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to Insall Debian GNU/Linux

Page 1

如何安裝Debian GNU/Linux How to Install Debian GNU/Linux 闇月千瞳shauhung@gmail.com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9月25日 本文採用「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分享
第2頁 目錄 I. 關於Debian GNU/Linux 6 II. 下載Debian GNU/Linux安裝媒體 6 III. 使用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 7 A. 建立Virtual Machine 7 B. 設定VMware Machine 7 IV. 安裝Debian GNU/Linux 8 A. 使用下載的ISO檔執行Virtual Machine 8 B. 安裝基本系統 9 V. 更新Debian GNU/Linux 16 A. 編輯/etc/apt/sources.list 16 B. 更新Debian GNU/Linux至testing分支 16 C. Advanced Packaging Tools (APT)工具 17 VI. 安裝圖形化介面 18 A. 安裝GNOME 與GNOME Display Manager (GDM) 18
第3頁 B. 安裝KDE Plasma與Simple Desktop Display Manager (SDDM) 19 VII. 調整GNOME桌面環境設定 20 A. 變更螢幕解析度 20 B. 電源和Suspend設定 20 C. 設定GNOME Terminal 22 D. 使用Tweaks設定GNOME桌面環境字體 23 E. 使用Tweaks啟用視窗標題列「最大化」與「最小化」按鈕 24 VIII. 調整KDE Plasma桌面環境設定 25 A. 變更KDE Plasma螢幕解析度 25 B. 電源與Suspend設定 26 C. 設定KDE Plasma桌面環境字體 27 D. 設定Konsole 28 IX. 增加中文locale zh_TW.UTF-8 31 X. 安裝字型 32 A. 安裝Inconsolata字型 32 B. 安裝Noto (No more tofu)字型 32
第4頁 C. 安裝CNS11643全字庫字型與jf open粉圓字型 33 XI. 中文輸入法 37 A. 在 GNOME 使用IBus 37 B. 在KDE Plasma使用IBus 39 C. 在KDE Plasma使用Fcitx 41 XII. 安裝Service 44 A. 安裝SSH Service 44 B. 安裝Samba 44 C. 設定Firewall 46 D. 使用SSH與Samba 47 XIII. 安裝LibreOffice 50 A. 在GNOME桌面環境使用LibreOffice 50 B. 在 KDE Plasma 桌面環境使用LibreOffice 50 XIV. 安裝網頁瀏覽器 52 A. 安裝Microsoft Edge瀏覽器 52 B. 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55
第5頁 XV. 安裝LINE應用程式 57 XVI. 安裝PDF Reader 58 A. 安裝Adobe Acrobat for Chrome 58 B. 安裝Adobe Acrobat for Microsoft Edge 59 XVII. 安裝tmux和vim 60 XVIII. 安裝VMware Tools 62 A. 使用Open VM Tools 62 XIX. 附錄 63 A. 更換顯示為中文的環境 63 B. 使用VirtualBox並安裝Guest Additions 65 C. 將Debian GNU/Linux更新為unstable分支 68 D. 安裝基本系統時手動(Manual)建立磁碟分割(Partition disks) 69
第6頁 I. 關於Debian GNU/Linux Debian GNU/Linux網站( 圖1): https://www.debian.org Debian原先於1993年由Ian Murdock發起,其名字取自Ian Murdock 和他的愛妻Debra兩人的名字組合而成。目前Debian採用Linux核心 與多數GNU計畫的工具建構完整作業系統,因此命名為Debian GNU/ Linux。 Debian堅信自由軟體,在「Debian社群契約(Debian Social Contract)」( 圖2)裡也指明「Debian將始終是100%的自由軟體(Debian will remain 100% free)」。 II. 下載Debian GNU/Linux安裝 媒體 圖1. Debian GNU/Linux網站 直接在網站首頁點擊「下 載Debian」,或由「取 得Debian」頁面( 圖3) 下載小型安裝映像(small installation image)的64bit PC netinst iso檔, 如debian-11.5.0-amd64netinst.iso。 圖2. Debian GNU/Linux社群契約 圖3. Debian GNU/Linux下載頁面
第7頁 III. 使用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 A. 建立Virtual Machine 1. 執行VMware Workstation 16 Player,點擊「Create a New Virtual Machine」建立Virtual Machine。 2. 在Guest operating system選擇Linux的「Debian 10.x 64-bit」( 圖4)。 B. 設定VMware Machine 建立Virtual Machine後,開啟「VMware Machine Settings」變更設定。以使 用Intel Core i5-2430M雙核處理器和8GB記憶體的實體電腦為例,可以設定如 下: 圖4. New Virtual Machine Wizard 圖5. Memory設定 1. 點擊Memory,變更「Memory for this virtual machine」為 2048MB ( 圖5)。 2. 點擊Processors,變更「Number of processor cores」為2,然後勾選以下兩項( 圖6): » Virtualize Intel VT-x/EPT or AMD-V/RVI » Virtualize CPU performance counters 3. 點擊Printer,然後按下Remove將它移除( 圖7)。
第8頁 IV. 安裝Debian GNU/Linux A. 使用下載的ISO檔執行Virtual Machine 在「VMware Machine Settings」點擊CD/DVD (IDE),接著在 Connection點擊「 Use ISO image file」並按下Browse選擇先前下載的 64-bit PC netinst iso ( 圖8)。 儲存設定後,點擊「Play virtual machine」或「Power on」執行Virtual Machine。接著,參考Debian GNU/Linux網站說明文件( 圖9)安裝: » Debian GNU/Linux 安裝手冊(Installation Guide) » Debian 管理員手冊(The Debian Administrator's Handbook) 圖6. Processors設定 圖7. 移除Printer 圖8. 在CD/DVD (IDE)指定使用 64bit PC netinst iso檔案 圖9. Debian GNU/Linux說明文件
第9頁 B. 安裝基本系統 1. 以64bit PC netinst iso啟動進入 「Debian GNU/Linux installer menu」( 圖10),Debian提供兩種 安裝方式: » Graphical install:支援滑鼠。 » Install:使用方向鍵(上下左 右)、TAB鍵與空白(SPACE) 鍵操作。 本文選擇「Install」繼續,並示範 安裝英文介面且支援中文的Debian 系統。 圖10. Debian GNU/Linux installer menu 圖11. Select a language 圖12. Select your location 圖13. Contient or region 2. 在「Select a language」選擇 「English」( 圖11)。 3. 在「Select your location」選 擇「other」( 圖12),然後指定 Asia/Taiwan。 A. 在「Continent or region」 選擇「Asia」( 圖13)。 B. 在「Country, territory or area」選擇「Taiwan」( 圖 14)。 4. 在「Configure locales」 選擇「United Status (en_ US.UTF-8)」為default locale ( 圖 15)。
第10頁 5. 在「Configure the keyboard」 選擇「American English」( 圖 16)。 6. 在步驟「Configure the network」設定「Hostname」與 「Domain name」。 由於是在Virtual Machine安裝 Debian,僅指定「Hostname」 即可。 A. 「Hostname」填入自定義的 名稱,例如「debian-demo」 ( 圖17)。 B. 「Domain name」保持空白 ( 圖18)。 圖14. Contry, territory or area 圖15. Configure locales 圖16. Configure the keyboard 圖17. Set up Hostname 圖18. Set up Domain name
第11頁 7. 在步驟「Set up users and passwords」指定超級管理者root 的密碼,並建立第一位使用者帳號 與密碼。 A. 在「Root password」指定 超級使用者root的密碼( 圖 19)。 若將root的密碼保持空白,將 會停用root;且建立的第一個 使用者帳號可以藉由sudo指 令執行管理者的指令。 在這個步驟通常可以將root的 密碼指定為空白。 B. 接著建立第一個使用者帳號: (1). 在「Full name for the new user」輸入使用者的 全名( 圖20)。 (2). 在「Username for your account」指定使用者的 登入名稱( 圖21),注意 登入名稱須以小寫字母開 始,並使用小寫字母或數 字。 (3). 在「Choose a password for the new user」指 定使用者的登入密碼( 圖 22)。 圖19. Set up Root password 圖20. Full name for the new user 圖21. Username for the account 圖22. Password for the new user
第12頁 8. 在步驟「Partition disks」建立磁碟分割。Debian提供兩種建立磁碟分割 方式: » Guided:由安裝程式自動分配partitions » Manual:自行決定如何建立partitions 由於是在Virtual Machine安裝Debian,直接選擇「Guided - use entire disk」即可( 圖23)。 A. Virtual Machine預設為一個SCSI磁碟,在「Select disk to partition」選擇「SCSI3 (0,0,0) (sda)」( 圖24)。 B. 項目「Guided - use entire disk」提供三種「Partitioning scheme」 模式( 圖25): » All files in one partition » Separate /home partition » Separate /home, /var, and /tmp partitions 圖23. Partition disks 圖24. Select disk to partition 其中「All files in one partition」會將磁碟分割為兩 個partition: » 第1個是primary partition,將格式化為 ext4,並掛載為根路徑 (/)。 » 第2個則為logical partition,作為swap使 用。 而「Separate /home partition」,則除了作 為根路徑(/)和swap的 圖25. Partitioning scheme
第13頁 partitions,會另外建立一個 掛載為/home的partition。 此處,選擇「All files in one partition」即可。 C. 接著選擇「Finish partitioning and write change to disk」寫入 partition table ( 圖26)。 D. 在「Write the changes to disks」選擇「Yes」( 圖 27)。 9. 接著安裝程式會安裝基本系統 (base system)。 10. 在步驟「Configure the package maner」指定Debian套件來源 (Repository/Mirror)。 A. 在「Scan another CD or DVD?」選擇「NO」( 圖 28)。 B. 在「Debian archive mirror country」選擇「Taiwan」( 圖 29)。 C. 在「Debian archive mirror」列表裡選擇一個較 近或較快的mirror ( 圖30)。 通常可以選擇deb.debian. org。 圖26. Finish partitioning 圖27. Write the changes to disks 圖28. Scan another CD or DVD 圖29. Debian archive mirror country
第14頁 圖30. Debian archive mirror 圖31. HTTP proxy information D. 在「HTTP proxy information (blank for none)」指定proxy,通常保 留空白即可( 圖31)。 11. 在「Configuring popularitycontest」的「Participate in the package usage survey?」選擇 「NO」( 圖32)。 這項設定在完成安裝後仍可執 行dpkg-reconfigure指令變更 popularity-contest套件設定。 12. 在「Software selection」使用 上下鍵於「Choose software to install」選單移動,並以符號「*」 標記將安裝的軟體套件( 圖33)。 在此僅安裝以下項目: A. standard system utilities B. SSH server 13. 在步驟「Install the GRUB boot loader on hard disk」指定是否安 裝GRUB boot loader,並指定安 裝位置。 A. 在「Install the GRUB boot loader to the master boot record?」選擇「Yes」( 圖 34)。 圖32. Configure popularity-contest 圖33. Software selection
第15頁 圖34. Install the GRUB boot loader 圖35. Device for boot loader installation B. 在「Device for boot loader installation」指定安裝位置 「/dev/sda」( 圖35)。 14. 在「Finish the installation」選 擇「Continue」( 圖36)。 15. Virtual Machine會重新啟動,並 執行GNU GRUB boot loader ( 圖 37)。 16. 啟動後進入loing tty,登入後即 可操作( 圖38)。 至此,Debian GNU/Linux基本 系統安裝完成。 圖36. Finish the installation 圖37. GNU GRUB boot menu 圖38. login tty

