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體 Vol.1

Page 1




著作 呂世傑 吳念澄

指導老師 廖偉民 羅申駿

特別感謝 Cheung Tomy Monito Juyar Singtone Liu 劉純希 郭馥靈 以及每一位 model

2015 Jun.


自序

議題與身體 「透明」作為一種光學的物理屬性,穿透的材質會使其呈現與環境融合的狀態。用在《透 明體》這個主題概念來呼應伊莉莎白.諾爾 - 紐曼的社會學文本《沈默的螺旋:一種大眾觀 點理論》(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 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74),選擇在主流意見之中消失的聲音,並不是不存在,而是暫時讓本體轉換 成透明的特性。 「意見的表明和 “ 沉默 ” 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也就是說,一方的 “ 沉默 ” 同的意見者轉向 “ 沉默 ”。如此迴圈,便形成了一個 “ 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 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 ”。」 —節錄自《沈默的螺旋》 《沈默的螺旋》在生活中往往是對於議題事件的輿論現象,像是對於事情真相的認同與否, 或是媒體所形構的公共輿論行為,是一種開放式的自我表述圍繞著議題。但是群眾是否真正 參與這個事件、改變事件了?還是只是對議題發表意見而已?參與是一種政治性的行動,而 輿論的自我表述,往往只是不在事件當中的主觀想法。 透明(透明化)是否為一種社會參與過程中的自我異化行為、進而延伸成一種存在的狀態, 是這次的策展的過程中主要的思考議題。社會少數存在於許多社會的現象,只是我們從未去 正視它而已。而在這次的攝影主題《透明體》中選擇身體意象的兩大主題:「性別身份」以 及「身材的審美」,透過被拍攝者的分享,使用攝影作為媒介紀錄每個當下,試圖去談論在 群體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中,個人選擇性沈默的對於自己身體的看法、信念和情感態度。

04 ─ 05

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使 “ 優勢 ” 意見顯得更加強大,這種強大反過來又迫使更多的持不


影像與媒體設計 設計是大眾化的。我們好奇的是,設計師如何去構思、形塑這樣的大眾美感?創意生產中 設計參與了哪一個環節?反觀自己的創作,在這樣大量的資本消費環境下,選擇用影像來 開闢另一條途徑,是試圖能將對話與討論聚焦於影像本身再現的「真實」,將力量回歸於 媒體所能帶來的閱讀經驗,站在生產的後端來看待這些已經既有存在的美感,透過被拍攝 者自身的展示與語言來反覆辯證:「是社會形塑了我們,還是我們形塑了社會。」從每位 受訪者切入談論的文化面向,慢慢建構出這本作品想要談論的「主流體系中消失的聲音」, 針對強勢文化在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中,對於生命所造成的改變來討論普遍的二元思惟中的 另一種可能性。

結語 最後,綜合身體意象與媒體設計的「並置」,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面對 ”You are what you wear” 的命題,一個人的多種面貌可以任意切換,身體的事實卻是與身俱來的存有。 即使我們的精神理想從未實現,精神理想也可以是一種透明的、物質化的媒體產物。


06 ─ 07


服裝(亦稱為衣物、衣服、衣著)最廣義的定義,除了指軀幹與四肢的遮蔽物之外, 還包括了手部(手套)、腳部(襪子、鞋子、涼鞋、靴子)與頭部(帽子)的遮蔽物, 還包括內褲、床單、沙發套、窗簾、被套、圍巾、領帶等等屋裡主人說了算的東西。 幾乎所有的人類都有穿著衣物的文化。人類穿戴衣物有社會性的理由。服裝中的許 多物件都帶有某種文化與社會意義。


[ 服裝 ] 08 ─ 09



自我獨特和美感的直接工具,不能失去自我覺得美的展現,並找到最適合自己 身型的服裝,是我追求的。 男生身體線條的美也可以展露給大眾,使用簡單優雅的顏色與不同質地,想展 現自己亦剛亦柔的氣質。 超脫性別,男生可以同時帥氣但又很美。

10 ─ 11

我平時偏好印花、活潑又不失體面的感覺,覺得服裝除了保護身體,更是展現





而內心深處的我其實很內向,穿上我喜歡的洋裝,更能突顯我的氣質,不 說話還會讓人有不想打擾的感覺。對於平常較陽光的我,選擇較柔和的少 女洋裝,一方面裙裝可以修飾身材;一方面也較能襯托出女性的氣質。 如果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比起「漂亮」,我更喜歡「美」,美較能突顯 我文靜的感覺。

