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樂五周年特刊

Page 1



目 錄

「鹿樂」為孩子打造逐夢工場

—彭富源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

2

搭建教育愛的橋樑

—吳思華 前教育部部長

4

從攜手前行到互惠共好

—劉吉軒 鹿樂平臺計畫主持人

6

五周年回顧與展望

—鹿樂平臺計畫共同主持人團隊

7

關於鹿樂

—為城鄉交流創造多元可能

10

大事紀

—五年來前行的步伐

12

志.嚮

—教學志工,點亮偏鄉教育路

14

有志一同

—偏鄉小校,教育路上不孤單

22

返「家」之途 —以村子 與 孩 子 為 核 心 的 偏 鄉教 育

28

協力夥伴

—資源串連,讓偏鄉不再遙遠

30


「鹿樂」為孩子打造逐夢工場 彭富源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 「偏鄉的孩子有很多的可能,我們能共同創造機會,可以是資

源,可以是舞臺,讓偏鄉孩子能向全國、世界發聲。」

本署為打造大眾社群協力參與偏鄉教育發展的場域,自 2015

年起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建置「鹿樂平臺」,為偏鄉小校、社會大眾

及相關企業團體或非營利組織提供連結平臺,透過鹿樂平臺媒合或 找尋人力資源與社群互聯的方式,也讓偏鄉的特色被看見,提供偏 鄉小校更多元的教育選擇,活絡學校發展,發揮教育的正向意義。

一轉眼,鹿樂團隊深耕偏鄉小校已經五年,見證許多美麗動人

的故事,如退休獸醫系教授與退休國小老師夫妻為了讓偏鄉學童有 機會更認識海中生物與海洋環境,透過鹿樂平臺的媒合,長期擔任 偏鄉小校志工,前往多所偏鄉小校,利用勞作、繪本等趣味、生活

化形式,教授海洋相關知識,讓許多對於缺乏學習興致,對未來沒 有太多想像的學生,受到他們的海洋課程吸引,變得願意主動學

習、探索,退休教授表示「我在研究所教的是一群學業表現良好的 學生,我所做的,是讓他們具備更精湛、更專業的醫術;而在偏鄉

擔任志工時,我所做的,則是給予對學習失去動力和熱忱的學生一 些激勵和引導。」。

另來自中華民國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一群服飾製作職人,為了

讓偏鄉小校學生學習縫紉技巧,透過鹿樂平臺的媒合,從 2018 年

2


至今一共前往了 30 多所偏鄉小校,志工們表示「在短時間內教會

從沒拿過針線的孩子完成作品,那是莫大的成就感。」原先擔心

縫紉課程無法吸引孩子的協會志工老師,看著孩子流露出的專注 神情和認真態度,得到了滿滿的回饋。教孩子刺繡、縫筆袋,將

穿不下的舊衣物重新改造成新物品,傳達惜物的精神。而實際走

入偏鄉後發現,許多孩子對學習是感興趣的,並不是不想學,只 是缺乏資源的引進和刺激,進而失去啟發的機會。

藉由鹿樂平臺,致力媒合各專長人才進入偏鄉校園,目前已媒

合超過 1,000 位志工前去服務,串聯匯聚多元背景與不同專長志工

及培力偏鄉小 校發展,成效顯著,並逐漸獲得社會大眾諸多關注。 感謝計畫主持人劉吉軒教授及團隊相關同仁過去五年來為偏鄉教

育的努力與付出,期望透過本刊所紀錄的動人故事,可以引發社

會大眾更多的共鳴,並傳遞更多正能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我們期待透過更多的關注及資源投入,為偏鄉教育注入新的活水, 豐富並陪伴偏鄉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讓我們一起攜手邁向下一個 五年、十年,讓偏鄉不再遙遠。

3


搭建教育愛的橋樑 吳思華 前教育部部長 2014 年 8 月,我到教育部服務,有機會走訪偏鄉小校,親眼目睹許多本於初衷、

無怨無悔、終身奉獻在深山海邊的老師們,為學生的學習與學校的存廢,辛苦的奮鬥

著。我為這些教師們的熱情所感動,也深刻體會到教育行政工作者無可推卸的重責。 接下來的日子,積極面對偏鄉教育的問題、尋求解決之道,給予這些夥伴們更多正面 的支持,就成為我的日常。

偏鄉教育的困境源於社會上少子化、科技化與城市化的潮流,這個趨勢幾乎不可

逆。因此,偏鄉教育問題的解決,不能單純思考政府經費人力的補充,或民間慈善團 的濟助,而必須從結構上來努力,重新形塑一個有正向積極能量的生態架構。

經過和許多專家學者和現場老師不斷的對話討論,教育部在 2014 年底正式提出

一個有別以往的「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並將 2015 年訂為「教育創新元年」, 積極展開各項工作。

在這個方案中,我們提出四個重要的理念與努力方向:

一、倡議「邊陲創新」的理念,鼓勵偏鄉小校在相對自由的辦學與教學環境中,積極 推進各種實驗教育、教育創新的項目,展現不同於常態都市學校的風格;

二、加速數位網路教育的基礎建設,讓每個學校都有電腦教室,都能高速光纖聯網。

希望運用網路科技超越地理的限制,讓每位偏鄉的孩童都能享有同樣的教學資 源;

4


三、建立跨域連結平臺,撮合偏鄉小校的多元需求和社會上豐滿但零散的教育愛心。經過適當的 設計配對,將社會的愛心以最適當的方式,傳達給遠在各地的學生老師們;

四、跳脫傳統「由上而下、權威領導」的方式進行教育變革,改為「由下而上的自主創新」。行 政部門扮演創新的守護神,支持創意點子、負責搭建教育創新的展演舞台,積極尋找草根創 新實驗有成的案例,鼓勵其分享擴散,形成自發性的共創社群,進而影響其他教師學校和整 個社會的氛圍,帶動教育的全面創新。

「鹿樂平臺」是「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第三類工作項目中的一項,在 2014 年 11 月提出

構想,於 2015 年 5 月開始運作。希望透過這個平臺,鼓勵社會中許多擁有不同技能的專業人士, 能夠以「教學換宿」的方式,走到偏鄉小校,教授孩子們不同於學校專任教師的多元技能,也讓 自己忙錄的工作生活可以有片段的不同。

偏鄉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最欠缺的,其實是多元技能的學習和不同文化的刺激。這個部分不是光