# testing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testing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testing-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testing-security main contrib non-free

# stable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stable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stable-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stable-security main contrib non-free

第16頁 V. 更新Debian GNU/Linux A. 編輯/etc/apt/sources.list 1. Debian 分為stable、testing與unstable三個版本分支(branches),每個版本又分成main、contrib與non-free 三個套件庫(repository)。 當testing版本經長時間測試穩定後,就會發佈為stable版本,因此stable裡的軟體往往比最新版本舊了些;而 unstable裡的軟體則因為更新較快,偶爾會出現些不可控的情況。所以,本文建議採用testing即可。 2. 編輯/etc/apt/sources.list加入testing的來源,並保留stable,修改後的內容如下:
B. 更新Debian GNU/Linux至testing分支 1. 執行apt指令檢查更新,並安裝更新套件。安裝更新時,會先跳出apt-listchanges訊息,讀完按一下q離開aptlistchanges後會繼續安裝更新。 $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full-upgrade
第17頁 C. Advanced Packaging Tools (APT)工具 Advanced Packaging Tools (APT)是Debian的套件打包工具,由apt、 apt-get與aptitude幾個指令提供了容易使用的套件管理。通常使用一個指 令就足以完成套件的安裝、更新等動作,由於其中幾個參數回應的方式略有不 同,例如尋找套件和查看套件,所以可混合使用這些指令。 下表( 表1)列出apt、apt-get與aptitude指令常見的參數: 指令動作 apt apt-get aptitude 更新來源 apt update apt-get update aptitude update 尋找xyz套件 apt search xyz apt-cache search xyz aptitude search xyz 安裝xyz套件 apt install xyz apt-get install xyz aptitude install xyz 下載xyz套件,但不安裝 apt-get -d install xyz aptitude -d install xyz 更新整個系統 apt full-upgrade apt-get dist-upgrade aptitude full-upgrade 查看xyz套件資訊 apt show xyz apt-cache show xyz aptitude show xyz 移除xyz套件 apt remove xyz apt-get remove xyz aptitude remove xyz 移除自動安裝但不再需要的套件 apt autoremove apt-get autoremove 圖39. Restart Services 更新過程中若出現「Restart services during package upgrades without asking?」這個訊息( 圖39),由於是第一次更新安裝整個更新, 直接選擇Yes繼續即可。 2. 完成更新後,執行shutdown指令重新啟動即可。 $ sudo shutdown -r now 表1. apt指令比較
第18頁 2. 接著,再安裝Tweaks這個 設定GNOME的小工具: VI. 安裝圖形化介面 Linux的圖形化介面與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蘋果MacOS作業系統不同,它建立在與作業系統相互獨立的X視窗系統(X Window System),因此發展出眾多桌面環境,例如GNOME、KDE Plasma、Xfce、Cinnamon、MATE、Budgie、 Enlightenment、LXDE、FVWM等。每一款桌面環境著重的方面並不盡相同,例如GNOME與KDE Plasma注重整合度、 Xfce與LXDE偏向輕量化,而Enlightenment則偏向美觀的操作感受。 在Debian套件庫裡提供其中幾款桌面環境,本文分別示範安裝GNOME與KDE Plasma,讀者可依喜好擇一使用。 A. 安裝GNOME 與GNOME Display Manager (GDM) GNOME是採用GTK為基礎開發的桌面環境。安裝GNOME主要需要這兩個套件: » gnome-core:提供GNOME桌面環境的基本套件 » gdm3:提供了GNOME Display Manager (GDM) 1. 執行apt指令安裝gnome-core與gdm3: 圖40. GNOME Display Manager 圖41. GNOME桌面環境 $ sudo apt install gnomecore gdm3 $ sudo apt install gnometweaks 3. 完成安裝後,再次啟動 Debian會進入GNOME Display Manager ( 圖40)。 4. 點擊使用者帳號,輸入密碼 後進入GNOME桌面環境( 圖 41)。
第19頁 B. 安裝KDE Plasma與Simple Desktop Display Manager (SDDM) KDE最初被命名為「K Desktop Environment」,採用Qt為基礎。最初 的開發就是以高度整合與一致的使用界面為主要訴求。KDE的開發自轉移 至Qt 5之後,分成三個部份: » KDE Plasma:提供一致的桌面環境 » KDE Frameworks:基於Qt發展成的函式庫與框架,使開發應用程式 更容易。 » KDE Applications:基於KDE Frameworks開發的應用程式。 安裝KDE Plasma主要需要這兩個套件: » kde-plasma-desktop:提供KDE Plasma桌面環境與最小需求的應用 程式。 » sddm:自KDE Plasma 5之後採用的Diskplay Manager。 安裝步驟如下: 1. 執行apt指令安裝kde-plasma-desktop與sddm套件: $ sudo apt install kde-plasma-desktop sddm 圖42. Simple Desktop Display Manager 圖43. KDE Plasma桌面 $ sudo apt install breeze-gtk-theme kde-config-gtk-style kde-config-gtk-style-preview 2. 部份使用GTK的軟體在KDE Plasma桌面可能顯得格格不入,因此需 要再安裝breeze-gtk-theme、kde-config-gtk-style與kde-configgtk-style-preview等套件: 3. 安裝完成後,重新啟動Debian至SDDM畫面,確認左上角的Session 為「Plasma」( 圖42),登入後為KDE Plasma桌面( 圖43)。
第20頁 圖44. 在桌面按右鍵 開啟選單 圖45. Settings程式的「Display Settings」 圖46. 解析度選單 VII. 調整GNOME桌面環 境設定 A. 變更螢幕解析度 1. 在GNOME桌面按滑鼠右 鍵開啟選單( 圖44),點擊 「Display Settings」開啟設 定程式( 圖45)。 2. 原本的解析度(Resolution) 為「800×600 (4:3)」,點擊 圖47. 變更Resolution為「1440×900 (16:10)」 圖48. 按「Keep Changes」儲存變更 「Resolution」開啟解析度選單( 圖46),選擇 「1440×900 (16:10)」。 3. 點擊視窗右上的「Apply」鈕( 圖47),並在 「Keep these display settings」視窗點擊 「Keep Changes」( 圖48),完成螢幕解析度設 定。 B. 電源和Suspend設定 由於在Virtual Machine裡安裝Debian,可以修 改以下設定: 1. 在GNOME桌面按滑鼠右鍵開啟選單,點擊 「Settings」開啟設定程式(Settings)。 2. 在設定程式點擊「Power」( 圖49),將右側的 「Screen Blank」指定為「Never」( 圖50)。
