人若沒有整車設計的概念,他可能只會想做好馬達的部分,不知道其 他跟他有什麼關係。工作上也可以發現,有沒有 Formula Racing 經驗真的差異很 大。對於現在還在車隊努力造車的學弟妹們,Ping 學長給大家最大的建議是「投注 熱情去研究你感興趣的東西,並把握機會去盡力嘗試」,因為課本可能只會教最基礎 的理論,但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在車子上、該怎麼設計一台車,並不會有人教你, Formula Racing 是很好的機會,不要怕失敗,帶著你的熱情去嘗試。

國際賽事經驗分享

Sharing Experiences fro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FST是車隊邁向國際賽的前哨戰

對於車隊來說,參與國際FSAE賽事,不僅是考驗車隊的造車能力,其中也包含許多文件撰寫、審核...等賽前準備,為了 讓學生車隊能在國內先有一次參賽經驗,除了能更加熟悉賽事流程,也讓各校車隊能夠互相交流國際賽事的經驗,以

下也分享各校車隊參與國際賽的經驗。

FST as the First Step Towar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For student teams,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FSAE competitions is not only a test of vehicle-building capabilities but also involves extensive preparation such as documentation, compliance checks, and pre-race submissions. FST serves as a preliminary stage, allowing student teams to gain firsthand experience in a domestic setting. This helps them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the competition process and fosters knowledge exchange between university teams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events. Below are some shared experiences from various teams that have participated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FST賽道日與正式賽事為團隊提供寶貴訓練,讓隊員熟悉車檢與賽事節奏。國際賽事機會有限,任何 失誤都可能影響表現。FST提供優質測試場地,使車輛在良好環境下調校與驗證,提升穩定度,確保 團隊充分準備,發揮最佳狀態。

2023年捷克賽的第一天,營地隊旗便被友隊"偷走",他們邀請我們去玩手足球順便"贖回"隊旗,結 果隊員各個都輸爛,輸家要鑽到手足球桌下面簽名,所以友隊FaSTTUBe的手足球桌下面其實有很 多個清大賽車工廠隊員的簽名!

德國賽吸引逾百隊伍,競爭激烈。參賽拓展視野,發現需精進之處,從設計、技術到策略與管理,每環 節皆具挑戰。與全球隊伍交流,了解不同文化、造車環境與技術發展,借鑑他隊優勢,汲取靈感。經驗 提升實力,為未來帶來更多可能,助團隊持續成長與突破。

成大方程式賽車隊

歸功於臺灣賽評審以嚴苛標準給予的建議,我們得以更充分地準備,迎接日本賽所帶來的挑戰。在 2024年的日本賽中,團隊順利通過機械檢與電力檢,並成功參與動態項目。特別是在安全性方面,車 隊以更加謹慎的態度應對比賽,並圓滿達成預設目標。

比賽期間發生了許多趣事,例如我們與電力檢評審井上雅文,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起因於我們需要購 買安全鞋,井上先生推薦我們購買的店家,而互加聯繫方式,甚至回臺後還會繼續保持聯絡;又如,與

上智大學的成員更是從初次交換名片的陌生階段,逐漸熟悉到能夠互相開玩笑,最後相約來年再見。

離別時,我們特別將滅火器贈予對方作為紀念,也成為了一份獨特的外交禮物。此外,相較於我們僅 準備了貼紙作為公關品,中國隊展現了強大的財力,送出的禮品豪華精緻,包括滑鼠墊、帆布袋等,讓 我們大開眼界。

在比賽期間,我們與 PIT 區周圍的隊伍互動良好,彼此在需要時伸出援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甚至 在回國後仍保持聯繫。短短六天的賽事,讓車隊獲得了在國內六個月都難以累積的寶貴經驗與資訊。

