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絮 Frossom》

Page 1

110-1 創意商品開發

(型隨過程)

創作者:柳逸璠 洪薏瑄 指導老師:張國威 中華民國111年 1月 20日


目 錄

00 01

摘要

04

議題探討

05

主題

案例分析 歸納定義

子題

可能之設計手法 現象觀察 認知偏誤

玫瑰色回憶

02

設計觀點

實際案例

設計研究

a. 資料收集與整合分析

11

材質選定 化學手法 設計方向 原理研究 影響變因

b. 測試方法與過程

材料準備 基本流程 實驗記錄

c. 統計資料與分析運用

03

設計方向檢討 -1 設計方向修正 -1

實驗與設計驗證過程 設計方向 -2

設計方向檢討 -2 設計方向修正 -2 設計方向 -3

設計方向檢討與定案 -3

2

23


04 05

配方說明

傳統開發與此商品之比較

33

設計比重

最終作品 品牌核心

35

元素意象 產品理念 產品語意

06 07 08 09 10

包裝規劃 目標客群

設計優勢與亮點 販售形式

41

產品特點 使用步驟 未來發展

相關必要機件與尺寸三視圖

45

未來可改善方向

47

內部檢討 外部建議

結論

49

附錄

51

過程記錄

期末發表紀錄

縮時影片拍攝過程 資料來源

3


摘要 此 作 品 以 定 義 本 課 程 的 主 要 議 題 為 起 點, 從 日 常 生 活 擷 取 值 得 反 思 的 現 象, 再 思 考 如 何 使 用 材 質 特 性 而 引 起 的 型 變, 來 引 發 相 呼 應 的 行 為, 期 望 讓 使 用 者 能 在 過 程 中 投 射 自 身 經 驗。 最 後 則 賦 予 相 符 合 的 產 品 外 型, 以 加 強 產 品 語 彙 的 傳 遞。套用 Norman 的設計三層次即依序從反思層、行為層至本能層上進行設計。

議題探討 + 原理研究 + 結構試驗 + 造型語意 = 型隨過程

4


01 議題探討

5


01

主題

型隨過程

議題探討

案例分析 2005 / Design by Animals / front 動物的痕跡

顏料

紋路

相似:不規則感 相反:不可掌控 VS 人工安排

1999 / gardening bench / jurgen bey 乾草堆

統一生產模具

椅子

相反:鬆散 VS 緊固 會腐敗 VS 耐久 固定產量 VS 視季節變化

2012 / Surface Tension Lamp / front 泡泡

吹出

生成手法 - 不可抗的外力 1. 2. 3. 4.

6

燈泡罩

相似:中空 長出空間 相反:會破裂 VS 耐久

化學變化-三態、腐蝕、氧化 物理變化-壓力、重力、風化、磁力、輻射光 生物天性-萎縮、成長、趨光性、覓食 人類天性-從眾心理

變化用意

增生-警告 減少-諷刺 惋惜


歸納定義 打破既定的產品成型方式與型態框架,使過程變得可見,並賦予其產生變化的可能性, 而這個過程可以是產品的生產過程或是產品的使用過程。

可追朔過程 過程可見

可能之設計手法 1

對常見物品進行反思,質疑現有生成手法,再利用新的成型方式, 達到同樣的外型或功能,並傳達隱喻的議題

2

擷取生活中的現象,反思並推翻其現有模式,再利用某種成型方式, 達到新的外型或功能,進而引發新的行為

經過討論,最後選用第二個手法著手進行設計

7


01

子題

議題探討

現象觀察

每 個 人 對 同 樣 事 件 的 接 收 過 程 差 異, 所 產 生 不同的結果(記憶、資訊落差)

認知偏誤

在判斷中偏離規範或理性的系統模式,個人對現實的建構,而不是客觀輸入,可能會 決定他們在世界上的行為。因此,認知偏差有時可能會導致知覺扭曲、不准確的判斷、 不合邏輯的解釋或廣義上的非理性。

