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錄 contents

前言 04-05 一 、 歷史脈絡 06-11 二 、 製作技法 12-21 三 、 造型種類 22-31 四 、 舞獅應用 32-37 五 、 文化推廣 38-43 六 、 師傅經歷 44-47 編輯心得 48-53 參考文獻 54-56
前言

4

5 時代沒落 ,生活中能接觸到舞獅文化大致以廟會 、燈會 、大企業公司開幕居多 ,當 所有人都不再認同大獅頭的藝術價 值 , 那麼「轉型」就成為因應時代潮流變遷所不得 不面對的過程 , 假如造獅館依然墨守成規 , 隨著時間的流逝 , 所謂的傳統勢必漸漸流 失 , 好一點的作品會在博物館給後人觀賞 , 一般常見的獅頭可能就進而消聲滅跡 , 因 此我們想藉由本次主題去探討獅頭的歷史與技藝 , 並讓獅頭的故事以及師傅作品的佳 績能讓更多人知道 。 圖源:自攝

一
歷史脈絡 historical context
1.獅頭的起源 2.民間傳說 從兩、三百年前傳下來 ― 只要有歷史就有文化,不斷傳下去

一、歷史脈絡 8 歷史脈絡 獅頭的起源 過去獅子這一生物的存在是從印度西域所傳入中國的 , 傳入的時間大約在漢代 , 有 關獅子的描述 , 也因為體型和習性在野生環境生存 , 光吼一聲能震攝敵人 , 故有獸王之 稱 ,另外根據《洛陽伽藍記》的描述 ,北魏孝文帝為釋迦摩尼佛的誕辰舉辦佛像的出行 ,皆 會有「避邪」的獅子在前端引路 , 此時獅子已然是「驅邪」神聖般的存在 , 因此舞獅最 初誕生的原意是驅邪避鬼 , 冠上了神獸的稱呼 , 經常見於宮廟建築安置石獅子來鎮邪 。 圖1-1:自攝

9 一、歷史脈絡 舞獅源起於宗教 、 慶典等等文化活 動 , 是祈求風調雨順 、 國泰民安的作 用 , 在中國廣州獅頭也是民俗活動之 , 當地稱為「醒獅」 , 閩南語則稱「弄 獅」 , 初期在宮廷慶典表演之活動 , 專門 供王公貴族欣賞的表演 , 早期的造型的獅 頭有獨角 , 神似獨角獸 , 在唐代宮廷舞獅 的活動規模較大 , 在《五方獅子舞》由十 個人所扮演五隻獅子各分五種顏色 , 以 中國的五行做配色 , 此外會有兩人拿著 拂子去逗弄獅子 , 而這個逗弄獅子的人 就是近似於現今舞獅中的「獅鬼」 、 「大 頭和尚」等等角色 , 而過去舞獅一直是 貴族間的表演 , 直到明 、 清才逐漸傳入 民間 , 從明代開始舞獅結合至農曆新年 習俗活動當中 , 而清代以後又結合武術 涵養 , 形成武術 、 音樂於一身的藝術 。 有關在臺灣舞獅之活動切確最初年代 是清代康熙三十三年(西元1694年)高 拱乾纂《台灣府志》 , 當時臺灣舞獅活動 多數以農曆新年活動為大宗 , 主要功能為 慶祝節慶 、 熱鬧春節氣氛 , 現代的舞獅也 隨著華人在國與國之間的移居而散播全世 界 , 在馬來西亞 、 新加坡等等地區也相當 盛行舞獅 , 時至今日舞獅從過去的慶典祭 祀以提升到另一個境界 , 以亞奧運競賽形 式成為競技用的舞獅 。 圖1-2:自攝

10 一、歷史脈絡 歷史脈絡 民間傳說 舞獅最初是用來驅逐鬼魂 。 從早期所 有用於舞的獅子頭有角 , 是因為神似獨 角獸 , 人們就議論它也可能是是狻猊的化 身 , 兩者都是代表祥瑞的神獸 , 也是人們 用來壓治鬼的猛獸 。 從一般人看來認為新年舞獅用來賀年 只有娛樂性質 , 但從民俗學方面作進一步 的探討的話 , 現在大家節慶看到的舞獅玩 耍 ,其實是由習俗的逐疫驅邪演變而來 ,因 為獅子是祥瑞的神獸也是避邪的猛獸 。 還有凡舞獅必放大量的鞭炮 , 鞭炮原 是避邪之物 。 舞獅玩 耍 再放鞭炮是來助陣 舞獅的威猛 , 合力夾攻瘟疫 。 圖1-3:自攝

