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蹤|第四期|海心回憶

Page 1

歷史.文化.藝術.設計 躍變.龍城——九龍城主題步行徑

季刊 第四期 07-09.2019

社區 / 新舊海岸線 重塑光輝歲月

專訪 / 海心島藏工人美好回憶

焦點 / 長者友善紅磡地圖工作坊

回顧 / 落街玩 好玩街道大改造

海心 回

編者的話

繼上一期《步蹤》為大家介紹九龍城主題步行徑位於紅磡的路段五,我們今次將會漫步土瓜灣幾經變遷的海 岸線,即由新碼頭街,經過海心公園至庇利街的路段四。

歷經百年,土瓜灣在20世紀時,交通不便,人口疏落,沿海大片土地正好吸引內地商人設廠。不過現址環字 八街的庇利船廠、現址為傲雲峰的天廚味精廠、現址為偉恆昌新村的偉倫紗廠、現址為翔龍灣的中華煤氣南 廠,均紛紛在70年代後拆卸改建為住宅。曾經是工業發展重地的土瓜灣,「香港製造」遠銷全球,隨著80年 代工廠退場,對這裏最直接的影響是甚麼?老街坊表示:「以前牛棚臭氣沖天,現在當然是空氣好了,不再 灰塵處處。」

除了工業發展見證海岸變遷,還有一處老街坊口中談情吃海鮮的50年代「打卡景點」:海心島!街坊們興奮 地告訴小編:「從前坐街渡到小島,船費才一毛錢,去程不收錢,回程才跟你算。因為你上了小島總得坐船 回家,不會走數吧。」

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今期《步蹤》為大家重溫土瓜灣海岸變遷,見證香港歷史發展之餘,也希望邀請 大家找一天來到海心公園海濱,深呼吸漫步,感受滿有故事的土瓜灣海岸線。

編輯:陳文慧、陳嘉文

攝影:陳嘉文、黃雪瑩

設計排版:黃雪瑩

編輯顧問:陳詠琳

督印人:王建明

印量:8,000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辦公室:

九龍馬頭涌真善美村低座一樓

躍變.龍城體驗館:

九龍譚公道115號運通大廈地下5號舖

電話:+852 3183 0928

電郵:kctwt@skhwc.org.hk

傳真:+852 3104 9911

網址:kowlooncitywalkingtrail.hk

免費索取地點

紅磡公共圖書館

土瓜灣公共圖書館

九龍城公共圖書館

九龍城民政諮詢中心

余志榮議員辦事處

潘國華議員辦事處

黎廣偉議員辦事處

楊振宇議員辦事處

吳寶強議員辦事處

張仁康議員辦事處

石屋家園 合舍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及數碼 媒體學系) 香港聖公會九龍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香港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

香港聖公會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 特賣店沖曬店(馬頭圍道)

基石進修中心

新華餐廳(馬頭圍邨)

「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

/02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 Kowloon City Walking Trail
土瓜灣街坊福利會 牛棚藝術村 太陽館.度假營
季刊 第四期 | 07-09.2019

躍變.龍城——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

步行徑公共設施 工程最新發展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總 長6.5公里,分為五個

特色路段,是全港最

Eastern舊東方紗廠 CottonMills

位於土瓜灣的路段三 約長1.4公里,為首 先更新硬件的路段, 主題為「社區藝術  牛與十三」。以宋皇 臺道及北帝街交界即 傲雲峰為起點,沿北 帝街、木廠街、馬頭 角道,途經牛棚藝術 村及煤氣鼓,再沿土 瓜灣道及新碼頭街, 經過翔龍灣至九龍城 渡輪碼頭為終點。本 路段將於暑假期間施 工,預計11月底完成 工程。

路段三 路段四、五

由路段三的土瓜灣向 紅磡方向進發,即為 路段四,由九龍城渡 輪碼頭起,途經海心 公園至庇利街。而 路段五則由北帝古 廟起,途經觀音廟 至聖匠堂為終點。路 段四、五的工程將於 2020年底開始,預計 2021年中完成。