關於這些偏見中的一些是否被視為無用或非理性,或者它們是否會導致有用的態度或 行為,也存在爭議。一些認知偏差大概是適應性的,當及時性比準確性更有價值時, 這可能是可取的。其他認知偏差是人類處理能力極限的「副產品」,由於缺乏適當的心 理機制(有限理性)、個人體質和生物狀態的影響(參見體化認知),或僅僅是由於 處理資訊能力的極限。 在心理學和認知科學中,記憶偏誤是一種認知偏誤,導致記憶的強化、弱化(包括能 否想起的機會、想起所需的時間,或兩者皆有),或者記憶內容的改變。

8


玫瑰色回憶

為一種認知偏誤,指人們常常將過去的回憶美化,使其比實際情況更好,因而讓記憶 失去準確性。 人們在事情發生後,會在腦內重新整理發生過的事實,構建了記憶,選擇留下或淘汰 某部分,因此記憶會引入許多事後的推理,用片段來重構我們的過去。一般來說,對 不好的回憶人們會選擇淡化,這出自於自我保護,以及只想給旁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

實際案例

1.Leaf Van Boven, Katherine White, and Michaela Huber in the August (2009)做過一個實驗,讓一組人先看一個恐怖電影,讓他們衡量這個電影恐怖的程 度,他們都說非常恐怖。然後過了二十分鐘,讓他們看了第二部恐怖電影,結束之後, 讓他們重新衡量第一部恐怖電影的恐怖程度,這時候發現了他們對第一部電影的評價 有明顯的下降,甚至變成不怎麼恐怖了。

2.Tory Higgins and Charles Stangor 在 1988 年就提出,當人們回想過去的時候, 他們只記得他們對於事情的印象和評價,而不記得具體的細節。 3.1998 年《紐約客》的一篇文章里,神經科學家羅伯特·薩帕爾斯基談到,他對於新事 物無法提起興趣,比如食物、體驗,特別是音樂。因絕大多數人 20 歲左右或更早聽到 的音樂,將會成為一輩子播放和喜愛的音樂。

3、當過兵的人總是能有一個共通且印象深刻的話題,也不會使人聊起來不開心,不 開心的事情變成回憶,也會變成玫瑰色。

9


01 議題探討

設計觀點 我們如何能夠透過一個產品來表達玫瑰色回憶的現象發生 ?

如果我們利用一種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型變的材質,來象徵人們遇到事件時的詮釋過程 ?

10


02 設計研究

11


02

a. 資料收集與整合分析

設計研究

材質選定

紙張

化學手法

紙樹開花

我們發現紙張脆弱且不具回復性,當有水分滲透、渲染都會在其之上留下痕跡,很適 合做為型隨過程的表現載體。

兒時常見的一種玩具,利用兩片紙張搭建成樹的型態,倒入神奇的水溶液後,紙張尖 端會長出花朵般的結晶。

設計方向 本能層

顏色擴散 ( 玫瑰色 )+ 化學結晶 ( 花瓣 ) +

行為層

模糊記事 ( 美化回憶 ) +

反思層

12

= 玫瑰色效應


形式 月曆

使用方式

1. 使用顏色標記或紀錄特定日期 2. 過了之後開始結晶 3. 逐漸形成一片小森林

原理研究 毛細現象 × 溶液過飽和 × 蒸發現象

原料為磷酸二氫鉀、食鹽、尿素等鹽類化合物溶於水後,浸透預先畫有顏色的紙張, 隨等待時間越久逐漸蒸散,從未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超出水溶解量範圍的物質就 開始以有色結晶的形式析出。