靠政府預算或民間慈善捐款就可以解決的,而需要社會上更多善心人士的參與。「鹿樂平臺」完美 的扮演著重要的連結角色,讓社會的愛心得到妥善運用,也讓偏鄉的師生因為有人關心與陪伴、感 到溫暖。五年下來「鹿樂」的成果斐然,不僅原來的任務穩健發展,同時擴及到青年暑期偏鄉志工 服務的媒合,以及社會善心人士對偏鄉小校的捐贈,成績有目共睹。

感謝鹿樂平臺夥伴們的熱情付出,這群隱身在平臺幕後的無名英雄們,正在成就一個足以傲

視全世界的獨特的教育創新生態系統。期盼社會也能給與他們更多的支持,共同在教育的道路上 繼續合作前行。

5


從攜手前行 到互惠共好

鹿樂的創建源自於大學社會責任與跨領域激盪創新的結合,

在教育部 2015 年推動偏鄉教育創新政策資助下,鹿樂從零開始, 一步一步開展出連結偏鄉小校與社會資源的平臺能量。

回首這五年的足跡,鹿樂團隊服務的偏鄉小校,從第一年的

15 校,到第五年的累計 200 校,遍布臺灣本島及離島,讓鹿樂

劉吉軒 計畫主持人

團隊有機會探訪偏遠鄉間的好山好水,感受美好的人文生態與自 然景觀,更看見許多偏鄉小校校長與教師團隊,以孩子的有機成 長為念,認真辦學且積極拓展教學資源,讓偏鄉發展的種子持續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教授

發芽茁壯。

許多志工則心懷善念,投入自己的時間與心力,以具體行動

進入偏鄉小校,協助各種教學活動,提供各種學習資源,為偏鄉

孩子帶來更多元的學習機會與更寬廣的體驗視野。1,000 位以上 志工的圖像從大學生、社會人士到退休族群,近兩年更延伸出高

中生、海外青年、企業、基金會及慈善團體的加入,讓鹿樂所能 發揮的資源連結面向更為廣泛、力量效益也更為擴大。

一路走來,偏鄉孩子的快樂笑容、學校師長的熱誠付出、志

工們的喜悅收穫與教育部國教署的肯定支持,是鹿樂團隊不斷前 行的動力。鹿樂的五年耕耘,見證了臺灣豐富充沛的社會資源與

義助偏鄉教育的良善溫暖,我們誠摯感謝所有合作過的鹿樂志 工、學校夥伴、社會團體及持續指導的教育部,我們更期盼未來 更多個人與單位的參與,透過一點一滴相互扶持的累積與正向力 量的循環,攜手邁向臺灣平衡的城鄉發展與健全的公民社會。 6


五周年回顧與展望 我參與鹿樂平臺的六大感受 詹志禹 共同主持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教授 我參與鹿樂平臺計畫之後,最大的感受有六點:第一,偏鄉小校最缺

的往往不是物質,而是人才。第二,偏鄉也有許多資源(例如文史、生態、山川、

大地、海洋等),非常吸引都市人,只是偏鄉居民看慣春花秋月,沒有覺察到當地的寶藏。第三, 偏鄉小校有許多用心的教育工作者,願意為下一代默默地付出。第四,臺灣社會處處有人才與

善心人士,只是缺乏媒介,因而找不到有意願的對象或無法得到對方的信任。第五,天生我才 必有用,幾乎任何才能都可以在偏鄉小校找到貢獻的地方。第六,到偏鄉擔任志工或服務,與 當地學校或社區的關係,是一種相互學習、交換資源和平等互惠的過程,不是單向的誰幫助誰。

偏鄉小校由於升學包袱較少,課程自由度較大,家長較為信賴學校,所以學校頗有創新經

營的空間,如果能加入外界多元人才的共創,偏鄉小校就可以成為創新之源,甚至成為地方創

生的聖地。鹿樂平臺媒介都市資源到偏鄉小校,也媒介偏鄉資源給都市人才,扮演了「紅娘」 的角色,所以團隊成員天天在「婚禮」中沾染喜氣,工作起來也特別愉快!

展望未來,我借用 TFT 為台灣而教的一句話:盼望臺灣所有的孩子,都不再因為出身地區

的不同而限制了他們天賦發展的機會。

7


鹿樂五週年回顧與展望 林月雲 共同主持人|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教授

非常喜歡鹿樂的 Logo,英文 Ruro 是偏鄉 rural 的諧音,中文「鹿樂」

是 rural 加上快樂。可愛的小鹿仰望著鹿爸爸,就好像偏鄉的學童需要類父母的

成人呵護、陪伴與教導。此 Logo 十足的傳達了「鹿樂平臺」的使命—媒合偏鄉學童的需求與 志工的愛心與專業,若能媒合成功,不論是學童或志工都會很快樂。

因為撰寫過鹿樂個案,因此印象特別深刻。臺灣很小卻有約 350 所偏鄉小校學生人數少於

50 人。每所學校最少的人員編制是 15 位,雖然維持偏鄉小校非常昂貴,政府也不能輕易廢校, 因為越是偏鄉,學校越是扮演著文化與知識傳承的任務。若學校沒了,該村落就會漸漸萎縮!

偏鄉小校師資原本就不足,再加上大部分老師一有機會就會請調到城市,願意到偏鄉的老

師又非常少,因而師資嚴重缺乏。鹿樂自 2015 年成立至今,已經成功的媒合了 1,000 位以上 志工,進入 18 個縣市的 200 所學校,受惠學生已超過 20,000 人。

鹿樂因為是教育部補助的平臺,學校與志工都比較放心,因而名聲漸漸遠播,越來越多團

體,甚至高中生、大學生、及海外返國的人,來函表達願意到偏鄉做服務,也有外商公司、本 地企業、協會等也與鹿樂展開合作。

展望未來,跟著退休老師逐年增加,加上願意擔任志工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又大企業的

CSR 也希望經費能有效的運用,預期鹿樂媒合的人數會逐漸成長。衷心的希望「鹿樂」是許多 偏鄉學童的貴人,協助他們健全的成長,有個美好的人生!

8


鹿樂,搭建一座座喜悅與感動的橋樑! 傅如馨 共同主持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

恭喜鹿樂滿五歲了!生日快樂!五歲的孩子充滿了想像力和創造力,

雖然沒能參與到鹿樂最初的蘊育和誕生,但這幾年深感榮幸能夠成為團隊的一

份子,見證到鹿樂的成長與茁壯,為偏鄉小校和社會大眾,搭建一座座充滿喜悅與感動的橋樑 !

