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10級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四甲-四乙 畢業設計專刊
004
在建築人的眼中, 建築從來都不只有一種面向, 那些隱藏在建築中的哲學, 化身在空間裡的邏輯, 我們看到的不單只是建築, 而是在身後更令人尋味的故事。
兩點成線,三點成面, 面和面的組合是體, 體有空間有位置。 複線填充為若影若線的虛體, 更為非物狀態。 讓我們交錯、平行、接合, 編織在彼此的道路上, 滿足空間對世界的想像。
005
建築系主任
006
蔣曉梅
時光荏苒,鳳凰花開 四年的學習終告一段落 無論是專業素養或待人處事 相信大家都成長不少 期待你們畢業後都能貢獻所學 做一番對社會甚至世界有益的事 再回首時,擁有無怨無悔的青春 祝福一帆風順,畢業快樂!
系主任 蔣曉梅
007
指導老師
邱紹維
時光匆匆,又是送人出閣的時候 不甚虛虛,幾分不捨,些許無奈,許多祝福 建築是一實用的藝品,要秉持好看 好用又絕對安全的理念來處理 出社會,是另一層級的訓練與挑戰 複雜多了,現實多了,要更會待人處事 要更懂選擇得失,要更努力精進與增長智慧 祝萬里鵬程,一帆風順
008
吳鈺琪&鄭琴君 林羿妘&王湘婷 吳俊其&陳柏睿 黃建宏&曾立誠 丁玟成&楊佳縉 曹睿耘&黃郁霖 謝淺奕&陳炫宇
009
森園 純緣
DESIGN TEAM 吳鈺琪
WU,YU-QI
婚慶園區 Wedding park
過去婚禮一直被傳統束縛著,在現 代證實婚禮產業無法單一生存,此 議題希望能改善過去淺再問題並結 合其他產業活絡地方興盛。
希望能藉由多商業模式及豐富的園區活動創新以往的 傳統婚禮,並帶來多元化的婚禮形式來豐富台灣的婚 禮文化,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婚禮的習俗樣式
010
鄭琴君
GHENG,CHIN-CHU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SITE
基地分析
基地介紹 位置: 高雄市仁武區勇全路周圍 地號: 仁武區大昌段47~53-34等地號 都市計畫區: 澄清湖特定計畫區
噪音
地形
變更前
自然
動線
變更後
基地用地: 第三種住宅用地
基地面積: 約18877M2 建蔽率:60%
設計說明
容積率:200%
DESIGN NOTES
屋頂花園
景觀面
基地位於澄清湖後山 ,所以開窗面多朝向 綠帶
空中走廊
雙核心
分區 教堂
宴會屋頂可以做成頂 樓的宴會場所,飯店 屋頂則做成空中花園
建築 綠帶
入口
將綠帶與後面的綠帶 公園結合,將教堂擺 在基地尾端
園區建築有宴會廳跟 飯店兩個主大廳
建立空中走廊增加半 戶外空間
011
計畫緣起
園區特色
A.婚禮種類
A.園區主軸 帶入異國文化特色結合 台灣傳統婚禮文化
傳統
國外
現代
流水席 電子花車 總鋪師 現場烹飪
婚宴會館 專門舞台 提供表演地方 特定廚房料理
證婚儀式
文化
Buffet
希望園區的每個地 方都能有記憶點, 讓消費者留下美好 的回憶
戶外活動
B.婚禮流程
結合多種產業增加 園區活動豐富性, 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多元
記憶
男方迎娶新娘 新娘拜別父母
出發
新人出發前往宴會處
抵達餐廳準備
新人換裝準備 賓客陸續簽到進場 影片、桌上禮放置
第一次進場
上台介紹儀式開場
第二次進場
新人換裝 抽捧花、喝喜酒
婚宴結束
新人送客
B.園區活動 樂
食
住
新郎新娘 展開新生活
C.未來願景
創新
文化 多元化婚禮
攝影
商
希望能藉由多商業模式及豐富的園區活動創新以往的 傳統婚禮,並帶來多元化的婚禮形式來豐富台灣的婚 禮文化,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婚禮的習俗樣式
N
3 2 1
1
2
6
4
5
1. 2. 3. 4. 5. 6.
大廳 梯間 教堂 戶外宴會區 草坪區 主入口
全區配置圖
012
s=1/350
宴會廳平面
1
1. 梯間
2
2. 座位區
宴會廳2F平面
3. 戶外座位區
1
3
大廳效果圖
4. 套房
s=1/200
N
6
1 4
2
4
2
宴會廳標準層平面
新郎房效果圖
2. 宴會廳 3. 新人房 4. 簽到處
1
5
N
1. 梯間
3
3
5 廁所 6. 儲藏室
s=1/200
宴會廳效果圖
宴會廳動線
第一次進場 第二次進場
將新人動線做區隔讓 讓婚禮流程更順暢
南向立面
s=1/200
013
房間單元平面
飯店設計說明 四人房
豪華套房
小型客廳、溫泉設備 、雙人床兩張
客廳、雙人床、 溫泉設備、更衣室
套房效果圖
經濟套房
蜜月套房 小客廳、雙人床、 頂級衛浴設備 套房效果圖
挑空 電梯間 套房效果圖
樓梯間 原本陽台依照房型 做設計
套房效果圖
在飯店走廊開天窗增加走廊採光度 添加自然光讓室內光線更明亮。
將陽台改成弧線型 讓整體有變化 套房效果圖
1. 梯間 2. 套房 3. 挑空
3
1
走廊效果圖
2
飯店標準層
s=1/200
南向剖面
014
s=1/200
景觀設計說明
分散
植栽
分區
動線
拱形步道 休憩區
連接浮橋
婚禮教堂
許願池
連接浮橋
景觀花園
教堂立面
南向立面
015
歷.港
港灣文化園區
DESIGN TEAM 林羿妘
LIN,YI-YUN
舊建物再造-現代與傳統的融合 Reconstruction of old buildings Fusion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保留港灣歷史,融合新建築之新舊結合特色園區, 並且規畫基地周遭所缺少之場地空間, 成為地標性的歷史觀光景點
「打狗高雄 | 歷史與現代」 高雄港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 從早期糖與香蕉的出口到加工出口區的設立 都提供給高雄產業源源不絕的養分。 記載著高雄港重要歷史的港史館,隨著時代變遷, 基地機能日漸不符民眾需求,建築老舊不受到重視 以致觀光產業落寞,於是我們以「保留高雄港歷史」 為出發點,規劃出融合了現代與歷史的文化園區, 推動觀光的發展外,也保存了高雄港的歷史價值, 望來訪的遊客能沉醉於港灣風情之中。
016
王湘婷
WANG,XIANG-TING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G
高雄港歷史
HISTORY OF KAOHSIUNG PORT
高雄港原稱打狗港,原為漁村,荷治與明鄭時期都有開拓, 清初已成為高屏地區商品集散中樞。 在清治時期,打狗港原是南部僅次於安平港的第二大港,但 由於後來安平港港口淤積嚴重,使得當時的洋船都難以進入 ,打狗港於是取而代之。且由於此時打狗港附近的腹地逐漸 開發,加以物價低廉,因此逐漸吸引外商前來採購民生物品 以及投資。從此打狗港便成為英、美商人爭逐的焦點,但其 後由於美商經營不善,因此打狗港逐漸成為英商的地盤。且 隨著對外貿易的逐步發展,打狗港附近產生許多新的聚落, 高雄市目前許多地名如旗後庄、鹽埕埔莊、哨船頭、苓仔寮 、三塊厝等地便是此時開始發跡。
高雄港是位於台灣高雄市的海港,為中華民國四座國際商港之一, 同時是臺灣第一大港、世界第15大港口,貨櫃吞吐量約占臺灣整體的港口貨櫃 吞吐量四分之三,貨物吞吐量約占臺灣整體的港口貨物吞吐量二分之一。 其毗鄰高雄市中心,港區範圍橫跨高雄市6個行政區。 本區背山面海,除南側之壽山外,全區地勢大致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
高雄市
設計動機
由於港史館的位置 較為偏僻,許多人來 觀光時不易發現,但 港史館中卻有高雄 港重要的歷史。
鼓山區
研究範圍
DESIGN MOTIVATION
附近能坐下來休息的場 所不多,且距離港邊的都 很遠,大多座位也都是有 景色卻要曬太陽,有冷氣 卻沒有景色,缺乏舒適的 休息地點。
缺乏聚集小吃類 型的攤販的地點 , 目前現有的假日 攤販都是以文創 小物為主。
基地附近的 服務據點距 離較遠。
017
設計
香蕉碼頭
Banana pier
位置 : 高雄市鼓山區蓬萊路23號
香蕉碼頭-既有歷史建築
面積 : 10855 平方公尺
建築風格採用模矩架構,
使用分區 : 特定文化休閒專用區2
每一組模組尺寸為400×680公分,
地勢 : 平地
重複在一樓平面至二樓之椼架組合,
建蔽率 : 60 %
空間上呈現規則之韻律感,
容積率 : 300 %
結構上也形成穩定安全的對稱系統。
基地分析
設計說明
Base analysis
既有建築模矩
Design Notes
設計說明 保留建物
A
A
A
新增
A
B
創造
A
B
A
發展
物理環境分析 七 賢 三 路
開放
強化
形成新舊融合點
設計演化過程
主要道路
臨海新路
次要道路 綠化步道 環狀輕軌
蓬萊路
交通動線
放映廳
DIY工藝區
港史館
17層集合住宅 12層商業大樓
香蕉故事館
倉庫群
展覽空間
紀念品 販賣部
服務大廳 商店 都市高層
018
市集區
咖啡館
空間配置計畫
七賢三路
Design Notes
都市街角
蓬萊路
人行道
香蕉故事館
電 器 室
放映室
紀念品販賣部
DIY工藝坊
模型展覽區 大廳
商店
商店
景觀 廣場
廣 場
矩
設計說明
大廳
商店
多功能 服務站
電 器 室
觀海步道
車輛動線
觀景動線
人行動線
發展軸線
動線計畫
開放空間計畫
全區配置圖 高雄港
椰子樹 椰子樹一般高達25米以上,樹幹筆直,無枝無蔓, 長4-6米,裂片多數,革質,呈線狀披針形, 長65-100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 葉柄粗壯,長超過1米。
觀景陽台
準備室
表演廳
圖書資訊室
挑空大廳
黃花風鈴木 落葉喬木,株高可達 15 公尺,4~6 公尺較適合觀賞; 樹幹略通直,具有多數分枝,樹皮有深刻裂紋;小枝細長 圓柱形,直立或斜上昇,幼嫩部份常被有毛茸或光滑無毛。
保留建築
植栽計畫
新 舊 建 築 融 合 點
新建物
咖啡廳 戶外用餐區
觀海平台 半戶外休憩區
二樓平面圖 建築量體計畫
間
水
茶
區 室
公
辦
休息
員工
柱廊意象
室
辦公
主管
觀景 陽台
三樓平面圖
化過程
置計畫
019
設計說明
各向
Design Notes
3F 員工休息室 茶水間 觀景陽台 辦公室 園長辦公室 會議室
2F
新舊建築屋頂融合
立面格柵造型
戶外用餐區
新建築-咖啡廳
既有結構造型
臨停槽化區
入口廊道
入口廣場
挑空大廳 咖啡廳 圖書資訊室 觀海平台 表演廳 準備室 戶外用餐區
1F 服務大廳 市集攤販 香蕉故事館 咖啡廳 放映室 店鋪 紀念品販賣部 DIY工藝區
兩向剖面圖
Section view
橫向剖面圖
縱向剖面圖
020
各向立面圖
Elevation
東向立面圖 scale = 1:200
觀海步道
西向立面圖 scale = 1:200
北向立面圖 scale = 1:200
西向透視渲圖
南向立面圖 scale = 1:200
剖面圖
剖面圖
021
DESIGN TEAM 吳俊其
WU,JIUN-CHI
陳柏睿
CHEN,BO-RUEI
住辦商業大樓 recovery
Residential commercial building
打造一個亞洲新灣區沿岸周邊便利及綠美化環境的 住辦商業大樓,提升附近便利性與改變商業辦公的 作業模式,也提升住宅未來的便利性及實用性,更 讓都市發展及都市環境未來能成長茁壯。
友善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創造便利 Create convenience 海港景觀 Harbour landscape
022
基地分析
Land analysis
基地位置:高雄市苓雅區青年二路191 號 基地面積:2439.1774平方公尺
SITE
用地分類:第四種商業區 容積率:630% 建蔽率:60%
基地位置
台灣
設計說明
Base location
高雄
道路分布
季風
日照
綠化分布
使用分區
視野優劣
苓雅
Design description
基地綠化
人車動線
基地位置上退縮4米人行道 做綠化友善街廓鄰里,也減 少大馬路夾角壓迫。
基地鄰近青年二路與永平路夾 角,而基地分區範圍尖角處作 為行車入口動線,然而周圍退 縮4米人行通道做為行人動線 。
綠化陽台花園
樓層配置
住辦大樓設計上量體的凹凸 造型,形成了可綠化的陽台 ,也在屋頂設置空中花園活 化都市綠意。
格柵設計
基地方位做東南朝西北向 ,然而整體建築量體是以 量體堆疊交錯的設計,為 了補足立面造型而設計, 也順勢考量日曬問題。
住辦綜合大樓設計上,地下2 樓作為停車場,1樓作為商店 賣店群及門廳,2~7樓作為共 享辦公室,8~17樓作為集合 住宅,18~19作為公共設施。
視野對策
基地位置西向面臨高雄港,視 野優良且能觀賞到海洋音樂中 心建築樣貌,所以大量開窗保 留室內對外視野。
造型變化 住戶動線
商辦人士動線
023
公設層 桌球室 撞球室 兒童閱讀室 健身房 兒童遊戲室 交誼廳 廚房教室 自修室
集合住宅 4房2廳:12戶 3房2廳:14戶 2房2廳:4戶
共享住宅 2-4F:容納約100人 5-7F:容納約80人
集合住宅 超商、銀行、餐廳*2
B1停車場
B2停車場
1F配置圖
024
服務核
走道
B3停車場
共享辦公室: 以共享為出發點,不再是傳統的個人 辦公室。擺脫以往以樓梯為垂直動線,改 用較為平緩的電扶梯作為上下層樓溝通的 橋樑。
服務核
2F PALN
3-4F PALN
5F PALN
6-7F PALN
走道
會議室
接待室
綠化地帶
025
026
8F PALN
9F PALN
10F PALN
11F PALN
12F PALN
13、17F PALN
14F PALN
15F PALN
16F PALN
18F PALN
19F PALN
RF PALN
VEDIO QRCODE
027
旅埠 複合式海邊廣場
DESIGN TEAM 黃建宏
HUANG,JIAN-HONG
曾立誠
TSENG,LI-CHENG
Compound plaza
亞洲新彎區各項重大建設陸續完工, 逐漸國際化往大都會區發展, 製造業為主之型態轉型為商業服務型態之國際港灣都市, 我們想打造一個休憩、購物的場所
結合工作、居住、遊樂及休憩複合機能
028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台灣
SITE 高雄市
苓雅區
view
車動線 人動線 動線
日照
視野
基地基本資訊 十五樓視野阻礙
位置:高雄市苓雅區海邊路 基地面積:26625平方公尺 位置:高雄市苓雅區海邊路 建蔽率:60% 容積率:630% 高雄港埠旅運中心位於基地正對方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以建築的機能需求去作量體變化,後將量體立面做分割拆解,保持建築視覺上平衡,在立面造型選擇材料
休憩 娛樂 交通 文化
029
立面造型
全區配置
030
各
MODELING
WHOLE ARES
西曬格柵遮陽
各層平面
FLOOR PLAN
14F-23F
地下一層
B=精品 C=化妝品 J=珠寶 PS=快閃店 W=女裝 M=男裝 S=鞋店 L=皮件 F=美食街
13F
7F-12F
4F-6F
地下二層
2F-4F
1F
地下三層
10
20
30
50 (m)
黃連木
海棗樹
南向立面
海檬果
東向立面 031
西南向景觀
西向立面 032
北向立面
兩棟連接
飯店入口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小港區高松段一小段1232地號
√ 位處綠帶串聯的中心,四周有許多綠地可以活動。 √ 基地周遭融合教育、工業、醫療,工作機會眾多。 √ 室外夜間照明足夠,公園可供社區夜間活動。
× 學府路是條12米的小路,因為周圍有工業區,所以車流量大。 × 人行道建設不完全,再加上路邊停車頻繁,行人不好走。 × 周圍老建築眾多,再加上南方有工業區,視野景色不佳。
041
N
042
倉庫
043
044
1
2
4 3
5
7
8 6
045
筠嶺水榭
DESIGN TEAM 謝淺奕
XIE,QIAN-YI
和平 寧靜 私屬 Peace Serenity Private
營造一個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無形的氛圍會加深住客對於當地文化的認知, 粉墙黛瓦,青石涓流,暮云春树, 开一方水土、赏一方天际、闻一林清净。
給與住客極致的私家體驗,便是他人遠道而來的理由
“奢侈與金錢相關,優雅則和學識相連。而 筠嶺水榭屬於優雅系風格,我們真正需要的是 能理解優雅內涵的客戶” 我們在廣闊的土地上建一群房子,而不是 一棟。堅持“少即是多”,用簡潔但高品質的 手法設計有現代舒適感的居住空間。
046
陳炫宇
CHEN,XUAN-YU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区位分析 高雄位於臺灣島的西南,地處嘉南平原與屏東平原之間,面臨臺灣海 峽南口,是臺灣最大的港口城市。 澄清湖位於高雄市鳥松區,是高雄第一大湖,舊名「大埤湖」或「大 貝湖」,媲美大陸的西湖,也是重要的水源地和風景區。
本基地位於鸟松区与仁武区交界处
√ 位于澄清湖畔,有优美的湖景 √ 基地位置较为偏僻,周围人群稀少 √ 基地内部绿化坡地较多
× 基地内部坡地太多 × 基地过于靠近文前路,车流量大 × 基地东边有住宅大楼
設計概念
高雄市
中东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出自張大千的《墨荷四聯屏》,從畫中提取,從荷葉意象。它的高低錯落,它的乾淨輕薄,荷葉上的露珠被陽光折射的晶瑩剔透,全部 幻化成建築的形式表現。利用荷葉幾個在建築上可以借鑒的特性,如高低差,通透性,聯展性,支撐點等。把這些特性也利用在建築的 結構與建材中去。
047
配置分析
048
CONFIGURATION ANALYSIS
平面分析
PLANE ANALYSIS
049
與主樓相對望的是酒吧和無邊際泳池 ︐身後50米 外就是澄清湖美景和濕地︒酒吧采用下沉式座位 ︐ 原本5米的樓高現在接近6米 ︐半室内屋頂上兩列 玻璃方塊造型給空間 一種延申的感覺 ︐遠看就似乎 與澄清湖相連︒
根據地形設計了800米環繞式跑到 ︐蜿蜒曲折的 跑到外設置了5米寬的綠化帶 ︐種植灌木叢 ︐保證 了住客的私密性︒而中間的散步道取用與景觀相融 合的設計思路︒
050
PLANE ANALYSIS
平面分析
平面分析
PLANE ANALYSIS
051
指導老師
王志賢
各位畢業班同學辛苦了 在全球疫情不斷地起伏中完成畢業設計 也是一段難忘的體驗,看同學們日以繼夜地 追求設計的突破與完美的呈現 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能夠全力以赴的你 也已經做好了準備,面對未來的挑戰 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你,不是嗎? 很榮幸在這段期間能夠與你們共同經歷這一段 也祝福你們畢業順利! 王志賢
052
祝福2021.03.15
林瑟恩&龔珮語 黃文德&張宸 康士元&陳柏宇 吳宗儒&郭子瑜 吳品璇&蔡欣諭 廖佳媺&胡瑞哲
15
053
反轉常態 T-BOX實驗親水街廓改造 T-BOX Experiment Hydrophile Street profile Reform
在疫情肆虐的現在空間規畫該如何與時俱進 對於未來社區的發展為發想 提供社區居民所有日常生活所需 從「家」為出發點的生活路徑,增加人活動的機會。
在都市發展和建築設計上,空間的規劃與 尺度常常反映出時代背景和不同思維角度。 如 : 過去英國絕的人應該要在居住的環境下同 時與自然相處,發展「花園都市」這種浪漫且 理想的街道模式、法國巴黎則是希望都市的環 境衛生系統能做出改善,從而規劃出完整的放 射性街道系統……等。 由此可見,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空間規劃就會 做出相應的變換設計,而如今疫情肆虐全球, 現在空間規畫該如何與時俱進?
