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灣新聞自由年報

Page 25

變貌三:新媒體之年

人才招募給了《報導者》信心,團隊成軍後至

雖然《報導者》不衝刺點閱數與粉絲人數,但

今,這些來自四方的人才,對於好報導的無限

上線不到四個月,《報導者》的臉書粉絲數已

想像,在彼此激盪、爭執、衝撞的過程中,從

超過八萬人,每天進入《報導者》網頁瀏覽文

題材、敍事方法上,進行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實

章的讀者,在中午十二時過後,幾乎是相當穩

驗。

定的狀態,臉書轉發分享的次數也不少。雖然 《報導者》還在起步,但這些量化指標仍是除

開啟數位敍事的實驗

了文章品質外,我們持續觀察和追蹤的目標。

《報導者》一上線,以「急診人生」的新聞遊

開放與信任的媒體文化

戲,帶讀者回顧八仙塵爆半周年後,患者復原 的挑戰,同時解讀台灣醫療執業現況的困境。

除了多元的人才來源、嘗試較長時間的採寫、

這個遊戲由擅長資料新聞學的年輕記者與外部

多元的數位敍事,我們也在組織管理上,試著

合作夥伴─《g0v》的工程師,共同開發研究三

擺脫傳統媒體由上而下的科層文化,而以較開

個多月,自主題設定、資料蒐集、遊戲內容、

放自由的組織,來回應內部風格各異的寫手。

角色設定、使用者行為等,多方試驗後上線。 這改變說故事方式的企圖,讓讀者因有趣的共

這個落實,從《報導者》挑高的辦公室空間、

感和體驗,進一步認識嚴肅的新聞議題,是台

沒有固定位置的辦公座位、編輯會議無差別共

灣媒體的首次嘗試。這也是《報導者》做為新

享資訊、鼓勵不同意見者說出想法、透明公開

媒體,對於數位敍事多方嘗試的承諾。

的雲端訊息分享、自行管理上下班與休假等制 度,落實記者自我管理。我們相信,用對人,

又例如「舉牌人朝不保夕的勞動真相」,記者

人就會往對的方向走並自我要求和激勵。而在

透過深入現場並揭露體系內的分層剝削,最後

建立自由與信任的同時,編輯台的定位則是記

寫出一萬六千字的長文。這樣上萬字的長文雖

者專業的夥伴與把關者。

不是《報導者》文章的常態,但多數專題都有 四千到六千字不等的規模,這種半長文,有相

在這短短上線一百天的過程中,《報導者》期

當濃厚文學色彩的寫作風格,相當顛覆媒體這

許自己能展現更多的公共性格。除了目前已在

些年來對讀者的想像,包括「標題決定一切」

進行的,包括開放原始碼、網頁後台的設計,

、「不讀長文」的假設。

幾次在大學校園的演講邀約裡,不少學生表達 期待《報導者》開設一系列深度報導的營隊、

我們內部仍在摸索所謂的「報導者文風」,目

分享多媒體敍事的方法論、包括影像與聲音,

前仍傾向尊重記者各自的特色,但紮實的新聞

以及用資料新聞做為報導主體的嘗試……,都

事實與或濃或淺的文學敍事,的確已形成讀者

是《報導者》期待持續耕耘的。

對於《報導者》的初步印象。強烈的「報導者 文風」仍在摸索,但我們的確觀察到,《報導

成為好的報導者,甚至協助更多人成為好的報

者》的讀者,對於新生事物、對於議題的多層

導者,是《報導者》的目標。台灣需要更多好

次有著強烈好奇,而讀者也能帶著同理心與慢

媒體好記者,一起重拾對「慢」新聞與「好」

讀的心,進入故事的不同視角與脈絡。

新聞的信心,相信獨立精神的必要、走入田野 的必要、調查的必要、深度思考的必要、跨界

19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