11 圖1-4:自攝 狻猊中國古代神話中龍生的九個孩子之一 , 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能食虎豹的猛 獸 , 外形如獅 , 平生喜靜不喜動 、 好坐又喜歡煙火 , 常出現在漢族宮殿建築 、 佛教佛 像 、 瓷器香爐上的 腳 部裝飾都是它 。 據史書記載舞獅源自漢朝 , 漢武帝通西域時 , 每當招待西域使者到訪時 , 便會舉辦 歌舞活動助興 , 演員戴上面具扮鳥獸 , 但外國使者發現扮獸獨缺獅子 , 經詢問才知當時 中國還未有獅子出現 , 後來西域使者便送了一對獅子由西亞的絲綢之路運來中國 , 並在 馴獅人帶領獅子表演西亞馴獅舞後就一併流傳到中國 。 廣東省某個小村落 , 常有兇猛獅子傷及百性安全 , 武藝師便教村裡人武術拳法最終 成功制伏猛獅 , 為了慶祝村民便模仿武藝師傅與獅子格鬥的模樣 , 後來舞獅就成了廣傳 於中國各地的舞獅活動 。 歷史相傳古城滄州 , 原本是山青水秀 、 森林茂密的富庶之地 , 某天森林裡突然出現了 成群的大灰狼 , 它們殺人不 眨 眼 , 鬧得城內人心惶惶 , 那天黃昏一大群灰狼峰湧入城 , 危 急之際天空忽然出現一道金光隨後出現一頭全身披著長長金黃卷毛的神獸雄獅 , 揚著頭張 著大嘴 , 雙眼放射出強烈的寒光 , 朝下環視著成群結隊的灰狼 , 再對天一聲長吼 、 狂風大 作後 , 金光閃耀 , 一大群雄獅從雲端飛舞而下降入狼群 , 轉 眼間便將狼群消滅 。 原來那領頭神獸是菩薩的坐騎 , 年青人目睹這壯觀的場景後 , 得到 啟 發 , 便根據雄 獅的形象 , 做了很多獅頭和獅尾 , 並模仿雄獅起落騰舞的姿態 , 在城間穿插起舞 , 去威 嚇狼群 , 人們還根據舞的動作, 配合敲打鑼鼓, 這樣狼群便被嚇得消聲匿跡了; 灰狼逃走 後,這種以人裝扮的獅子舞,從此開始在民間流傳起來。
二
製作技法 Production Method

1.工具材料 2.模具製作 3.外殼製作 4.彩繪 5.組裝 一樣都是用紙做的 ― 問題是好的材料才能製作好的獅頭




14 二、製作技法 製作技法 工具材料 圖2-2:黏土(可塑型之材料皆可) 圖2-3:牛皮紙 圖2-4:漿糊





15 二、製作技法 圖2-5:紗布 圖2-6:白膠 圖2-7:油漆(油性) 圖2-8:溶劑(松香水、 二甲苯、香蕉水擇一) 圖2-1:自攝

二、製作技法 16 製作技法 模具製作 施智翔先生:「大獅頭就是先用 黏土製作模具 , 因為基本上獅頭造 型很多 , 不一樣的獅頭模具就不一 樣 , 模具做怎樣就一定長怎樣 , 做 獅頭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做模具 , 只 要模具做失敗 、 做不像 , 還是壞掉 變形 、 獅頭怎麼做就失敗 , 不管用 彩繪甚麼的都一樣 , 有的獅頭眼睛 甚麼的都一體成形的 , 如果做大小 眼 ,紙貼出來的殼一定都不會變 ,那 為什麼模具要用土製作 , 因為土可 以重複利用 , 乾了敲一敲揉一揉變 泥巴了又可以用 ,而且黏性很 夠,但 其實只要可以做成要的形狀 , 用甚 麼材料都可以 , 但因為我們訂單需 要一次做很多 , 就選擇用泥土;模 具做好後就等他乾 。」 圖2-9:自攝




二、製作技法 17 (1)先用土攪和水讓土能輕易塑型暫時 固定不鬆散 。 (4)製作完成。 (2)再捏塑獅頭臉大概的形狀再去修 眼 、耳 、鼻 、口 、王的位置及大小 。 (3)再捏塑接下來就等土乾到沒水份 乾到裂開 。