第21頁 圖49. 在設定程式點擊「Power」 圖50. 將「Blank Screen」設定為 「Never」 3. 點擊開啟「Automatic Suspend」設定視窗,再點擊「When idle」右 方的「 」,使變更為「 」( 圖51)( 圖52)完成關閉「Automatic Suspend」( 圖53)。 4. 點擊Settings程式左側的「Privacy」,再點擊「Screen」( 圖54),並 確認右側的「Blank Screen Delay」指定為「Never」。 5. 將「Screen Lock」右側下列兩項由「 」變更為「 」( 圖 55),使關閉此兩項設定。 » Automatic Screen Lock » Show Notifications on Lock Screen 圖51. 「Automatic Suspend」設定 圖52. 關閉「Automatic Suspend」 圖53. 完成「Automatic Suspend」設定
第22頁 圖54. 「Automatic Screen Lock」設定 圖55. 關閉「Automatic Screen Lock」 設的Profile名稱為 「Unnamed」,可以依喜 好變更名稱。 2. 勾選「Custom font」( 圖 57),按下右側的字體和大 小圖示開啟「Choose A Terminal Font」視窗,然 後指定選用的字體樣式和 字體大小( 圖58),再按下 「Select」。 通常,執行「安裝 Inconsolata字型」步驟後, C. 設定GNOME Terminal 對GNOME Terminal,主要變 更下列幾項設定: » 字體樣式與字體大小 » 關閉Terminal bell 執行GNOME Terminal ,點擊 右上角的「 」圖示開啟下拉 選單,然後點擊「Preferences」 開啟設定視窗( 圖56): 1. GNOME Terminal預 圖56. 開啟Preferences 圖57. 啟用「Custom font」 可以將Terminal的字體樣式變更為「Inconsolata Medium」。 3. 取消「Terminal bell」的勾選( 圖59)。
第23頁 D. 使用Tweaks設定GNOME 桌面環境字體 在GNOME可以使用Tweaks設定整個GNOME桌 面環境的字體樣式與字體大小。 1. 執行Tweaks,點擊左側的「Fonts」能看到 Tweaks提供以下項目的字體設定( 圖60): A. Interface Text B. Document Text C. Monospace Text D. Legacy Window Titles 圖58. 選擇字體樣式 與指定字體大小 2. 分別點擊要變更的字體,然後在「Pick a Font」視窗( 圖61)依喜好選擇字體樣式與字 體大小。 通常,可以將字體大小變更為14;而執行「安 裝字型」步驟後,則變更字體樣式如下: » Interface Text:jf-openhuninn-1.1 Regular » Document Text:TW-Sung-Plus Regular » Monospace Text:Inconsolata Medium » Legacy Window Titles:jfopenhuninn-1.1 Bold 圖59. 取消勾選「Terminal bell」 圖60. Tweaks的字型(Fonts)設定 圖61. 指定字體樣式與 字體大小
第24頁 E. 使用Tweaks啟用視窗標題列「最大化」與 「最小化」按鈕 Debian預設將GNOME視窗標題列的「最大化(Maximize)」與「最小化 (Minimize)」按鈕隱藏,可以在Tweaks分別啟用這兩個按鈕。 1. 執行Tweaks,點擊左側的「Window Titlebars」( 圖62)。 2. 將右側「Titlebar Buttons」的「Maximize」與「Minimize」兩項, 分別由「 」變更為「 」( 圖63)。 3. 項目「Placement」則指定「最大化」與「最小化」按鈕在視窗標題列 的左側(Left)或右側(Right)。 變更後即可在視窗標題列見到「最大化」與「最小化」按鈕( 圖64)。 圖63. 啟用視窗「Window Titlebars」 「最大化」與「最小化」按鈕 圖62. 在Tweaks設定「Window Titlebars」 圖64. 在視窗標題列啟用「最大化」與「最小化」按鈕 的GNOME桌面
第25頁 VIII. 調整KDE Plasma桌面環境 設定 A. 變更KDE Plasma螢幕解析度 由於啟用「KScreen 2」,即使變更螢幕解析度(Resolution),仍會變 回800×600。因此,若要變更螢幕解析度,需要先關閉「KScreen 2」。 1. 執行「System Settings」。 2. 點擊「Startup and Shutdown」,然後在「Background Services」找到「KScreen 2」,點擊其前面的圖示將它由「 」 變更為「 」取消它( 圖65)。 圖65. 由「Background Services」停止並取 消「KScreen 2」 圖66. 由「Display Configuration」變更「Resolution」 3. 再點擊「KScreen 2」右側的圖示,使狀態由「 」 (Running)變更為「 」(Not running)。 4. 點擊「Display and Monitor」,然後由「Display Configuration」變更「Resolution」為1440×900或 其它解析度( 圖66)。 接著,若Virtual Machine重新啟動並再次登入KDE Plasma後,螢幕解析度仍會變為800×600。因此,需要 再加入一項設定。 1. 在「System Settings」點擊「Startup and Shutdown」,在「Autostart」點擊「+ Add」圖示, 然後點擊「+ Add Application...」( 圖67)。
第26頁 2. 在「Choose Application」填入這行指令( 圖68): 圖67. 按「+ Add」圖示,並點擊「+ Add Application...」 圖68. 添加xrandr指令,並指定「Run in terminal」 xrandr -s 1440x900 其中xrandr指的是「X Rotate and Reflect Extension」,可以用來變更螢幕解析度,而參數「-s 1440x900」表示指 定解析度為1440×900。 接著點開「Terminal options」,然後將「Run in terminal」裡「 」變更為「 」,最後點擊「OK」鈕儲存。 如此,即使Virtual Machine重新啟動,再登入KDE Plasma後也會自動變更為由xrandr指令指定的解析度。 B. 電源與 Suspend設定 由於在Virtual Machine裡 安裝Debian,可以修改以 下設定關閉Blank Screen、 Screen Locking和Auto Suspend等動作。 1. 執行「System Settings」,點擊「Power Management」,然後 在「Energy Saving」 找到「Screen Energy Saving」,前點擊其前面 的圖示將它由「 」變 更為「 」( 圖69)。
第27頁 圖69. 由「Energy Saving」關閉「Screen Energy Saving」 圖70. 由「Screen Locking」關閉「Lock screen automatically」 2. 在「System Settings」點擊「Workspace Behavior」,然後在「Screen Locking」找到「Lock screen automatically:」,下列兩項由「 」變更為「 」( 圖70),使關閉此兩項設定。 » After 5 minutes » After waking from sleep C. 設定KDE Plasma桌面環境字體 1. 在「System Settings」點擊「Fonts」,在「Fonts」設定頁面可以看到KDE Plasma將桌面環境的字體分成以下幾個 類別( 圖71): A. General B. Fixed width C. Small D. Toolbar E. Menu F. Window title 2. KDE Plasma 提供了較快速 的設定方式, 若直接點擊視 窗右側上方的 「Addjust All Fonts」圖示, 便可在「Select Font」視窗( 圖 72)點擊要變更 的項目,如字 體樣式或大小。
