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通訊Vol.24(113年2月號)

Page 1

向鄉親報告 hiongˇhiongˋcinˋboˇgoˇ

01 扎根結果 打造竹縣未來榮景

縣政藍圖 rhanˇzhinˇlan tu

02 竹縣五箭、十大交通建設

特別企劃 tidˋpiedˋkiˋ vag ˋ

扎根結果 竹縣向榮

04 竹科周邊路網 龍總動起來

14 校園換新裝 龍重登場

19 就學新藍圖 教育一條龍 城市焦點 duˋshi+ ziauˋdiamˇ

24 文化向下扎根 書法教育推廣

26 城市中閃耀 東興圳光藝節

28 YouBike 龍年行進新埔

29 翻轉竹東 客家文化大禾埕

30 觀星夕照 心靈的後花園

竹縣大小事 zhug rhanˇtai+ seˇshe+

34 便利知識家 線上線下好方便

36 新住民說故事&女力書展

發 行 人|楊文科 發 行 所|新竹縣政府 總 編 輯|魏文元 編輯委員|羅玉珠、王金倉、林東山、林益洲、 姜禮仙、張孟湧、郭慧龍、彭益宣、 湯紹堂、李祥鴻、梁淑惠、蔡淑貞、 張淇銘

主  編|高佩菁、周旻樺、謝一如、 賴盈如、陳柔嘉 地  址|30210 新竹縣竹北市 光明六路 10 號 電  話|(03)551-8101 網  址|www.hsinchu.gov.tw 企劃製作|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總  監|林家如 主  編|陳利真 黃淑卿 攝  影|李智為 林煒凱 賴智揚 蘇立坤 美編設計|賴志芳 UN-TONED ISSN|2708-0188

本刊圖文均有著作權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取材

新竹縣政府 新竹縣政府 Facebook 楊文科 粉絲專頁

竹縣通訊索取管道

實體書請至 新竹縣政府 1 樓大廳索取 (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竹縣通訊電子書

二月號

新竹縣是一座年輕且正在蓬勃發展的希 望之城,文科和縣府團隊秉持以務實深耕, 來兌現打造「科技首都•幸福竹縣」的承 諾。這幾年「向下扎根」的希望種子,也陸 續開花結果,本期《竹縣通訊》以「希望竹」

為主題,向各位鄉親報告龍年竹縣最新的建 設成果。

「交通措施」是新竹縣民最關切的議題之 一,文科自上任以來,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 也與有關單位,多次實地會勘新竹縣重大交 通建設計畫,尋求解決辦法。在各位鄉親跟 縣府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高鐵橋下聯絡道延 伸至竹科第三期工程竣工,以及「北二高寶 山交流道聯絡道」全線的正式通車,為鄉親 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道路,也有助於推動地 區產業經濟的發展。

「構築優質學習環境」是教育首要之重, 為了提升就學量能,讓孩子可以就近入學, 文科自上任以來新建的第 4 所學校―文興 國小校舍興建工程已於年初順利開工動 土,預定 114 學年度正式招生,結合週邊 興建中的文興完全中學,以及營運中的文 興非營利幼兒園,將完整滿足竹北市生醫 科學園區及高鐵車站特定區就學需求。另 外,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的實驗高中計畫 以及縣立六家、湖口高中擴大增班及特色

實驗班的設置,再加上自強國中將改制為 技術型高中,有效提升本縣高中辦學質量, 並增加學生就學多元選擇。 為提升偏鄉學校教育品質,均衡城鄉教育 資源,並提供學生完善教育設施設備,核定 補助桃山國小運動場整建以及湖口國小活動 中心拆除重建等工程,已完工啟用,接下來 還有秀巒國小、松林國小、福龍國小以及湖 口高中的運動場也將於今年完工,看著孩子 在安全優質運動場奔跑的笑容,是文科繼續 為竹縣打拼的動力。

本期的「城市焦點」為各位鄉親帶來新埔 鎮 YouBike 將新設站點的好消息,也和大家 一起回顧甫於不久前結束的「 2023 東興圳光 藝節」,同時也和大家分享「觀星夕照 心靈 的後花園」美景。而縣府推動的「超商借還 書服務」、「E見鍾情─計次電子書閱讀無 界限」、「女力書展」等資訊,都在「竹縣大 小事」,讓鄉親了解縣府的多元活動及便民 措施。

誠摯希望本期《竹縣通訊》內容能獲得您 的青睞,如有相關建議亦請不吝給予指教, 讓本刊內容能更符合鄉親需求。

新竹縣長

1 hiongˇhiongˋ cinˋboˇgoˇ

重大建設 竹縣 5 箭

新竹縣 AI 智慧園區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普生股份有 限公司、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 業用地一)與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興建中。

臺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

2023 年 8 月 4 日送修正計畫書圖至內 政部續審,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於同年

9 月 18 日退請本府修正,於 113 年 1 月底再報部審議。

變更竹東鎮(工研院暨附近地區)特 定區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案

2023 年 4 月 26 日內政部都委會召開 本案第 4 次專案小組會議,已依據會 議紀錄及相關主管機關意見檢討修正 計畫內容,並於 113 年 1 月 17 日提 報內政部續審。

最新進度

生命紀念園區

112 年 8 月 29 日決議本縣殯葬政策

從長計議,未來將協同各鄉鎮市公所 共同檢討評估,自行於現有公墓內設 置各鄉鎮市民所需之殯葬設施,不僅 能方便民眾就近於家鄉治喪,同時亦 符合地方制度法、殯葬管理條例規 定,與園區設置目的相符。

興建 BOO 廢棄物處理設施

• 預計 2024 年底前機械竣工, 2025 年啟動試營運。

• 2022 年 8 月 5 日取得行政大樓建照。

• 2023 年 1 月 4 日取得主廠房建照。

• 2023 年 7 月 29 日完成煙囪滑模灌漿。

• 刻正進行全場區土建及機電工程。

• 累積工程執行進度:78.54%。

10 大 交通建設

1 台 1 線替代道路(新豐~新竹) 新闢工程

2022 年 3 月 28 日交通部核定台 1 線替 代道路 (118 線 - 台 68 線 ) 新闢工程總 建設經費 28.4 億元。2023 年 1 月發包 用地取得作業, 5 月 15 日工程會同意 核定基本設計,11 月 24 日核定細部設 計。預計 2024 年 2 月底辦理公開閱覽。

2 台 68 線接竹東東峰路新闢工程

2 021 年 12 月 8 日核定可行性評估報

告,2022 年 8 月 10 日交通部核定本案 綜合規劃暨環評作業。 2023 年 1 月 7 日完成訂約,12 月 15 日核定期中報告。

最新進度

2024 年 1 月 20 日辦理環境影響評估公 開說明會,目前辦理綜合規劃期末報告 作業中。

3 湖口交流道增設第二交流道工程

2 022 年 5 月 30 日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召開可行性報告書初核會議, 7 月 22 日同意完成修正報告後再提續審。目 前湖口鄉公所辦理修正作業中,湖口 鄉公所 2023 年 9 月 28 日湖所工字第

