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柔-作品集

Page 1

2019-2022

DESIGN PORTFOLIO

林語柔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海洋文創設計產業

用四年的時間,理解與創造-東北角

CATALOG

歷史-穿越基隆的時空

以地區為基準,以文化做創生。

四年的時間,我在基隆,邂逅東北角。 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於它們的文創商品。

海鮮-鯖魚粉絲包裝

生態-尋花覓悠·和平島

展覽策展總召 Podcast節目製作專員

02 關於東北角 01 關於我 綜合-深深不息
歷史-重現聖薩爾瓦多城
環保-章呀舞爪
目錄
03 其他

關於我 ABOUT ME

林語柔 |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創設計產業

新北三重人。在新北、台北、基隆遊走著。

喜歡平凡的日常,追求不平凡的自己。

個性務實,理性思考,卻又討厭單調。

在創作的汪洋中,但願能被別人看見,自己遨游其中的姿態。

2019

2020

2021

大一新生展「起點·啓點」

1081期末展「地景·基隆」

1082期末展「歷史·基隆」

1091期末展「北海·漁村」

1092期末展「從海大出發-基隆的路與島」

大三專題展「遺落東境」

2022 大三專題展「荷你度過民日清晨」 基隆城市博覽會「穿越基隆的時空」

1082海洋書卷獎第三名

1091海洋書卷獎第三名

校內海洋文學獎新詩組「讀海」獲佳作

校內海洋文學獎散文組「致我最親愛的海」

獲優等

「 影想文化創意競賽-尋找1920」佳作

1092海洋書卷獎第三名

1101海洋書卷獎第二名

「 影想文化創意競賽-光計畫」第二名

1102海洋書卷獎第三名

1111海洋書卷獎第二名

美廉社計時員工 教授莊育鯉課堂助教 藝文中心主任謝忠恆計畫助理 1082期末展策展人員 教授莊育鯉課堂助教 藝文中心主任謝忠恆計畫助理 1101專題展總召 鴻興數位印刷公司工讀生 三重社區大學 社區資源調查專員 三重社區大學 Podcast節目製作專員 參展經歷 獲獎經歷 幹部經歷 社會經歷 軟體 藝文中心主任謝忠恆計畫助理

關於東北角 ABOUT DESIGN

生態 尋花覓悠·和平島 和平島LOGO設計 重現聖薩爾瓦多城 聖薩爾瓦多城文創商品設計 環保 章呀舞爪 玻璃調味罐設計 綜合 深深不息 深澳支線文創商品設計 海鮮 鯖魚粉絲包裝 碗麵包裝設計

深澳支線周邊文創商品設計

以影響著深澳鐵路發展的沿線歷史景點為出發點,

以承載作為功能與意象.將商品設計成可視性的狀態, 隱含深澳鐵路的歷史發展。

動機與目的

深澳鐵路的周遭經過歷史的演變,使得許多建築物蛻變、消逝、塵封,深澳的故事逐 漸被時間沖淡,我們希望能藉由各自的雙手,重現當時的生息。

文獻探討-深澳鐵路歷史

早期深澳線在日治時期是一條軌距762公厘的輕便鐵路,也就是俗稱的「五分仔 車」,主要是用於載運糖、鹽及煤至港口轉運出海,曾為風光一時之支線,與平 溪線並駕齊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隨著礦源脈盡、煤礦減產,全線最後仍 於1989年停止辦理客、貨運,僅保留瑞芳站至深澳火力發電廠之區間,提供運煤 列車行駛,但因2007年發電廠停用,運煤需求消失,連帶深澳支線的歷史,因為 產業而起,也因產業的消失而停駛,直至2014年因應海科館啟用,深澳支線也隨 著復駛,八斗子車站也於2016年重新啟用。

文獻探討-深澳鐵路支線景點

-建基煤礦

於1955年興闢,至1987年收坑。礦的開採產量很

大,在臺煤中產量排名第四位。開採的煤層屬於石

底層田寮港系之海底煤田,此區煤層西側有露頭顯

露於地表,但往東卻延伸沒入海底,故二次大戰前 一直沒有被開發。初期是陸域開採,直到1966年

完成海底大斜坑開鑿工程後才開始開發深部煤田, 開採的最大深度是海平面下500公尺。 建基煤礦其中一個坑道口

關於東北角|綜合
深深不息-深澳鐵路的故事不曾止息

-海底礦坑

臺灣第一個海底煤礦坑,開採石底層田寮港系的海 底煤田,礦坑坑口朝南,深入海底採煤。 建基煤礦海底坑包夾在天福宮與臨海邊角,海底坑 坑道要比海平面高約幾公尺而已。現今仍可看見海 底坑穿越天福宮底下的遺跡,尚有另外施做的水泥 構架,以及因為民國76年(1987)建基煤礦收坑而 以水泥封口的坑口。

