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00 十一月號

Page 1

十一月號 K100 vol.002


K100 編輯部引言

消失

今年上半,突如其來的疫情升溫打亂了生活。像是月曆被吞去了 一大塊,一切忽然就在這樣的震盪下脫離軌道——活動停辦、遠

距教學……從人生規劃到明天早餐該吃什麼,所有安排都無所適 從,所有計畫都無處安放。

當原來所憑依的日常解構,人們在失序之中找到新的節奏。在那

之中,有些事物消失,有些重獲新生。幾個月過去的現在,日子

與變動已逐漸取得平衡。於是,這期 K100 想和走過三級警戒的

各位重新檢視那段或慌亂或凝滯的日子,看看這場「消失」裡頭, 我們遺失了什麼,又獲得了什麼。


目 錄 K100 編輯部引言——消失

專欄特輯——Lost n Found 主題文章 推薦專欄 攝影專欄 插畫

四格漫畫 展覽宣傳 當期展覽


專欄特輯

L o s t n Fo

K 1 0 0 編 輯 部 透 過 I G 的 問 題 箱,邀 請 大 家 分 享 一 些 關 於 疫 情 時 代 下

Q: 有因為 疫 情的關係而失 去 什麼嗎? 五個月的房租。

營隊 取 消⋯⋯ 系 展取 消⋯⋯ 小 琉 球 行 和澎 湖 行 和高雄 行 和⋯⋯( 太多了) 失 去 回 家 的 機 會,但 也 獲 得了 很多其他 的 溫暖。

失 去旅行,但 獲 得更多和家人相處 的 時 間。

:我 躺 在 床 上一 個 禮 拜,一 天 走 路步 數 26 步。

:開 學了還 在 跟 同學討 論 端 午 連假?( 應 該 是 雙 十連假 )


o u nd

下 生 活 中 發 生 的 改 變 與 心 境 的 轉 換。

疫 情 時 代 下 的

失 與 得

Q: 有因為 疫 情的關係而獲 得什麼嗎? 我 學 會用氣 炸鍋 烤肉桂 捲! 我 學 會 烤 瑪 德 蓮! 沒 綽 我 獲 得瑪 德 蓮。 好 不 容 易見 到 不管是 朋 友、家人、愛 人 的 時 候,會發 現彼 此 所 說 的 好久不見,包含 的 情 緒是 到目前 為止 感 受 到最 真 誠 的 想 念。 在 疫 情 之下 失 去 外 在 的 自由,但 獲 得 的 是

內 在 自由 的 時 間,雖 然 說 是 自由 卻 是 要 看

怎 麼 去解 讀 這個 時 間。從 最 一開 始的孤單、 束 縛 與 壯 烈的空虛,到 後 來會 消化 成平 靜,

然 後 思 緒 會 逐 漸 清 晰,加 上 與 朋 友 正 向 的 關 懷 互 動,會 獲 得 疫 情 前 腳 步 太 快 時 沒 看 見的 溫暖和一 起 期 待一 切 變 好 的 能 量。