14 ─ 15

身為一個運動員,無論到哪裡都可以運動,這樣的穿著是在適合不過的。



16 ─ 17



我覺得女生的打扮看起來都一樣。當男生反而可以有比較多變化。像是拍照這件事情, 女生的「脫」會改變別人對她的觀看,男生的脫比較合理,女生就比較會被解讀錯誤。 社會上對於男生的印象好像就是很大剌剌,不可以太愛漂亮。常常有人對我的形容詞都 是很美、帥氣、漂亮、有氣質,臉蛋很冷酷,還有一個令人最討厭的一個形容詞就是 「娘」。但這也不能責怪他們,因為我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比較害羞,動作小小的,長 相又比較秀氣。

18 ─ 19

相較於平常狀態之下的服裝,在鏡頭之前穿什麼衣服好像都合理。





在想法而言,我覺得我自己是很怪的,常常會冒出很多奇怪的想法跟靈感。所以能讓 外在反映出我的內在也算是一件不錯的事吧。 我想要表現中性以及柔美女性的感覺,雖然我覺得這兩種展現在我身上都算是合適的, 但畢竟還是有一定的反差。 這次的服裝是想表達我個人的一種矛盾及衝突感。有別於國中時候的美感是覺得只要 暴露就很美,後來才覺得一個女性的美來自於自我散發的自信與魅力。

22 ─ 23

我一直想當個獨立自主、堅毅的女性,但給人的感覺卻一直都是很溫順柔和的。就內





26 ─ 27 在學習插花與茶道之後,我改變了穿衣風格與挑選衣服的習慣,原以為男性應該穿著西裝筆挺,或是要有陽剛運動的氣息,但後來在我接觸花與茶藝之後有了 不同的見解。我認為男性也可以選擇輕鬆舒服、天然材質的衣服。而花與茶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我希望將服裝與所學加以融合,更能讓自己貼近文化核心。 很多人見到我穿著這樣的服裝走在路上通常有兩種反應:「從哪個時代來的阿?」、「看起來好像女生」。尤其是第二種回答居多。而別人看待我常用怪人來 形容我,他們說這些服裝好像不適合這個時代。這次拍照搭配裡我選擇了介於褲子與裙子之間的中間值。我希望呈現的是一種陽剛中帶點些許的溫柔感。傳統 的茶道中,他們可能會穿得比較仙風道骨。但對我而言,泡茶應該是要比較自然的,只要有該有的禮節跟比較正式的服裝,這樣就夠了。





之前在身材比較胖的時候,或是想要談戀愛的時候,就會買比較特別的衣服。如果是 跟一個喜歡的人出去穿這樣子我覺得滿好的,或是在家裡也會這樣穿。 我覺得「遮掩」會是故意的 ; 在遮掩不好的地方,或是大眾價值觀所帶來的東西。比 如說身材不好的人不可以穿什麼樣的衣服,那是媒體灌輸的,但對我來說那只是穿上 去而已。我想要穿能夠讓我感到舒適的衣服,不是看起來跟別人不一樣,不是去在意 形象上好看與否的疑慮,而是單純去喜歡一套衣服。 許多事情都是不小心的。 我會想要用隱藏的,比如說我今天很悲傷,但是我會透過穿比較好看的衣服來讓別人 覺得我其實沒有這麼悲傷。

30 ─ 31

我其實滿喜歡穿連身洋裝的,我也不曉得為什麼就買到了。通常都是買大尺碼的網拍。





34 ─ 35



盤較為寬鬆的衣服為主,加上我爸爸對於我每次出門的穿著有點嚴格,所以很少有機會穿 超過膝上的裙子、褲子,或是鮮少緊身的衣服 ; 另一方面我也蠻不喜歡短裙或是緊身的衣 服突顯身材的不好。 我覺得自己比較偏中性,很少有別的顏色的衣服在身上出現,更不太可能有蕾絲或是貼身 服裝的狀況,可是內心還是有一些少女的存在,畢竟我還是想當個少女,最喜歡的卡通是 美少女戰士。我其實內心是一個很喜歡桃紅色世界的人 ; 心目中理想的狀態是那樣,所以 有時候會買一些跟自己理想狀態不太不一樣的衣服。 最常能夠聽見的形容就是有個性,因為平常穿著比較簡約以黑灰白基調為主,大概就是長 相特別、有個性、有自我風格、帥氣的、奇怪的,諸如此類。雖然有些認同,但我有時還 是希望可以聽到一些「可愛、美麗的、嫻熟」的詞彙,但另外一方面,我自己還是覺得自 己很可愛,所以也在近期有做了一些改善。但最後,還是覺得穿著舒服就等於做自己,所 以每個人應該要找尋適合自己的衣著風格。

