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下設計作品集

Page 1

CHIEN , CHIEH LING NUK ARCH PORTFOLIO

2022. MAY-JUNE


簡 婕 菱

Chien , Chieh Ling

EDUCATION

2018 國立台南女子高級中學 畢業 2021 國⽴⾼雄⼤學 建築學系 在學

SKILLS

Autocad

Sketchup

Photoshop

CONTENTS

01 SITE ANALYZES

02 DESIGN CONCEPT

03 ARCHITECTURAL DRAWING 04 PERSPECTIVES

05 DESIGN MODELS

Illustrator Indesign 3D max

1

1


基地設定

基地位置: 加昌路、後勁西路、後勁西路 ��� 巷、加昌路 ��� 巷之街廓

在過去的集合住宅中,

為符合機能需求並提高效率與密度,

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疏離與斷裂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事實上,人們開始嚮往公園與廣場, 渴望與自然接觸。

1

基地面積:約 ���� 平方公尺(住五)

開發強度:建蔽率/ ��% -����.�平方公尺

容積率/ ���% -�����.�平方公尺

空地面積 : �� % -����平方公尺 公益空間 : � % ���平方公尺

商業空間 : �� % ����平方公尺 樓層 : �-�樓

1


基地分析 油廠綠帶 多無法接近

明鄭 「後勁」的地名來自明鄭時期軍屯制度,因緊鄰著後勁溪,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又位在半屏山腳 油廠綠帶 下,地勢平坦且肥沃,自古就農業活動發達 多無法接近

日治 ����年在鄰近的橋頭興建新式糖廠,後勁聚落則成為了糖廠的原料供應站,許多種稻的區域紛紛 改種甘蔗。 然而為了軍事與戰爭需求,日本政府在����年於此地興建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戰後國府來台接 收後改為高雄煉油廠,「後勁」因此轉而成為石化產業聚落的代名詞。

後勁反五輕運動 臺灣著名的環境保護運動-「後勁反五輕運動」,自����年開始抗爭,一直到����年煉油廠的 關廠才宣告落幕,如此漫長的抗爭歲月,已深深烙印在後勁人的心中,並成為了這塊土地的故事。

建築 型態

巷弄 變化

1

聚落 文化

新舊 交錯

孔隙

生活

捷運紅線

工廠外縣市居民 外籍勞工 後勁夜市 商業延續

青年創生 銀髮安居

暫住的大學生 家有小學生的小家庭

site

基地現址 �min雷達圖

基地 街道

基地 建物

1


會呼吸的孔隙 / 在過去的集合住宅中,

為符合機能需求並提高效率與密度, 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疏離與斷裂 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事實上,人們開始嚮往公園與廣場, 渴望與自然接觸。

因此,如何在居家生活中創造

不同層級的『公園』變成為了我設計的出發點: 我們想像著與都市連結的大公園、

垂直延伸的小公園、住戶私有的小庭園

以及朝向天空展開的屋頂花園所構成的家。

1

1

設 計 發 想


單元平面 ⅴゆ㤞 4

5

3

5 7

2 1

房型

�房型

�房型

�房型

房間大小

�坪

��坪

��坪

使用對象 戶數

戶數比 1

單身套房 ��戶 �� %

頂客族 ��戶 �� %

6

8

ㆴᅱⓤ㤞

一般家庭 ��戶 �� %

1


PLAN

把每層樓想成一個巷弄,巷弄裡 有��戶人家,門廳就像內部的 廣場,我們會在這裡相遇、聊聊 天、辦個小活動,玩耍…

2F�PLAN

4F�PLAN

�樓連續平台 串聯垂直動線及水平動線 所有公共空間得以被連續

ở⏛ン㟂 ᇦたㅾ

ᇭたㅾ

1 ELEVATION

WEST

ELEVATION

NORTH

ELEVATION

9F�PLAN

7F�PLAN�

5F�PLAN

3F�PLAN

ᇺたㅾ

SOUTH

8F�PLAN

6F�PLAN

EAST

ELEVATION

1


PLAN 高度相關 中度相關 輕度相關

運動 器材室

交誼 空間

閱覽圖 書室

B1�PLAN

住宅單元

住宅單元

套房 老人日照

居住單元

學生

幼兒園

共享廚房

一房型/ 學生套房

一二三房型

公設

商業空間

商業

停車空間

綠化延伸 隔絕噪音

B2�PLAN

居民 空間

1 A’A SECTION

居住單元

會議室

垃圾 回收

警衛室

大廳 管委會

廣場 共享 空間

托嬰 中心

大廳 老人日照

幼兒園

青創空間

社區 空間

關 係 圖

1


市場與共食廚房可以是共生互利的關係

1

市場得來速的車道,從市場後側經過,不阻擋三角入口的人流

1


室內透視圖

人們經由地面層回家,經過梯間,進入屬於自己住群的開放空間(廊道),隨著開放空間的樓梯圍繞著中庭向上, 即可在進入家門前經過公共庭園的平台,住戶們可在其內停留、相遇和攀談,中庭是屬於住群獨有的立體公園。

1

1


室外透視圖

航架系統連結了南北向機能,也能使上下視線有所交流

1

以共食廚房為大家交流情感的集散地,連接於各個空間

在共生廚房的上方設立天井,使天橋裡的人們能與廚房裡的人有垂直互動

青創基地置入一些有趣的設施,活絡空間樂趣

1


設計模型

1

1


高大建築系城市學園 在過去的集合住宅中,

為符合機能需求並提高效率與密度,

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疏離與斷裂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事實上,人們開始嚮往公園與廣場, 渴望與自然接觸。

1

1


基地分析

動線規劃 /

登山街為人流主要入口,臨海二路為車流主要入口, 利用此動線將市場的動與靜做活動場域的分區, 以市場內的人流動線作為基地的軸向切割。

site

1

新舊基地 新舊基地 學生機車動線 學生機車動線 參觀人流動線

基地 建物

動線分析 原校區系館 基地現址 �min雷達圖

參觀人流動線

設計手法 /

以低矮的樓層使市場廣場成為整個都市景觀的下沉聚集處。

將新興的青創基地引入,增加工作機會的同時也為基地注入新的生活型態,並使在 外的流動攤販往內聚積,意圖解決在基地裡發現的問題及議題。

機車動線 機車動線 基地位址 基地位址 教育機構 教育機構 綠地分佈 綠地分佈

site

汽機車動線 陽光 西曬 風向 公園

機車動線 單車動線 基地位址 綠地分佈

1


設計概念 /

1/ 民眾看待建築領域的視角 2/ 與原建築系館之連結

1

1

設 計 發 想


PLAN up

GL-450

up

GL-60

dn

dn

up

dn up

dn up

dn

GL

+16

0 80

GL+1

ⓗ㜊㉩㱒ン㟂

1

1


WEST

1

ELEVATION

EAST

ELEVATION

SOUTH

ELEVATION

NORTH

ELEVATION

1


1

1


室內透視圖

航架系統連結了南北向機能,也能使上下視線有所交流

1

以共食廚房為大家交流情感的集散地,連接於各個空間

在共生廚房的上方設立天井,使天橋裡的人們能與廚房裡的人有垂直互動

青創基地置入一些有趣的設施,活絡空間樂趣

1


設計模型

1

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