第28頁 通常,這個方式適合 用來改變字體大小。 3. 另一個方式則是個 別設定每個類別的 字體。例如,點擊在 「Fixed width」類 別右側的「 」圖 示,則會開啟該類別 的「Select Font」 視窗( 圖73)。 4. 最後,點擊「Force font DPI: 96」這個 選項的「 」,使 變更為「 」,並 且用使用預設的數 值「96」( 圖74)。 啟用這個選項會讓 圖71. 在「System Settings」點擊「Fonts」 以設定字體 圖72. 點擊「Adjust All Fonts」同時設定所 有類別的字體 圖73. 個別設定每一個類別的字體 KDE Plasma桌面環境整體的字體大小看起來和諧許多。 D. 設定Konsole Konsole是整合在KDE Plasma的Terminal軟體,主要設定的項目包括: » 字體樣式與大小 » 視窗大小 設定Konsole時,將直接建立一個作為預設用的Profile。 1. 執行Konsole。 2. 首先要取消「Remember window size」這個選項,這樣建立的Profile才 能作用。點擊「Settings」選單的「Configure Konsole」( 圖75),然後點
第29頁 圖74. 啟用「Force Font DPI」 擊「Remember window size」前的「 」,使變更為「 」( 圖 76)。 3. 點擊Configure視窗左側的「Profiles」,再點擊右側的「New」按 鈕建立新的Profile ( 圖77)。 4. 在「Edit Profile: "New Profile"」視窗輸入該Profile的命名,例 如「demo」,此時視窗的標題也會隨之顯示新的命名。接著,指定 Konsole的「Initial window size」,例如「110 columns」、「32 rows」( 圖78)。 5. 點擊Profile設定視窗左側的「Appearance」,然後選擇一個「Color scheme」,例如「Black on White」或「Dark Pastels」。再點擊 「Font」右側的「Choose」按鈕指定喜好的字體與大小( 圖79)。 圖75. 點擊「Configure Konsole」 圖76. 取消「Remember window size」
第30頁 圖77. 點擊「Profiels」 圖78. 命名新的Profile,並指定「Initial window size」 圖79. 變更Profile的「Appearance」 圖80. 將建立的Profile設為Default 6. 完成Profile設定後 點擊「OK」鈕儲存, 然後點擊Configure 視窗右側的「Set as Default」將該 Profile設為預設( 圖 80)。 再重新執行Konsole 時就會使用這個新建 立的Profile了。
第31頁 2. 在「Locales to be generated」移動游標找到「zh_TW.UTF-8 UTF-8」,並按SPACE鍵標記符號「*」,按TAB鍵移動游標至「OK」 然後按ENTER鍵( 圖81)。 3. 本文在第 9 頁的「安裝基本系統」提到要使用英文介面,所以 在「Default locale for the system environment」選擇「en_ US.UTF-8」( 圖82),然後按ENTER鍵,並確認產生所有的locales ( 圖83)。 圖81. 執行dpkg-reconfigure設定locales, 並勾選zh_TW.UTF-8 圖82. 指定en_US.UTF-8為預設的locale 圖83. 確認產生所有locales IX. 增加中文locale zh_TW.UTF-8 1. 在Terminal執行dpkg-reconfigure指令變更locales設定。 $ sudo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第32頁 X. 安裝字型 在Debian的套件庫裡,提供了Inconsolata字型、Noto (No more tofu)字型、AR PL UMing (明體)、AR PL UKai (楷體),可以直接使 用apt指令安裝。 此外,又可自行下載CNS11643全字庫的宋體和楷體、jf open粉圓字型、 台北黑體、源泉黑體、思源柔黑體與內海字體等,然後透過fc-cache指令 安裝。 本文將示範安裝下列字型: » Inconsolata字型 » Noto (No more tofu)字型 » CNS11643全字庫的宋體和楷體 » jf open粉圓字型 圖84. 安裝Inconsolata字型 $ sudo apt install fonts-inconsolata B. 安裝Noto (No more tofu)字型 Adobe與Google在2014年7月發佈了「思源黑體(Source Han Sans)」。隨後,Google在2015年將「思源黑體」另起分支命名為「Noto Sans CJK」,並在2016年發佈了「Noto (No more tofu)」字型,其中 「Noto Serif CJK」即是「思源宋體」。 圖85. 安裝Noto (No more tofu)字型 A. 安裝Inconsolata字型 Inconsolata字型是適合寫程式和Terminal使用的等寬字型,執行apt 指令安裝fonts-inconsolata套件即可( 圖84)。
第33頁 在Debian GNU/Linux的套件裡提供了下列的套件: » fonts-noto、fonts-noto-core、fonts-noto-extra、fonts-notomono » fonts-noto-cjk、fonts-noto-cjk-extra » fonts-noto-ui-core、fonts-noto-ui-extra 安裝Noto字型時,可以執行apt指令安裝單獨安裝前述任一套件;或直 接安裝fonts-noto套件即可,此套件會同時安裝其它幾個Noto字型套 件( 圖85): C. 安裝CNS11643全字庫字型與jf open粉 圓字型 1. 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簡稱全字庫)提供了「正宋體」 向量字型檔(ttf)與「正楷體」向量字型檔(ttf),並採用「政府資料 開放授權條款」開放於「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 「CNS11643全字庫」網站( 圖86): https://www.cns11643.gov.tw »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的「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 圖 87): https://data.gov.tw/node/5961 於瀏覽器下載ZIP格式的「全字庫資料集」,或在Termimal執行 wget指令下載Open_Data.zip ( 圖88): 圖86. CNS11643全字庫網站 圖87. 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政 府資料開放平臺)$ wget -c https://www.cns11643.gov.tw/AIDB/Open_Data.zip $ sudo apt install fonts-noto
第34頁 2. 「jf open粉圓字型」是由justfont基於日本Motoya公司的「 Kosugi Maru(小杉圓體)」改作而成,歐文則更換為由美國設計師 Joe Prince與以色列設計師Avraham Cornfeld所開發的開源字型 Varela Round。 「jf open粉圓字型」採用「SIL Open Font License」釋出,允許自 由商用、自由傳布。 » 「jf open粉圓字型」網頁( 圖89): https://justfont.com/huninn/ 於瀏覽器下載字型檔案jf-openhuninn-1.1.zip。 3. 在Terminal執行unzip指令分別解開下載的Open_Data.zip和jfopenhuninn-1.1.zip。 解開Open_Data.zip ( 圖90): 圖88. 使用wget指令下載Open_Data.zip 圖89. jf open粉圓字型網站 圖90. 執行unzip解開ZIP格式的「全字庫資 料集」(Open_Data.zip) $ unzip Open_Data.zip