KOWLOON CITY 九龍城 TO KWA WAN 土瓜灣 HUNG HOM 馬頭角公眾碼頭 Ma Tau Kok Public Pier 九龍城渡輪碼頭 Kowloon City Ferry Pier 衙前圍道 Nga Tsin Wai Road 太子道西 Prince Edward Rd West 太子道東 Prince Edward RoadEast 東頭村道 Tung Tau TsuenRd Shatin興建中之沙中綫車站 to Central Link Station Under Construction 亞皆老街 ArgyleStreet 世運道 OlympicAvenue Hau Wong Rd 賈炳達道 Carpenter Rd 侯 王 道 樂善道 Lok Sin Road 宋皇臺道 SungWongToiRd 啟德隧道 Kai Tak Tunnel 天光道遊樂場 Tin Kwong Road Recreation Ground Sung On St 浙江街 Chi Kiang St 崇 安 街 旭日街 YukYat Street 土瓜灣道 ToKwa Wan Road 碼頭 Pier 碼頭 Pier SanMa TauSt 新碼頭街 寶其利街BulkeleySt差館里StationLane Ma Tau Wai Road 蕪湖街WuhuSt 馬 頭 圍 道 鶴園東街 Hok Yuen St East 民裕街 Man Yue St 德民街TakManSt 民泰街 漆咸道北 Chatham Road North ManTaiSt 船澳街 Dock St 戴亞街 Dyer Avenue FatKwongStreet 佛光街天橋 木廠街 MokCheongSt 馬頭角道 Ma Tau Kok Road 北帝街 Pak Tai Street 譚公道 Tam Kung Rd 馬頭涌道 Ma Tau Chung Rd 炮仗街 Pau Chung Street 九龍城道 Kowloon City Rd 馬 頭 圍 道 Ma Tau Wai Road 庇利街 Bailey St 紅 磡 道 Hung Hom Road 景雲街 King Wan St 高山道公園 Ko Shan Road Park 香港飛行總會 Hong Kong Aviation Club 樂善堂小學 Lok Sin Tong Primary School 侯王古廟 Hau Wong Temple 石屋家園 Stone Houses Family Garden 宋王臺花園 Sung Wong Toi Garden 海心公園 Hoi Sham Park 香港聖公會聖匠堂 S.K.H. Holy Carpenter Church & Community Centre 聖母堂 St. Mary Church 寶石戲院 Lux Theatre 紅磡觀音廟 Kwun Yam Temple 褔德古廟 Fuk Tak Temple 北帝古廟 Pak Tai Temple 九龍寨城公園 Kowloon Walled City Park 鷹揚街 Ying Yeung St 龍圖街 Lung To St 鳳儀街 Fung Yi St 鹿鳴街 Luk Ming Street 麟祥街 Lun Cheung St 鵬程街 Pang Ching St 鴻運街 Hung Wan St 蟬聯街 Shim Luen St 燕安街 Yin On St 駿發街 Tsun Fat St 鶴齡街 Hok Ling St 十三街 13 Streets 煤氣廠 Towngas Gasholder 真善美村 Chun Seen Mei Chuen 香港聖公會 聖三一座堂 S.K.H. Holy Trinity Cathedral 牛棚藝術村 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
大宋遺址 文史探索 路段二 寨城憶古 管與不管 路段一 社區藝術 牛與十三 路段三 廟堂之旅 我信我在 路段五 海心留痕 漫步海濱 路段四 路段三將於 2019年中率先動土! 路段一、二、四、五 將在路段三 設置的公共設施* 躍變 龍城 體驗館 躍變 龍城 體驗館 欄杆 Railing 資訊指示牌 Information Panel 地面裝飾 Infill Floor Block 當年今日 Today in History 地磚裝飾 Infill Paving Block 花盆 Planter 燈柱裝飾 Sign Plate *最終設計因應相關政府 部門要求及實際工程 可行性作調整及改動
長的主題步行徑。路 段上的公共設施將有 新增及美化,包括更 新花盆及欄杆、加設 地面及地磚裝飾、燈 柱裝飾,及當年今日 資訊指示牌。
/03

偉倫紗廠(1948-1970s)

香港《大公報》1940年10月21日報導,當時

避戰火而南來的工廠逾400間,其中以織造業 為最多。偉倫紗廠是當時有中國最大紗廠的申 新第一紡織廠集團成員,後來土瓜灣填海後, 擴建廠房,至70年代改建為10幢15層高的住宅 「偉恒昌新邨」。

捷和製造廠 (1940s-1970s)