十一月專欄

主 題 文 章

徐曼淋

失戀、落榜、車禍⋯⋯種種或大或小

積累成每日儀式感(例如:弄一碗水

休 止 符, 至 多 影 響 前 進 的 步 伐 大 小

咖啡)。

的意外,沒有一項能在我的人生劃上

與速度罷了——直到政府宣布三級警 戒, 巨 大 的 休 止 符 就 這 樣 落 在 2021 年夏季。

在此起彼落的求救吶喊中夾雜著幾聲 尖銳的安撫,早安您好的長輩圖變成 查核不完的假消息,社群媒體上掀起 展演時代下的防疫新生活潮流。我們

果燕麥優格碗,或是一杯失敗的手沖

堅信著山不轉路轉,疫情不轉我轉,

卻忘了自己不過是普通人,實際上只 能任憑焦慮牽制住前進的步伐。失序 的夏末裡,除了外食家庭難得開火的

四菜一湯晚餐時光,每天都在害怕確 診與練習獨處中度過。

遵循的日常不再是日常,計畫趕不上

被迫按下暫停的世界,讓過去草率包

什麼也不剩。

忽略的人生要事浮出水面。我捧著破

變化,新冠病毒掏空了我們的盛夏,

「我沒辦法放慢腳步,更別叫我停下

休息。」自有記憶以來,我就是一個 閒不下來的人,熱愛寫週計劃、年度

紮的傷口無所遁形,也讓總是被忙碌 碎不堪的自己無處安放,只好去正視 每一塊碎片,練習放下折磨的人與情

緒,試著去整理早已雜草叢生的日子。

目 標( 即 使 從 來 沒 有 百 分 之 百 達 成

這場「消失」宛如末日般折磨,我們

樣的我遇上新冠病毒劃下的休止符,

的未知裡掙扎,在掙扎中練習整理自

過),享受忙碌卻充實的生活。當這

依舊不肯退讓——丟了實習就再找一 份實習、遠距上課讓零碎的通勤時間

遺失了計畫完美的未來,在顛沛流離 己,然後——賦予末日新樣貌重生。


賴佳伶

說到消失你會想到什麼?或許是曾經對你而言

重要的人事物不見了、或許是生命的解脫、又 或許是一段珍貴時間的消逝…對我來說把握好 每個當下不讓時光在我們眼前「消失」才是最 難也最重要的。

從小到大身旁的朋友來來去去,每一次友情的

緣分走到盡頭都讓我必須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 釋懷。身旁一個形影不離的靈魂就這樣從此消 失不再有交集,那些過去的回憶隨著彼此分離

也漸漸的消散,曾經一起做過的傻事、爛到不 能再爛的笑話、噁心至極的默契⋯⋯過去的我 只要想到這早已經淚流滿面,對沒錯我就是那 無可救藥重感情的廢物啊!隨著時間一年一年

的過,一次次受傷的心都為他貼上了 ok 蹦,找 方法為自己療傷最後傷口終將痊癒,後來我知 道每次的受傷都使心變得更堅強了。

還記得小時候我媽曾在我又陷入悲傷情緒裡的

時候跟我說過:「每個人都是一輛不斷往前行 駛的列車,途中有人會上車也會有人下車,你 不能控制也不必難過,只需要祝福。」人各有

志,說什麼永遠不永遠的不太實際,若能把握 好每個當下不讓他在你眼底下白白的消失,那

就是給自己最棒的承諾了吧 我想,所以好好愛 那些你愛也愛你的人!有多久沒好好抱一抱家

人、朋友,願看到這的你能身體健康然後把握 好每一個當下!好好去愛好好去感受生命:)


推薦專欄

說說你喜歡的事物吧。

電影推薦 / 媽生理工

原罪犯 韓版 Old Boy

若你是一個世俗標準下三觀非常正確的人,千萬別點開這部重口味的電影,否則 它將會送你致命的一擊。

電影反覆出現的:「即使我是個禽獸,難道禽獸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嗎?」這是

Old boy 中吳大秀對生命的吶喊,也是導演對世俗道德標準的詰問。讓我們不得

不反思所謂的倫理綱常到底是何物?電影將這些違反綱常的禁忌推向了極致,或

許部分觀眾會被這些禁忌帶來的視覺刺激所衝擊,但仍舊無法否定這部作品本身, 因為挑戰極端未嘗不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有的時候,觀眾必須具備的只是尊 重電影本身。令人歎為觀止的,還有導演各種長鏡頭下的蒙太奇剪輯手法,時常

將角色之間的矛盾、情感張力推進至頂點。不管是運鏡還是演員情感的輕重刻畫 都耐人尋味。使得許多電影人爭相仿效 Old boy 的運鏡技巧。

而若只以前述提到的技術層面去抽絲這部電影,忽視了技巧包裝下導演真正想傳 達的,進而去定義這部電影只是個蘊含暴力美學的動作片,那就顯得太狹隘了。


電影推薦 / 安妮

Music, I'm your dearest friend. 音樂對你來說是什麼?多數的回答可能是娛樂、消遣等,當生活以穩定熟練的速 度向前流動,音樂的確只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陪襯;但在一些特殊狀況下,音樂是 一種救贖,不一定是痛苦中的那束光,也可以是通道,將封閉的內心與外界連接 起來。

《Music》(譯為《幸福剛剛好》)是一部 2021 年上映的音樂原創電影,由澳洲 知名不露臉歌后 Sia 自編自導,片中描述了自閉症少女 Music 與她的姐姐 Kazu