36 ─ 37

因為成長的過程中我對自己的身材比較沒自信,所以選擇衣服時會以能夠遮住肚子或是下





比較是個性上的特點。而通常說我很漂亮的大部分是網友或是對照片的評價,對我來說可 能會比較不真實。 小時候我幾乎不穿裙子,喜歡穿褲裝,但不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只是單純覺得活動方便。 長大後,選擇衣服也通常是會以舒適、方便、實穿為考量,也許跟自己工作的性質有關係; 我做過廚房工讀生、外場服務生等等都是活動量比較大的工作內容,叫我下班後還要穿著 貼身高腰短裙去吃宵夜實在是太為難自己了。 我很少在街上看到讓我印象深刻的女生。常常會發現一窩瘋的流行「什麼」,於是稍微敏 感的人搭上這班車變得很獨特,但漸漸的這個獨特是可以複製的,那其實並不是獨特,而 是像商場資源一樣誰先搶先贏。 我想並不會因為你是女生 , 打扮的中性一點 , 就不能性感,我的意思是說,女性是妳的本 質,而不會因為外力而失去那個氣質。

40 ─ 41

我認為自己既是女生,卻有著男孩子的直爽或是率真 ; 最常聽見的形容應該是坦然或率真,





44 ─ 45 先撇開自己的個人內涵,別以為自己的內涵可以高別人一等,因為同時別人的內涵你也何其容易讓你去發現。只有外表,只有外表可以將自己如何簡陋或厚實 的內涵包裝;只有外表可以增加讓別人想認識你的機會。 男生只要穿上西裝,好像聰明、才華、穩重、性感全都寫在身上,再沒品味、再不會穿衣服的人,只要套上西裝,馬上乾乾淨整整齊齊,讓人討喜,有親近感。 無可否認男生西裝是一個不退潮的時尚,穿梭好幾十個年代走在時尚的尖端。 這些原因讓我不得不選擇喜歡穿西裝,它能讓我隱藏自己的另一面,讓其他人看到他們想看到的那一面。從中展示我賦予他人穩重、老實、禮貌與親近的感覺, 就像電影中穿西裝的狠角色那般可以將武器匿藏在自己身上。那樣我就可以將自己隱藏地很好很好的…





個女生走在路上,她如果激凸或是沒穿胸罩,我們就會一直盯著她的模樣看。如果只 是要去家附近,或是在家中應該是可以放鬆的情況。 平常我都是以日常生活、方便為主,衣服的樣式常以簡單的 T-shirt,或是襯衫做搭 配。我的肩膀相對於一般女生偏向窄,所以穿這樣的服裝是好看的。

我其實不會因為在意自己上身可能比較扁平,而特別去塑造比原本的自己還要豐滿。 我現在的男朋友是在交往一陣子之後才開始評判我的身材,這對我而言是一個滿奇 怪、有趣的情況。 「性感」是可以恰到好處地去運用或是展現身體的特質、或是喜歡的部分,讓別人去 欣賞,進而被吸引。所以不一定是要胸部很大才是性感。

48 ─ 49

我覺得女生穿胸罩應該要是一件更能自由選擇的事情。現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如果一



50 ─ 51


個人外貌可能是一個人的外表和容貌,社會學普遍認為一個人的外貌在人格發展及

社會關係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人類容貌的改變有一定的理論可做依循,主要 取決於人類的遺傳基因、年齡和病變等。

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人通過觀察、聆聽、氣味和接觸等各種感覺形成對某個人 的整體印象,但有一點必須認識的是:個人外貌並不等於個人本身,而是他人對個

人的外在感知,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人的感知不會是完全相同的,因為它的正確性被 人的主觀意識所影響,因此在認知過程中在人的大腦中產生不同的形象。


[ 形象 ] 52 ─ 53



54 ─ 55 我覺得自己是個以自我為中心,什麼事情都講求公平、追求正義的完美主義者。我不喜歡「男 / 女的定義」,也可能是我自己找不太到那個定義中我能較輕鬆 達成的規則。我喜歡事情很完美,希望自己可以把每件事做好,可是要做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女人」好難。 這件衣服恰巧可以表達我認知裡面的女性特質:凹凸有致的身材,同時它也是裙裝。選擇這件衣服,一方面是想表達自己心中希望符合身邊的人的期待,希望 會被接受被喜歡的願望;另一方面,也是想提出質疑—女人真的應該要這樣嗎 ? 做了這些嘗試和學習,是為了成為媽媽口中的「理想女性」;我覺得我媽不是,但我應該要是。我不能不完美,即便只是一個身為女性的角色。 現在我做到了。 可是當我做到了以後呢?我可以成功的包裝我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理想的、夢幻中的人。可是那都不是真的。





58 ─ 59

區分男裝女裝只是強勢文化帶來的標準,在香奈兒女士將男性褲裝帶進女裝時尚界以前,也是鮮少女性能夠著褲裝卻不被他人異樣眼光看待。 最近打扮的方式常被人稱讚「優雅」,優雅這個詞於我勝過其他所有形容詞。而我認為優雅除了裝扮之外更是言行舉止中散發出的整體觀感,一個眼神或是一 個習慣動作,也不分老幼、性別,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成為很優雅的人。對我而言裝扮就是最外顯的表達自我的方式,將自己的感受或渴望呈現的印象藉衣著呈現, 因此不論男性穿女裝,或者女性穿男裝都是可以的。 或許,未來男性時裝圈裡的女裝扮相也會成為一個潮流。