從內地帶著資金來港設廠的,最多的除了 紡紗廠,其次就是電筒廠。位於土瓜灣道 的捷和製造廠是其中一間,至70年代改建 為住宅。

1950s

島上的龍母廟

九龍城汽車 渡輪碼頭

1900s

1940s

庇利船廠(1897-1955)

在大型填海前,庇利船廠一度是土瓜灣海岸線 最搶眼的建築。船廠於1897年註冊成立,造過 多艘省港渡輪包括「廣州號」,亦為廣州政府 建造炮艦、為香港政府造官船。1955年拆卸 後,道路擴闊,現今的庇利街,為當時庇利船 廠船隻上下水的水道,後來填為平地。

1980s

鶴園發電廠

Sung On St 浙江街 Chi Kiang St 崇 安 街 To Kwa Wan Road Ma Tau Wai Road 馬 頭 圍 道 九龍城道 Kowloon 馬 頭 圍 道 Ma Tau Wai Road 庇利街 Bailey St 土瓜灣道 San Ma Tau St 新碼頭街 朗月街Long YuetSt 社區專題 1920 1940s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 路段四 (1921-1991)
(2020年底開展工程) 填海 歷史

中華煤氣南廠(1933-1990s)

30年代,土瓜灣興建第一座煤氣鼓設施,稱為 煤氣南廠,戰後因為人口急升,再於馬路另一 邊發展北廠。在大埔煤氣廠落成後,煤氣南廠 在90年代停產,改建成在區內鶴立雞群的住宅 高樓翔龍灣。

新舊岸線

重塑光輝歲月

九龍城渡輪碼頭(1956-今天)

是二戰後第一座建成的同類碼頭,曾提供九龍 城來往灣仔、北角和西灣河的渡輪服務,於 2014年列為二級歷史建築。旁邊的九龍城汽車 渡輪碼頭於1965年填海後興建,同為二級歷史 建築,已於1998年停止服務。

如果可以穿越時空回到一百年前,在香港島遙望維港 對岸,一眼就可以認出土瓜灣了——大型工廠延綿的海 灣,海邊還有一座怪石嶙峋的海心島。如今,在旅遊巴 與手信店之間漫步土瓜灣海濱的同時,又有多少人記得 這裏曾經製造過香港的繁榮歷史?

海心島

(1962年填海後消失)

1960年代土瓜灣填海的情況,海邊 的海心島已連接陸地。

(圖片來源: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

庇利船廠業務興盛,遂 填海擴建200呎。

鶴園一帶填海2公頃,

用作興建鶴園發電廠。

政府在土瓜灣沿海進行大型 填海工程,造地共6.9公頃。

海心島從此與陸地相連,島 上的龍母廟被拆,魚尾石獲 保留。

因應需要,香港不少區域都 有大大小小的填海工程,其 中土瓜灣區的填海,集中在 浙江街、崇安街、庇利街 一帶。

/05
1930年代 1931年1962至1964年1980年代
現時在海心公園海岸邊的海心亭。 以前 現今 填海時段 1900s
現時只有往來北角的渡輪航線

海心島藏工人 美好回憶 “

商場少、唐樓多,若不是鐵路即將進駐,很少人會 提及土瓜灣。「數年前,因為要寫書,才發現尖沙 咀、紅磡和土瓜灣,在地理上其實很近,不過我完 全不知道為何土瓜灣咁破舊,好像去了第二個城 巿。」《九龍海岸線》作者余震宇說,看上去不像 香港,但土瓜灣對香港的發展曾經很重要,我們都 應該好好記住它的付出。

時間回帶至二十世紀初,海心公園未填海前,仍然 是個孤島,島上有形似魚尾的大石,也有一座小廟 宇。交通不便、民居較少,海心島對內的海灣土 地,吸引不少商人沿岸設廠——遠在1897年,已有 庇利船廠落戶紮根;30年代,天廚味精廠也在海濱 位置。自英國人接管以後,九龍的大規模發展隨即 展開序幕,最先發展的,有尖沙咀、油麻地。「紅 磡在尖沙咀旁邊,但因為有大環山和觀音山阻隔, 沒有與尖沙咀一併發展為商業與軍事要點,它反而 成為了尖沙咀的重要後勤,提供運輸、電力、英坭 等。而再遠一點的土瓜灣,就是後勤的後勤,提供 不少原材料,例如電池廠出產的電池、或是前馬頭 角牲畜檢疫站附近工廠出產的牛皮,最後就成為在 尖沙咀海運大廈出售的商品一部分。」