054
DESIGN TEAM 龔珮語
PEI,YU-KUNG
林瑟恩
SHE,EN-LI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基地分析
街廓改造依據
台南市
基 地
台 灣 人 居 住
太陽
設計概念
中西區
研究範圍
√ 退縮道路營造行人走道 √ 將住宅及商業區進行劃分 √ 以道路及建築物為出社區中心 退縮道路 行人走道
日 本 人 居 住
日 本 軍 營
風向
√ 設置地下停車場 √ 在社區角落增加戶外綠地 √ 運用模組設計代替騎樓
住宅空間
住宅空間 商業空間
地下 化車道
交通
退縮道路 行人走道
景觀
DESIGN CONCEPT
以阻格外界感染為發想,從意象到現實案例中代表區隔的方式,將其擴大到社區之中,發展出TWIN BOX概念。 虛擬意象
現實案例 楚門的世界 攝影棚
珊笛的家
表現形式 泡泡屋
周圍綠化
黑棚
呼吸的牆
T-BOX操作 √ 以樹木牆作為意象外殼 √ 強調綠化以及透風透光性 √ 圍塑出安全社區 √ 形成動線管制 單屋 防禦力不足 病毒容易跨越
T-BOX內外之間關係
視覺穿透
最 終 外 殼 以樹林為媒介,形成一道會呼吸的牆。
外殼設計 √ 會呼吸 √ 透光
使用無感密閉
√ 設計形式 探討可以引導風進入 同時過濾空氣
055
全區配置圖S=1:350 開放空間:主要分成四大類 一、球場
二、廟前廣場
三、社區噴水池
四、住宅群圍塑場所
實驗社區最終目標 綠化 (水利,太陽能,風力)
056
生態農園 (自給自足,加強農耕)
無碳生活 (腳踏車,走路)
複合式循環中心
入口
UP
UP
入口
入口
入口
UP
入口
UP
入口
入口
UP
UP
UP
UP
於基地正中心,人群匯集之處,藉由以往人在河流與陸地的使用性,發展出 不同以往的「交通」、「商業」、「耕作」之混和性空間。
入口
UP
UP
入口
入口
入口 入口
入口
入口
UP UP
UP
UP
UP
入口
入口
UP
硬地板 DW
UP
概念操作
DW
循環
通風
UP
群聚
建築位置圖
種植系統
商業系統 交通系統
中庭原型
人潮相通
前後退縮
動線廣場
河川系統
社區 演講廳
4F
半戶外 互動教室
3F 半戶外 互動教室
平面配置二樓 S=1:200
平面配置一樓 S= 1:200
期間展區2
期間展區
2F 親子餐廳
餐廳酒吧
1F
平面配置三樓 S=1:200
樂活中心動線圖
平面配置四樓 S=1:200
健康樂活空間
入口
UP
UP
入口
入口
入口
UP
入口
UP
入口
入口
UP
UP
入口
UP
UP
入口
入口
入口 入口
入口
入口
UP UP
UP
UP
UP
入口
入口
UP
透過相互望見、互動、相望、感受為主要交流方式,以多個開放空間打造出健 康安全的醫療空間,同時提供社區作為臨時性隔離場所。
UP
UP
硬地板 DW
UP
概念操作
DW
UP
建築位置圖
區分為兩塊區塊
退縮及劃分空間
切割後空間轉變
開放空間變形
開放空間變形
4F
3F 健康空間平面配置一樓 S= 1:200
健康空間平面配置二樓 S= 1:200
2F
外牆/ 導風系統
GF
健康空間平面配置三樓 S= 1:200
健康空間平面配置四樓 S= 1:200
樂活中心動線圖
立面圖 S= 1:200
057
新型態住商場域 因應現今住商混合, 導致生活環境品質降低, 故藉由本次新型態設計的轉變, 創造出未來趨勢生活型態。
建築位置圖
河景保留
之間的串連
住商分離
垂直綠化
增加到 室外空間
住五樓配置 S= 1:200
住二至四樓配置 S= 1:200
住商一樓配置 S= 1:200
住六樓配置 S= 1:200
商二樓配置 S= 1:200
住七樓配置 S= 1:200
商三樓配置 S= 1:200
住八樓配置 S= 1:200
平面配置四樓 S= 1:200
聚向住群 建築與建築之間存在著與環境的無形對話。 在空間設計上使用了「盒中盒」的概念, 讓每戶中庭聚向, 圍塑出戶外中庭, 這個設計可以透過建築讓使用者之間增加生活互動。
建築位置圖
小家庭二樓 S= 1:100 支架系統
三樓
三代同堂二樓 S= 1:100 二樓
淨區 位置
三代同堂三樓 S= 1:100
動線爆炸圖
擴張網牆
剖面圖 S= 1:200
058
複合式圖書場所 運用傳統合院空間原理進行轉化, 在動線規劃上以戶外動線為主, 反轉與以往不同的方式, 目的引導使用者在公共場所時於戶外進行行為活動。
建築位置圖 屋頂活動空間
二層外牆
圖書場所
書店/餐廳
平面配置一樓 S= 1:200
平面配置二樓 S= 1:200
平面配置頂樓 S= 1:200
動線爆炸圖
剖面圖 S= 1:200
059
隱市.森商
DESIGN TEAM 黃文德
HUANG,WEN-DE
張宸
ZHANG,CHEN
高度發展下城市中的綠商場 Green Market in Highly Developed City
在高度發展的城市一角,一個隱蔽的森林在此萌芽, 一個伴隨著森林氣息的商場、讓人可以放鬆的地點, 隱市‧森商,隱藏於都市中,所謂的森林商場。
所謂的綠色,屬於喧囂塵世中的一塊不受汙染的淨土 現今社會,大眾對於消費的型態和以往有 所不同,使商場的性質逐漸多樣化,越能兼具 多種客群的消費型態者自然能在競爭中突出。 而從2019年年底開始的傳染病使大眾 對於密閉空間有所顧忌,首當其衝的就是此類 型的大型商場,因而想透過新樣態的商場設計 使得民眾可以安心來到此處,並搭配永續及環 保概念創造出一種新形式的商場。
060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基地基本資料 基地位置:大順一路及自由二路交界 土地座落:高雄市鼓山區新順段 基地尺寸:北巷175米、西向126米、南向175米、 東向90米 土地面積:20000平方公尺(2公頃) 使用分區:特商A(建蔽率60%、容積率630%)
中西區目前是高齡社會
高雄市
設計概念
鼓山區
新順段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商場本是一個讓人放鬆購物的空間,但若是因疫情影響而使其變成一個讓人避而遠之的地方,那該如何去做改變?
經 濟 效 益 特 殊 性 質 永 續 發 展 對 應 疫 情 後疫情時代 探討如何對應 後疫情時代下 發展
綠色建築商場 什麼被稱為綠 色商場 永續商場 探討永續商場 建築型態發展
共生複合 如何達到人類 與自然的共生 共存 休閒娛樂 提供民眾一個 休閒娛樂之生 活場所
對 應 方 式 對 應 方 式 對 應 方 式 對 應 方 式 有機生態系 防疫、健康、 節能及環保一 體
多樣化 活動
屋頂 綠化
新型態
聚集 經濟
綠色 森林
Double Skin
安 全
商業 行為 綠 意
2. 3.
增設樓梯 及坡道
現今社會,大眾對於消費的型態和以往有所不同,使商場的性質也逐漸多樣化, 越能兼具多種客群的消費型態者自然能在競爭中突出。 而從2019年年底開始的傳染病使得大眾對於密閉空間有所顧忌,首當其衝的就是 像這類型的大型商場,因而想透過新樣態的商場設計使得群眾可以安心來到此處 ,並搭配永續及環保概念創造出一種健康的新形式商場。 綠色 健康
活動 舉辦
健 康
1.
通風 換氣 太陽能
發 展
分區 管制
餐飲 需求
休閒 娛樂 人與商場的使用行為
061
大順路及自由路交界入口
大順路入口
原商場以大型量體為主 使人群集中性強
順應軸線做十字分割 將機能分區
主商場
多樣性活動
分區使人群可依需求 前往不同場域 降低大量聚集問題
次商場 購 物 消 費
廣 場
餐飲棟
森林區
商場和廣場需有良好互動
未來輕軌出入口 公車站
大順路及龍德新路入口
空間虛實串聯創造層次感
切割線 上放學之人流
廣場03
切割線 廣場01
主要道路 公車站
將人車易聚集處做大 退縮形成一入口廣場
062
切割線
用切割線區分廣場及 室內空間
中庭廣場
廣場02
用切割線區分廣場及 室內空間
自由路入口
自由路及龍德新路交界入口
龍德新路入口
原 型
拆 解
挖 空
挑 高
串 聯
變 形
量體發展演變圖
坡道設計使不同客群也 可以輕鬆到達目的樓層 主商場發展演變圖
次商場發展演變圖 中心挑空垂直綠化 N
餐飲棟發展演變圖 貳層平面圖 引入自然採光 使氣流流通
使空氣產生對流 避免產生大型密閉空間
人群可以自由穿越
人行動線 車行動線 腳踏車動線 基地內動線說明圖 商業空間 商業空間
產生核心定位點及空間層次 使視線可以具穿透性
視線通透 量體抬升說明圖
商業空間
商業空間 停車場 停車場 取消商業空間地下室 僅留停車使用
N
參層(公共層)平面圖
063
N
N
肆層平面圖 SCALE=1/400
064
N
伍層平面圖 SCALE=1/400
捌層平面圖 SCALE=1/400
將原始森林設為意象
A
B
C
不同遮陽形成立面造型 豐富
Type. 01 植栽(小)
以樹林作為意象轉化 天橋使用Y型柱作為其結構
抽象化立體構成
Type. 02 植栽(大)
取葉脈意象作為折板之結構 Type. 03 沖孔版+植栽
Type. 04 實牆 陽台系統說明圖
Type. A-1
轉變為陽台立體綠化 陽台造型說明圖 上方遮陽順應下方天橋造型
Type. B-1
Type. C-1 配合建物高低作出折板高低差
Type. A-2
Type. B-2
Type. C-2
配合意象將折板做延伸發展 天橋造型說明圖
以樹葉為初始概念 轉為直線 構成
商場藍綠色計畫說明圖
入口處造型說明圖
065
066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067
068
069
070
071
汐見町食藝試驗所
DESIGN TEAM 吳宗儒
WU,ZONG-RU
郭子瑜
多領域藝術空間與在地生活風格體驗基地 Interdisciplinary Art Space and Local Experiential Base
文化之所以寶貴,在於它與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當代社會很重要的課題。 汐見町食藝試驗所是兼具收藏、展示等機能的藝文 空間,更提供大眾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
提供新舊音樂跨界合作之創作者,實踐並呈現在地藝術、庶民文化美學的舞台。
臺南市素有文化古都之稱,擁有多項 地方特有的民俗傳統技藝及文化活動。隨 著台南美術館的落成,透過以美術為核心 的展示活動以及教育推廣,成為文化觀光 的重要景點之一。 有別於有形文化資產,有眾多相關場 提供展示推廣等功能,在台南市中,卻缺 乏一個以「音樂」為核心,提供展示及推廣 的空間場域。汐見町食藝試驗所正是為此 而生的建築設計。
072
GUO,ZIH-YU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SITE
基 地 所 在 位 置 為 台 南 市 水 交 社 園 區 北 方 一 商 業 區 。 基 地 南 側 及 北 側 均 設 有 學 校 , 分 別 為 大 成 國 中 及 台 南 高 商 , 西 側 則 有 台 南 市 勞 工 育 樂 中 心 、 台 南 市 立 棒 球 場 。
延伸水交社公園之桂子山景觀。
台南市
連結志開新村眷村記憶(水交
擴充水交社文化園區機能
社菜市場)。
(表演因遇雨而取消之問題)。
南區
基地位置
台 南 市 的 觀 光 人 潮 , 多 聚 集 於 民 生 綠 園 商 圈 以 及 海 安 路 商 圈 , 眾 多 古 蹟 及 百 貨 商 圈 皆 坐 落 在 此 範 圍 內 。 反 觀 , 水 交 社 園 區 單 獨 坐 落 在 南 端 , 在 歷 史 參 訪 的 路 線 中 被 遺 落 。 加 上 雖 有 表 演 活 動 , 卻 因 缺 乏 室 內 展 演 空 間 , 而 遇 雨 取 消 , 還 有 園 區 內 飲 食 機 能 不 足 等 問 題 , 使 駐 留 時 間 縮 短 。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預期進入基地的人流動線,主
匯整人流動線,形成主要活動
根據基地特性,設置一引力中
入口設置在水交社方向。
路線以及開放空間。定出建築
心,成為人潮聚集的主要據點
物位置。
。
073
A
C B
074
A
075
C
C
076
C-1
C-2
077
078
愛 河
台灣
高雄
藍綠帶
鼓山區
交通動線
日照風向
景觀
舊建築
新建築
079
9.
愛 河
1. 台 鐵 鼓 山 站
輕 軌 環 線 鼓 山 站
2.
河 西 一 路
3
4. 5. 6. 8. 1. 產業故事館 2. 靜態展覽空間 3. 文創出租工作室 4. 動態展覽空間 5. 多元展演空間 6. 親子體驗館 7. 行政區 8. 餐飲區 9. 咖啡廳
7.
