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愛的種籽&園丁》電子會刊

Page 3

基金會現況‧愛的宗旨 親 子 專 欄

2013年5月.第33期.

愛的大小事—親職教育心對話 1 ◆文/吳健豪(本會輔導老師‧「愛上影劇團」指導老師)

近「我是歌手」的新聞吵得沸沸 揚揚,尤其第一名獎落大陸而非 原先看好的台灣歌手之後,就出現各種 批評言論,其中有幾個說法特別吸引我 的注意 有人覺得:「賽制不公。」 也有人不屑地說:「反正七個選手台灣 就占四個,而且唱得幾乎都是台灣的歌 曲。」更有人說:「根本是大陸輸不起 面子,做票做出來的。」還有人以安 慰 的 口 吻 說 : 「 至 少 二 、三 名 都 是 我 們。」這讓我想起前陣子的棒球經典 賽,輸贏結果讓多少人扼腕心碎! 我不禁想,我們這一生跟比賽輸贏的 關係多深,又該如何思考「輸贏」這件事。 回想我國中就讀的私校,每次月考 都會有一整張的成績表,不顧隱私地列出 每個人各科成績、總分和名次。考完後, 大家會彼此詢問「你幾分?幾名?」自己 也會私下算算「如果這題我答對,多個三 分,我就進兩名耶!」那種錙銖必較的現 象普遍存在。 經過教改多年,我以為「比較」的 風氣改變了,沒想到朋友跟我說,她一天 到晚忙著送孩子去才藝班,因為孩子比賽 得獎牌有助於未來推甄,甚至連「志願服 務」也可以加分,這根本違背了志願服務 的意義,但不難理解,這一切都是為了 「比」啊! 比較是人的天性,社會心理學裡面 有個「社會比較」的理論,說明人會跟他 人比較,以評估自己的能力、意見和定 位,這樣的比較會影響人的自我評價,當 人跟表現面向比自己好的人比時就會降低 自信(這叫「向上比較」),跟表現面向 比自己低的人比時就會增加自信(這叫 「向下比較」)。 比較,可以是一種動力,激勵人努 力向上,但也可能成為心理健康一股「殺 傷力」。我常在諮商中遇見非常認真努力 的成人案主,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或 者儘管他們表現再好,都擔心隨時會被 「比下去」或取代,因此隨時處在焦慮備 戰的狀態。 大人如此,孩子也不例外。我如果同 時接一個機構裡兩名孩童或是手 足時,常常出現其中一人問我: 「另一個人得到的糖果是不是 比我多?」「時間是不是比我 長?」「這個玩具他有沒有 玩?」 孩子為什麼要這樣 比呢?這或許是人很原 始的一種生存焦慮, 為了活下去,擔心自己 (比別人)不重要,於

3

2

1

是很希望獨占關愛的對象與資源。 所以跟他人比較的背後,是種對自己 的不確定、不肯定在作祟。面對這種內在的 不安,有時我們會說別人不好來證明自己好 (賽制不公、他們作弊);會安慰自己其實 沒有很差(還有二、三名);或說自己好來 防衛價值感的減損(都是台灣出產的),這 些反應表面似乎很有信心,但內在是焦慮自 己「好不好」,跟「我不夠好」的自卑不過 是一體兩面。 要培養自信,我認為並不是每天對著鏡 子大喊「我很好、我很棒」、一直不斷地稱 讚孩子「你很好、你很棒」,而是跳脫比較 和好壞的角度去看自己、看孩子。 繪本《誰是第一名》便道出這樣超越的 哲學。故事中有個每次畫畫比賽都得第一名 的「大餅」,因為總是第一,所以常驕傲地 批評別人畫不好,直到有次受邀擔任一場奇 怪的繪畫比賽當評審,見到動物們因為有複 眼、色盲等感官結構不同畫出的奇怪世界, 他這才省思到,原來每個人看到的世界不 同,所以畫出來的當然也不一樣,每個人都 是自己的第一名。 我深深發現,自信,並不是覺得自己很 好、自己是第一名,而是源自於對自己的接 納,是種欣賞自己的好,也接受自己的不完 美。 當孩子很在意比較的時候,我們不用 擔心或急著改變他,不妨省思一下自己。當 我們冒出比較的念頭(包括覺得自己不好、 批評別人或炫耀自己)時,我們也不必批評 自己,批評只是強化對自我負向的看法與感 受,我們需要給自己一點時間面對比較的天 性和整個社會氛圍。 我們可以試著從裡頭聽見自己的焦慮 (我怕自己不夠好)、害怕(我怕別人不喜 歡我)、憤怒(我氣事情不如我願)、自責 (自己怎麼做得這麼糟)等情緒,進而陪陪 自己。什麼叫陪伴,我借用一個案主很棒的 點子,他對自己說:「嘿 我想聽你說!」 同樣地面對孩子,不是告訴他「輸贏不 重要」(因為到處都很在意輸贏,我們也可 能在別的事上期待孩子有好的表現),而是 準備好接住他的心情。讓我們不妨也對孩子 這麼說吧:「嘿 我想聽你說 。 …」

我的孩子在意輸贏嗎?我對他這個部分 抱持什麼樣的看法與態度呢?為什麼?