因著祖母去世而住在一起,並由陌生到熟悉的故事;兩人原本活在完全不同的世 界,卻在相處過程中適應彼此,生活逐漸交織,從而重拾遺落的親情與溫暖。劇

情推進當中,Sia 大量穿插了具有她個人特色的歌舞片段,除了親自製作電影原聲

帶,造型部分也加入許多巧思,配合人物情緒設計了一套套獵奇的服裝;演員身 兼舞者,用誇張的臉部表情增添戲劇性,營造奇異又夢幻的感覺。

當初在 HBO 上看到時我並不知道《Music》在導演和背景上的特別之處,只單

純覺得它的穿插與剪輯方式很有趣,像是一串 MV 連續劇,在歌曲和舞蹈中藏入 很多藝術性的表演和含意;後來到網路上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這就是 Sia 的風

格!其實《Music》的票房表現不算出彩,爛番茄影評只得到 8% 的評價,並引

起過諸多爭議(關於自閉症的呈現方式、專業人士認為 Sia 的執導表現不佳等), 甚至使 Sia 本人因此註銷她的個人 Twitter(有這麼嚴重嗎 OMG)。不過話說回 來,若單以畫面的藝術感和音樂性來說,我覺得《Music》是一部非常成功且有

特色的音樂電影;劇情雖然稍嫌平淡但瑕不掩瑜,重點是它在有點荒謬甚至心酸 的氛圍裡傳遞出溫暖的感覺,正如 Sia 自己說的:「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我 們都要學會愛自己、愛別人與勇敢接受別人的愛,這是電影最想傳達的精神。」 願世間的不美好都能透過音樂轉負為正!


攝影專欄

安迪


吞雲吐霧 只限燈火闌珊處...... 阿是通風良好處。


插畫

閃 線 / Yny


四格漫畫 袋安


展覽宣傳 日間圖文系 109 級班展

非虛構星球

本次圖文系日間部二年級班級展覽主題為「非虛構星球」,非虛構本身是紀實性 概念,但是以實際的作品創造屬於自己的星球,又是一趟奇妙虛幻的旅程,期待 兩項概念的碰撞與結合,可以為觀展者帶來更多火花。

當觀展者置身於展間時,可能會思考此項作品到底是真實存在又或是虛構幻象, 我們希望可以跳脫這些客觀定義的框架,更深入探討所謂的虛構,如何真實呈現 在眼前,而真實又如何融入幻象之中,傳遞每位創作者的非虛構星球,見證心底 不可抹滅的信念與價值。

展覽作品將從圖文印刷媒材出發,以四大領域-「攝影」、「設計」、「印刷」、

「出版」發展,延伸結合數位整合、色彩管理等專業概念,因此作品亦有網絡媒體、 立體創作等多樣化呈現,希望為觀展者呈現更豐富的星際體驗。 展覽資訊 /

日期 | 2021/12/07 ( 二 ) - 2021/12/12 ( 日 )

時間 | 12/07 12:00~17:00・12/08-12/11 10:00~17:00・12/12 10:00~16:00 地點 | 臺藝大教學研究大樓 B2 真善美藝廊


當期展覽 2021/9/28—2022/3/6 台灣設計館 1、2 展區

極瑞士 SWISS MAX- 瑞士設計展

這場展覽透過 3 個展區、以「百」為單位的豐富展品,讓人一次 飽覽瑞士百年以來的設計歷史及風格美學。

2021/10/15—2022/01/01 林本源園邸

光映綺想曲:2021 光影藝術展

結合園邸建築,透過光雕秀、動力雕塑裝置、立體聲音裝置、互 動體驗等。將園邸各展區以多元藝術呈現,藝術與光影新科技跨 界創作,以沉浸體驗重塑林園意象。

2021/12/08—2022/01/02 不只是圖書館 ( 松山文創園區 )​

《他方》徐世賢個展​

我將過往居住英國期間每趟重要的旅程,​畫成一幅幅如夢境般的

風景。​

縱使全球疫情持續肆虐,人和地方的互動卻從未止息,​我們仍不

斷探索新的地域,而從中獲得力量。​


K100 十一月號

vol.002

K100 編輯部

編輯・楊以安、周姿妤、張嫚庭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