二、製作技法 18 製作技法 外殼製作 施智翔先生:「因為我們用紙貼 它 , 會施力所以就會變形 , 乾到模具開 始裂了就可以開始貼了 , 貼到我們要的 厚度 , 客人要幾層就貼給他 , 邊用藤條 加強它 , 模具就可以不要了 , 紙加厚也 不能無上限的加 , 因為你是照著模具往 外貼,貼超厚細節跟造型也都會不見 。」 (2)等黏貼處乾 。 (1)土乾到沒水份乾到裂開就可開 始在模具上用醬糊貼上牛皮紙 。 圖2-10:自攝






二、製作技法 19 (3)上完牛皮紙再上紗布增加堅固成度 (重複黏貼紙和紗布) 。 (6)等完全乾燥並把作為模具的土挖乾淨。 (4)貼到客人指定的厚度(會衡量厚度避 免獅頭五官模糊或消失) 。 (8)完成。 (7)用彎好的藤條加鐵絲固定紙殼外框 增加強度 , 並在外框加裝握把 。 (5)貼完指定的厚度並曬乾(完全乾燥) 。




20 二、製作技法 製作技法 彩繪組裝 施智翔先生:「獅頭的造型都是從 兩三百年前傳下來的 , 色彩幾乎都是依 照顧客需求去修改搭配的 , 技術上都大 同小異 。 」 (1)油漆先添加溶劑增加 流動性 。 (3)上一層底漆 , 增加附 著力和持久性 。 (2)上漆前會先塗一層白 膠 , 上漆較容易 。




21 二、製作技法 圖2-11:自攝 (4)上完底漆再上面漆 。 (5)進而畫出獅頭細節物件。 (6)零件組裝大致用黏著或鐵 絲去固定, 如眼睛是鑽孔 黏著上去的。
三

造型 種類 lion shape
1.關於形象 2.圖案象徵 3.台灣獅造型 從遠古到現今 ― 每個獅頭造型都跟隨著人們的腳步

24 三、造型種類 造型種類 關於形象 獅頭的種類與造型多變 , 很多的 造型都是依據先人慢慢傳承下來 , 根 據古早時期透過先人從中國傳入台灣 或其他國家 , 而也有各種不同派別自 己的造型 , 現代也有許多客製化的獅 頭 , 而大至獅頭可分為:北京獅 、 廣 東獅 、 台灣獅 。 圖3-1:自攝



25 三、造型種類 圖3-4:台灣獅 形象以額凹 、 大眼 、 大口 、 蒜頭 鼻 、 青面 獠 牙 、 鬃毛圍繞 、 兩耳平 張或下垂 。 圖3-3:廣東獅(醒獅) 外型花俏且色彩較為鮮豔頭頂有一 角為主要特色 , 分成鶴山派和佛山 派 , 鶴山嘴部突出似鴨嘴 , 佛山嘴 則較平 寬 。 圖3-2:北京獅 形象較活潑可愛 , 形似哈巴狗 , 多 以金色為主 。



三、造型種類 26 造型種類 圖案象徵 台灣獅頭上常見圖案為八卦 、 太 極、火焰 、 王字 。 圖3-6:八卦 至高的力量,有鎮邪意味。(道教) 圖3-7:太極 至高的力量,有鎮邪意味。(道教)



三、造型種類 27 圖3-8:火焰 以火照亮一切,即為光明意象。 圖3-9:王字 百獸之王 , 直接以文字賦予神 聖力量 。 圖3-5:自攝

28 三、造型種類 造型種類 台灣獅造型種類 圖3-10:自攝

29 三、造型種類 北部 (開口獅) *閉口獅與開口獅 主要差別在於可否上 下開合。 圖3-11:北部開口獅 其主要為嘴部可上下開合。




三、造型種類 30 圖3-12:中部閉口獅 以青色為主, 嘴部閉合, 無 上下開合。 圖3-13:福建青獅 特徵:微笑。 區域:中部。 圖3-14:蝙蝠獅 特徵:像蝙蝠。 區域:中部。 圖3-15:火焰獅 特徵:濃眉、頭有火焰。 區域:中部。 中部 (青獅 、 閉口獅)





三、造型種類 31 圖3-17:畚箕獅(獅祖) 特徵:長臉、 牙齒整齊、 花 紋繁雜、 粗眉毛。 區域:南部。 圖3-19:客家獅 特徵:方形、嘴巴可上下開合,屬開口獅。 區域:全台。 圖3-18:獅爺 特徵:大耳、大鼻子。 區域:南部。 圖3-16:金獅 給人威嚴震嚇、兩頰程金色。 南部 (以戲曲面譜作鑒 、 色彩艷麗 、 造型考究) 其他 (客家獅 、 劍獅) 圖3-20:劍獅 特徵:咬劍。 區域:全台。
四
舞獅應用 lion application

