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NTT遇見巨人—新藝計畫《千年幻戀》節目單

Page 1

演出長度|全長約60分鐘,無中場休息 主辦單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利。 人操偶,偶縱人, 江湖一遇,相依千年。 2022 談

With the aim to cultivate emerging artists, the NTT Emerging Artists Project identifies unique and creative artists/teams in central Taiwan through open call and builds an experimental ground for creative works.

The 2022 Emerging Artists Project took a new approach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by substantially introduc ing new categories. Works of the three categories-"Video and Theater," "Family Dance Theater" and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NTT Signature Series, securing more steady creative resource and exposure opportunities for artists. After several rounds of selection, the final winners are: See by Pure White Dance Lab for Video and Theater, Bedtime Story by Antinomy Company for Family Dance Theater, Love and Samsara by Zhen Yun Lin Ge Puppet Theater for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In See , video artist CHEN Wei-sheng and choreographer CHANG Chien-hao de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audience's perspectives with live projection and the unique space of Tutu Gallery. In a workshop format, Bedtime Story invites parent-child pair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to participate in co-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exploring wonderful and genuine moments of life together. As for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category, Zhen Yun Lin Ge Puppet Theater works with Theatre Ronin from Hong Kong to adapt “Nie Xiaoqian” from the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and presents a love story of reincarnation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 theater and contemporary theater of Hong Kong.

Supported by NTT, Emerging Artists Project offer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sharing as well as active critical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so that young artists can put their imagination to practice and polish their works. NTT looks forward to bringing in more emerging artists in the future to make more moving and impressive marks with their arts.

臺中國家歌劇院「新藝計畫」以育成新銳藝術創作者為理念,透過公開甄選機制,挖掘中部地 區具獨特創意的藝術家/團隊,提供藝術新修創作實驗基地。 受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影響、全球藝文展演「中場休息」之際,歌劇院「 2022 年新藝計畫」以「影像與劇場」、「親子舞蹈劇場」及「文本新繹」擴大徵件主題,期冀給予 藝術家更穩定的創作空間,觸發多元劇場想像。 「 2022 年新藝計畫」從作品創意與作品發展潛力等面向,投件藝術家/團隊歷經多個階段的評 選,最終脫穎而出的作品分別為:「影像與劇場」-純白舍 Dance Lab 《平行視探》,由影像藝 術家陳韋勝與身體創作者張堅豪,運用隨處可見的紙箱及空間投影,共創重返記憶的時空場 域;「親子舞蹈劇場」-二律悖反協作體《睡前故事》,透過工作坊邀請不同年齡層的「親子 組合」,走進作品的想像世界,一起共創並參與演出,增添最真實純粹的美好時光;「文本新 繹」-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千年幻戀》,由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及香港浪人劇場共同製作《聊齋 誌異》中的〈聶小倩〉,運用臺灣傳統布袋戲偶劇結合香港當代劇場藝術,呈現一段前世今生 的輪迴愛戀,創作完成後,已於 2022 年陸續正式演出。 「新藝計畫」鼓勵年輕創作者,可以透過歌劇院的陪伴,分享知識經驗、積極思辨討論,並得 以放手實驗、實踐創作並淬鍊作品,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新銳藝術創作者加入,留下深刻且動人 的藝術軌跡。
關於新藝計畫 01

關於《千年幻戀》

「千年」是關於時間,到底一千年有多久呢?若從西方看,由耶穌出生到現在,歷史大概重覆 了兩轉;而在東方,卻稱為虛數,指的是時間的曖昧性。長如永恆短如剎那,這是一個關於東 方時間觀裡的愛情故事。

東方的愛情故事,從來也不是激烈動盪,反而是如水般無疾而終,所謂苦戀是東方的「招牌 菜」。《聊齋誌異》中的〈聶小倩〉是苦戀的經典名篇,是男與女、人與鬼、道士(神)與妖 (魔)的不斷交纏。我們選中的是當中的「愛」,可以是情慾間的愛、人神間的愛、正邪間的 愛,說到底就是執念。

A millennium is a measure of time. But how long is a thousand years? From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two millennia have passed since the birth of Jesus. From the eastern perspective, this is an imaginary number that refers to the ambiguity of time. It is as long as eternity or as short as an instant. This is a love story based on the eastern concept of time.

