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40 - Book 1 Leader's Guide Discipline SC

Page 1


纪律的定义

纪律是训练人们遵守规则或行为准则的实践过程,通过言语和行动、警告和后果,帮助一个人走在 正轨上。基督教的纪律包括培养特定的属灵操练,例如祷告、禁食和读经,以便信徒更亲近上帝, 越来越像基督。

纪律是一个关键美德,它塑造我们工作的方式、生活态度、行为举止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在面 对挑战时,我们能管理自己的行为并保持坚定。纪律同时涵盖了动力与态度:即有激励自己不断进 步的动力,也有专注、自律、专业的态度,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自尊的定义

自尊是对自己的自信与自豪,是一种知道自己以尊严和荣誉行事的感觉。它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与 他人、以及我们如何在世界面前展现自己的基础。通过圣经的教导来建立自尊,将能培养出健康的 身份认同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尊重。

在接下来的 20 天灵修挑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尊的三个方面:自信、怜悯与谦逊。 第一方面“自 信”是相信自己与自己的能力,能够带来正面影响;第二方面“怜悯”是以关怀和同理的态度对待 他人;第三方面“谦逊”则体现在我们如何在不同场合中得体地穿着与表现自己。

带领小组须知:

1. 灵修时间为 20 至 30 分钟。

2. 此组长本适用于线上和实体讨论。

3. 此组长本适合官员与队长使用,帮助他们带领那些没有加入任何讨论小组的团队或组员。

对于带领小组的军官或领导者,请记住以下几点:

1. 不持批判态度。

a. 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组员可能会给予错误的答案。

b. 不要立即批评或训斥他们,这会让他们不想继续参与。

c. 看重他们真实的想法,使他们能够敞开地分享,而非只是机械式地复述正确答案。

d. 接纳他们的答案,你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有趣的观点。其他人怎么看呢?”

2. 鼓励组员参与

a. 有些组员爱喧闹,也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可以欢迎他们分享,但同时要提醒他们给予别 人机会发言。

b. 有些组员比较害羞和安静。你可以鼓励他们分享,但如果他们不愿意,也不要勉强他们。

c. 尝试给予每位组员机会分享自己的想法。

3. 进行概述或总结时,你可以特别指出从组员那里收集到的好答案,然后再分享组长本里的观 点,也是他们可能忽略的部分。

第一天: 靠主节制

课程主旨:

操练自己过敬虔的生活,有份于上帝的性情,并且在基督里成长。

备课 :

❖ 经文:阅读彼得后书 1 章 3-10 节

❖ 背景介绍:彼得前后书是由西门彼得所写,他本是渔夫,与雅各、约翰同为最亲近耶稣的核 心门徒。彼得前书旨在鼓励那些遭受教会外部迫害的基督徒,而彼得后书则帮助基督徒面对 教会内部的假教师和恶者。在今天的经文中,彼得写到关于上帝如何使我们能够敬虔度日并 与祂的性情有分。有了这些,彼得呼召我们在属灵里成长成熟,同时列出我们应尽力发展的 各种美德。最后,彼得激励我们在这些美德中继续增长,以便我们可以对救恩和在基督王国 中的地位有百分百信心。

❖ 材料:棉花糖或请组员准备他们喜欢的零食。

活动:

❖ 给予每位组员一个棉花糖,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没有在 5 分钟内吃下,就可以得到第二个棉花 糖。

❖ 如果你是独自进行这项灵修计划,你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些棉花糖。

❖ 与他们一起讨论:

➢ 谁决定在 5 分钟内吃掉棉花糖?你为什么选择这么做?

➢ 谁能够等待然后得到第二个棉花糖?这么做是否困难?

➢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观看“棉花糖实验”视频。

❖ “棉花糖实验”是个测试自制能力的实验,也就是今天经文中提到的基督美德之一。

讨论 :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上帝给了我们什么,以及为什么祂要这么做(彼得后书 1 章 2-4 节)?

答:上帝给了我们所需的一切,好叫我们敬虔度日。祂也赐给我们祂那极大且宝贵的 应许,以便我们能够在祂的性情上有分。

【注:什么是上帝的性情?那就是上帝的属性 祂的良善、祂的慈爱、祂的圣洁等。

人类是按着上帝的形象所造,在某些方面会反映出上帝的特性和本质。例如,上帝是 理性的,所以我们能够逻辑思考;上帝是灵,所以我们有永远的灵;上帝富有创意, 所以我们也能创作艺术、建筑和文学作品;上帝在道德上是完美的,所以我们有良 心;上帝是关系型的,所以我们被造需要与人建立关系。

不幸的是,当亚当和夏娃选择悖逆上帝时,这些形象被玷污和破坏。但因着耶稣在十 字架上的牺牲,我们可以再次站在上帝面前。离开上帝,我们容易被本能和欲望所控 制,背离上帝最初造人的心意。随着我们在基督里与上帝和好,我们成为新造的人,

结论:

能够再次拥有上帝的完美形象。这奇妙的转变就如彼得所说“与上帝的性情有分” (彼得后书 1 章 9 节)。】

2. 问:请列出彼得后书 1 章 5-8 节中提到与基督相似的美德。你觉得自己需要更多操练 哪个美德,以及你该如何做到这一点?

答:彼得提到了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和爱众人的心。

问题的第二部分属于个人问题。给予你的组员一些时间思考、评估和回答。鼓励他们 选择专注在其中一个美德,思想特定和具体的行动来培养该美德,并持续操练。

3. 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在这些美德中继续增长(彼得后书 1 章 8-10 节)?请写出两个原 因。

答: 我们需要在这些美德中继续增长,以便: (i) 我们在认识基督的事上会积极且富有成效(彼得后书 1 章 8 节)。认识耶稣不仅 仅是头脑上的知识或言语上的承认,那应该是会带来生命的转变。而这就是彼得所说 的积极且富有成效。