1.宗教信仰 2.節日慶典 3. 禁忌 4.紀念價 值 你了解舞獅多少 ― 信仰、節慶、禁忌、價值帶你一次了解

34 四、舞獅應用 舞獅應用 宗教信仰 舞獅被視為鎮 煞 除邪的一種形式 , 這是因為跟獅頭本身「獅子」的形象有關 , 而獅頭 本身就是一項避邪之物 。 無論 哪 一種獅頭 , 製成後都必須「開光點睛」 , 才具有驅邪的功 能 。 若未經點睛儀式隨意舞弄 , 反而會帶來災害 。 點睛儀式通常由 乩 童或重要貴賓來進 行 , 以新毛筆 , 將 硃 砂與水(亦可用雄雞冠血 、 米 、 酒)調和 , 先點左眼再點右眼 , 再點 額頭與獅口 ,念念有詞 ,賦予獅頭生命 ,成為有靈性的神獸 ,驅除厄運 ,嚇阻邪靈 。(道教) 而在表演前 , 會先進行「行禮」儀式 , 獅遇廟 、 門 、 神佛 、 戲台 、 香案 、 重要人物 , 都會 有行禮動作 。 才進行劇情排場的演出 , 其內容都包含宗教儀式性 , 台灣常見的儀式有:請 獅(請金 、請禮) 、拜禮 、踏七星 。目的是替神明開路 ,用以鎮 煞、驅邪 ,使隊伍能順利出發 。 圖4-1: 取自獅公館臉書

35 四、舞獅應用 圖4-2: 取自洪興龍獅戰鼓團台灣獅 舞獅應用 節日慶典 每年於春節 、 燈會 、 新春廟會活動會 有舞獅表演活動來增添過年熱鬧氣氛 。

36 舞獅應用 禁忌 做獅頭者沒有甚麼禁忌 , 但須懷有萬物皆有靈 , 因此請真誠對待 , 不要不禮貌 , 玩舞 獅的舞者必須要了解清楚 , 過廟參神 , 獅子已皈依佛門 , 因此凡有獅子經過神廟必須進 入神前叩拜 ,按照古法 ,獅頭入廟前 ,先鼓舞一論向左右咬柱式表演 ,然後雙足跳入後 ,慢 慢步進神臺 , 獅頭獅尾全部伏下 , 這是領受佛經和參悟的動作 , 跟著把獅頭作叩頭狀 , 表 示已得我佛慈悲超度 , 便可歡躍鼓舞而出 , 惟切記在出廟時 , 要將獅頭面向神位 , 用獅 尾一步一步地退出 。 再進入廟時 , 必須先從左邊進去 , 忌諱從右邊進去 , 左邊意味著人 財兩旺 , 而右邊不吉祥 。 最忌諱舞獅人在表演時露出人的模樣 , 這樣不僅會破壞節日的 氛圍 , 還會使祖師爺生氣的 。 有時舞獅不是同一家 , 如果 碰 到同行的話 , 或者他們來的 比較早 , 那麼舞獅人就會拱三下獅頭 , 因為禁忌說話 , 所以用此方式表示對他們的尊重 。 圖4-3:取自弄獅從舞到製不假他人之手-小學生的舞獅教練


37 四、舞獅應用 舞獅應用 紀念收藏 政商名流之人會大手筆買下獅頭放置 家中收藏或廟跟廟之間互相贈送自家獅頭 交流文化 。 圖源:4-5 自攝 圖4-4: 自攝
五
文化推廣
Cultural Promotion

1.社群經營 2.DIY課程 商品有一定水準之外 ― 看自己在市場定位還有打動別人的心

40 文化推廣 社群經營 施智翔先生:「從阿公開始已經做了40年了 , 東西做久了 , 還是會有人知道 , 早期 做這種的都會 跑 民俗活動 ,像是元宵 、中秋 、過年 ,就全台到處 跑,都好幾百攤 ,獅頭 、布 袋戲等等的 , 然後就順便宣傳 , 藝術村其實很少人 , 前五六年完全都沒人 , 可能就是要 去老街的亂繞剛好繞到那邊去停車 , 就是有跟熟客說我們有在藝術村 , 那裡像是個展示 空間 , 把我們的獅子都排開這樣 , 這幾年才開始流行DIY , 以前的人就都直接買 , 不會 想要自己花時間 , 近幾年才會想要手做 , 不只是小隻的 , 大隻的其實也是可以教 , 就空 間比較大 , 也拿來當作教室 , 因為有這種活動 , 宣傳其實很快 , 網路也比較發達 , 最早 之前還是靠早期認識的人比較多 。 」 圖5-1:自攝


