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左營埤仔頭市場
從左營蓮池潭「入龍頭、出虎口」的龍虎塔出發,一路沿著連綿的古城牆往左營大路走,會來到鳳山舊城的北門。望向北,就是埤仔頭路。往昔海運可從萬丹港(今左營軍港)沿南海大溝到此地卸貨,陸路而言更是由台南府城到鳳山雙城(左營舊城、鳳山新城)的重要商路節點,因此埤仔頭一帶自清領時期便是商旅市集繁盛之地。日治昭和11年(1907年)埤仔頭魚菜市場成立,商家、攤販、小吃林立,熱鬧非凡;光復後改為左營第二公有市場,且因不少隨國⺠政府遷台的居⺠帶進家鄉美⻝,埤仔頭市場漸以餛飩湯、酥餅(燒餅)、米粉羹等美⻝聞名各地。
然而好景不常,隨著埤仔頭附近的眷村拆除、搬遷,左營人口日漸往高雄市區遷移,加上生活型態改變導致民眾越來越少到傳統市場購物,埤仔頭市場承租的攤商越來越少。2017年,110年歷史的埤仔頭市場,終於在高雄市政府不堪連年虧損的財務與租金壓力下,走上被拆除的命運。如今,原本市場的所在地已成為一片空地,等待地主決定下一步的命運,而許多原本在市場內的攤販、小吃,則被迫星散各地。其中,若干商家選擇遷往一旁的埤仔頭路,勉強維持勾勒出一條「埤仔頭市場」的傳統市場樣貌,但是攤商與來客數量皆是大大不如從前。
曾有影評人針對今年當紅的國片《孤味》破題註解,闡述其片名的意義實為:「獨沽一味」,指的是為了自我的堅持與信念,專注、孤獨、而任性的追求某件事情。
走逛在左營埤仔頭市場,不論環境如何變遷,仍然有幾間獨沽一味、堅持過著「孤味人生」的店家,辛苦而任性的堅持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他們或許名不見經傳,但多年來仍舊不忘初心,始終獨沽一味,堅持給顧客最真心的產品。
(本文為國立中山大學所承接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計畫左營團隊計畫成果之一部份。作者們感謝受訪攤商的分享,與「杏福巷子」大仁哥的帶領與引介。採訪團隊夥伴包括政經系副教授李明軒、研究助理徐葆權、余凱倫、趙芳儀,攝影師鄭崇文。「舊左營逛市場」地圖由黃黃工作室黃媛、黃莉雯設計師製作,版權所有,請勿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