每個因鹿樂而交織的生命故事中,都有著動人的情節和不凡的人物。有充滿熱血和抱負、積

極為孩子找資源的偏鄉師長,有純真可愛、樂於學習與環抱世界的偏鄉孩童,有橫跨不同年齡層 與專業背景、開心分享不求回報的熱情志工,還有教育部與國教署有願景、支持給力的長官同仁 們,以及默默耕耘、既文青又很接地氣的鹿樂團隊夥伴⋯鹿樂五年,感謝大家,有你們真好 !

鹿樂平臺的英文 RURO,來自於「偏鄉」的英文 Rural 的諧音,回首這五年鹿樂所傳遞的

重要價值,正好能夠以 RURO 這四個字母為首的單字做為代表。

R: Relationship—鹿樂牽起了許多的「關係」,串連了好多的生命。

U: Uniqueness—鹿樂呈現每所偏鄉小校的「獨特」,並運用創新思維來匯聚力量。 R: Resiliency—鹿樂志工的陪伴及多元學習體驗,培養了孩子的「韌性」。

O: Opportunity—鹿樂與大家攜手並進,開啟了偏鄉教育無限可能的「機會」。

在此謹獻上滿滿的感謝與祝福!相信鹿樂的下一個五年,能夠帶著上述 RURO 的精神,點

燃新能量與新創意,持續「串連關係」、「發現獨特」、「培養韌性」與「創造機會」,勇往 直前,展翅高飛!

「鹿樂」串起人間的美好 王素芸 共同主持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 在「鹿樂」,我看到更多臺灣的真善美。五年來,「鹿樂」始終秉持「追

求該校師生最大利益」為出發點考量,扮演平臺角色媒合各式資源。人力方面,

不論較長期教學換宿,或短期課程營隊活動,近來愈發多元性質、類型或內容的供給端,均能依

各自條件給予最佳付出,常見充滿理想、熱情又富愛心人士有退休者、社青(gap year、 career break…)、大學生甚至高中生,使出十八般武藝設計豐富的專長課程,與偏鄉孩子教學相長。

他們互動時真誠以待,滿足的笑容、認真好奇的神情,甚至打勾勾要「再相見」…畫面烙印在內 心裡,常讓我深受震撼。這種單純自在卻很有力量的心靈交流,在當今社會似顯份外珍貴。

「人力」以外資源,像校舍、圖書或活動經費等也不充足,很感動企業組織發揮愛心支持,

鹿樂也促成偏鄉小校免費修繕、圖書充實更新、全包式戶外教學體驗,甚至藝術師資進駐促進 教學發展等,許多真善美事件持續發生中,我笑稱鹿樂事業真的愈做愈大了!

倘若說我的人生因鹿樂而更精彩,一點也不為過,更多機會實地瞭解甚至親力串連偏鄉教

育供需兩端,當獲悉同仁轉述學校回音「收到這訊息實在是令人太太太…開心了」,我內心也 隨之雀躍許久,此種將人間美好事件串聯起來的喜悅滿足,並非人人有機會,我要感謝鹿樂、 國教署及教育部,是你們成就了我。

9


關於鹿樂 鹿樂,取自音譯 rural,意為偏鄉。 近年來,偏鄉教育議題浮上檯面,常見偏遠小校與老師滿腹理想、 兼具創意與行動力,卻得孤軍奮戰、默默耕耘;也發現許多民眾與 企業懷著熱情與資源,卻找不到對象付出,不知如何行動。 2015 年,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國民及學 前教育署的支持下,成立鹿樂平臺,旨在媒合偏鄉小校與社會大眾, 將彼此的資源互通交流,為城鄉搭建共好的橋樑。

鹿樂透過實地走訪,將偏鄉故事化為一封封邀請函,藉由網路傳播,協助偏鄉 小校募集所需的資源;也讓希望對偏鄉有所貢獻的企業組織、社會大眾能實踐 對教育的熱忱。我們相信,偏鄉不意味著匱乏,相反地,所謂「偏鄉」往往擁 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和人文資產,我們期許,透過鹿樂,讓偏鄉不再遙遠!

參與行動 小校許願

由「偏鄉小校」提出申請,鹿樂透過實地訪校深入了解學校需求,並將各 校特色和需求撰寫成文案呈現於鹿樂官網,招募有志參與偏鄉教育的志工 透過自身專長或技能,交換偏鄉的自然人文和生活體驗,翻轉過去偏鄉小 校被動等待資源的角色,為城鄉交流創造新的可能。

大眾提案

由「社會大眾」提案,小至個人大至團體,鹿樂會與提案志工一同討論合 作的可能。志工可以提出自己的專長、合作構想,和鹿樂討論可行性,媒

合至適合的偏鄉小校實踐提案。後續則由學校直接與志工聯繫相關合作事 宜,鹿樂亦會於執行結束後進行追蹤訪問。

企業合作

由「企業或組織」提案,形式不拘,若無具體想法,也可與鹿樂討論如何 運用其力量和資源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不僅讓偏鄉孩子在不同

資源的挹注下有更多元的學習資源與互動式交流,亦能讓員工透過實際服 務,了解偏鄉教育的現況。 10


鹿樂成果

媒合專案

合作學校

鹿樂足跡

媒合志工

受惠學生

前進臺灣本島 最北端 國小服務 新北市石門國小—教學 X 生活提案 連江縣 3

前進全臺灣

最西端 國中服務

桃園市 新北市 4 23 新竹縣 8 宜蘭縣 苗栗縣 6 10

金門縣烈嶼國中 —來去偏鄉就醬玩 金門縣 7

澎湖縣 6

前進臺灣本島

最東端 國小服務 新北市福連國小—民天的記憶

臺中市 19 彰化縣 9 雲林縣 12 嘉義縣 9 臺南市 7

南投縣 19

花蓮縣 12

高雄市 11 臺東縣 18 屏東縣 25

前進臺灣本島 最南端 國小服務 屏東縣墾丁國小鵝鑾分校—波形玩藝趣

11


大事紀 教學換宿

執行「104學年度偏遠地區國民 中小學教學換宿試辦計畫」

執行「105學年度偏遠地區國民中 小學教學換宿計畫」

青年鹿樂

105年偏鄉探索體驗—鹿樂專案

106年偏鄉探索體驗—鹿樂專案 開啟首次鹿樂大型推廣活動

參展「2016雜學校教育展—學你想 學、學你想成為」,往後每年皆入選 參與雜學校系列策展活動

鹿樂推廣

獲邀分享鹿樂理念

獲得媒體及關注偏鄉教育相關組織, 邀請鹿樂前往分享經營理念及甘苦 談,更獲得多家電視台、電台、網路 及平面媒體專題報導

開啟小校許願專案

小校許願

與科技部共同策劃「跳島計畫-3D 玩影像」專案,前往澎湖、蘭嶼共 7所學校,為學童帶來3D列印及穿 戴式裝置科技體驗

服務區域擴及新北市、宜蘭縣、 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臺南 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 雲林縣