▲ 全區平面配置圖
▲ 倉庫群立面圖
080
▲ 二樓親子體驗館平面圖
▲ 三樓親子體驗館平面圖 0
5
10
15
20
▲ 複合式空間立面圖
081
大型展覽空間 書店
▲ 複合式空間架構 咖啡廳
芬克式桁架 新建結構部分
磚柱
▲ 二樓複合式空間平面圖
山牆混泥土
▲ 倉庫既有結構
▲ 三樓複合式空間平面圖
0
5
10
15
20
▲ 倉庫群剖面圖
082
1.廣場配置
▲ 複合式空間屋頂平面圖 2.動線分流
分
3.空間分配
▲ 倉庫群屋頂平面圖
▲ 親子體驗館屋頂平面圖
A.人流動線
B.車流入口
4.空間環境
▲ 親子體驗館剖面圖
▲ 複合式空間剖面圖
083
水陸之間
DESIGN TEAM 廖佳媺
LIAO,CHIA-MEI
胡瑞哲
HU,RUI-ZHE
娛樂渡假村 Dapeng Bay Integrated sea vlew - Recreation Resort
想再次蔓延童年的歡樂與去處, 依傍著大海與陸地,並注入新的想法, 將建築融合生態, 創造一個新的休閒娛樂場域。
這裡一點都不繁華,可是我的牽掛都在這裡。 由這樣的一個念頭以及童年的回憶,大鵬灣, 是使每個人都能很悠閒的地方,在跨海大橋上 散步談天,在沙灘上奔跑,放眼望去,是一望 無際的大海還有能包容所有的天空。 我們想在家鄉建立一個提供多元化休閒娛樂的 場域,具有水上設施及娛樂空間並將建築融合 生態,使這裡美好的自然景觀能被看見及感受 ,進而帶動觀光促進地方經濟,將日漸衰落的 大鵬灣結合地方特色重新形成一個度假勝地。
084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基地位置:屏東縣東港鎮南平路631號 位於台灣西南海岸,可目視小琉球,東向為瀉湖水域,交通 經由國道三號或台17線皆可抵達。 原為青洲濱海遊憩區,曾於 2019 年結束營業,BOT 商解約 ,最大原因是水質不夠乾淨,無法發展水上遊憩。於 2020 重新營業,但原來的場館皆不對外開放,目前還是有許多名 眾去吹風散步、玩水、堆沙堡,但並沒有救生員去保護他們 的安全,以及沿岸有許多垃圾的問題。
設計概念
東港鎮
研究範圍
西南風
太陽路徑
交通
瀉湖
養殖&汙水處理用地
出海口
屏東縣
跨海大橋
基地位置
動線規劃
DESIGN CONCEPT
ROUTE PLAN
建立一個提供多元化休閒的場域 促進地方人潮
觀光
經濟
基地環境優良 環境 面海可挑望小琉球 周遭也具有許多自然生態
玩樂
有了人潮能帶動地方經濟 並推廣當地特色
具有水上設施及娛樂空間 親子同樂外也能享受自然景觀
人行動線
停車場結合觀景台並錯落
舊有型態
量體切割並推拉
車輛路線/停車動線
仿生意象之遮陽休息
聚落式規劃
085
全區配置圖
停車場平面圖
景觀平台平面圖
複合式停車場正向
086
仿生花正向
向
餐廳一層
接待大廳一層
遊戲空間二層
空中酒吧三層
服務中心正向
服務中心右向
087
主題餐廳
住宿服務大廳
一般雙人房
精緻雙人房
088
住宿服務大廳正向
住宿服務大廳右向
主題餐廳正向
主題餐廳右向
精緻雙人房正向
精緻雙人房右向
一般雙人房正向
一般雙人房右向
向
高級景觀房一層
高級景觀房二層
豪華庭園房一層
豪華庭園房二層
高級景觀房正向
高級景觀房右向
豪華庭園房正向
豪華庭園房右向
089
指導老師
090
王立人
鄭依倩&廖沛紫 蔡翔宇&段乃愿 魏子涵&陳映竹 林承廷&江秉家 李銓勲&潘葦 陳俞彤&曾芷靖 蘇莛雅&吳勝崴
091
092
093
N
094
095
096
097
漁驛
DESIGN TEAM 蔡翔宇
新式觀光魚市場 - 星有漁利 Tourist FIsh Market - Hamasen of fish profit
以漁業起家的哈瑪星社區,利用產業行 銷與地方文化資源做結合,發展出獨具 特色、保存舊有風貌的觀光勝地。
重現舊有社區的生活特色,恢復市場機能便能創造商機 舊有建物使用過的痕跡,那曾經熱鬧的競 標、叫賣聲,即將走入歷史,模糊了捕魚的目 的與熱情,慢慢地就被人們忽略了。 因此重新規劃閒置空間,並創造出隔海情 調,藉由人們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漣漪交疊著 ,再一次將歷史重現於眼前,使熱情充斥著整 個空間。
098
XIANG,YU-TSAI
段乃愿
NAI,YUAN-DUA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AN
基地位置 相聯性 主要幹道 基地選用於高雄市鼓山區鼓山魚市場
地理位置四面環海,海港型漁業根據地 配合興濱計畫的政策,呼應哈瑪星的歷史 交通便捷,鄰近各大眾運輸站(捷運、公車、渡輪) 周遭景點繁多,吸引眾多人潮 點內無停車空間,需步行10分外停車場停車 陸地皆為混凝土,無綠化規劃計畫 基地內小港灣的緣故,使整個基地被切割 舊有住宅保留至今,基地位置被遮蔽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以實體與地形作為兩個分析觀點,將各元素呈現結合於建築上, 地形 (河)
實體
099
平面圖
PLAN
DESIGN
魚 市 場 商 店 街
拍賣場
其他 流動攤販
固定攤販
攤販比例
100
白天
晚上
營業時間
食物
工具
販賣物比例
整體挑高好讓各店家更明顯展現商品,並帶來商機
101
動線 - 人
主棟立面圖
102
FACADE DESIGN
垂直動線
橋梁
橋梁設計
BRIDGE DESIGN
兩個基地利用橋樑與造型作 連接,且戶外高架步道與主 體作配合,構成了線性圍繞 的感覺
103
104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105
106
1 2 3 4
107
108
109
青舍.時居
DESIGN TEAM 江秉家
JIANG,BING-JIA
軸線 視線 動線 天際線 Axis Sight Circulation Skyline
打造一個喧囂的都市裡也能體會山水麗景的心靈處所 亦是作為旅行的中繼站 使身心放鬆 補充體力再出發
為了想做而做
隨著高雄鐵路地下化,人口的流動更為頻繁,不再需要 只依靠汽車或機車,希望打造一個可使身心放鬆, 不需要離開都市就可以體驗到與山水對話之感受, 也可作為旅行的中繼站,補充體力再出發
110
林承廷
LIN,CHENG-TING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動線(人)
商圈分布
基地位置
周遭商住家
周遭綠帶(未來)
動線(車)
人口匯集結點
周遭綠帶
旅觀分布
綠帶分布
學校位置
設計概念
整體綜觀(未來)
DESIGN CONCEPT
附近商住家
鐵路地下化之後 崇德路與勝利路打通
美國學校
兩圓相交
兩線(龜山.蓮池潭)相連
分區插入量體並
取下面圖形
抬升
增加線的分割
地形抬升
導正並且統一出入口
將動線導入
使得更容易到達此基地
帶入基地
排入公共空間和綠帶
帶入情境.設計想法
將其院落式排列
111
陽園 石園 石人 園房 . 娛 樂 室 ) ( 大 廳 . 餐 廳 . 討 論 室陽 . 咖園 啡廳.挑高雙人房) (雙人房.商務四 (大廳.餐廳.討論室.咖啡廳.挑高雙人房) ( 雙 人 房 . 商娛務樂四室人 房 . 娛 樂 室 ) 娛樂室 設計大面玻璃窗 有助於開闊視野
个園 設計大面玻璃窗 有助於開闊視野 个園 (雙人房.閱讀室) (雙人房.閱讀室) 雙人房 雙人房 用屏風式設計 用屏風式設計 可阻擋外對內的視野 可阻擋外對內的視野
後花園 後花園 (雙人房.商務四人房.健身房.閱讀室) (雙人房.商務四人房.健身房.閱讀室)
全區配置圖 全區配置圖
112
粼圓 粼圓 (萬景閣.半邊亭.茶/棋室) (萬景閣.半邊亭.茶/棋室)
幽園 幽園 (酒吧.雙人房.景觀圍牆) (酒吧.雙人房.景觀圍牆)
1 .大 廳 2 .餐 廳 3.廚房 4.咖啡廳 5.挑高雙人房 1.大廳 2.餐廳 3.廚房 4.咖啡廳 5.挑高雙人房 6 .棋 室 7 .萬 景 閣 8.半邊亭 9.城牆木平台 10.討論室 6.棋室 7.萬景閣 8.半邊亭 9.城牆木平台 10.討論室 1 1.員 工 休 息 室 12 . 儲 備 室 13.閱讀室 14.雙人房 15.商務四人房 11.員工休息室 12.儲備室 13.閱讀室 14.雙人房 15.商務四人房 1 6.健 身 房 1 7. 娛 樂 室 1 8. 酒 吧 19 . 公 共 廁 所 20.停車場 16.健身房 17.娛樂室 18.酒吧 19.公共廁所 20.停車場
園子關係圖 園子關係圖
視線 視線
動線 動線
萬萬 景景 閣閣
室入 入口 口 地下室
大廳 廳 大
餐廳 廳 餐
咖啡 啡廳 廳 咖
雙雙人人房房
挑挑高高雙雙 人人 房房
茶茶 室室
景景 觀觀 高高 牆牆
大 大廳 廳- -觀觀景景塔塔剖剖面面圖圖 陽 陽園 園 (( 隅 隅中 中 .. 日 日中 中))
虛牆界定空間(大面落地窗咖啡廳) 虛牆界定空間(大面落地窗咖啡廳)
住宿空間 住宿空間
公共空間(大廳.餐廳.討論室) 公共空間(大廳.餐廳.討論室)
113
公共
住宿
動線.視線
公共(粼院)
視線
討論室(三棟)立面圖
挑高雙人房立面圖
大廳-餐廳立面圖
粼圓(日出.食時)
青石磚 水泥砂漿 混凝土 荔枝面石板
無邊際水池剖透
棋/茶室(三棟)立面圖
拱形圍牆立面 幽園(雞鳴.平旦) 情境轉換
用實牆挖圓洞分割情境 界定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 視線是可穿透的 並且與地景融(眷村圓拱設計)
酒吧立面圖 用立面虛實的設計手法,與室外做連結, 也可在夜晚仰望星空
114
石園(日映.哺時)
娛樂室立面圖 庭園的回歸 上圖是蘇州的獅子園, 在設計石園時,除了上 面講到的是線的錯動, 還將石園的配置分為三 個部分,如小圖所示, 將蘇州園林元素融合進 去
竹子延伸至大廳門口 製造綠色隧道 門口後縮 製造神祕感
个園(人定.夜半)
竹子阻擋停車場視野 後花園(日入.黃昏)
狹窄空間
商務四人房正立面圖
期待
相對寬廣空間
商務四人房後立面圖
豁 然 開 朗
狹窄空間
閱讀室立面圖 為聯通著兩個院子的中介空間, 以動線連接著, 閱讀室再分兩處,空間以全玻璃走道串聯。
期待
相對寬廣空間
115
壹仨伍
DESIGN TEAM 陳俞彤
CHEN,YU-TONG
曾芷靖
工藝聚落 與 三連棟活化再利用 Craft settlement & Reuse of Three-story building
藝術的形成跟生態有著特殊關係, 走到室外,浸泡在大自然的光影中捕捉思緒, 與藝術家一起,空間活化,重啟三連棟, 凝聚力量。
都市發展快速,城市綠地減少 將綠意帶入建築物,帶給駐村藝術家無限想像的創作領域, 利用不同類型的藝術空間,吸引周遭居民及附近學生, 豐富城市各地社區文化生活內涵,讓藝術家們的意念及想法被推廣出去。
116
ZENG,CHI-CHING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N
N
N
N
N
衛武營公園面積龐大,園內有豐富植栽,是市民在喧囂城市內吸收芬多精的放鬆好去處,而老舊建物因無人使用導致拆除,活化園內的 舊建物可使市民們更加注重維護經營。
選址地段為高雄市苓雅區衛武段,衛武營公園內的三連棟。
√ 位在衛武營公園內,有最豐富的自然地景。 √ 平日假日下午人潮多為運動散步的居民 。 √ 舊營區規劃整齊。 √ 鄰近多機關機構,便於管理。
× 三連棟需活化再利用,以免造成蚊子館的問題。 × 出路口相距甚遠,需行走至內。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破除大眾對於閒置空間的固有印象,重新定義舊有建築,打開牆面及屋頂,使室內外場景交錯,將人工的綠以及自然的綠結合, 讓人們穿梭在棟與棟之間的綠廊。製造停駐片刻的空間,
原形
拆除
新建
規劃
原形
牆面
屋架
結構爆炸
拆除爆炸
117
一樓平面配置圖
1F PLAN
A Perspective
C
B Perspective
A
C Perspective
D
D Perspective
E Perspective
118
二樓平面圖
2F PLAN
E
I
H
F
G
19
12
室內透視
2F PERSPECTIVES
F Perspective
溫室及戶外細節透視圖
G Perspective
H Perspective
I Perspective
GREENHOUSE, OUTDOOR STAIRS, PERSPECTIVES
串聯棟與棟之間的間距,製造 停駐片刻的空間。
打開牆面及屋頂,使室內外場景交 錯,望向過去與現在。
作為展覽空間延伸的溫室,使用pc半透明浪板讓風景有若有似 無的存在,緩慢的流通在無垠的綠海中。
119
1’
120
1
PERSPECTIVES A
PERSPECTIVES B
PERSPECTIVES C
PERSPECTIVES D
PERSPECTIVES E
PERSPECTIVES F
PERSPECTIVES G
PERSPECTIVES H
PERSPECTIVES I
2’
2
121
綠意織音
DESIGN TEAM 蘇莛雅
SU,TING-YA
音樂 創作 聚落 MUSIC CREATION COMMUNITY
給予文化軸線上更完整的系統,在此建 立一個音樂創作聚落,讓創作聚落 與其他藝術文化中心形成互補的 關係,讓人們與創作者可以毫無隔閡的交流。
讓人們與創作者可以毫無隔閡的交流
在高雄有許多大型表演空間,例如海洋流行音 樂中心、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大東藝術文化 中心。並無創作者表演者的工作室及休息空間 及小型表演空間。 因此,我們想給予文化軸線上更完整的系統, 在此建立一個音樂創作聚落,讓創作聚落與其 他藝術文化中心形成互補的關係,讓人們與創 作者可以毫無隔閡的交流。同時也作為與鄰近 社區一個連接點,連接這文化軸線及彩繪村, 讓這個區域可以更加多元的發展。
122
吳勝崴
WU,SHENG-WEI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周圍商店分布
周圍住宿分布
禮物 Maries Gift
周圍人口分布
基地內的舊辦公大樓為原本的高雄公車處使用,建軍站為過去的市區公 車重要的轉運站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舊公車站活化變成文創基地, 結合音樂、金工、影像、舞蹈等等領域,可以體驗交通的歷史與藝術創 作空間。
彩繪藝術牆
衛武營捷運站 建軍跨領域
建軍站公車站
基地藝術村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苓雅區建軍路2號
√ 基地四面臨路,各方面視野優良,四周沒有過高的建築物遮蔽。 √ 南面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及公園,北側為彩繪村。 √ 附近有衛武營捷運站以及公車站(建軍站),交通相當方便。
× 既有圍牆阻隔基地內建物與彩繪村交流。 × 舊大樓年久失修危險,未使用。 × 人行道部分因為喬木而損壞。
設計概念
國道 捷運站 周遭綠美化
藝術文化帶與捷運關係分析圖
基地周圍(1000KM)分析圖
DESIGN CONCEPT
彩繪村的目的是給予老舊社區新的生命,音樂與生命的元素加入讓聚落更有生命力,同時配合周遭的景觀(衛武營公園)的榕樹形象。 藝 術
文 化 的 交 流
彩 繪 村 給 予 社 會 新 的 生生 命命 的 流 動
創作 空間
娛樂 空間 圖書室
周 遭 衛 武 營 的 榕 樹 意 象
音 樂 的 韻 律
酒吧 提高生活 機能
創作室 練習室 展覽 空間
餐飲空間
商業機會
表演 空間
聚 落
藝術 市集
表演空間
文化結合
文創商 品空間 錄音室 工作室
音 樂
旅宿
創作空間
商業 空間
自助餐
幫助創作
相關知識
音樂聚落
酒店式 公寓 辦公 空間
提升文化
隱私 創作 空間 空間
音樂
完善設備
娛樂 空間
咖啡廳
創作 空間
娛樂 空間
聚落 隱私 空間
商業 娛樂 空間 空間
商業 空間
相關藝術 文化軸帶 相輔相成
住宿空間
隱私空間 娛樂空間
創作 空間
123
停車場 出入口動線
行仁路
停車場 出入口動線
停車場 出入口 8
7
9 10
建 軍 路
6 11
1
4
5
3
澄 清 路
12 2
1 公車轉運站
7
商品與餐飲大樓
2 捷運站(橘線)
8
藝術市集
3 捷運站(黃線
9
住宿大樓
4 創作大樓
10
5 COFFEE
11 水景表演廣場
6 酒吧
12
三多一路
下挖表演廣場
國 泰 路 二 段
樹下表演廣場
與衛武營的曲線造型呼應,讓 建築物有活潑流動的感覺,並 利用挖填土讓地形有高低變化 延續建築物的流動感。
124
COFFEE SHOP 1樓平面圖
COFFEE SHOP 2樓平面圖
COFFEE SHOP 立面圖
COFFEE SHOP 剖面圖
COFFEE SHOP 立面圖
COFFEE SHOP 立面圖
COFFEE SHOP 立面圖
COFFEE SHOP 剖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地下1樓平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3樓平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1樓平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2樓平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4樓平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剖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立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立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立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剖面圖
Accommodation Space 立面圖
125
Creation And Book Spac 地下2樓平面圖
Creation And Book Spac 立面圖
126 Creation And Book Spac 立面圖
Creation And Book Spac 地下1樓平面圖
Creation And Book Spac 1樓平面圖
Creation And Book Spac 2樓平面圖
Creation And Book Spac 3樓平面圖
Creation And Book Spac 立面圖
Creation And Book Spac 立面圖
C
C
Commercial And Dining Spaces 3樓平面圖
Commercial And Dining Spaces 2樓平面圖 UP
UP
Commercial And Dining Spaces 1樓平面圖
0 0
0
UP
UP
0
0 UP
15
100
0
60
0 DN
100 15 舞臺
15
15
DN 215
60
DN
60
DN
60
DN
50 60
商品 販賣區 DN
廚房
60
60
DN
50
露臺
60 DN
DN 215
大廳
60
100
展示空間 UP 15
25
大廳
215
商品 販賣區
儲物間 無障礙 廁所
DN
60 無障礙 廁所
DN
60
DN
無障礙 廁所 60 女廁
男廁
60 60 UP
女廁
15
男廁
15
60
30
UP
0
女廁
男廁
15 UP
0
UP
UP
0
UP
0
0
UP
0
UP
0
Commercial And Dining Spaces 立面圖
Commercial And Dining Spaces 剖面圖
Commercial And Dining Spaces 立面圖
Commercial And Dining Spaces 立面圖
Commercial And Dining Spaces 剖面圖
Commercial And Dining Spaces 立面圖
127
指導老師
張強
畢業設計是一個設計過程 持續成長是一個學習歷程 建築思路的分析 建築細部的探索 建築專業的熱情 建築事務的實踐 建築生涯的發展 祝福同學畢業順心 張強老師敬上
128
林昇隆&郭聿凱 劉礎寧&黃則平 王詰立&陳育湘 林孟宗&宋宛儒 張沛文&王譯萱 吳姵葶&黃紹栩
129
社區共載體
DESIGN TEAM 林昇隆
LIN,SHENG-LUNG
綜合服務中心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綜合性建築是非常有引響力的,因為它具有 強烈的必須性及實用性,我們賦予它們更多 的詩意及可能性,這樣的建築就能有無限的 想像空間。