1120058975 號函,敘明需增加相關

服務費用,依顧問公司意見調整本案 規劃方向及建設目的後再評估辦理。

2

1

台 1 線替代道路(新豐~新竹)新闢工程

2 3 4 5

台 68 線接竹東東峰路新闢工程

湖口交流道增設第二交流道工程 關西鎮道路系統改善工程

4 關西鎮道路系統改善工程

都 市計畫個案變更作業已於 2021 年 -2022 年完成 4 場公開展覽說明會, 2023 年 5 月 11 日召開第二次專案小組 會議,會議結論修正後提送縣都委會,

11 月 29 日本府縣都委會審查決議修正 後通過,俟修正完成後提送內政部都 委會。

5 內灣地區連外道路新闢工程

縣道 120 線 23.6K 至 24.8K 拓寬工程 已於 2023 年 10 月 11 日決標;另油 羅溪大橋至增昌大橋段於 2022 年 6 月 29 日召開連外道路新闢工程環境影響 評估公開會議。 2023 年 3 月 13 日通 過環評大會確認,環境影響說明書已 於 2023 年 5 月 15 日定稿備查,已於 2023 年 10 月向交通部提案爭取中央 建設經費補助。

6 縣道 117 線道路瓶頸改善工程

2 022 年 5 月完成可行性評估報告, 2022 年底向交通部提送環評暨綜合 規劃補助申請,經交通部回復修正計 畫後再送,經修正期程及經費確認, 已於 2023 年 11 月向交通部提案爭取 中央建設經費補助,經交通部審查, 再請本府將短期改善補助計畫與整體 路線環評補助計畫分列,目前尚在調 整提案補助計畫。

7 五峰鄉縣道 112 線 43.5K 路段 改善工程

截至 2023 年 7 月 31 日止,已招標 6 次 皆無廠商投標流標。業於 2023 年 6 月 1 日及 7 月 24 日召開流標檢討會議,

縣道 117 線道路瓶頸改善工程

五峰鄉縣道 112 線 43.5K 路段改善工程 經國橋道路改善計畫 新埔鎮褒忠路道路拓寬工程 新豐鄉台 61 線與台 15 線連結道路拓寬工程

已請設計單位重新檢討設計內容,並 向中央提請增加預算核准後再進行工 程招標程序,於 2023 年 9 月 28 日函 報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 重新評估適當路線方案,審議修正計 畫。

8

經國橋道路改善計畫

2021 年 11 月內政部營建署核定補助 12.64 億元。 2022 年 5 月工程設計發包 完成。2023 年 1 月 14 日已辦理第一次設 計說明會,7 月底工程會審議完成;細部 設計作業部分,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於 12 月 4 日審查完成。2024 年 1 月 27 日辦理 細部設計說明會,完成細部設計及用地 取得作業後,移由國土管理署辦理工程 發包。

9 新埔鎮褒忠路道路拓寬工程

2 021 年 12 月 17 日交通部公路總局辦 理審議。 2022 年 1 月提送修正後資料 予公路總局續審。 2023 年 3 月 27 日 交通部辦理複審,4 月 6 日同意納入補 助, 6 月 27 日函文核定, 12 月 1 日完 成勞務發包作業。預計於 2024 年 5 月 底完成基本設計。

10 新豐鄉台 61 線與台 15 線連結道路 拓寬工程

2 022 年 3 月交通部核定總工程經費

2.88 億元。 2023 年 5 月 16 日交通部 同意核定基本設計, 8 月 22 日召開第 一次細部設計審議會,12 月 11 日核定 細部設計。2024 年 1 月 11 日完成招標 前審查會,預計 2024 年 2 月底辦理公 開閱覽。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6 7 8 9
內灣地區連外道路新闢工程 3
5

全長約 2.23 公里、斥資總經費約 5.2 億元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北二高寶山交流道 聯絡道(竹 43 線)第二期拓寬工程已經完工,紓解 120 、 122 縣道及台 68 省道 (新竹市至竹東)之運輸負荷。另一方面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工程,歷經 將近 10 年的時間,斥資總經費 35.7 億元,也終於在今年初完成最後一哩路,不 僅紓解經國大橋的交通流量,也提供用路人避開科學園區正門、介壽路進入新竹 科學園區之車流,改由力行路進入科學園區的另一選擇。

龍 6 特別企劃 tidˋpiedˋkiˋvagˋ

產業交通命脈疏通 刻不容緩

新竹縣是臺灣重要的高科技產業重鎮, 隨著產業的發展,新竹科學園區規模不斷 擴大,臺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秘 書長張致遠在新竹科學園區前後已待了將

近 40 年,看著園區從最初的 200 公頃發 展到現在的 600 公頃,對此區域這些年的 困境與變化有深刻的體會。

張致遠表示,科技產業的強勁發展讓 這座城市的人口激增,造成周邊交通壅塞 問題日益嚴重,影響園區內外的居民和通 勤者的日常生活,也間接對產業未來的發 展埋下隱憂。

科技產業要發展得越來越好,人才與 效率是其中重要的條件。張致遠分析, 「交通問題不解決不但影響效率,也影響 人才遷入的意願,長遠來說,對產業發展

造成負面影響,改善道路交通的壅塞問 題,已是刻不容緩。」

產業發展與縣長魄力 交通困境現曙光

關於解決園區周邊交通道路壅塞問題, 張致遠無奈的表示,臺灣科學園區科學工 業同業公會常常受到園區廠商以及周邊居 民的請託,希望公會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每 天需耗費高額交通時間成本的問題,但是 解決交通問題無法只靠公會。張致遠解 釋,「因為交通治理需要龐大的經費,也 需要政府公權力去協調工程上會面臨的各 種問題。」因此要有所作為,是需要地方 政府、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以及園區夥伴 共同合作,釐清問題癥結,提出改善對策。

可惜多年以來,臺灣科學園區科學工 業同業公會多次代表當地廠商與居民向歷

7

任的政府提出交通改善的需求,但始終進 度緩慢。張致遠解釋,「最主要的問題是 所需經費太過龐大,中央政府沒錢、地方 政府更沒錢,國會的預算也很有限。」

但是近幾年,無論是去年 9 月剛完工的 北二高寶山交流道聯絡道第二期拓寬工 程,或是今年初完成最後一哩路高鐵橋下 延伸至竹科工程的聯絡道,無論是經費的 申請或是工程進度,都比以往更加有效率。