服務區域擴及苗栗縣、臺中市、 花蓮縣、澎湖縣、桃園市、金門縣

開啟首次大眾提案

鹿樂志工李奇芳Oga進入偏鄉,「白 日夢閃亮甜點車」系列專案延續至 今,共有30多校受惠,讓孩子品嘗親 手製作的甜美

大眾提案

鹿樂專案

開啟首次企業合作案

由美商科磊股份有限公司打頭陣,除 帶領員工前往偏鄉小校擔任一日志 工、體驗在地生活,企業更挹注學校 發展經費

企業合作

專案數

成長之路

受惠學生數 媒合志工數 合作學校數

12

受惠學生數達1,000人

合作學校數達100所


執行「106學年度偏遠地區國民 中小學教學換宿計畫」

執行「107學年度偏遠地區國民 中小學教學換宿計畫」

執行「108學年度偏遠地區國民 中小學教學換宿計畫」 108年青年服務學習x鹿樂

榮獲「2018親子天下創新 100」獎

榮獲遠見天下文教基金會 「2019未來教育 臺灣100」

小校許願突破100件

服務區域擴及新竹縣

服務區域擴及全臺灣和離島

特色專案

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創意布線量」專案延續至今,已有30多校受惠,除了教導孩子會縫紉、剪裁技巧,也帶領學生認識 服裝結構、材質以及相關保養知識

大眾提案突破50件 特色專案

益品書屋「我愛閱讀」系列,師生一同進入書屋體驗美好的書香時光,共有12 所學校受惠;辦理兩場「餐飲‧翻轉孩子的未來」書展,邀請社區居民一起閱 讀,共1,740人次受惠 第一屆「好書覓良緣 教育無偏鄉」攜手鄭成功文化推廣委員會及遠流出版公 司,為15學校募集逾2,500本新書;第二屆獲得各方熱烈迴響,有8家企業組 織、5間出版社共襄盛舉,為36所學校募集約10,000本新書,多方合作一起挹注 偏鄉所需的閱讀資源 與友達永續基金會合作「友達光電環境教育之旅」,免費提供偏鄉學童至綠色 廠區參訪,學習環境教育知識,共有10所學校受惠

企業合作達20件 專案數達100件 受惠學生數達10,000人

專案數達200件 受惠學生數達20,000人

媒合志工數達1,000人 合作學校數達200所 13



志工帶著對教育的熱忱走入偏鄉, 嚮往著山海與城鎮相互交流的多元性, 實踐讓偏鄉不遠的理想, 共創無數美好的故事。


快樂在「學以致用」 包錦棠

退休環境藝術家,曾參與 107 學年度教

我是一位以自然與環境為議題的藝術創作家,也

關注到偏鄉基礎教育的失衡,期能善用所學專長來協

助偏鄉教育,以行動加入社會團體多元教學能量行 列,才能集中力量反轉基礎教育的失衡。

2018 年透過鹿樂媒合,參與教學換宿計畫,前

學換宿計畫,長期服務於臺東縣信義國

往臺東縣信義國小駐校一學期專長教學,實現志工願

回收瓦楞紙箱進行藝術教育,與全臺 13

樂學習,但礙於時間運用及個人規劃,學期結束後即

小,2020 年提案「波形玩藝趣」,透過 所偏鄉小校合作。

望,學以致用,以自然環境及生活美學陪伴孩子們快 離開學校。

經歷過短暫與孩子的快樂相處,在沉澱思慮後,

2020 年以提案方式延續我的偏鄉教學規劃。「波形 玩藝趣」計畫,是綜合了環保、自然科學、設計美學

等多元課程。規劃教學淺顯易懂,從實作中印證自然 科學知識,更在教學上著重材質特性的靈活應用及手 作趣味,來啟動孩子的專注力及學習力。

目前「波形玩藝趣」計畫仍在進行中。已經遊走

過多間學校,孩子對日常生活中的瓦楞紙箱雖然不陌

生,但從未運用它來手作完成作品,對他們是新鮮又

期待。課堂上我採用開放自由,讓孩子選擇喜歡的類

型創作,是鼓勵開發與滿足個人創作能量,也能觀察、 瞭解他們對完成作品的構思想法,更能在一對一的互 相討論中,透過簡單提示及引導方式,完成作品。 16


法律人的教育現場 黃郁容

法律背景出生,結合自身專長,進行法治教育,

曾參與 107 學年度教學換宿計畫,於嘉義縣來

吉國小長期服務一年,也曾至屏東縣丹路國小、 高雄市甲仙國小服務。

「法律最終是事後補救,教育卻能事先預

防。」抱持這個理念,我毅然決然離開臺北前 往阿里山來吉國小,希望將法學知識帶入教育

現場。一切從零開始,從融入部落到因材施

我如自己的子女,每個獨自在學校的周末,總

有熱心的族人用各式各樣藉口邀請我去作客, 一起享用晚餐。

法律和教育有個共同點—因地制宜和因材

施教,原住民的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與大眾主

流的漢人文化有出入,因此在法治課程中我結 合生活與文化,例如狩獵或原住民身分法等

等,或利用孩子的地緣或親戚結構作為舉例範 本,大家傳統認為生澀的法學知識孩子因而能 快速理解。

教授法律知識並非期望孩子成為法學專

教,過程雖然有挫折,最終的成果和回饋卻成

家,而是希望未來孩子某一天面對法律時,不

法律系扎實的訓練,和多年青少年犯罪議

長久之事,尤其法律的涵養並非短期就能見到

了最美好的果實。

題的涉入,我開始反思作為一個法律人的其他 可能,犯罪現場的眼淚是否可以透過教育翻轉 成成長的笑容,在每個孩子即將墜落的時刻,

用教育溫暖的接住,這是我想實驗的結果,很 幸運地,這場孩子和我的前進,至今都是好的 回饋。

會因不了解而畏懼,並懂得保護自己。教學是

成效,然而結束一年的常駐後,再回到部落, 學校老師給予許多良好的回饋,有孩子從不愛 讀書開始願意學習,有課業落後的孩子開始進 步而跟上教學,孩子也能將學到的法律知識在