在內部,我們透過各項檢驗過程發掘未來的改進方向;在外部,我們深入了解日本學生方程式賽車的 生態圈,並真正感受到競賽所帶來的熱血與激情。

臺北科技大學方程式

疫情後睽違了五年,臺北科大方程式賽車隊再一次出國遠征,這一次的目標是遠在南半球的澳洲賽, 相比國內賽事,出國比賽不只是多了海運的問題而已,很多事前的人員安排,包含住宿、交通等都需 要謹慎規劃,尤其事先調查好附近的餐食非常重要,民以食爲天,為了避免隊員們需要一邊應付車檢

還得一邊分心生活起居的問題,行政組的同學們得扛起責任成為隊員們最強大的後盾。

比賽的部分,各地區賽事的裁判所看重的設計亮點也不盡相同,很多我們看似習以為常的設計對他 們來說未必常見,因此隊員們要做好被問題轟炸的準備,因此對規則以及自身設計的了解度也要夠

高,要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設計,而這些設計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沒有的話,原因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好好享受比賽的每一個當下,多和國外的車隊交流,看看外面的世界,將國外好的技術 及設計思維帶回臺灣!!!

車隊介紹

Team Introduction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學生方程式

Taipei Tech Racing

Dreamers, Builders, Challengers

Taipei Tech Racing簡稱TTR,成立於2014年,是

臺灣第二支FSAE隊伍。隸屬於臺北科技大學機電學 院車輛工程系。由學生自主設計、驗證、組裝並行銷方

程式賽車,參加世界大學生方程式賽車賽事。團隊分 為四大組別,分別為行政、底盤、車身、動力組,提供熱

愛工程設計的學生能在賽車領域中發展長才。臺北科 大方程式賽車隊在2024年獲得FST第三名的佳績,

並於2024年底的澳洲學生方程式榮獲最佳技術檢驗 獎,躍身成為台灣第二支在世界賽完賽的隊伍,成為 世界前百車隊。

陽明交大方程式賽車隊

NYCU Vulpes Racing

一個學生造車尚未風行的年代, 串連起愛車與造車的熱情

車隊創立於2008年,在創立初期,主要研發油電混合

車,近年來則以電動車研發為主。團隊的目標是培養 台灣的汽車工程人才,並為台灣的汽車產業貢獻力量

。車隊成員來自機械、電機、資工等科系,團隊架構包 括技術組、行政組及專案管理團隊。我們歡迎所有對 造車充滿熱忱的成員加入。

南臺賽車夢工廠

STUST Racing

One Team, One Dream

車隊創立於2005,我們從零開始,一步一步把車架給 組裝起來, 即使技術上比別人慢一點,但我們相信我

們並不會輸其他學校太多, 透過我們得努力一步一 步把車隊做得更好。

成大方程式賽車隊

NCKU Formula Racing

Race Beyond, Beyond Racing

成大方程式賽車隊成軍於 2018 年,期許透過建立車

隊這個平臺來連結課堂知識和技術應用,讓隊員團結 一心、共同合作,打造屬於我們的方程式賽車。我們因

為夢想聚在一起,在2022年奪得FST第一名的佳績, 更是在 2024 年 FSAE 日本賽成為唯一之上場參與 動態賽的海外電車車隊。

臺大賽車隊

NTU Racing

Sky is the limit.

臺大賽車隊成立於 2018 年,志在打造電動方程式賽 車並培養成員的實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2022 年

拿下 FSAE-Australasia 企業特別獎,為首支獲此殊 榮的臺灣學生車隊。2023 年奪得 FST 第一名的佳績

,也在 2024 年榮獲 FSAE-J 電車組設計報告第四名 的殊榮,並首次通過全數安檢。臺大賽車隊成員涵蓋 來自理工、商管等多元背景,這群懷有夢想的學生期 許挑戰自我、創造不平凡的大學生活,也歡迎熱愛賽 車的同好與我們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清大賽車工廠 NTHU Racing

One Team, One Dream.