張致遠分析,會有這樣明顯的進展, 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產業發展在近年 有更顯著的成長, 112 年財政部即推估全 年稅收再超徵 3700 億元,很大一部分是 科技產業帶來的貢獻,讓政府更願意將經 費繼續投注在產業的需求;第二個原因就 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合作。

張致遠表示,新竹縣長楊文科本身曾 臺灣科學園區 科學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張致遠

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待了 20 多 年,可說是最了解園區及周邊的需求與發 展的一位縣長,新竹科學園區周邊道路工 程能在近年如此順利進展,有很大的因素 是楊縣長做事有效率與魄力,在其中努力 奔走協商、盡力與各單位及周邊縣市齊力 合作。

竹 43 線施工地形受限 考驗工程單位智慧

北二高寶山交流道聯絡道(竹 43 線) 是連結新竹縣寶山、峨眉等地區通往新竹 科學工業園區的重要生命線,但因道路位 於山脊線上,地形起伏多彎道,且路幅狹 窄致使會車困難,每當園區的上、下班時 間,路況都會嚴重堵塞,造成該區的交通 瓶頸。

新竹縣政府工務處養護科解釋,「曲折 狹窄的道路影響行車速度與安全,解決問 題較好方式就是將道路截彎取直並拓寬, 以大幅舒緩寶山、峨眉與都會間的交通壓 力。」然而,看似簡單的工程,實際執行 起來卻有重重的困難需要克服。

拓寬工程的路段全長 2.23 公里,並要 從原本僅 7 米路寬拓展到 15 米,道路設 計將大車道配置有雙向各 3.5 公尺的快 車道及 3 公尺的慢車道,兩側各設 1 公 尺路肩。工程項目包含重力式擋土牆 1,156.1m、扶壁式擋土牆 77m、懸臂式擋

8

縣長楊文科表示,寶山竹 43 線的重要性在於交流道下來後,可以通往北埔、峨眉,未來要努力使這條 道路可以通到台三線,這樣「整個路網就完成了」。

土牆 975.9m、排水溝 3,804.84m、滯洪沉 沙池 4 座、路燈 75 盞、標線 1,831 ㎡、瀝 青混凝土鋪面 4,696 ㎡。這條道路因既有 地形高低起伏、部分路段路面狹窄加上車 流量大,如何維持施工期間民眾的用路安 全,是首要的問題。

為此,工務處祭出幾項方案,養護科 說明,「我們以車輛調撥方式維持車流流 暢性。對於周邊土資廠的砂石車及大型車 出入問題,則是以開挖新道路供其行駛, 以免造成交通阻塞,解決施工期路幅過小 的危險性。」然而在山區陵線施工,邊坡 坡度差異很大,臨時擋土層施做不易,施

做過程中常會遇到山區強降雨甚至颱風, 導致重型機具無法作業,養護科表示, 「這部份我們透過研議的方式,在較緩坡 度地方做施工便道,供機具進出作業,讓 工程順利進行。」

跨部會協調溝通 展現縣府整合能力 養護科也提到,「工程在執行過程中, 縣府團隊的整合以及溝通協調能力非常重 要。」例如,挖掘地面時,會面臨到地下 或地面上之水電、電信等管道、或燈桿件 設備所造成的障礙,排除與遷移障礙的施 工過程中,如何降低停水停電的頻率,讓 工程對民眾生活造成的不便減至最低,又

9

能兼顧工程的順利進行,便需要由縣府團 隊跨局處整合,跟中央單位與地方民眾層 層溝通,以及和台水、台電、中華電信等 單位不斷協調。

這項拓寬工程工期長達 3 年,養護科指 出,「為了能夠以車流順暢為優先考量, 施工時間盡量避免上下班尖峰時段,讓用 路人行的權利不受工程影響。」工程完工

之後,使寶山、北埔及峨眉來往科學園區 更暢通,更完善新竹山區外環道路路網、 改善竹 43 線既有道路之地形起伏及道路 線形不佳等缺點,提升在地、觀光交通品 質,並維護人車出入安全,滿足寶山地區

之交通需求及提升運輸服務水準。

聯接高鐵與竹科 再添生力軍

道延伸至竹科計畫」,串連起竹北、竹東 至新竹科學園區的交通動脈,為通勤民眾 帶來便捷上下班路徑。

新竹縣政府工務處養護科表示,這項 計畫包含第一期工程於 104 年度完工通車

的竹北市高鐵特定區興隆路至竹東鎮公 道路;第二期工程為竹東鎮公道路至中興 路在 108 年度完工通車,而本計畫因地方

交通需求刻不容緩,且須全線通車方能達 成計畫之最大效益,因此新竹縣政府 106 年度即已積極向當時的內政部營建署(現 為國土管理署)爭取第三期工程(竹東鎮 中興路至新竹科學園區力行路)的預算, 並於 107 年奉准核定補助含工程費、用地 費及科學園區範圍部份共 19.9 億餘元, 總計三期工程花費 35.7 億元。

新竹縣政府在 108 年度完成第三期工 程範圍用地取得,並由內政部營建署

(現為國土管理署)於 109 年度完成 工程設計及發包、 109 年 11

10

月 26 日開工, 112 年 10 月 13 日竣工,並 於 113 年 1 月 2 日完工通車,爭取經費與 執行過程有賴中央與地方政府密切配合。

途經斷層帶 增加施工難度

然而這項工程的難度比預期高出許多, 養護科解釋,「由於道路高架橋行經新城 斷層帶增加不少的施工難度。」

計畫的路線於 0k+440 至 0k+780 路段 屬新城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公告的 地表破裂面約在 0k+560 附近,中央地質 調查所於 2010 年將新城斷層由第二類活 動斷層改列第一類活動斷層,斷層性質屬 逆移斷層;而交通部 108 年 1 月頒布「公

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已將新城斷層之 斷層近域效應納入橋梁設計及其他結構設 計考量。

為了工程整體結構的安全性,調整以 路堤跨越斷層,避免用橋梁跨越斷層,並 適度加長橋梁跨距,避免小跨度配置,以 減少上部結構相對應變。橋梁上部結構連 續化,藉由增加橋軸向和橋橫向之靜不定 數,提高耐震折減係數,同時採用鋼橋以 降低橋梁自重,使上部結構輕量化,降低 地震力,縮小橋柱與基礎結構尺寸及量體。

建設監控科技 守護晶圓廠營運

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的工程還

北二高寶山交流道聯絡道( 竹 43 線)5K+0

11

一個困難點就是道路高架橋會行經世界先 進公司晶圓廠東側。養護科解釋,橋梁基 礎距離晶圓廠最近距離約只有 120 公尺, 根據世界先進公司提供的振動標準,晶圓 廠可容許的最大振動量在水平雙向和垂直 向都應低於 48 分貝。本計畫道路施工期 間,施做橋梁基樁、開挖基礎與擋土支