41 五、文化推廣 之後在藝術村有一個展示空間 , 在熟 客與臉書的宣傳下 , 才有越來越多人知 道這個地方 , 但最早之前還是靠早期認 識的人比較多 , 近期師傅也會被邀請到 很多學校授課 、 演講 、 介紹獅頭文化 , 而 在臉書上 , 師傅會發上最近做的成品 , 並 用像是朋友的口吻打標題 , 並會分享不 少與獅頭相關的活動 、 合作活動 、 分享 自己的日常 , 看獅公館工坊的文章 , 會 覺得很有趣 , 並不只是單純的推銷 , 卻 像是在交朋友一樣 。 從最早期開始 跑 民俗活動, 像是元宵、 中秋、 過年在這些活動中, 不只是販售商品, 也 是增加曝光度的機會, 也在活動中認識了各種技藝的職人, 經過大家的口耳相傳 , 不少人 會委託師傅製作 、 購買獅頭 。 圖5-2:自攝 圖5-3:自攝




42 五、文化推廣 文化推廣 DIY課程 (3) 等顏料乾之後選擇獅頭 鬃毛顏色再依據不同 的獅頭裝上各式配件。 (4) 製作完成。 (1) 選擇想要彩繪的獅頭。 (2) 選擇需要用到的壓克力 顏料並開始上色。



43 五、文化推廣
六
師傅經歷 xperience

1.個人介紹 2.參加活動 3.過去作品 「 獅頭ㄟ 」是人們對我的稱呼 「 獅頭 」 就是我的一部份 ― 施俊雄

46 六、師傅經歷 製作獅頭已有30多年 , 獅公館工坊第二代負責人 , 以前在父親施炳身邊學習製作獅 頭 , 施竣雄的父親過去有習武 , 常自製中 、 小型的獅頭 , 因此他從小就耳濡目染 , 而施 竣雄國中畢業就出社會工作 , 利用假日休息期間來製作獅頭 , 而真正投入獅頭製作的行 業 , 是在他二十四歲退伍的時後他在龍山寺幫父親顧攤位 , 人生中的貴人陳錫煌出現在 攤位前 , 當場下訂一百隻獅頭指名他製作 , 這次經驗也成為與獅頭工藝深刻的緣分 , 之 後製作的獅頭也逐漸廣為人知 , 而決定繼承製作獅頭的家業 。 參加活動 1990 新加坡-春到河畔迎新年台灣民俗技藝展演 1991-1994 台北-元宵燈會 1996 美國-歡喜台灣週 1997 美國-中華藝術基金會赴美慶祝國慶參宣慰僑胞活動 2003 台北-樹火國際紙藝術節"獅頭製作展演 2005 鹿港-歷屆民俗才藝活動 台灣生活工藝運動大展傳統獅頭示範教學 2007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紙藝大展展出百台斤大獅頭 個人介紹 施竣雄 現居:彰化鹿港鎮 工作:獅頭工藝師 圖6-1: 自攝



47 六、師傅經歷 過去作品 直徑180公分火焰獅 圖6-2: 取自獅公館臉書 圖6-3: 取自獅公館臉書 圖6-4: 取自獅公館臉書
Editing experience