(ii) 我们不会在属灵上近视和瞎眼,忘记我们过去的罪已经被洁净(彼得后书 1 章 9 节)。而且更糟的是,如果我们瞎眼和忘记,最后我们又会重犯同样的罪。

(iii) 我们能够百分百确定所蒙的呼召和拣选(彼得后书 1 章 10a 节)。许多基督徒常 会讨论类似的问题:“成为基督徒能不能听世俗音乐?”、“如果我这样做,是不是 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我是否亵渎了圣灵,失去救恩?”、“我觉得上帝离弃了 我,我会下地狱吗?”彼得不是说我们是靠着成长更像基督来得救的。我们得救是本 乎恩,也因着信(以弗所书 2 章 8-9 节)。但彼得说如果我们尽一切努力在基督样式 上成长,我们就不必担心这些问题。因为当我们越来越像基督,看见祂改变生命的大 能在我们里面工作时,我们可以确信祂已经拯救了我们,并且是透过祂的恩典来救赎 我们。我们在属灵方面的成长将会是我们在基督里已拥有救恩的确认和保证。

(iv)我们在信仰的路上不会失脚(彼得后书 1 章 10b 节)。

❖ 总结上帝对我们的心意:

➢ 上帝已经赐给我们敬虔度日所需的一切。

➢ 上帝藉着祂的话语赐给我们极大且宝贵的应许。

➢ 上帝呼召我们与祂的性情有分。

❖ 如果我们过敬虔的生活,有份于上帝的性情,并且在基督里成长,我们会:

➢ 有效地认识耶稣

➢ 有清晰的属灵视野,能够抛开过去的罪恶。

➢ 百分百确认我们的呼召和救恩。

➢ 在信仰的路上坚定前行,不会失脚。

❖ 鼓励他们付出实际行动来培养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或爱众人 的心。

 结束祷告。

第二天: 永恒的奖赏

课程主旨:

操练自己以便在信仰的路程中跑得好,赢得奖赏,也就是因认识耶稣而得的不朽冠冕。

备课 :

❖ 经文:阅读哥林多前书 9 章 24-27 节。

❖ 背景介绍:哥林多前后书是由保罗所撰写,他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建立了哥林多教会,并于 公元 55 年第三次宣教旅程期间,在以弗所写下第一封信,目的是帮助他们解决教会中的问题 分裂与不和(1 章 10 节-4 章 21 节),以及性不道德与混乱(5 章 1 节-6 章 20 节),同时 回答他们有关婚姻(7 章 1-40 节)、饮食自由(8 章 1 节-11 章 1 节)、敬拜(11 章 2 节-14 章 40 节)和复活(15 章 1-58 节)的问题。今天的经文是讨论有关自由方面的课题。在此之 前,保罗分享了他作为使徒所拥有的一些权力和自由,可是他为了福音的缘故选择放弃(9 章 1-23 节)。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用运动员赛跑的比喻来鼓励哥林多信徒效仿他的榜样: 放弃他们的自由,而不是在允许的范围内享受自由。随后,保罗藉着以色列历史的例子警告 哥林多信徒,企图越过自由的界限会导致偶像崇拜和惩罚(10 章 1-13 节)。

❖ 材料:一个用纸张或卡片做成的冠冕、能够进行赛跑或开合跳的空间。

活动:

❖ 在和组员见面之前,先制作一个纸张或卡片冠冕。它不需要很华丽或美观,只需要是一个简 单的锯齿形状(参见 https://www.firstpalette.com/printable/zigzag-band.html)。

❖ 如果你们聚会的地方很宽敞,你可以让组员们进行赛跑。倘若房间足够大,他们可以从房间 的一端跑到另一端,或者绕着房间的周边赛跑,获胜者将获得纸冠!

❖ 备选方案:如果你们没有空间或是在网上进行灵修活动,他们可以进行开合跳,每人需完成 30 次跳跃。同样地,最快完成的组员将获得纸冠! ❖ 与他们一起讨论:

➢ 谁获胜?为什么他们会获胜?(获胜者很有可能是运动员,或是体能良好的人。换而 言之,他们经常练习跑步或开合跳,所以擅长其中。与从未练习或训练过的人相比, 这明显是一个优势。)

❖ 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形容基督徒生活就像一场赛跑,并告诉我们要为赢得竞赛而奔跑。

➢ 今天的获胜者之所以会赢得比赛,那是因为他们严于律己,训练自己快速奔跑或跳 跃。

➢ 我们该如何训练和锻炼自己,以便跑完信仰的路程?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讨论 :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一位运动员该如何预备自己,以便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哥林多前书 9 章 25 节)?我们该 如何预备自己,以便在信仰的路程中跑得好?

2.

答:运动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包括饮食、耐力、力量、速度等的训练。在现今的竞技体 育中,他们还可能与教练合作,以确保他们的跑步技术正确 他们的步频、步速、步幅、跑 步时脚内翻或外翻、前脚或中脚或后脚着地的跑步方式等。

同样地,为了在信仰的路程中跑得好,我们需要靠着上帝的帮助,操练自己控制灵性方面的 摄取。你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你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它们符合腓立比书 4 章 8 节的标准 吗?你是否经常领受上帝的话语(通过每日读经、每周听道、圣经学习等),并花时间默 想,消化和内化?然后,你是否将其付诸行动?

如果你感到挣扎或难以实践,这没有关系。没有人一开始就跑得很快,他们都是通过持续的 努力和自制来增强力量和耐力。所以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在属灵上不断成长和成熟 能够在信仰的路程中跑得好。

问:为什么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对我们来说,什么激励我们在信仰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哥 林多前书 9 章 25 节)?

答:运动员为一个会消逝的冠冕而努力。在古代田径比赛中,获胜者会被授予由月桂树、松 树或橄榄叶制作而成的花环。这些叶子很快就会干枯,因此它确实是一个无法持久的冠冕。 今天的灵修经文指出,运动员也为名声而竞争,但这同样是短暂的,他们的成就很快就会被 大多数人遗忘。

我们为一个永恒的冠冕而奔跑,那是永恒的奖赏。有一天当我们在天家面对面见到耶稣时, 将得着的喜乐和奇妙。因为认识耶稣是超越一切的奖赏(腓立比书 3 章 7-11 节)。如果我们 相信祂,我们对祂的认识会与日俱增。而在我们获得那不朽冠冕的那一天,我们将完全认识 祂(哥林多前书 13 章 12 节)。我们目前所追求的一切 财富、名声、权力、享乐 都将消 失;这些都是不会长久的冠冕。但认识耶稣将得着永恒不朽的冠冕、喜乐与胜利。