-火力發電廠 深澳發電廠是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深澳的火力發

電廠,由台灣電力公司經營,1960年投產,2007

年因機組老舊而除役。原有3部燃煤發電機組,完工 時為台灣發電量最大的發電廠,也是台灣首座大型

發電廠,主要供應北台灣電力需求。原有重建計畫 因各種紛爭,最終決議停止。

火力發電廠

-鐵道自行車 擁有台灣最美山海連線的深澳鐵道,透過鐵道自行 車的出現重新賦予了廢棄鐵道嶄新的生命力,鐵道 全長1.3公里,結合沿岸八斗子海景、海洋生態、建 基礦坑、深澳鐵道等豐富景點。 鐵道自行車

逐一列出景點的特點後得知,「歷史性」與「承載性」是我們最後得出的要點, 因此,關於商品的發展方向,我們決定以影響著深澳鐵路發展的沿線景點為出發 點,並以歷史景點為元素、以承載作為功能與意象,將商品設計為可視性,隱含 深澳鐵路的歷史發展。

沙漏

商品設計 /運送著煤的那些時光/ 設計理念-兩建物用鐵軌相連,隱含著火力發電廠與建基煤礦脣齒相依的關係--建 基煤礦從火力發電廠運煤,火力發電廠依靠建基煤礦運煤。

而沙子漏下的場景,意味著運送煤礦。

草圖繪製

商品模擬圖

海底坑(建基煤礦)

-海底坑 隸屬於建基煤礦 ,運送著深澳發 電廠所需用煤

-深澳發電廠 依靠著建基煤礦 的煤產生電能

海底礦坑
思路整合與商品發展方向
深澳發電廠細部圖 海底坑細部圖
發電廠

海底礦坑

使用情境

商品整體

深澳發電廠

反轉情形 兩建物以鐵軌相連

商品與包裝共同陳列

商品製作過程

商品放於包裝中 空包裝

操作光固化機器印製商品 刮除印製好、在載台上的成品

商品成品 包裝設計
草圖繪製 包裝成品

組內其他商品成品

透視玻璃杯&熱感應馬克杯與包裝展示

展示氛圍

展覽名稱:海洋大學文創設計系大三專題展「遺落東境」

展出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組內其他商品呈現氛圍

若隱若現的礦坑隧道

透視玻璃杯 模擬熱感應 變化的馬克杯

整體展示氛圍
精油皿 沙漏展示氛圍
商品放於包裝中 -透視玻璃杯 -熱感應馬克杯 細部圖1 細部圖2 加熱前 加熱後 加熱前 加熱後 精油皿與包裝展示 商品放於包裝中

城市博覽會 要塞司令部軍補庫房展覽 模型製作

以六艘木製船呈現基隆歷史上的六大代表時期, 讓民眾藉由船隻的演變,一窺基隆的歷史。

展覽介紹 展覽名稱:穿越基隆的時空

時間:基隆城市博覽會2022.06.10-2022.06.19

展覽地點:基隆要塞司令部 軍補庫房 展覽簡介:以六艘木製船呈現基隆歷史上的六大代表時期,以及模擬現在觀光產 業的郵輪及遊艇周邊,讓民眾藉由船隻的演變,一窺基隆的歷史。

負責的製作部分

本此展覽與海洋大學海洋文創設計教授莊育鯉、海文所教授顏智英共同製作。 我負責的內容為:六艘歷史古船的設計與製作

基隆歷史概述 殖民菲律賓群島的西班牙人,因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台灣南部威脅其商業利益 ,為牽制荷蘭人,1626年從呂宋島航行北上,經由三貂角進入台灣,並由雞 籠登陸殖民台灣北部,此為雞籠開發之始。1642年在南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派軍將西班牙人趕出台灣,史稱「雞籠之戰」。

鄭氏王朝在南台灣打敗荷蘭人之後,由於荷蘭人仍領有台灣北部,故於1668 年揮軍北上,將殘餘駐守在雞籠的荷蘭人驅離。鄭氏王朝在驅趕荷蘭人後,由 於將其統治重心置於南部,除了幾次軍事行動外,在雞籠幾乎無任何活動。

在英法聯軍之役之後的1863年,由於人口日增,為了因應國際貿易以及地方 管理上的需要,1871年,清廷於雞籠設置海防同知,專辦海防及煤礦事務; 1875年,雞籠設置台北分府通判,並將雞籠改名為「基隆」,此為基隆正式 設治之始。

成為日本海軍的重要基地,當時被總督府劃為要塞地帶管制,並設立「基隆要 塞司令部」,使得基隆港成為一座軍、商、漁三用途的港口,也使基隆正式取 代淡水,成為台灣北部的主要門戶。

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原台北州基隆郡改制為台北縣基隆區,基隆 市則下設五行政區。基隆於戰後之初,是日本人撤退及國府接收台灣的主要出 入點。

關於東北角|歷史 穿越基隆的時空

船隻設計-馬尼拉大帆船

西班牙時期(1626-1642)

馬尼拉大帆船(Galeon de Manila)