二戰之後,國共內戰,大批移民從內地逃至香港, 當中有不少廠家,帶著大量資金到香港設廠。「政 府當時開闢土瓜灣,大部分用地都劃作工業用途, 拍賣土地得來的收益,當然是收歸庫房,戰後的

香港,需要大量金錢復元。土瓜灣與紅磡是首先吸 納最多資金的地區。」

但土瓜灣其實談不上有規劃,僅有的規劃,就是把 土地劃為工業用地之餘,也容許營運厭惡性行業。 當時的政府,沒有處理工業區對大量勞動力的需 求,也沒有考慮如何安置大量的勞動工人,他們住 在哪裏、如何生活。余震宇翻看舊報章,發現關於 戰前土瓜灣的記載,很少涉及生活的字眼。後來, 出現的新聞,有提及因為土瓜灣的環境太惡劣令工 人無法工作,也有龍蛇混雜、警匪槍戰。「牛皮 廠、牛骨廠,廠裏其實會養出屍蟲,所以土瓜灣的 屍臭味很濃,重工業如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也會影響 健康。但在這裏打工的人,都是勞苦大眾,為了省 交通費,不會搬到其他區居住,他們無得揀。」

所以,海心島是那些年土瓜灣人美好的回憶,「他 們年輕力壯,放工後要拍拖,就去海邊;這裏也有 賭檔,用最近最快的方法消遣減壓」。不少老街坊 也分享過,50年代到海心島是一種家庭旅行,坐 「嘩啦嘩啦」小艇由土瓜灣到海心島,一玩就是兩 三小時。

追溯歷史,對余震宇來說,不止是一種懷舊,更重 要是尋找香港人的身分,也要好好珍惜上一代的 努力。

/06 人物專訪
歷史研究者 余震宇

社區百科

海邊廟宇 搬完又搬

在馬頭圍道的住宅之間的北帝古廟,本建於1876

年,位處在青州街與馬頭圍道交界的小山丘之上,

毗鄰大型的青州英坭廠及庇利船廠。1921年,因為 闢路,小山丘被夷平、廟宇被拆掉,北帝神像暫置

於譚公道,「遊蕩」8年後,最終由一個庇利船廠 工人於鶴園角重建新廟。

早在未規劃開發前,土瓜灣沿海建村,拜的是海 神,例如海心廟供奉龍母、北帝古廟供奉北帝。 不過,在城巿發展之中,即使是人們尊崇的神明 也要讓路,北帝廟拆掉重建,海心廟分拆到另一 廟宇了。

北帝古廟

廟前的土地公,原本位於紅磡機利士南路,也是因 為要配合城巿發展,才於1960年搬到此處。

海心廟

60年代之前,土瓜灣對出海面有一座「海心 島」。島上有形似魚尾的魚尾石,還有一座龍母 廟,善信每要拜龍母,都是帶齊香燭祭品從土瓜灣 坐船到海心島。龍母廟也稱為海心廟,至1962年, 政府在土瓜灣展開大型填海工程,海心島被填為土 瓜灣陸地一部分。1964年拆卸龍母廟,移至土瓜灣 街巿附近的天后古廟旁,原本廟上的「海心龍母」 牌匾亦有保留。

地址:下鄉道49號

/07
地址:馬頭圍道146號
鶴園角 馬頭圍道 譚公道
18761921 1929
土瓜灣 天后古廟旁 海心島

「直至70年代,電子行業興起, 工廠轉到有空調設備的工廠大廈 生產,土瓜灣的工業發展由北部 轉向南部。」

土瓜灣工業的演變: 工廠分佈和行業分佈 13/12/2012 尹才榜

影像故事
百年變遷,如 今土瓜灣的街 道上,還留著 歷史的痕跡。

「土瓜灣的大廠有捷和鋁廠、嶺 南電筒廠、唯一製衣廠、牛皮 廠、牛骨廠等。捷和位於煤氣鼓 旁,後來搬到觀塘;唯一位於 今賽馬會投注站位置(編按:土 瓜灣道和浙江街交界),以出產 T恤聞名。」