解開jf-openhuninn-1.1.zip ( 圖91):

$ unzip jf-openhuninn-1.1.zip

4. 使用mv與mkdir指令,將解開的字型檔(ttf)搬移至/usr/local/ share/fonts路徑下( 圖92)。

$ sudo mv Open_Data/Fonts/ /usr/local/share/fonts/ CNS11643/

$ sudo mkdir -p /usr/local/share/fonts/jf-openhuninn/

$ sudo mv jf-openhuninn-1.1/jf-openhuninn-1.1.ttf /usr/ local/share/fonts/jf-openhuninn/

5. 執行chown指令修改/usr/local/share/fonts路徑下字型檔的擁 有者屬性為root:staff ( 圖93)。

$ sudo chown -R root:staff /usr/local/share/fonts/

6. 執行fc-cache指令更新字型資訊( 圖94)。

$ sudo fc-cache -fv

圖91. 執行unzip解開「jf open粉圓字型」

圖92. 將字型檔(ttf)搬移到/usr/local/ share/fonts路徑下

第35頁
第36頁 7. 執行fc-list和grep指令查看安裝的「CNS11643全字庫」的「正 宋體」、「正楷體」,和「jf open粉圓 1.1字型」( 圖95)。 查看回覆的訊息,若確實顯示「TW\-Kai, 全字庫正楷體」、「TW\Sung, 全字庫正宋體」與「jf open 粉圓 1.1」,表示「CNS11643 全字庫」字型和「jf open粉圓 字型」安裝成功。 圖94. 執行fc-cache指令更新字型資訊 圖95. 執行fc-list指令查看安裝完成的 「CNS11643全字庫」字型與「jf open粉圓 字型」 $ fc-list | grep CNS $ fc-list | grep jf 圖93. 修改/usr/local/share/fonts路徑下 CNS11643全字庫字型與jf open粉圓字型的 擁有者屬性
第37頁 圖96. 使用apt指令安裝ibus和輸入法表格 XI. 中文輸入法 以下是幾個Linux常見的輸入法與框架: » IBus (Intelligent Input Bus) » Fcitx: 源自「Free Chinese Input Tool for X」,又稱作「Flexible Context-aware Input Tool with eXtension」 » gcin:由Edward Liu開發,目的是取代xcin » Hime (HIME Input Method Editor) » SCIM (Smart Common Input Method) 這些各有特色,在本文中將分別說明如何安裝IBus與Fcitx,讀者可依 興趣自行選用。 圖97. 在「Input Method Configuration (im-config)」設定 使用ibus A. 在 GNOME 使用IBus 自GNOME 3.6開始整合Intelligent Input Bus (IBus),因此建議在GNOME 桌面環境使用IBus。 本節將說明如何安裝IBus與三代倉頡(cangjie3)、新酷音(chewing)這兩個輸 入法表格。 1. 在Terminal執行apt指令安裝ibus、ibus-table-cangjie3和ibuschewing ( 圖96)。 $ sudo apt install ibus ibus-table-cangjie3 ibus-chewing 2. 由程式集執行「Input Method Configuration (im-config)」,依照程式視窗 步驟說明依次執行設定,並選擇使用「ibus」( 圖97)。 3. 登出GNOME並重新登入。 4. 執行「Settings」程式,點擊左側的「Keyboard」( 圖98)。
第38頁 5. 在視窗右側「Input Sources」( 圖98)點擊符號「 」開啟「Add an Input Source」視窗( 圖99)。 6. 接著點擊符號「 」並選擇「Chinese」,再選擇「Chinese (Cangjie3)」,並按下「Add」加入三代倉頡輸入法( 圖100)。 7. 重複步驟 5 至 6,並加入新酷音輸入法「Chinese (Chewing)」。 8. 輸入法新增完成後( 圖101),若要個別設定輸入法,按下對應的「 」 符號,即可變更其設定( 圖102)。 新增輸入法後在GNOME桌面右上角可見到ibus圖示與輸入法( 圖103), 使用「Super鍵 + Space (空白鍵)」可切換輸入法來輸入中文字( 圖104), 其中Super鍵與Windows的WinKey是同一個按鍵。 圖99. Add an Input Source 圖100. 新增「Chinese (Cangjie3)輸入法 圖98. 點擊「Region & Language」,在 「Input Source」新增輸入法 圖101. 完成輸入法新增
第39頁 圖102. 設定「Chinese (Cangjie3) 輸入法 圖103. IBus已整合至GNOME,在右上角能見到已新 增的輸入法 圖104. 使用「三代倉頡」在Firefox輸入 中文字 B. 在KDE Plasma使用IBus 在KDE Plasma使用IBus的方法與「在GNOME使用IBus」相似,差別 在於KDE Plasma不像GNOME整合了IBus,所以在添加輸入法表格時, 執行的是「IBus Preferences」這支程式。 1. 在Terminal執行apt指令安裝ibus、ibus-table-cangjie3和ibuschewing ( 圖105)。 $ sudo apt install ibus ibus-table-cangjie3 ibus-chewing 2. 由程式集執行「Input Method」,依照程式視窗步驟說明依次執行設 定,並選擇「activate Intelligent Input Bus (IBus) @」( 圖106)。 3. 登出KDE Plasma並重新登入。
第40頁 4. 由程式集執行「IBus Preferences」程式, 點擊上方的「Input Method」( 圖107)。 5. 點擊「Add」鈕開 啟「Add an input method」視窗( 圖 108)。 6. 接著點擊「Chinese」 選擇「Cangjie3」, 並按下「Add」鈕加 入三代倉頡輸入法( 圖 109)。 圖105. 使用apt指令安裝ibus與輸入法表 格 圖106. 在「Input Method」設 定使用IBus 圖107. 在「IBus Preferences」添 加輸入法表格 圖108. 選擇加入的輸 入法 圖109. 加入三代倉頡 (Cangjie3) 圖110. 加入三代倉頡(Cangjie3)與新 酷音(Chewing)
第41頁 圖112. 在Konqueror使用IBus輸入中文圖111. KDE Plasma桌面環境與IBus 7. 重複步驟5至6,並 加入新酷音輸入法 「Chewing」( 圖 110)。 新增完成後在KDE Plasma的工具列右側可 見到ibus圖示與輸入法 ( 圖111),使用「Super 鍵 + Space (空白鍵)」可 切換輸入法來輸入中文字 ( 圖112)。其中Super鍵 與Windows的WinKey 是同一個按鍵。 2. 重新啟動Debian或重新登入KDE Plasma,再執行apt指令安裝 fcitx、fcitx-table-cangjie3與fcitx-chewing ( 圖114)。 $ sudo apt remove ibus*; sudo apt autoremove 圖113. 移除ibus有關的套件 3. 由程式集執行「Input Method」,依照程式視窗步驟說明依次執行設定,並選擇「activate Flexible Input Method Framework (fcitx) @」( 圖115)。 $ sudo apt install fcitx fcitx-table-cangjie3 fcitx-chewing C. 在KDE Plasma使用Fcitx 1. 為避免同時安裝Fcitx與IBus時造成不必要的困擾,首先執行apt 指令移除ibus與相關的套件( 圖113):
第42頁 圖115. 在「Input Method」設定使用Fcitx 圖116. 執行Fcitx Configuration 圖114. 使用apt指令安裝fcitx、三代倉頡 (fcitx-table-cangjie3)、新酷音(chewing) 4. 再重新登入一次KDE Plasma,然後執行Fcitx Configuration ( 圖 116)。 5. 點擊「Input Method」頁面,然後點擊「 」開啟「Add input method」視窗( 圖117),先點擊「Only Show Current Language」前的「 」使變為「 」,找到並選擇 「Cangjie3」,再點擊「OK」鈕加入三代倉頡輸入法表格。 6. 重複步驟5加入新酷音輸入法表格(Chewing) ( 圖118)。 新增完成後在KDE Plasma的工具列右側可見到Fcitx圖示,在圖示點 滑鼠右鍵可以開啟Fcitx的選單( 圖119)。使用「Ctrl鍵 + Space (空 白鍵)」可切換輸入法來輸入中文字( 圖120)。
第43頁 圖120. 在Kwrite以Fcitx輸入中文 圖118. 在Fcitx添加三代倉頡(Cangjie3)與 新酷音(Chewing) 圖119. KDE Plasma工具列的Fcitx選單 圖117. 添加三代倉頡(Cangjie3)
第44頁 XII. 安裝Service A. 安裝SSH Service 1. 若在「安裝基本系統」的第 12 個步驟選擇安裝了「SSH Server」, 那麼可以略過這個步驟。 若未安裝「SSH Server」,那麼以apt指令安裝openssh-server套 件 : $ sudo apt install openssh-server $ sudo apt install ssh 或直接安裝ssh套件即可: 2. 確定已安裝「SSH Server」後,可執行systemctl指令查看SSH Service的狀態,看到標示為綠色的「active (running)」表示SSH Service正常執行中( 圖121)。 圖121. 執行systemctl指令查看SSH Service的狀態 $ sudo systemctl status ssh B. 安裝Samba 習慣使用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的讀者對「網路芳鄰」應該不會太陌生, 其實「網路芳鄰」就是採用SMB/CIFS通訊協定。 Samba則是Linux最普遍用來提供SMB/CIFS的軟體。 1. 執行Terminal,以apt指令安裝samba套件( 圖122)。 圖122. 執行apt指令安裝samba套件$ sudo apt install samba
第45頁 2. 安裝samba套件後會直接啟用smbd.service和nmbd.service, 在實際使用前仍需修改設定。 3. 執行vi指令編輯/etc/samba/smb.conf檔案: [homes] comment = Home Directories browseable = no read only = no create mask = 0644 directory mask = 0755 valid users = %S 找到[homes]區段,修改內容如下( 圖123): 圖123. 修改/etc/samba/smb.conf的 [homes]區段 $ sudo vi /etc/samba/smb.conf 圖124. 執行pdbedit指令新增Samba的使 用者 4. 原本Samba使用smbpasswd指令新增使用者帳號,現在則使用 pdbedit指令來管理使用者帳號。 執行pdbedit指令新增Samba的使用者帳號與密碼( 圖124)。例如, 設定使用者帳號online: $ sudo pdbedit -a online