1626年,西班牙遠征船隊,共有兩艘軍艦(galley)及

12艘「馬尼拉大帆船」,5月7日船隊航向臺灣,沿 著臺灣東海岸航行三天5月10日到達台灣東北部海灣

,命名為Santiago(三貂角);先行部隊5月11日抵達 雞龍港,16日佔領了雞籠(今和平島)。

馬尼拉大帆船

船隻設計-荷蘭大帆船

荷蘭時期(1624-1662)

荷蘭大帆船(Galjoot)

1642年,荷蘭人出兵趕走西班牙人,佔領雞籠,並於此地 發展貿易。由於「荷蘭大帆船」有載重淺、速度快、便於在 沿海沙洲一帶航行的優點,1640-1660年間的荷蘭人,多 利用它在臺灣各區域間航行,以進行殖民與貿易的工作。

雷雕線稿 荷蘭大帆船
船隻背景 立體模擬圖 3D模擬 船隻背景 立體模擬圖
雷雕線稿 3D模擬 西班牙國旗 以細線編織成的網子, 模擬船隻配件 以細線模擬 船隻纜繩 荷蘭國旗
帆 模型成品圖 模型成品圖
用潔白的宣紙模擬大

明鄭時期(1661-1683)

鳥船

1662年,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將荷蘭人逐出台灣,建立 臺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而後和平島的荷蘭人亦陸續被驅 離。「烏船」,即為鄭氏王朝統治臺灣期間的主要戰船,常

亦曾到臺灣北部駐防與開墾。

船隻設計-納爾不達號

清領時期(1683-1895)-1 納爾不達號(Nerbudda)

1841年9月鴨片戰爭期間,英國桅運輸艦「納爾不 達號」發砲向雞籠二沙灣砲台攻擊,守兵還擊,擊 傷該船,「納爾不達號」發重砲後撤出港灣,撤離 中誤觸暗礁,以致船體進水,多名船員落水溺斃。

納爾不達號
鳥船 船隻背景 立體模擬圖
雷雕線稿 3D模擬 船隻背景 立體模擬圖
船隻設計-鳥船
雷雕線稿 3D模擬 模擬船中小屋 船身「龍」的彩繪與裝飾。 以細線模擬船隻纜繩 模擬船中小屋 納爾不達號的船徽 模型成品圖 模型成品圖

清領時期(1683-1895)-2 貝雅德號(Bayard)

1884年9月中法戰期間,法國孤拔中將乘「貝雅德號 」攻擊雞籠。「貝雅德號」為法國設計駐海外的巡洋 戰艦,屬裝甲巡洋艦,是孤拔中將的旗艦。而後,孤 拔在澎湖去世,由本艦載送孤拔遺體回到法國。

本次參與的「穿越基隆的時空」特展,是舉辦於基隆城市博覽會的大沙灣展區-要塞司 令部。在開幕典禮當天,我負責擔任解說員,向貴賓們解說本次展覽的設計理念。

於開幕典禮時向貴賓解說導覽 操作雷雕機 添加細線模擬船隻纜繩
貝雅德號 船隻背景 立體模擬圖
雷雕線稿 3D模擬 以細線模擬船隻纜繩 以前後層次模擬 船隻彎曲 製作過程 黏著部件 布展 布置地景 布置船隻模型 開幕導覽 模型成品圖
船隻設計-鳥船

展示氛圍

「穿越基隆的時空特展」基隆古船展示區

眾多媒體在城市博覽會期間,大 力報導大沙灣展區(要塞司令部) 的「穿越基隆的時空」特展,包 括聯合報、自由時報、YAHOO 新聞、聯合新聞網等等。自由時 報報導當中,也有放置我於開幕 典禮時向貴賓解說的照片。左圖 為自由時報當中,我於開幕典禮 向貴賓解說的照片。

外界迴響
馬尼拉大帆船 荷蘭大帆船 納爾不達號 貝雅德號 鳥船
在基隆古船展示區與指導老師莊育鯉合照

透過立體磁鐵與立體拼圖的設計,重現聖薩爾瓦多城的樣貌。

動機與目的

聖薩爾瓦多城由於明鄭時期被炸毀的緣故,現金已不見蹤跡,只能透過過往的地圖照 片得知樣貌。因此想藉著文創商品的設計,重現最初最完整的聖薩爾瓦多城。

聖薩爾瓦多城文獻探討

概述

聖薩爾瓦多城(Fort San Salvador),位於臺灣北部,基隆社寮地區之和平島 (舊稱社寮島)上,為17世紀西班牙人所建;荷蘭人時期改稱北荷蘭城;18世紀 後,改名為雞籠城;現今已不存在。