我自己會與他人比較嗎?哪些事在 意、哪些事不在意?什麼時候「比 較」會帶給我壞心情呢?試著就從這 邊開始練習聽聽自己的聲音吧!

「只要父母開心,我就開心」 到「低頭臣服上一代的命 運,含淚放手」是一條覺醒之路。 曉麗(化名)是八個孩子中的 老五。爸爸是跑船人,但是工作不 穩定,動不動就家暴又愛賭博。家 中很缺錢,經濟困頓,媽媽得辛苦 幫忙養家,還得不時勸阻爸爸賭博。曉麗回憶小時會看到媽媽點著燭光蹲在 地上洗衣服,還要追在爸爸後面,把要去賭博的爸爸拉回家來。看見媽媽過 得這麼苦,她心中萬分不捨,只想要主動分擔家務,讓媽媽能輕鬆一點。 小孩與父母是情緒與命運的共同體,看見父母的苦會很自然地想去分 攤,只要你們開心我就開心,這樣的心態姑且稱之為童稚之愛。於是小孩必 須收拾天真與任性,縮減需求懂得不增加大人的負擔,在這同時也關閉原屬 於自由孩童的立即性與自發性──當下對事情直接反應的能力,例如清楚地 表達要或不要。到後來,乖小孩的要或不要往往帶著無奈或勉強。 高中畢業考上二專,但是媽媽說家中沒錢,無法讓她升學。曉麗因此放 棄報到,開始工作賺錢養家。她在哥哥開的餐廳兼兩個班,因為回家路程遙 遠,也想省交通費,晚上就在餐廳過夜,用兩張大沙發拼成床,在上面睡了 三個月。一天三餐就去買一包蘋果麵包配開水,省下來的錢全都拿回家給爸 媽。她說只要拿錢回去看到父母的笑容就很開心,每個月的辛苦努力,就為 了領薪日那一天看見爸媽的笑容。看見父母拿到錢之後的喜悅,就覺得自己 的一切辛苦都有了價值。 一直到了結婚,她都還要拿錢回去,讓娘家住自己買的房子,用先生 一半以上的月薪負擔房貸。不但是因為心中對此已經有個根深蒂固的「應 該」,想要透過這樣的照顧讓自己過得心安理得。同時也是為了父母的肯 定,只要聽見父母說:「你好棒,足感心,出嫁了還這麼顧著娘家。」就讓 她願意不斷地再拿錢給父母花用。 其實這也逐漸變成她若是沒有拿錢就不敢回家見父母,而且不只是曉 麗,家裡所有的小孩都在競爭誰拿比較多錢孝順父母。 但是曉麗的公婆卻跟自己的父母不同,他們並不在乎子女有沒有給錢, 不管包多大或多小的紅包都是一視同仁,這讓曉麗產生迷惘,包紅包後常想 說他們怎麼沒有稱讚我幾句,幾次後她卻開始覺得在公婆這邊很輕鬆,沒有 壓力。 曉麗心中的乖小孩一直都想要父母開心,只要父母開心,她自己就覺得 很有成就感,因而也開心。她心中有個藏鏡人在主導:「別人的肯定就是我

的快樂。」逐漸地她完全以別人的 感覺為主,看到別人快樂,自己就 快樂,被肯定的那一刻更是開心。 變得完全沒有自我,也完全忽略自 己的感覺。 這種以滿足別人為己任,置 個人感覺於度外的態度,也會延伸 套用到她生活的各個層面。曉麗會很想取悅自己的朋友,在團體中她總是主 動付出,會帶很多食物去招待別人,急著問對方好不好吃。若得到對方的稱 讚,就會很滿足,下次會帶更多的食物出現。而且:「跟人吵架後就會送東 西,取悅別人,希望別人不要不理我。」 她犧牲讀書機會,辛苦工作拿錢回家以換得父母的開心與嘉許。這其中 其實有很多隱藏的委屈,這些委屈與不平並不會不見,它會跑到別的地方醞 釀。於是當父母沒看見她時,她心情就會不平衡;爸媽開始比較時,她心中 就會很難過;當她感覺到自己希望父母能注意到她時,內心就會失落;當看 到其他手足得到的關愛比較多,自己得到的比較少,就會覺得自己像個傻瓜 一樣地在付出。但是,卻又身不由己的繼續當著這樣的傻瓜。 更甚者,曉麗其實內心很怨自己父母當年沒有讓自己繼續升學,甚至後 來她賺的錢還拿去供妹妹上大學,她有些怨恨母親耽誤自己的前途,因此把 這些遺憾都轉嫁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童稚之愛往往造成對父母又愛又怨的複雜心情。這其中有個矛盾,變成 小孩是給予的一方,而父母是接受的一方。孩子想要照顧父母,幫助父母, 於是角色互換,變成是父母的父母輩了。但小孩永遠是小孩,內心深處仍會 期待父母的支持與呵護,因此這樣的角色與心態會造就許多的不平衡,當然 孩子共同承擔家庭困境是不得不的處境,只是小孩長大內心卻仍然停留在父 母受苦那一幕,他並沒有意識到事過境遷,當時的困境已經改善了。能夠覺 察到自己因為站錯位置(比父母還高的位置)而受苦,就能夠回到小孩的位 置,尊敬大人的命運,感激他們辛苦的付出並且願意輕鬆自在的活著,這樣 上一代的辛苦才沒有白費。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