13


02

影響變因

設計研究

1. 溫度環境

在溫暖的天氣或溫度高的室溫下,結晶較軟、形成速度較快。

2. 紙張材質

並非所有材質都能產生結晶,經實驗證實,牛皮紙的效果最好。

3. 化學濃度

水溶液的濃度會影響到紙張結晶的速度和結晶的多寡,建議比例約為 1:8。

4. 紙張形狀

造型變化越多、水溶液可以順利的在紙張末端蒸發,進而產生較多結晶。

5. 通風度

如果用燒杯罩住紙樹,水分無法蒸發而無法產生結晶,故實驗建議在通風處執行。

14


6. 溶液飽和度

『飽和溶液』 的效果比『過飽和溶液』佳,因水量太少會無法透過紙張傳遞到末端。

7. 添加其他原料

鹽有加速結晶的效果,事先加入到水溶液,能使紙樹的結晶速度變快。

8. 顏料塗佈

紅墨水效果最佳,因為其狀態和水較接近,紙樹易吸收,且顏色深易看出差異。

9. 浸透方式

使用滴管可以讓紙樹結晶的速度變快,省去把水溶液從底盤上吸附到末端的時間。

15


02

b. 測試方法與過程

設計研究

材料準備

水 磷酸二氫鉀 磅秤 攪拌器 杯子 紙張 底座容器

基本流程

1. 盛裝熱水 2. 將磷酸二氫鉀與水以 1:8 的比例混合 3. 攪拌至底部無明顯結晶 4. 倒入底座容器 5. 放入邊緣具有造型的紙張 6. 結晶逐漸出現,6~8 小時成形

16


實驗記錄

1. 原廠配方

目的 : 了解正常結晶時間。 結果 : 結晶時間 6~8 小時,濃度減少會導致成形效果不佳。

17


02

b. 測試方法與過程

設計研究

實驗記錄 2. 成形時間

目的 : 測試是否能延長結晶時間。 結果 : 約 36 小時,與正常濃度之溶液比較結晶成效不如預期。

18


3. 表面附加

目的 : 測試不同的紙質與狀態的效果。 結果 : 黏膠附加的產品不會跟著被結晶,折疊或部分剪裁不太影響外型。

19


02

b. 測試方法與過程

設計研究

實驗記錄 4. 印章形式

目的 : 改為水去主動接觸紙張。 結果 : 因為無法持續提供水分、紙面也太過平坦,導致結晶無法析出。

20


c. 統計資料與分析運用 設計方向檢討 -1

1. 結晶過程中水會浸濕整張紙,使用者就難以再變更產品表面 2. 結晶時間還是偏短,無法延續到一個月 3. 無法使用便利貼黏貼在本體上,而達到多彩效果和便利性 4. 必須持續輸出水分到紙張上

21


02 設計研究 22

c. 統計資料與分析運用 設計方向修正 -1

1. 維持月曆形式 - 使用描圖紙供使用者畫記 + 阻擋空氣,撕掉才開始結晶 2. 維持月曆形式 - 尋找新的材質和手法,達成類似的結晶效果 3. 改成其他產品 - 一次性且無時間限制的商品,例如 : 便利貼、相框


03

實驗與設計 驗證過程

23


03 實驗與設計驗證過程 24

設計方向 -2

經過討論後,選擇以第 1 點的形式,搭配複寫紙夾在紙片與描圖紙中間,進行測試。

5. 描圖紙結構

目的 : 測試是否能成功阻擋空氣、決定結晶的時機 結果 : 有效隔絕空氣,但操作過於複雜、複寫效果不佳、紙張會軟掉


6. 紙材厚度

目的 : 測試自行調配的配方 + 不同紙張厚度的效果 結果 : 形狀與原廠略微不同,杯墊紙吸水性最佳、開出的結晶也最多

25


03

設計方向檢討 -2

實驗與設計驗證過程

結構問題

1. 目前的結構複雜不夠直覺,加工成本也可能過高 2. 一般寫字的複寫效果不明顯,最後無法呈現在紙上 3. 紙張軟化後變形,進而出現倒塌、破裂的現象 4. 因事先在描圖紙上割裁切線,導致空氣進入而產生些許結晶