西班牙人在1570年佔領了菲律賓後,就想要

進一步佔領臺灣,一方面保護在菲律賓的利益 ,另一方面又可擴大版圖。西班牙人稱臺灣是 「Hermosa」,對臺灣的東部及東北部的認 識比荷蘭人更早、更清楚。

1626年5月,亞洲大本營設於馬尼拉的西班牙 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和荷、英、葡 對抗,終於派遣一支船隊,自菲律賓馬尼拉出 兵,由提督卡黎尼奧(Antonio Carreno de Valdes)率大划船、戎克船(中式帆船)十二 艘,載兵三百名沿臺灣東海岸北上,先抵臺灣 東北的三貂角登陸,取名「聖地牙哥」( Santiago)(三貂角臺語三貂仔角,即聖地 牙哥之音譯)。翌日,發現一港灣

(原巴賽

族人領地,即今基隆港),將之命名為San Salvador(聖薩爾瓦多/聖救主之意),船隊由 此入港,在港口的社寮島(今和平島)上舉行 佔領儀式。自此,西班牙人始據雞籠,並開始 於和平島上臨海築San Salvador城(聖薩爾 瓦多城),又名La Santisima Trinidado( 聖三位一體城),歷經十多年才完工,並在港 後高地設置砲臺。Salvador為西班牙語救世 主之意,因此,聖薩爾瓦多城也被稱作聖救主 城、聖三位一體城。

大台北古地圖的聖薩爾瓦多城 西班牙人建立之聖薩爾瓦多城模型圖

關於東北角|歷史
重現聖薩爾瓦多城 聖薩爾瓦多城文創商品設計
聖薩爾瓦多城時期

北荷蘭城時期

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為從西班牙帝國手中奪取北臺灣統治權,由南臺灣的大員 北上,發動雞籠之戰。荷蘭軍隊攻打聖薩爾瓦多城,由於雙方戰力相差過大,西班牙 軍對抗荷軍僅6日就投降,進而結束了臺灣西班牙統治時期。經過激烈砲擊後,該城 僅剩西邊稜堡。戰後,荷蘭人把聖薩爾瓦多城加以修建,改稱北荷蘭城(Noord Holland),作為往東臺灣探金的據點;又在淡水的聖多明哥城原址上,重新修築安 東尼奧城,以掌控此地的硫磺貿易。

1661年,在南臺灣一帶與鄭成功交戰失利的荷蘭人,重新轉進北臺灣。按照史料熱蘭 城日誌記載,1661年國姓爺出兵攻打大員,消息很快傳到北台灣,當地原住民就開始 展開反抗行動,雞籠的荷蘭守軍估算無論是軍備或存量都有問題,於是就決定搭上前

來雞籠補水的船,駛離雞籠前往日本。1662年國姓爺去世後,荷蘭人想聯合清軍捲土 重來,都不順利,直到1664年才重新佔領雞籠,再度整建、擴充北荷蘭城,作為長期 對抗鄭氏王朝的根據地。

1665年明鄭王朝新領導人鄭經派兵到淡水,佔領已經廢棄的堡壘,控制糧食供應,造 成雞籠荷蘭人的糧荒。1666年5月黃安督水陸軍向雞籠展開進攻,但無功而返,只好 在淡水與雞籠的荷軍對峙。直到1668年,荷蘭人在與明鄭軍隊對峙多年後,炸燬北荷 蘭城,並從雞籠撤離。

商品設計-聖薩爾瓦多城立體磁鐵

根據文獻探討,聖薩爾瓦多城保存最完整的建築形態只存在於西班牙時期,因此會以 它最原始的樣貌去著手設計模型。參考的圖片主要為以下兩張。

古地圖的北荷蘭城

基隆城時期

大台北古地圖的北荷蘭城(藍點位置)

明鄭時期為避免清軍利用,將北荷蘭城(原聖薩爾瓦多城)加以毀壞;18世紀後,改 名為雞籠城的北荷蘭城漸次頹圮;二戰時期,和平島所有堡壘遺址,幾遭盟軍炸毀。

立體模擬圖

如今,聖薩爾瓦多城除少部分未挖掘的城牆外,均無任何遺址。2011年至2016年間 ,中央研究院考古隊在基隆市府協助下,挖掘出3具成人遺骸,證實為歐洲人;2019 年,基隆市文化局向文化部爭取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將再啟動考古挖掘。

現況
城堡俯瞰圖 聖薩爾瓦多城平面圖
模型底部 磁鐵吸附情形
底部四角加裝磁鐵 商品成品照

商品設計-聖薩爾瓦多城立體拼圖

拼圖部件製作

以先前的磁鐵模型,去描繪模型邊緣線,再以此去構思拼圖的部件。圖中的綠線為模 型邊緣,紅線為拼圖部件,紫線及藍線拼圖卡楯。

3D模擬圖

設計雷雕線稿

將立體檔案中的線條轉成平面後,再予以添加色彩,增添與真實城堡的型態貼近度。

商品成品圖

組裝完成的聖薩爾 瓦多城立體拼圖

用小樹裝飾地景 營造周邊氛圍

用壓克力切割出 和平島地形

製作過程

操作雷雕機切割拼圖 操作UV印表機印製拼圖 取出光固化的城堡模型

以環境保護為出發點,設計出能使人激起食慾

動機與目的

全球70億人口,每個人每天所製造的垃圾不計其數。玻璃材質具有回收性質及可塑性 ,由它來製作每天必需的餐廚用具,十分的環保。因此,我設計出了玻璃材質的章魚 調味罐。以環保為主軸,以「激起使用者食慾」(趣味元素)為發想設計之。市面上的 調味罐,即使瓶身為玻璃材質,但通常上蓋是塑膠材質,整體而言仍舊非環保性質, 因此我想設計出全玻璃材質的調味罐,徹底將調味罐環保化。而為了讓民眾激起購買 慾,便從使用情境中能激起食慾著手,讓大家願意購買,間接促成環保。

