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3
P. 4
黃仁龍獲頒 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饒宗頤獲頒 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兩老半生獻樹仁 盼證新大樓落成
O U R
校園內,學生都經常看到胡鴻烈校監及鍾期榮校長的身影,他倆 41 年來用心辦學,成就樹仁大學,為社會作育英才。 二人早已銀絲滿頭,年青的光彩殆盡,臉上佈滿歲月走過的痕跡。胡校監半生精力都奉獻樹仁,他現時最大的心願就是 見證新綜合大樓落成。 撰文:林佩怡 梁可瑩 袁楚楚 年,胡鴻烈和鍾期榮創辦樹仁,並於 1976 年 在1971 獲 專 上 學 院 資 格, 命 名 為 樹 仁 學 院。1978 年, 胡 校監抱着「辦 學 就 要 對 得 起 社 會! 對 得 起 年 輕 人!」 的 理 念, 為了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培養修養,他拒絕政府 「二二一」學制的建議,堅持實行四年大學學制。 由於無法得到政府資助,樹仁正名之路走得相當艱 難,連發展校園硬件設施都要遵守「無錢就不做」原則, 以確保將資源用於教學上。幸得胡校監及鍾校長的堅毅 不屈及樹仁上下一心,經過多年努力,終於 2007 年正名 為「香港樹仁大學」,這肯定了樹仁對社會多年來的貢獻。 不過,胡校監已年屆 92,鍾校長亦因正名之事積勞成疾, 他們正待適當時機,準備退休,並已把學術及行政工作, 分別交給胡耀蘇及胡懷中副校長。
目前發展的藍圖。把研究院辦好,亦是胡校監現時最大心 願:「興建新綜合大樓,仁大將會以更佳的設施、更大的 魄力,繼續培養香港未來的棟樑,發揚中國傳統『仁』的 精神,為香港和國家作出貢獻。」 今年新舊制高中「雙軌制」畢業生大增,大學學位競 爭激烈。香港樹仁大學今年報名總人數急增至 11,695 人, 較去年的 6,227 人,增幅近九成,當中首屆文憑試畢業生 佔四成。最後仁大錄取 1,375 名新生,報名與錄取比例是 8.5 : 1,競爭較去年的 4.6 : 1 大為激烈。 仁大協理行政副校長暨高級註冊主任張國平表示,今 年入學人數以中七畢業生較多,他解釋,校方起初打算以 1:1 的比例收生,但因放榜時間不同,為保證收生人數 不會超標或不足,最後作出彈性處理。
研究院 2015 年落成
提高收生成績要求
樹仁在邁向金禧的路途中,繼續秉承兩老的教育理 念、服務社會,並於今年作出多項革新,以配合社會發展, 包括研究院綜合大樓工程起動、迎接「三三四」新學制等。 四年前,樹仁已向政府申請鄰靠宿舍文康大樓之用 地,並於去年 5 月獲准開始興建研究院及學生宿舍,預計 於 2015 年落成啟用,以配合發展研究院課程,這是樹仁
今年最受申請人歡迎的課程仍是新聞與傳播(榮譽) 文學士課程,有 2,298 人報讀,較去年上升近一倍。但競 爭最激烈的是社工系,有 1,146 人報讀,只有 40 人被錄 取,即 28 個報讀學生只得一名成功獲取錄。而今年錄取 的副學士生和內地生亦有上升,當中以工管系和經濟及金 融系分別錄取 15 和 14 名內地生,佔內地生總數 56%。
V O I C E
畢業號 第十二年 第七期 二○一二年畢業號 督印人:胡懷中 香港樹仁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系編輯委員會出版
張國平認為明年報名人數會回落至約 6,000 人,招生 程序將於中六放榜後展開,最低報名要求將會有所提高。 中、英、數、通識四科必須達「3322」的成績,維持不變。 但選修科則由一科選修科考取 2 級,提升至最少有兩科選 修科達到 3 級。
樹仁大學研究院綜合大樓興建時間表 時間
進度
2011 年 5 月
獲政府批地興建研究綜合大樓
2012 年 2 月
開展地盤圍板工程、申請綠化設計和清 除樹木等前期工程
2012 年 7 月
開展地盤平整及地基工程
2012 年 8 月 2012 年 11 月 2012 年 12 月
開始建造臨時管樁牆和工作平台 完成前期準備工程 開始打樁
2013 年 年底
地盤平整工程展開
2014 年 年初
展開上蓋工程(即大樓建造工程)
2015 年 下旬
完成大樓的建築工程,申請「入伙紙」, 並進行裝修工作
2015 年 年底
落成啟用
■樹仁大學地址:香港北角寶馬山慧翠道 10 號 ■採訪部:2571 6964 ■傳真:2979 4460 ■網址:http://stu.hksyu.edu/~ourvoice/ ■電郵:syuourvoice@gmail.com ■廣告部:9870 9351 (傳訊經理 徐小姐) 6048 1678 (傳訊經理 伍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