構。如果是以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會從另一種層面來思考:他想要藉由他的服裝來表達什麼 樣的社會意涵?是社會建構了性別,還是性別建構了社會?這兩個社會群體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 衝突?他們這些所謂的「變性者」或「變裝者」,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隱藏在他們內心的另一 種世界、思想。 我並不清楚政治人物的服裝的既定樣本是什麼,它不像演奏服,或是工程師有規定的服裝。但是 政治人物主要所擁有的服裝概念,我認為那是無定義的。或許說每一個政治人物,要從他的服裝 來看出他會有什麼樣的政治理念,我覺得這是有點困難的。 社會規範會建構政治人物一種想像是高高在上、菁英型的,所以他必須在前台表演著,讓人覺得 在國際舞台上他是代表精英的統治階級。那在後台的表現,會隨著他自己的性格去走。 每一個政治人物的出身背景不一定是菁英家族,他有可能是從最底層的社會階層往上爬。若是這 樣的情況來看,他的底層的後台就是比較樸素、簡樸的,從服裝的概念來看的話可能會是素色的。 如果他是出身在一個政治貴族世家,他的後台表現就是會比較菁英階級所被賦予的想象。

62 ─ 63

在我還沒有接受社會學的訓練之前,我會認為這是一種違反主流價值觀、一種次文化的想象建





66 ─ 67

我覺得我是個個性很強的人,舉止行為很爺們,但我會裝飾自己,呈現出另一面給大家看。 我喜歡奢華浮誇的事物,平常喜歡幻想著大亨小傳裡的劇情,而且我喜歡成熟的穿搭,我的衣櫃塞滿了正式的衣服,甚至有些都還沒穿過一次。 在我的觀念裡,是女為悅己者容。和男性約會時,大部份是為了吸引異性,我喜歡女性化的穿著,可以展現出強烈的女性特質但又不會太過於暴露、優雅及流 利的線條,搭配著一雙簡單的高跟鞋。但自己獨處時,喜歡輕鬆的打扮,簡單牛仔褲配 T-shirt 即可出門,重點是自己舒服自在最重要。





於「女性之美」應具備的特質,可是這些都是最不「我」的呈現。 我很少被稱讚美和漂亮,有氣質倒是有。有一時期剪了短髮也有被說很知性。長大之後因為看開 了,所以都不會對這種看法做回應或讓他們影響自己。但我發現我不是很喜歡被同性或異性稱讚漂 亮和美麗,聽到氣質和知性感覺比較能接受。 一般習舞超過十年的舞者對於身體的觀察是十分仔細、敏感的,從小就習慣用鏡子看自己哪裡大哪 裡小,哪裡長哪裡短。這都是漫長的學習,少了這些會影響自己動作呈現時候的體態。可能因為這 樣,對於一般大眾的妳這裡好細、妳那裡好小、胸部很大、臀很翹這種標準都不是我的訴求。對我 來說,自己因為習舞長時間面對舞台、面對鏡子,我不敢說身體很完美,但我很懂得如何用行動和 打扮去修飾自己的每一個部分。 我覺得只要清楚自己的訴求並為目標去努力,那過程中呈現出來的自己是最真最實的。漫無目的的 去用社會價值中刻板的審美眼光去打扮自己,只不過是一種盲目和迷失。 目前聽過最讓我高興滿足的形容是:亦涵我覺得妳身體的每一寸都活著芭蕾的靈魂。

70 ─ 71

首先拍的是禮服的照片,體現出大家期望我的典雅、高貴、氣質 、柔美、漂亮等等,也是社會對



72 ─ 73





76 ─ 77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其實「陰性特質」在這個社會是非常吃虧的?陰性特質有分很多種面向,老實說我是個陰性特質非常重,還帶了妖氣的人。 我們所看到的陰性形象,像是 Lady Gaga,比較「有個性、想法」,反而是現在陰性特質中的主流。另一方面來講,非主流的陰性特質就像我最後一套蘿莉塔 的服裝所呈現的,表現出那樣非主流陰性特質的人們是一個被壓迫的族群。 陰性特質涵蓋了很多種東西,像現在當道的是紅唇,或者是可以帶出比較成熟、嫵媚的動作。坐在那邊等王子來救妳的乖乖女已經不流行了。若是談論龐克的 陰性特質,可以解釋為陰性特質不代表了優雅,甚至「有個性」也是陰性特質的一種。 有時候那種非主流的陰性特質,統稱為「典型的女性形象」,對我來說反而比較真的像是在扮演一個什麼角色。