文獻探討

在2021年的環境中心調查指出,海漂垃圾以東北角為全台密度最高,而垃圾中又屬塑 膠垃圾占比最高。塑膠本身的回收再造可塑性不高,且從食物鏈的觀點來看,塑膠微 粒的問題最終也是人類吃下肚,唯有海洋健康了,人類才會健康。

海漂垃圾以東北角的密度最高, 平均每平方公里2145件。

圖片來源:海保署簡報

玻璃是矽砂與其他化學物質(石灰、純鹼、金屬氧化物)混合後,在耐火的坩堝中加 熱(1400℃∼1500℃)熔融而成。其主要的成分是矽砂,化學名為二氧化矽。玻璃的 可塑性相當強,能經由多種方式塑造不同的形狀。且玻璃可以反覆回收再利用。

1.玻璃是100% 可回收的,可以持續回收而不會降低玻璃的質量或純度。

2.因為有可回收的特性,使用玻璃可以減少碳排放和原料(沙子)的使用。

3.玻璃不會將任何有毒物質、氣味浸入食物或飲料中,從健康的角度來看,玻璃是個 很棒的容器,還能有效隔絕味道傳播。

東北角的垃圾全台最多 玻璃材質分析 玻璃材質優點 關於東北角|環保 章呀舞爪 章魚造型創意調味罐
充滿趣味且實用的玻璃餐廚

影響食慾的因素

1.顏色影響食慾 *增進食慾→ 白色系-有乾淨、柔和的印象

黑色系-凸顯食物的外觀,讓人感受到食物的高檔 暖色系-雖會勾起人的食慾,但容易掩蓋食物本身的色彩 *抑制食慾→ 冷色系-因為對大腦來說冷色系的顏色並不是「可食色」

(例外:以冷色系的杯子飲用飲品,會更暢快)

2.形狀影響食慾

圓形較能促進食慾,因為圓象徵圓滿、和諧,心理上給人的感受較於輕鬆。 其餘有尖角的形狀相對來說較容易使人感受到壓力。

3.其他影響食慾的因素

眼睛喜歡美麗的事物,而有趣新奇的東西也會被吸引目光,將餐廚用具設計的有趣或 美麗,也能讓用餐時心情更加愉悅,進而增加食慾。

設計思路

首先以商品種類,我想到市面上的調味罐並非全面玻璃化,還是有塑膠材質的上蓋, 因此我選擇設計玻璃調味罐。 其次是以新奇、有趣、吸睛的外型去發想,便想到了極具外形特色的海洋生物-章魚( 多繳、大頭)、海馬(捲曲的尾巴、多骨骼的身軀)。

最後是在商品中添加令人引起食慾的因素:圓形、黑白暖色。

初步構思

核心理念

從文獻內容可以得知,足以增進食慾的元素主要有兩種,顏色與形狀。顏色方面,白 色象徵純淨、黑色象徵高檔、暖色系本身即會勾起人類食慾。而形狀則以圓形為主, 因為圓形給人的印象較為溫和。除此之外,若是純粹美麗及新奇有趣,也會引起人類 的吸引力,進而勾起食慾。因此,主要採取顏色為白、黑、暖色系,且形狀主體為圓 形,並且新奇有趣的造型設計之。

最終構思

草圖構思
增進食慾 顏色 形狀 其他 白、黑、暖 圓形 美麗、新奇
玻璃材質 新奇有趣 圓形物 黑白暖色 成品

3D模擬圖

以圓形的章魚體作為主體外型,主要色系為黑白紅,揮別以往單調的直立式調味罐,以 Q版章魚做為容器,集所有會勾起食慾的元素為一體的玻璃調味罐。且調味罐與調味粉 的顏色做搭配,方便使用者區分調味粉種類。