土瓜灣的小廠、大廠和外發車站 26/03/2013 余樹榮

1975年陳國民和幾位合夥人在浙 江街創辦電熱水器工廠,隨後他 們搬廠到同一街上的另一座工廠 大廈天台……當時的浙江街頭是 住宅,較近海心廟的浙江街尾則 是工廠大廈,今天這些工廠大廈 已改建為寫字樓。

浙江街工廠大廈天台創辦的電熱水器廠 31/05/2013 陳國民

/09 資料來源:「香港記憶」網站──「香港留聲」口述歷史檔案庫 網址:www.hkmemory.hk /09

根據統計處的2016年 中期人口統計,65歲以上長 者人口分佈佔九龍城區人口的 15.3%或64,148人,人數可謂不 少。「長者友善」概念由世界衛 生組織於2002年提出,營造長 者友善城市你我都可以。

讓我們一起穿越紅磡這個舊社 區,探訪老友記聽聽他們的生活 日常,發掘長者友善社區設施, 考察對輪椅和柺杖友善的民生小 店,透過拍攝及考察,繪製長者

友善社區地圖。

對象:喜歡拍攝、或文字或繪畫, 對長者友善感興趣

名額:20人

地點:躍變‧龍城體驗館及紅磡區 查詢:陳小姐

協辦: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

其他精彩活動

侯王古廟導賞團

侯王古廟屬九龍城區內僅有的三個法 定古蹟之一,其「一筆鵝」石刻尤為

著名,但你對其歷史變遷、建築特色 及神祇傳說又是否了解?是次導賞與 華人廟宇委員會合辦,帶你更深入了 解這座近二百年歷史古廟的故事。

對象:公眾

日期:7月13日(六)

時間:上午10:00-11:30

地點:九龍城侯王古廟

查詢:陳小姐

(本活動與華人廟宇委員會合辦)

1 長者友善是甚麼?

由資深社工及長者大使與你分享長者 友善的八大元素,日常生活原來有很 多細節都可以令到長者生活更順暢呢 日期:9月6日(五)

時間:晚上7:30-9:30

2 探訪長者

以2-3人一組探訪區內長者,了解長 者的生活日常

日期:9月7日(六) 時間:下午3:00-5:00

無障礙行區堅體驗 3

今次試試以輪椅在紅磡社區食買玩, 加深參加者對無障礙的體驗

日期:9月21日(六)

時間:上午10:00-12:00

梳理分析及地圖製作 4

參加者將在區內收集的故事經驗集 合,互相分享及分析,選出有用資料 製作地圖

日期:9月27日(五)

時間:晚上7:30-9:30

分享地圖成果

日期:10月4日(五)

時間:晚上7:30-9:30

海心公園速寫導賞團

由小島變公園,海心公園見證土瓜灣 百年發展。活動由聆聽海岸故事導賞 開始,再以一枝筆、一張紙,描繪出 海心公園的當下。「畫下嘢」的導師 將現場教授基本速寫技巧,歡迎任何 畫功的朋友參加。

對象:喜歡社區,有興趣畫下嘢的朋友

日期:7月21日(日)

時間:上午10:00-13:00

地點:土瓜灣海心公園

查詢:陳小姐

(本活動與畫下嘢合辦)

九龍城攝影團:盂蘭篇

「盂蘭勝會」於2014年獲列為香港 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農曆七月, 我們邀請了專人來九龍城講解,各 位帶定相機,一同認識與記錄這個 傳統文化﹗

對象:對社區攝影有興趣者

日期:8月1日(四)

時間:晚上6:45-8:45

地點:賈炳達道公園

查詢:陳小姐

/10 焦點活動推介
總結 5 香港聖公會聖匠堂 S.K.H. Holy Carpenter Church & Community Centre 聖母堂 St. Mary Church 寶石戲院 Lux Theatre 紅磡觀音廟 褔德古廟 Fuk Tak Temple 碼頭 Pier Ma Tau Wai Road 鶴園東街 Hok Yuen St East 民裕街 Man Yue St 漆咸道北 Chatham 船澳街 Dock St 戴亞街 Dyer Avenue
佛光街天橋 紅 磡 道 Hung Hom Road
社區智慧地圖工作坊——長者友善紅磡地圖
佛光街FatKwongSt