樣類型的女生才會面試上。幾乎所有的戲所要的,都會找這種女生。舞台劇是還好,但如果是電視劇 就很常見。幾乎每個甄選條件都是「嬌弱」,可是對我而言,這樣很沒有個性。 如果真的要說,我從小爸媽就沒有給我穿給很「女生」的服裝,像是裙子。長大之後身邊的朋友都是 喜歡日系、韓系的服裝,我覺得那樣的服裝很無聊,大家穿起來怎麼都一模一樣?會想嘗試穿比較不 一樣的,偶爾就會去翻閱歐美服裝雜誌。 從休學那一年開始我才會開始慢慢去嘗試比較鮮艷一點的顏色,現在自己的穿著風格又有慢慢變化。 以前我只會在意造型的設計感,但現在我會比較感嘗試顏色比較大膽的。可能是因為媒體所傳達出來 的人物形象,韓國、日本的女生都是乖乖可愛的拍照方式 ; 歐美的比較酷、有個性,所以導致我會比 較喜歡那樣的風格。 之前有人形容我很 man 或很帥,現在聽到比較沒什麼感覺,已經習慣了。它對我而言也是一種誇獎, 但還是期待有人會說我很美。

80 ─ 81

演員甄選時常常會遇到對方開的條件是「瘦瘦的」、「清秀」、「無辜」、「白白的」,幾乎都是那





所以我也是到了大學,可以自由去選擇自己的喜好,當時才比較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是什麼樣子。 我平時不會穿裙子,但是我的工作是位演員。在這種時刻,拍照的這半個小時,呈現我平常比較 不想要被看到的女生的一面,它被呈現在作品裡時,我可以看見它的美,以及自己的模樣。我接 觸到很多經典劇的角色時,會要求我要去演一個女人。往往是比較柔弱的形象,或是文靜、美、 賢惠,不能強悍,在服裝特別明顯,很多服裝都會去束縛女性。通常是為了要去做一些角色工作 的時候,我會讓自己去穿比較合身的衣服。 當然,後來我也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應該要有什麼「姿態」。許多表演的經驗與觀眾告訴我,再怎 麼樣打扮我還是不會像一位男生,女性的特質在我身上是非常明顯的。 別人形容的我,很明顯地在髮型的長短上。我曾經留過到腰部長度的長髮,那個時期大家都會說 我是個正妹。很漂亮、有氣質。當我把頭髮剪到露耳時,會說我帥氣。但無論我的外型怎麼變, 他們都會覺得我的氣質是沈穩、成熟的。我會一直被稱讚為漂亮,是在形容一個人的氣質跟長相 上的漂亮。但我希望自己的氣質是偏向 man 一點,中性的。希望自己能有多一些男性的氣質, 是可以率性的。

84 ─ 85

在台灣的社會中,我們多半是在穿著制服的經驗中度過的,沒有太大的機會去選擇自己所要的。





88 ─ 89



90 ─ 91 我認為性別是與身俱來的,那麼有必要在社會大眾之前去加強突顯你所想要的性別嗎?所以相對來說,我會趨向自己想要走的樣子。我的意思是,不見得我心 中想要做一位女生,就必須得打扮得像一位女生。這樣不就是又走上社會大眾所認同的「女性形象」的感官? 我不覺得自己應該更加刻意地去表示「我是一個男生」,我一直以來對於自己的模樣滿自在的,不必刻意去更改或是修正。對於我的性別氣質,身邊的人會說 我不 man 也不太娘,可能是屬於陰柔,或是活潑。 小時候別人很愛偏頗的說我「你好娘」、「你怎麼玩洋娃娃」。在華人社會中,「娘」往往是貶義的。但在台灣社會中,女生卻反而比較照顧比較娘的人?都 還滿友善的,不會有女生覺得這個人很娘就輕視他,那樣的人也是佔少數。我高中也是讀男校,也不特別覺得奇怪。 對於最後一套服裝的想法,「髒」的感覺像是經過社會的觀察或是社會彼此的溝通互動,最後我在這個社會所扮演的角色所呈現的模樣。 那樣的「髒」就像是社會歷練。





小的時候我喜歡色彩繽紛的亮麗衣著,因為我覺得小孩子就是應該很開心並發出光彩, 故對於相對暗沉顏色的服飾有些排斥。在我印象中,一般的男裝大部份呈灰黑白等相對 暗沉的顏色為主,其變化不如女裝來得大,但卻能展現出其帥氣的一面。 基於一些工作上及社團上的限制及訓練,我時常在穿上制服後學習讓自己的儀態儀容更 端裝得體,因此認識我不久的人都會覺得我是一個文靜、氣質型的女生。但是當我化上 濃濃的煙燻妝、塗上鮮紅的唇彩、帶上各項的飾品,搖滾的感覺瞬間展現無疑,並同時 將我較男性化的性格無包裝地展示出來,讓我從看似斯文的外表瞬間曝露內在的狂野。