3. 问:保罗如何描述我们应该在属灵上锻炼和操练自己的方式(哥林多前书 9 章 25-27 节)? 答:保罗描述这些锻炼和操练应该是:

(i) 严格的。 这并不是说你应该对自己苛刻或在失败时惩罚自己,但这意味着你应该 有明确的想法,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这些想法应以圣经的真理为依据),并 在上帝的帮助下尽力顺从这些道德标准,持之以恒。

(ii) 不是盲目的。我们的属灵训练与操练不是随意或草率的,而是有意图和目的的。 耶稣既是我们的生命源头,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定睛在祂的身上,跟从祂(希伯 来书 12 章 1-2 节)。

(iii) 战胜或克服我们自然的欲望与本能。

身体训练和操练常常涉及到这一点。当你 在节食时,你可能渴望吃巧克力蛋糕,但你会抵制诱惑。当你制定一个运动计划时, 偶尔你会太懒惰而不想锻炼,但你还是会去做。同样地,我们的天性是自私、残忍、 骄傲等。但是在上帝的恩典和圣灵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克服这些天性,培养出无私、 良善、谦卑等新的倾向和习惯。

结语:

❖ 我们今天谈论了许多课题(总结当天讨论的重点)。

❖ 现在,让我们转向耶稣,祂是我们信仰的创始者和成全者,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目标,是 我们奔跑所追求的奖赏和永恒冠冕。

❖ 向祂祷告:“耶稣,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什么事情是祢希望我定期和持续去做的,以便 加强我的属灵训练和纪律?”

❖ 在我们以这首诗歌作为结束的时候,立下承诺自己会做那一件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BgEG8-3sU

❖ 向另一个人分享你所做的承诺,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彼此监督。  结束祷告。

第三天: 生命改变

课程主旨 :操练自己脱去旧人,穿上新人。

备课:

❖ 经文:阅读以弗所书 4 章 20-24 节

❖ 背景介绍:保罗在公元 60 年左右写下以弗所书,也就是建立以弗所教会的六年后。他在罗马 的监狱中写这封信,为的是坚固以弗所和其他区域基督徒的信仰。保罗劝勉他们要“脱去旧 人”,也就是他们认识耶稣之前的生活方式。上文里,他将旧人描述为虚妄的意念、心思昏 昧、心里刚硬和放纵私欲(4 章 17-19 节)。而在今天的经文中,他将旧人描述为因私欲的迷 惑渐渐变坏的(4 章 22 节)。他们应该穿上新人,就是像上帝一样公义圣洁(4 章 22 节)。

保罗在之后的经文中进一步描述,新人包括说实话、适时调整情绪、适时的情绪管理、做正 经事、慷慨、说鼓励言语、恩慈、存怜悯的心和饶恕(4 章 25-32 节)。

❖ 材料:一个衣架、平日穿的衣服和少年军制服。

活动:

❖ 请组员们将平日穿的衣服挂在衣架上,然后放到墙上或高处,并预备一套少年军制服在旁。

❖ 在最快的时间里,将衣架上的衣服换成少年军制服。

❖ 在这个游戏中,他们很容易可以更换衣服。

❖ 但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告诉以弗所的人要做出改变,不是服装方面,而是他们的生活方 式、态度和身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讨论: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保罗从哪两个方面描述了我们应该 “脱去”的旧人(以弗所书 4 章 20、22 节)? 答:保罗将旧人形容为: (i) 我们在认识耶稣前的生活方式。 (邀请你的组员分享他们在认识耶稣之前曾面对的挣 扎 犯罪、恐惧、瘾癖等。如果非基督徒有关于生命转变的故事,他们也可以分享。 在这几天的灵修中,要求他们分享或许会有点尴尬。若没有人愿意分享,带领者应该 主动打破僵局,分享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 (ii) 被败坏的欲望所腐化。

一开始,这些欲望是对美好和值得追求事物的单纯渴望。事实 上,我们的欲望是上帝所赐 渴望和平、陪伴、快乐、舒适、安全感等,这些都没有 错。然而,这些欲望之所以是败坏的,是因为我们最主要的欲望应该是对上帝的渴望 (诗篇 27 篇 4 节),当我们把这些次要的欲望提升至比上帝那最好和最大欲望更重 要的位置时,它们就变成败坏、扭曲和具破坏性。

2. 问:保罗从哪两个方面描述了我们应该 “穿上”的新人(以弗所书 4 章 24 节)? 答:保罗将新人形容为:

(i) 像上帝一样公义。 旧人包含了错误、罪恶和自私的行为和态度,而新人则是做正义和正确 的事。

(ii) 像上帝一样圣洁。 “圣洁”是指被上帝拣选,为祂的旨意分别为圣。我们被呼召与周遭的 人不一样,不是为了特出自己,而是因为我们爱且属于那又真又活的上帝。

【注:有些属性是上帝独有的,例如全能和全知。无论我们多么亲近上帝、变得多像祂,我 们永远都无法达到祂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这些被称为上帝不可传递的属性。然而,像爱、诚 实,以及保罗在这里列举的公义和圣洁等属性则是可传递的。我们越认识与亲近祂,就会在 这些方面变得越像祂。】

3. 问:我们该如何脱去旧人,穿上新人(以弗所书 4 章 21、23 节)? 答:聆听和学习耶稣与祂的真理。

旧人就是“没有听过基督也没有学过祂真理的生活方式” (4 章 21 节)。因此,你所学习的生活方式就是新生命。如果你相信耶稣,那么你就有耶稣 在你里面,并透过你活出这新生命(加拉太书 2 章 20 节)。现在,你需要培养并让这新生命 成长。

更新你的心志。

作为耶稣的信徒,虽然你已经拥有祂的生命,但你仍然保留一些习惯和思维 方式,需要被圣灵改变和更新。你可以通过阅读和默想上帝的话语来做到这一点。让你的心 志紧贴上帝的真理,也让祂的思维方式改变并取代你当前的态度、价值观和思想模式。

结论:

❖ 你可以参与哪些操练,以继续聆听和学习有关耶稣与祂的真理,并在心志上被更新?勾选你 承诺要做的事:

o 定期参加教会聚会。

o 参与教会青少年团契、学校基督徒团契,或者少年军活动和圣经班。

o 完成 40 天灵修挑战。

o 每天或每隔一天花 5 至 10 分钟的时间阅读圣经和祷告。

❖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和几个月中,去实践这些事情。

 结束祷告。

课程主旨:

备课 :

第四天: 行这些事

在人际冲突、情绪和态度、心思和专注方面操练自己。

❖ 经文:阅读腓立比书 4 章 1-9 节

❖ 背景介绍:腓立比书是由保罗所撰写,他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建立了腓立比教会,并于公元 61 年被囚禁在罗马时写了这封信给他们。他写信的目的是分享唯独来自耶稣的真实喜乐。在 短短的四个章节中,“喜乐”这个字就出现了 16 次。今天的经文是取自最后一章,保罗在信 的结尾写了一些个人信息和最后话语。他特别提到腓立比教会的两位信徒,要求他们和解 (1-3 节)、劝勉整个教会要喜乐(第 4 节,整封信的主题)、要谦让(第 5 节)、把焦虑转 化为祷告(第 6-7 节)、管束他们的思想(第 8 节),并实践他们所学习和领受的(第 9 节)。

❖ 材料:无需准备

活动:

❖ 带领组员玩“说出颜色而不是文字”的游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AELLnt02Wo

❖ 讨论以下几点:

❖ 1. 正确的练习方法: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游戏很难?因为我们习惯用颜色来配对文字。这是 正确的方法,而现在这游戏教我们“错误”的方法,但如果我们经常这么做,我们就会掌握 它。不过这真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 2. 完美是不切实际的目标 :我们可以持续练习这个游戏,但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因为 一旦我们改变文字和颜色的配搭,我们的思想需要重新调整。但是,我们的确可以通过练习 取得进步。

❖ “熟能生巧”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音乐家和运动员会说,掌握一种乐器或一项运动的方式 就是进行大量正确的练习。

❖ 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呼召我们将信仰付诸行动。

❖ 备选方案:

如果你没有网络,可以讨论以下问题:

❖ 有句成语叫“熟能生巧”,你认为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让你的组员分享他们的看 法,以及讨论这句话是否正确。)

❖ 对这句话的批评可能如下:

➢ 如果你持续用错误的方法来行事,你会形成坏习惯。因此,唯有正确的练习才能帮助 你进步,而不是持续练习。

➢ 完美是不合理和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所以有人更愿意说:“练习带来进步”。

讨论 :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为什么保罗告诉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腓立比书 4 章 2 节)?我们该如何 将这句指示应用在生活中?

2.

答:当保罗在腓立比时,这两个女人与他同工传福音(第 3 节)。她们肯定是发生了严重的 冲突或意见分歧,以至于消息传到保罗的耳中,促使他写下这些话。

即便是在少年军里,冲突和意见分歧也是我们可能会遇到的事。保罗的指示提醒我们,要把 能让我们合一的事情放在优先位置。因为作为基督徒,我们服事和跟随同一位耶稣。虽然我 们可能会在做事的细节上有所分歧,但从大局来看,我们都是为了让耶稣得荣耀。

谨记这个观念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冲突时保持冷静、清楚地沟通和解决分歧,并且不让消极和 敌意影响我们。即使我们的意见不总是一致,但我们也能继续同工。

问:保罗给予腓立比信徒一些有关喜乐、谦让与和平的情感指令。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你如何做到这一点?

答:给你的组员一些时间反思,然后分享他们的答案。以下是一些关于培养这些心态的想 法。

喜乐 -阅读哥林多后书 4 章 17-18 节。记住,困难的情况是暂时的(“至暂至轻的苦楚”), 而在耶稣里我们拥有无尽的喜乐(“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我们面对现况时可能不快 乐,但我们可以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因此,我们要专注于耶稣(“专心仰望”),并紧紧 地抓住喜乐。

温柔 –学习在回应之前先停一停。我们对人和情况的即时反应往往过于鲁莽和强烈,甚至可 能会造成伤害。为了变得温柔些,先停下来思考,然后再说话或行动。

平安 –保罗教导我们把每一个焦虑转化为祷告。你担心你的考试吗?你可以祷告。你担心朋 友做出不好的选择吗?你可以祷告。无论是什么困扰着你,你都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祷 告,上帝应许会将祂的平安赐给你。

3. 问:保罗告诉腓立比信徒要把思想专注在什么地方(腓立比书 4 章 8 节)?想想一首你喜欢 的歌或电影,它是否符合这些标准?

答:保罗指示我们要思念那些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有德 行的和值得称赞的事。

你可以举一个当前的例子,比如朴彩英(Rose)和布鲁诺·马尔斯(Bruno Mars)所演唱的 热门歌曲《APT》。这首歌朗朗上口,到处都在播放。但如果你分析歌词,你会发现那是有 关一个女人向一个男人求爱的故事。如果他有兴趣,他可以到 APT(英文 Apartment 的缩 写,意为公寓)和她见面。这首歌是关于性滥交,我不希望自己、我的太太、我的儿女唱或 跳这首歌。

当你这么说时,估计有些组员会表示反对,例如:“这只是为了好玩,别那么认真!”或者 “哇,那样的话我们就不能听任何歌曲或看任何电影了。”向他们解释,管束自己所读、所 看、所听、所想的内容是个人的决定,为的是荣耀上帝。

例如,我个人不看恐怖电影,因为它们美化邪恶的事物。对我来说,那些电影不符合腓立比 书 4 章 8 节的标准。但我没有权利阻止他人观看,因为这并不是一个明确的道德真理。每位

基督徒需要考虑自己对媒体内容的底线在哪里。鼓励你的组员思考这个问题,并做出一些决 定。

结论:

❖ 今天,我们谈到在人际冲突、情绪和态度、心思和专注方面操练自己。

❖ 现在我们了解这些事,我们需要将它们付诸行动,以便它们不只是停留在头脑上的知识。保罗 在第 9 节写到:“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

❖ 当你努力操练自己的时候,记得灵修文章中所说的“我们不必靠自己的力量去行”。我们依靠 上帝的恩典和圣灵的帮助。因此,如果遇到挫折时不要沮丧,要持之以恒。

 结束祷告。

第五天: 属灵喂养

课程主旨: 操练自己查考和应用上帝的话,学习辨别是非,以及在属灵上喂养自己。

备课 :