課堂上大聲的說出,我想這就是最豐盛的果實。 即使離開,來吉卻像是我第二個家,有天

阿里山以鄒族為大宗,做為一個漢人進

我仍可能被遺忘,但知識會常存孩子心中,盡

天生神經大條,個性也較活潑,部落很快接受

未來我希望能繼續推廣法學知識,讓每個良善

入,首先必須先弭平族群間的警戒心,或許是 我這個有點傻,願意無償常駐的老師,族人待

力做好一個法律人和老師的本分是我的初衷, 的因子都持續成長茁壯。

17


老師,我完成作品了! 陳秋娟

中華民國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理事長, 2018 年至今,已帶領團隊前往 30 多所

偏鄉小校,服務足跡遍布全臺,教孩子 刺繡、縫筆袋,將穿不下的舊衣物重新 改造成新物品,傳達惜物的精神。

走過 30 多所偏鄉小校,每每在課堂結束前 15 分

鐘,總會有學生迫不及待拿著自己完成的鉛筆袋,跑

向老師面前得意的說:「老師你看這是我國小三年級 時穿的牛仔褲,上面還有我喜歡的海賊王刺繡圖案, 現在它變成我的鉛筆袋了!老師協助我一起完成的排

布,很厲害喔!」「主任你看!這是我爸爸的牛仔褲!

你聞聞看,有我爸爸的味道吧!以後我每天都會帶著 它上課。」在宜蘭的小校,還有孩子帶來牛仔長褲,

請我協助裁剪成五分短褲,將剩下的褲腳做成鉛筆 袋,開心的向校長表示:「校長我的褲子和鉛筆袋是 一套的耶!很棒的設計吧!」

中華民國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所做的不僅僅是服

裝技術的傳承,更是一項生活技能的學習,利用淘汰 的牛仔褲製作成孩子們每天上課必備的鉛筆袋,讓生 活中的記憶產生新的生命再次延續。看著偏鄉孩子專

注的眼神,拿著剪刀裁剪布料,開心完成作品的瞬間, 我們深信傳承服裝技藝是正確的決定。在協會裡這群 對服裝有極大熱情的師傅們,願意放下手邊的訂製工

作,化身偏鄉教學的志工老師,帶領著孩子們一針一 線的學習,師傅們十分享受服務的過程,也期許將這 一身引以為傲的技術延續下去。

18


鄉小校教會我的事 偏鄉 李奇芳 Oga

甜點師,經營一人甜點工作室,2016 年至今, 與鹿樂合作多次烘焙課程,已前往 30 多所偏鄉 小校教學,期望與孩子交流不同地區的飲食文 化,分享孩子家鄉特有的飲食風格。

這幾年透過鹿樂平臺前往偏鄉教學,已達

30 多所學校,編寫了一套食物課從世界甜點

史認識各國飲食文化,從臺灣歷史認識各群族 的點心,從科學角度切入認識烘焙原理,從食 物設計認識研發與行銷。

沒有商店的地方,只有菜車抵達的所在;

沒有就業的地方,青壯年只能離鄉背井;沒有 診所的地方,老人們只能依靠醫療專車接送,

看似陽光普照的臺灣,其實還有很多很多陽光 沒有照到的地方。

對我而言,翻轉教育一詞說來太過於偉

大,我的付出只是小菜一碟,提供自身擅長的 專業知識,這路上邊拾獲的寶物與情感,遠遠

地超乎我的想像,偏鄉只是比較遠的地方,並

非真的到不了,絕非完全弱勢,城鄉具備不同 優點與強項,第一年來到部落認識的師長,當 時他們說的話仍深烙在我心上,走進在地、放 下自己,才會找到對方的需求,進而有可能串 連起更多的力量。

曾經走訪偏鄉小校寫下:很多時候是在微

光中開車的,時而路燈悠悠灑落在擋風玻璃

上,時而循著月光前進下個目的地,落日後、 日出前的微光就像我內心風景,昏黃幽暗卻仍 不放棄循著光,相信希望藏在黑夜盡頭的出

口,這一路上還是會錯過很多很多,會有很多 無奈的考驗,但千萬不要放棄,前往偏鄉進行 甜點教學,雖無法立即改變這些難以改變的困 境,「微光」或也是部分偏鄉孩子的處境,若 能為他們撥開一點被遮蔽的視線,多一個選擇 的機會,真的,我很樂意的。

時常有孩子問,老師你還會不會回來,每

年離開你們之後都想著,應該怎麼做、還能怎 麼做,下次再到你們身邊的時候,可以更好, 留下更多你們需要的,每年夏天我就在這兒, 等著再次與你們相遇的時刻,烘焙課似乎為我 們生命中帶來無價的禮物。