第46頁 5. 執行systemctl指令重新啟動smbd.service與nmbd.service( 圖 125)。 圖125. 執行systemctl指令重新啟動smbd. service與nmbd.service 6. 重新啟動smbd.service與nmbd.service後,同樣可以執行 systemctl指令查看其狀態,並確認都是「active (running)」( 圖 126)。 容易使用的iptables前 端處理與設定介面。 Debian同樣將ufw收 錄在套件庫內,本節使 用ufw設定防火牆允許 SSH與Samba連線。 1. 執行apt指令安 裝ufw套件( 圖 127)。 圖126. 執行systemctl指令查看smbd. service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mbd.service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mbd.service 圖127. 執行apt指令安裝ufw $ sudo apt install ufw C. 設定Firewall Linux Kernel自2.6版以後使用iptables來設定防火牆,但iptables 的指令與參數複雜,因此由ufw (Uncomplicated Firewall)提供簡單且
第47頁 D. 使用SSH與Samba 本節示範如何在Window使用SSH與Samba連線至Virtual Machine,並登入Debian。 3. 繼續執行ufw指令設定允許SSH與Samba的連線( 圖129)。 圖128. 使用ufw並將預設改為「deny」 圖129. 使用ufw設定允許SSH與Samba連 線 $ sudo ufw enable $ sudo ufw default deny $ sudo ufw allow SSH $ sudo ufw allow Samba 2. ufw預設狀態是「inactive」,執行ufw指令將它變更為「enable」, 並指定連接埠的INPUT與FORWARD預設為「deny」( 圖128)。 圖130. 在Terminal執行ip指令查詢位址 1. 在Debian開啟 Terminal,執行 ip指令查詢IP位 址( 圖130)。 ip指令會回傳兩 個網路介面,一個 為lo,另一個則是 Virtual Machine 所建立的網路介面 ens32。 查看ens32的inet 可得到Virtual $ ip addr
第48頁 圖131. 執行PuTTY並輸入IP位址 3. 使用Samba連線至Debian A. 在Windows系統開啟「檔案總管」,在網址列輸入Debian的IP位 址與Samba使用者帳號( 圖134),格式如下: 圖132. 在「PuTTY Security Alert」 按「是」 Machine (Debian)的IP位址,例如192.168.0.142。 2. 使用SSH連線至Debian A. 在Windows系統,可以使用PuTTY這個軟體,它支援SSH與 Telnet。 B. 執行PuTTY,在「Host name (or IP address)」欄位輸入 Debian的IP位址( 圖131),例如192.168.0.142。 C. 在「Connection type」選擇「SSH」,然後按下「Open」並 在「PuTTY Security Alert」視窗按下「是」( 圖132)。 D. 輸入使用者帳號與密碼即可登入Debian ( 圖133)。 \\IP位址\使用者帳號 \\192.168.0.142\online 例如: B. 在「輸入網路認證」視窗的上、下兩欄位分別輸入Samba使用者帳號 與密碼( 圖135),即可透過Samba分享檔案( 圖136)。
第49頁 圖134. 在「檔案總管」的網址列輸入IP位址與使用者帳 號 圖135. 輸入Samba使用者帳號與 密碼 圖136. 使用Samba連線至Debian 圖133. 登入Debian GNU/Linux
第50頁 XIII. 安裝LibreOffice LibreOffice是一套支援Linux和Windows系統的開 源Office軟體,包含文書處理軟體Writer、電子試算表 Calc、簡報編號軟體Impress、向量圖形編輯軟體Draw、 資料庫管理軟體Base、數學公式編輯器Math。 1. 在Terminal執行apt指令安裝libreoffice套件: $ sudo apt install libreoffice 2. 安裝完成後即可使用LibreOffice 。 但此時讀者可能會發覺LibreOffice的視窗樣式與桌面 環境有點格格不入( 圖137),接下來將說明如何安裝相 關的外觀套件。 A. 在GNOME桌面環境使用 LibreOffice 圖137. LibreOffice Writer與Calc 1. LibreOffice由libreoffice-gnome這個套件提供了與GNOME桌面環境一致化的外觀: $ sudo apt install libreoffice-gnome 2. 安裝完成後,重新開啟LibreOffice的任一個軟體,就會發覺它的外觀與GNOME像是一體的了( 圖138)。 B. 在 KDE Plasma 桌面環境使用LibreOffice 1. LibreOffice由libreoffice-kde5這個套件提供了與KDE Plasma桌面環境一致化的外觀: $ sudo apt install libreoffice-kde5 2. 安裝完成後,重新開啟LibreOffice的任一個軟體,就會發覺它的外觀與KDE Plasma像是一體的了( 圖139)。
第51頁 圖139. 在KDE Plasma執行安裝了libreoffice-kde5套 件的LibreOffice Write與Calc 圖138. 在 GNOME 執行安裝了libreoffice-gnome套件 的LibreOffice Write與Calc
第52頁 2. 本節示範安裝穩定版本的Microsoft Edge,在Terminal執行apt指令 安裝下載的microsoft-edge-stable_97.0.1072.55-1_amd64.deb套件 ( 圖143)。 XIV. 安裝網頁瀏覽器 在Linux有幾個網頁瀏覽器可以使用,例如Firefox和整合在KDE 桌面的Konqueror。此外,也可以下載安裝Microsoft Edge或 Google Chrome瀏覽器。 A. 安裝Microsoft Edge瀏覽器 微軟在2020年1月推出基於Chromium核心的Microsoft Edge 瀏覽器,並在2021年10月29日推出適用於Linux的穩定版。 1. 以Firefox ESR開啟Microsoft Edge網站( 圖140),然後下載 「Linux (.deb)」的版本( 圖141)。 https://www.microsoft.com/zh-tw/edge 若想嘗試Microsoft Edge的新功能,也可以由Microsoft Edge Insider網站下載Beta版本( 圖142)。 https://www.microsoftedgeinsider.com/en-us/ 圖140. Microsoft Edge網站 圖141. 下載Debian適用的「Linux (.deb)」版本 $ sudo apt install ./microsoft-edge-stable_97.0.1072.55-1_amd64. deb 這裡使用apt指令安裝,而不是直接使用dpkg指令。與使用dpkg指令 安裝deb套件的不同處,是使用apt指令安裝deb套件會一併安裝相依 的套件。 3. 安裝後,第一次執行Microsoft Edge時會顯示歡迎畫面( 圖144),按下 「Accept and get started」後,即可使用Microsoft Edge瀏覽器( 圖 145)。
第53頁 圖142. Microsoft Edge Insider網站 圖143. 以apt指令安裝Microsoft Edge 圖144. 首次執行Microsoft Edge 圖145. 執行Microsoft Edge
第54頁 安裝Microsoft Edge後,若發現執行apt的更新指令出現這樣的錯誤訊 息時: $ sudo apt update W: GPG error: https://packages.microsoft.com/repos/edge stable InRelease: The following signatures couldn't be verified because the public key is not available: NO_PUBKEY EB3E94ADBE1229CF E: The repository 'https://packages.microsoft.com/repos/edge stable InRelease' is not signed. 圖146. 安裝Microsoft Edge套件庫的 public key 表示在安裝Microsoft Edge時,雖然將apt來源加入sources.list,但 並未加入public key。查看Microsoft Edge Insider網站後,可以執行 下列步驟解決: 1. 首先,以apt指令安裝curl套件。 2. 執行curl指令取得public key的檔案microsoft.asc,並儲存為microsoft.gpg。 $ sudo apt install curl $ curl https://packages.microsoft.com/keys/microsoft.asc | gpg --dearmor > /tmp/microsoft.gpg 3. 以管理者權限將microsoft.gpg加入/etc/apt/trusted.gpg.d路徑。 $ sudo install -o root -g root -m 644 /tmp/microsoft.gpg /etc/apt/trusted.gpg.d/ 如此,再執行apt的更新指令時就不會再出現這個錯誤了( 圖 146)。
第55頁 3. 在Terminal執行apt指令安裝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amd64. deb套件( 圖 150)。 B. 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Google Chrome是由Google開發、支援多作業系統的網路瀏覽器。 1. 以Firefox ESR開啟Chrome網站( 圖 147),下載「64位元 .deb (適用於Debian/Ubuntu)」,再按「接受並安裝」( 圖 148)。 https://www.google.com/chrome/ 2. 選擇「Save File」儲存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 amd64.deb檔案( 圖 149)。 圖147. 瀏覽www.google.com/chrome 圖148. 下載適用於Debian/Ubuntu 的64位元.deb $ sudo apt install ./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amd64.deb 同前一節使用apt指令安裝。須注意使用apt指令安裝下載的deb檔案時, 要加上路徑。 4. 安裝後,第一次執行Chrome時可指定是否將Chrome設為預設的瀏覽器。 若仍習慣以Firefox ESR為預設的瀏覽器,取消「Make Google Chrome the default browser」,再按OK即可( 圖 151)。 執行Chrome瀏覽器( 圖 152)後,可依使用習慣設定Chrome瀏覽器。