❖ 经文:阅读希伯来书 5 章 12 节-6 章 2 节

❖ 背景介绍:希伯来书没有提及作者的姓名,但很有可能是亚波罗和巴拿巴。这封信是写给犹 太基督徒,旨在让他们相信耶稣比犹大教的一切 天使、摩西、旧约祭司和旧约 来得更伟 大。在今天经文的上文中,作者形容耶稣是大祭司(4 章 14 节-5 章 10 节)。而在今天的经 文里,他表示自己想要解释得更多,但他的读者还没准备好,因为他们还在接受基本的教 导,无法了解更深层次的教义。

❖ 材料:食物。

活动:

❖ 为你的组员准备一些简单的食物 披萨或泡面。

❖ 欢迎你的组员享用,但有个条件:他们不能自己进食。

❖ 备选方案:如果组员在家中进行灵修活动,他们可以请爸爸妈妈或兄弟姐妹其中一人用一只 手臂的距离喂他们,这样即有趣也有难度。

❖ 与他们一起讨论:

➢ 你喂食他人和被喂的感觉如何?(尴尬、困难、有趣、不方便等。)

➢ 你可以想象自己无法自主进食,必须像婴儿一样依赖他人吗? ❖ 今天的经文告诉我们,是时候喂自己吃属灵的“固体食物”,而不是依靠他人喂我们喝属灵 的“奶”。

讨论: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圣经比喻中的“奶”和“干粮”指的是什么? 答:“奶” 指的是信仰基础,就如“上帝道理的初步教导”(5 章 12 节,新译本)和“基督 初步的道理”(6 章 1 节,新译本)。例子包括我们得救本乎恩,是耶稣的死所换来的礼 物,不是基于我们的善行。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有别于其他宗教指出我们需要顺从一系 列的规则才能获得救赎。

“干粮” 指的是“仁义的道理”(5 章 13

节),以及持续操练分辨是非。在还没进入“干 粮” 阶段前,基督徒需要对恩典有正确理解,否则他们会变得轻浮(因为已经得到饶恕,所 以可以任意妄为)或过于律法主义(认为成为好基督就是要遵守一系列的规则)。

2. 问:我们可以如何预备自己,以便在属灵上从“奶”晋升到“干粮”阶段?

3.

答:持续操练分辨是非。换而言之,我们不能让上帝的话语只停留在脑中,而是要付诸行 动。这样一来,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强壮和成熟,足以领受圣经中关于仁义的更艰深教导,也 就是“干粮”。

问:什么是“初步的道理”?你是否需要学习更多,以便能够预备好自己来领受“干粮”?

答:悔改、信靠上帝、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和永远审判都是“初步的道理”。

(i) 悔改 包括摒弃我们错误的行为、思想和态度,并转向上帝。

(ii) 信靠上帝 始于相信祂的存在(希伯来书 11 章 6 节)。如果你的组员对此感到 挣扎,他们可以阅读有关上帝存在的护教和道德论证,例如 https://www.reasonablefaith.org。明白了这基本教义,信仰就应该发展至了解和 经历上帝的真实。

(iii) 洗礼 包括各样形式的洗礼。鼓励那些对信仰有把握但还没洗礼的组员接受洗 礼,他们可以和教会青少年辅导员或牧师谈谈。

(iv) 按手之礼 一般出现在旧约,用于按立祭司或领袖(民数记 8 章 10 节)。在新 约,按手是为医治(马太福音 9 章 18 节)、祝福(马太福音 19 章 13-15 节) 和领受圣灵(使徒行传 8 章 17 节)。组员可以通过为朋友按手祷告来体验这 一点。

(v) 当耶稣第二次再来时,人将从死里复活 (约翰福音 5 章 28-29 节)。基督徒对 来世的概念是我们不会像孤魂野鬼一样四处飘荡,而是拥有全新、不会朽坏 和灵性的身体(哥林多前书 15 章 42-44 节)。

(vi) 永远审判 也是在耶稣再来时发生。所有人会站在羊羔的白色大宝座前(启示 录 20 章 11-15 节)。作为基督徒,我们不需要惧怕这最终的审判,因为如果 我们已经相信耶稣,就可以确信自己的名字已经写在生命册上。

现在可能是个好时机,询问你的组员他们是否确定自己的永恒归处。如果他们不确定,你可 以和他们一起做认罪祷告,以便审判日来临时,他们也能够无所畏惧。

认罪 承认他们是罪人。

认信 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祂死而复活,为他们的罪付上代价。

认主 接受耶稣作他们生命的主和救主。

结论 :

❖ 今天我们进入 40 天灵修之旅的第五天。希望你享受其中,更多认识上帝的话语,并与他人分 享生命。

❖ 我们能够在基督社群里互相支持固然好,但我们也需要成长成熟,在属灵上喂养自己和他人, 一路相助。

❖ 在这 40 天之后,鼓励组员操练自己查考圣经,把其中真理应用在生活中。让这 40 天成为一个 起点,在活动结束后继续研读上帝的话语。

 结束祷告。

第六天: 成长的呼召

课程主旨: 亲身经历上帝的荣耀与美善,在基督里成长,得着救恩的确据。

备课:

❖ 经文:阅读彼得后书 1 章 3-9 节

❖ 背景介绍:关于彼得后书 1 章 3-9 节的背景,请参见第一天。

❖ 材料:能够连接网络的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

活动:

❖ 观看这个动物趣味视频(如果有需要,你可以打开字幕)。

❖ 今天的灵修文章使用海鞘(一种会吃掉自己大脑的动物)作为反面教材例子,告诉我们如何 不 成长。

讨论 :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上帝如何呼召我们(彼得后书 1 章 3 节)?

答:祂用自己的荣耀和美善呼召我们。

上帝的荣耀

指的是祂属性的光辉和美丽,以及祂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是我们必须亲身经历的 事情,很难确切地解释清楚。有个比喻提到上帝的荣耀如太阳一样闪耀(启示录 21 章 23 节)。我们需要太阳,没有它的光,我们就无法生存也看不见周遭。

同样地,我们是为上帝荣耀而造的(以赛亚书 43 章 7 节)。没有祂的荣耀,我们甚至不存 在。然而,如果我们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太阳的热会灼伤我们或使我们失明。上帝的荣耀 也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如果我们完全暴露在祂面前,我们就会死(出埃及记 33 章 18-20 节)。

上帝的美善 指的是祂道德上的完美。祂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直(诗篇 92 篇 15 节)。祂的良善 常与慈爱一起出现(历代志上 16 章 34 节),因为即便我们应受惩罚,但祂依然爱我们。就 如上帝的荣耀,我们一定要“尝尝和看看”(诗篇 34 篇 8 节)才能知道祂的美善。

2. 问:在第一天里,我们选择培养一个基督美德: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 弟兄的心和爱众人的心。目前你的进度如何?