19


巔到水湄 從山巔 聆聽每個角落的海濤聲 佩佩老師

退休教師,自 2017 年起,與丈夫阿忠老師走遍

引進許多外界活動,反而讓孩子們對家鄉的認 識明顯不足。

我問孩子,家裡魚塭養的是什麼魚?孩子

臺灣各地,致力於推廣環境與生態教育,夫妻倆

撓撓頭:「不知耶!」因為父母只要他們讀

式,獲得師生高度的肯定。

的養殖業。甚至認為魚是腥、臭、噁心的。即

人已前往 10 多所偏鄉小校,生動多元的教學方

人生百年亦瞬間,每個人的責任義務皆不

同,就像一部電影,不會只有乏味的一種角色、 一個場景,我被導演分配演出「教師」一角, 那就盡興的演吧!即使退休了,也只是離開了 固定職場,並未離開教育界。

退休前常被質疑:「一個山區的小學老師,

為何要執著於推廣海洋教育?」,退休後,帶

書,長大了到都市工作就好,不要再從事辛苦 使家人常常在海邊撿拾螺貝類販賣,問其名, 卻總是回答:「要問爸媽阿嬤才知道。」。村

民也敘述曾經發生過的溺水意外,我卻心驚膽

戰:明明是靠海的小漁村,竟然不是教孩子看 潮汐,而是直接杜絕所有與海有關的接觸與學

習。同樣的,校園裡、家門口的植物若沒有特 別學習,一概不認識。

這一切,其實都可以改變。雖然教學內容

著這個執著,透過鹿樂教學換宿計畫,想了解

廣泛,從海洋到生態、環境,每次出門大包小

認知有何不同。三年來,走過山區、農村,到

的熱情與希望,以及課後一句「你還會再來

不同環境下的孩子,對海洋、對環境的看法和 過海濱,也曾踏上離島,驚艷於偏鄉孩子的創 造力與想像力,但偏鄉家庭苦於生計,多數不 20

願下一代繼續走自己艱苦的求生路,加上學校

包像回收阿嬤,但看著孩子們眼中逐漸亮起

嗎?」的期盼,或是再見時一聲歡呼、一個擁 抱,便是自己堅定初心、一再啟程的動力。


捲起袖子, 成為最簡單的開始 米豆老師

自由工作者,曾參與 108 學年度教學換宿計畫,

服務於高雄市甲仙國小,發揮自身專長,進行桌 球教學,並分享生命經歷,勉勵孩子未來以自己 的方式,回饋這個世界。

2011 年,當時的我大三,獨自一人至臺

東的布農部落擔任教學志工。短短 7 天的投 入,卻意外發現自己終其一生想努力的方向,

「如果未來更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回過頭來 再帶給這些孩子更多可能。」這是當時埋在心 底的種子,也是我的初衷。

職場生涯的企劃專業,希望帶來不一樣的可能, 同時期許當年種下的種子有發芽散播的機會。

「捲起袖子,成為最簡單的開始」這是兩

週教學中,除了桌球課程外,我最想傳遞給孩

子們的理念,幸運地透過學校安排,讓我有短 講機會,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以故事分享自己 從起心動念到付諸執行的過程:「未來當你們 更有能力的時候,老師希望你們可以回過頭來

回饋給身邊的人,或者是這個社會,用你的方 式。但是千萬記得,捲起袖子這件事情,其實 是你們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事!」這是我 最後留給孩子們的話,也是支撐自己一路走到 現在的理念。

短講結束後,我準備回饋單,想了解孩子

2019 年 9 月,我自行企劃執行環島計畫,

的捲起袖子是什麼,看著他們的答案,我知道

始行動」,歷時 26 天,停留 7 個鄉鎮,拜訪

子們的卡片,其中一張寫著:「米豆老師謝謝

並將此計畫取名為「# 捲起袖子」,意即「開 11 個單位進行交流或短期志工投入,以我的 方式實踐與參與。環島後,帶著收穫重新思索

28 歲的我,下一步是不是能以自己所長來實

踐初衷?而鹿樂教學換宿計畫正是環島後的下 個行動,也是將自己的起心動念付諸執行的方 式之一,我帶著自己在求學時期的桌球專長與

種子慢慢散播出去,離開甲仙的那天,收到孩 你,你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和動力。讓我們一起

捲起袖子吧! 」我相信未來的某一天,孩子會

用自己的方式,回饋這個世界,最後,我想說: 「改變,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很多 人做一點點。」而喚醒那些很多人,正是我最 想做的事情,所以,讓我們一起捲起袖子吧!

21



當我們願意接納多元視野, 鹿樂便成為滋養偏鄉的平臺, 志工以自身經歷,展現不同價值, 豐富孩子,帶來無限可能。


鹿樂, 鄉的孩子和世界交朋友 讓偏鄉

— 雲林縣和平國小

記得在五年前,剛派任和平不久,深深感

更有來自澳門、馬來西亞、南韓等不同國

受到偏鄉孩子,文化刺激不足,孩子對外面的

家的大學生,在他們生動活潑的介紹下,我們

而,就在這機緣得知了國教署開始推動的教學

辣炒年榚以及澳洲的英式板球。孩子們則為這

世界充滿好奇卻因缺乏自信而羞於探索。然 換宿計畫。起初我擔心,和平國小這種典型的 農村偏鄉小校,沒有什麼特色,我們要拿什麼

來和志工「交換」呢?就用農村孩子的純真 吧!沒想到學校的需求在鹿樂平臺曝光後,立 刻獲得了大量的迴響。

高雄的退休教師火旺伯,帶來了他鑽研一

輩子的童軍知識,讓孩子們學會了繩結和規律, 我們則回報以濁水溪孕育出的香甜的大西瓜。

臺北的邦妮,帶來了她的茶道老師,讓只

喝過麥香紅茶的鄉下孩子,透過茶葉的歷史認 識了雲南普洱、印度錫蘭、到大不列顛王國。 而邦妮和她的好朋友們,開心的品嚐了在地現 採聖女蕃茄及北港小鎮道地的小吃。

24

車達 校長

體驗了南洋的拉茶、俄羅斯的羅宋湯、韓國的 些遠道而來的大朋友們,介紹自己最熟悉的家 鄉特色與在地產業。

最特別的一次,來的志工是一頭水牛「拉

拉」。「拉拉」以近距離跟孩子們接觸。從跟 牛的互動中孩子體會到先民在農耕的智慧,以

及水牛勤奮、守本分的良好美德。當然,我們

也用在地最肥美的牧草,讓「拉拉」飽餐一頓。 每當我代表學校對志工表達感謝時,得到的

回應總是:「校長,千萬別這麼說,這裡溫暖熱

情的陽光、田間充滿生命力的綠意、孩子們純真 而友善的回應,就是最美好而無價的回報。」

感謝鹿樂為和平做的一切,讓孩子打開了

視野,找到了自信。讓我們有機會在自己的家 鄉,和世界做朋友。


善的循環,愛的寬容 —鹿樂讓東里國小看見世界的夢想

— 花蓮縣東里國小 曾雅薇 主任

花東縱谷 包容多元族群的百年學校

院……。以熱情音樂帶動現場觀眾獲得極大迴

112 歲校齡,是花蓮縣前七大百年老校。值得

動力,就是為了改變學生、讓課程發揮影響力。

東里國小創校於民國前三年,今年已邁入

一提,本校社區為臺灣南部東遷最大平埔族落

腳聚落,兼容客家、阿美、布農、卑南等族群,

屬多元族群聚落。地處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 距離花蓮市近 110 公里。雖身處教育資源較不