重新定位 重新思考 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年輕人所負擔的不管是壓力還是金錢都日漸沉重, 因而導致雙薪家庭占比越來越高,而衍伸出公家機關老人日照及嬰幼兒托育 的不足和強烈需求。我們必須重新定位及思考綜合性建築對民眾的關係。
130
郭聿凱
KUO,YU-KAI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建國四路 北斗街 輕軌
基地位於高雄市鹽埕區, 設計基地位於建國四路與 北斗街相交路口,現作為 停車場使用,鄰近輕軌軌 道,周遭有保安宮、警察 局、護理之家以及學校。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社區主要需要服務空間為老人日照中心、幼兒托 育、社區圖書館、咖啡廳及中央廣場社區綠園地。
老人日照服務人數: 60位 社區圖書館服務人數: 100位 幼兒托育中心服務人數: 20位 設計四大服務對象圍繞著基地周遭放置的配置, 並利用土地掀起意象之形式,為建築創造流動性 及開放性,並創造出聚,來作為廣場創造出群體 建築的核心所在,民眾進入基地內即能馬上感受 到廣場感並依各自的需求前往各個中心活動,並 希望這綜合性建築能替地方社區創造出強烈的必 須性和實用性以及美感教育。
131
132
133
134
135
大社齋場
DESIGN TEAM 劉礎寧
LIOU,CHU-NING
黃則平
HUANG,ZE-PING
生到死的過渡空間 Dashe crematorium - between death and birth
「當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奧秘,你就渴望死亡, 因為它不過是生命的另一個奧秘。生和死是勇敢 的兩種最高貴的表現」––紀伯倫
生到死的過度空間,是我們對於新型態火葬空間的期許,期許一個兼容情緒的空間 ,串聯亡者與生者的感官,如果說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那我們何嘗不「帶 著美感」的離去呢?我們都該好好面對死亡這件尊貴的事情。
136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A. 地理位置
F. 發展定位
基地位置:815高雄市大社區 和平路二段291號 使用分區:殯葬設施用地及公 園用地 基地環境:近高架橋,附近為 農田及工廠
國 道 10 號
基地位置
基地簡述: 基地周遭皆為農地工廠,而南 面的鐵工廠聲音吵雜,西面的 國道十號,距離較遠,不會影 響到基地建築,東面為山坡地 ,適合加以利用。
東:東面為觀音山之尾段,以及寵物的陵園 南:南面為鐵工廠,噪音些微吵雜。
國 道 10 號
西:西面為國道十號及高鐵。 北:北面為農地工廠。
基地位置
B. 特色產業 大社三寶 芭樂
農地範圍
襲捲全台之「白芭樂」、「珍珠芭 樂」、「帝王芭樂」皆是本區空前 絕後之創舉,奠定芭樂王國之基礎 ,種植腹地往燕巢區延申。
國 道 10 號
棗子 台灣棗子第一品牌;1983年成立全 台第一個棗子產銷班,同時也是國 內農產品產銷班的先驅,第一個大 規模生產棗子的鄉鎮,農民多因種 棗子致富,蓋了許多「棗子樓」。 共出現過十多種不同的品種,曾在 台北微風廣場創下一粒兩百元的銷 售紀錄,遠比蘋果還高貴。
基地位置
牛奶
基地周遭為農田但是做為工廠使用 ,而南面稍遠之地方皆為農地,種 植芭樂及棗子,而牛奶為大社第三 個特色產業。
起於日治時期,提供給岡山機場飛 行員補充營養,現在本區的乳牛數 與產乳量皆居高雄市第一,今有二 千餘頭乳牛。
C. 噪音問題 噪音是這個基地較為嚴 種之問題,附近鐵工廠 的敲打聲,會影響到家 屬的心境,基地北面緊 鄰鐵工廠,我們的解決 方法有以下三點:
國 道 10 號
D. 交通系統
G. 基地內分析
國道十號/和平路二段 交通方式較為不便,只有開車或摩托車較為方便到達。
國 道 10 號
1.以車道隔絕 2.植栽 3.建築物開窗位置
基地位置
發展定位:我們將此建 築定位在提升附近文 化水平之建築,希望 透過建築的力量,進 而造成些微的改變。
發展軸向:希望打造一 個文化的長廊,結合 周遭的地景與湖泊, 讓這塊區域不再是只 有工廠及農場了無生 趣的區域。
發展期許:希望帶動周 遭較為不好看的建築 ,並影響大社居民的 心境,改善殯葬業在 人民心中的普遍既定 印象。
植葬區預定區
火葬場預定地
基地位置
入口方向
噪音問題
鐵工廠位置
由於基地旁皆為農業用地,或許 可以假定移除違章工廠。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量體由地形衍生,順著山坡的地形趨 勢而下,如同我們人生中的最後一段旅程 。且運用三角形為量體設計走勢,象徵神 聖之空間。
切割量體
齋場大廳入口
景觀創造
追思空間廊道
齋場入口
風鈴區 高低落差
137
入口方向
我們認為好的空間,應當要兼容三點,空間感受 、物質體驗、心理想像,透過滿足使用者三方面 的需求,完成一個良好之建築,我們在設計中不 斷地使用廊道元素,抑或是穿越感知空間,來達 成使用者在空間感受的需求,物質體驗上則是利 用材質及光線,而心理想像上,則是利用造型的 設計,創造富有哲學性之空間。
全區配置圖 休息空間
風鈴區
追思空間
辦公空間 齋場
追思空間內部
追思空間內部
追思空間廊道
追思空間外景
追思空間前景
休息室穿越空間
138
休息區外景
風鈴區
圖
追思空間交集
平面配置上,將基地區劃成三區 ,分別為追思空間,休息室以及 齋場(火葬空間),透過分區達到 功能單一性,不再像往常的火葬 場過於繁雜,適當利用水景及綠 化,達到禪意之效果。
4
3 2
5 10
1 9
11 12 14 13
6
8 1 服務中心 2 第一追思館 3 第二追思館 4 第三追思館 5 追思大廳 6休息室大廳 7休息室
8 辦公樓 9 齋場大廳 10 齋堂前區 11 齋堂 12 火葬前區 13 火葬區 14 撿骨室
7 一層平面圖 S:1/400 二層平面圖 S:1/400
139
2 1
7
5 4
8
3 1 民眾停車入口 2 工作人員及殯 葬車入口 3 卸棺材區 4 辦公區 5 冷凍室 6 機械室 7 遺體處理室
地下一層平面圖
正立面圖
右立面圖
左立面圖
140
背立面圖
齋場-前景
齋堂前景
齋場-走廊
齋堂內部空間
面圖
面圖
齋場-齋堂
火葬前空間
面圖
面圖
齋場-火化前空間
齋場使用漸進式的設計手法,從 最開始的外部走廊,先進入齋堂 (法事空間),進而從小門進入火 葬前區,透過這種手法帶入人一 步一步的感受,一個漸進陪伴的 過程。
141
ARK
DESIGN TEAM 陳育湘
CHEN,YU-XIANG
空間藝術美術館 The Museum of Space in Art
將文化資本整合地方資源、自然景觀, 並且透過當地居民或是遊客參與, 發展成可居、可吃、可體驗, 複合型觀光遊程。
既是建築,亦是藝術,創造無限的美術館
我們要做出不同的美術館有別於一般美術館 不僅是展覽藝術品,主軸建築、室內空間、 中介空間,都是我們發展空間。 呈現與以往制式幾何空間不同,無特定路線 不讓空間被化為隱形限制,我們將打破規範 生活,認為空間不該成為藝術品背景,應該 被視為互相重要的存在。 建築師Fred eri c k Kie sle r 對此說: 「空間不該只被視為藝術作品的背景,而是 做為一個雙方關係的連結,與藝術作品同 具有相當的重性。」 我們想表達的是環境的種種因素也是很重要 不該被忽視,藝術品可以跟空間結合融為一 體,不是獨立存在。
142
王詰立
WANG,JIE-LI
動機目的
INITIAL CONCEPT
以往的美術館都是將資訊文字先具象的呈現在眼前,其中對於建築完全沒有對話 所以我們將這之間的從屬關係對調,透過以空間為藝術的藝術家來並且分析他的 手法,並且在設計建築時透過這些手法運用到建築上。
訊息 展品
觀賞者 觀賞者
空間 空間
展品
觀賞者
訊息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為常態季風風向 北向因中都濕地 冬季時較冷 日照充足 周圍無遮蔽物或建築 阻擋
基地周圍主幹道 分別為九如路、 同盟路和美都路 次幹道為德勝街
基地周圍學區眾多 從幼稚園、國小、國中 高中職都相當密集 更有中華藝校
綠帶集中在德勝街 南側的九如路為噪音 來源 其次是東側的巷子
周圍交通設施有 腳踏車、公車站、 還有輕軌及台鐵站
區域範圍有許多特色 地標,其中以內惟埤 文化園區的高美館跟 緊鄰基地的中都濕地 公園和磚窯廠最為出 名
143
設計概念
144
DESIGN CONCEPT
設計說明
DESIGN APPROACH
145
一樓平面
水景
146
綠地
服務
鋪面
展覽
二樓平面
147
現代電競館 電競科技與資源教育建築 Morden E-Sports Hall
期許讓台灣電子競技脫穎而出 資源教育改變對電競既有印象 當人民對於電子競技更加了解 增加接納意願甚至發展到投資
148
DESIGN TEAM 林孟宗 LIN,MENG-ZONG
宋宛儒
SONG,WAN-RU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base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Main roads
N
C BASE㎡ 3
1101
C The road of nationality
BASE㎡ 3
1101
MRT route
BASE
C
3 ㎡ 1101
C
Use partitions
Terrain slope
資訊園區BOT案
車輛管制區
第二期 三創文創園區
第一期 光華商場
第三期 金融大廈
鄰近道路
周遭設施
基地尺寸/範圍
華山文創園區
台北科技大學
82公尺
110公尺
基地位置
建國酒廠
70公尺
150公尺
市民大道高架橋 四十五米
新生南路一段 四十七米
基地位置
新生高架橋 四十米
八德路一段43巷 八米
八德路一段 二十米
149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若建築量體為赤裸的個體 毫無修飾單純為使用設計 對於大自然而言即是無用 透過建築人反覆修正設計 達到平衡量體與自然關係
現代科技以曲為趨勢其設計亦以曲為極致
圓體為無限多邊形組合而成的交集曲線
將平衡做擬化假定為線條 交纏串聯延伸穿梭虛擬線 可以是遮陽天橋步道花園 不僅是點匯集線交集成面 亦為建築拓展至自然的線 圓體分解為多邊形與線條組合纏繞
完善的座位配置/繁複的穿梭入口/多變的空間關係
建築物透過線條組合交錯與土地天空陽光融合協調
N
DN UP
+0-120 -240 -360 -480 150 UP DN
-120 -240 -360 -480
150 +0 -5-10 -15 -20 -25-30
A a DN
DN
UP
A
UP
A
+0 -120 -240 -360
+0
-480
-120 -240
a
-360 -480
150
150
UP
A
DN
UP
A
DN
a
-120 -240 -360 -480
150
-120 -240 +0
-360
-5
-10
-15
-480
+0
-5
-10
-15
-20
-25
-30
-20
-25
-30
-35
150
-35
A
A
150
150
-35
周遭景觀
VISAUL RANGE
3
N
1
2
2
4 DN
UP
3 +0 -120 -240 -360 -480
4
150
UP
DN
-120 -240 -360 -480
+0
1 -5
-10
-15
-20
-25
150
-30
-35
5
5 6 7
關係
1
5
2 DN UP
+0-120 -240 -360 -480 150 UP DN
-120 -240 -360 -480
150 +0 -5-10 -15 -20 -25-30
-35
6 3
7
4
151
各層平面
剖
FLOOR PLANS
150
DN
4
UP
4
9
DN
UP
150
8 1
8
1
9
6 7
UP
DN
4
5
150
1
UP
DN
4
9
1
W
W
W
N
N
DN
UP
DN
4
150
UP
150
4
UP
冰 箱
冰 箱
2 10
150
6
12
11 +200
UP
+320 DN
+620
DN
UP
DN
UP
4 3
N
N
DN
UP
4
DN
4
UP
150
冰 箱
11
8
11
DN
UP
DN
UP
7
冰 箱
N
152
N
剖面立面
ELEVATION/SECTION
UPDN
+0 -120 -240 -360 -480
150
UP
DN
-120 -240 -360 150
-4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9 11
10
12 5
8
7
1
1 4
1
1 1 3 3 3
1 展間
2 車道
3 停車空間
4 垂直空間
5 電競館(200人)
6 開放網區
7 開放包廂
8 團體包廂
9 座位區
10 後臺
11 舞臺
12 綠能體驗場
153
蓮沚
DESIGN TEAM 張沛文 CHANG,PEI-WEN
蓮池潭渡假村 - 再現蓮香 The Resort Of Lotus Lake - Reproduce Landscape
將最自然的潭景複製再現,融合住宿與餐飲 、宴會,透過視覺與嗅覺重現當地人文。
循跡古時蓮香潭,重製蓮潭風與光
荷柳共生於潭水之中,其倒影鬱鬱青青 其中又 以出淤泥而不染之荷花香而得名之蓮池潭 近年,許多人為建設於此之上,奪走了潭的寧靜 我們藉由重製人工潭水,希望能再現蓮池潭最 自然的樣貌,而在建築上,借用了梯田的型態 建置山陵線,以求另一種形式還原龜山樣貌之 意象。
154
王譯萱
WANG,I-HSUA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本基地範圍位於高雄市左營區勝利路、新庄仔路與翠華路之間到三角區塊,原基地使用分區為教育用地,因政府BOT案計畫更改為觀光 發展特定專用區,基地範圍部分使用分區做為公園用地,該基地建蔽率為50%,容積率微300%。
√ 基地周邊緊鄰蓮池潭風景區與大小龜山。 √ 高雄市政府定時舉辦萬年季活動可吸引客源。 √ 基地周邊交通便利,連接國道10號高速公路、台鐵、高鐵 交通系統十分便利。
× 基地周圍有許多早期眷村既有違章建築。 × 萬年季活動人潮、車流形成停車問題。 × 旁有一飯店相關行業競爭。
設計概念
高雄市
左營區
基地範圍
DESIGN CONCEPT
主要建築採用逐層遞減的方式形成梯田的概念延續一旁大小龜山在早期因開闢道路而斷開的山陵線,基地內設計人工水池擬蓮池潭之潭景, 具調節基地內微氣候及延續環抱蓮池潭風景區之意象,並以飯店的經營模式提升當地觀光收入,並改善因萬年季活動行程的車流量問題。
155
全區配置圖 BASE
ANALYSIS
15M 洲
仔
路
新
勝
新
10M 庄
仔
路 華
戶外泳池
戶外泳池
衛浴
戶外泳池
衛浴
衛浴
餐廳
客廳
衛浴 桑拿室
REF
桑拿室
REF
桑拿室
REF
客廳
戶外泳池
衛浴
桑拿室
REF
桑拿室
餐廳
餐廳
客廳
REF
戶外泳池
餐廳
客廳
餐廳
客廳
30
300
M
戶外泳池
戶外泳池
戶外泳池
衛浴
衛浴 桑拿室
衛浴
桑拿室
餐廳
客廳
衛浴
桑拿室
桑拿室
REF
REF
REF
客廳
戶外泳池
衛浴
桑拿室
REF
餐廳
餐廳
客廳
REF
戶外泳池
餐廳
客廳
餐廳
客廳
15M
利
餐廳備品室
儲物室 新娘準備室
路
新娘準備室
舞台
路
舞台 員工休息室
15
儲物室
行李放置區
路
M
SPA M
15
公共空間 動線 30
M
路
156
私人空間
樓層平面圖
BASE ANALYSIS 餐廳備品室 调料室
调料室
调料室
调料室
调料室
调料室
调料室
員工休息室 儲物室
茶水間
健身房
公共空間 動線 私人空間
二層平面圖
+10
+10
REF
REF +10
+10
REF
REF +10
+10
REF
+10
REF
REF
REF
+10
+10
+10
REF
+10
+10
REF
+10
+10
+10
+10
REF
REF
+10
+10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單元配置平面圖 客房空間 動線
標準層平面圖(三層) +10
+10
+10
+10
REF
REF
+10
+10
+10
+10
REF
REF +10
+10
+10
+10
REF
REF
REF
REF
+10
+10
+10
+10
+10
+10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單元配置平面圖 客房空間 動線
四層平面圖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客房空間 動線
單元配置平面圖
五層平面圖
157
REF
樓層平面圖 BASE
ANALYSIS
REF REF REF
REF
單元配置平面圖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客房空間 動線
六層平面圖
備品室
公共空間 動線
九層平面圖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客房空間 動線
七層平面圖 SPA空間剖面圖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客房空間 動線
VILLA剖面圖 八層平面圖
158
樓層平面圖 BASE
ANALYSIS
車道
動線
屋凸一層平面圖 動線
地下一層平面圖 動線
屋凸二層平面
屋凸三層平面圖
戶外泳池 車道
衛浴 桑拿室
REF
VILLA一層平面圖 客廳
餐廳
動線
地下二層平面圖 戶外泳池
衛浴
VILLA二層平面圖
SPA空間平面圖
全區剖面圖
159
痕
DESIGN TEAM 吳姵葶
WU,PEI-TING
情緒倉庫 ‧ 情感出口 The Warehouse of Emotions - The Release
情緒亦是人在生活點滴出現的心理與生理表現, 藉由六大情緒喜、哀、怒、驚、恐、愛之倉庫所 塑造的園區,空間體驗及次要消費空間可讓現代 年輕人對自我情緒認識更佳深入。
「那繁華的容顏下,交織著數不清的歡笑與淚水..」
衛服部2014年統計,臺灣每年有 10 多萬人因 心身症到醫院求診,而且大多數是正在工作的 青壯年,不但影響個人也影響企業的競爭力; 而衛福部將這些情緒表現,卻又查不出具體的 生理疾病,通常稱為身心症,也就是與焦慮、 憂鬱、壓力有關的精神官能症,且年年攀升。 藉由各倉庫所提供的空間體驗與次要消費 行為,在園區內詮釋各情緒所帶來的轉變;進 而讓現代人了解情緒的重要性,且情緒所帶來 的變化,如同蝴蝶效應的漣漪,在現代社會有 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160
黃紹栩
HUANG,SHAO-HSU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綠地區塊
商業用地
河岸區塊
基地位置
為了因應所選題目,基地附近需有綠地、河堤或者海岸;且為了凸顯此 建物的核心價值與重要性,此建物的基地條件須在市中心以訴諸其建築 語彙,將情緒凸顯出現代人所面臨的問題,進而在市中心創造此建物的 樣貌。
民宅用地
.基地位於高雄市鼓山區與鹽埕區交界處
√ 基地處在鼓山一路與五福四路交界,駁二綠地附近。 √ 基地周遭鄰近許多觀光景點,重新導入人流。 √ 基地交通環境便利,輕軌與捷運串聯,步行距離約一分鐘。 台灣高雄市
基地主要人流
大眾運輸三角圖
基地日照分析
高雄行政區域
基地所在地於鼓山鹽埕區
基地風向分析
161
平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伴終生,正視自己對於自我情緒的感知與了解,甚至紀錄每天的生活情緒,都將有助於自我了解與成長。
內部空間之串聯 垂直動線與建築
設計手法
結構系統
DESIGN METHOD
STRUCTURE SYSTEM
Z軸
Y軸
162
擴張
漸進
錯開
分割
銳化
形式
X軸
板牆結構力量傳遞
板牆結構承重
園區結構系統落柱與樑線
板牆曲面承重
平面圖
PLAN
倉庫喜平面圖
倉庫哀平面圖
倉庫怒平面圖
倉庫驚平面圖
倉庫恐平面圖
倉庫愛平面圖
全區配置圖
SITE PLAN
五 福 四 路
鼓 山 一 路 全區配置圖
163
建築量體設計 DESIGN
垂直動線分析
OF BUILDING VOLUMES
VERTICAL FLOW ANALYSIS
怒使用高低錯層為立面思考
喜主要由曲面所形塑出主要廊道
恐利用低層形塑出壓迫空間感受 愛主要採取弧形擴張與量體分割
哀利用弧形漸進與曲線擴張形塑
驚採取量體高低差形塑空間
164
建築立面圖
ELEVATION
西南向立面圖
東北向立面圖
東南向立面圖
西北向立面圖
建築剖面圖
SECTION
西北向剖面圖
東南向剖面圖
165
指導老師
郭美紅
親愛的同學們 老師想說的是....能與大家聊上 一年的設計真是愉快至極 尤其我們師生相處常讓我開心忘形 就可以看出端倪.... 末了... 老師最想以平日的叼唸送給你們..... 設計人「隨性自如、出手嚴謹」 設計人「虛則能受、靜則能觀」 期待未來的設計人加入設計行列中...
