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生命故事訪談 許 歡

Page 1

長輩生命故事訪談報告 課程:銀髮活動設計

營養二 400470548 許歡

訪問對象:王田鑾英 小姐(外婆) 訪問者:許歡 1. 教育程度? 日治時代的高中,高等科二年級(即現在的國中;依當時情況已算高學歷), 畢業即可去考老師。但應不知道此資訊而沒有去考。 職業?在家中幫忙耕田,因下有年幼弟妹及家中人力需求,沒想過自己想要做甚 麼,一直在家中幫忙。 2. 健康狀況? 如何維持健康狀況?有何方法? 50、60 歲開始有高血壓,即開始吃很多藥(吃好幾十年),但無對病情有太多 幫助,仍然會感覺頭暈。而因為家位於花蓮,醫療設施較不方便,所以只到地方 診所(EX 公保大樓)就診。後續開始膝關節不舒服(軟骨磨損),走路不會走,因此 右腳曾經開過刀。 曾經因頭中有小塊血塊,有小中風過,但因沒很不舒服而沒有做特別解決方 案!後來從花蓮搬到台北才到大醫院就診,在民國 82 年裝心律調整器,才較改善 頭暈、高血壓、心律不整等不舒服狀況。 在身體不舒服過程中,因家中人人都在辛勤工作,忙於課業,都是由小兒子 (我小舅)採用一些民俗療法和偏方治療。結婚後幫助丈夫蓋房子 3. 休閒生活? 看報紙,參加老人會,自學織毛衣,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幫忙帶小孩,較無參 加活動,且因不會騎車、開車,加上以前通訊聯絡不方便,從花蓮搬到台北後, 與之前認識的朋友也無聯絡了,因此也沒有和朋友去看電影、喝下午茶等經驗。 4. 家庭狀況? 在家中與哪個兄弟姊妹感情較好? 家中七個兄弟姊妹,上有一個哥哥,一個姊姊,下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 姐姐自小就當別人家的童養媳(在當時的觀念即代表是別人家的小孩)。經濟狀況 還算可以,每個小孩都有書可以念。 在當時刻苦忙碌、甘苦的環境,大家的感情都很好!而因為白天都辛苦工作, 只有晚上回家時會聚在一起。 5. 相處模式? 兄弟姊妹互相照顧。例如:哥哥(我大舅公)中午都沒吃飯,將自己的食物分 給弟弟妹妹,而在中午吃飯時間都跑去樹下看書。 父親(我阿祖)為作農的,生性節省。 哥哥結婚後即住在花蓮,姊姊後來也嫁人了,而外婆住在台北,並且當時的 交通也不方便,因此見面很不容易,會想念兄弟姊妹。 以前的觀念覺得女生不要讀太多書,但外婆也表示她認為此觀念不對。 6. 專長? 沒甚麼地方厲害啦!哪裡有地方厲害!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