答:给予每位组员机会分享他们在培养这些基督美德时,所面对的挣扎和取得的胜利,以及 他们在那些方面的成长如何为他们带来成效和积极性。与那些取得突破的人一同喜乐,也鼓 励那些觉得难以前进的人。

3. 问:用 1 到 10 来打分,你对自己的救恩有多少的把握?你怎样才能更有把握地确认这一点 (彼得后书 1 章 10-11 节)?

答:让每位组员分享他们的信心程度。有些人可能很有把握,有些人则不确定。询问那些打 9 或 10 分的组员,他们为何如此有信心。你也可以提醒非基督徒组员有关第五天的“认罪-认 信-认主”祷告。如果他们预备好且愿意,你可以和他们一起祷告,邀请耶稣进入他们的心 中。

对于那些不确定自己救恩的基督徒组员,用约翰一书 5 章 12 节提醒他们:“人有了上帝的儿 子就有生命”。向他们保证,耶稣应许与任何为祂开门的人同住(启示录 3 章 20 节)。

此外,今天的经文和文章鼓励我们要在基督里不断成长,享受探索上帝的美善。当他们这么 做的时候,就不会再担忧“我是否真的得救”这个问题。

结论:

❖ 鼓励每位组员继续更加认识上帝,体验祂的荣耀与美善,并在基督里成长。

❖ 赞扬那些在操练自己培养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和爱众人的心取 得进步的组员。

❖ 对于那些面对挣扎的组员,提醒他们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当你每天都看到一个孩子时,你不会注意到他们的成长。但有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 他们长得和你一样高。

➢ 同样地,属灵方面的成长可能缓慢。你会觉得沮丧,认为自己完全没有成长。但只要 持之以恒,有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成长许多。

❖ 呼召那些对自己的救恩没有把握的人,鼓励他们信靠与相信耶稣。再次向他们保证,他们能确 信自己拥有永生。

 结束祷告。

第 7 天: 克制自己

课程主旨: 操练自己专注、用心地跑完信仰的路程,战胜天性的欲望和本能。

备课 :

❖ 经文:阅读哥林多前书 9 章 24-27 节

❖ 背景介绍:参见第二天。

❖ 材料:A4 纸、剪刀、透明胶纸、颜色笔或魔术笔。

活动:

❖ 给予每位组员两张 A4 纸。

❖ 要求他们在 5-10 分钟内设计、制作和装饰一个纸冠。

❖ 完成后,请大家投票选出最好的纸冠。

❖ 与他们一起讨论:

➢ 大家都做得很好!但你觉得这些纸冠可以存留多久?

➢ 它们只是用纸张做的,想像一下,如果它们被雨淋到或被火烧到会如何。一百年后, 这个由

(填入获胜者的名字)所做的纸冠依然存留的可能性有多大?

❖ 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鼓励我们操练自己,在信仰的路程中跑得好,以赢得可以存到永恒的 冠冕。

讨论 :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哥林多前书 9 章 24 节)是什么意思?

答:这意味着我们应竭尽全力、全力以赴、心无旁骛、严于律己和绝不放弃。

可惜的是,有些基督徒没有活出这样的生命。他们只是随波逐流,就因为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到教会参与崇拜,所以他们也一同出席。他们追随身边的文化规范,没有真正去思考过他们 的信仰和信仰的原因。对他们来说,成为基督徒更像是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而不是艰苦的 赛跑。

这句话呼召我们要提升表现,不要掉以轻心或满足于过去的属灵成就,反倒要继续努力、不

断地进步、保持专注和自律,在追随耶稣的路上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你的组员需要在他们的 基督徒生活中进行这种思维习惯和价值观的转变吗?

对于非基督徒组员,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当然我们希望有一天,你也会选择耶稣作为你最 终的奖赏,因为没有什么能像祂一样满足你。然而,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 优异的考试成 绩、一纸难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收入丰厚的职业、和睦的家庭或其他,你都要全力以赴。

2. 问:说到“参加运动比赛”和“节制”(哥林多前书 9 章 25 节,新译本),在第二天的灵修 结束后,你进行了哪方面的属灵锻炼?分享你的进展和经历。

答:我们在第二天的灵修中谈到三个属灵锻炼:用腓力比书 4 章 8 节的标准来过滤媒体讯 息、固定领受上帝的话、尽最大的努力活出并实践上帝的话。

给予每个组员机会分享他们在属灵锻炼中的进展,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如此一来,他们必定 能如少年军里的核心价值所倡导的,“在道德品格中发展和成长”以及“成为忠诚和负责任 的公民” (www.bbmalaysia.org/our-values)。

3.

问: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哥林多前书 9 章 27 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这不是说保罗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而是意味着他战胜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本能。

例如,控制饮食并不是大多数人的天性。我们享受吃甜食和垃圾食品,甚于吃有益健康的营 养食品。运动也是一样。跑了几米后,我们的肌肉开始发烫,也会喘不过气,萌生想放弃的 念头。为了操练自己控制饮食和运动,我们必须战胜这些对不愉快事物避而远之的自然倾 向。

同样地,属灵上的自律对我们来说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们喜欢看和听自己喜欢的东西, 而不是将我们的选择交给基督;我们宁愿读故事书或听有趣的播客,而不是阅读圣经或听 道;我们宁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不是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这与腓立比书 2 章 4 节相 悖)。因此,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征服并战胜我们天性的欲望和本能。

结论:

❖ 鼓励每位组员继续操练和锻炼自己,以便在信仰的路程中跑得好。

❖ 用以下的诗歌带领你的组员敬拜,里面的歌词说到在信仰的路上要持之以恒,直至我们面对面 见到耶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OqAsRbAlMg。  结束祷告。

第八天: 不住祷告

课程主旨: 操练自己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以及在祷告中支持领袖与事工同工。

备课 :

