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0KungKaoPo Special

Page 1

主曆2016年4月10日

11 公教報.香港開教175周年及教區成立70周年

教區成立七十周年 慈悲禧年回望主恩

在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的第一座教堂:聖母無 原罪堂。它於一八四二年著手興建,一八五八 年重建,一八六○年再度重建。圖為一八七二 年的印本。

在慈悲禧年內,本地天主教會慶祝開教一百七十五周年、 教區聖統制成立七十周年,別具意義。 一八四一年四月二十二日教廷頒布法令,宣布香港成為宗 座監牧區,自此香港教會團體在獻祭感謝天主的同時,亦透過 慈惠工作、開辦教育事業等去服務社會。及至一九四六年四月 十一日,教會聖統制在中國建立,香港亦成立主教區。 翻開本地天主教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到當中有著跌跌碰碰 的波折。教會是聖善的,但信徒畢竟有著人性,在這些人性面 貌當中,卻反映出天主必看顧和護佑 —— 祂的救恩就是在這 一百七十五年的歷史時空中,臨在於香港社會。 復活節剛過去,本年約有三千二百人領洗入教。一如教區 主教湯漢樞機在主持復活慶典夜間禮儀時說,新領洗者既有機 會聽從福音,往後便應慷慨地把這福音再傳揚開去。 這番話亦和應了教宗方濟各在慈悲禧年詔書所言:「教會 認識自己的首要任務,是默觀基督的面容,從而將天主慈悲的 偉大奧跡,介紹給每一個人,尤其在充滿巨大渴望及種種矛盾 徵兆的時候。」(慈悲禧年詔書25節) 本專頁整理前人資料,道出本地教會的發展, 亦蒙教區檔案處提供檔案和相片,讓讀者一睹往日 的教會生活。

若瑟神父 — —

教廷傳信部公布香港 成為宗座監牧區之法 令, 拉丁文文件及教區檔 案處中譯本。

首位宗座監牧

若瑟神父(Theodore Joset) 是香港首位宗座監牧,惟履任一年 便安息主懷。他的遺體目前安葬於 主教座堂(圖)。 若瑟神父一八○四年在瑞士 本恩出生,起初他在澳門服務於教 廷傳信部的總務處,其後在葡萄牙 「保教權」的爭議下,若瑟神父看 到總務處有需要遷往香港,於是他 在港籌建教堂和孤兒院。 一八四一年,「香港島及其 周圍六里地方」脫離澳門教區, 成為監牧區,由若瑟神父擔當首 任宗座監牧,主要照顧當時駐港 英軍(大多數為愛爾蘭天主教 徒)的牧靈需要。 然而此舉令葡萄牙方面 不滿,若瑟神父和其他司鐸於 一八四二年被逐出澳門。初期他 在香港艱 苦經營, 只能暫住 於茅草蓋 成的房屋,不過 他仍盡力興建教 堂,最終威靈頓 街主教座堂於他 卧病在床之際奠 基。他於四二年 八月病逝。

首位教區主教— —恩理覺主教 來自意大利宗座外方傳教會的恩理覺主教(圖,E n r i c o Valtorta,1883-1951)一九○七年晉鐸後來港服務,曾在中國內地 傳教,二四年參與了在上海舉行的第一屆中國天主教會議。 他一九二六年繼任為香港代牧區第四任代牧,同年祝聖為主 教,隨著教會一九四六年在中國建立聖統制,香港代牧區晉升為聖 統制主教區,他亦升為教區首任主教。 恩主教晉牧二十五年期間,創立不少社會事業,包括多間醫院 和學校,如深水埗的寶血醫院等。在教會內則成立香港仔華南總修 院及公教進行社等;也帶領香港教會渡過淪陷期間的艱苦日子。他 於五一年在港逝世。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