充裕的地區,但東里團隊卻擁有無與倫比的熱 血與教育使命感,在不影響正課與學習的前提

下,積極安排引進外埠專長老師,充分利用假 日、課後活動等時間陪伴孩子,只求給未來的 主人翁們一個健康成長且豐富的未來。

鹿樂緣起 烏克麗麗樂聲揚

本校自 2014 年嘗試開發烏克麗麗課程,然

偏鄉固定師資不易是事實,有幸於 2016 年在

響。積極展現分享幸福的行動力,展現愛的行

善的循環 愛的寬容

不忘了紀念,不停止向前。身處偏鄉,或許

沒有市區學校那麼樣的教學資源,但我們仍然深 信關於溫柔與善良,才是名山之業的核心所在。

有感於得之於人者太多,細數過往,本校

辦理歲末愛與行動英語與音樂表演也已近十個

年頭,長年邀請安德啟智中心學員生到校共襄 盛舉,並在成果會後師生進行愛心跳蚤快閃義

賣行動,所得並捐贈予社福機構,獲得喜憨兒 基金會、安德啟智中心、南迴醫院創建基金會 的感動。

常言道「施比受更有福」,或許在當今的

網路發現教育部鹿樂平臺可以申請志工,因此

功利社會裡,每個人對於付出的多寡程度都會

竟媒合到東里在地青年史考特老師願意每月利

些關於善以及循環,還有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

不放棄任何對孩子有幫助的機會。一星期後, 用工作休假返鄉至東里國小駐校上課!

『拉拉鍊樂團』創團至今已三年,這是由

一群愛玩音樂的東里大庄(日治舊名)小孩組

成,樂團曲風以學生自選喜愛的曲目,史考特

有所落差,可我們寧願單純的相信,相信那一 能夠愛人與被愛的能力。這也許就是地處偏鄉

的固執,在引領孩子面對複雜的社會,先想辦 法感動他人,也感動自己。

一路走來十幾個四季,這條路好漫長,時光

老師編曲,拉拉鍊樂團樂器包含 Ubass、電烏

逼著我們長大,好多話卻不好說,走在偏鄉教

生課餘找時間團練完成。學校每年至少辦理

的天賦是教育的使命。感謝鹿樂一路上陪伴東

克及木箱鼓,團員亦自行編舞、彈唱舞全部學 一至兩次之音樂發表會,也因為開啟學生的音

樂表演天賦,將舞台跨越臺北,安排公益演出 至臺北車站大廳、喜憨兒民生工坊、陽明教養

育,學習感恩大自然賦予的一切,期許開啟孩子

里,凝聚的力量、不願意停下的執著,願這樣單 純的美好能夠延續,溫柔堅定地陪伴全世界。

25


鹿樂好志工 赤山漾幸福

林秀娟 校長(第 12 任)

屏東縣萬巒鄉裡有個赤山國小

聊書說圖身教式陪伴閱讀 增加圖書借閱率

孩子們說著一口流利的閩南語

分享著留學經驗擴展視野 讓孩子處處驚奇

是個平埔族馬卡道族聚落 北邊是排灣族部落

母親節創客精神禮物製作 讓孩子表達心意

西北邊則為客家村

因為一半以上的弱勢家庭

在這山腳下

鹿樂志工帶著熱忱專業

因而吸引不同的族群

在這裡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 每年的萬金聖誕季

即使信奉道教的人們依然會一同共襄盛舉

透過認識、同歡祛除不同信仰間所形成的隔閡 「尊重與包容」正是赤山的最佳寫照 因為偏鄉老師流動高

鹿樂好志工赤山漾幸福 鹿樂志工帶著熱忱專業

週六點心日運用在地食材 讓孩子舌尖舞動 指導低成就學生課後作業 提升孩子自信心

26

— 屏東縣赤山國小

鹿樂好志工赤山漾幸福

阿嬤的心 孩子能在學校久一點好

阿爸的心 孩子能在學校多學一點好 孩子的心 課本外的學習多一點好 志工的心 只為孩子一抹的笑容

校長的心 資源進來活化學習就是好 感謝鹿樂平臺為偏鄉注入彩虹 那豐富的色彩 當孩子仰望時 美麗的彩虹

留下永恆的回憶


小騎士的圓夢天使

— 雲林縣東榮國小 黃美惠 校長

東榮國小位於雲林縣北港鎮邊陲,學區家

鹿樂更是義務為我們提案且成功招募到 5 位志

迷你鄉村小學。為了拓展孩子的生活視野,延

學,負責為活動掌鏡;公務員退休的東哥遠從

長多數務農,全校學生只有 43 位,是一所典型

伸學習觸角,培養獨立自主,勇於接受挑戰的 精神,每年寒假師長都會帶領六年級孩子進行 「單車走讀」圓夢課程。除了騎車走訪臺灣人

文自然之美,期間孩子們必須進行服務學習, 為療養院的爺爺、奶奶們按摩、表演節目;睡

前還有「心靈課程」,作為一天的反思並為明 天的自己訂下目標;回校後再進行分享以及經 驗傳承,為學弟妹們樹立楷模!

然而活動圓滿成功的背後,除了師長、家

長的投入外,更有一群默默為孩子付出,來自 臺灣各地的志工!這些年來感謝鹿樂媒合志

工,不僅填補學校人力的不足,也提供孩子更 多元的學習機會。去年薇珊老師以教學換宿志

工—當中有來自東華大學的智傑和承駿 2 位同

花蓮而來,騎著單車隨行在後,留意孩子的狀 況;尚在左營國中擔任護理師的芝萍,深被孩 子們的毅力所感動,已連續二年隨行;自己經 營公司的阿亮,來回奔波於車隊和公司之間, 使命必達地完成行李接泊!

猶記得車隊從臺北一出發即陰雨綿綿,孩

子們穿著雨衣騎著車,既要忍受北臺灣濕冷的

天氣,又要奮力地踩著腳踏車跟緊領騎教練, 深怕落隊拖累了大家。當中體力較差的孩子, 在同學的加油聲中,完成 10 公里上坡路段的最

後一哩路;也有平時不太說話的孩子,在心靈 課程中鼓起勇氣發表;甚至有孩子想家了,偷 偷的掉眼淚。這是孩子的成長,也是學校送給

工身分前來,不僅為學校的游泳教學帶來風潮, 畢業同學的「成年禮」! 更為學校單車走讀課程引進贊助經費及攝影志

工,隨車隊紀錄北港到墾丁六天五夜的行程。 今年學校更改走讀路線,從淡水騎回北港進行

五天四夜的旅程。當學校苦於人力不足之際,

是什麼樣的力量,可以支撐孩子忍住想家的

眼淚?是什麼樣的力量,可以支撐學校連續六年 辦理單車走讀臺灣?答案就是—感恩有您!