166
吳竺軒&錢政君 吳念庭&湯雨靜 葉竣祥&蘇彥祥 黃子馨&賴昱潔 洪勤晴&普楷嫚 張雯茜&王晉佑 陳崧立&王靝義
167
軸向轉移/Both Children
DESIGN TEAM 吳竺軒
WU,ZHU-XUAN
新興的產業 - 寵物日托中心 Emerging Industries - Pet Day Care Center
希望對待毛小孩就像對待自己的親身小孩, 以平等為出發點 創造一個人們與毛小孩身心理都滿足的空間。
近年來,隨著嬰幼兒出生率下降及生活型 態的改變,大家族型態慢慢的轉型成核心家庭 、甚至獨身,而有些家庭只生一兩個孩子或甚 至只養了隻寵物做為後半輩子的陪伴,所以我 們以毛小孩即是自己的家人 / 小孩為出發點, 將他們結合在一起,設計一個平等的托兒所。 同時也思考到有些在外地就業的年經人想 擁有毛小孩的陪伴,卻擔心自己獨居平時上班 忙碌或返鄉會疏於照顧而放棄,因此我們有了 「寵物日托」的想法。
168
錢政君 CHIAN,JENG-JING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幼年人口(00 - 14 ) 青年人口(15 - 39 ) 壯年人口(40 - 64 ) 老年人口(65 以上)
新興區人口結構完整
由於社會現象漸漸地旺盛,人們將情感慢慢轉移到,在都會空間密集區 也會更勝於鄉村,因此我們將基地選在高雄市新興區一個住宅密集與人 口聚集的地方。附近則有商家學區與公司,這樣一來家長能夠在上班時 段順路的將小孩與寵物送往各個目的地,也鄰近大眾運輸工具方便通勤 族,附近也有可讓毛小孩散步的公園,結合近學區與交通便利的優點, 因此選擇了這塊基地。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新興區七賢一路
√ 人口年齡層結構完整,符合各個族群。 √ 基地周遭有公園綠地可讓毛小孩散步。 √ 交通便利、距離捷運站與火車站步行皆可到達。
× 基地位置微西曬問題。 × 建築物兩側前後臨路,出入口較複雜。。 × 周遭鄰房有集合住宅、透天、矮房,建築形態複雜。
設計概念
高雄市
新興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採用「回」字型的空間作為建築概念發想,以環抱型來隱喻人與毛小孩入內的安全,也能隨時被關注及保護到。 將建築兩側帶入綠意 為周圍營造出一座小公園
配合定性定量分解成 貓︑狗︑人的管理空間
拆解 ﹁回﹂ 字分成單一量體
用一個環抱型 ﹁回﹂ 字的概念 隱喻入內的安全且能看到彼此
169
議題
SUBJECT
現今社會結構由傳統三代,慢慢轉移成現代的二代,越來越多年輕人選 擇不生小孩轉而飼養毛小孩作為牽絆,導致嬰幼兒的出生率遠遠低於毛 小孩的飼養率,這些都可證明人的情感正在轉移而寵物相關行業勢必會 成為日後的趨勢。
出生率與飼養率比較 飼養率
全國人口數
出生率
人口數
寵物數
15歲以下人口數
272萬
5%
296萬
傳統 三代
祖父母
父母
自己 2350萬
95%
15歲以下人口數vs全國犬貓數量 15歲以下人口
小孩 現代 二代
父母
350
318
全國犬貓數量
309
232
228
2013
2015
目的
CAUSE
關於送「寵物日托」的原因,從社會現象來看主要有四大結構因素
283
2020下半年 2017
2019
2021
PURPOSE
關於「寵物日托中心」成立目的
滿足人的心理需求 社會 結構
經濟 結構
家庭 結構
心理 結構
出生率下降 高齡化社會
男女出門工作率高
小家庭興起
將毛小孩視為親生孩子
170
295
272
251
189 2011
單位(萬)
296
自己 毛小孩
原因
334
陪伴當地高齡者 暫時的照護場所
外觀設計
EXTERIOR DESIGN
將建築公園綠帶化,回饋給附近居民一座公園,因此選擇與自然融合的 手法,一個仿生、原生與混生的設計。仿生是模仿自然將外觀使用一根 根的垂直鋁條包覆起來並置入有溫度的色彩,原生是依附著自然發展, 保護自然並植栽綠化,混生則是仿生+原生將綠意引入室內。
矮房 2F~4F
交通支線區(靜) 西
錦田路
東 集合 住宅
透天 4F~5F
西
11F
主交通動線區(動)
東
七賢一路 住商
3F~4F
與自然融和的設計手法 仿生 - 模仿自然 原生 - 依復原自然發展 混生 - 仿生+混生
+
171
172
寵物日托中心不僅照應毛小孩, 也為這塊繁忙與高樓林立的基地帶來一片綠意與喘息空間。
休憩庭院 外部平台
外部平台
173
Natural-「心」的享宴
DESIGN TEAM 吳念庭
WU,NIAN-TING
綠色餐廳結合心靈體驗館 Green restaurant combined with heart experience Hall
在這高樓環繞且人口密集度極高的世代, 打造一塊神秘的綠地, 在此享受著多樣美食的洗禮, 體驗著重重實境帶來的心境變化, 帶給忙碌又充實的人們放鬆歡愉的時光。
近年來,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無法 調節自己的情緒,導致人與人間的相處也越來 越多衝突,調整心態及適當表達已成為現代人 需要學習的課題之一。 運用植物的綠化、健康的食材及心靈體驗 的旅程,打造出多樣化的抒發空間,同時可以 與居民共享清新自然的氛圍,又可以在喧囂的 城市中帶給大眾放鬆身心的機會。
174
湯雨靜
TANG,YU-JING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綠地個數
綠地數量
50
在這繁榮且人口密度極高的前金區接苓雅區邊界,高樓高聳集中的佇立 在此,前金區綠地個數在整個高雄地區明顯是屬於少的,且附近有眾多 旅館,能為此地區增添新景點,基地附近交通方便,停車場、公車站及 未來會繞著整個高雄市區的輕軌,不會有交通不便的問題。
41 40 30
30 20
27
25
28
20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前金區
15 7
10
3
3
7
0 楠梓區左營區鼓山區三民區鹽埕區前金區新興區苓雅區前鎮區小港區旗津區 行政區名
√ 建築物四周被鄰房包圍,有種神祕的感覺。 √ 基地方圓500公尺內僅有一塊綠地,在此多增加自然元素。 √ 交通便利,距離公車站、停車場及輕軌站步行都很近。
× 鄰房窗戶與植栽關係可能太過靠近,造成陽光照射不足。 × 沒有電梯的設計,讓行動不便者與高齡層不方便行走。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台灣
高雄
前金
運用高低差明顯打造出餐廳明亮通透與體驗區神秘自然的明暗差異。
將正方體分為兩塊
分開兩塊方體
地平面為標準升降明顯落差
將方體碎化
用體積及材質虛實產生對比
175
議題 SUBJECT 亞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麼難的。 但要以適當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 上加難。」 有許多人因為人際關係、經濟狀況、家庭背景而產生無 形中的壓力,當無法找到適當的抒發管道時,就可能會 反應在情緒或行為上……
壓力大
心情不好
容易低落
設計目的 DESIGN OBJECTIVE 每個人的紓壓方式不同,有吃美食、出門踏青、看看植物吸收芬多精、睡一覺等等各種發洩的方法,在此提供多種紓壓管道,使民眾獲得 沉澱身心放鬆的機會。
建物疏密關係、加工食品及心理壓力等與自然之關係
176
回歸自然
建築外觀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爆炸圖
Exploded view
餐廳的明亮通透與體驗區的神祕自然形成明暗對比
2F 回饗餐廳
運用格柵、紅磚與玻璃建造外觀
1F園區入口
1/2F
BF體驗區
運用大量植栽增加城市綠化
177
園區分析圖
Park analysis chart
將基地分出兩區 動態 靜態
體驗區空間分析圖
Spatial analysis chart
體驗區—六項體驗與核心
178
被樹木所包圍的園區, 不同角度看著不同的視野, 在此尋找著神秘奧妙的小驚喜。
179
網聚
DESIGN TEAM 葉竣祥 yeh,jiun-shiang
蘇彥祥
電競旅館、健身房、運動酒吧之複合式空間 The Compound space about E-sports hotel, GYM and Exercise bar 將電競休閒、運動與酒吧相互結合, 營造熱鬧的空間之餘, 也將旅遊的選擇性增加, 提供另一種的休閒娛樂方式。
競技使人進步,遊戲使人放鬆,創造電競休閒的空間,便是我們的目標。
在如今繁忙的社會中 每天被名為 「壓力」的牢籠所困 許多人不堪重負而崩潰… 能否為大家打造 一個能暫時逃離壓力的避難所 一個三五好友一同玩樂的空間 一個聯繫人與人關係的 電競旅館
180
su,yan-shiang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Site
0~14歲人口
2.5%
16~40歲人口 89% 41~人口
8.5%
為TESL高雄電競館附近之基地,停車的閒置空間,距離大眾運輸相當 接近,主要幹道與次要幹道道路距離大,周圍建築高度平均較低,擁 有相當的視野與吸引視野效果。
台灣遊戲玩家年齡總體分布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苓雅區青年二路197號
√ 為停車場之閒置空間。 √ 基地附近為TESL高雄電競館。 √ 交通便利、距離公車站與腳踏車借用站是步行最近的距離。
× 周圍多為住戶,須做好隔音。 × 面向北方,日照較長。
設計概念
高雄市
苓雅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將空間量體分配,考慮環境因素與建築外觀,將其相互配合作量體的切割、細節,使建築物擁有更多表情。
使得建築外觀更加有趣 增加建築物的細節
讓建築物擁有更加多元的外觀 增加量體的減少︑內推
提供量體前空間聚集與吸引路人 整體量體內推︑升高
各空間分配配合幹道配置 周圍建築利用圍籬分割
181
基地資訊
BASE INFORMATION
使用區分:第五種商業區 容積率:840% 建蔽率:70% 地址:802高雄市苓雅區青年二路197號 基地面積:約1912.342m² (約578.483坪) 考慮建蔽率 (實際可用坪數約404.938坪)
設計概念 CONCEPT
OF DESIGN
健身房
健身房 健身房
遊玩、放鬆之餘 也別忘記身體健康 遊玩、放鬆之餘 也別忘記身體健康 可供久坐的人適當的運動 可供久坐的人適當的運動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運動酒吧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運動酒吧
三五朋友一齊喝飲料、觀賞比賽,享受放鬆的生活 三五朋友一齊喝飲料、觀賞比賽,享受放鬆的生活 How Fun How Fun
網聚
電競旅館
運動酒吧 誰說跟朋友一齊出去遊玩只能戶外爬山、跑景點 電競旅館 誰說跟朋友一齊出去遊玩只能戶外爬山、跑景點 電競旅館 跟朋友一同打個通宵,培養彼此的默契 跟朋友一同打個通宵,培養彼此的默契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健身房 + 運動酒吧 + 電競旅館的複合式空間
梯廳廊道與梯廳
建築綠化空間 停車空間與庭院
屋頂酒吧
屋頂水景
造型頂蓋
門口前水景 人行道與端景
182
產業訊息
設計概念
INDUSTRY INFORMATION
未玩遊戲
65.4%
有玩遊戲
34.6%
CONCEPT OF DESIGN
全球遊戲玩家比例(總人口78億人)
0~14歲人口
2.5%
16~40歲人口 89% 41~人口
8.5%
全台遊戲年齡比例
主機遊戲 28% 手機遊戲 49% PC遊戲
23%
遊戲平台收入比例(1593億美元)
183
設計手法
DESIGN TECHNIQUE
各層平面圖
FLOOR PLAN
1F平面圖
184
各層平面圖
FLOOR PLAN
2F平面圖
3F平面圖
4F平面圖
185
溫肚灶咖
DESIGN TEAM 黃子馨
HOUNG,ZI-XIN
舊市新溫度 - 魚市場 • 餐廳 近年來賣場超商崛起,衝擊了台灣的傳統 市場,使消費選擇性減少、顧客和店家的 交流只剩下金錢的往來。 若這些屬於台灣傳統的消費文化消失, 我們究竟還會失去甚麼呢?
傳統市場轉型
186
地域風貌融入
賴昱潔
LAI,YU-JIE
基地分析
DE
SI
DE
SI
基地
住宅區
住宅區(棋盤式)
海邊/漁港
綠地
旗津區是一條狹長的沙洲,位於高雄市西南方,旗津早期分為旗后 、中洲兩大地區,高雄港在築港之前,旗后原本是高雄市漁業的發 展地,繁榮一時。之後政治重心轉移,將旗后區與中洲區合併,而 稱為旗津區。 旗津漁港、造船廠、製冰廠,都是過去旗津主要的地方產業。可是 隨著高雄港迅速開發,人口外移,繁華悄悄隨著人群流逝。
高雄市
高雄市-旗津區
戰爭植被 觀賞步道
踩風步道
空間機能設計發展 隨著人口跟人們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中興市場慢慢沒落,從原來的30幾攤 到現在剩餘的10幾攤,加上基地距離中州漁港很近,當地居民也以食用海 鮮為他們當地飲食文化特色。 我們在一樓設立麵包店和傳統小吃區,地下一樓設立海鮮市場及餐廳,把 當地風味特色的海鮮料理在此呈現,另外將閒置屋頂改造成空中花園。 傳 統 小 吃
海 鮮
蔬 果
基地位置 : 高雄市旗津區中港街10號 基地面積 :572坪 用地 :一般市場用地
其 他
2F
原有市場需求量比例
調整
√ 建築物坐落於密集的住宅區中,往來方便。 √ 基地後方及地下室設有停車場。 √ 設有天橋可觀海。 √ 建築物四面皆設有進出口,通風良好。
經過調查了解到社區居民對 於海鮮需求較高,因此設計 將以海鮮魚貨為主
海 鮮
傳 統 小 吃
× 排水系統不良,造成排水溝有臭味。 × 許多閒置空間,動線安排不佳。 × 斜坡設置少對於進貨及行動不變的顧客較
傳統小吃
其 他
立食壽司
主要材質運用
冷凍食品
水域海產
使用者與空間關係 社 區 居 民
市場攤商
金屬波紋板
沖孔板
鋁板
磚
目前使用者與建築物關係
長年 照 長 中 者 心 社區共享空間 地域風貌結合
長照中心
水磨石
社區居民
水泥押花
魚貨攤販
樓層機能分配
傳統市場轉型 魚市場、餐廳 觀 光 遊 客
深色木紋板
生鮮市場
B1 調整過後市場需求量比例
拼貼磁磚
麵包店
1F
海鮮餐廳 麵 包 店
不方便。
拼貼磁磚
維持 原長照中心 使用
長照中心
畜 肉
市 場 攤 商 設計後使用者與建築物關係
187
全區配置圖
廣 澤
商
港
街 旗
踩 街
津
風
二
步
路
道 中
港
街
顧客出入口
天橋設計步驟
建築爆炸設計解說圖
波光粼粼 原建物天橋
浪花
內推/挖洞
防風林
置入圓形涼亭
海浪
涼亭與天橋連接變形
188
漣漪
攤販進貨出入口
設計概念泡泡圖 因基地靠近海邊,所以1F及BF利用海面上浪花 及漣漪的元素為空間做劃分及造型,形成初步 空間規劃的概念泡泡圖
以右側傳統小吃區中央做上下擴散 泡泡,較淡色的泡泡設置座位區並 且環繞著挑空處,中間挑空處對應 下方面浪花的形狀的水池造景
將停車場地面鋪設 具漣漪意象的水泥 壓花,將具浪花感 的海邊意象從停車 場慢慢延伸至建築 物內部 1F平面泡泡圖
將通往地下室的斜 坡做漣漪造型舖面 以及在每個漣漪中 央處種樹,對應三 樓天橋挖洞處,使 樹可以從地下坡道 往上生長
以中央水池造景區作為地下室空間 主軸往四周擴散成不同泡泡大小的 空間,而水池造景則是以海面浪花 的形狀所做的造型外觀 BF平面泡泡圖
家具設計概念
梁上裝飾
立食座位區
水池造景
椰棗
海浪
漣漪
沙灘
魚群
建築外觀立面
189
平面圖
小吃攤2
小吃攤1
1.麵包店
6.機電室
2.傳統小吃區
7.垃圾處理區
3.室內用餐區
8.階梯休息區
4.半戶外座位區
9.停車場
室內用餐區
1F平面圖 N
5.廁所
水域海產
水池廣場
B1F平面圖 N
1.海鮮攤販
7.立食壽司區
2.水域海產
8.用餐區
3.代客處理區 9.倉庫 4.冷凍食品區 10.廁所 5.水池廣場
11.辦公室
6.海鮮餐廳
用餐區
190
挑空錯層說明圖
將一樓樓地板挖空
加上支撐
放上玻璃屋
利用錯層的概念增加了空間的趣味性也解決了市場 常有的狹小、陰暗跟氣味的問題。
麵包店 小吃區
代客 廚理
海產 養殖區
剖面圖
天橋涼亭
空中花園
階梯休息區
191
恆。記憶再現
DESIGN TEAM 洪勤晴
HUNG,CHING-CHIN
複合式商業空間 - 閒置空間再利用 Composite Commercial Space - Reuse Of Idle Space 安樂樓迄今已佇立林園將近百年,陪伴這裡的居民 度過了許多歲月。 因此,我們想運用這塊地,改造成一個可以休息的 空間,將它的歷史與旅店共存,人們可以在此享受 餐點,停留,更多的了解安樂樓的美。
因著安樂樓興建於1928年,歷史記憶從零到有,而如今卻閒置著。 我們要讓這裡曾經擁有的風華歲月再現,從今時直到永恆。
當所有人事物都在成長, 而她慢慢地被遺忘, 曾經的花容月貌早已不在。 走了將近一世紀的她是應該被記得, 儘管孑然一身,但仍被周遭的一切包圍著, 她應該是要與周圍的環境一同成長, 因此我們希望能做到讓她保有原有的情感, 且充滿著新的生機,再次地被人們擁抱。
192
普楷嫚
PU,KAI-MA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幼年人口(00 - 14 )
建築風格 — 巴洛克式建築
壯年人口(14 - 64 )
興建年份 — 1928年
老年人口(65 以上)
閒置時間 — 40年
1928年 / 民國17年 安樂樓大酒家 1944年 / 民國33年 日本軍士官俱樂部 1959年 / 民國48年 旅社 1980年 / 民國69年 正式歇業
林園區目前是高齡社會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林園區林園北路91號
√ 建築物被鄰房所包圍,有一種神秘感。 √ 基地周遭歷史景點眾多。 √ 周遭市場熱鬧,居民熱情。
× 建築物被鄰房遮蔽,對於動線比較不容易處理。 × 原入口已被市場攤販占據,後門入口則過於狹小。 × 基地位在巷弄裡,停車空間稀少。
設計概念
高雄市
林園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使人們在林園的住宿有不同以往的選擇︒ 以新式空間與舊元素交融 ︐產生新式手法 ︐
以庭院的方式使人能在此停留︒
且不造成原建築的破壞︒ 我們希望以庭院的方式將其打開 ︐ 兩側皆有建築所以非常封閉 ︐ 安樂樓位於巷弄內
也能透過文史書籍更了解林園的歷史︒ 使人們能在此久留 ︐ 簡餐咖啡廳與書店結合 ︐
概念分為四大主軸 : 庭 (庭院) / 停 (停留) / 佇 (佇足) / 住 (住宿)
193
設計目的
DESIGN PURPOSE
激起情懷 |舊空間之語彙以新式手法產生新型態樣貌
時代進步,社會紋理改變,道路系統被改變 — 入口反正為背
生命延續 | 嶄新的樣貌,歷史的延續
保留原始樣貌 — 保留原有空間,更改地面及牆面材質
空間再現 | 保留原始空間,穿越現今回到過去
古典與現代融合 — 以現代材料呈現古典造型 精緻細膩 — 強調細節設計,使室內呈現精緻高級感
194
餐廳設計
RESTAURANT DESIGN
簡餐咖啡廳 -- 小亙
透過空間的分隔交錯 搭配原有材質的垂直水平分割, 將店面退縮再拉出一個半戶外空間。
簡餐咖啡廳除了對旅客提供服務外, 也將開放給一般民眾,回饋鄉里。
復古元素
地磚
挑空
讓風更流暢地在當中流動
開口方向 開在東南方,能在白天有充足日照
欄杆 195
旅宿設計
HOTEL DESIGN
旅宿 -- 恆
單人房
陽台
三人房
單人房
戶外空間
隨著時代和設計手法不同, 結合舊的傳統民宿和新式空間配置,讓民宿內容導向傳統和現代結合。
旅 女廁
公共廁所
男廁
四人房
四人房
儲藏室
交誼廳
大廳
雙人房
雙人房
四人房