創立於2015年,持續參與學生方程式競賽,打造出全

台灣第一輛四驅無人賽車的學生車隊,曾參加日本、

德國、捷克及克羅埃西亞賽事。團隊致力於全車整合

與輕量化,2024年榮獲FST第一名,目標於2025年

FSG賽事躋身前十名。隊務分為行政、車架、流力、動 力、底盤、車輛動態、電系、無人車等部門。貢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方程式賽車隊

Taiwan Tech Racing

Strive For Excellence

臺科大方程式賽車隊成立於 2021 年 3 月,由工程、

管理、設計等學院學生組成,旨在動手打造方程式賽

車,於 2023 年推出首款電動賽車「Leopard 01」。截

至目前參與過 3 次 FST 聯賽及 2023 年澳洲 FSAE

賽事,並在2024 年榮獲FST第二名與人氣獎的佳績。

明志科大賽車隊

MCUT Racing

Unstoppable, Dream, Chaser

MCUT RACING成立於2021年,但是在成立之初發

生了一些事情,導致車隊進度停擺,到了2024年1月

第三代的我們接手後車隊進度才有慢慢地起色,我們

都是同為車輛工程系的同班同學一起努力造出我們 的第一代車,我們的車隊架構分為公關、車架、底盤、

動力及加工組共5組,現在的規劃因為成員主要都是 車輛組的同學,我們在尋找不同領域對於造車充滿熱

忱的成員加入,我們雖然起步的時間比較晚,但是我 們也會努力一步一步地把車隊壯大,跟其他不同學校 的車隊交流和相互成長。

FST 成員

FST Team Member

我們來自不同領域背景,有深根產業多年的專業工程師,有來自學術領域的教授老師,也有來自研究所的年輕工 程師與商學院學生。

但有一樣的目標,一個對台灣人才與產業發展想盡一份心力的使命感。

⸺臺灣學生方程式協會

We come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seasoned engineers with years of industry experience, professors and scholars from academia, young engineers from graduate programs, and students from business schools.

Yet we share a common goal: a strong sense of mission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talent and industry.

— Formula Student Taiwan Association

喬冠瑋

6年前,跟一群瘋子在成大創隊,後來擔任隊長,在疫情下

努力再造一台。研究所之後,因這群瘋子找到第一份工 作。沒想到竟然辦了台灣首場賽事,也因此認識更多瘋

子。如今邁向第五屆,希望能繼續幫助並認識更多瘋子。

莊淯翔

籌備比賽是一段很漫長的路,在執行的路上會不斷地遇

到各式各樣的困難,無論是人力或是資源。很感謝大家的 幫忙才有機會讓這場比賽在台灣誕生,並且發展到現在。

周紋卉

受哥哥的影響在2019年接觸了FSAE,在他成立協會後也加入並擔 任財務的工作。常常因為生活或是工作很疲憊,但在這裡往往都能 獲得很多能量,充飽電後再回去面對遇到的不愉快。就這來到第五 年了,每一年都還是很充實很快樂!

I 總籌部

公關組

蕭憶珊

第二屆時受到總召的熱情感染而加入,發現一群人可

以完成很多事,而FST給予我最重要的是做夢的勇氣。

四年間認識了許多車輛產業、學界厲害的人。希望聯

賽可以持續舉辦下去,持續推動工程教育,支持有夢 想的年輕人!

吳意晴

從2021年加入FST,不知不覺也要邁向第4年了,在這裡 總讓我有種「既青春又別具意義」的感受,常被大家單純 喜歡車的心情感染,同時也感嘆大家一起努力完成這麼 多里程碑,很開心能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張瑜恩

我目前就讀臺北大學企管系,身為商學院大學生雖然對 賽車技術不熟悉,卻被協會成員的熱情和對共同目標的 無私奉獻而感動,抱著想增加舉辦賽事的經驗以及體驗 活動達成的成就感,於2024年加入FST大家庭!

公關組

黃少凱

作為一個不在台灣活動的人,看到大學時期的朋友努力地在

為台灣學生方程式舉辦比賽。提供一個當年並不存在的舞

台,給予學弟妹們多一次檢驗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機會。不論

是線上參與或是線下的主持,我希望也能盡一份力。

胡慶右

2021年考完研究所,參與了FST的草創,從疫情下的手忙腳

亂開始,FST 在今年已經邁入第五屆了。期待FST持續發揮影

響力,成為和車隊一起逐夢的國際賽!!