27


返「家」之途 —以村子與孩子為核心的偏鄉教育 圖 / 文:鹿樂平臺

實際走訪臺灣偏鄉,看過無數默默為村子、為孩子努力的故事與身影,於是才明白,教育的

意涵,不僅止於學校教育,尤其偏鄉更是如此。偏鄉老師能做的,往往遠超過一般所認知的教職; 入夜後,學校為村子留下一點光亮。社區既是孩子生活的環境,亦是學習的場域,以獨特的在地 力量,引導孩子成長;又或者透過實驗教育,學校經常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共譜屬於地方的教 育網絡。假如孩子是一個地方的希望,那麼以「村子與孩子」作為核心,思考如何讓孩子留下, 長大後回到家鄉、活絡地方,成為「教育」在偏鄉被賦予更深層的意義、期待與想像。

東澳國小,用文化牽繫學校與部落 東澳國小位在宜蘭縣最南端,三面

山一面海。以蘇花公路為界,靠海屬漢 人聚落;靠山是東岳部落,東澳國小多 數孩子來自於此。

從前泰雅族人靠山吃山,經常以山

豬、飛鼠等獵物,與靠海以捕魚維生的

漁民以物易物,交換漁產。如今,每年 到了飛魚季節,族人並不下海捕魚,而 是在清晨,到鄰近的粉鳥林漁港採買漁

獲,再烘烤製成飛魚乾,形成東岳獨特 的風景。 28


烤飛魚圓射箭夢

每年四到六月是飛魚盛產季,家家戶戶烘烤

飛魚,部落滿是魚香。此時是東澳國小繁忙的時 刻,校長鄔誠民從早到晚忙進忙出,除了批改公

文、處理校務,還要接聽客服電話,兼當賣飛魚 乾的老闆,儼然是個「斜槓校長」,只為達成與 射箭隊孩子們的承諾。

為了開拓孩子的眼界,東澳國小以泰雅傳統

的射箭文化,結合反曲弓運動競賽項目,成為學 校培訓的重點。經過多年努力與扎根,東澳國小 射箭隊成為體委會指定唯一代表國小參與國際競

賽的隊伍,並且屢獲佳績為臺灣爭光。然而每年

的訓練及出國經費是一筆龐大開銷,於是鄔校長 每年動員師生,號召村民協力,透過義賣飛魚籌 措經費,讓射箭隊的孩子能順利出國比賽。

製作飛魚辣椒的步驟繁瑣、漫長,絲毫不能

鬆懈。清晨必須到漁港買漁獲,以確保魚的新 鮮,接下來殺魚、清洗、抹鹽巴……,經過繁複

的步驟才將魚上架,接著需時時注意火候和天氣 變化,憑靠經驗一一翻動烤爐上的上百條飛魚。

鄉教育不只是片面的「教育」問題 偏鄉

「在這裡一輩子,很清楚原民或偏

透過飛魚義賣不僅為籌措射箭隊經費,過程

鄉光談教育沒有用,因為要是社區沒有

子自食其力的刻苦精神。一罐罐由村民協力完

鄔校長指出,偏鄉部落沒有產業,青壯

中增加學校與社區的文化、經濟連結,更教育孩

成、乘載孩子夢想的「飛魚辣椒」,歷經繁瑣過 程與漫長的等待,嚐起來格外甘甜。

發展在地課程、探索教育

「我們很多孩子,他在部落跟家人學得的在

地文化,其實比老師還精準,那為什麼在這個時

產業,什麼都不用談。」身為在地人,

年出去工作,若不是全家一起走,就是 留祖父母跟小孩在家。青壯年在外經常 受挫,加上許多隔代教養家庭通常不太

重視教育,孩子從小便疏於學習,形成 惡性循環。

當孩子能在家鄉安身,立業成家,

候你還是老師?你確定你是老師嗎?」當在地文

此時談教育,才有可能形成正向循環。

藉由實驗教育,孩子與老師嘗試打破師生上

不足,於是從學校做起,重視基本學力。

化遇上傳統的師生階級關係,校長提出了疑問。

與下的關係,互為學習,除學科領域知識,也強

調在地文化的課程。低年級學習傳統樂器如木 琴、竹板琴,中年級從種苧麻開始學習編織,高 年級則是傳統狩獵文化,藉由部落藝師傳授,搭 配校內老師與學生一起探索、記錄,建置一套屬 於學校與部落,具有在地觀點的教材。

校長長期觀察部落青年在基本學識有所

此外,也嘗試實驗教育,讓師生從在地 文化的探究過程,找到屬於部落自身的 知識與文化,發展獨特的樣貌。

有一句諺語這樣說:「拉拔一個孩

子,需要一個村莊的力量。」用在偏鄉, 似乎格外貼切。

29


協力夥伴 五年來,有越來越多企業、組織及個人,透過鹿樂關注偏鄉教育, 前往偏遠小校進行志工教學服務;挹注資金支持偏鄉孩子的閱讀學習; 或提供企業場域給偏鄉小校進行校外教學,拓展對世界的視野與好奇心。 我們由衷感謝協力夥伴一路以來的支持, 期盼未來能串連更多方的資源,共同實踐讓偏鄉不遠的初衷。

感謝名單 以下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Angus Chiang

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自媒體 「社區力點線面」

MARQ Films

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

PressPlay Inc.

財團法人新北市大觀書社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

財團法人戴水教育基金會

TNN 滔新聞

商周出版社

大賣工作室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中華民國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

啟示出版社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深夜黑白切手工點心

台北天母扶輪社

壹電視

台灣星奇兒創藝協會

曾文溪廣播電臺

正聲廣播電臺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安盟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長虹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達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皇冠大車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鈴極限團隊 Over The Limit

美商科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漢聲廣播電台

益品書屋 EP-BOOKS

臺中社會創新實踐基地

真好玩娛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遠流出版公司

財團法人友達永續基金會

德州儀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台北市勝慈福利基金會

鄭成功文化推廣委員會

財團法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

親愛愛樂

財團法人長虹教育基金會

雜學校

財團法人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

曾參與鹿樂專案之偏鄉小校及志工

財團法人國泰慈善基金會 30


31


|出版發行|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鹿樂平臺 |編 輯|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鹿樂平臺 |指導單位|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美術設計| 官孟穎 |地 址| 116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 64 號逸仙樓 7 樓 |電 話| 02-2939-3091 #65763 |印 刷| 木曹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0 年 8 月

官方網站

粉絲專頁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