編輯心得
01方珮羽 15陳怡伶 17陳映綺 34施薰皓 從這堂課學習思考 ― 需要有人肯發覺實際調查,並延續文化的記憶

50 編輯心得 1311121001 方珮羽 透過這次課程,了解很多我意想不到的知識,以及知道製作電子書是一件大工程,從 前期的討論主題的可行性,到資料蒐集,找尋師傅做訪問及參訪,了解各種文獻,和各 分面需要考慮的事情,及電子書的內容安排,設計編排,也包含自己的繪畫創意等,到 電子書製作完成上架,海報輸出等等,真的很辛苦,也遇到很多挫折,不過還好組員都 很棒,相互配合,都能順利進行。因為我們選定的主題是獅頭,很榮幸可以採訪彰化鹿 港獅公館的施俊雄和施志翔師傅,他們除了很有想法和技術高超外,人也非常熱情,都 很有耐心地為我們解說關於獅頭文化,從起源到造型再到他們的個人創作,都非常有趣 且生動,聽了很多他們做獅頭的有趣經歷,也令人不經開懷大笑,後續還去做了 DIY 體 驗, 用了一天的時間泡在那裡, 自行創作的感覺真的很棒, 其實在看師傅們在畫的時 候,我就已經心癢難耐了,還好有決定要去做體驗,也很意外師傅們都很喜歡我們的作 品,還說可以拿去賣,真的很捧場,也聊了更多關於獅頭的事情還有不是獅頭的事情,真 的很開心。 在電子書製作的部分我是負責做造型種類的部分, 因為我覺得獅頭的每個 造型與上面的圖案都很不一樣,因此我想讀者更能深入了解獅頭每個的造型和主要的特 徵,因此我選擇用畫的方式呈現,雖然真的很辛苦,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去完成每一隻獅 子,但常有成就感,過程我是開心的,也學到了很多關於我不知道的獅文化,希望這 項技藝能不要消失,因為它帶給我非常多的回憶,在這裡獻上我的祝福。 圖源:自攝

51 編輯心得 1311121015 陳怡伶 起初在得知這堂課要做電子書作業時 , 我第一個想法是「慘了!一定很麻煩」 , 果 真如此 , 就是很麻煩沒錯 , 但也收穫蠻多的 , 比如說如何去著手主題流程規劃呀 , 一開 始先蒐集資料要整理文獻來源等等 , 都是我一直 碰 到的功課 , 畢竟我也知道資料來源的 重要性 , 以前做作品也習慣整理資料 , 而資料蒐集完就是要實際去做田野調 查 , 還有事 前準備都在課堂上整理的清清楚楚 , 我覺得算是受益良多的 , 畢竟不了解這塊就去做訪 談也未免過於不謹慎了 。 諸如此類的事前工作後 , 也取得師傅同意去訪談他 , 當初覺得還要奔去鹿港好累 啊 , 尤其風又特別的大 , 坐後座如雲霄飛車般的刺激(被別人載) , 而到了現場有種要 正式來的感覺 , 說實在的假如只有我一個人大概不太敢訪談一個陌生人吧 , 但我蠻慶幸 這是小組作業 , 所以不用一個人面對 ,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覺得施智翔先生(老師傅的兒 子) , 蠻會解說的 , 看的出來有當講師的經歷 , 即使我們根本不熟悉也依然不冷場這是 我相當佩服的 , 至於施竣雄先生他也很樂於分享他過往報章雜誌有去 哪 裡的活動 , 看那 厚厚一疊的資料充滿歲月的痕跡 , 就覺得我以後把自己的作品蒐集起來是否也可以能累 積那麼多 呢 ?。 這次訪談去了兩 趟, 我的組員做事蠻有效率的, 在交通上還麻煩兩位組員真的蠻感謝 他們的辛勞 , 另外在書籍的獅頭素材也由陳映綺 、 方珮羽兩位組員繪製 , 當老師在誇 她 們 時 , 我有種「 噢 !我超幸運找到神隊友」的感覺 , 另外在indesign軟體版本太舊 , 我也很 感謝有一位施薰皓同學傳給我的網站 , 排版上也有大家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這次的功課 。 圖源:自攝

52 1311121017陳映綺 對於這次《設計思考與方法》的課程題目:「即將消失的...?」,經過提案商量後 會選用「獅頭工藝」來作為本學期調 查 項目是因為在我國小3年級的時候有參加過校內 舞龍舞獅社團活動 , 在我的印象中因為我身高矮小所以不是當尾巴就是在旁邊打鼓 , 但 這回憶卻佔了我國小快樂的一大部份 , 也發現至今市面上做獅頭的工坊好像不如以往常 見了 , 因此想藉由本次課程主題去對這項即將消失的獅頭工藝創作去做探討及訪談 。 從前期選主題及組員討論再到中期規劃我覺得組員們都很互相關照 、 好溝通 , 即使 群裡組員陸續確診或身體不適倒下了另外2個組員也都會體諒 , 再課後約時間群組通話 討論時也都非常積極且有耐心溝通 , 不懂就提出來不會在背後指指點點 , 非常感謝以及 慶幸自己擁有那麼好的組員;雖然之前高中也有過類似訪談作業 , 但到現場多少還是會 緊張 , 還好工藝師傅們人都很好相處 , 所以現場訪談的時候都順利完成且師傅們也都樂 於分享經歷 、 作法 , 讓我們戴著滿滿的資訊回來 。 訪談過程中也邊訪問邊了解著從製作獅頭到獅頭種類分辨這些是課本學不到 、 網路 上資訊又不一定是正確的 , 但我卻在訪談時得知正確資訊因此我非常珍惜這次經驗 , 後 續也有在花時間跟組員去體驗DIY獅頭彩繪 , 真的很開心 , 但鹿港風真的很大 , 都會幫 我壓車 。 圖源:自攝

