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任甫室內設計作品集

Page 1

Interior Design Portfolio Ranf

Interior Design Portfolio Ranf

1

目錄

Intermediary life 中介生活·科技·自然 智能綠化廚房 智能家居 多元使用餐廚 書緣瑣記 古蹟改建-複合式書店 複興歷史空間 拾光踏音 街區改造-茶館 藝文廣場 生活行為提案 城市綠洲 公共設施-共享辦公室 多元使用空間 區域交流中心 Pege 13 - 16 Pege 3 - 12 Pege 17 - 24Pege 25 - 32 2

書緣瑣記 古蹟改建-複合式書店

保留舊建物的痕跡,復興空間 時尚生活氛圍,吸引年輕族群

多元空間書店,創造不同活動行為 木作元素空間主體

歷史建物-菸葉廠

充滿歷史痕跡的菸葉廠,集結當代歷史發展與 工藝文化,透過書籍讓人們走入歷史文化,將 菸葉廠從歷史再次帶回人們的生活,展現他薰 黃的記憶。

3 7

材質上以保留舊牆面上的時間痕跡與新漆面做出新舊 結合,以柚木粉光水泥打造質樸沉穩的氛圍,鐵件搭配 大面玻璃的視覺效果,將整棟建物打造成一個展示箱,

展示著人們與菸葉廠的連結。

· 室內空間 古蹟改建-人文書店 書緣瑣記 4
工藝展間 選書區

回 歸 工藝展現 菸 葉廠的薰黃記憶氛圍。

記錄當地歷史與文化的集合,書作為

菸作為生活的習慣融於生活,與之 相 同 的咖啡融於空間,充斥於生活 。

5 書緣瑣記 古蹟改建-人文書店 概念設計
戶外空間
生活 歷史
工 工藝 藝 展 展間 間
歷 史 的 倉庫 , 成 為人們與基地的連結。
戶外廣場
戶外空間 全區剖面圖 古蹟改建-人文書店 書緣瑣記 6 戶外咖啡廳 戶外咖啡廳

迎合市區客群的作息時間,在 過了下班時間後仍然營業,書 店外頂棚下的戶外咖啡廳於, 夜晚時營造氛圍,打造自然元 素樸實建物的包圍感

破損水泥外牆包裹鐵件玻璃,

象徵舊建物的重生,也是這個 案子的主體方向

以木作格柵元素連結各個空間 ,並且將木作作為空間主體, 作為視覺焦點,交錯的虛實打 造空間感

室內剖面 立面設計

11 · 空間主體與立面 7 書緣瑣記
古蹟改建-人文書店
吧台 廚房 座位區 廁所 展間 門廳入口 展示廊道 櫃台 選書區 歷史類 閱讀區 倉庫 +40 選書區 藝文類 +40 +40 1 1 2 2 3 3 4 4 5 55 6 6 7 7 8 8 9 9 10 11 11 12 12 10 全區平面圖 古蹟改建-人文書店 書緣瑣記 8
9 書緣瑣記
渲染立面圖 氛圍圖
古蹟改建-人文書店
渲染立面圖 氛圍圖 古蹟改建-人文書店 書緣瑣記 10
11 書緣瑣記 古蹟改建-人文書店 版面設計 影片QR code
室內空間 古蹟改建-人文書店 書緣瑣記 12

INTERMEDIARY LIFF

中介生活 · 科技 · 自然 智能綠化廚房

以智慧家具提升廚房功能便利性 獨立空間的蔬果櫃,創造更好的條件與環保 功能性中島增加家人間的互動 連接戶外,以半戶外的餐廚空間 打造具有更多生活想像的光景。

過去傳統的廚房大多封閉,在廚房逐漸開放 的時代,廚房不再只有忙碌的下廚,現在已 是家人朋友們交流的場所,甚至是家庭的核 心。以智能家具參與進餐廚中,以現代的媒 介,連接自然、科技、生活

13
INTERMEDIARY LIFF 中介生活 · 科技 · 自然 · 智能綠化廚房 · 開放式廚房延伸方案 IN I N TE T E R RM M ED E D IA I A R RY Y L I F F 中介 介 中 生活 活 生 · 科 技 · 自 自然 然 · 智能 智 能 綠化 綠 化 廚 廚房 房 · 開放 放 開 式廚 廚 式 房 房延 延 伸 伸方 方 案
14
餐桌做為餐廚空間的交流媒介,同時與科技、自然、生活有著互動。

植物櫃與冰箱資訊整合於智慧螢幕,做 到管理廚房 例:植物櫃濕度照度、食材 保鮮期、食材數量等。

1 2 3 4 5 中島備餐 茶水間 中島階梯 餐桌用餐 餐後休閒 工作、休閒 用餐 戶外休閒 完整餐廚使用體驗 適用不同需求
為養分
水槽結合廚餘機,處理 後的廚餘施予植物櫃作
流理台設計
符合一家使用量 室外陽台區隔 智能蔬果櫃 鏡射廚房相對位置 模塊座位 15 INTERMEDIARY LIFF 中介生活 · 科技 · 自然 ·智 能綠化廚房 餐廚流程與便利化設施
鏡中AR廚師