Love stories from the east tend to be neither vicious nor turbulent. Rather, they are like water, coming to their natural end. “Bitter love” is the signature of such stories. That of “Nie Xiaoqian” in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is a classic. It involves the entanglements of men and women, humans and ghosts, and Taoist masters (gods) and demons. We choose the “love” that is among them. This can be lust or the love between humans and gods or good and evil. In the end, love is obsession.

Another type of obsession is the love between puppeteer and puppet. Love and Samsara is a puppet theater production and, as such, requires a puppeteer. There is also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another timeline, as Scarlet, a girl with red hair, sets out on a journey to find her father. If you watch until the end, you will discover that everything on stage is an illusion. But, if you are willing to believe, everything is real. We believe. How about you?

另一種執念是操偶師與戲偶之間的愛 ,《千年幻戀》是一齣布袋戲,偶戲不能沒有操偶師,我 們嘗試在聊齋以外,建立另一條時間線,讓一位名為「赤」的紅髮女孩展開一段尋父之旅,若 看到最後,你們會發現在這個舞台上:一切皆是虛幻;但若相信,一切皆是真的;我們信了, 你呢? 02

Zhen Yun Lin Ge Puppet Theater

The Zhen Yun Lin Ge Puppet Theater was founded in 1975 by LI Yung-bau, who received his puppetry training from his brother LI Jin-shu. The troupe is currently operated by the second generation, with the head LI Jing-ye in charge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narration. LI Jing-ye used to work as a puppeteer for Shen Ming-zheng’s radio Broadcast Troupe and was granted with the “Best Emerging Performer Award” at the 27th The Golden Melody Awards for Traditional Arts and Music. The troupe has competed in several Golden Palm Awards with remarkable results, and has been one of the troupes supported by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s “Performing Arts Funding Project.”

Theatre Ronin

Theatre Ronin is founded by its Artistic Director Alex TAM in 2006 and is currently a recipient of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s three-year grant.

Theatre Ronin forges its token by bestowing the vastitude of fine sceneries in the human realm; through the use of highly romantic imageries on stage, it endeavors to preserve the world’s reminiscent beauty before its aura vanish in the new media age. Dedicated to exploring contemporary theatrical language and the aesthetics of ‘Theatre of Imagery’ and creating a distinctively imaginative performing style, Theatre Ronin’s theatrical works stemmed from varied source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of Hong Kong. Many of its works are invited to various theater festivals in U.K, France, Argentina, Taiwan and China.

演出團隊介紹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成立於 1975年,創辦人李永保在兄長李金樹之「大山雲林閣」學藝,學成後即 獨自創團。劇團目前邁入第二代,由李京 曄接掌口白、主演等職務。團長李京 曄曾經擔任沈明正 廣播劇團操偶師,曾榮獲第27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在團長的帶領之下,劇團 多次參加雲林國際偶戲節金掌獎比賽,均榮獲佳績,更多次獲選為國藝會「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 案」扶植團隊。
浪人劇場成立於 2006 年,劇場創辦人及藝術總監譚孔文,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藝術機構。 「劇場浪人」透過他不斷修煉的「劍」,以高度浪漫的想像在舞台上遊走,展現一幕幕人間風 景,為這個靈光消逝的時代,凝住世界仍然存在的美。劇團以「意象劇場」方式,探索當代劇場 語言及美學,創作獨樹一幟具想像力的劇場表演風格;並從不同的素材、香港文化及文學等為起 點創作。近年作品:《緬甸歲月》、《無耳琴師 2.0 》劇場電影、《西西瑪利亞》沉浸式文學劇 場、 15 周年演出:浪人紅白藍三部曲第二部敘事音樂劇場《紅絲絨》、《一劍蜀山》劇場電影 ( 2021香港首映及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榮獲英國「亞洲藝術獎」高度推薦作品)、浪人紅白藍三 部曲第一部敘事音樂劇場《湖水藍》、《無耳琴師》( 2018 香港首演、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及 2019愛丁堡國際藝術節重演)、《棒球場上的亞熱帶少年》(首演及重演)等。
03
演員介紹 喜愛畫畫,擅長塗鴉和版畫,滿足自己的想像。因外婆愛看歌仔戲和布 袋戲,從小受到薰陶,喜歡看戲。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 表演。曾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交換學生。 近期劇場演出包括︰前進進戲劇工作坊《鐵行里》、《午睡》;天邊外 世界望鄉之旅》、《盧亭百年夢終章》─絕望與希望;浪人劇場 《一劍蜀山》、《湖水藍》、《棒球場上的亞熱帶少年》、《無耳琴師》。 趙鷺燕(香港)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表 演組,現為演員。近期表演作品 2022 天照光創作體讀劇演出《好日 2022 阮劇 團 X 北師美術館《 B 會搬啥物》、《加入 B 會的人》, 鐵支路邊創作體《西川滿赤崁記》。曾任輔仁大學戲劇社、國立陽 明交通大學交大戲劇社、國立清華大學人社公演戲劇表演指導。 王渝婷 © 郭建甫 © 郭建甫 甯采臣 © 郭建甫 04

