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化學反應 重要性 ★★★★★
歷年考題分析 91
年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大考題數(學測+指考) 0+3 3+1 2+3 2+1 3+3 2+3 0+3 4+5 3+6 3+2 2+0
觀念瞭望臺 元素分析 :有機物
燃燒法
實驗式
分子量
分子式
價鍵理論
可能的結構式
化性、物性
示性式
實驗式(簡式):原子數以簡單整數比表示,而金屬、離子化合物、網狀固體僅具實驗式 化學式
分子量 式量 結構式:以短線(化學鍵)連接原子可畫出分子結構,但並非真實形狀 示性式:將官能基列出,如:醇的 OH 基、醛的 CHO 基、羧酸的 COOH 基
分子式:由實驗式和分子量可求得,分子式 =(實驗式)n,n =
平衡化學反應式
需滿足原子不滅、電荷不滅、氧化數不滅 以平衡係數 詳見高三課程 觀察法技巧:將元素種類最多,且原子個數最多之化合物的係數定為 1 再解題
重量 粒子數 氣體體積 = =溶液莫耳濃度 CM× 體積 (L) 23 = 分子量 6.02×10 莫耳體積 氣體的莫耳體積:標準狀況 STP ( 0℃、1atm):22.4 升 / 莫耳 正常狀況 NTP ( 25℃、1atm):24.5 升 / 莫耳 反應式的係數比=莫耳數變化量比=分子數變化量比=定溫定壓下氣體體積變化量比
莫耳數 (mol) =
化學計量
限量試劑
莫耳數 最小的反應物為限量試劑,但其莫耳數不一定是最小者 係數 實際產量 由限量試劑推求理論產量,配合實際產量 ⇒ 估算產率= ×100% 理論產量
以
意義:反應熱 Δ H = ∑ 生成物熱含量 - ∑ 反應物熱含量 分類:若 Δ H > 0 為吸熱反應,如硝酸鉀溶於水 若 Δ H < 0 為放熱反應,如酸鹼中和 變因:物質本性、物質狀態、溫度、壓力及莫耳數 生成
能量變化 反應熱 (Δ H )
生成熱:在 25℃、1atm 下,由安定的成分元素 1 莫耳物質所產生的熱量變化元素之 生成熱定為 0;若具同素異形體則以最穩定或含量多者為 0 燃燒熱:在 25℃、1atm 下,1 莫耳物質
完全燃燒
放出的熱量
三大定律
方程式 ×n ⇒Δ H × n 方程式逆寫 ⇒Δ H ×( - 1) 反應熱具加成性 ⇒ 赫斯定律
赫斯定律
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的起始狀態和最終狀態有關,與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 一反應式能以數個反應式的代數和表示時,其 ΔH 亦等於此數個 ΔH 的代數和
計算:ΔH =產物總生成熱-反應物總生成熱=反應物總燃燒熱-產物總燃燒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