保持舒適有效率的三角動線

在餐桌展開依然保持順暢的回型動線

智能綠化廚房 · 動線 · 版面設計 INTERMEDIARY LIFF 中介生活 · 科技 · 自然 16 REF
無須砧板,能直接處理食材 Valcucine高硬度玻璃 度玻璃 檯面材質 無須 砧板 能 ,能 直接 處理 食材

拾光踏音

街區活化改造-茶館

藝文廣場

永樂街區房屋聚落形象

巷弄綠化與安全性提升 文創店面與巷弄房屋利用

藝文廣場與傳統藝能結合

溶入了永樂街元素的茶館,以符合當地居民 的生活習慣,打造適合當地的聚會交流場所 ,以新舊建材的對比突出當地特色吸引不同 的族群前往,吸引人流開發周圍經濟。

「永樂街招ReImagine

the Street Life」永樂街區學生競圖 雙人競圖負責項目

負責人:邱任甫 負責人:呂嘉祐

17
建模 渲染 影片 平面 分析 排版 建模 渲染 影片 平面 分析 排版
巷弄立面
巷弄計畫 選物店 街角店面 街道立面 街道家具 街屋綠化
茶館
藝文廣場 植栽計畫

茶 館以環境元素與環境材質打造人文風貌,作為空間焦點營造氣氛。

牆面上的枯山水立面,以自然元素 黃藤 來作牆面分割,與圓的中式元素作為延伸空間與戶外的藝文 廣場製造立面上的意境。

室 內空間 街區活化改造-茶館 拾光踏音 18
二樓塌塌米區

微縮區域結構

將茶館視為巷弄的延伸入口狹長的空間作為入口意象,將區

域環境建築聚落微縮置入空間,將騎樓的經濟區與巷弄的生 活區域,等的區域規劃置換,經濟區與其樓的展示窗,轉變

為展示區意象,生活街區的巷弄,轉變為人們休憩喝茶的場 所。

當地長條的街區,在轉換為結構時,以中式元素作為端點。

整體結構以巷弄內散亂的住宅聚落組成,以不同的結構角度 ,吸引視覺,引導路線,創造與當地相符的空間環境。

19 拾光踏音 概念設計 街區活化改造-茶館 微縮區域結構 概念 設 計 壓花玻璃 水泥 深色水泥 柚木木材 紅磚
茶館入口 展示區
建 築立面 街區活化改造-茶館 拾光踏音 20 二樓廊道
21 拾光踏音 街區活化改造-茶館 全區平面圖 1 2 34 5 76 610 11 1311 8 9
二樓平面圖 建築剖面 街區活化改造-茶館 拾光踏音 22 5 茶館入口 4 等候區 3 戶外休憩區 2 表演區 1 表演看臺7 展示區 6 座位區 9 吧檯 8 櫃台 11 廁所13 廁所中繼空間15 廊道座位區 14 塌塌米座位區 12 樓梯 10 倉庫 6 15 14 14
23 拾光踏音 版面設計 街區活化改造-茶館 影片QR code
茶館入口 街區活化改造-茶館 拾光踏音 24

公共設施-共享辦公室 住宅公共設施

住宅與外在客群的使用 現代工作環境的改變

工作場所與交流場所結合

在現代都市的快速步調下,人們因為大環境的改 變與時間的匆忙,減少了人們之間的交流。在這 樣的都市創造能夠聚集人們,與不同族群交流放 慢步調,自然的相處的城市心靈綠洲。

25
住宅社區不同族群,以社 區型態連接彼此的關係 住 區 聚集的中心,成 為都市中的綠洲 26 開放座位區 開放座位區
27 都市绿洲 室內空間 共享辦公室 一樓平面圖 健身房 休憩區 1 辦公室入口 2 會議室 3 開放座位區 4 櫃台 6 影印室 7 廁所 5 沙發區 15等候區 8 吧檯 9 樓梯 10 健身房16 大廳 17 儲藏室 18 管理室 11 廊道 12 半開放辦公區 13 開放沙發區 14 住宅入口 1 2 15 3 5 4 4 11 10 16 15 14

計時以容納不同層面的客群達到將此打造 成交流場域的空間,因此辦公空間以自由活動 性高為方向,在材質上規則沉穩的清水模與階 層式的垂直綠化平衡空間,活動式家具,創造

更多使用可能。 挑高的大廳與多層式空間製造

空間層次感與自由、開闊、明亮的輕鬆氛圍。

二 樓平面圖 共享辦公室 拾光踏音 28 開放沙發區 3 3 3 12 18 13 半開放辦公區
29 都市绿洲 共享辦公室 全區剖面圖
全 區剖面圖 共享辦公室 都市绿洲 30
短向剖面圖 S:1/60
31 都市绿洲 版面設計 共享辦公室 影面QR code
住宅大廳 共享辦公室 都市绿洲 32
more about me

Interior Design Portfolio END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