曄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團長暨主演

生於布袋戲世家,自幼跟隨父親南征北討,見識無數拚台的大型匯演場 面,從中細心觀察各家門派演出技巧,加以融會貫通,提昇自我演出內 涵,奠定紮實的戲劇基礎。現承接父親創立的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成為 獨當一面的主演。創作題材常取自各種生活細節,從「生命意義」、 「關懷社會」至「環境保育」等議題,均可成為創作發想來源,並融合 傳統與現代,使劇情隱隱透露著人生百態,其作品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為 最大特色。

團長的話

剛開始與浪人劇場(香港)的譚孔文導演合作時,因為語言的隔閡,讓 我感到困難重重,也很難揣摩導演想要傳達的到底是什麼。經過一段時 間磨合後,我發現在表演藝術裡,許多概念、意念是相通的,它可以超 越語言的限制,達到心靈上的交流。只要導演一個眼神,或是當劇情走 到某個地方時,我就能感受到導演希望傳達的意念,當然這講起來很虛 幻,可是在排演的當下,我是能真切感受到這種心靈上的溝通。可見藝 術的語言、藝術的形式,甚至藝術表達的情感,其實都是相通而契合 的。

而我們也常認為「偶是虛的,人是實的」,偶是更有想像的物件,而人 是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存在,所以當人、偶在舞台上相遇時,就是一 個虛實交錯的表現。但是,這次譚孔文導演的手法剛好相反,他將 「偶」運用在清楚、實在的戲劇線上,而「人」卻是在虛幻、飄渺的形 式上來演繹這段故事。導演將整個戲劇的形式翻轉,他對舞台、音樂、 戲偶、演員的了解與調度,都令人耳目一新,也令我大開眼界,這真的 是一次非常特別的合作經驗。

黃煚哲
©
© 許鈺盛 05

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資深劇場導演、舞台及服裝設 計師、編劇、策劃及創意教育導師。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及科 藝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導演)及一級藝術學士(榮

自己一直有個想法,就是沿著徐克導演的電影思路,尋找中國古典文學 在當代劇場如何再發展,因為他有一種本領:就算多奇幻,觀眾也不會 質疑他創作的「真實」。於是我在 2020 年創作《一劍蜀山》劇場電影回 應《蜀山》,今年以《倩女幽魂》為基礎,創作《千年幻戀》。 最初對布袋戲印象來自中學時看鄭問《大霹靂》漫畫,後來從侯孝賢導 演的電影認識李天祿大師的布袋戲,印象中布袋戲大多是武打戲,很少 有愛情的情節,所以這次將主線放在燕赤霞的感情,想像他也愛上甯采 臣,故事會如何發展,於是我們就在這個基礎上發展文本。

今年七月,我到臺灣嘉義和雲林與李京 曄 師傅排練半個月,確切感受布 袋戲對臺灣人不只是一種玩意、技藝,其實是一種信仰,每當李師傅舞 動戲偶,就感覺有股「靈氣」:偶和人是在「對話」,這種「真實」, 就是我想見到的。

李師傅曾說過:「臺灣布袋戲的傳統就是創新。」而自己從事香港文學 劇場創作多年,一直都秉承尋找創新的可能,原來我們「初心」的想法 是一致的!因此,即使疫情令排練充滿變數,也都一一克服。最後感謝 香港和臺灣的團隊共同努力,成就今天大家看到的演出。