成品模型

以光固化3D列印模型,模擬玻璃成品。

容納調味粉

製作過程

使用時傾斜模型,調味 粉由章魚口撒出

旋開上蓋,即可由此補充 調味粉,容器可循環使用

上蓋可旋開,用以補充調味粉

將光固化載台螺絲旋開,準備印製 操作光固化機器

立體三視圖
裝入胡椒粉時 裝入粗鹽巴時 裝入辣椒粉時
傾倒調味粉時,如章魚吐墨。 旋開上蓋可填充調味粉。 之範圍

鯖魚粉絲包裝

碗麵包裝設計

動機與目的

在東北角,鯖魚是鯖魚粉絲在市面上並不常見,想透過強烈的色彩與吸睛的包裝設計 ,吸引顧客的注意並為此感興趣而選擇購買。

鯖魚粉絲文獻探討

概述

鯖魚粉絲碗麵是海洋大學食科系教授所嘗試研發的新食品,主打健康美食、安心 食材。 鯖魚本身的豐富營養元素,含有多種礦物質與維生素,鐵質、蛋白質、鈣質、 維生素B和D、DHA、EPA等,在日本是非常受歡迎的養生食品。GLORIA嚴選食材並結 合調味技術,開發出《大和鯖魚さば春雨》商品,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吃出美味。

南方澳之鯖魚

東北角海域乾淨,魚類品項眾多,南方澳的鯖魚產量,佔全國八成以上,一向有 「南方澳金礦」之稱,當地每年都會舉辦鯖魚節。南方澳鯖魚節自1997年開辦至 今,每年均可吸引約十萬名左右的遊客前往參加。每年春節前後是鯖魚群在蘇澳 外海繁殖的季節,秋冬是鯖魚最肥美的時候。鯖魚擁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 DHA跟EPA的含量更僅次於鮪魚。煎煮炒炸都適合,新鮮的鯖魚油脂多,最適合 鹽烤、香煎,把魚洗乾淨後,抹上鹽巴,油鍋爆香薑片後,將鯖魚放入煎熟,盛 盤後淋上檸檬汁增加風味,簡單調味就能品嚐到魚肉甜美多汁的味道。

鯖魚,一般專家指鯖魚科Scombridae Scomber屬,台灣捕捉二種,為花腹鯖 與白腹鯖。花腹鯖Scomber australasicus,東中國海系群,壽命:6歲。開始 成熟年齡:1歲魚僅部份成熟,2歲魚則完全成熟。產卵期及產卵場:產卵期為 1-5月,產卵場位於澎佳嶼、龜山島附近水域及東海南部海域。索餌場:春、夏 季於東海北部索餌洄游,秋、冬季則洄游到台灣北部及龜山島附近海域。白腹鯖 Scomber japonicus ,東中國海系群(日本稱對馬暖流系群),生物學特性:壽命 :6歲 (日本),8歲 (中國)。開始成熟年齡:1歲魚僅部份成熟,2歲魚則完全成熟 。產卵期及產卵場:產卵期為春季,其盛期為3-5月間。產卵場位於東海南部之 大陸沿岸、朝鮮半島沿岸及日本九州沿岸(韓國及日本均認為該魚種在其沿岸海域 產卵)。索餌場:春、夏北上索餌洄游,秋、冬則洄游到東海南部越冬。

關於東北角|海鮮
用圖像、影像、文字的編排,讓鯖魚粉絲的美味表露無遺。
鯖魚 花腹鯖 白腹鯖

包裝設計視覺圖

設計概念: 差異性(difference)、獨特性(distinction) 市面上的泡麵包裝以夾起麵條示意內容物已不稀奇,於是我抓住了此產品的特點-鯖魚

,來做發揮。我以夾起的鯖魚表示這個產品是以營養豐富的鯖魚做為主食,用以吸引 講求快速且注重營養的族群。

顏色上以貼近食物顏色的同色系色彩做搭配,整體營造出食用情景,食物的成分內容 文字說明,則是以環繞碗裝包裝的圓形形式來作排列。

目標市場:(Target Audience) 講求快速方便且注重健康的上班族。

上班族的午餐時間極為寶貴且稀少,為了節省等待熱食的時間,故開發了這款鯖魚粉 絲,既能快速食用,又能補充人類所需營養,非常適合閒暇時間不多的族群。

包裝製作成品

有效期限:標示於包裝上 使用方法:請參照料理食譜

味自慢 鯖魚本身的豐富營養元素,含有 多種礦物質與維生素,鐵質、蛋 GLORIA嚴選食材並結合調DHA、EPA等,在日本是非白質、鈣質、維生素B和D、常受歡迎的養生食品。 味技術,開發出《大和鯖魚さば 春雨》商品,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吃出美味。

0 +5 +5 複雜 鮮豔 明亮 高級 嚴肅 傳統 男性 簡單 單色 灰暗 日常 輕鬆 創新 女性 多魚湯,多點健康,健康其實可以很簡單! 分成 : 粉冬 ( 馬 鈴 薯 澱 粉 綠 豆 澱粉 水) 鯖魚(油炸經 豬油、維生素E(抗 劑化氧 調 味 包 鹽 糖 調味劑 胡 芋頭)食用方法 約5分入 ·內附帶鯖魚真空調理
掀開注入沸騰開水後,請從此處壓緊
重量:80±5公克 保存期限:270天 製造商:興僖食品企業有限公司 地址 新竹市西濱路六段569號 工廠 99-668313-00 消費者服務專線 ****** 每份80公克(每100公克) 營養標示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飽和脂肪 碳水化合物 糖 鈉 287大卡 10公克 15公克 7公克 8公克 28公克 1823毫克
視覺表現
品牌 品名 圖像 促銷用語 產品特色 生產特色 食用情境 健康訴求 品名 圖像 食用情境 製作過程 品牌 剪裁包裝 黏貼包裝