想像著當居民及旅客行在遠方, 先看見了人們在此聚集的畫面而感到好奇的前往了解。 因著材質與原有建築的融合使它拉近與安樂樓歷史的距離也拉近了我們與它的距離。
復古元素
餐
窗飾
窗飾
天井及牆面開口
讓風更流暢地在當中流動
日照方向
開在東南方,能在白天有充足日照
柱飾
196
擺飾
外觀設計
EXTERIOR DESIGN
屋頂設計 — 旅宿後方還原原有的兩披頂加入新式的玻璃及鋁框改善室內日照不足的問題,前方則是將原有空間的屋頂改成露天平台,提供餐廳及旅宿共同使用,增加互動空間。 二樓的天橋與餐廳相通,更方便使用。保留樓梯上的挑空空間,除了日照之外也能讓上下樓多些互動。
旅宿空間透視
名片設計
餐廳空間透視
名片正面
材質應用
餐廳
八角紅白 格莫納淺木 水磨石 核桃色木紋磚
旅宿 白橡木地板 格莫納淺木
飾
飾
名片背面
MATERIAL APPLICATION
多瑙白橡
牆面建構原有材料 牆面建構原有材料 保留洗石、紅磚 保留洗石、紅磚 置入傳統花磚、花窗 置入傳統花磚、花窗 融合新式材料 融合新式材料 讓舊空間擁有生機 讓舊空間擁有生機
黑橡地板 森活木紋磚 原木木紋磚 燈籠磚 大理石六角磚
197
有.無之間-回家
DESIGN TEAM 張雯茜
CHANG,WEN-CHIEN
餐廳民宿及街友休憩中心 Restaurant B&B and Homeless Rest Center
社會上有著一群不受人注意的族群。 他們需要的不只是別人單方面給予施捨, 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可以重新融入社會 的機會。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凝聚
面對於底層的街友,我們可以重新思考一下, 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 行有餘力的人,可以將餘力拿出來幫助 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可以靠自己的 努力,融入社會的正向,步入正軌後他們就 有機會去幫助別人,這將會是一個善的循環 ,相信社會上的街友也會漸漸減少。
198
王晉佑
WANG,CHIN-YU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林 森 一 路
SITE
河北一路
幸福川
夏天吹西南風,夾帶著幸福川的水氣,基地南面會較涼爽。 冬天吹東北風,被旁邊的鄰房遮擋著,不會直接受東北風吹拂。
幸福
路
川 河北
一路
一
森
林
N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三民區林森一路281號
√ 車站是街友較密集的區域。 √ 離車站近對旅客來說很方便。 √ 附近皆是民宅環境較安靜。 √ 三棟透天在邊間,可利用面向較多。
× 房屋老舊不合時宜。 × 缺少通風及採光。 × 方盒堆積缺少趣味性。
設計概念
高雄市
三民區
基地位置
DESIGN CONCEPT
將原始四棟街屋合併改建,增加與室外的互動,以及改善長型街屋光源不足的問題。
完整概念模型
房間設置長形陽台 ︐ 增加採光
和補給站之間置入植栽 ︐ 區隔民宿和補給站空間
後方退縮並置入植栽
原始長型街屋 置入中介空間
199
設計目標 這個基地的屋主是一個65歲的王爺爺是一位退休廚師,擁有三棟房子,退休後回到老家,他想讓他閒置的房子合併改建成民宿及餐廳, 經營他的退休生活。 聘請對象為街友,王爺爺年輕當廚師時,經常會送便當給街友吃,所以他與街友之間有一個感情的連結。也希望自己在晚年能夠為社會 做出貢獻。
街友
靠自己能力換取工作機會以及住宿
屋主
讓原本閒置空間再利用,並提供弱勢族群工作機會
民眾
除了車站附近飯店外的新選擇
垂直動線
陽台、露臺
全區配置圖 四樓(員工房、露臺)
二、三樓(民宿、補給站)
一樓(餐廳、補給站)
1F 餐廳
200
2、3F 民宿及 王爺爺房間
4F 街友補給站及 公共空間
平面圖 1 餐廳入口 2 櫃台 4 7
4 廁所 4
5 電梯樓梯
12 9
8
6 備品間
4 5
3
7 次入口 8 座位區
6
9 戶外座椅
5 8
3 餐廳吧檯
10 中介空間
2 5 11
10 1
9
11 補給站入口 12 補給站客廳
混凝土
豆沙皮革
low-e玻璃12mm
混凝土
灰白芯木
原木美耐板
1F平面圖 S:1/100
1 公共空間 2 臥室 3 陽台 4 浴廁 5 電梯樓梯 6 備品室 7 露臺 8 街友休息室
臺
、露臺)
2F平面圖 S:1/100
、補給站)
補給站)
設置長形陽台增加採光,享受戶外環境時,同時也能保有隱私。
內庭上下座位錯位,形成上下的互相瞻望。
201
3
3
2 臥室
6
4
2
4
2 3 3
1 公共空間
3 陽台 4 浴廁 5 電梯樓梯
4
1
4
5
5
6 備品室 7 露臺 8 街友休息室
2 3
7
2
4
雪白美耐板
豆沙皮革
原木美耐板
3F平面圖 S:1/100
1 公共空間
4
2 公共烹飪教室 3 陽台
2
4 廁所 5 電梯樓梯
1 5
5
6 備品室 7 露臺
6
3
大理石
胡桃木
4F平面圖 S:1/100
正剖立面圖 1/100
202
左側剖立面圖
1/100
low-e玻璃9mm
m
背剖立面圖 1/100
背剖立面圖 1/100
右側剖立面圖 1/100
右側剖立面圖 1/100
203
illusory Paradise 反映人性的建築 - 反烏托邦酒吧 Architecture reflecting human nature - Dystopian bar
在酒吧的基礎上,導入反烏托邦的理念進行設計 在各項空間中去設計出不同的空間情境, 讓酒吧與反烏托的理念碰撞, 產生一種獨屬於虛幻樂園的美感。
204
DESIGN TEAM 陳崧立
CHEN,SONG-LI
王靝義
WANG,TIAN-YI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幼年人口(00 - 14 ) 青年人口(15 - 39 ) 壯年人口(40 - 64) 老年人口(65 以上)
基地前身為日人於大正3年(1914)在新濱町岸壁興建之單層小型倉庫,用以 儲存、輸運砂糖為主,迄今已有104年歷史。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美軍 轟炸,1962年國民政府以鋼筋混凝土柱、力霸鋼筋屋架及磚牆重建,倉庫 內並未架設任何支座,規模壯觀之大跨距空間,具有建築史及技術史上之 意義,現況地景與老倉建築仍能看出其原扮演之鐵路轉海運的樞紐角色, 見證台灣經濟蓬勃起飛的榮景,高雄市政府於2003年公告為歷史建築。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鼓山區蓬萊路6號之6
√ 環境清幽,周遭也相較對岸的駁二安靜 √ 有著天然良好的動線規劃,大港橋也能固定引導人群前來 √ 近海的優美景色,白天壯觀,夜晚清幽。
× 相較對岸的駁二特區,蓬萊路的發展較為緩慢。 × 由於近海,天氣較涼時,夜晚海風冷冽。 × 並無相當吸引人之景點佇立於此,僅偶有市集。
高雄市
鼓山區
設計概念_室內層級
設計概念_建築層級
DESIGN CONCEPT_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_INDOOR
使用品酒的一個流程去導入至空間行為,將其拆解,導入至 內部空間組織,去重新詮釋這套流程
研究範圍
駁二附近的老倉庫改造大多都是讓其維持原本舉行的建築體 我們希望改變這一慣性,使酒吧有別於人、鶴立雞群。
205
議題
SUBJECT
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構想看似相當的矛盾與極端,但他們的目的 其實不盡相同,都是希望能使世界更美好。烏托邦是提供人們 信仰,使人們得以為了追逐更好的世界而努力。反烏托邦則描繪 出最糟的未來,以提醒人們時刻注意社會上的各種問題、弊病。 我們希望人們能透過酒吧反烏托邦的設計跟氛圍。在享受酒精 帶來的歡愉與美好時,亦能反思設計背後的意義。使身心獲得 充分休息後,為了使世界 更加美好,重新啟程
一樓空間
抹殺個體
理想與現實
二樓空間
理想幻滅
衝突空間
設計概念圖
206
DESIGN CONCEPT
目的
PURPOSE
場地與社會現況做連結
建立一個逃離現實之地
建築體演進
BUILDING EVOLUTION
207
208
209
指導老師
「由無到有,自問自答的一年」
210
蔡宜安
陳庠豪&陳彥廷 游惠婷&詹沛慈 沈哲安&林芸均 郭易樺&宣以君 林旻萱&鄭玟雅 廖凱威&李文騰 凃凱翔&李張智閔
211
月之故事場
DESIGN TEAM 陳庠豪
CHEN,XU-HAO
遊客中心衍伸空間 - 閒置空間再利用 Tourist center Space - Reuse Of Idle Space
將文化資本整合地方資源、自然景觀, 並且透過當地居民或是遊客參與, 發展成遊玩、可吃、可體驗, 複合型觀光遊程。
曾經的繁華早已過往雲煙,望能再造回憶中的王爺巷
街道沒落就像血管阻塞一樣需要人們的走入 其中讓他能夠活化其中用途,但那熱鬧的城鎮, 熱絡的小巷早已不在。 我們藉由了適合的閒置空間再利用,完整 的詮釋空間的再現,在空間的整合後,展現出 曾經的風貌,在加入新元素讓空間可以活化永續 使用,活出新的色彩。
212
陳彥廷
CHEN,YAN-TING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公車站牌
地標景點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本基地位於台南市鹽水區中山路23號 建築物被鄰房所包圍,有一種隱世感。 基地周遭知名景點眾多,若走捷徑是能經過基地位置的。 基地位置過於零散,難以集中 基地位在巷弄裡,巷弄寬度最小為2公尺以內,汽車無法進出。 台南市
設計概念
中西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以原有舊建築構成的方法取出最原有 素材為構想,改變材料的材質以增加 使用年份和安全係數並框架原有應危 險而即將逝去的空間,讓其活出新的 意義並帶來更多使用行為。景觀則是 以河道的方式和表演的舞台並以嶄新 的空間為商業活動,讓人們可以創造 出曾經那充滿繁華熱鬧的港口。
213
全區平面圖
空間需求 工作室
居民
住居 建築
休憩空間
遊客中心
遊客
展演區 空地
創作者
214
展覽區
圖
平台平面圖
材料轉變
215
216
217
織間
DESIGN TEAM 游惠婷
YOU,HUI-TING
複合式商業空間 - 閒置空間再利用 Composite Commercial Space - Reuse Of Idle Space
將文化資本整合地方資源、自然景觀, 並且透過當地居民或是遊客參與, 發展成可居、可吃、可體驗, 複合型觀光遊程。
創造出有特色的生活體驗,便是他人遠道而來的風景
近年來,人們依賴科技便利性,以一個小小的 條件吸引了人,改變了生活。那些早期的回憶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時代進步的同時,是 否還能保有? 我們藉由了適合的閒置空間再利用,完整 的詮釋空間的再現,在空間的轉化中,展現了 都市發展的軌跡,理解了空間背後的意義之後 ,更進一步把在地歷史文化和人文情感再次呈 現,充滿互動與體驗的社會性及文化性空間。
218
詹沛慈
ZHAN,PEI-CI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幼年人口(00 - 14 ) 壯年人口(14 - 64 ) 老年人口(65 以上)
原為日治時期台南市中西區,交通道路有許多圓環,因日治時期仿效巴 黎凱旋門而設計,日本人引進風格多樣的建築,把台南城市建築的天際 線變得很活潑和熱鬧。園區範圍以圓環為中心,透過放射狀的道路,經 由放射軸線道路的規劃設計,串連每個圓環,增強彼此的聯結關連。使 當時的交通更便捷,並象徵統治權力的中心。
中西區目前是高齡社會 本基地位於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
√ 建築物被鄰房所包圍,有一種隱世感。 √ 基地周遭知名景點眾多,若走捷徑是能經過基地位置的。 √ 交通便利、距離公車站與腳踏車借用站是步行最近的距離。
× 建築物面寬窄,對於動線方面也比較不容易處理。 × 上下樓需要依靠樓梯,對於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是一種負擔。 × 基地位在巷弄裡,巷弄寬度最小為2公尺以內,汽車無法進出。
設計概念
台南市
中西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採用情感為主概念,周遭建築紋理為輔,建築紋理不僅表示街屋,還表示建築本身的結構,因此暗示著內在的情感連接
巷弄意象
B
Before
A
空間組合
A
巷弄意象
B
after
B
after
A
空間連接
進行截斷使上下樓層是流通的 利用原有建築紋理的元素
A
B
Before
讓建築物與動線兩者取得連通關係 新增量體產生動線
空間組合
表示居民與遊客的初識 延伸至原有建築立面
現代人與人之間的邊緣化 利用量體分割來呈現
A
B
Before
空間連接
B
after
A
A
空間迴繞
A
Before
空間迴繞
after
219
圖說
ARCHITECTURAL DRAWING
基 地 一 層 配 置 圖
區 中西 館 圖書
公共
居民與遊客動線分析
√ 距離公車站與腳踏車借用站步行最近距離 √ 騎機車或是居民散步的歷史巷道與生活巷道 √ 因地標多,所以若要走捷徑的話也許會經過設計範圍 √ 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或生態為遊客提供住宿場所 √ 一個地區唯一的公共圖書館,提供貼近當地居民閱讀需求的服務
一層平面圖 四層平面圖
220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圖說
ARCHITECTURAL DRAWING
221
圖說
ARCHITECTURAL DRAWING
體驗是一種開放的互動形式,遊客需從單純物質需求轉向融入空間、 參與空間的體驗需求,引導社區居民或遊客去和空間產生交流互動。
光的感知
視覺感知
222
晀望
乘涼
交流
等候
通透
模糊
阻隔
休憩
223
紅逗南國
DESIGN TEAM 沈哲安
SHEN,ZHE-AN
林芸均
LIN,YUN-JUN
複合式公共空間 - 閒置空間再利用 Composite public space - Reuse Of Idle Space
活躍社區活動,設計公共使用空間, 避免浪費使用於原建築物拆除及重建停車場的資源, 且賦予原建築物新的使用方式及生活空間。
社區空間也斜槓!閒置空間的重生 老舊建築除了拆除重建更新以外,還能有社區空間改造的選擇, 透過既有空間的改造與活動引入,增進社區共享及交流頻率, 使在地團體與組織有更多合作機會,進一步凝聚街區再生之共識。 此設計跳脫早期的公共設施、商業大樓或學校建築的改善, 以咖啡店、個人工作室、文化空間等,活化老舊空間為社區服務, 增進在地居民交流的場所,成為凝聚社區意識發展的園地。
224
閱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一
成
安
元泰
萬
街
巷 328
段 11
街 二
功
平 東
路
路
成
50 巷
泰 憲
丹
元
功
街
萬
功 成
路
街
街
街
段 11
二
街
功
巷
10
二
巷
和
安
平
元
路
西
環
路
丹 安
街 路 550
平 西
惠
安
155
街 110
元
和
路
元 元
街
108
段
巷
元
泰
泰
萬
泰
泰
萬
街 元
泰
泰
街 108
丹
街
惠
巷 元
泰
街
108
成
街
萬
路
路
街 108
丹
巷
安 127
元
和
路
惠
路
東 平
路
一
$
安
路
段 平 西
安
巷
巷
街
和 惠
路
東 平
路
安
功 東
路
段
和
惠 路
平
和
一 惠
安
和
平
路
大
成
東
元 路
路
巷
憲
和
一
惠 西
平
路
巷
元 萬
憲
東
路
段
50
平
卍
元
東
路
大
丹
段 成
安 段
惠
二
惠 一
和
$
巷
和
元
段
元
大
元
泰
巷 街
108
巷
元
壽
路
壽
一
路 萬
壽
路
段
段
一 萬
惠
壽
路
二
$
惠
巷
丹
路
一
段
安
段
萬 壽 元
111
泰
110
段
萬 萬
59
一
街
二
卍
路
街
二
卍
安
段
巷
路 二 段
巷
丹
安
二
路
泰
59
路 路
一
街 街
一
段
基地位置
閱覽室
商業區
圖書區 閱讀
群體 討論
學生
住宅區
主要道路
段
功
弄
卍
街
成
巷 25 $
路 元
段 段 萬
惠
功
路
泰 二
段
市場
本基地原為分局派出所與消防局所使用,基地被商業區與住宅區包圍,是萬丹市區的交通中樞,因應消 防隊及警察局拆遷,政府原定計畫改建停車場,現在針對社區居民需求活躍社區活動,設計公共使用空間, 避免浪費使用於原建物拆除及重建停車場的資源,且賦予原建築物新的使用方式及生活空間。 當地未設有較具指標性的公共建築提供給居民使用,藉由這的設計改變萬丹周邊的生活方式,將散落在 不同地點的人群聚集到本基地,凝聚當地的社區活動。分別規劃了文史館與複合式活動中心,文史館用來解 決當地歷史文物無處存放的問題,同時也提供給文史工作者可以工作的地方;而複合式活動中心則用來提供 當地居民使用分別有市集、視聽室、閱讀區、咖啡廳、共生辦公室等等空間;其中咖啡廳與共生辦公室可以 提供給創業青年所使用,以此拋磚引玉能夠解決青年外流,青年可以留在家鄉發。
討論區
本基地位於屏東縣萬丹鄉萬丹路一段216號
√ 建築物被商業區與住宅區所包圍。 √ 基地周遭為交通中樞,若進入市區是能經過基地位置的。 √ 基地後方為傳統市場,前方則為商業中心
× 基地狹長、建物角度不同,且緊鄰民宅與市場。 × 出入口位於水車馬龍的雙向道對於動線方面也比較不容易處理。
設計概念
屏東縣
萬丹鄉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以保留原建物為主,將兩棟建築中間以天橋作為連結同時也表達社區居民之間的連結,並且利用建築本身的現況將動線融入在整體設計當中
連接兩邊的天橋
基地戶外綠植 基地主要動線
225
圖說
ARCHITECTURAL DRAWING
萬 丹 路 一 段
全區平面配置圖
226
複合式活動中心外觀示意圖
文史館外觀示意圖
圖說
ARCHITECTURAL DRAWING
文史館平面圖
5
1 6
2
4
1
辦公室
2
接待
3
展覽區
4
環形展區
5
展覽室
6
洗手間
3 5
環形展區
展覽區
展間走廊
活動中心一樓平面圖 1
6
5
3
1
咖啡沖泡體驗區
2
紅豆餅製作體驗區
3
體驗活動區
4
接待區
5
休息區
6
共生辦公室
6
5 2
4
體驗活動區
入口接待區
共生辦公室
227
圖說
ARCHITECTURAL DRAWING
活動中心二樓平面圖 3
6 4
2
1
5
4
1
座位區
2
展示牆
3
咖啡吧檯
4
陽台
5
閱讀區
6
洗手間
座位區
閱讀區
咖啡吧檯
活動中心三樓平面圖
4
3 1
2
228
接待室
視聽室
1
視聽室
2
接待室
3
倉庫
4
洗手間
廊道
圖說
ARCHITECTURAL DRAWING
圖
文史館立面圖
文史館剖面圖
面圖
複合式活動中心立面圖
複合式活動中心剖面圖
229
海願
DESIGN TEAM 郭易樺
KUO,YI-HUA
膠囊旅館 - 閒置空間再利用 Capsule Hotel - Reuse Of Idle Space
將新濱町的歷史,刻印在人們的腦海裡, 不忘這裡所經歷過的事並且透過當地 居民協助或是吸引在地人參與, 讓這地方能夠永存不滅。
漫步街區間,舉目所見是形形色色的日式木造房,讓自己身處在歷史 街道中,紀錄文化脈絡。然而2012年,高市府推動哈瑪星都市更新計 畫,目的是將整片的老宅區拆掉,全部改成停車場,以利觀光的車潮 停放,而我們的基地就位於此,要怎麼守護這塊瑰寶呢?
