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瑪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產業風華
1. 宜瑪工業副總經理黃龍泉表示,我們所生產的 工具箱價格比同業高但訂單有增無減,每年以 倍數成長,這是我們對品質絕對的要求。 2. 展示場牆上掛滿多國專利證書及客戶感謝狀。 宜瑪生產的工具箱至少有2種專利在其中。 3. 與知名汽車公司合作生產的專用工具箱。
1
行銷全球的工具箱
3 2
宜 瑪 工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文/陳宜君
台灣以傳統產業建國,曾享有「手工具出
庫。」
股東改組同時,當時會計也自己請辭,黃
口王國」之美譽,在各項手工具出口產品中,
為補償可能損壞的部分,宜瑪工業總是比
龍泉說:「很誇張啊!公司的資本額明明是寫
向來以金屬手工具佔最多,更於民國87年躍居
客戶所需要的生產更多,多出來的部分沒有用
3,000萬,但股東們剛接手時,實際金額只有約
全球最大金屬手工具出口國,其中絕大多數的
到,就擺在倉庫中,等倉庫累積到一定的量,
1,900萬,我們不裁員的,有問題的人自己就會
手工具廠商集中於台中。
再一次清掉,長期下來成本大量提高。
離開了。」
控管效率差
營業獲利零
86年1月15日成立的宜瑪工業有限公司,正 是順著此波潮流,以製造專業手工具箱為主。 在宜瑪工業成立後的第2年,營業額便達 2,700萬,第3年4,500萬,直至第5年營額業高 達1億2,000萬,營業額成長如此快速,或許大
許多人或許認為股東改組,公司必定像陣
者,長期忽略專業技術的部分,品質無法穩定
大風吹過,來個上下顛倒的大震動,但新的股
生產,只一昧要求營業額,殊不知,耗損的部
東會向所有人保證絕不裁員,有效穩定員工不
分導致盈餘無法提高。
安心情。
家都會說很賺錢呀!實則不然,當時公司營業 額蒸蒸日上同時,採購及流程控管卻毫無效率 ,一昧接單導致過程大量浪費。
38
股東改組
改頭換面
90年7月1日股東改組,股東由原本的3人改
現任宜瑪副總經理的黃龍泉表示:「當時
制成7人,公司名稱變更為宜瑪工業股份有限公
廠區分成四個地方,費時費工,組裝運送的過
司,由曾任漢翔公司工作8年的陳公正擔任總經
程,損壞率不停增加,造成瑕疪品大量堆積倉
理,與新股東一同刮起改革宜瑪的大風。
瑪工業的產品,不停改革創新,不論哪種產品 都具有2種以上專利。 在改革當時,合作廠商也擔心會有問題, 但1年後,宜瑪工業證明了此次改組,產品品質 大幅提升,生產效能也提高,營業額更是明顯
在公司要求檢討的同時,當時的董事長說 瑪工業開始改朝換代。
裝階段組裝出來,仍是10多種不同的產品,此 項研發有效提升工廠效率,減少換線時程。宜
當時握有80%股份的投資人,並非一個經營
:「不然換人來撐(台語)。」就這一句話,宜
主要規格,但樣式並未因此減少,在最後的組
整合組織管理
簡化採購及生產線
改組前,內部資料重複,大家緊握著手上
成長20%,達到3億多,目前在北歐、西歐、澳 洲、日本都有穩定的客源。
資料各自為政,小集團極多,採購程序混亂,
也釋放股份給予重要幹部,目前股東12人
造成原物料的浪費。改組後,逐步將所有資料
,結集內部想有一番作為的重要幹部一同努力
一一整合,四個廠區統合成一個,減少搬運及
,促使達成公司更大效益。
製造的問題。 也自行研發各種組裝方式,將原本10多種 的手工具箱,在生產線上統一規格,減少成5種
同時,員工人數也不增反減,使盈餘增加 ,宜瑪工業有如乘風飛翔的老鷹,乘著改革的 風,展翅向上。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