尋花覓悠·和平島

和平島logo

設計

以和平島的代表性植物,構成的自然風LOGO

場域介紹-和平島

和平島是位於臺灣基隆市中正區的島嶼,也是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島嶼,與台灣本島僅離 75公尺。和平島使用台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和平橋」與台灣本島做連接。和平島在漢人 入墾後稱為「大雞籠嶼」或「大雞籠山」;在1870年代時,為了與東北方海上的「小雞 籠嶼」(即今基隆嶼)區隔以免混淆,於是改名「社寮島」(又稱社寮嶼);戰後改為 現名。其為北台灣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也是基隆最早有漢人入墾所在之一。

和平島植物生態

基隆多雨潮濕,島上的植被因而浸潤,使植物物種相當豐富。這當中以基隆天胡荽 (學名:Hydrocotyle keelungensis)、濱槐(學名:Ormocarpum cochinchinensis)、脈耳 草(學名:Hedyotis costata)極具代表性。

基隆天胡荽,特徵為葉面梳毛,葉柄葉背無毛,型態神似浮萍,好幾片葉子匯聚生長 為其特色。基隆天胡荽在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中,被列為台灣特有種植物。

濱槐,屬於台灣稀有及瀕危植物,日治時代便在蘭嶼、綠島及台灣北部的和平島發現 有原生種的濱槐。葉子接近對稱排列,花朵則為鐘形蝴蝶狀。

脈耳草,分布在海邊礁石上,為適應海邊生活,它的葉小光滑可減少水分蒸發,肉質 型可儲存水分,葉無柄,叢生。

基隆天胡荽(沈錦豐攝) 濱槐(沈錦豐攝) 脈耳草(沈錦豐攝)
關於東北角|生態

符號設計

1. 以濱槐葉、基隆天胡荽及脈耳草的花,此三種元素所組合而成。

2. 由於植物給人種安定的感覺,我依循著這種感覺,將色調以溫和色調做基準而設計 之,讓人看了心情舒服愉悅為前提。

3. 以彎曲的線條、隨興的著色繪製而成,想給人一種舞動、輕快的感覺

4. 因為是符號的設計,用了趨近於對稱的排列方式,看了較為和諧

符號/LOGO應用

C M 0 0 Y K 0 100 C M 25 0 Y K 40 100 C M 40 0 Y K 25 0 C M 05 25 Y K 0 0 居中 橫式 直式 Flower Leisure in Heping Flower Leisure in Heping Flower Leisure in Heping LOGO設計
陶瓷杯墊 錢包 手機殼 Flower Leisure in Heping Flower Leisure in Heping 姓名/職位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Flower Leisure in Heping 紙袋 名片 宣傳旗 鑰匙圈

其他 OTHERS

展覽策展總召

聯繫場地單位-海科館

與借助我們場地展覽的負責人做接洽,與他們確認場地、展覽相關事宜

展覽名稱:海洋大學文創設計系大三專題展「遺落東境」

時間:2021.12.18-2022.03.06

展覽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展覽簡介:以「和平島以東的永續發展」作為發想,學生 們以自身的文創設計力,發想出相關文創商品。

展覽簡介 職位介紹

本次策展擔任的職位:策展總召(總負責人)

工作內容描述: 統籌整個展覽內容,並負責與展覽地點之單位做聯繫與 協調,帶領大家從0開始,舉辦出屬於我們的專題展。 詳細工作如下條列。

展覽場地場勘

偕同場佈組的幹部,至展覽場地測量展區大小、實際場勘

隨時關注策展幹部進度

為確保策展進度順利,會不時地詢問策展幹部們的進度,並適時的調整步調,讓 大家在合理的時間做合理範圍的事

根據班上同學的人格特質與強項,指派相對應的工作任務給他們

編列策展團隊 制定開會行程表

調查開會人員(全班同學、老師)空堂時間,確定開會時間,並制定每周策展進度

擔任策展會議的主席

製作會議簡報、主持會議,讓全班及老師透過會議了解策展進度,並在需要時於 會議中尋求策展建議

主持會議 進行投票表決
展覽實景
策展幹部合影
各組展示
裝置藝術展示
開幕典禮來賓與參展同學合影

Podcast節目製作專員

開展期間便獲得各個媒體爭相報導,包括:國立教育廣播電台、YAHOO新聞、 yam蕃薯藤

即時新聞、中央社

CNA訊息平台、海大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新 聞稿中也提及到我的名字。

Podcast頻道簡介

頻道名稱:小職人。大執著 頻道歸屬人:三重社區大學

頻道內容:採訪三重各個職人,請他們用聲音紀錄下自己故事; 用聲音,道出他們在職場的執著。期許藉由頻道,讓大家用不同 的角度看待三重。

Podcast節目製作專員介紹

Podcast頻道由三重社區大學委託我製作,由我全權包辦所有podcast執行事項, 包括一開始的定位頻道方向,到採訪錄製、後製、上架......。

Podcast節目製作過程

實際觀摩專業Podcaster錄製節目

心得感想

在這次擔任總召一職中,我學到了:

領導能力 協調能力 策畫能力

做為總召,我必須 領導 整個策展團隊完成展覽的籌備,會在起初制定時程表,

依循著時程表,進行每周的會議,帶領大家 策畫 出屬於大家的專題展覽。這當

中我會需要跟場地單位(海科館)反覆地確認場地使用範圍, 協調 出雙方滿意的 結果。其中在最後關頭需要運送部分展桌木頭時,我們原本預計叫計程車,但 當天臨時下雨,計程車怎樣都叫不到,發生這種臨時狀況,我只好詢問班上幾 位有車的同學,願不願意載送,作為這次狀況的 應變 對策。 整體而言,擔任策展總召非常辛苦,但也因此讓生活變得充實。這也是我第一 次擔下團隊領導者的重責大任,跟高中以前擔任班長、股長等等幹部非常不同 ,是一個牽涉到系上利害、社會評價的大型活動,很榮幸能擔下大任,也很高 興最後的成效是正向的。

因為在接下這份工作以前,完全不知道Podcast要做甚麼,藉由現場觀看專業人 士的操作、對談,來學習如何當一位Podcaster

現場觀摩頻道「公民記者來泡茶」的錄製 現場觀摩頻道「公民記者來泡茶」的錄製

研究相關設備並進行購買:錄音機、電容麥克風、動圈麥克風。

確立Podcast主題

與主管討論架設頻道的意義,查詢相關文獻,開始決定頻道的內容。等主題確定 之後,就進行開設平台的相關設定。

媒體報導
節錄自中央社CNA訊息平台關於專題展覽的報導
添購設備
應變能力

尋找訪談者並邀約訪談者

上網查找適當的邀約者,反覆過濾資訊。等確定人選後,便以電話或郵件邀約。

制定訪鋼、與訪談者確認訪鋼

深入的了解訪談者的背景,為每一位訪談者設想適當的問題。初步的設想之後, 先給主管過目,爾後再與訪談者做確認。

設想情境、演練台詞

為了避免臨時狀況,我會先設想好一些百搭台詞,並在採訪前一天作演練。

布置錄音環境

在採訪前,提早一小時去錄音教室準備設備、測試設備。

採訪訪談者

這次一共採訪了4位,分別是設計師、教育者、舞蹈家、戲劇老師。在採訪當中 必須扮演主持人的身分,帶領採訪者講述。且要避免採訪者離題,就必須時時控 場,將話題轉到正軌。

成果展現

EP1-【壞壞設計工作室,與三重空軍 一村的不解之緣】feat.壞壞

掃描QRcode或上網搜

尋本集標題即可聆聽

EP3-【300多場義演、11年表演經驗, 傳奇的玲玲妻舞蹈團】feat.團長雅雯

掃描QRcode或上網搜

尋本集標題即可聆聽

EP2-【三重青少年基地,陪伴青青學 子度過複雜青少年時期】feat.珮筠

掃描QRcode或上網搜 尋本集標題即可聆聽

EP4-【戲劇比我們想像中的更靠近--眨 眨老師漫談戲劇界】feat.蔡亞耘 眨眨

掃描QRcode或上網搜 尋本集標題即可聆聽

心得感想

後續加工-剪音檔、做封面

將錄製好的音檔用Audacity去除噪音、用Davinci剪音檔(將空白音、結巴,盡 可能的剪掉。音檔處理好後,就設計頻道每一集的封面,

這次的案子是我完全不熟悉的領域,但是我並不因此驚慌,因為每件事都是從零 開始慢慢累積,只是我現在的起點在這裡而已。起初我便上網搜尋Podcast製作 過程、觀摩專業Podcaster錄製節目,一步步完成頻道「小職人。大執著」。 錄製Podcast是個特別的體驗,但我更喜歡在採訪的當下,聆聽每一位職人的故 事。在他們身上,我學習到何謂「堅持」。堅持一直是成功的必要,但說起來空 泛。實際接觸到在自己夢想的路上堅持下去的人、親耳聽到他們的故事,我才知 道,世界上真的有那種閃閃發亮的人啊。讓我想學習他們的精神,讓我知道探索 自己想要的事物,並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大放光彩。

採訪「壞壞設計工作室」 採訪「玲玲妻舞蹈團」團長
上架平台
一切就緒之後,就將音檔上架至Firstory平台。

用四年的時間,理解與創造-東北角

DESIGN PORTFOLIO
2019-2022 林語柔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