譽)學位(主修舞台及服裝設計 )。創作作品著重以跨媒體呈現詩意的意 象,創造質樸而具想像力的表演風格,喜歡改編香港文學及其他文學作 為劇場演出。 2019 年參與布拉格舞台劇場設計四年展,以「枯山水-香港文學劇場的 舞台風景」為題與世界劇場設計師交流; 2018 年以劇本《石野男》入圍 韓國亞洲劇作家節;於2021年新作《紅絲絨》中擔任編、導及主演。 譚孔文 浪人劇場藝術總監暨意念及導演 © 馮偉新 導演的話 © 許鈺盛 06

何應權 編劇

劇場/影視編導。現為盜火劇團藝術總監及駐團編導,編導作品曾入選 世界劇場設計展 WSD 、臺灣國際藝術節及臺北文學獎等。近年活躍於 港、臺兩地,編劇作品 :《君羊》 (2021) 、《人間蒸發》 (2021) ;導演作 《寶貝,射我吧!》(2022)、《幽靈晚餐》(2020)。 07

編劇的話

原著《聊齋誌異》是中國 17 世紀的文學作品,是由中國清代志怪小說作 家蒲松齡在路邊設茶攤時,搜集路人的經歷撰寫而成,是一部描寫人與 鬼魅、妖怪、動物共生的故事。而金光布袋戲又是從 50 年代早期發展到 現在,當中操偶師與偶在舞台上共生,不分彼此。兩種如此有歷史感的 改編素材,我卻想到一個關於「未來」的時空。 聊齋,主題總是圍繞著「差異」,當中人與鬼,動物與妖精,男與女的 種種差異。而愛、善良、憤怒、妒忌等等人性難題,就是產生於人與人 之間的差異,個體與個體之間有一條不可踰越的界線,「非我族者,其 心必異」,真的是這樣嗎?藝術中不同的媒介也有差異:現代劇場與布 袋戲、人與偶、古代與科幻,如何運用「差異」,將會是這次書寫的核 心。

© 葛昌惠
眾多〈聶小倩〉的改編作品也是針對當中寧采臣與小倩的人鬼痴戀,而 燕赤霞不過是捧打鴛鴦、善惡分別的陽剛道士,但沒人知道為何一個滅 妖無數的道士會在甯采臣面前遲疑了,他為何會幫聶小倩,若燕赤霞有 下輩子,他會是一個怎樣的人,腦海中不禁想起了一個在未來世界孤單 地活著的紅髮女 子 「赤」。 未來裡,「赤」與「 Red 」的雙生兒故事,正是用另一種角度,看「差 異」是怎麼一回事。若時間不是線性的,又是否能分清前世與今生,過 去與未來的因果關係,萬物共生,相對的只是想法。「複製可以是另一 種創造嗎?」,若戲偶能思考,我覺得這會是他們的終極天問。而赤的 尋父之旅,最終找到的會是什麼呢? © 許鈺盛
© 許鈺盛 © 許鈺盛 © 許鈺盛 08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團長暨主演/李京曄 浪人劇場藝術總監暨意念及導演/譚孔文(香港) 編劇/何應權(香港) 執行導演/阮義 演員/趙鷺燕(香港)、王渝婷 樂手/林寬怡、陳信宏、黃建銘 舞台設計/陳勁廷 影像設計/黎宇文(香港) 燈光設計/黃申全 傳統音樂設計/林金泉 當代音樂創作及音響設計/陳沛熙(香港) 音響技術執行/黃尉育 製偶設計/郭建甫 服裝設計/林玉媛 戲劇顧問/楊輝 英文字幕翻譯/翁清茹(香港) 製作人/劉宛頤、林碧芝(香港) 執行製作/陳湘綺 舞台監督/林貞佑 行銷統籌/張庭瑜 影像及音效執行/蔡政霖 燈光技術設計/許哲晟 舞台技術設計/葉岫穎 字幕設計與執行/楊皓乙 舞台技術人員/阮俊筌、周子揚 燈光技術人員/余祖瑩、薛力勻、蘇筱筠 特別感謝/香港藝術發展局 演出製作名單 © 許鈺盛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