結晶問題

1. 可能是溫度、通風度、濕度等的問題,待發掘

26


設計方向修正 -2 1. 改善裁切線 - 一整週撕一遍 2. 改善流程 - 一天一天的放進水溶液 3. 改善流程 - 使用類似拼圖的概念,一天一天累加,靠紙張之間的水分傳動 4. 改善流程 - 一整周結束後才加入水溶液 5. 再生的可能性 - 將結晶的成果泡入水中,再次利用在下一棵樹

27


03 實驗與設計驗證過程 28

設計方向 -3

經過討論後,選擇以第 2 點的方式,並簡化材質結構,再次進行實驗

7. 立式結構

目的 : 測試紙張直接立組於水溶液的效果 結果 : 使用杯墊紙會倒塌,使用灰卡紙的外觀與生長速率不盡理想


8. 擴香棒結構

目的 : 測試以擴香棒代替底座紙結構的效果 結果 : 擴香棒有效傳遞水分,生長速率正常,結晶效果明顯

29


03 實驗與設計驗證過程 30

設計方向 -3

經過討論後,選擇以第 2 點的方式,並簡化材質結構,再次進行實驗

9. 色素添加

目的 : 測試墨水加入水溶液或塗布於紙張的效果 結果 : 塗布色素明顯釋出於結晶上 / 墨水從紙張中間往外擴散有遮蓋文字效果


設計方向檢討與定案 -3

以擴香棒搭配紙片的結構,達到傳遞水分、顏色、記事之功能,還能夠於水溶液中添 加精油,讓產品除了在視覺與觸覺有所著墨外,還加上嗅覺的輔助,用以創造多重的 感官體驗。

31


03 實驗與設計驗證過程 32

設計方向檢討與定案 -3


04 配方說明

33


04

傳統開發與此商品之比較

配方說明

傳統開發

Traditional de velopment

行為層設計

Behavior al le velV

霜絮

本能層設計

反思層設計

行為層設計

本能層設計

iscer al le vel

Frossom

反思層設計

Behavior al le velV

iscer al le vel

設計比重 20%

造型語意

40%

結構試驗

30%

議題探討

10%

原理研究

30/10/40/20 %

議題探討 + 原理研究 + 結構試驗 + 造型語意 = 型隨過程

從日常生活擷取值得反思的現象,再思考如何使用材質特性而引起的型變,來引發相 呼應的行為,而期望讓使用者能在過程中投射自身經驗。

34


05 最終作品

35


05

品牌核心

霜絮 霜 - 年歲的代稱、短暫無常 絮 - 植物的細毛、輕柔潔白

最終作品

Frossom frost+ blossom

元素意象 雪中四友

不畏嚴寒在雪中恣意綻放,為文人雅士所稱頌

迎春花 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水仙 潔白如雪、超塵脫俗,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梅花 象徵堅強、忠貞、高雅,具吉祥如意的含意 山茶花 豔麗、嬌媚,又名曼陀羅花,是佛教中的吉祥花

36


產品理念

回憶總是在時間的洪流中,逐漸沖刷而失真,如同樹梢的花朵歷經一夜風霜,被雪白 的結晶所披覆,而更顯珍貴。

霜絮是一本立體的記事本、擴香瓶、也是生活空間的魔法師。利用紙樹開花的原理, 將無常轉化為美的表現,讓使用者感受溶有墨水的水溶液從滲透紙張、蒸發到結晶的 過程,呼應在心理學上的「玫瑰色回憶」之發生。最後,平凡的紙片將開出燦爛的花絮, 成為獨特的居家擺設,持續於日常角落散播香氣。

37


05

產品語意

最終作品

以結霜的植物為造形靈感來源

關鍵字為厚實、霧面、包裹、侘寂、幾何與有機形之對比 顏色 : 盒身與紙片為白,墨水則與品牌的標準色票相同 ˙ 材料 : 壓克力 表面處理 : 磨砂處理

包裝規劃

以棉絮紙作為主要材料,將產品完全包覆只保留產品外型輪廓,下方保留產品本身的 幾何線條,往上則是自然摺合收口,形成幾何與有機形共存的對比感。 正面擴香瓶位置簍空,搭配印刷視覺可辨識不同顏色及花瓣形狀款式。