❖ 经文:阅读帖撒罗尼迦前书 5 章 16-28 节

❖ 背景介绍: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是由保罗所撰写。他在公元 51 年左右建立了帖撒罗尼迦教会, 并在离开教会几个月后,也就是公元 51 或 52 年写第一封信给他们。他写信的目的是坚固他 们的信仰,以及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 耶稣很快会再来,就在他们或他们所爱的人离世之 前。今天的经文是这封信的最后一部分,指示他们在等待耶稣第二次再来时,应当如何生 活。保罗劝勉帖撒罗尼迦信徒选择喜乐、祷告和感恩(第 16 至 18 节)。

❖ 材料:笔和纸。

活动:

❖ 请组员在一张纸上列出他们高兴和悲伤的事情,给予每位成员机会分享。

❖ 有时,我们可能会更容易记得不好的经历,而不是快乐的事情。

❖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要学会对快乐和悲伤的经历都心存感恩。

❖ 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告诉我们要 “常常喜乐”和 “凡事谢恩”,而不仅仅是在一切顺利 的时候。

讨论: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保罗叫我们“常常喜乐”(帖撒罗尼迦前书 5 章 16 节)和“凡事谢恩”(帖撒罗尼 迦前书 5 章 18 节),我们该如何做到?

答:在悲伤时喜乐、在困境时感恩的秘诀就藏在第 16 节和第 18 节两句经文的中间: “不住地祷告”(第 17 节)。若要保持喜乐和感恩,我们需要专注于上帝。无论我们的 感受或环境如何改变,祂的良善、慈爱和真理都是恒久不变的,像基岩一样坚固。

2. 问:保罗为什么请帖撒罗尼迦信徒为他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 5 章 25 节)?

答:保罗相信(我们作为现今的基督徒也相信),祷告会带来改变;上帝会垂听和回应 我们的祷告,在祂的宝座前为他人代祷是一项值得付出的努力。

在这封信中,保罗没有详细说明他们应该如何在祷告中支持他。但在第二封信中,保罗 请他们为福音能够得到广传和得着荣耀,以及他和他的同工能够脱离恶人的手来祷告 (帖撒罗尼迦后书 3 章 1-2 节)。

结论:

正如保罗呼吁帖撒罗尼迦信徒为他祷告一样,我们也应该在祷告中支持我们的牧师、全 职事工人员和教会领袖。在少年军中,基督徒组员应以祷告支持他们的队长、军官、小 队长、军官委员会等。

3. 问:让我们静下心,单独来到上帝面前向祂祷告,以此作为建立恒切祷告生活的开始。

4.

答:给予你的组员一段安静的祷告时间,在心中反思一些问题并化作祷告,例如这个星 期里,你有什么感恩或喜乐的事?请他们想想一些少年军、学校和教会里的领袖或掌权 者,以便为他们代祷。你也可以在他们祷告的时候,放一些轻柔、安静的背景音乐。

❖ 鼓励你的组员操练自己,做保罗劝勉帖撒罗尼迦信徒去做的这些事。

❖ 如果你想要以一首诗歌作为结束,这是一首将帖撒罗尼迦前书 5 章 16-18 节谱成曲的诗歌: (851) Kids Song - Rejoice Evermore - YouTube  结束祷告。

第九天: 常常祷告

课程主旨: 操练自己恒切地祷告。

备课:

❖ 经文:阅读路加福音 18 章 1-8 节

❖ 背景介绍:路加福音描述了耶稣公开传道的过程,这项事工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鲜为人 知、广为人知和遭拒厌恶。今天所读的经文处于第三阶段的中期,也就是耶稣受难的前奏。

在路加福音 18 章之前,耶稣在路加福音 17 章 20-37 节中谈到祂第二次再来将会是出乎意 料、突然出现的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祂告诉他们恒切寡妇的比喻,教导门徒他们在等 候祂第二次再来时,需要坚持操练的事 恒切祷告,并信靠上帝的良善与公义。

❖ 材料:三个矿泉水瓶、六个橡皮筋

活动:

❖ 在地板上放三个矿泉水瓶,组员们需要从一米远的地方扔橡皮筋,以便套在水瓶上。限制组 员每人只能尝试六次,目标是三个矿泉水瓶都套上橡皮筋。

❖ 与他们一起讨论:

➢ 有多少人的三个矿泉水瓶都套上橡皮筋?(请大家举手示意。)做得好!

➢ 你是否第一次尝试就成功?(如果你的组员是普通人,那没人能一次就成功套上。)

➢ 你尝试了多少次才成功套上?(估算即可)

❖ 当你第一次失败的时候,你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且持续尝试。

❖ 在今天的经文中,耶稣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在祷告生活中操练这种持之以恒的纪律和态度。

讨论 :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比喻中的不义法官与上帝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路加福音 18 章 2-8 节)?

答:那位法官在权力与地位上高过寡妇,能决定她的案件是否能得伸冤。同样地,上帝拥有 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柄,掌管我们的一切。法官拒绝回应寡妇伸张正义的请求。同样地,有 时候,我们可能觉得上帝没有回应我们的祷告。

法官是不义之人,他既不敬畏上帝,也不尊重社会规范。然而,上帝是公义的,是各样美好 赏赐的源头(雅各书 1 章 17 节)。在最后,法官出于自我保护的私心回应了寡妇,而上帝回 应我们的祷告是出于对我们的爱、为我们好,即便是在祂说“不”的时候。

2.