94 ─ 95





習而來的,心中對一些衣著的評斷,可能深深被某群雜誌編輯所約束及改變。 目前對於自己理想中的「模樣」感到還蠻惶恐的,也對之後的自己產生一種不確定的感覺。裸 體是對自己衣著的樣貌產生惶恐跟不確定,但決定脫光衣服也不完全基於這種原因,本來就相 當享受在不穿衣服的情況下,尷尬面對攝影者的擺布。 我好像就是很一般的異性戀男性,不過也是接觸多元的性別議題,多了解更多事物,才能更真 誠面對自己的身體。蠻多人說我很怪吧。

98 ─ 99

我以前對於衣著沒有過多的想像跟研究,但至今會想穿的樣式或是造型,也是經由流行雜誌學




身份認同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一個概念,指一個人對於自我特性的表現,以及與某一 群體之間所共有觀念(國籍或者文化)的表現。身份認同的類型大致可分為:拒絕、

漂流、搜尋、保衛和堅定。身份與鑑定不同,身份是自我的標籤,而鑑定是指一個分 類的過程。


[ 身份 ] 102 ─ 103



樣的氣質,而不是他是男、是女。 如果我身上的衣服有一部分是受別人支配的,那我穿著它的心情會是很彆扭的。制服倒是還好,因為那是 所有人都要穿的。但是像是胸罩,或是生理期來時要用的衛生棉,就會讓我感到不舒服,進而去想「為什 麼」。我並不是認為內衣是一種「約束」,而是覺得它是「不必要的」。這次來拍照的服裝雖然偏向是中性, 但是並不完全把女性的特質拿掉。其中有一件是短版的上衣,我認為那件還是很性感,好像只有女生能展 現這種腰部跟胸部的性感。 我的外表是美的,個性卻是像小男生。但在非常熟的人面前,我又有小女生非常會撒嬌的一面。因為家裡 就是我跟媽媽兩個人,所以從小我就是個性比較獨立的女生,不太習慣去對別人尋求幫助。我比較喜歡自 己把事情搞定的感覺。

104 ─ 105

對我來說,性別真的沒有那麼的重要,是我最近這幾年開始認為的。我喜歡第一眼先去看這個人散發什麼





108 ─ 109



110 ─ 111

我覺得人類就一定要假掰,遇到每一件事情一定要處理的很圓融,而不是硬碰硬的感覺,比較溫柔啦。 處世圓融、應對進退很強,又有堅定感,不會讓人覺得是爛好人。 一般情況下,我都還是穿著男裝,畢竟住在家裡會害怕爸媽生氣,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愛和關心,所以會配合他們。大部分都穿很寬鬆的衣服,其實我也滿喜歡的。 如果這世界上沒有我想要魅惑的對象,我想我可能會一輩子穿寬鬆的衣服,因為舒服又自在而且無拘無束。如果是挑選女裝,我喜歡的衣服種類是洋娃娃的裝扮, 但是發現自己的身高好像還是比較適合辣妹性感風。不過挑選時還是看自己的心情,畢竟穿在妳身上的是妳自己,只要自己順眼就可以了。 我小學第一個夢想是當泳裝美女,第二個夢想是當檳榔西施。最重要的是「漂亮」,對我而言她們有散發出女人的氣息,而我本身很喜歡跟男生撒嬌,我覺得 撒嬌很重要,這是女人的特權—可以撒撒嬌、溫柔地做很多事情。 我以前小時候還以為是不用動手術就可以變成女生的,以為胸部和男性器官是可以拆下來拿掉。我不會介意被稱為男生,因為「那個東西」是天生與身俱來的, 我也沒辦法要別人假裝看不到。反正別人想講什麼就講什麼,我作自己想做的事不就好了?我認為男女最大的差別就在器官。 人世間沒什麼,沒辦法做這件事的話,就不要做。真的想做的話就突破重圍去做到。









一方比較女性化。但其實大部分的人在相處上,沒有特別有這樣的分別,或是說有對於特 定一方有加之於如同異性戀的責任壓力的情況,我認為也是少見的。

118 ─ 119

台灣或是東亞地區的女性同志有個滿特別的顯著現象:常常會有打扮上一方比較男性化、


我其實心理上沒有覺得穿裙子很討厭,但沒想過自己穿裙子會好看,所以平時就沒有穿裙子的打算。不 過這次拍攝的造型是覺得滿不錯的。如果硬要說的話,我認為自己的特質比較「賢慧、細膩」,可能也 與我大部分的才能都是屬於靜態活動有關係吧,但我還是不認為這些活動是具有性別的。所以可能人們 會對於我的外表或講話的口吻,以及我的一些特質與才能,感到反差或者對比吧。 / 別人通常都會用「漂亮」、「可愛」還有「有氣質」等較陰柔的形容詞來形容我,但基本上只有和我談 話次數不到三次的人口中才會出現這樣的評價。我的朋友都覺得我很不像是女的,但又不全然像男的, 老實說我也不太懂他們的意思。