38


目標客群 persona

Jane (15)

剛畢業的國中生,因為興趣的不同和朋友們考上了不同的學校, 畢業交換禮物想挑選有質感的生活小物,即使相隔兩地也能替自 己陪伴朋友。 Emily (25)

剛出社會工作壓力大,每天加班到深夜,隔天又必須早起上班, 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可以安排休閒活動,下班後需要可以療癒身 心的物品紓解壓力。 Louis (35)

藝術創作者,平日花很多時間在創作研究,在生活上追求美感和 細緻的體驗,想添購可用於裝飾又具備功能性的商品。

Tiffany (45)

每天做著一成不變的家事,待在家中的時間較長,容易覺得疲倦, 希望生活空間能增加活力,增加生活樂趣。

39


05 最終作品 40


06

設計優勢 與亮點

41


06

販售形式

設計優勢與亮點

以類似文具組的概念販售,集合書寫、收納、展示與實驗之功能。主體提供擴香罐、 擴香棒罐與便籤盒,並在販售時一同附上水溶液、擴香棒與便籤紙片。

產品特點 心情書寫

小巧的便籤紙片,提供使用者快速寫下要事或是傳遞話語的載體,並透過內容逐漸被 墨水覆蓋的過程,反思回憶常常逐漸失真的事實。

整齊收納

三個主體的尺寸大小具有比例關係,整體可收納成整齊的立方體。使用時,亦可變換 擺放方式,自由堆疊主體以調整空間關係。

藝術展示

霧面的主體透出含有墨水的水溶液,形成若有似無的美感。擴香棒表面為不規則的凹 凸,彷若樹枝一般,與紙片一同長出結晶,頗具自然之意象。

微型實驗

結晶的生長受到周遭環境影響,最後的結果皆不盡相同,因此能讓使用者體驗到過程 中的未知感,與完成作品後的樂趣。

42


使用步驟

1 打開擴香罐

2 拿起便籤紙記事

4 放入擴香罐

5 逐漸產生結晶與香味

3 將便籤紙插在擴香棒上

43


06

未來發展

設計優勢與亮點

系列化

採用同樣的原理,把生活中會用到的紙製品轉化成具有美感的物件

規模化

若能精準掌控結晶時長,可讓紙樹依照日期,逐漸長成月曆或年曆

數據化

統計使用者的開花情形,調配出不同生長週期與成效的產品,賦予生命力

44


07

相關必要機件 與尺寸三視圖

45


07 相關必要機件與尺寸三視圖 總共為擴香罐 ( 含罐蓋 )、擴香棒罐與便籤盒共四個零件。擴香罐的瓶蓋與瓶身採用螺 紋組合,以確保水溶液密封而不會潑灑出來。

46


08

未來 可改善方向

47


08

內部檢討

未來可改善方向

本能層

外型著重在展示上,較難讓人聯想到其記事的功能 解決方式 : 將擴香罐的蓋子改為筆插,增加書寫功能的提示

行為層

結晶容易掉落,影響周遭使用環境且不易保存 解決方式 : 增加盛裝的結構,或提供結晶的轉化與再利用之可能

反思層

若使用者對議題的了解程度不足,可能無法體會產品用意 解決方式 : 可在品牌理念中加強對議題的論述,並結合正向之寓意

外部建議 江主任

若要申請專利,需訴求過往形式 ( 紙樹開花玩具 ) 的缺點,並提出解決的方式。 但品牌名稱具吸引力,整體具備申請新型與品牌專利的潛力。

張國威 老師

產品整體具儀式感,操作行為的順序加上物件形成特定氛圍,可弱化步驟繁 多產生的堆疊感。可能改良方向 : 步驟簡化,產品造型的流暢度。

48


09 結論

49


09 結論 此作品透過深度的議題探討、原理研究,到反覆的結構試驗,而產出適切的造型 語意,充分體現了型隨過程的概念,衍伸出相符的品牌架構。 但若要作為一個大量製造與販售的商品,其結晶的不穩定性將會成為一個主要的潛在 問題,另外於外型提示、議題溝通上,也具有優化的空間。