上: 道路高架橋會行經世界先進公司晶圓廠 東側,施工期間以監測系統確保施工振動不 會影響晶圓廠正常運作。

下: 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的工程施工 視察。

撐、回填土方夯實等作業都可能因振動影 響晶圓廠營運。為避免影響,在招標文件 特別規定施工廠商必須採用低振動工法。

養護科表示,「由於工程臨近晶圓廠施 工,為瞭解施工振動是否會影響正常運

作,晶圓廠要求在廠內安裝微振動監測 儀器,以 24 小時連續監測了解施工振動 傳遞量,並釐清相關責任。」因此,招標 文件規定施工廠商須在基礎施工前 1 個 月、施工期間及通車後 3 個月內(共計約

36 個月),在指定位置設置儀器進行 24 小時監測,將數據傳送指定地點記錄, 並依晶圓廠需求提送微振動量測報告。

同時,為降低基礎擋土樁振動量影響, 規定施工廠商不可採傳統直接搥打,而 須改採預鑽孔再植入樁,以小震動方式 打樁的低振動工法。

這些都是工程在招標之前,就要多方 考察、探訪與徵詢各專業單位意見,才能 確保工程的安全,並避免因意外造成巨大 的經濟損失。而監測系統在施工期間確實 也發揮良好功效,養護科舉例,「當施工 廠商施作柯湖路交維便橋打設 H 型鋼樁 時,振動值曾達警戒標準,施工廠商配合 暫停並調整能量後順利完成。」

串聯東西平面道路 提升服務水準

養護科表示,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 竹科的工程完工並開放通車後,達成串聯

12

縣道 122 線、公道五路等東西

向主要平面道路之目標,健全 新竹交通路網。不但可增加高 鐵新竹車站至新竹科學園區之 便利性,及中山高竹北交流道 至新竹交流道區間長期以來交通

壅塞現況,更可提升區域道路服務 水準。在區域發展上將可串連高鐵新 竹車站特定區、新竹生醫園區丶臺灣知 識經濟旗艦園區、二三重都市計畫區與新 竹科學園區等區域,帶動產業發展。

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之逐跨場撐工程。

另外竹東鎮柯湖路也因園區上下班尖 峰時刻車多,因雙向行車路寬不足下,除 了汽車造成壅塞之外,機車族亦行駛不 易,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的道路通 車後即可紓解並改善柯湖路服務水準。

龍年加速串聯交通路網 竹縣動起來 新竹縣長楊文科自上任以來,積極推

動十大交通建設,除了今年初動工的台

1 線替代道路第 1 期新闢工程、內灣縣道 120 線拓寬工程之外,包括台 68 線接竹東

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的工程完工並 開放通車後,可串聯縣道 122 線、公道五 路等東西向主要平面道路。

東峰路新闢工程、湖口交流道增設第二交 流道工程、關西鎮道路系統改善工程、縣 道 117 線道路瓶頸改善工程、五峰鄉縣道 122 線 43.5K 路段改善工程、經國橋道路 改善計畫、新埔鎮褒忠路道路拓寬工程、 新豐鄉台 61 線與台 15 線連結道路拓寬工 程等也在積極推動中。

新的一年,縣府團隊將會 繼續努力,希望藉由道路 新闢、拓寬等改善工程, 為新竹縣打造城市交 通四通八達的便利路 網,讓竹縣動起來。

13
14

湖口鄉

新豐鄉 尖石鄉

五峰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是培育人才的搖籃, 新竹縣縣長楊文科注重文化與教育向下扎根,為讓 新竹縣的孩子們有更好的教育資源,目前挹注的教 育經費已占縣府總預算的四成二。同時也積極向中 央爭取「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運動操場及周邊設施整 建計畫」經費,改善縣內學校老舊硬體、軟體設施, 並辦理特色實驗學校,縮小城鄉間孩童教育資源的 差距,讓多所偏鄉小校成功轉型。甫完成校園操場 整建的桃山國小,便是受惠於相關政策的學校之一。

15

山林裡的百年寶藏老校

歲末多雨之際,趁著短暫天晴,我們 驅車前往五峰鄉桃山村海拔約 800 公尺的 清泉部落。這裡群山環抱,是遊客前往大 霸尖山登山口⸺觀霧的必經之地,我們 的目的地桃山國小就座落在知名的張學良 故居(現為張學良文化園區)旁。

一到桃山國小,印入眼簾的,便是剛 整建完成的新操場,雖然當時已經放寒假 了,但校園裡仍有營隊在活動,紅藍綠飽 滿的色彩,生氣勃勃,和孩子們充滿朝氣 的生命力相互輝映。迎接我們的,是學校 總務主任 Yabu ’ Piling(漢名:許子寧), 以及教導主任 Mawna’ Piling(漢名:許子 凡),他們向我們介紹自己的泰雅族名, 也向我們說起學校的歷史。

桃山國小創建於日本時代,已有 106 年 的歷史,當時叫做井上教育所,中間歷經

桃山國小總務主任 為了規劃給

學生最適合的操場,去上 新竹縣政府推薦的體育設

4 次遷移,是五峰鄉內最偏遠的國小。全

校連幼兒園總共有 65 名學生,大部分的 學生是泰雅族,在體育、音樂、美術等領 域有與生俱來的天賦。

校園操場重建獲縣府支持

然而,優異的天賦,仍需要後天訓練 的加持才能有好的發揮,迷你的校園,操 場是學校實行各種訓練的主要場地,但老 舊的操場不但無法讓孩子有效訓練,反而 還帶來安全上的疑慮。

田徑隊的孩子們每次練跑,都會忍不 住的喊,「老師,我的腳好痛。」Yabu ’ 主 任面露心疼的說著從前訓練的情形,「以 前 PP 人工草皮跑道底下是硬硬的水泥, 跑完腳底板很痛。」

回憶起舊跑道, Yabu ’ 主任解釋,以前 的跑道不是一個完整的 200 公尺,儘管在 這樣的山區小學已經算是高規格,但因為 每次修補的時間不一樣,顏色也有落差, 長久下來就像一塊塊東拼西湊的貼布,加 上五峰鄉是峽谷地形,風很大,跑道表皮 容易被吹掀起來,有一次來學校訪視的委 員還因此勾到跑道跌倒,非常危險。

這樣的場地連走路都危險,更別說繼 續讓孩子們用來訓練了,儘管 109 學年度 有申請到修補靠近行政大樓前彎道的經 費,但幾經討論後,大家認為有必要將整

寒假期間,參加營隊的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全新的 PU 跑道。

個跑道重新整建,並且升級為較有彈性的

PU 跑道,否則又會是新舊銜接不斷輪迴 的老問題。這次從校長到學校所有的老師 都有強烈的決心,為學校爭取整個操場的 重建。「幸運的是,我們在提出學校的需 求後,獲得縣府很大的支持。」