53 編輯心得 1311121034 施薰皓 第一次做訪談的這件事 , 在聽到要實際去訪談的時候其實非常緊張 , 感覺像是要去 打擾人家 , 在還沒找定主題之前 , 就都已經想過各種最壞的打算 , 在找主題時 , 只是想 找一個傳統技藝來做 , 就剛好看到獅頭 , 其實對獅頭也沒有了解 , 更沒有接觸過 , 但好 在師傅他們都很願意給我們訪問 , 說了非常多的故事與他們做這個行業以來遇到的種種 事情 , 也給了我們很多人生上的建議 。 第一次去找師父時 , 感覺小師傅非常的健談 , 說 了許多相關知識給我們 , 我們問了一個問題 , 他可以說個二十分鐘 , 但還是聽得津津有 味 , 也把我們當成朋友的感覺 , 不會用很官腔的答案回覆我們 , 就從這次的訪談後 , 對 獅頭也開始有了些興趣與好奇 , 之後我們去diy彩繪獅頭 , 老師傅就會開始跟我們閒 聊 , 說了他年輕時做的工作 , 怎麼學習獅頭的技藝 , 還能維持家庭生計 , 覺得師傅一天 要做兩份工作 , 真的很偉大 , 還好師傅有不斷的堅持 , 才能看到這些獅頭 。 模具加工與 獅頭看似 扯 不上關係吧?因為師父年輕時做過相關工作 , 他也說工廠教給了他最好的技 術 , 在獅頭的模具製作上 , 就與大家不同 , 不會有接合縫隙或是要破壞模具的問題 , 也 因為我騎 檔 車 , 跟老師傅聊了非常多 , 他說了很多他年輕時玩車的經驗 , 以及機械的相 關知識給我聽 , 反而沒有主動問問題時老師傅說了非常多故事給我們聽 , 很高興兩位師 傅都願意分享很多知識給我們 , 這次的作業受益真的比想像中多了非常多 。 圖源:自攝
54 參考文獻 文獻資料: 一、 歷史脈絡: ‧蔡宗信(2005)。臺灣舞獅歷史發展脈絡之探討。身體文化學報,第一輯,11-26頁。 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JournalContentDetail?SysId=A07086509&mt=%E5%AD%B8%E8%A1%93%E 6%80%A7&q%5B0%5D.f=*&q%5B0%5D.i=%E8%88%9E%E7%8D%85&q%5B1%5D.o=0&q%5B1%5D.f=*&p age=3&pageSize=1&orderField=score&orderType=desc ‧顏碧嬅、許光麃(2011)。節慶中舞龍舞獅的起源、演變及功能。身體文化學報,第十三輯,46-62頁。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nutc.idm.oclc.org/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8176690-201112201202220014-201202220014-50-62&PublishTypeID=P001 ‧蕭有寒(2020)。傳統民俗宮廟技藝-鹿港獅公館工坊獅頭工藝。禪天下,183期,50-54頁。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nutc.idm.oclc.org/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6837754-202006-
‧獅頭傳說
.htm 二、 製作技法 ‧資料取自本組訪談師傅內容。 三、造型種類 ‧李玉燕(2004)。台灣民間舞獅宗教儀式與表演藝術之研究-以台灣獅與醒獅為例,舞獅的種類p32-p43。
‧民間已經快失傳的舞獅禁忌。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2kx4b29.html 五、文化推廣 ‧資料取自本組訪談師傅內容。 六、師傅經歷 ‧取自施竣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150252733&sk=abou t_details ‧楊為仁(2021)。五花八門弄獅頭 施竣雄的出「獅」之路。傳藝Online,第138期。 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article_137_909.html
202005290013-202005290013-50-54&PublishTypeID=P001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3/ctps2013/story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92NTPU0548006%22.&searchmode=basic 四、舞獅應用 ‧李玉燕(2004)。台灣民間舞獅宗教儀式與表演藝術之研究-以台灣獅與醒獅為例,p26-28、p43、p48-53。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92NTPU0548006%22.&searchmode=basic
55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前言 ‧圖源: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一、 歷史脈絡 ‧章節頁: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圖1-1~1-4: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二、製作技法 ‧章節頁: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圖2-1、2-9、2-10: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圖2-2:黏土(可塑型之材料皆可)。 https://unsplash.com/photos/in8CoZMm8io ‧圖2-3:牛皮紙。 https://unsplash.com/photos/3bb9RUp86M0 ‧圖2-4:漿糊。 