攝製隊任務日

活動當日,你將會接到一個神秘任 務,拿著相機和地圖,在限時內接

受挑戰﹗作品將有機會於9月攝影 展展出。

對象:對社區攝影有興趣者 日期:9月7日(六)

時間:下午2:30-5:30

地點:土瓜灣區

查詢:陳小姐

土瓜灣海岸工業攝影展

藉著向街坊徵集的老照片保留以 往的記憶,以及攝製隊成員的新作 品,呈現土瓜灣海岸變遷及工業 發展。

對象:關心社區的朋友

日期:9月20日至10月13日

時間:

(二至四)早上10:00-下午6:00

(五至六)中午12:00-晚上8:00

(日)

早上12:00-下午6:00

逢周一休館

地點:躍變.龍城體驗館

查詢:陳小姐

以上所有活動為免費 立即報名!

電郵:kctwt@skhwc.org.hk

電話:3183 0928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

Kowloon City Walking Trail 更多活動詳情, 請留意Facebook專頁。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辦公室:

九龍馬頭涌真善美村低座一樓

躍變.龍城體驗館: 九龍譚公道115號運通大廈地下5號舖

/11
「躍動Hub」體驗日 即將在這個夏天舉行,敬請期待﹗

牛棚藝術村壁畫共創計劃

步行徑將會於7月啟動為期半年的「牛棚前方外牆及支撐柱壁畫工程計劃」。計劃項目將分為兩個階段,包括 作品收集及實地製作,由公眾和藝術家一同完成代表九龍城區的社區壁畫。

1

社區拼貼工作坊

參加者可將自身生活經驗與九龍城區特色或回憶拼 砌到卡紙上,做出一張又一張「龍城記憶」,作品 將有機會出現在牛棚外的壁畫﹗

對象:喜歡九龍城區的朋友

日期:7月17日(三)、31日(三)、8月14日(三)

時間:下午3:00-4:30

地點:躍變.龍城體驗館

查詢:謝先生 / 林先生

蓋上的龍城: 珪藻土杯墊設計坊

2

實地壁畫製作

步行徑將會於10月份於牛棚前方外牆正式展開壁畫 製作,你也可以參與其中,在藝術家的指導下一同 繪畫牆壁。

對象:喜歡繪畫、九龍城區的朋友

日期:10月至12月期間(日子待定) 時間:分為上、下午2節進行

地點:牛棚前方外牆對出空地

查詢:謝先生 / 林先生

以簡單的材料,配合大家的畫技, 做出獨一無二的「龍城特色杯 墊」,同時為步行徑的地磚及地面 裝飾提供更多的創作靈感。

手作天然驅蚊磚

大熱天時,蚊蟲又發惡?來參加步 行徑的天然驅蚊磚工作坊,掛在室 內或袋上都可以﹗

自油自栽——水泥盆栽工作坊

工作坊將教大家用水泥製作花盆, 更會於第二節為花盆添上以九龍城 區為主題的色彩,同時為步行徑提 供硬件創作靈感。

*作品將於8月下旬的步行徑活動作品展展出

十三街燈神——燈箱製作班

來參加集「畫剪貼拼砌」於一身的 小型燈箱製作班,用各種工具塑出 你心目中的吉祥物燈箱,守護你每 一個晚上。

*作品將於8月下旬的步行徑活動作品展展出

對象:有創意又喜歡DIY的朋友 日期:

第一班 | 7月18日(四)、25日(四) 第二班 | 9月21日(六)、28日(六) 時間:下午2:30-4:30

地點:躍變.龍城體驗館

查詢:謝先生/ 趙小姐

*每位參加者均需完成兩日活動

對象:手作愛好者

日期:7月19日(五)、21日(日)、 8月2日(五)

時間:上午11:00-12:30

地點:躍變.龍城體驗館

查詢:趙小姐

對象:喜歡DIY的朋友

日期及時間:

第一班|7月27日(六)、8月3日(六) 下午2:30-4:00

第二班|8月9日(五)、8月16日(五) 上午11:00-12:30

地點:躍變.龍城體驗館

查詢:謝先生

*每位參加者均需完成兩日活動

對象:對手作有興趣的朋友 日期: 第一班|8月7日(三) 第二班|8月11日(日)

第三班|8月13日(二)