齊力合作為校園換新裝

雖然縣府承諾支持經費,但對於不熟 悉工程專業的桃山國小師生而言,一座 操場的整建卻有重重的問題需要克服。

這時新竹縣政府又適時提供臺灣體育運 動管理學會所舉辦,跟體育設施改善相 關的研習資訊,鼓勵 Yabu ’主任參加研 習。「我那時就聽從縣府的建議,這些研

習課程對如何規劃真正符合我們需求的 跑道,提供很大的幫助。」

然而等到真正要施工了,又遇到了一 個難題。因為桃山國小地點較為偏僻,加 上山上天氣不穩定,只要下大雨,道路就 有可能崩塌,必須停工,讓不少廠商為之 卻步,也增加招標的難度。

「感謝的是,最後終於有廠商基於一股 社會責任感,寧可少賺一點,也要協助給 孩子一個完善的運動場域。」Yabu’ 主任認

為,因為從縣府相關局處長官到民間企業 有許多對提供孩子優良學習環境有使命感 的貴人相助,桃山國小得以在短短的時間

17

內,完成新操場的重建,為百年老校換上 新裝。

如今,桃山國小不只有一座全新的操 場,使用的材質以及場地的規劃充滿巧 思。 Yabu ’ 主任向我們介紹,新的籃球場 有六道環保壓克力材質,並通過排水檢 測。主視覺藍紅綠三個顏色,象徵「藍色 的天、火紅的太陽,照在綠色的大地上」 的意涵。

田徑場跑道的部分,因為校園空間有 限,不需 6 條跑道,加上學校裡面有 2 棵 百年老樹的大樹根已經竄出外圍的 2 道跑 道,於是便把跑道縮減為 4 道,也保護老 樹。同時,因為桃山國小 111 學年度獲得

教育部防災佳作,也藉著這個機會,規劃 一條急救通道,並新增車輛迴轉空間。如 今新跑道不僅安全使用性大大提升,學生 們也已經身體力行驗收,自從使用現在有 彈性新跑道之後,再也沒人喊腳痛。

啟用儀式當天,學校還舉辦一個敬天 祈福求祖靈保佑的儀式, Yabu ’ 主任感性 的說,因為我們都會稱大地為大地之母, 我們舉行儀式,希望大地之母能繼續養育 我們每個孩子,在這個學校平平安安、健 健康康長大。

重視體育環境成績亮眼

不只是桃山國小,楊文科縣長「運動 人才在地扎根」的理念與計畫逐步開花結

桃山國小新操場整建完成,平整的跑道讓校園煥然一新。
18

來 的 天 賦 。

桃山國小大部分的學生是泰雅族,在體育、音樂、美術等領域有與生俱

果,從 111 年起已經有 20 多所 學校受惠, 112 年底又多了 4 所學校。包 括尖石鄉有百年歷史的秀巒國小、位於新 豐鄉已有 10 年沒整修的松林國小、跑道 凹凸不平的湖口鄉福龍國小,以及設有體 育班、跑道和球場使用頻繁有待更新的湖 口高中。這 4 所學校,總計得到 3,819 萬 元補助,預計 3 月發包,9 月底就能完工。

又例如創建於民國前 5 年的湖口國 小也是新竹縣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 學校的代表性建築「中正堂」興建於民 國 66 年,也將近半個世紀,隨著建物老 化,有安全方面的疑慮。經過耐震評估 後,決定拆除重建為綜合活動中心, 111 年 4 月動工,今年 1 月完工,並舉行熱鬧 的剪綵啟用儀式。

楊文科縣長對校園活動硬體設施的重 視帶動全民運動風氣,成果也反映在各大 小比賽的優秀成績,去年由新竹縣主辦的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身為地主隊的小將 們各個爭氣,勇奪 47 面獎牌的戰果,就 是最好見證。

新竹縣長楊文科努力改善縣內校園環境、辦理特色實驗學校,縮小城鄉間孩童教育資源的差距

19

竹北市 湖口鄉

竹東鎮

根據統計,新竹縣是全臺灣最年輕的城市之一。

縣長楊文科指出,新竹縣的幼年占比高,縣府持 續平衡區域教育資源、增班設校,充足就學量能, 讓家長、孩子沒有後顧之憂,也是在為培養未來 人才鋪路。

城市高速成長ᅠ就學需求大增

「里長伯拜託!請你幫幫忙,我在 這邊買房子居住,為什麼小孩沒辦 法在這讀書?為什麼沒辦法就近入 學?」這是竹北市隘口里里長林洪文 最常接受到的家長請託。

在地住了 70 幾年,竹北市光速的 進步與變化讓他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林洪文表示,從新竹縣政府遷到這裡 開始發展,每一期建設皆帶動人口流 入,加上交通便利,還有到新竹科學 園區、湖口工業園區就業的外來人才

遷入,在此成家立業。短短幾年間, 竹北人口數從 8 萬變 22 萬,尤其學 齡兒童數量成長迅速,學校很快就沒 辦法負荷在地就學人口。

不只當地學校能量不足,還要面臨 周邊鄉鎮資源的排擠。「不誇張!以 前還有從其他鄉鎮包遊覽車過來讀書 的學童。」此外,寄籍學生遷籍入學, 也嚴重擠壓當地學子就學的權益,所 幸新竹縣政府現在已有解方。

20

從國小到高中 積極爭取經費增班建校

楊文科縣長一上任,就針對十幾 年來學區校舍不足,學子無法就近入 學的嚴峻考驗提出積極解決方案。在

109 年五月完成了竹北市國中小學學 區劃分,並且為了因應逐年移入人口 帶來的大量新生就學需求,縣府積極 爭取規劃,使得 110 年全國教育新興 地區校舍興建經費核定共計 40 億,新 竹縣就爭取到 17 億,陸續興建了嘉豐 國小、勝利國中、文興國中與文興國 小,從 111 學年度開始逐年增加國中 小就學名額,未來竹北將達到 18 所國

小以及 9 所國中。

另外,高中就學需求也以增(擴) 校增班等方式,落實縣府提出的高中 未來藍圖五方案,包括將攜手國立 陽明交通大學在六家校區設置實驗高 中,縣立六家高中及湖口高中擴建增 班,以及興建中的文興國中和竹東 鎮自強國中將改制為完全中學,預 計 116 學年度可增加 29 至 33 班,共 1,030 到 1,148 人的名額。

