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智慧醫療新經濟時代 蔡坤霖

Page 1

迎向智慧 醫療新經濟時代

蔡坤霖

工業技術與資訊 > 255 期 2013 年 1 月號 ;P. 40-43。 http://www.itri.org.tw/chi/publication/publication-content.asp?ArticleNBR=4615 當全世界面臨了少子化、都市化及人口高齡化的趨勢,未來龐大的老年照護、醫療服務將會出現 空前需求;然而,各國財政資源有限下,現有醫療保險越來越難以延續,要如何進一步因應未來 龐大的醫療照護需求?工研院借鏡產業及國際經驗,從技術面、服務面、財務面進行全方位布局, 在嚴峻的挑戰來臨前未雨綢繆,化危機為商機,滿足高齡族群龐大的醫療照護需求。 依據聯合國統計,如果將全世界的年齡人口分布畫成一個圖表,最底邊是零歲、最上面是八十歲, 2002 年的圖表是一個三角形,也意味著年紀大的人口數目相對較少,但是到了 2025 年,世界人 口結構將變成一個倒過來的碗型,也就代表中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高。 趨勢大師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所撰寫的《世界是帄的》(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接著又一力作《世界又帄、又熱、又擠》(Hot, Flat,

and Crowded:Why The World Needs a Green Revolution---And How We Can Renew Our Global Future),道出了 21 世紀人類面臨的困境,「因為帄的關係,大家都會往同樣的方向發展,因 此會擠在一起進行非常激烈的競爭,競爭的結果卻常是落入『均貧』的迴圈,而整體社會的貧困, 將讓高齡化問題更加尖銳。」工研院服科中心主任唐震寰順著佛里曼的思考脈絡,並帶到另一趨 勢大師費雪曼(Ted C. Fishman)《當世界又老又窮》(SHOCK OF GRAY)的觀點,面對未來的 「老人海嘯」,人們該怎麼因應? 同時,已開發國家投注於人民健康的資源越來越多,以美國為例,有超過 17%的 GDP 是用在人民 的健康,而支出成長率高達 6 到 7%,遠高於 GDP 的成長率;回顧台灣,則大約花費 7%的 GDP 於 醫療健康保險,與先進國家相比,算是非常有效率的應用。 對國家來說,照顧好人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重要責任,但不管是整個醫療照護系統或是服務模式, 都很難在現在的財政基礎上永續,因此勢必要有新的方式來因應。 醫療照護走向智慧化與科技化 為了提早做好全方位的布局,工研院邀請了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林奇宏、IBM 研究院醫學研究 項目負責人納蒂(Chalapathy Neti)來現場分享,並安排清華大學科管所所長暨資策會董事長 史欽泰教授、台大醫學院教授賴金鑫、保險發展中心梁正德副總、新光保全林伯峰總經理與 IBM 研究總監張鴻洋等俊彥親蒞指導,並同步發表工研院多項前瞻性科技產品,希望能從 ICT、創新 服務等面相來切入未來的嶄新挑戰與市場。 納蒂分享 IBM 的經驗,對解決高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表示樂觀,「我們都聽過『預防勝於治療』 這句話,而 IBM 的統計發現,在預防上面每支出 2 美元,就可以在治療時省下 5 美元,因此運用 創新系統的服務型態,來引入健康管理與預防等方面,將能有效改善國家的醫療支出。」 另一方面,在老人比例增加、青壯年人口快速減少的情況下,老人照護的需求與照護人力的供給 形成一個越來越大的缺口,各國健康保險的政策也都會是施政重點。 美國政府預計在 2014 年,全面啟動政策白皮書中的健保政策;中國也在〈十二五計畫〉中,將 健康列為重要議題,完善基本醫療制度。而美國是保健醫療 ICT 發展最先進的國家,每年產值約 400 億美元,約占目前健康照顧展業總產值的 2%。保健醫療 ICT 主要分為三大領域:預防保健、 醫療及居家照護,複合成長率為 24%。其中以預防保健與居家照護為主,因此可以預期未來的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