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提要 1928年創刊 2016.5.25付印 零售港幣六元 今期出紙六張、隨報附送《喜樂少年》 第3771號 出版人: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8
2
10
聖雲先會關懷難民活動 探討本地服務 家訪受助者 扶康會創辦人方叔華神父 晉鐸金禧 致力服務智障人士 道明會慶祝八百禧年 省思神恩 延續宣講使命 Kung Kao Po
耶穌聖體聖血節
主曆2016年5月29日
地址:香港堅道十六號教區中心 . 電話:2522 0487 . 傳真:2521 3095 . 電郵:kkp@kkp.org.hk . 網址:http://kkp.org.hk . 廣告部:ad@kkp.org.hk
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
田英傑神父
龐樂培神父
林純慧
祈禱會前設有講座,講者之一、宗座外方傳教會 田英傑神父( S. Ticozzi )探討中國教會現況,他指內 地教會分裂的來源、修和的障礙,是源於當局嚴格控 制,是外力而非內部造成,信徒應為地上及地下團體 的共融而祈禱。
田英傑神父:外力致使團體分裂
抱持希望,他又鼓勵內地受苦的信徒保持忠貞。 樞機強調,教宗方濟各同樣肯定本篤二 ○○ 七年 致中國信徒的信函,他指信函提及修和,但不一定是 由「地下」走到「地上」,因地上的宗教狀況仍未正 常,部份信徒不接受政府的壓迫,才走到地下;而他 認為很多地上神父也值得鼓勵,但當提防部份投機份 子。 陳樞機指政治情況使教會分裂,而政府控制地 上教會團體,令地下團體不容易與地上修和,然而, 教會的本質是由宗徒承傳,合一這目標需要長時間邁 進,亦需要各方都有善意交談,他祈求天主賜智慧予 有權的人不會急於行事。
香港信徒為中國教會祈禱 陳樞機:對共融合一持守希望 (本報訊)聖神研究中心與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 會合辦活動,慶祝聖母「進教之佑」紀念日並為中國 教會祈禱,與會的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及講者指出, 內地政治情況使教會分裂,他們呼籲信徒為教會的共 融祈禱。 五月二十二日假聖葉理諾堂舉行的「中國教會共 融」講座及祈禱會有八十人參與。信徒席間誦念《向 佘山聖母誦》,並透過晚課為內地教會祈禱。
內地信徒遭打壓 鼓勵保持忠貞 陳日君樞機在祈禱會講道中指出,在中國教會仍 未有合一之際,信徒應保持信德,對共融的中國教會
香港信徒五月二十二日在聖葉理諾堂參與祈禱會, 為中國教會祈禱,他們把祝願字句奉獻到一面中國 地圖上。
田神父說,這分裂見於地上、地下信徒互不接 受,例如有地下團體的信徒拒絕領受任何公開教會的 聖事。他認為中國教會內沒有裂教,事實上大部份人 都為整個教會的益處著想。 談到分裂的來源,田神父指內地當局成立愛國會 用以控制教會,之後亦不斷非法祝聖主教。他指官方 教會團體有七十位主教,其中八位不合法(三位更受 絕罰),而目前政府亦要打擊地下團體。 「有人說,地上和地下好像難以修和,但我們要 保持望德。」田神父說:「無論地上地下教徒,我們 都應予以尊重、同情、鼓勵及支持,為他們的修和祈 禱。」
龐樂培神父:教會本質是共融
另一講者、巴黎外方傳教會龐樂培神父( B. )強調普世教會共融的本質,他期望香港信徒 Lepeu 了解並鼓勵內地信徒,幫助他們與普世教會共融。 龐神父指普世教會關心中國教會,教廷既盡努 力,部份地方的教會亦成立研究中心,與內地教會 作學術及培育上的交流,關心對象不分地上或地下團 體。 「中國信徒重視民族身份,他們參與普世教會 活動時,希望世人知道中國信徒的臨在。」龐神父又 說,二 ○ 一四年本來有一百二十位內地青年參與韓國 亞洲青年節,惟礙於出境困難,只有五十人參與,其 勇氣值得鼓勵。
林純慧:教會服務中國社會
聖神研究中心研究員林純慧指出,連串政治運動 後,內地教會於八十年代重新走入社會,包括透過愛 德工作讓貧苦者有尊嚴地生活,惟社會需要有宗教自 由,才能讓教會與社會真正共融。 「教會要適應社會,才能與社會共融。」她指 中國教會服務最弱小的人,包括痲瘋和愛滋病人,至 一三年十月,全國有八十至一百二十位修女服務痲瘋 病機構。不過,她指出宗教自由問題令天主教慈善團 體的行動亦受限制;此外,內地教會參與愛德服務的 同時,亦要在道德低落及家庭問題的環境下扮演先知 角色。她又期望華人教會繼續擔當橋樑角色。 另外兩場活動於五月二十四日假聖德肋撒堂及聖 猶達堂舉行,前者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持祈禱會,龐 樂培神父主持短講;後者由陳日君樞機主持彌撒,林 瑞琪博士短講。 本篤十六世於二 ○○ 七年致函中國信徒,呼籲全 球信眾於每年五月二十四日聖母「進教之佑」紀念日 為中國教會祈禱。(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