问:恒切寡妇的比喻如何鼓励我们坚定持续地祷告(路加福音 18 章 6-8 节)? 答:上帝是良善的,祂爱我们。与那寡妇和不义的法官不同,我们不必劝说祂、说服祂或缠 磨祂。但正如那寡妇坚持不懈,最终得到伸张正义一样,我们也要持之以恒,因为最终我们

的祷告会得到回应。有时候,上帝不说“好”,而是说“不”或“等等”。尽管如此,我们 仍可以继续相信祂掌管一切,祂会以我们的利益为重。我们对祂爱的理解使我们能够在祷告 中坚定,不因恐惧、担忧或沮丧而放弃,直等到耶稣再来。

3. 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实际的方法来操练恒切祷告? 答:

(i) 设定每日祷告的时间。

把祷告列入日程表的一部分,能够帮助你持之以恒。如果你不知 道如何祷告,你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祷告:

认罪 :向上帝承认你的罪,请求祂的饶恕。

赞美 :为着上帝的本性敬拜祂。

感恩 :感谢上帝为你所行的事。

祈求 :向上帝祈求你所需要或想要的东西,并为他人祷告。 (ii) 用经文来祷告。

例如,今天阅读了路加福音 18 章 1-8 节,你可以做类似的祷告:“亲 爱的上帝,耶稣说祢会为祢所拣选的人伸张公义,祢会看见他们得到公义。我祷告祢的 公义能在 彰显。”在空白处填入你所知道的不公义现象,如在朋友之间、学 校、马来西亚或全世界。

(iii) 写祷告日记。

写下你所祷告的情况和人。每个星期阅读一次,如果圣灵感动你,就继 续坚持为那些仍未蒙应允的事项祷告。当得到回应时,也要记录下来。看到上帝回应 你的祷告,将鼓励你持之以恒。

结论:

❖ 鼓励你的组员操练恒切地祷告,把在第三个问题中所讨论的内容付诸行动。  结束祷告。

第十天: 记在心上

课程主旨: 操练自己谨记和遵行上帝的话。

备课 :

❖ 经文:阅读申命记 6 章 1-9 节

❖ 背景介绍:申命记记载了摩西重述上帝在西奈山赐给祂子民的律法(出埃及记 20-30 章)。

在今天的经文中,摩西总结了律法,然后宣告示玛(Shema),也就是犹太人的信仰宣言。

之后,他将律法的本质归结为尽心、尽性、尽力爱上帝。摩西接着指示他们将上帝的话语记 在心里,并传授给他们的儿女,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便他们能够常常 记得和遵行这些诫命。

❖ 材料:圣经。如果你决定进行创意性活动,可以预备 A4 纸、剪刀、透明胶纸或订书机,以 及美术用品。

活动:

❖ 要求你的组员两人一组。

❖ 两人轮流背诵申命记 6 章 4-5 节,目标是在不用查看圣经的情况下,可以完整背诵出整句经 文。

❖ 五分钟后,选择三四名志愿者在整组人面前背诵经文。

❖ 对于那些未成功背诵出经文的组员,鼓励他们继续练习。

❖ 如果你有时间,给他们一些 A4

纸、透明胶带或订书机,让他们发挥创意,设计写有申命记 6 章 4 节和 6 章 5 节的头带与手环。

➢ 手环方面,你可以将经文缩短成“上帝是独一的主”和“爱耶和华祢的上帝” ➢ 你可以将此活动项目挪至“结论”环节,这或许会更恰当。

❖ 如果你是独自进行这项灵修计划,你可以记住和背诵这句经文,也可以随己意制作头带和手 环。

❖ 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活动其实就是将所读到的一些经文付诸行动。现在就一起查看吧! 讨论 :

❖ 与组员们一起阅读圣经经文和灵修文章。

❖ 讨论反思问题:

1. 问:为什么以色列人要遵守上帝的律例诫命(申命记 6 章 2-3 节)? 答:以便他们敬畏上帝,一生活在恩典里,经历个人与国家的繁荣昌盛。

有时候当我们想到上帝的诫命和律法,我们会认为上帝就像个严格的警察,只要我们犯了一 条诫命,祂便会施予惩罚。但这里所给出的顺服理由揭示了上帝不同的形象。祂没有用律法 来限制或辖制我们,而是要帮助我们活出真正的自由、喜乐、幸福和成长。顺服上帝律法最 大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拥有特权与祂建立个人关系,以及能够认识和敬畏那创造广阔、美

丽、奇妙、复杂世界的全能造物主。【注: “敬畏主”不是畏惧或被祂所恐吓,而是带着一 颗敬畏的心来敬拜祂】

2. 问:透过你所背诵的经文(申命记 6 章 4-5 节),你可以从中学习到有关上帝的什么事? 答:第四节 上帝是独一的,这意味着唯有祂是上帝,没有人像祂一样。所有事物与所有人 都是被造的、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不完美、依赖外部原因来存在与生存。唯有上帝是创 造主、永恒的、超越时间和空间、完美的、自有永有,以及自给自足。

第五节 上帝配得我们的爱。祂配得我们完全的忠诚、配得成为我们所有的情感、欲望、思 想和努力的焦点。以色列人经历了祂的爱,因祂差派摩西将他们从埃及为奴之地拯救出来; 我们也经历到祂的爱,因祂差派耶稣来拯救我们。

3. 问:我们能够如何把上帝的话记在心上,使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申命记 6 章 6-9 节)?

答:(一)我们可以背诵上帝的话

,就如我们在之前活动所做的那样。然后我们可以默想那 些话,让上帝的话更新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思考、看待世界、理解经历的方式;也让上帝 的话改变我们根深蒂固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我们可以与亲友谈论上帝的话。 身为儿子或女儿,你可以和父母分享你所学到有 关上帝和祂话语的事。作为青少年,你可以回过来在属灵上鼓励父母,服事他们,并成 为他们的祝福。

如果你来自非基督徒家庭,分享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为,即是把上帝的真理和爱播撒在 他们的心中。摩西鼓励以色列人利用每个机会 坐着、行走、躺下、起来,与他人就上 帝展开深入谈话。

(三)我们可以使用装饰物来帮助我们记得上帝的诫命。 记得在 90 年代,那印有 WWJD 的腕带和 P.U.S.H 的口号吗?它们个别的意思为“耶稣会怎么做”(What Will Jesus Do) 和“祷告直到事情成就”(Pray Until Something Happens)。它们很好地提醒我们像基督 一样行事和说话,把我们所有的焦虑和关心转为祷告。

(四)我们可以把圣经经文写在便条纸上, 然后贴在笔记型电脑的屏幕或镜子等。每一 次我们看到这些经文,我们就会想起上帝的真理。摩西告诉以色列人将上帝的话系在手 上、戴在额上、写在门框和城门上。你的组员可以自由发挥创意,决定如何以及在什么 地方摆放写有圣经经文的物品。

结论:

❖ 鼓励你的组员操练自己背诵、默想,并与亲友谈论上帝的话,同时在合适的地方摆放与经文 相关的物品或标识物,以便牢记和想起上帝的话。  结束祷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