新竹縣人口結構年輕,許多家庭有學齡兒童具入學需求。
21

上:湖口高中第二期校舍工程模擬圖,規 劃增辦「AI 資訊科技特色實驗班」。

下:興建中的文興國中將改制為完全中學。

文興校區規劃縣府展魄力

去年 6 月動土的文興國中,是楊文科縣 長任內新建的第 3 所學校,位於竹北市東

區,隔壁就是文興非營利幼兒園,且與今 年 1 月才剛動土的文興國小也只有一個路 口的距離。

林洪文里長帶我們來到學校預定地,向 我們說明文興校區的地理位置與規劃。文 興國中第一期工程規劃 8 月完成,讓學子

能在 9 月入學就讀,文興國小計畫於 114 學年度正式招生,將能滿足竹北東區就學 需求,這些校舍的新建看起來是如此順利。

「但是其實原本這塊地差點要變成運動 公園,沒有地可以蓋學校。」林洪文回憶, 居民了解到興建學校的迫切性,就集體合 力連署,希望縣府保留校地。「還好那時 楊文科縣長剛上任,非常了解學校的需求 性,非常支持我們,才將校地保留下來。」

隘口里里長林洪文表示文興國小校舍已於 今年動土,籌備處設於北埔國小

如今兩間學校終於相繼動工。過程中, 縣府團隊也面臨不少難題和壓力。例如文 興國小招標過程中,因為營建材料價格大 漲,預算跟市場行情價落差太大,一開始 招標並不順利;文興國中則是希望能加快 興建腳步,努力在不影響鄰近學校上課的 同時,讓施工團隊安全順利地往前推展進 度,這些都需要由縣府團隊居間不斷溝 通、討論,落實工期控管,把關每個細節 都不能出錯。

文興國小今年 1 月舉行動土典禮。

肯定縣府團隊帶領竹北迎新局

新竹縣政府不僅注重學童的受教權益, 也十分重視孩子們的通學安全。不僅興建 學校,校園周邊學生上下課會經過的馬路 與人行道,未來也將陸續重新鋪設,一連 串的正向改變,相信會替文興學區帶來蓬 勃生氣。

林洪文肯定縣府團隊的努力,也希望 未來可以再增設公立幼兒園,滿足家長育 兒需求,減輕經濟上的負擔。從小在這裡 長大的里長伯看著越來越進步的竹北市, 期盼在縣府團隊的帶領下,走出科技與文 化交融的嶄新格局。

23

新竹縣縣長楊文 科 於 現 場 開 筆 揮 毫 , 為 ﹁

。幕序開拉﹂動活送贈毫揮聯春

為推廣對書法藝術的鑑賞與學習,新 竹縣政府特於農曆年前,在新竹縣政府 大廳舉辦「祥龍獻瑞⸻春聯揮毫贈 送活動」,除了首次聯合縣府各局處擴 大舉辦,更邀請「新竹縣第二屆縣長盃 全國書法比賽」各組第一名獲獎者及 23 位新竹縣書法、絹印藝術家於現場揮毫、 創作,贈送春聯,吸引上千人次蒞臨現 場共襄盛舉。

新竹縣長暨新竹縣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楊文科也在現場開筆揮毫,並鼓勵大家, 書法只要勤練 1 萬個小時就有機會成為 書法家,只要從今天起,每天練字 3 個小 時, 1 年就有 1 千小時, 10 年就累積 1 萬 個小時,希望大家一起來響應書法教育, 把書法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除了舉辦贈春聯活動,新竹縣政府 1 、

瑞獻龍祥
24

2 樓長廊也有「新竹縣第二屆縣長盃全國 書法比賽得獎作品展」的書法作品可供民 眾欣賞,展覽將展至 10 月 5 日止,共計展 出 30 幅得獎佳作。縣長盃全國書法比賽 由財團法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主辦,雖然 才辦理第二屆,卻已獲得廣大迴響,本屆 共徵得 516 件作品參加,報名非常踴躍。

蔡承恩小朋友來自臺北市的私立復興 小學,是國小中低年級組第一名,目前就 讀四年級。蔡承恩的媽媽表示,新竹縣縣 長盃全國書法比賽特別的地方是文字內容 要寫客家諺語或客家詩詞,小朋友為了參 加比賽特別查有哪些客家諺語,可以認識 客家文化,很有意義。長青組冠軍張富南 勤練書法 40 多年,擅長小篆,本身是一 名書法老師,在桃園市的多所小學教授書 法。張富南認為,書法是優美的文字藝

術,也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非常肯定新竹 縣政府推廣書法教育的傳承理念。

為將書法教育向下扎根,楊文科接任 新竹縣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後,除了舉辦書 法比賽,還特別將毛筆與硬筆書法列入課 綱,自 112 年至 116 年逐步推動「新竹縣 書法教育整體計畫」,從 13 鄉鎮市的學校 中,選出種子學校做書法課程的示範特色 學校,並成立「墨筆生輝⸺深耕書法教 育執行委員會」,邀集縣內書法名家協助 提供教育資源,幫助書法教育的推動,未 來這些文化藝術的種子能開花結果,成為 新竹縣文化傳承的中堅力量。

新竹縣文化基金會 FaceBook

左:民眾很開心可以拿到漂亮又吉祥的春聯。

右:楊文科欣賞第二屆縣長盃全國書法比賽國小高年級組第一名曹宸瑋小朋友寫春聯。

25

逐年擴大舉辦ᅠ竹縣冬季亮點

新竹縣政府主辦的「東興圳光藝節」已 連續舉辦 3 年, 110 年首辦的東興圳光藝 節,作品「荷田雅韻」即榮獲「 2022 雪梨 設計大獎」以及「紐約設計大獎」的活動 及展覽設計銀獎,讓東興圳名揚國際,也 成功地讓世界更多人認識新竹縣這座城 市。 111 年則以「星光月夜」為主題擴大 舉辦範圍,結合新竹的風、東興圳的水, 用代表水圳的藍和稻穗的金等大自然元素 的裝置,妝點東興圳沿線 4 座公園,打造 全長 1.1 公里的夢幻光影環境。

邁入第 3 年的「 2023 東興圳光藝節」已

是新竹縣最具有代表性的冬季藝術節活動 之一,今年展期更自 112 年 12 月 15 日至

2 月 25 日止,長達兩個多月。從前東興圳 一帶的舊地名為「鹿場」,故展區以「百 年鹿場」為意象設計水岸裝置,沿水岸設 置的鹿群和閃耀著螢光的蒲公英皆是使用 廢棄鋼材與低耗能的 LED 燈,呼應今年 綠色生活與環保永續的策展理念。

此次展區內的 7 件裝置藝術分別是義大 利金屬雕刻藝術家羅伯特•喬丹尼創作

26

祁孟含的作品「夢奇地」用多彩緞 帶打造的空間,象徵新竹縣多重 人文與藝術文化交織的城市特質。

的「東方美人」、西班牙雕 塑藝術家邵曉露的「生命 的呼吸」、國內知名書法 家杜忠誥的「光」、彩繪藝 術家祁孟含的「夢奇地」、

原住民藝術家柳哲光的「竹 城」及光影藝術家劉治良的 「蓋亞」。同時為增加在地參與, 特別邀請興隆國小學生與民眾以 盆器彩繪和植物移株共同創作「綠野 仙蹤」,這 7 件作品都帶有對大自然的 觀察,以及對環境的省思與關懷。

