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 PROFOLIO(III)
洪端唯
複合式工作場域
界面場域 × 漫形敘事
指導老師:楊欣潔老師
漫不是慢,創意在城市中漫延
本案基地位於高雄市鼓山區,背山面海,鄰近壽山、駁二藝術特區與光榮碼頭,坐落於文化、觀光與設計產業的交界處。設計以「界面場域 × 漫形敘事」為核心概念, 強調建築作為 種介於城市與產業、市民與創作者之間的「載體」,並以「漫不是慢」為空間態度,回應高雄作為影像港都、創意基地的城市特質。 「漫」意指延展、開放、流動、互動。不同於封閉、靜態、被動的空間系統,設計透過量體錯落、退縮平台、穿透立面與開放階梯,讓創意、影像、市民活動能在 空間中自由流動與不斷生成。建築量體順應壽山的山勢走向,採用「地景式建築語彙」,形塑 種由山延伸至城市、由自然過渡到人為的空間敘事。
功能上,本案整合了觀光推廣中心、在地品牌商店、TDRI南部據點、共享辦公空間與電影製作工作室等,形成 座複合型創意聚落。各空間機能垂直展開並交錯 串聯,從開放展示、交流、教育,到影像拍攝、剪輯與後製,構築完整的創意產業鏈。同時,各層之間以「公共平台」與「共享界面」作為過渡,讓市民活動與專 業製作彼此交織而非隔離,展現「創作漫遊」的開放精神。
這不只是建築設計,而是 場空間中的創意漫遊提案──讓影像、故事、產業、市民在此相遇,並在城市中,漫延開來。

基地資訊:
基地位置:高雄市鼓山區濱海二路、鼓波街、鼓南街之街廓 基地面積:約3259平方公尺
開發強度:建蔽率:47.7%、容積率:317%
如同迴字有連接、經過的原意,把創業核心指出,南洄映画透過人與 人、人與事、人與物之間 的交流聯繫,將彼此串聚、回流,像⽔⼀樣,像是製作關注社會議題的短片,如環保、教育、 性別平權、身心障礙、原住民文化等,又或是對於教育機構提供技術支援,和舉辦公益攝影展 等等,重視彼此的連接
「漫」原意是遍布的、充滿的意思,象徵建築設計不規則平台與空間的蔓延,以此透過設計和 人與建築有互動,如次之外,漫的延伸含意是⽔廣大的樣子,呼應旁邊的山⽔ 不是慢.......:)

基地分析 景點分析
基地


動線分析 國土分析
通道留設 概念發想 退縮、限制 最終設計
建築山的意象+樓梯狀的形式 以附近鄰近山的愛念創造平台,以及攝影工作室觀光動線的規劃








2.商業空間 3.TDRI藝文展覽空間 11.展示藝廊 12.互動體驗區 13.屋頂綠化 FL3 13.屋頂綠化 14.教室 15.TDRI南部辦公室 16.共用會議室 17.課間休憩空間 18.DIY攝影工作坊 FL5
13.屋頂綠化 25.主要拍攝區 26.員工放風區 FL4
13.屋頂綠化 19.會議與休息室 20.音頻錄製室 21.後期製作區 22.設備存放與技術支持 23.其他輔助空間 24.自然光攝影 25.主要拍攝區

實驗社會住宅
模矩 × 家的單位
指導老師:葉連廣老師
圈起家的溫度

基地資訊:
基地位置:高雄市鼓山區濱海二路、鼓波街、鼓南街、濱海 路88巷之街廓
基地面積:約4890平方公尺
開發強度:建蔽率:57%、容積率:500%
台灣的社會住宅,過去長期以「供給量」與「單位成本」為優先,常見「長條形走廊式」空間規劃, 缺乏社群交流、視覺通透與生活品質。
而我希望提出 種不同的空間想像: 將模矩化空間導入圍合式空間組織,形構新的都市鄰里關係




全區配置圖
A.青年創業服務中心
B.警衛室
C.社區餐飲
D.商業空間


PLAN2
A.青年商業空間
B.社區餐飲 C.幼兒園 D.老人日照中心

分區 衛浴空間 客廳 臥室 陽台

房型 房型 二房型 三房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