行銷組

曾禹方

我是禹方/Yvonne,家鄉高雄,在台北讀書工作超過了10

年,機械背景畢業但不愛當工程師、流著對藝術創作與溝通 的血液,喜歡看F1、組鍵盤、寫書法、練唱、看書..是個非常理

性又非常感性的共同體。

I 評審部

機械組

吳宗軒

畢業於北科大車輛系,曾參與過2016,2017,2019的 日本賽。學生方程式這段經歷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深刻 塑造了我的工程思維,我也期盼能將這份影響力傳遞

下去,希望台灣可以有越來越多學校加入這項競賽。

林嘉鈞

我於大學參與 FSAE 賽事,並於畢業後協助舉辦FST。在

擔任評審 PM的期間,很榮幸能與充滿熱忱的各位共事。

大家在不同領域發揮所長,只為最大程度地幫助車隊。

期待 FST 持續成長,帶來更多價值!

林庭偉

大家好!我是庭偉,曾是清大賽車工廠的一員,對賽車與 工程充滿興趣,這段時間讓我體會團隊合作的樂趣以及

追夢的熱血,希望在 FST

繼續學習、交流,和大家一起努 力!

電力組

呂柏廷

我目前在外商半導體公司服務,2019年我跟夥伴們

創立台大賽車隊,畢業後希望能幫助更多學生參與

這項意義非凡的競賽。因此我在2022年加入FST,

今年擔任電力組長,希望能將台灣賽事安檢提升至

國際水準!

黃尹謙

大學做賽車的日子不僅給了我實務上的工程訓練,更以學 生專案的方式了解業界的運作,希望FST能匯集以往的經 驗並傳承這個目標,讓更多人體驗熱血大學生活。

曾志仲

台灣在電動車產業鏈相當充分,只缺學校到業界的新血。

FSAE讓學生主導設計、從模擬到實作一一學習。但車隊仰 賴社團經營,常遇經驗斷層。身為過來人,我想分享經驗,

助你們跑得更穩更快,讓大家的夢想永不熄火!

電力組

周筳凱

我是筳凱!從第二屆開始幫忙比賽,擔任過評審也擔任 過總召,參加聯賽的初衷就是因為在車隊時期受到很

多人的幫助,因此想要為社會盡些努力;直到今年,心 得是要感謝的人太多,還有留下好多難忘的回憶!

許佑勤

我是佑勤,大學期間對於知識的應用感到迷惘,所以 加入賽車隊感受事務上的應用。畢業後也投入到電動 機車產業當中,繼續深耕相關領域的知識與應用。更 希望透過FST吸引更多對於這個領域有興趣的學弟 妹,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張旲

我是張旲,曾擔任交大車隊VR5傳動組長,於

2021年加入Fst後,致力於規劃台灣賽的動態項 目,使車隊們的心血有個能展示性能的舞台。現

擔任公 關以及外殼製作組員 喜歡賽 車文化也享受DIY的樂趣。

在即將舉辦第五屆,每年都有不同的挑戰跟目 標,希望能與團隊一同進步!

陳泓凱

現北大企管大三,本人對於賽車機械一竅不通, 賽車相關經歷包括13年資深F1車迷,業餘模擬 器車手,僅此而已,在FST 有很多我可以學習的

東西,就趁這個機會好好跟大前輩們偷師一波 (在此感謝張瑜恩把我找進來)

李庭宇

我是賽事組成員,負責動態項目規劃。為了延續

造車的熱情而加入,過程中看到各校車隊成長,

甚至成功在國外完賽,讓我感覺組織意義非凡。

雖然每次賽後都超累,但能和這群超讚的夥伴並 肩努力,依然很樂意投入這份工作。 I

留下您想說的話!

Feel free to leave a message below.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