圖149.

圖150.

第56頁
儲存google-chrome-stable_ current_amd64.deb檔案
執行apt指令安裝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amd64.deb 圖151. 初次執行Google Chrome 圖152. 執行Google Chrome
第57頁 因透過Chrome瀏覽器的Extensions來實現LINE應用程式,LINE應用程式無法單 獨執行。使用時須先執行Chrome瀏覽器後,才可以按下網址列右方的 圖示執行 LINE應用程式( 圖 156)。 XV. 安裝LINE應用程式 LINE並沒有Linux版本的原生程式,因此在Linux使用LINE的方式是透 過Google Chrome瀏覽器的Extensions來實現。 1. 執行Chrome瀏覽器,開啟「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Chrome web store)」網頁並以Google帳號登入: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 2. 在「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尋找LINE這支應用程式( 圖 153)。 3. 按右上角的「Add to Chrome」安裝LINE應用程式,然後在彈出的訊息 視窗按「Add extension」( 圖 154)。 4. 當右上角出現以下訊息表示LINE應用程式成功安裝( 圖 155): 圖153. 在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的 LINE應用程式 LINE has been added to Chrome 圖154. 安裝LINE應用 程式 圖155. LINE應用程式安裝完成 圖156. 執行LINE應用程式
第58頁 3. 當右上角出現以下訊息表示「Adobe Acrobat」成功安裝( 圖 159): XVI. 安裝PDF Reader 在Linux有很多PDF Reader軟體可以使用,例如以KPDF為基礎 開發的Okular、整合在GNOME桌面的Evince等。而Adobe公 司在Adobe Reader 9時也曾釋出Linux版本,但只停留在9.5版。 2021年底,Adobe公司另外釋出適用於Google Chrome與 Microsoft Edge兩個瀏覽器的Adobe Acrobat extension,藉由 這個extension,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使用 Acrobat 來檢視、轉換、 壓縮和簽署 PDF。 A. 安裝Adobe Acrobat for Chrome 1. 執行Chrome瀏覽器,在「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尋找 「Adobe Acrobat」( 圖 157)。 2. 按右上角的「加到Chrome」安裝Adobe Acrobat ,然後在彈 出的訊息視窗按「Add extension」( 圖 158)。 圖157. Adobe Acrobat extension 圖158. 安裝「Adobe Acrobat」 圖159. 「Adobe Acrobat」安裝完成 Adobe Acrobat has been added to Chrome
第59頁 B. 安裝Adobe Acrobat for Microsoft Edge 1. 執行Microsoft Edge瀏覽器,開啟「Microsoft Edge Addons」網頁並以Microsoft帳號登入: https://microsoftedge.microsoft.com/addons/MicrosoftEdge-Extensions-Home 2. 在「Microsoft Edge Add-ons」尋找「Adobe Acrobat」( 圖 160)。 3. 按右上角的「Get」安裝Adobe Acrobat ,然後在彈出的訊息視 窗按「Add extension」( 圖 161)。 4. 成功安裝後,在Microsoft Edge的工具列會出現「 」圖示 ( 圖 162)。 圖160. Adobe Acrobat for Microsoft Edge 圖161. 在Microsoft Edge安裝 「Adobe Acrobat」 圖162. 「Adobe Acrobat」成功安裝
第60頁 XVII. 安裝tmux和vim tmux和vim可說是兩個小巧、但功能強大的軟體工具。其中,tmux是 Terminal Multiplexer,簡單說就是一個Terminal的session管理工 具;而vim的全名則是Vi IMproved,它是vi這個古老的文字編輯器的 加強版。 1. 在Terminal執行apt指令安裝tmux與vim兩個套件( 圖163): 圖163. 執行apt指令安裝tmux與vim套件 圖164. 執行vim $ sudo apt install tmux vim Debian預設已經安裝vi這個文字編輯器,而安裝vim後,Debian 將會以vim取代vi ( 圖164)。 2. vim有許多功能強大的外掛程式,本文僅說明幾項簡單的設定,對 vim強大功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自行研究。 接著對vim作基本的設定,建立~/.vimrc檔案設定vim,內容如下: syntax on set nu set ruler set autoindent set cindent set showmode set tabstop=4
第61頁 圖165. tmux使用示範:將tmux的一個window分 成左右兩個panes 3. tmux則提供了強大的Terminal session管理,它分成 session、window和panes三個概念。 » 當執行tmux指令時,它會建立一個session。 » 在一個session裡,可以建立很多個window,並在不 同的window間切換。 » 在一個window裡,可以依需求再分成上下或左右( 圖 165)的窗格(Panes)。 tmux還有個很實用的功能,若在Windows系統使用 PuTTY軟體由SSH登入Debian,然後執行一些比較花費 時間的動作,例如更新整個系統或編譯某個龐大的程式專 圖166. tmux使用示範:在Windows系統的PuTTY與 Debian的Terminal均在同一個tmux的sessiotmux的 同一個window中建立左右兩個窗格(Panes) 案,那麼可以將這些動作在tmux的session裡執行。 因為即使不小心關閉了PuTTY軟體,該session也不會 被結束,只要重新執行PuTTY並連線登入Debian,再 執行tmux回到(attach)該session即可( 圖166)。
第62頁 XVIII. 安裝VMware Tools 在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安裝Linux後,建議再安裝VMware Tools,它包含了部份裝置驅動程式,例如VMXNet NIC 驅動程式、 VMHGFS 驅動程式等。 在安裝前,可以查看「VMware Tools說明文件」,取得更多的說明: https://docs.vmware.com/tw/VMware-Tools/index.html A. 使用Open VM Tools Debian在套件庫裡已經收錄了源自VMware Tools的開放原始碼實作 版本Open VM Tools (open-vm-tools),且提供了三種版本的套件: » open-vm-tools » open-vm-tools-desktop » open-vm-tools-dev 其中,open-vm-tools這個套件提供給Command-Line Interface (CLI)使用,而open-vm-tools-desktop則提供給安裝有X11、Xorg 等圖形介面的Linux系統使用。 1. 由於本文安裝了桌面環境,因此執行apt指令安裝open-vm-toolsdesktop套件( 圖167): 圖167. 執行apt指令安裝Open VM Tools 圖168. 在Windows與Debian間共用copy/ paste $ sudo apt install open-vm-tools-desktop 2. 安裝完成後,即可使用Open VM Tools。例如,可以在Windows 與Debian兩個系統間共用copy/paste ( 圖168)。
第63頁 圖169. 執行dpkg-reconfigure指令設定 locales 圖170. 指定zh_TW.UTF-8為default locale 圖171. 在GNOME執行Settings程式,然後 在「Region & Language」變更「Language」 $ sudo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XIX. 附錄 A. 更換顯示為中文的環境 在「安裝基本系統」一節裡,設定locales時選擇英文en_US.UTF-8為 預設locale;而在「增加中文locale zh_TW.UTF-8」一節裡,依舊以 en_US.UTF-8為預設locale,所以桌面環境是英文介面。 若想將桌面環境變更為中文,主要須變下列項目: » 變更預設locale為zh_TW.UTF-8 » 安裝需要的語言套件 本節示範如何在GNOME變更為中文介面。 1. 在Terminal執行dpkg-reconfigure指令設定locales ( 圖169)。 2. 確認「zh_ TW.UTF-8」被標記 符號「*」,然後指定 「zh_TW.UTF-8」為 Default locale ( 圖 170)。 3. 執行「Settings」( 圖 171),在「Region & Language」, 將Language由 「English」變更為 「Chinese (Taiwan)」 ( 圖172)。
第64頁 4. 重新啟動,登入後就可見到中文化的 GNOME ( 圖173)。 5. 部份應用程式提供了另外的語言套件,這類 套件大多包含了「l10n」或「zh-tw」等關 鍵字,例如LibreOffice、Firefox。 執行apt安裝這些語言套件( 圖174): 圖172. 在「Select Language」指定 「Chinese (Taiwan)」 圖173. 中文化的GNOME 圖174. 執行apt指令安裝中文語言套件 圖175. 中文化的LibreOffice與Firefox 如此,這些應用程式也能完整顯示中文化的 介面( 圖175)。 $ sudo apt install firefox-esr-l10n-zhtw libreoffice-l10n-zh-tw
