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HANG C HIH C HANG
西門町一直以來都是青少年文化的聚集地,
當中也包含了許多的「次文化」,並不被大
多數人理解並認同,而在我的定義裡次文化
就是相對於主流文化的必定存在,所以相互 理解是必要的,而漫畫是一個將故事轉變為
而為圖像從而方便理解的工具,所以我試圖
以漫畫形成的邏輯作為空間的概念,創造一 個主流次流文化能夠交互使用並互相理解的 文化中心
貳零貳壹 / 春 / 導師 林佳慧


西門町文化中心 25
次 文 化 定義 相對於某個主流文化的小眾文化 漫 畫 漫(連綿的)畫(二維圖像) 定義 組成 形成 故事、敘事風格 故事: 敘事風格:以空間推進 大綱 大綱 分鏡 分鏡 效果 效果
相對於某個主流文化的小眾文化 必定的存在 流行 流行 理解 次 次 漫畫 故事: 文化的演進與理解 敘事風格:以空間推進 空間組織 空間流向 空間情境
東北向為人流進入點,以此為基礎配置之條件,並以面向紅樓及主要人流為正立面 並以此軸向剖面 作為設計重點(大綱-空間組織)。首先是將辦公區域分離,並圍塑出內部廣場,並轉向讓其與主要空
間產生不同軸向,並面向綠地,接著創造入口意象並分割量體讓內部空間連結紅樓街區
過去
歷史文化
小型集會場
1 2 3
現在 未來 總結
導覽空間
文創商店 創意中心


















2 3 4 5 5 6 7 8 9 1 +-0 +-0 A A’ 0 100 300 600(CM) 1F PLAN
1. 入口廣場
2. 資訊中心
3. 歷史文化導覽空間
4. 服務核
5. 酒吧、咖啡廳
6. 哺乳室、茶水間
7. 公共廁所
8. 文創商店
1F
9. 辦公室




0 100 300 600(CM) AA’SECTION 封 面 吸 引 觀 看 、 進 入



創意中心 0 100 300 600(CM) AA’SECTION 分 鏡 引 導 視 線 、 序 列



0 100 300 600(CM) AA’SECTION +495 +-0 +915 結 局 引 發 共 鳴 、 匯 集
集會空間



0 100 300 600(CM) AA’SECTION +495 +915 扉 頁 創 造 留 白 、 連 結
半戶外廊道、餐飲空間
這題不同於以往,是從在當地設計一個裝置
為源頭,由裝置去了解到自身對於當地環境
與題目碰撞而生的慾望,並以此作為博物館
設計的核心概念,接近-使用-感受-成為
貳零貳貳 / 秋 / 導師 賴明正


澎湖沈船博物館 39
每年冬天來臨時,來自東北的風將咸濕的空氣帶到澎湖,有時它會變成一種白色的霧氣,當地 人稱之為「鹹水煙」。這種現象已成為每個澎湖人心中共同的記憶。


剖析風並加強其中的每一個元素,讓人們更容易感受

風 沙 鹽 霧 冷
利用向外開放的結構型態來增強分析風的概念
捕風 沙子隨風飛揚,撞擊到瓶子,人們便可通過聽
覺察覺風的存在




結構型態




裝置的核心價值並不是主動的野性的暴露自然給使用者,而是
從 接近-使用-感受-成為 ,四個步驟貼近並化為自然



1 1 2 1 0 100 300 600(CM) AA’SECTION +5 -305 +410 +830 +1200 1 1 4 5 復甦沈船 面對沈船的態度 成為自然 人與沈船的互動關係 人流向海流般流經 船體 穿梭潛入 沈船展示的空間策略 船體的外部由水面 上的動線圍繞 流動長廊 船體的內部由水面 下的動線穿透
坐落於水面上


















港口的形態像是準 備下一次的啟航
















+-0 -305 +5 +95 UP DN 1 3 4 5 6 7 8 9 2 A A’ 64 0 100 300 600(CM) 1F PLAN
1. 入口大廳
2. 戶外市集
3. 半戶外教學廣場
4. 置物區 5. 儲藏室 6. 卸貨區 7. 接待室 8. 辦公室 9. 研究室
1. 沈船觀賞廊道
2. 特展空間
3. 澎湖藝術藝廊
1. 常駐展空間
2. 準備室
3. 特展空間
2.
1F 2F B1 3F
4. 紀念品商店 5. 下沉出口廣場
1. 餐廳
觀景台
我通過從船體平移船殼來創造空間,並擴展這個空 間,展示船的內外。並讓主要參觀動線貫穿其中

入口大廳 教育廣場 行政空間 觀賞長廊 常設沈船展區 研究室 特展區 販賣部 戶外廣場












沈船在人的流動中再度啟程




構築營 事務所實習 台日工作營

2019-2023 SELECTED WORKS OF 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