打造藝文綠廊帶 將藝術融入日常

東興圳光藝節活動期間更不定期舉辦 訴求環保無塑的「日日當好市集」,新 竹縣文化基金會也在市集中販售金色三 麥和展出作品「東方美人」、「生命的呼 吸」、「光」、「蓋亞」聯名合作的限量啤酒。

「將藝術帶入民眾日常」是縣長楊文科 的理念,楊文科認為要提升一座城市的文 化力,就是要讓文化與藝術深入日常,向 下扎根。因此活動期間除了舉辦訴求環保 無塑的「日日當好市集」,更邀請到新生 代客語饒舌歌手 VUIZE 王鍾惟、療癒系 樂團守夜人、愛客樂 icolor 、客家新曲獎 首獎得主及在地傑出演藝團隊輪在公園與 觀眾近距離的接力展演,這樣的活動受到 大多數民眾的肯定:

今天很熱鬧,因為有很多市集, 還有舉辦表演,希望多舉辦這樣 的活動,哈哈哈! 新竹縣民 吳先生 這些燈光裝置感覺很浪漫,還有 音樂及環境自然的流水聲,帶小 孩在這裡散步很舒服、很放鬆。

新竹縣民 張媽媽

東興圳一帶從前名叫「鹿場」,因此岸邊用廢 棄 鋼材設置許多小鹿裝置。

東興圳光藝節只是一個開始,縣長楊 文科未來將以在地文化為基礎,結合今 年底即將完工的新竹縣立總圖書館,以 及正在規劃中的「未來美術館」, 串聯東興圳沿岸的古蹟、歷 史建築、伯公與老樹等客 家文化景觀,將東興圳 水圳公園打造成為一條 展示新竹縣文化、藝術 與科技的綠色廊帶。

27

新埔鎮公所和新竹縣政府共同合作建 置 YouBike ,提供新埔鎮公共自行車通 勤、通學服務。自 111 年新竹縣政府引 入 YouBike2.0 後,迄今已完成竹北、竹 東、新豐、湖口等四鄉鎮共計 102 站、 790 輛車,今年再加入新埔鎮站點,民眾 將更加便利。

縣長楊文科表示,YouBike 廣受好評, 使用人數至 112 年底已突破 129 萬人次, 對於可以便民利民又能節能減碳的好政 策,絕對支持,尤其竹北生活圈擴大已 外溢至新埔鎮, YouBike 設置將有助改 善新埔鎮的公共運輸,加上新埔鎮正在

新埔義勇廟階梯有漂亮的客家彩繪。

規劃巴士路 線,未來新 埔鎮的生活機 能將愈來愈完善。

新埔鎮 YouBike 預計 6 月份就可以真

正進駐使用,並建置 10 個站點、 100 輛 自行車。除了 YouBike2.0 車,也會加入 YouBike2.0E 車(電輔車)總計 2,475 萬 元預算。設置地點初步規劃有新埔鎮公 所、中正路商業區、重劃區住宅區、天 主教內思高工等學校機關周邊及義民廟 等遊憩據點為主,以擴大享受綠色運具 之便利性,共同營造淨零城市。

縣長楊文科偕同新埔鎮長陳英樓宣布今年年中,新埔鎮將新增
28

大禾埕願景圖,打造全 國首座以客家音樂文化 為主題的大型展演空間。

「禾埕」是從前家家戶戶用來曬穀、打 穀的場地,過去客家人會在工作空檔的休 憩時間,聚集在伙房的禾埕天南地北的聊 天、增進情感。新竹縣長楊文科為「翻轉 竹東、帶動各鄉鎮共榮」,以禾埕作為文 化分享交流場域的概念,推動「竹東客家 文化大禾埕計畫」,打造全國首座以客家 音樂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展演空間。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於 112 年 4 月間獲客家委員會核定匡列總經費 5 億 5,097 萬餘元,其中客委會補助 4 億 6,282 萬元,縣配合款 8,815 萬餘元,由於「竹 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一案屬巨額採購 案,工程須包含基本、細部設計及施工, 新竹縣政府為加速整體發包作業,決定以 統包方式辦理,將設計與施工立於同一契

約,因此減少發包作業次數及縮短期程, 並順利於 1 月 29 日完成決標事宜。

未來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將結合多功 能展演劇場及音樂文創埕等複合式空間, 使之兼具「在地產業文創升級」、「傳統藝 術文化展演」及「共學知識驛站」三大面 向的文化交流功能,未來勢必可帶動竹東 地區繁榮發展,令人期待。

毗鄰的竹東交通轉運站地下停車場已於 1 月試 營運,縣長楊文科放送新年利多

開放民眾免費停車一年!

新竹縣竹東鎮北興路一段 55 號 251 席小客車 (含 8 席電動車位、 27 席預留電動車位、 6 席婦 幼車位及 6 席行動不便車位。)

29

觀光環境整備ᅠ串聯周邊景點

湖口鄉位於竹竹苗科技生活圈的北端,是未來重要的城市發展延續帶,由於湖口親 山、近海,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讓周邊農業及觀光休閒產業持續發展,農業及觀光資 源也在積極布建整合升級。

30

茶香步道串聯多片茶園 ,

擁有百年歷史的湖口老街因豐富的人文歷史風貌而成為新竹縣 著名觀光景點,據新竹縣交通旅遊處統計,每年約有 90 萬人次 的觀光人潮前來湖口老街。如何將這些觀光人潮外溢到老街 周邊鄉村的景點,帶動周邊鄉村產業及旅遊經濟的發展, 是縣長楊文科推動「湖口鄉『觀星夕照:心靈的後花園』 環境景觀整備計畫」的初衷。

入 口 , 是 喜 歡 健 行 與 大 自 然 的 旅 客 必 訪 之 地 。

「觀星夕照:心靈的後花園」環境景觀整備計畫共 分為二期,第一期為綠帶之茶香步道和周邊林下環 境景觀整頓,第二期藍帶為湖新路南側畚箕窩溪濱 溪周邊生態環境景觀整備。未來將規劃結合湖口 老街巡禮,設計林下步道登山、茶園地景健行、