所謂的男性特質,像是「帥」,這種都不是我喜歡的形容詞,我寧願穿得醜。 我不喜歡被當成男生。所以在女裝的搭配,包括髮型,是以盡量消除自己外表的性別象徵為主。這 可能比性別符號還要更嚴重一點,只要是不用出示身分證的地方,我都會說自己是女生。我不只是 服裝的愛好者,是跨性別。 我在大學以前都沒有自己買過衣服,都是家人買的。對於男裝,有點像是放棄,一櫃子的男裝要我 去搭配有什麼用?即使我搭了好看的樣子,我還是不想成為那樣的人。 平常這套服裝會是我生活中會出現的服裝,它可以擋住一些我不想突顯的地方。如果我是穿長褲, 我會盡量去突顯腿細,上身是穿長版衣。若今天是穿裙子,就要突顯臀部上線條。再加上我會故意 把腰部弄得比較細,像是今天我搭配的蝴蝶結。 我的目標就是成為路人……而且是比路人還要好看一點的路人。

122 ─ 123

從小自從我知道男裝不是我想要的之後,就開始嘗試亂搭。「它是男裝」這件事情本身,像是突顯



124 ─ 125





128 ─ 129 我對自己性別認同意識是從國小開始,那時會崇拜男性的銅體所展現出來的樣貌。更明確來說是「陽剛」,讓我受到保護的感覺。因此在裝扮之前,因為比較 想要被別人照顧,所以在服裝上會呈現比較可愛、俏麗,屬於女孩的服裝。 而之後的我,對自我性別的認識上,發現自己也可以做陽剛的男孩,服裝上也就從可愛的、不會裸露的衣服,到現在比較能展現男性的肉體,豪放的服裝。 有時我會想要展現的是一個女子的樣貌,可能是出於想要受到保護。或是單純想展現自己的另一面,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這兩種不同的個性的存在。男性服裝 的自己是社會理想的男性,女裝是我自己對於女性的定義。 以前的我會比較渴望被保護。以男同志的說法來說,以前的我會把自己定位在純 0,後來比較瞭解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樣的地步的時候,才發現自己 1、0 不分都 可以,進而在看待自己性別氣質的部分也有所改變。以前比較會受人欺負、默默地哭,或是想太多。現在會努力去爭取或是發聲,想要掌控自己的權利。對我 而言這是比較陽剛的一種表現。現在的我,陽剛跟陰性的特質應該是同時存在的。



130 ─ 131



活,或者是說穩定的對象。所以我覺得拍婚紗的照片,差不多是這種感覺。並不是拍好玩的,交一個對 象就拍一次。可能 18、19 歲還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到了 25、26 歲或者 30 歲就會有這樣的想法。 一般而言,「正規的」女同志的婚紗照中,T 會穿西裝,而另一半就是穿比較束身的禮服。但這樣的情 況也是因人而異,在一個非正式的場合的婚禮,或許可以協調一起穿婚紗或是襯衫。兩個人一起穿婚紗 的意義更像是在表述自己的女性性別。觀察女同志的婚紗攝影,大部份的人,像是我,會選擇穿回比較 正式的西裝,某方面而言是因為這對我而言比較自在。

132 ─ 133

婚紗這套服裝對我們的意義…這說法可能不是很大眾的:心靈的層面到了某個年紀會比較嚮往安定的生


我感覺穿女孩的服裝比較沒自信、沒安全感,像是裙裝,就像是穿了不是自己的衣服。會選擇穿回比 較正式的西裝某方面而言是因為這對我而言比較自在。女性刻板印象的情緒,像是「哭」這件事情, 我會刻意去克制自己。我認為這樣的情緒表達很沒有用、無法解決事情。積極的話我會去運動,消極 就是去喝酒,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睡覺,我覺得「哭」這件事情很沒有用,可能會有衝動想哭,但是會 去壓抑。於是會去找其他的方式去消解這樣的情緒。 / 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像女生,但真的面對比較大的問題時並不會害怕去做決定,個性是比較獨立的女 生。我不會排斥女性化的東西,但也不會擁有特別的多。