50


10 附錄

51


10

過程記錄

附錄

2021/9/24

2021/9/29

討論結果

討論結果

紙張 - 印刷 - 議題 環保 再生 - 包裝 製造過程 使用過程 思辨設計 其他材質 使用紙張製造程序 紙張套用在堅固物上 環保

議題概念提案

1. 環境與個人的比較 產生個人的負面情緒 (印刷:與期望結果的落差造成個人的獨特性) 2. 學習在這個環境(大家都只展現自己好的一面) 下接納個人的不完美 3. 每個人對同樣事件的接收過程差異 所產生不同的結果(記憶、資訊落差) (以水透過紙張的過程 比喻相同的資訊 在經過個人的理解最終呈現不同的結果)

老師建議 如立體維度具有多種可能性,把握材料與既有議 題,探討手法如何呈現正負面情緒 材質類型 媒介 變化過程

52


2021/10/1 討論結果

產品概念提案

水與紙張的作用 隨時間累積呈現的結果 ( 型隨過程 ) ■沈積產生屏蔽 (燈罩—看不到燈光) ■反覆乾濕後形變 ■沈澱過濾後形成圖騰 ■顏色層次 (色層分析 油污分析)

1. 飲料杯 _ 在一次性飲料杯表面利用色層分析原理作設計 讓飲料杯表面凝結的水滴 和接觸的環境在飲料杯表面作用 而形成不同的結果 2. 飲料杯墊 _ 利用飲料滴下來的水在杯墊上作用形成不同的圖案或顏色 在成形過程 結束後依然可以留存 3. 圖鑑 _ 製作裝置 需要數位參與者將裝置帶回收集生活周遭環境中的水 完成之後集 結在一起觀察個別的差異 4. 先做實驗再思考產品樣貌 5. 春聯 _ 家家戶戶門口的春聯通常血對這一年的期許 每年更換時就像回收一整年的 經歷 ( 思考春聯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 )

53


10

過程記錄

附錄

2021/10/6

2021/10/7

討論結果

老師建議

實驗目的 空白 - 蒐集參與者各自產生出乎 意料的效果 原本有圖案 - 模糊掉 - 個人記憶偏 誤

實驗情境 使用者自然而然的讓紙遇到水 上 面記錄行為的軌跡 規劃甘特圖

54

深入 符合議題 形成水的過程 一和二 呼應 外擴共享 觀察 擴大到群體 震撼強度 前期理解清楚 過程效果擴大 反映最終結果 第四個 未知探索 結果正向 水的組成 物理性外在特徵 作用影響 偏好 第三 第四 藝術性 社會設計 報導 實驗過程 可以拉長 甘特圖 不要被限制住 期望看到嘗試 春聯 沒有關連性


2021/10/13 討論結果

載體 : 盆栽 方式 : 告知籠統的基本資訊, 請使用者回去照顧,再觀察每個人不同的對待方式而產 生的效果 外型 : 既定的基本圖案,可以產生不同的色層效果 預計做包裝讓整個設定更完整 角色設定 : 外星生物 剛來到地球 需要被喚醒 才能出現圖案 三個角色 - 三原色 範圍 : 45 人 一個角色 3 個 跨年齡族群 - 老中青都有 結果 : 集中展示後,使用者可任領回去,或另找展示地方 外星生物的有限壽命 與紙質的分解 跟植物的長存產生衝突 待辦 : 造型設計 故事設定 植物選定

老師建議

時間的過程 抽象 如何具象化 過程與型態 準備兩種提案 1. 找議題相關資料 2. 發想其他提案

55


10

過程記錄

附錄

2021/10/20 提案發表

2021/10/27 討論結果

實驗後結果 : 色層分析與紙樹開花的反應時間皆比預期得還要 短 提案方向 : 飲料杯 / 杯墊 原本就具有圖案 ( 部分印刷、部分水溶 ),不告訴 使用者它會變化,隨著使用出現色層,有的圖案 不見 飲料畫 : 草圖 試水珠效果 月曆 : 更多產品外型