第65頁 B. 使用VirtualBox並安裝Guest Additions VirtualBox網站( 圖176): https://www.virtualbox.org/ VirtualBox是另一個實用的虛擬軟體,最初由德國InnoTek公司開發。 VirtualBox與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差別在於VirtualBox提 供「快照(Snapshot)」功能( 圖177),即使Virtual Machine被搞壞了, 仍可藉由「快照」還原到之前的狀態。 如同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VirtualBox則藉由Guest Additions提供額外功能和驅動支援。本節以VirtualBox 6.1.18這個版 本說明安裝方式如下: 1. 使用apt指令安裝需要的套件( 圖178): 圖176. VirtualBox網站 圖177. VirtualBox的「快照」功能 $ sudo apt install dkms linux-headers-amd64 gcc buildessential module-assistant 2. 由VirtualBox的Devices選單選擇「Insert Guest Additions CD image」( 圖179)。 3. 開啟檔案管理員Files,點擊「VBox_GAs_6.1.18」查看Guest Additions CD的內容( 圖180),並執行「Open in Terminal」。 4. 執行Guest Additions的安裝程式( 圖181): $ sudo sh ./VBoxLinuxAdditions.run
第66頁 圖178. 使用apt指令安裝dkms與linuxheaders、build-essential 圖179. 由VirtualBox的Devices選單選擇「Insert Guest Additions CD image」 圖180. 查看Guest Additions CD內容 圖181. 由Terminal安裝Guest Additions
第67頁 圖182. 由VirtualBox選單指定Debian的螢幕解析度 圖183. 在Debian查看螢幕解析度 5. 安裝完成後,重新啟動Debian即載入Guest Additions,也可以使用Guest Additions提供的功能。 例如,直接在VirtualBox「檢視(View)」選單的「虛擬畫面1(Virtual Screen 1)」指定螢幕解析度( 圖182),它的結 果與在Debian裡設定螢幕解析度相同( 圖183)。
第68頁 3. 再執行apt指令檢查更新、安裝至unstable: C. 將Debian GNU/Linux更新為unstable分支 1. Debian的unstable分支代號又稱為「Sid」,Debian並不發表unstable,只能編輯/etc/apt/sources.list從 testing變為unstable。 更新至unstable前,先依「更新Debian GNU/Linux至testing分支」確認已安裝至testing最新版本。 2. 修改/etc/apt/sources.list,加上unstable套件庫,一般可以保留testing套件庫來源: # unstable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unstable main contrib non-free # testing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testing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testing-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testing-security main contrib non-free $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full-upgrade 圖184. 執行lsb_release指令查看版本 4. 完成更新,重新啟動後,可以執行lsb_release指令查看版本( 圖 184)。 $ lsb_release -a
第69頁 D. 安裝基本系統時手動(Manual)建立磁碟分割(Partition disks) 初次接觸Debian時,可以從分割為根目錄(/)與Swap這兩個partition開始,所以在「安裝基本系統」一節示範選擇 「Guided - use entire disk」與「All files in one partition」,讓安裝程式自動將整個硬碟分割為根目錄(/)與Swap這 實體記憶體 建議Swap磁碟大小 ≦2GB 實體記憶體的2倍 2GB~8GB 與實體記憶體相等 8GB以上 至少4GB 表2. Swap磁碟建議大小 圖185. 在「Partition disks」選擇「Manual」 兩個partition。 然後,再嘗試不同的硬碟分割方式,例如: 1. 三個partition,作為根目錄(/)、Swap與家目錄(/home)。 2. 數個partition,分別作為/boot、根目錄(/)、/usr、/var、/tmp、 Swap與家目錄(/home)。 其中,Linux將所有的目錄都掛載在根目錄(/)下,而/boot包含了啟動 程式(如grub)與Linux Kernel、/usr包含Linux大部份的系統檔案、 /var和/tmp則是執行Linux時會頻繁存取的路徑。使用者的檔案則存 放在/home目錄。 Swap的磁碟大小,可以依實體記憶體大小而分配適當大小( 表2)。 簡單的作法是將根目錄(/)和家目錄(/home)使用各自的partition,如 此若要重新安裝Linux時不致於破壞到使用者的資料。這個概念和使用 微軟Windows時將硬碟分割為C和D兩個磁碟類似,C磁碟包含了系 統的Windows目錄與Program Files目錄;而D磁碟用來存放使用者 的檔案。 本節以128GB的硬碟安裝Linux為例,分割為根目錄(/)、Swap與家 目錄(/home),可分配如下: » 32GB的根目錄(/) » 4GB的Swap » 其餘硬碟空間(約92GB)全作為家目錄(/home)
第70頁 若安裝並使用Timeshift 這個備份還原軟體,則可以分配如下: » 32GB的根目錄(/) » 4GB的Swap » 64GB的家目錄(/home) » 其餘硬碟空間(約28GB)為1個partition給TimeShift用 本文示範安裝Debian時,將硬碟分割三個partition作為根目錄(/)、 Swap與家目錄(/home),並保留一個partition 給TimeShift使用。 1. 當安裝程式執行到「Partition disks」時,選擇「Manual」( 圖 185)。接著選擇要分割的硬碟,例如「SCSI3 (0,0,0) (sda)」( 圖 186)。 圖186. 選擇要分割的硬碟 圖187. 建立empty partition table 圖188. 在可用空間建立partition 2. 安裝程式提示「Create new empty partition table on this device」 時,選擇「Yes」( 圖 187)。 3. 移動光標至「SCSI3 (0,0,0) (sda)」的可用 空間(FREE SPACE), 按下ENTER鍵( 圖 188),選擇「Create a new partition」以 建立partition ( 圖 189)。
第71頁 4. 安裝程式提示「New partition size」時, 輸入「32.0 GB」( 圖 190)。 5. 安裝程式提示「Type for the new partition時, 選擇「Primary」( 圖 191)。 6. 安裝程式提示「Location for the new partition」 時,選擇「Beginning」 ( 圖192)。 7. 安裝程式提示「Partition settings」時,檢視該 partition,確認: » Use as: Ext4 journaling file system » Mount point: / 然後選擇「Done setting up the partition」 ( 圖193)完成第1個 partition的分割,並指 定它掛載成根目錄(/)。 圖189. Create new partition 圖190. 輸入partition大小 圖191. 選擇partition type 圖192. 指定partition的位置
第72頁 圖193. 分割根目錄(/)的partition 8. 移動光標至「SCSI3 (0,0,0) (sda)」的可用空 間(FREE SPACE),依 步驟 3 至 6,並在提示 「New partition size」 時輸入「4.0 GB」。 在「Partition settings」時移動光標到 「Use as:」按下ENTER 鍵,然後選擇「swap area」再按下ENTER 鍵( 圖194)。 接著確認: » Use as: swap area 並選擇「Done settings 圖194. 指定掛載為swap area 圖195. 分割Swap的partition up the partition」完成第2個partition的分割,並指定作為 Swap( 圖195)。 9. 移動光標至「SCSI3 (0,0,0) (sda)」的可用空間(FREE SPACE),依步 驟 3 至 6,並在提示「New partition size」時輸入「64.0 GB」。 提示「Partition settings」時,檢視該partition,確認: » Use as: Ext4 journaling file system » Mount point: /home 然後選擇「Done setting up the partition」( 圖196)完成第3個 partition的分割,並指定它掛載成家目錄(/home)。
第73頁 10. 移動光標至「SCSI3 (0,0,0) (sda)」的可用空 間(FREE SPACE),依步 驟 3 至 6,並在提示「New partition size」時輸入 「max」,這會使用全部 的可用空間( 圖197)。 在「Partition settings」 時移動光標到「Use as:」按下ENTER鍵, 然後選擇「do not use the partition」再按下 ENTER鍵( 圖198)。 接著確認: » Use as: do not use 並選擇「Done settings up the partition」完成 第4個partition的分 割,並指定為不使用( 圖 199)。 圖196. 分割家目錄(/home)的partition 圖198. 指定「do not use the partition」 圖199. 將其餘空間分割為一個partition, 並指定先不使用 圖197. 輸入「max」使用全部可用空間
第74頁 圖200. 分割硬碟完成 圖201. 將變更寫入硬碟的partition table 11. 完成硬碟分割後,可見 到編號#1到#4共四個 primary partition,前 三個partition依次作為 根目錄(/)、Swap與家目 錄(/home)。 移動光標選擇「Finish partitioning and write chages to disk」( 圖 200),並按下ENTER 鍵。 12. 安裝程式提示「Write the changes to disks」 時,選擇「Yes」完成硬 碟分割( 圖201)。 此節示範將硬碟分割成四個 圖202. 將硬碟分割成primary與logical partition partition,因此可全分割成primary partiton。 由於MBR的限制,一個硬碟最多只可以有四個primary partition,或 是三個primary partition加一個Extended partition;而Extended partition則可以再分割成多個logical partition。因此,若需要將硬碟分 割為四個以上的partition,則必須同時採用primary partition與logical partition分割硬碟( 圖202)。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