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青年報第539期

Page 1

中華民國一〇七年 六月七日 星期四

【記者陳俞均、吳芝頤、鄒若亞、林雅雯、陳琤/報 導】下學期四、五月為各學程的申請與分發時期,本校 自 91 年初創設學分學程以來,經過不同時期的更迭增 減,目前學程之數量為 32 個。除了這學期新上路的哲 學教育學分學程,107 學年度將有 3 個新設學程,分別 為「社區高齡者服務人才培力學分學程」、「PASSION 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國際教師學分學程」。

教務會

今年教務會議通過學分學程條文修訂,降低設立學程 修習學分為 12~20 為原則,而未來將研擬學程評鑑與退 場機制,訂立不合社會與學生需求的最低評鑑門檻,使 學程制度更完善。自 106 學年度起,本校學分學程課程 也透過三校聯盟合作,目前共有 48 名台大學生、15 名 台科大學生申請師大課程。 學程與時俱進且擁有跨域性,期望本校在未來五年之 內,學生修習輔系、雙主修以及學程成立目的為在快速 變動的社會之中,保有彈性學習空間,以供學生多方培 養能力以及跨域學習。設立之初由各系所教授依不同專 業,評估社會與學生需求,進而提出課程規劃與方向, 再經各會議三級三審過後開始招收學生申請。教務長 陳昭珍表示:「學分學程的數量可以達到全校百分之 六十。」雙專長的能力培養為時代趨勢。

課刊字號 1445 本期出刊四版 發行所/師大青年社 發行人/陳琤 指導老師/黃信維

【記者黃瀅璇、劉宸妤、劉子維/報導】今年 1 月 10 日 行政院通過《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修正案, 勞工休假與加班費計算上都有所更動,這也促使勞權公投 聯盟的成立,盼能爭取勞動權益。近期,由師大學生組成 的「師大勞權公投小組」也於校園發起「功德週」相關活 動,連結「學習型」助理議題,不只讓更多人了解勞權, 也期盼未來大家能夠主動站出,勇於表達意見。

多元活動

「我們主要目的就是拉連署!」師大勞權公投小組籌辦 人之一社教 110 楊紫葳提到,活動以捍衛勞工權益為出發 點,並結合勞權公投聯盟訴求的「退回勞基法修法內容」 和「制定國定假日法」兩個提案,盼能在七月底前達成 三十萬份連署書,更改現存勞基法。為使學生更加了解勞 權,師大勞權公投小組開辦「功德週」,舉辦一系列活動, 例如播映《尋找捷運潛水伕》,與城市連結;並在校內開 設講座,邀請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勞工聯成員,由學生 視角出發切入校內兼任助理、工讀生等勞工議題。

語言課程大熱門 行政制度待完善

申請資格成跳板 證書取得人數少

本校教育發展、語言文學類別的學程蓬勃發展,相對 之下其他領域的學程選擇較少,於此陳昭珍說,「學校 會以尊重各系所為前提,做出資源的調節」學生需求以 及教學品質都是學校行政面納以考量的因素。語言類型 的課程往往十分熱門,除日、韓語學程外,尚有歐洲文 化與語言學程提供第二外語學習機會。根據歐文所主任 陳學毅提供的數據顯示,近 3 年來申請人數皆超過每年 預定名額 90 人,今年甚至多達 159 人,他說明:「這 兩年放棄歐語學程資格的學生大概不到 10 位左右,有 時候是因為年限的問題必須在兩年內修完,且學程課是 隔年才開,部分是因為課程衝堂」。 另外去年教務處提出一項新規定,要求學程辦理單位 不得因人數過多而限制修習學生人數,陳學毅說:「基 本上是不能限制人數,可是每一堂的老師都能。」意味 著教務處的規定並無實質上的意義,且每堂課教學品質 與人數之間的平衡皆不同,因此以單一標準評斷似乎過 於簡化。關於行政面,陳昭珍也提到:「學校能夠做的 事情,首先就是在行政的法制面上去做一些要求。」例 如降低各系必選修學分以精實課程,及鼓勵各系所在可 承擔的範圍之內,多納不同系的學生修習,有助於學生 多元發展。

教務會議中,陳昭珍提及至今將學程修習完畢、取得 證書者僅約 1300 餘人,相較雙主修、輔系完成度略嫌 不足。有修學程的教育 107 林品慈說明,自己喜歡涉獵 不同領域的知識,和師大學生大部分修教程、輔系、雙 主修有點不太一樣,而且也不一定會修完這個學程規定 的學分,對她而言,取得修習證明並非重點。國文 108 林竺潔則指出,制度上有些可惜之處,「修完學程後, 學校頂多在畢業證書後面加上一串字,表示你修過該學 程。」並未發予獨立一張證書作為證明。

學生

相較以往勞權議題發聲,師大學生會會長楊婷雅指出, 以前勞權問題多由高教公會倡議,而這次勞權公投活動卻 是由師大學生自己發起,倡議對象也從校方轉為學生,同 儕之間的傳播致使更多學生去了解勞權議題。楊婷雅也表 示,這次公投聯署活動比以往更多學生響應,或許是因為 許多學生都有校外打工經驗,且未來進到職場也必須繼續 面對勞權問題,因此能切身感受到議題和自己息息相關。 談起功德週的發起動機,楊紫葳表示:「受到高中老師 的啟發,加上之前寒假打工時,看見職場的黑暗面,才漸 漸覺得勞工的權利應該受到重視。」她認為目前還是學生 的身份,希望在踏入職場前,大家可以勇敢表達意見,讓 勞資雙方能站在平等立場。

行動人數少 王

教學內容廣而深 引導學生見成果 從大一下申請公領系「財務金融學分學程」,林竺潔 迄今已修到第四個學期,比較通識課和學程課程,她指 出,通識課偏多、淺,而學程偏深、精,較有連貫性。 曾考慮雙主修或輔系公領系,但政治並非林竺潔興趣所 在,遂選擇以學程方式修課。 林品慈於大二申請「服務管理學分學程」,現今已停 招,此學程屬於校外基金會和學校合開課程,培育學生 具備「跨領域」知識,安排許多業師分享實務經驗。現 在林品慈組成一個創業團隊,預計畢業以後一起創業, 「學習到很多服務業實際會面對的問題,以及如何撰寫 解決方案。」陳昭珍指出,唯校方與學生共同積極發展 多元面向,才有可能厚實整體競爭能力。

會「站出來」的人少之又少。目前學校「學習型」助理是 領取「獎助學金」而非薪資,因此學校認為在學習情況 下,不在《勞基法》的規範中。但學習型助理所做的工作, 像是課堂助教需協助老師事前準備及課堂事項,在《勞基 法》下已構成勞動事實,卻沒有勞健保和加班費等相關權 益保障。因此黃涵榆也期盼這次學生能夠主動翻轉現況, 帶來新風氣。

人人可能是

談到長期以來未有結果的學生助理與勞權議題,英語系教 授黃涵榆說:「各種身份類別與勞力剝削都有相關。」無 論是老師或是學生方面,黃涵榆認為有時礙於「身份」,

主編 / 陳琤 副編 / 劉子維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