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祺畢業音樂會

Page 1


李永祺

出生於新竹縣,先後畢業於十興國小,成功國中藝才班,新竹高中音樂班, 現就讀於輔仁大學音樂系。

國小開始學習鋼琴,後加入學校弦樂團學習大提琴,國中時期在參與學校 樂團的過程中找到對音樂的熱忱,在老師的鼓勵下立定志向踏上音樂的 道路,後以主修大提琴考入新竹高中音樂班從此開始這條不歸路。

曾受過歐陽伶宜、Dimitri Atapine、柯容軒、郭虔哲等公開大師班指導。

先後師事於黃彦霖老師,李宜珮教授,曾加宜教授,現師事劉彥廷教授。

鋼琴合作 / 黃士蘋

畢業於曉明女中初、高中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音樂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鋼 琴,曾師事朱惠珍、張怡仙、賴怡如、王美齡老師。

在學期間曾參與 Kenneth Drake、Micheal Lewin、 Robert Shannon、安寧、劉孟捷等大師班指導。

近年來除了獨奏的演出外,亦有鋼琴合作、室內 樂音樂會於國家演奏廳、王道銀行音樂廳演出。

曾擔任日本著名低音管家--小山昭雄、低音提琴 大師 Thierry Barbé 獨奏會之鋼琴合作。

Concert Program

Program Notes

大提琴這項樂器在巴洛克時期大多都是扮演數字低音的角色,像這樣沒有其他樂器相伴、 僅有一把大提琴的情況在巴赫時代是前所未見的。

第四號組曲為降E大調,巴洛克時期的組曲由四個固定的舞曲組成 — 阿勒曼德(Allemande)、庫朗(Courante)、薩拉邦德(Sarabande)與吉格(Gigue), 在之間會穿插小步舞曲(Menuet)、布雷(Bourrée)或嘉禾(Gavotte)。

樂曲解說

貝多芬最熱衷的樂器是鋼琴,對大提琴沒有什麼特別的演奏技術。

但他與許多大提琴家交好,而譜有�首大提琴奏鳴曲。

這首第�號原來的構想是G大調「為鋼琴與小提琴的大奏鳴曲」。

以前,由大提琴與鋼琴演奏的奏鳴曲,實質上都是附有大提琴伴奏的鋼琴奏鳴曲。

到這首作品,才付予大提琴與鋼琴對等的角色。

大提琴的表現,比起之前的第一、第二二號奏鳴曲(作品號碼�)大膽得多,既顯出

大提琴本來的低音與歌唱能力,又積極運用其高音域,把大提琴的能力大為擴大。

另一方面,鋼琴雖豪放且自由的重複�度音,但也不擾亂大提琴的進行。

在作曲技巧上,也隨處可見大提琴與鋼琴的雙手表現出來的精緻的對位法處理, 都表示出貝多芬在這時期作曲技巧之高。

這首協奏曲是艾爾加在����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作品。

樂曲的陰沈感頗能令人聯想到它的時代背景,人們心中的創傷及修復的過程。

第一樂章的導奏首先由大提琴獨奏出五小節深沈且強烈的旋律,接著進入第一主 題,以相同的節奏型態不斷重複進行著,彷彿內心有話,卻不斷的欲言又止。

第二主題則是運用「八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節奏型的排列變化, 並且透過弓法及較明顯的強弱變化表現得第一主題生動,最後是第一主題的再現。

第二樂章不同於第一樂章的深沉,而是較為生動活潑的旋律;兩小節簡短的序奏為 大提琴獨奏以撥弦奏出。主要由兩種段落呈現,以十六分音符製造出的急促感,和精 神抖擻並且如歌的(cantabile)簡短樂句。

Program Notes

樂曲解說

工作人員名單

招待/錢盈羽 翁譽瑄

場務/吳妏心

攝影/陳思竹

錄音錄影/葉思祐

美術設計/樂懷謙

藝術照拍攝/ iD286 studio

最後想特別謝謝我的家人們、劉彥廷老師、陳��、郭柔和沁, 當然還有今晚前來的你/妳。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