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安平競圖初步版面

Page 1

源域 融合未來

氣候特性

本市境位於回線之南屬副 海平坦受海洋影響頗為 宜惟每易於積⽔ ⼀每年五⽉溫開上升六⽉⼗ ⽉⼜開溫 量

本市量布不主中於量 之布⼭於平原⼗年平量為 1,843.29mm年平⽇87.8⽇五⾄九⽉ 為⼗⽉⾄年四⽉為旱

安平C0X190

安平區城平路2號

2023 ⾵向:夏192/冬28。氣溫:夏29.2/冬21.0。濕度:夏80/冬79。⾵速:1.6/2.9

2022 ⾵向:夏132/冬27。氣溫:夏29.2/冬18.3。濕度:夏76/冬74。⾵速:1.6/2.8

2021 ⾵向:夏131/冬17。氣溫:夏28.5/冬19.2。濕度:夏98/冬77。⾵速:1.8/2.8

2020 ⾵向:夏134/冬17。氣溫:夏29.6/冬19.7。濕度:夏78/冬80。⾵速:1.8/3.3

2019 ⾵向:夏127/冬15。氣溫:夏28.9/冬19.4。濕度:夏87/冬79。⾵速:1.6/2.9

2018 ⾵向:夏1/冬14。氣溫:夏28.6/冬20.9。濕度:夏87/冬83。⾵速:1.8/2.9

2017 ⾵向:夏250/冬15。氣溫:夏29.7/冬19.4。濕度:夏85/冬81。⾵速:1.9/2.8

2016 ⾵向:夏133/冬16。氣溫:夏29.6/冬21.2。濕度:夏80/冬79。⾵速:1.8/2.5

2015 ⾵向:夏189/冬14。氣溫:夏30.3/冬20.3。濕度:夏76/冬79。⾵速:1.7/2.6

2014 ⾵向:夏188/冬1。氣溫:夏29.0/冬17.8。濕度:夏82/冬73。⾵速:0.6/0.3

⾵向 夏:偏南/冬:偏北 氣溫 夏天:29/冬:19 濕度 夏天:84/冬:79

⼟壤

臺南市⼟壤布為兩種包括台 下 (⼀)西⾄臺灣海⾄掌東 ⾄南⾄原台南市為圍⼤部海在5 尺下⼩部為5~10尺為⽯性沖 積⼟另部⽔軍鹽⽔下游 因⼤部⼟鹽⾼質細 (⼆)台 曾⽂為圍為臺灣黏⼟⽯

性⽯結核沖積⼟ 台灣黏⼟⼤潭⼀較 ⽯性沖積⼟壁的隆⽥

六甲官⽥原臺南市沙崙台居

⾊⾄紅⾊

⽯結核沖積⼟則仁德⾄關廟⼀

布較為質⾊沖積⼟⾊中細質

⼟壤

東 ⽯ 潮 汐 時 序

淹⽔潛勢 650MM 24H

設計初想

紅樹林(mangrove)是⽣中不可或的⼀ 環對於岸的海⽔和淨 ⽅⾯功不可沒紅樹林⾄收⼤中的⼆

氧減少溫室但由於球暖成 海平⾯上升紅樹林的存因受 當海平⾯的上升度會成紅樹林⽣ ⾯臨崩潰

當每年海平⾯平的上升⾼度⼤於7

毫(mm)紅樹林的⽣

法跟上環境變終可

紅樹林失

減少⽯的使⽤溫室 的放量希減緩海平 ⾯上升度

使牡浮棚產實質現對環境友

的⼀⾯並朝向乾淨環續⽣物

樣性的環境採可同存台南⼩吃

⽂⼜可促其成為城市的作

為讓⽔⿂⽣物樣⼜可發展海上

光活動可減緩海岸的縮

固定式

固定於潮間淺灘不⽤

不⽤每年⼀直更蚵

棚但是⼤的潮間環境

浮棚

主是在海⽔⾯上或是河 ⼝或浮⽀浮⼒

蚵串直吊掛於蚵棚下⼀直於 海⽔中主在冬

在驗的同重視蚵棚 對環境的危

A CULINARY TRADITION

台南市的浮棚主⽣產是在冬台灣只台

南裡⽣產蚵棚⼤⼩但普來⼤約8×12尺

剛開蚵棚⼤會⽤12個做浮牡越⻑ 越⼤就會漸漸增加 ⼀的蚵可⽤三年三年的被 ⽣物附⽣孔容易破碎浮⼒所就會被丟

中包括蚵附⽣在的⽣物刮掉的

動作或是在蚵棚抽放的動作都會產⽣常的 ⼩成海域重汙

Green Thumbs Garden Cafe | Gardening for Food

何應對 蚵棚上的附⽣植物螺⾙牡動 物收了很⼆氧並把 固定於海洋果我們可利⽤蚵⽣

物樣性的性固⼒找固定的

海域堆疊綑成⽣浮島當⽣物

附到⼀定度加上⽵⼦破廢蚵

就會下⾄海床由於是⽣物為主

所久⽽久之就會形成⽣礁

對於⽇漸的海岸枯的海洋源 ⼆氧的存都常⼤的正⾯ 幫助

Green Thumbs Garden Cafe | Gardening for Food

能源與生態教育館

透過當今的溫室效應的議題到海洋廢物的處理並結合能

源的教育展館,都與我們的生活習習相關,為了更能讓

大眾知道如何運作以及目前的環境,選了這個主題當作 設計的主要目標,希望能提倡保護生態的重要性

太陽能 潮汐能

風能

平面介紹

太陽浮⼒裝置 形

建量

海上浮島

地形

為了順應該域未來可⾯臨的暴潮問題

擇了不阻擋讓⽔引來⽽出的⼟堆則利

⽤在基上填補的形不只引主動線

的功站在⼩⼭丘上驗到不同視線⾓ 度的變

太陽發汽球

這些汽球不需佔⽤任何⼟地,解決太陽能發電的⼟地需 求,⽽當有需要時,亦可同樣簡單地移動或移除這些汽球

這些汽球將可以把⽩天多出的陽光輸往⼀個電池,然後透 過電解過程,將電池裡的電流轉化成氫氣,成為汽球飄浮 的燃料。到了晚上,電池便可把多出的氫氣再次轉化為電 ⼒,然後傳送到地⾯

巷弄型態

由於展館是四散⽽不是單⼀量體,為了營 造台南傳統的巷弄氛圍,在各個展館間配 置⼩型的廊道,能⾃由穿梭的感覺,走出 內部外就能看⾒建築量體的尺度與海的對 望,讓廊道不只是連結兩個展間的空間

海上浮島

在沿岸改造成海上的浮島,島上主要分為兩種 型態,潮汐發電、⾵⼒發電以及復育計畫,⽽ 能源是僅供教育,因此發電的量有限,在視覺 的尺度上也頗有吸引⼒。其中的兩塊海島主要 為復育⽣態,透過綠化的⽅式增加⽣態的活動

海廢

⽔⼒源展

海洋⽣(⼤)

海廢

DIY

⼒源展

太陽源展

END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