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人物專訪
網址:www.naalumni.org
會址:香港銅鑼灣軒尼詩道四三九至四四五號香島大廈三樓 B 室
電話:3487 6819 傳真:3487 6820
走訪新亞書院院長信廣來教授 訪問:黃浩潮、唐凱文 整理:唐凱文
承
蒙新亞書院院長信廣來教授應允接 受《新亞校友》訪問,校友會出版 組組長黃浩潮副會長偕唐凱文校友 一同回到母校,時維十一月五日,午後微風 輕拂,新亞校園秋意盎然。
千里之行
校友支持
大概秋高氣爽,話匣子一開,講的就是旅遊。信教授 說:「同學們在學習之餘能遠遊歷練,以親身體驗一種文 化,認識一個地方,比看書要更好。新亞成立了中國文化 德育委員會,當中有文化講座,亦有資助學生旅遊的計劃, 正有意和校友會合作。」浩潮學兄建議旅行前舉行相關講 座,信院長饒有興味地思量最佳舉辦時間。「旅行後提交 遊記以深化所得……」愛護學弟妹的學長遇上鍾情研究的 院長,不經意地匯聚一室愉悅的笑意,滿心歡喜。
今年是特別的一年。「兩批同學同時進來了,連吃飯 的地方也緊張起來。同學們告訴我校巴也不夠用了。宿位 不足更只好採權宜之計。」如今雲起軒的重修擴建工程即 將完成,書院又開始著手一項由孔子像伸展至合一亭的校 園設計。得到不少校友提供珍藏文物的校史館也在籌劃當 中。加建學生宿舍更是眾望甚殷。校園生活是那麼重要, 令人自然想到各項設施所須財政支援。「校友們對母校的 回饋與支持,在今年度的籌款活動中表露無遺,捐款為歷 年之冠。」不少校友也在津津樂道此項盛舉呢!
暢言無礙 信院長一直認為大學生在校時正值理想和學術思想 成形的時期,他樂與同學們相處。「書院學生會與我每月 一次共晉午餐,暢談校園學習生活,理想的話更可安排每 隔一周能與不同學系的年輕人午膳談天呢!」校園裡也計 劃舉辦中國文化之夜。「同學們的意見是文化講座不要古 裡古氣的,要用現代新風格讓大家認識傳統文化。」儒學 大師信院長談到這些可愛率直的盼望時也不禁笑起來。誠 然,儒學乃立己立人之學,歷久彌新。以怎樣的方式演繹 中國文化精粹能更切合年輕人興味?欲向院長訴心聲,同 學們,機會實在多的是。
信院長表示他非常看重校友們與母校之間的聯繫,已 建立一支團隊,有專人負責校友關係,加強電子通訊系統 以便聯絡,並且在每屆校友中物色聯絡人。每年舉辦的畢 業三十年校友重聚活動反應甚佳,今年首次舉辦畢業四十 年校友重聚,明年更開始舉辦畢業十年及二十年重聚活 動,依次展開其他畢業年份校友的聚首。昔日暢論人生的 同窗摯友,今日有母校代為聯絡籌謀聚舊,豈不愜意?
風景獨好 被問及受任院長以來,生活有些甚麼改變?信院長 說:「很忙 ! 之前預設每天最少留一小時給自己思考和看 書,現在連這一小時也騰不出了。」院長把所有時間都送 給書院和學生的發展了。 人文館外向海那段小路,風景獨好,原來是信院長的 「新亞哲學之道」。「晚飯後常會上新亞這裡散步。」若 你在某個傍晚回到新亞,巧合在這段路上遇上信院長,大 可來一次不速之約,與他輕鬆徐行在此路上,一起欣賞吐 露港美景。
人文館外,向海一段小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