保存文史建築已是現今社會重視的項目,以這為出發點讓街廓保有原 始樣貌,不去新建或置入商家,而是讓文史價值永留街廓之間,日本 京都市長說過「文史保存做好那觀光業自然就會好」秉持這點,再導 入青銀共居的概念,利用年輕人與銀髮族的互動進一步活化新濱町的 生活空間。 我們所設計的空間,希望能夠幫助到這裡的居民一起守護這條新濱町 也能改善這裡年輕人不足的問題,讓這地方能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230
宣以君
XUAN,YI-JU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住宿區
公共區
16-23 year old 24-39 40-64
5-65 year old
位於高雄市鼓山區,背山面海鄰近台灣海峽正處於都是 計畫開發中,交通便捷,以工商業、漁業為主,許多遺 址也逐漸地改建成商業行為,帶動這裡的經濟消費,也 開發了許多觀光景點。
新濱町目前是高齡社會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14號& 高雄市鼓山區捷興二街25號
√ 建築物被鄰房所包圍。 √ 基地周遭歷史建築及知名景點眾多,走路就能到基地位置。 √ 交通便利、距離公車站與腳踏車借用站是步行最近的距離。
高雄市
鼓山區
× 建築物面寬窄及面積小。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利用周遭原有保留的建築或街道,讓新濱町帶來經濟效益,不單單讓旅客在室內而是要讓他們出去走走,看見這美好, 讓這地方能夠保存不拆除。 品牌
零散無系統
找出2個主要據點及2點虛據點
將據點連貫成一套系統
企劃
已有原 創商店
在賦予它品牌、企劃也加入現有的原 創特色店/自行車租借店
231
基地分析
位於高雄港旁的鹽埕區,鄰近皆是已開發的觀光地區
核心區域內之主要動線
區域鄰近捷運/輕軌動線及站點位置
232
核心區域內之 停車場及自行車租借點位置
主/次要動線
全區配置
233
據點1
1220
880
立剖
234
側剖
據點2
立剖
側剖
235
蒔聚
DESIGN TEAM 林旻萱
LIN,MIN-SYUAN
社區回收場ー空間再生 Recyclables depot becomes community center
將回收場改造成社區居民所需的室內活動空間, 搭配自然景觀與整合地方藝文資源, 打造休閒自在的環境,將人們聚集於此, 重現 「鳥松大樹」之情境。
在朝前夕惕的現代會,此處是忙碌人們的一個休息站
在資訊科技發達的現代,人人手裡一隻手機。 也許手機帶給人們方便,但也增加了生活步調的急促, 即時甚至催趕的訊息,也讓平日該休憩的時光變調。 有多久,沒有真正喘息甚至靜下心來休息,陪伴家人親友閒聊。 為此,藉由社區空間再造,結合休閒的設施要素, 建構了此具文藝、悠閒的空間環境。 除了帶給社區居民一個可紓壓、放鬆的環境, 更讓居民們再度可重溫過往的休憩風景。
236
鄭玟雅
JHENG,WUN-YA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A
幼年人口(00 - 14 ) 壯年人口(14 - 64 ) 老年人口(65 以上)
太平區位於臺灣的中部,原本的名稱是鳥松頭。 原因是因為,這裡曾經有一棵叫鳥松的大樹,非常茂盛。 是居民們工作以後休息乘涼聊天的好地方。 所以建立村莊後,就用它作為社區之名稱。 而如今在如此忙碌的時代,居民們也是需要一個工作之餘、課後休閒的空間。
大地城國社區 本基地位於臺中市太平區文華街底的資源回收場
√ 社區有如都市中的花園綠地,十分地愜意。 √ 基地圍牆後方是一片竹林與山脈,可觀賞到自然景觀。 √ 社區外交通便利機能佳,且有藝文中心帶給民眾一定程度的陶治。
× 建築物只有單一目的就是資源回收。 × 建築物下方地下室則是廢棄的泳池與娛樂空間,皆無人使用。
設計概念
臺中市
太平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將舊有回收場保留並且加以綠化,增建新空間,由地下往上延伸,猶如大樹陪伴著人們成長,帶給人們新的綠葉。
237
改造動機
MOTIVATION
大地城國,原先前身為可口可樂的台中地區倉庫,而後改建成大地城國社區。 該社區標榜著每家皆有一屋、一石、一樹,讓家家戶戶都能享受自家庭院 有著小小景觀的感覺,讓這個約319戶的大社區整體上有讓人悠閒、休憩的自在感, 也符合了原先太平地區的「鳥松的大樹」的概念。 此外,該社區並非封閉型社區,由於上述的一屋、一石、一樹, 整體社區呈現了一種都市裡面少見的悠閒感, 因此也經常有社區外的居民們進來散步、漫步於社區中。 然而,目前位於該社區的資源回收站、籃球場與廣場,原先為一棟公寓大樓與娛樂活動區, 但卻因九二一大地震造成了公寓產生嚴重傾斜,因此不得不忍痛將該公寓與娛樂活動區 拆除。目前居民們的團康活動僅大多能在廣場或是戶外空間進行。 該社區居民的人口多元且互動性高,對於團體活動的參與度積極。 有鑑於此,建立一棟可讓居民們進行團體活動,提升藝文氣息、育樂品質的 空間是勢在必行的。也希望這個空間,能符合「鳥松的大樹」的概念, 讓居民們在工作、課後之餘,也能享有一個良好的藝文空間,並且帶著放鬆、 自在的悠閒感在其中享受獨樂亦眾樂的生活空間。
設計方向
DESIGN DIRECTION
使用對象
●
樓梯
●
無障礙電梯
●
無障礙廁所
238
通用設計
多元化 機能空間
●
孩童
●
青壯年
●
婦女
●
長者與行動不便者
●
藝文教室
●
影視廳
●
瑜珈教室
●
展覽空間
全區基地配置圖
一樓平面配置圖
239
二樓平面配置圖
地下一樓平面配置圖
240
正剖面圖
右側剖面圖
241
交聚
DESIGN TEAM 廖凱威
LIAO,KAI-WEI
新型態共享工作室 - 閒置空間再利用 New style shared studio - Reuse Of Idle Space
創造高雄產業活絡,推成出新打破老舊觀念,帶動 愛河及鹽埕區相互串聯製造奇蹟。
「共享」一個將會改變世界的主意
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多空間都在談論工作。人們 非常地討厭,甚至厭惡聽到這件事。因為它們 只想人們來這裡消費,卻從來不在乎他們是否 能利用待在這裡的時間,順便學習新的技能及 知識,來提供工作上的效率。
242
李文騰
LI,WEN-TENG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微型企業(員工數未滿5人) 非微型企業
高雄港此區如今沒有過去繁榮,但漸漸有復甦跡象。所以我們找了位在 高雄港和愛河交界處在愛河沿岸的基地,希望可以將高雄港的繁榮,沿 著河西路帶動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到高雄音樂館之間的產業活絡。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4號
√ 建築物面對著愛河,有美麗的河景。 √ 基地位在鹽埕區有許多新型的文創影視小型創作者。 √ 基地三面臨路,旁邊就有公車站和腳踏車借用站交通便利。
× 建築物內部柱位較多較不容易處理。 × 基地周邊較無停車空間。 × 基地前方道路較窄,只能容納一台汽車的空間。
設計概念
高雄市
鹽埕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將共享工作室融入餐飲圖書和展覽空間,豐富整個共享空間的多元性,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機會。
新型態共享工作室
共享工作室︑企業工作室
餐飲空間︑圖書空間
大廳︑展示空間
243
建築設計
ARCHITECTURAL DESIGN
全區配置圖
244
WHOLEAREA SITEPLAN
使用角色
一般民眾
個人工作者
團體工作者
企業公司
材質應用
燈光應用 投射燈
一二樓室內
LED崁燈
一樓室外、無障 礙坡道
黑白高效能崁燈
騎樓
各式吊燈
一二樓室內、六 樓休閒區
三樓室內、八 樓主管室
茶水間
設計目標
空間設計
四樓以上主要之 地面
錄音室、視聽室
九樓室內
東向立面圖
北向立面圖
西向立面圖 245
各層平面
FLOOR PLAN
大廳、展示空間
展示空間
一樓平面圖
二樓平面圖
餐飲、圖書空間
三樓平面圖
圖書空間
四樓平面圖 246
各層平面
FLOOR PLAN
圖書空間、個人工作室
五樓平面圖
六樓平面圖 休閒空間、多人工作室
空橋、公共空間
七樓平面圖
八樓平面圖
九樓平面圖
247
山湖居
DESIGN TEAM 凃凱翔
TU,KAI-XIANG
李張智閔
老屋改建 - 閒置空間再利用 Old house reconstruction - Reuse Of Idle Space
佇立在吵雜城市中秘境的居所,門前有清澈 的澄清湖,後面有遮風蔽陽的山坡;讓人們 在步調匆忙的城市中,休假時能想到還有一 處能放鬆身心的旅宿。
以平價旅館對於高雄市鳥松區的旅館發展 其可能扮演的角色作為設計課題
整體而言,目的分為兩大部分: 結合鳥松區澄清湖 附近現有的觀光資源. 開發及改善閒置空間之基地取向的模式。
248
LI ZHANG,ZHI-MI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研究動機 灰色 道路與建築(21 %) 藍色 湖景
(43 %)
綠色 山丘樹林 (36 %) 澄清湖周圍佔地比例
自2008年開放中國大陸旅客來臺旅遊起,至2012年9月 止,其已創造新台幣 3,844億元的外匯收入,其中團體 旅客帶來約2,218億元外匯收入。而因來台 旅客大量增 加,使得飯店.旅店投資案大增。 2018年來台國際旅客破1100萬人次,來到新高點,然 而旅館住用率卻未見起 色,根據官方資料統計,台中、 高雄住用率跌幅較深,其中高雄去年更創 5 年來新低, 專家指出,主要是新增飯店釋出,加上一些客層結構改 變,呈現 「北部恆大、中南部苦撐」的局面。
澄清湖簡介 澄清湖位於高雄市鳥松區,原本是高雄地區的工業 用水源地,舊名大貝湖、大埤湖,民國43年開始整 建,48年開放為風景區,至民國52年,先總統 蔣 公因見湖水清澈改稱為『澄清湖』後沿用至今;澄 清湖湖面廣達103公頃,向來有『台灣西湖』之美 譽;澄清湖分為風景區、水源地、遊憩區三部份, 除水源區不開放外,其餘地區均可入內參觀。
視覺設計概念
高雄市
鳥松區
研究範圍
VISUAL DESIGN CONCEPT
為了避開空間使用者不同所帶來的尷尬,設計戶外空間時我們以斜角的方式讓觀賞庭外景色的視線產生死角,享受戶外空間時也不會因為 看到陌生人而感到彆扭。
249
基地俯視材質圖
一二樓材質圖
防滑消光黑鋼板
MATERIAL MAP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FLOOR
大理石地磚
一二樓定性定量圖
250
室
TOP VIEW TEXTURE MAP OF BASE
主要公共動線
晶化石
岩紋石英磚
卡拉拉白大理石
海島型木地板
超耐磨木地板
石磚
草地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IAGRAMS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FLOORS
餐廳
廚房
會議室
廁所
房間
私人觀景區
儲藏室
晶化石
室外效果圖
一樓平面圖
OUTDOOR RENDERINGS
GROUND FLOOR PLAN
一樓平面圖 1:600
251
室內效果圖
二樓平面圖
252
INDOOR RENDERINGS
FLOOR PLAN OF THE SECOND FLOOR
二樓平面圖 1:600
基本圖
BASIC DIAGRAM
正立面圖 1:600
正剖面圖 1:600
左側立面圖 1:400
右側立面圖 1:400
左側剖面圖 1:400
右側剖面圖 1:400
253
指導老師
給畢業班的同學們… 希望你們想未來和想設計一樣 要不停懷疑,要不停思辯 要追求答案,要追求真理 爬過畢業設計小山坡後 勇敢的走向"人生"這座巍巍大山
254
張誌顯
許詠傑&陳柏諺 童柏盛&壽偉傑 李姝嫺&林佳旻 魏培任&郭子揚 杜玟慈&葉玟妏 牟姿霓&歐陽俊豪
255
追本溯源 餘韻重生
DESIGN TEAM 許詠傑
XU,YONG-JIE
窺探1950年高雄港酒吧街的消失與重生 Spy on the disappearance and rebirth of Kaohsiung Harbor Bar Street in 1950 高雄港因戰爭的空襲而毀滅,也因美軍的駐港而繁榮 藉由感知文化的操作來重現當年的酒吧一街歷史風貌
隨著高雄發展與時代變化,生活型態的轉型,使歷史脈絡的痕跡逐漸遭 抹滅。多元文化在城市中生根,逐漸改變了高雄的社會結構,然而也造 成了空間的斷裂、人之間的疏離。在未來都市的變遷之下,該如何修正 人群的區域性空間,我們為這個脫節的城市找到一個銜接點,打破遊客 與居民的對立,藉由閒置場域的串聯計畫,來解決鹽埕區的都市裂痕
256
陳柏諺
CHEN,BO-YA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車流較多區域
台灣-高雄市
高雄市-鹽埕區
鹽埕區
車流較多區域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三路2號
√ 七賢三路在過去擁有許多深刻的歷史,現今則成為重要的 交通道路,尤其在假日及上下班期間車流量較大。
√ 基地正中央有豐富歷史色彩的大溝頂經過,連結了當地社 區居民與基地之間的關係。
√ 遊客與輕軌之間的距離相當接近,沒有適當的空間去緩衝 這部份的緊張與壓迫感。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打開菸酒公賣局封閉近55年的高牆,讓街道、讓人群走進來,重現當年鹽埕區的風華歷史
257
瀨 南 街
七 賢 三 路 輕軌駁二蓬萊站
七賢三路在過去擁有許多深刻 的歷史,現今則成為重要的交 通道路,尤其在假日及上下班 其間車流量較大。
13
5
地下一層平面圖 圍籬
路徑
穿越
填補
舊崛江末端
基地與輕軌站之間有條單車騎 士及遊客漫遊的重要道路,也 是當地居民休閒的運動場所。
概念置入現況基地
牆面退縮,緩衝輕軌人潮壓力
增建戶外露臺,延續建築使用性
置入新世代玻璃帷幕,作為新舊融合
下挖親水空間,回溯大溝頂紋理
遊客與輕軌之間的距離相當接 近,沒有適當的空間去緩衝這 部份的緊張與壓迫感。
基地正中央有豐富歷史色彩的 大溝頂經過,連結了當地社區 居民與基地之間的關係。
258
打開菸酒成品倉庫封閉近55年的高牆,讓街道、讓人走進來
路徑
圍籬
拓展
13
8 11 6
7
1 4 10 2
11
12
6
6
13 11 13 14
13
3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輕軌蓬萊站
廣場空間
小麥麵包坊
親水廣場
舊崛江末端
1.酒吧 2.餐酒館 3.禮品店 4. 小麥麵包坊 5.麵包店內用區 6.戶外露臺 7.烘焙教室 8.品酒室 9.公共休息區 10. 租借空間 11.文史展示區 12.員工辦公室 13.公共廣場 14.里民活動教室
頂紋理
來
259
260
261
我們與自然的對話
DESIGN TEAM 童柏盛
TUNG,BO-SHENG
舊有空間重新定義 - 高雄植物展示中心 Kaohsiung - Plant Exhibition Center
將舊有的集合市集賦予新定義且重新改造, 以自然作為主軸,植物和發展為輔助, 打造成富有自然和休閒氣息, 之植物展示中心。
往日不再,集合市集重新賦予新定義-展現自然與地區之重要性
在廣大的自然下孵運了許多的生命體,透過生 命對生存的展望下,發展出了各式各樣不同的 結構與形體。而其中有些生命體對於其他生物 而言有如歸屬般給予他們安全及生存的感嘆, 那就是 ” 植物 “ 。 對於基地的觀察下,發現人們對於大自然與植 物的漠視與自私。反而激起了我們對於 ” 植 物 “ 這位好朋友的感嘆,並寄望將他重新帶 回到人們的視野。
262
壽偉傑
SHOU,WEI-JIE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其他(8.3% )
位於商業區和住宅區之間,由於基地周圍圍 IKEA 和 台鋁 等等商場故此 地的交通量十分的龐大,使得空氣汙染和噪音相對於普通的住宅區而言 更為龐大。由於周遭的住宅皆為大樓的緣故,使得周遭的自然物顯得各 為稀少且苗小。
自然(16.7% ) 工商(25 %以上) 住宅(50 %以上) 城市比例>自然比例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前鎮區復興三路5號
√ 基地周遭具多元社區其功能。 √ 具有原櫃體設計,可將其重新利用。 √ 範圍廣闊,可發展多自然環境。
× 基地現已處於冷清狀態,人潮稀疏。 × 基地內部日曬問題嚴重,使當地居民只在傍晚時來此休閒。 × 周圍自然綠地量相比城市顯得苗小。
設計概念
高雄市
前鎮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採透過觀察自然元素,在基地上創造出自然曲線之空間,以城市中常見的建材去呈現與自然曲線空間之關聯。
根據方向找出其觸地的三個點
繪製葉片的3D模型
找出其點和葉片之關係
263
設計元素
DESIGN ELEMENTS
觀察葉脈與造型之結構關係
觀察光在乾枯葉子中所創造的空間關係
定義材料的實體與否之關係
根據方向找出其觸地的三個點
264
模擬葉子中的結構系統
模擬葉子中的光影關係
將其單元模型化
繪製葉片的3D模型
取出其中精華並與當代結構做結合
取出元素並作調整
依照需求套入模型並實驗
找出其點和葉片之關係
區域計畫
DESIGN ELEMENTS
BEFOR WE DESIGN THE DISTRIBUTION ON THE CASE
顧客 休閒 植物
AFTER WE DESIGN THE DISTRIBUTION ON THE CASE 顧客 休閒 植物
265
溫室規劃
GREEN HOUAE PLAN
H型鋼之構造
直徑5公分之鐵欄杆 厚度25公分之木地板 樓板之鋼鐵結構 不鏽鋼樓梯 木棧道
基地之挖洞
透過樹來 達成上與下 之對話。 利用H行 鋼來做為2 樓地板之支 撐。 運用地 板上的材 質之表現 形成新的 路線。
266
透過下挖的方式製造出 不一樣的放鬆空間。
展區規劃
EXHIBITION AREA PLAN
FIRST FLOOR PLAN
蕨類展示區域
蕨類展示區
SECOND FLOOR PLAN
藻類&仙人掌展示區
三樓平台
熱帶植物展示區域 熱帶植物展示區
THIRD FLOOR PLAN
開花植物展示區域A 開花植物展示區
開花植物展示區域B
開花植物展示區
267
宜步
DESIGN TEAM 李姝嫺
LI,SHU-XIAN
林佳旻
里民活動中心- 閒置空間再利用 Community Center - Reuse Of Idle Space
希望政府將樂群眷村的其中一部份還給居民, 並保存這些文化資產、了解其中的歷史、注入新生命 將人潮往荒廢的眷村內聚集,讓閒置空間能夠再利用 也讓居民們在自己熟悉的空間再次把感情更加攏絡。
讓居民找回以前的生活及社區連結,使這裡變成閩南人與外省人的共同客廳