https://shopee.tw/%E3%80%8A%E7%B0%A1%E5%96%AE%EF%BC%8E%E6%A3%AE%E6%B4%BB%E3%8 0%8B%E5%8F%B0%E7%81%A3%E7%BE%8E%E5%B1%B1%E7%89%8C%E6%BC%BF%E7%B3%8A%E8% B2%BC%E6%98%A5%E8%81%AF%E9%BB%8F%E6%98%A5%E8%81%AF%E8%86%A0%E6%B0%B4%E9 %86%AC%E7%B3%8A%E7%BD%90%E7%B3%8A%E6%BC%BF%E7%B3%8A%E7%B3%A8%E7%B3%8A% E8%BE%A6%E5%85%AC%E5%AE%A4%E6%98%A5%E8%81%AF%E5%A3%81%E7%B4%99%E6%B5%B7 %E5%A0%B1%E5%BB%A3%E5%91%8A-i.99633676.10382790541 ‧圖2-5:紗布。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4289889 ‧圖2-6:白膠。 http://www.woodmaster.com.tw/product/%E5%8D%97%E5%AF%B6%E6%A8%B9%E8%84%82%E7%99%BD %E8%86%A0/ ‧圖2-7:油漆(油性)。 https://unsplash.com/photos/pfSNx3Z12K8 ‧圖2-8:溶劑(松香水、二甲苯、香蕉水擇一)。 https://www.clchem.com/zh-tw/product/60 ‧模具製作步驟流程:本組自繪。 二、 造型種類 ‧章節頁: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圖3-1、3-5、3-10: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圖3-2~3-4、3-6~3-9、3-11~3-20:本組自繪。 ‧圖3-2:北京獅參考構圖。
56 參考文獻 https://m.facebook.com/holofang/posts/1882217831796595/ ‧圖3-3:廣東獅(醒獅)參考構圖。 https://500px.com/photo/199640867/lion-dance-by-lili-xue 四、舞獅應用 ‧章節頁: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圖4-1: 取自獅公館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95227129278236&set=pb. 100063728626882.-2207520000.&type=3 ‧圖4-2: 取自洪興龍獅戰鼓團台灣獅。 https://www.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s%3A%2F%2Fst2.ilvs.ilc.edu.tw%2F~pr104c07%2Fimages%2F %25E5%258F%25B0%25E7%2581%25A3%25E7%258D%25852.jpg&imgrefurl=https%3A%2F%2Fst2.ilvs.ilc. edu.tw%2F~pr104c07%2F2-2-3.html&tbnid=TGdxF3YdSzoBVM&vet=1&docid=J0RQulycPtAUsM&w=939&h =841&itg=1&hl=zh-hant-tw&source=sh%2Fx%2Fim ‧圖4-3:取自弄獅從舞到製不假他人之手-小學生的舞獅教練。 https://aislintoday.wordpress.com/2015/08/25/弄獅從舞到製不假他人之手%E3%80%82小學生的舞獅教練/ ‧圖4-4、4-5: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五、文化推廣 ‧章節頁: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圖5-1~5-3: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DIY: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六、師傅經歷 ‧章節頁: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圖6-1: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圖6-2: 取自獅公館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59645757549401&set=a.1596 45484216095 ‧圖6-3: 取自獅公館臉書。 https://m.facebook.com/Shigonguan/photos/a.323596631154312/2089 352541245370/?type=3&mibextid=0cALme ‧圖6-4: 取自獅公館臉書。 https://m.facebook.com/Shigonguan/photos/a.323596631154312/2067 090823471542/?type=3&mibextid=0cALme 編輯心得: ‧圖源:取自本組訪談拍攝照片。
藝守獅魂
發行單位: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策 劃:方珮羽、陳怡伶、陳映綺、施薰皓
美編設計:方珮羽、陳怡伶、陳映綺、施薰皓
校 稿:方珮羽、陳怡伶、陳映綺、施薰皓
出 版: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地 址:404臺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29號
印 刷:弘華數位印刷
地址:404臺中市北區五常街72號
網址:https://copy-shop-2361.business.site/ 版 次:初版
出版日期:2023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