於服裝的偏好在世俗標準中是比較陰性印象的。許多男裝的版型其實跟我自己的身體版型不太符合, 這會影響到我自己平時的選擇。這一年來的改變,無論是個性上還是氣質上,我感覺自己好像真的 能穿得起這樣的服裝了,離自己買這件衣服時的理想更為接近。 小時候曾經被形容過娘娘腔,常在玩家庭遊戲時被歸類成阿姨或是老婆。我發現自己的個性從小到 現在就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除了些微的改變。其實我也在想的是:「人是天生下來就是如此,還 是家庭或是後天的養成?」 雖然大家都說包容,但還是滿多人無法跳脫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他在把你歸類時,也不會把你放 在中間,還是會說你是偏女或是偏男,變成是五等分了。這樣的結果是否會讓真的想要走很中間的 人遭到懷疑?雌雄莫辨這個形容詞,為什麼就一定是「雌」/「雄」?「泛性戀」這樣的概念,就是 各種性別都愛,這是很好的性別光譜的指針。 我覺得這個社會上男性比女性受到更多的規範。這也是對於男女性別的一種歧視,對男生的期望較 高。整個歷史文化的脈絡下來,對於男性的枷鎖反而更深。我只是想成為最想成為的自己,也顧不 了其他的事情。當然生活上還是會有許多的挫折,例如路人不友善的眼光。但現在我也習慣了。 我也沒有覺得一定要穿上什麼樣的衣服,成為什麼樣的女性,也沒有特別想當男生還是女生,我把 那視為是一種美的感覺。

136 ─ 137

我是阿嬤和大阿姨帶大的,她們都很重視打扮。從那時候開始我會去欣賞服裝的美,可能我自己對



138 ─ 139





式跟他說話。我有許多長輩、親戚,像是表哥們都是運動員,這很讓人崩潰。跟妹妹的感情也是越大越好。 有一次我去市集擺攤,遇到一位醫生。通常來我的攤位都是 gay、或者媽媽帶小女生,但那天我發現他在 我的攤位。「慢慢看,你要買給你女朋友嗎?」他告訴我:「我覺得你的裙子很漂亮」,我開玩笑回他:「你 也可以穿阿。」但他竟然跟我說什麼你們知道嗎?他說:「我其實也有,我都在家裡穿。」 衣服對我而言,漂亮的我就會穿。我為什麼不能穿漂亮的褲子或裙子?這些構想並不是我去參考哪個日本 女星,而是我從卡通的元素裡面抓出來的。我想要把虛擬變成真的,像是迪士尼公主系列或是米老鼠。我 太喜歡公主系列,導致我每個的造型都要參考到,後來就呈現這個狀態。我不喜歡去 cosplay 哪個角色, 這就是我啊。我很喜歡現在的模樣,是很舒適的,會吸引到真正喜歡我的朋友。 有一陣子我很愛扮男同性戀,現在的男同性戀實在是太帥了。有時候我覺得公主當膩了,想要陰陽平衡一 下,不然大家就會忘記我是男生。我在運動的時候沒有化妝,聽到三個男生在講話:「我在捷運上看到一 個男生穿蓬裙,還拖到地板上。看久了也滿可愛的,下次想去跟他講話。」當時我想說若下次遇到會去抱 他們,而且覺得這個身份的轉換是非常好玩的。 無論是在學校或是市集,就像是身處在一個多元的文化,大家看不到你的裝扮。我認為,把這些東西全部 拿掉,我們一樣都是人。所以我不會去在乎人家說「他這樣好噁喔」、「sissy」。我覺得隨時都要保持正 面的能量,不能因為無法符合這個社會的期待就覺得自己是邊緣人。當你接受自己的時候,別人就會接納 你。這點隨著年紀的增長,會更確信它是真的。

142 ─ 143

我小時候跟爸爸的關係不是很好,常常會壓抑自己,但是長大之後反而越來越好。因為我都會用寫信的方









150 ─ 151 以前出門我都會是以舒適為主,但後來進入社會後,不單單只是要舒服外更應該要得體,在合適的場合穿上對的衣服,職業的不同也應會有不同的裝扮。 男生不像女生任何裝扮都可以裝飾,以及多樣化的造型可選擇。早期在前幾世紀男士穿的美輪美奐,輪到現今社會男生變得中規中矩許多,大部分服裝市場還 是以女性為大眾,而男生因為市場競爭小,相對單價都會偏高,所以導致我平常選購男裝時會嘗試去女裝區挑選一些華麗但又適合男生穿著的服飾。 我的性別當然是男生無誤,但或許老媽求女兒心態導致我部分基因比較偏女性,舉例來說我的雙手與指甲,最常受到女生羨慕與愛戴,加上我不愛運動,身材 沒有像男生般的陽剛體格,所以特別容易散發出女性特質。




在光學裡,透明是允許光穿透的屬性。透明材料可以被透視;即,它們允許明晰的圖像穿過。

相反的屬性被稱為不透明性。半透明材料只允許光散射穿透,即為,材料會扭曲圖像。也被稱 為透明度,一個在礦物學中常用的術語。


[ 透明 ]

154 ─ 155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