第四班|8月17日(六) 第五班|8月18日(日) 第六班|8月20日(二)

*第一、三、六班為暑期親子限定班

時間:下午2:30-5:30

地點:躍變.龍城體驗館

查詢:謝先生

/12 訪客中心活動
*每位參加者需預先準備與九龍城區有關的拼貼材料

在土瓜灣遊玩

《星島日報》2019年3月30日

「遊樂在土瓜灣」攝影展於3月舉行,展示從

博物館、圖書館、老街坊的舊相簿借來的珍貴 歷史照片,同時也有由一群熱衷社區攝影的朋 友拍下土瓜灣遊樂畫面。攝影展於「躍變.龍

城體驗館」舉行,吸引逾400人次入場觀看。

龍城體驗啟動 AR手遊穿梭時空

《成報》2019年3月23日

「躍變.龍城體驗館」作為步行徑的訪客中心 於3月19日正式開幕,邀來九龍城民政事務專 員郭偉勳、巿區更新基金行政總裁黃錦文及九 龍城區議會主席潘國華擔任主禮嘉賓。開幕當 日,嘉賓試玩最新開發的AR(擴增實境)手 機遊戲,探索九龍城及土瓜灣百年歷史。

玩味社區 長幼邊行邊玩

《東方日報》2019年4月21日

今年2月至4月,步行徑「玩創規劃師」招募 成員,組成了跨專業小組,目標是令土瓜灣海 心公園一帶的公共設施變得更好玩。經過2個 月的工作坊、實地考察,4月13日終於有製成 品,吸引不少街坊來試玩。

傳媒報導
/13

落街玩! 好玩街道大改造

街道設施如何可以好玩又便利行人?在1月至4月 間,步行徑推出了「玩創規劃師」和「社區小小 設計師」兩個設計工作坊,從行人及街坊的需要出 發,設計富有趣味的公共街道設施。

玩創規劃師

打造「好行」又「好玩」的土瓜灣

步行徑與 Infinte Street Space 合辦的「玩創規劃 師」,招募了由街坊、幼稚園老師、設計師、大學 生、測量師等跨背景跨專業組成的11位「玩創規劃 師」,在兩個月內藉著實地考察、訪談和實驗等方 法收集街坊及行人的意見,提出創新的街道設施設 計概念。來到最後的試玩日,在朗月街、貴州街、 景雲街等的土瓜灣海濱一帶,玩創規劃師」們設置

了多款創意街道設施,如特色指示路牌、以觸感為 題的欄杆裝置、方便釣魚人士使用的防曬多功能 設施等。

社區小小設計師

在3月2日及4月13日的短短兩天的工作坊,來自本區 街坊的19位來家長和16位小朋友,通過討論休憩空 間、從生活經驗以戲劇演繹、製作模型等活動,發 揮創意與想像,一同構思及創作玩樂設施。港大建 築系師生集合創意,砌出小朋友的想法,把模型製 作成大型玩樂裝置,於牛棚藝術村展示出來予街坊 試玩,從中收集街坊意見。

齊齊築起「玩樂躍動Hub」流動活動亭
/14 活動回顧

活動回顧

「飲飲食食土瓜灣」

4月12日

土瓜灣導賞團(黃鳳翎中學) 5月18日

步行徑吉祥物填色比賽頒獎禮 5月18日

社區智慧地圖工作坊 (紅磡篇) 5月至6月

九龍城攝影團第三回——天后誕 4月26日

攝製隊任務日 5月11日

「我信故我在」主題攝影展 6月21日至7月14日

躍 龍 步
社 區 設 計
客 中 心
十三街燈神 燈箱製作班 4月至6月 自油自栽 水泥盆栽工作坊 4月至6月
環保肥皂工作坊 4月19、28日
社區廢油製作
「建築中的參與式設計: 設計進程設計中」研討會 4月27日 地膽小店導賞團
伙 伴 活 動 導 賞 活 動 /15
「伙同學共創」計劃 4月13日
步行徑將會更新路段三 的公共設施,包括翔龍灣對 外的花盆,並加入長者友善 設計元素,你認為該如何 設計? 社區搞乜好 公共設施 構想圖 步行徑路段上的公共 設施將有新增及美 化,包括更新花盆及 欄杆、加設地面及地 磚裝飾、燈柱裝飾, 及當年今日資訊指 示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