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耕耘者
—校長專訪■文.訪:洪培祐、張庭肇、李文豪
2012 年,竹中迎接第八任的校長——許明文校長。新人新氣象,且讓我們和許校長來場春天的對談。
春天的午後, 一如往常的竹中,一如往常的校長室,一如往常的專訪,然而坐在校長室裡是新上任的許明文校長。
問到校長是哪裡人的時候,校長如此回答:「以父母的角度是彰化人,以出生地而言是嘉義人,以
成長歷程來說是雲林人,但待的最
久的卻是新竹。」由於父母是彰化
人,爾後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到嘉
義,校長在嘉義出生。三到十八歲
在雲林長大,民國七十三年到新竹
高工任教,民國九十五年在宜蘭當
校長,民國一百零一年又回到新竹
擔任新竹高中的校長。
「日治時如神話般的學校,光復後由辛校長帶領竹中,全能教育,學風自由。」校長說,在辛志平校長那個年代,就推五育並進,非常重視藝能科目,所以竹中的音樂、美術都會當人。校長與我們分享,他還在羅東高工任職的時候,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六十八歲留美回國的醫生。這位劉醫師是台大畢業的,他有同學是新竹高中畢業的,他說:「我是台中一中的,上了大學,除了讀書,還是讀書,但竹中畢業的那位同學就不一樣,他會玩社團、會音樂、會美術、會游泳、會跑步。他會的,我們都不會,所以我們對新竹中學印象深刻。而他會的又都可以拿來交女朋友。」
竹中的基礎教育非常踏實,竹中也以此為榮,也許是這片揮灑青春的土壤給予的感動,導致竹中人有一種高度的認同感。擔任竹中校長三個月,印象很深刻,老校友聚會,最後一個節目就是唱校歌;學生代表學校到上海參訪,表演節目其中一個是唱校歌;去參加志平路啟用活動,最後也是唱校歌;八月二十幾號,三代同堂合唱音樂會,最終曲目,也是唱校歌。不管是八十歲,還是十八歲,我們對學校的高度認同,證明這個學校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