以岡山樂群眷村為基地發想,因樂群眷村荒廢許久、欠缺 整理,加上附近居民活動聚集地四散、互動並不熱絡。 然而政府推出「以住代護」的政策,在其他眷村先實施一 段時間了,但只活躍了一段時間,並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應該把這個空間給真正需要且熱愛眷村的人使用,而不是 一再地把相同的政策放入這塊土地。
268
LIN,JIA-MI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中年
老年
幼童
青少年
攤販 人群聚集點 閒置的社區活動中心 公托幼兒園
基地周遭發現許多不合理處:
無人整理的空地
設計目標
以住代護的政策
冷清的街道
四散的攤販
少數活動的地方
DESIGN OBJECTIVE
政府將樂群眷村的其中一部份還給居民,並保存這些文化資產,了解其中的歷史,以及注入新生命。將人潮往荒廢的樂群眷村內聚集, 不只讓閒置空間能夠再利用,也讓居民們能在自己熟悉的空間再次把感情更加攏絡。
269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三棟設計之建築物,室內柱子很多,而牆是依照柱子的位置去建造的,所以我們保留了承重的木柱,把牆拆除。然而牆沒有柱子的承重 問題,因此能自由移動。柱子與牆的關係有三種:牆與柱子連接、牆與柱子分離但緊貼、牆與柱子之間分離。我們選擇用最常見的牆與 柱子連接作為發想,衍伸出元素。
在大空間內柱子與牆相互連結,
在小空間內柱子與牆相互連結,
每個元素都有端正、
會形成許多小空間
會形成四個元素
規矩的感覺
親子圖書館平面圖
牆與柱連在一起產生和諧、安全感,
牆與柱分離但緊貼產生緊張、尷尬感,
牆與柱之間分離產生自由感,分隔
空間會有延續感
空間會有延續感
出許多小空間
用元素去做變化,使牆有不同長短,
用元素去做變化,使牆有不同長短,
用元素去做變化,使牆有不同長短,
並增加柱子去連接牆,讓畫面整齊、
且與柱脫開,形成走道,以及空間的
和柱子完全分離,跳脫了柱子的框架,
分明
流通感和穿透感
空間增加了實用性
用元素去做變化,使牆有不同長短,
用元素去做變化,使牆有不同長短,
用元素去做變化,使牆有不同長短,
但有些不增加柱子,讓其脫離框架
脫開柱的牆,使走道開口變大,增加
和柱子完全分離,跳脫了柱子的框架,
空間延續性和穿透性
空間增加了趣味、實用性
活動中心平面圖
理性
270
感性
食堂及茶室平面圖
271
272
273
交織黑與白
DESIGN TEAM 魏培任
WEI,PEI-REN
複合式運動空間 - 青銀運動場域 Composite Movement Space - Young And Old Playground
響應政府推動建立地方特色運動, 串聯社區發展中心及衛生福利部資源, 發展銀髮族特色運動, 透過專業運動指導員及青年打工換宿的協助, 打造青銀共享的長者運動場域。
銀髮運動正當時 打造青銀共享多元場域
近幾年台灣生育率低迷使老年人口比例高幅度 成長,政府的長照政策無法減緩銀髮族失能問 題,加上生活型態的改變,大家族型態已經轉 型成核心家庭、甚至獨居。 所以我們以適合銀髮族的健身空間/交流空間為 出發點,將他們結合在一起,設計一個運動場 域,同時也思考到銀髮族需要交流互動,因此 我們有了青銀共同運動場域的想法。
274
郭子揚
GUO,ZI-YANG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愛 河 河 西 路
基地正面
河 東 路
五福四路
銷售
N 5628
16078
幼年人口(00 - 14 ) 壯年人口(14 - 64 )
1800
老年人口(65 以上) 2018市政府人口資料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鹽埕區目前是超高齡社會
鹽埕區曾經走過最繁華階段,曾是50年前高雄市最熱鬧 的精華區,人口外移多數年輕人及生意人遷移到三多商圈 及巨蛋商圈謀生發展,留下大部分是老人、弱勢,多數銀 髮族透過愛河兩旁的綠帶運動,希望結合基地的優點給當 地銀髮族有一個專業的運動空間。 2018年:老人比例超過14%,台灣邁入高齡國家 2026年:老人比例超過20%,晉升超高齡國家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9號
√ 三面自然採光,採用大片開窗使空間內外流通性增強 √ 基地前方為小型社區公園,提供附近居民休憩散步用 √ 社區皆為住宅區,店面有少數店家,鄰近國中小學,交通方便。
× 綠地運動使用屬於公有,器材維護不易 × 因居住稠密且周邊產業發達,水體污染及水色異常事件頻傳 × 附近商業活動及國中小上課噪音頻傳
設計概念
高雄市
鹽埕區
研究範圍
DESIGN CONCEPT
在室內空間上製造自然互動關係,挑戰不同空間型態變化,利用行為模式拉近人與人的關係如同黑與白之間關係。 只是比例相較低︒ 但仍然還是有純白與純黑 ︐ 新生的灰填補的差不多 ︐ 我們猜測最後空間會被
是我們期待的新產物︒ 接處誕生了 ︐非黑也非白 ︐ 黑與白的新產物 ︐在交 期待發生的黑白關係 ︐
近黑白之間關係︒ 空間型態變化 ︐還利用拉 特地製造互動 ︐挑戰不同
黑白不交集 ︐疏離感產生
275
室內設計概念
Floor Plans
銀髮族衰落面向
空間預期設計結果
受限 經濟 能力
減少 身體 機能
社會 交流
青年住宿空間
活動 場域 導致
意志 消沉
身體 活動
精神 活動 降低
社交 能力 降低
開放社群互助生活的住宿空間,提供參與志工減免租金,以 節省住宿開支。
銀髮族運動空間 參與健身運動,身體機能提升,幫助銀髮族願意走出戶外, 大家都自然而然的會協助你,幫助你。
談天交誼空間 各樓層提供談天最佳的空間,並提供茶及咖啡免費使用的 服務。
青年住宿空間 自助互助 社群生活
銀髮族運動空間 提升身體機能 泡茶聊天
文化交流
外觀立面設計概念
Floor Plans
談天交誼空間 經驗交流 資訊分享 疏導情緒及壓力
N 冬天東北季風
1.公園運動者眾多,並且滿足周邊住宿青年居多的要件。 2.愛河第一排,景色優美。 3.面臨東曬與西曬問題,外殼需加強隔熱。 太陽
太陽 基地正面
夏天西南季風
常見的搭配,尤其木材。 許多長輩對其情有獨鍾, 去平衡冰冷的水泥。
木與水泥
材料本身會隨時間而鏽 蝕程度變化材料變高, 顏色變深。 外觀大量使用,使建築 物時間做紀錄。
漸變的耐候鋼 17 2
變化砌法,留出間隙, 避免全部封死。 6 6 6
在隔熱之餘,也能隱隱 約約窺見愛河風景,引 發遐想。
19 6 12
漸變的耐候鋼
276
2
1F S:1/500cm
2F S:1/500cm
3F S:1/500cm
矽酸鈣板平釘
5mm茶玻挖孔燈槽
1mm美耐板貼皮
貨櫃鐵皮欄杆
4F S:1/500cm 混泥土樓板
3mm PU地板鋪面
277
0.7mm 美耐板
5F S:1/500cm
花磚 15mm 強化玻璃
6F S:1/500cm
7F S:1/500cm 矽酸鈣板平釘
角料
8F S:1/500cm 5cm鋼構支架
278
支點
運動保護墊
全棟剖面圖 S:1/200cm 利用室內局限性,特意設計動線,增高相遇機會 其中、四層開放民眾免費共參與,進流,使內部更加活絡。 提供青年者住宿,但須身為服務人員,陪伴長者及輔運動。
279
樂陶陶
DESIGN TEAM 杜玟慈
DU,WEN-CI
葉玟妏
交趾陶觀光工廠 Cochin Pottery Tourism Factory
將地方資源重新整合,並且以文化傳承 作為主要推廣,打破對於觀光工廠 的既定印象,發展成具有玩樂 及學習性質的休閒場所。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杜甫《絕句》 都市的生活步調快、壓力也會比較大,在樂 陶陶這裡,藍藍的天,放眼望去,綠意盎然 ,生氣蓬勃,是時候放鬆一下啦。
280
YE,WEN-WEN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本基地位於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5-1號
嘉義縣
新港鄉
發展分析-外部 附近廟宇居多,會在特定時間帶來偌大人潮。 附近有名小吃大排長龍,有許多人會特地來購買。 景點的距離遙遠,遊客只能選擇特定景點遊玩。 此地於鄉下地區,生活較不便利。 發展分析-內部 基地內部範圍廣大,可以規劃許多有趣空間。 全國第一家利用隧道窯技術生產廟宇剪黏合交趾陶的工廠。 內部建築分散,且停車空間少及廁所過於遙遠。 建築過於老舊,且有部分外部建材與其他不一。
研究範圍 嘉86
145 雲162
145甲
雲167 嘉85
雲162
嘉85
145甲
157
155 北港溪
景點
Attractions
基地位置
Base
嘉74 嘉85 19
17%
164 19
學校
School
小吃
Snacks
景點
Attractions
國小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157
19
嘉73
159 159 159
嘉67
19%
37
164
19
嘉72
164
嘉69 159
164
45%
嘉76
157
嘉68
廟宇 嘉68
157
Junior high school
小吃
Snacks
Temple
19%
19
國中
宮
Palace
廟
Temple
嘉68
人口密集
Densely populated
159 嘉68
37
嘉66
嘉66
嘉66
田地 Fields
田地
Fields
建築物
Building
河川
River
道路 Roads
基地位置
Base
主要道路
基地位置 Base
河川 River
Main roads
建築物 Building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
5600
4900 B
A
5600
F
B
C
A D
G E
281
設計議題
DESIGN ISSUES
1. 台灣的觀光景點很多,大多因為物價過高、缺乏特色等因素,飽受國人批評。根據 觀光局統計, 2017 年台灣國際及一般觀光飯店,平均房價為 3,777 元,若單純只 計算風景區周邊觀光飯店,平均房價高達 5,338 元,因此風景區周邊觀光飯店住宿 價格居高不下是國人喜歡出國旅行勝過國內旅遊的主因之一。 2. 台灣觀光景點大多互相模仿,浪費觀光資源及地方預算,台灣曾在短短三年內,已 有80 座「彩繪村」、13 座「天空步道 」、4 座「 玻璃教堂」這現象對台灣觀光發 展,絕對是種扼殺。 3. 在嘉義這個地方,第一個想的都是阿里山坐火車、看日出,但其實嘉義的地方歷史 也特別豐富,在 2015 年南故宮落成、 2016 年高跟鞋教堂開幕,曾帶來一波人潮 ,但新鮮期一過,又開始沒落了。
設計目標
DESIGN GOALS
1. 在「供給面」建構多元永續與社會生活銜接的觀光內涵 以本土、文化、生態為特色之觀光內涵,其整體規活動劃與配套發展,建構在 生活面、社會面之上,除了人文友善外、優質環境永續維護。 2. 在「市場面」採取行銷優質配套遊程的策略 觀光講究包裝,運用資訊科技宣傳,創造獨特的形象與知名度。 3. 針對所以人群,增加多元的空間 觀光工廠大多以親子推廣,而現在傳統工藝漸漸流失,因此應該加強推廣,讓 更多人認識這項工藝。 園區規劃
282
FACTORY PROJECT
貨車進出動線
車輛停車路線
主入口
次入口
建築設計
BUILDING DESIGN
當地還保留著許多稻田,且住宅並不多,與環境呼應,以自然 風吹過稻田造成的曲線為概念發想,以強韌支撐稻米的莖比喻 成建築的柱,建於這片土地上,則細小的稻米為建築內多元的 小空間。
早期交趾陶大多用於廟宇水車堵的裝飾,裝飾造型大多以人物 為主,則捏製人物造型都有順序,而建築也有規律,在規律的 空間做出有趣的事。
窯燒是製陶不可缺少的一環,窯燒陶的歷史也相當久了。利用 窯口的圓拱形狀作為概念拉出圓弧型,一拱一拱的弧也象徵窯 燒長久的歷史。
室內設計
INTERIOR DESIGN
基地一層平面圖
283
草旋一樓 - 聚集大廳
草旋一樓 - 座位區
渙彩一樓 - 販售大廳
渙彩一樓 - 工作室
陶室一樓 - 用餐區
284
基地二層平面圖
草旋二樓 - 廊道
渙彩二樓 - DIY教室
渙彩二樓 - 展覽區
陶室二樓 - 用餐區
陶室二樓 - Tatami區
基地三層平面圖
285
藝書
DESIGN TEAM 牟姿霓
MOU,ZI-NI
複合式商業空間 - 空地空間再利用 Composite Commercial Space - Reuse of empty space
一個在現代化的社會,能消化生活中各種事物的場所, 與地方區域風氣結合並改善制式的商業空間模式, 讓人們可以感受到優閒寧靜的空間與生活情調。
主要目的是帶動附近的商業氛圍,藉由吸引人的停留, 改善來自美術東二路和青海路的車流及人流,且呼應 美術館附近應有的文藝高雅風氣
286
歐陽俊豪
OUYANG,JUN-HAO
基地分析
BASE ANALYSIS
5
1
綠 帶 分 布
4
3
2
3
水 文 分 布
1
2
旅館分布 教育機構分布 火車站分布 醫療資源分布 餐飲分布
幼年人口(00 - 14 ) 壯年人口(14 - 64 ) 老年人口(65 以上)
美術館附近應該是充滿文藝風氣的地方, 不過應商業化的風氣改變, 原本清幽文靜的美術館附近被吵鬧的商家和混亂擁擠的交通所充滿, 所以打算打造一個可以聚集人流,使交通不再壅擠, 改善氛圍,使人們可以感受到寧靜悠閒的空間, 主要的兩條道路:美術東二路、 青海路的人流最主要是北到南,從東到西, 基地選兩條路的交叉口也可以當作一個呼應跟聚集美術館附近周邊的次要地標
鼓山區龍水里目前是高齡社會 本基地位於高雄市鼓山區青海路地號:06680000
√ 是重劃區規定較嚴格,不可隨便改建,感覺較舒服 √ 文、教、醫、憩生活機能方便 √ 綠意廣闊,並規畫藝術文化的新舞台
× 店面太整齊一致沒有能讓人多點停留的地方 × 店面許多太商業化,使此處人流車流太多,使交通混亂,心煩意亂 × 原本應當是享有美術館周遭文藝的風氣,卻被混亂的人流車流擾亂了當地氣氛
基地歷史
高雄市
鼓山區
研究範圍
BASE HISTORY
本基地位於鼓山區龍水里,龍水里是高雄市鼓山區轄下的一個 里,本里於1990年龍子里、誠二里分出後合併成立,目前為 人口快速成長里。 在明鄭時期即設有渡口,為三塊厝以南和左營舊城之間的通道。 龍水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1.當地灌溉水源來自龍泉寺旁的龍目井,故稱為龍水。 2.愛河河道彎曲,有如龍的形狀,所以稱為龍水。
287
產業及概念說明
INDUSTRY AND CONCEPT DESCRIPTION
我們設計主要目的是帶動附近的商業氛圍, 藉由吸引人的停留改善來自美術東二路跟青海路的車流及人流, 來呼應美術館附近的應有的文藝風氣,產業主要以書店為主軸, 再將烘焙教室與花店一起結合到書店,這三間風格不同的店, 其實對於現代人是一種最主要健康地抒發壓力跟調解心情的場所, 這樣規劃不但對一般人來說是健康的, 對地區也有一定程度的特色表現, 用以增添文藝氣息 花店
書店
會把書店規劃 在公園旁邊是 因為旁邊是公 園綠地,看書 的人一般都喜 歡有景觀在旁
烘焙教室
會把烘焙教室規 劃在書店右下角 是因為藉由麵包 的香味來吸引人 前往觀察,順便 給前來的人一個 驚喜
實體花 店的花 卉吸引 人前來
我們認為花是大自然美 好事物的象 徵,與生態環境的保育 息息相關, 藉由能使顧客看的到、 聞的到、摸 的到來推廣傳統花店的 好處,近距 實際的與花 離的理解花且享受花卉 美麗的薰陶 接觸
花店
會把花店規劃 在左下角是因 為藉由花店五 爺六色且香味 撲鼻的香味, 來給予這地方 一個清新的意 象
複合式書店廣場
由書店烘焙教室和 花店的組合,逐漸 的形成一種藝術的 聚集廣場,藉由書 香、花香、麵包香 來帶動地區的文藝 風情
薰陶中理 解生態保 育的重要 書店帶來人流 人流帶來風氣
風氣帶來土地 特性的復原
書店 我們所要表達的是閱讀 對於 這塊土地的特性能不能 帶來 改變,我們可以用一個 書店 來使變遷的土地回到最 初的 特性,靜謐且富含藝術 的特 性,讓喜歡來書店看書 的人 改變環境的特性 DIY的烘焙 教室改善商 業行為
烘焙教室 基地附近的商店群大多 都是 以餐飲為主,是讓顧客 享用 現成的餐點為主,我們 認為 要改善土地特性的商業 化需 要一個最後的環節,行 為, 烘焙教室可以讓顧客瞭 解思 考、合作、並享受樂趣 ,最 後再互相分享完成的食 物, 藉由這些行為來與周邊 的商 業行為形成反差
設計概念
顧客彼此合作 享受當下
熱情有溫度的行為與 冰冷的商業行為對比
DESIGN CONCEPT
採用大樹為主概念,以樹木的枝條跟樹葉間的流動來代表空間的多樣性, 不同的空間彼此交錯,形成一種趣味。 傳統斜屋頂加上 一點不同斜度的 造型
288
以前三者的特色 及優點結合出新 的屋頂,以樹葉 為概念出發而形 成的造型
不同斜度的斜屋 頂以許多角度包 覆二、三層的造 型
不同斜度的斜屋 頂以許多角度包 覆二、三層並加 上採光的造型
最終定案所設計 出來的屋頂,以 樹葉跟書背的造 型去發想設計
1F規劃
FIRST FLOOR PLANNING
1F平面 材質計畫
花店空間 花店空間採用石磚地板,讓整體有一種 花圃的意象,面對公園的落地窗可以使 裡外更將明亮也使花卉可以展示給戶外 的人觀賞
烘焙教室空間 烘焙教室空間採用簡約復古工業風來 設計,讓整體空間一致有質感,面對 公園也採用一片落地窗使裡外的人能 夠互動,讓戶外的人能觀賞彼此合作 製作烘焙的過程,使之產生興趣前來 消費
花店空間
1F女廁
綜合倉庫
兒童讀書區
1F男廁
卸貨區
書店空間
烘焙教室空間
戶外空間
書店儲物間
書店次要儲物空間
書店空間 書店空間利用多階梯式的平台座位,使空 間更加生動活潑,書店多方面是主要人進 出口的第一站,所以採用光滑明亮的拋光 大理石地板,進來的人受明亮所指引到各 個空間
289
2F規劃
SECOND FLOOR PLANNING
2F平面 材質計畫
二樓花台空間 二樓花台空間採用戶外石磚地板,屬 於專屬的二樓戶外空間,面對公園讓 二樓讀書的人讀累了,可以讓眼睛休 息休息,看看綠色的植物保養眼睛
二樓烘焙教室空間 二樓烘焙教室空間也是採用簡約復古 工業風來設計,讓整體空間一致有質 感,面對公園也採用一片落地窗使裡 面的人可以一邊烘焙一邊享受自然且 休閒公園景觀,比較特別的是天花板 的斜屋頂跟窗戶都是經過設計的,利 用斜屋頂的斜度來加裝玻璃窗 2F花台空間
2F烘焙教室儲藏室
2F書店空間
2F男廁
2F烘焙教室空間
2F女廁
二樓書店挑空空間 二樓書店挑空空間是採用一個樓中樓的概 念來設計,以樹枝之間的交錯感為發想, 使比較單調且安靜的書店增添了空間交錯 感,使人感到新穎且有趣
2F烘焙教室客人休息室
290
3F規劃
THIRD FLOOR PLANNING
3F平面 材質計畫
三樓新書發表空間 三樓新書發表空間採用開放式的方式 ,任何人都能前來聽新書發表的內容 透過一種由內而外的方式達到宣傳的 效果
三樓書店空間 三樓書店空間以兩邊狹長且明亮的落 地窗來呼應書店戶外空間及二樓書店 空間,以堆高的方式去觀察四周,再 以舒適且自在的書櫃及靠窗座位來為 空間增添變化
3F書店空間 三樓書店員工休息空間 三樓書店書店員工休息空間選擇在比較隱 蔽、安靜的角落,營造一種簡約、休閒的 氛圍簡約的桌椅、時尚的沙發等,無需過 多的裝飾,就能讓員工感到心情舒暢
空間剖面
3F雜物儲藏空間
3F新書發表空間 3F書店員工休息室 3F總經理辦公室
DESIGN CONCEPT
a
a’
b’
b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