溪流生態體驗等遊程路線,以不同主題的特色行 程規劃,吸引更多旅客願意多次前來湖口鄉旅遊。

茶香山林步道 遠眺湖口景緻

湖口鄉擁有多條山林步道,自然生態豐富,過 去湖口後山大片茶園未曾串聯闢建步道,造成

湖口老街每年約 吸引 90 萬觀光 客前來,行銷 老街周邊鄉村 景點,將帶動 周邊鄉村產業 及旅遊經濟 的發展。

並經過多條山林步道

觀光客只可走在道路上,而無法走進去 體驗茶園風光及從高處遠眺湖口秀麗景 緻,第一期「茶香步道」以環園步道串聯

沿途步道與景點,全長有 2.3 公里,整備 範圍從湖口老街到金獅寺,再到榕樹下 碉堡,總面積約有 2 公頃。

茶香步道除了有大片茶園,沿途新增 大樹碉堡文化解說據點 14 處及眺景平台 1 處,並串聯知名金獅步道、仁和步道與 祥湖步道入口,可擴展遊訪探索湖口鄉 豐富的山林生態。未來將依據生態特色 打造多功能林下休憩空間及創生基地, 提供旅客多元環境教育體驗。

茶香步道自去年 9 月開放以來,深獲

不少自然生態愛好者的好評,歡迎大家 閒暇之餘,不妨前往體驗山林細路間的 茶香浪漫。

復育濱水生態 推動環境教育

第二期藍帶的「畚箕窩溪水岸步道」也 在縣長楊文科積極推動之下於今年初動 工,預計 7 月完工。「畚箕窩溪水岸步道」

全長約 750 公尺,配合淨零碳排放政策及

復育林下生態的理念進行環境整備,預計 將串聯到後山步道、湖口老街並銜接茶香 步道。

目前規劃將在湖口老街第二停車場設 置「老榕驛站」入口旅遊服務據點,優化 洗衫坑周邊環境,成為文化解說場所,畚

左:遊客可沿著步道遊覽客庄聚落中之八角樓 右:畚箕窩溪水岸步道於 112 年 11 月開工整備,預計 113 年 7 月完工。(此為示意圖)

32

老街建築群落

YouBike 2.0站點 3

三元宮 2

老湖口天主堂 1

豐富,早期歷經工業發展,溪水逐漸污 濁,溪流生態遭受到破壞,新竹縣政府

地空間,以及可眺望如畚箕的特殊地形高 台,提供遊客別有意趣的觀光體驗。

33

徜徉知識海 電子書無限閱讀

為提供更多元化電子資源服務,新竹 縣文化局逐年增購電子書及視聽影音資料 庫等,並於文化局圖書館設有場域式電子 書,供讀者於館內登入 Hami 書城 APP , 享受 2 小時無限暢讀書報雜誌,廣獲好評。

新竹縣領頭與新竹市、台北市、桃園 市及苗栗縣等縣市,啟動一證通服務, 只要擁有新竹縣閱讀證,就可享用其他 縣市的電子書資源。自 112 年 9 月又更進 一步推動「E見鍾情─計次電子書閱讀 無界限」,只要進入新竹縣各電子書服務

平台,以新竹縣公共圖書館借閱證帳號 密碼登入後,不管是雜誌、書籍、影音, 或是小朋友最愛的繪本,都可以盡情閱 讀電子書無上限!

超商借還書 配合作息好方便 為了因應讀者不同的作息及提升借閱 便利性,新竹縣公共圖書館牽手門市遍佈 全台 5 千家以上的全家及萊爾富兩大便利 商店,推出超商借還書服務,讓民眾全天 24 小時皆能借還書,體驗「巷口就是我的 圖書館」的便利服務。

左:新竹縣公共圖書館牽手全家及萊爾富兩大便利商店,推出超商借還書服務。

右:縣長楊文科大幅提升購書經費與增加閱讀資源,112 年榮獲教育部圖書館事業貢獻獎 3 大獎。

34

超商借書流程

STEP 1

申請新竹縣公共圖 書館個人借閱證。

STEP 2

至新竹縣公共圖書館網站登入個人書房申請。

※申請需繳交保證金 500 元,線上產生繳費單後,可 持繳費單據至台銀臨櫃、便利商店或轉帳進行支付。

超商還書流程

STEP 1

機台點選「圖書館 還書」。

STEP 2

機台點選「新竹縣 公共圖書館」。

STEP 3

使用圖書系統超商 借書。

STEP 4

STEP 3 限 5 本以內。

設定全家或萊爾富取書門市。

※等待超商物流送達後簡訊通 知,超商領貨期為 7 天。

「還書寄件及確認 注意事項」。

STEP STEP 5 6

持寄件單據及包裹至櫃台繳費寄件。

使用超商借還書服務非常簡單,只需 申請新竹縣公共圖書館借閱證,到「新 竹縣公共圖書館」網站登入個人書房, 申請超商借書服務,並繳交保證金 500 元,即可開通服務。借閱書籍由物流配 送至指定超商門市後便可取書,每一 包裹物流費分別為全家超商 50 元、萊 爾富超商 47 元。還書則是到全家超商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STEP 4

機台點選「輸入還 書人相關資料」。

機台點選「確認資訊及列印寄件單」。

※每筆寄件單歸還上限為 5 本書。

FamiPort 或萊爾富超商 Life-ET 服務機

台,選擇「圖書館還書」,並依照一般寄 件流程即完成,物流費每件 45 元。

未來超商借還書服務也會陸續推展至 鄉鎮市圖書館,借還書服務範圍將以台 灣本島的全家超商、萊爾富超商物流服 務所涵蓋的範圍為主。

新竹縣公共圖書 館藏查詢系統

35

楊文科縣長上任以來,以性平竹幸福 為目標,整合各局處積極推廣性別平等 業務,推出相關主題之閱讀、講座、課 程等,並與新竹縣家庭關懷協會合作, 共同推廣婦女健康運動議題,透過性平 意識培力,讓大家能更加瞭解性別平等。

新竹縣政府社會處在 112 年 5 月於新竹 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舉辦「百草千花, 不畏風雨」婦女新知老照片特展暨巡展

講座之後,今年也將響應 2024 年國際婦 女節活動主題「 Inspire Inclusion 」,共同 為女性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世界,在 3 月婦女月推出一系列相關活動。

活動內容除了原先於每季推出「讀出 好時光⸺女力書 List 」,在新竹縣獨立 書店中輪流展出女力與性平相關之書籍

之外,也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持續合作, 於每月第一個週日下午,在文化局圖書 館辦理新住民親子說故事活動,帶領親 子共同閱讀多元文化或性別繪本。同時

上:新住民李蘭湘介紹緬甸點燈節的故事,並帶 領民眾手作燈籠。

下: 縣府定期舉辦「讀出好時光―女力書 List 書 展」,除了展示書籍,也提供現場免費借閱。

也辦理〈百女圖⸺當代女子一百貌〉主 題巡展、〈我們都一樣〉性別平等主題書 展等展演活動、親子活動、網路宣導等, 歡迎大家一起參與。

婦女健康部分, 3 月 4 日至 8 日,各衛

生所也將提供婦女健檢相關項目,相關 資訊請至新竹縣政府社會處、文化局、 衛生局等相關單位網站查詢。

新竹縣政府社會處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新竹縣政府衛生局

36
MAY 04 05 SAT SUN 水圳森林公園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