老師建議

飲料杯 : 型隨過程大於內涵 為最主要 月曆 : 結果應更詩意

56


2021/11/3 討論結果

色層 嘗試印刷圖案 + 彩色筆 研究摺紙效果 月曆 延長結晶時間

進度發表

2021/11/12 討論結果

實驗目的: 改被動為主動,以印章的概念讓水溶液去接觸紙張 過程 : 使用市售印章與化妝用眼影棒 ( 高密度泡棉材質 ) 沾 取水溶液 結果: 因為無法持續供水,紙面也太平,結晶無法析出 接下來改進方向 :

1. 改回原本月曆,但是要使用一週為一單位,試試看 能不能延長到一周 2. 用很不好吸水的紙做連續結構

57


10

過程記錄

附錄

2021/11/17 提案發表

2021/11/24 討論結果

1. 決定以提案二為主, 提案一改為備案

2. 本週待辦: 準備實驗材料 實驗造型提案 目前進度整理成簡報 下週一早上八點 4217 做實驗

58


2021/12/01 討論結果

目前實驗繼續進行 進行下個實驗 - 拼圖(班會下 課) 繪製拼圖提案草圖 準備備案 - 撕下放進水溶液中 找理化專業人員協助

2021/12/08 討論結果

產品外觀草圖 產品名稱、slogan、理念 品牌視覺 moodboard 實驗材料準備(12/10 實驗) 簡報整理(12/13)

進度發表

59


10

過程記錄

附錄

2021/12/15 討論結果

產品修改 品牌識別 墨水 - 色票的顏色

進度發表

60

2021/12/23 製作進度


2021/12/29 製作進度

2021/12/29 討論結果

15 外包、尺寸確認、標準字定、包裝初 葉子 擴香棒 *40 標準字 16 展示想、表版內容、包裝定、包裝配件展示做 17 實驗長、照片、影片、表版排、展示輸出

實驗進行

61


10

過程記錄

附錄

2021/01/05 製作進度

62

2021/01/06 製作進度


2021/01/07 製作進度

2021/01/12 期末發表

63


10

過程記錄

附錄

2021/01/12 期末發表

64


資料來源 https://kknews.cc/zh-tw/travel/y825erj.html https://mark618.pixnet.net/blog/post/69827103-%E7%A2%BA%E8%AA %8D%E5%81%8F%E8%AA%A4%28comfirmation-bias%29 https://ohfana.blogspot.com/2017/05/confirmation-bias.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9%B2%E8%B0%B1%E6%B3%95 https://edu.rsc.org /practical/thin-layer-chromatography-practicalvideos-16-18-students/4012270.article 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16781 https://www.momoshop.com.tw/goods/GoodsDetail.jsp?i_code=8217385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style/blog/10117 https://food.ltn.com.tw/article/3044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confirmation-bias.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gnitive_bias https://science.hsjh.chc.edu.tw/upload_works/106/fa3cad59a60f0bbbe5 7ed63661bc5375.pdf ?fbclid=IwAR1GjyQbZT2Nf Bc0OkYBKOIksg4nhWD_ PSotif KO24LOFuUsKmxlpVe-CgE https://www.emba.com.tw/?action=news_detail&aID=3231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24193 https://kknews.cc/digital/gbra599.html

65


《霜絮 frossom》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創意商品設計系 創意商品開發課程 Department of Creatve Design of NTCUST Cre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出 版 者: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創意商品設計系 地 址:臺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 129 號 電 話: (04)22195678 指導老師:張國威 編輯委員:柳逸璠、洪薏瑄 出版日期:2022 年 1 月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三民校區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 129 號 民生校區 台中市西區三民路一段 193 號 電話:(04)22195678 傳真:(04)22195011

66


6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