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 Prog: An American Songbook(11.9.2021)

Page 14

伯恩斯坦(1918–1990)

《憨第德》序曲

《阿帕拉契亞之春》組曲

在《夢斷城西》上演前一年,伯恩斯坦有另一套作

當被熱心支持藝術的庫莉芝(Elizabeth Sprague

品於 1956 年 12 月 1 日在百老匯上演,這套作品之

Coolidge)委約寫一套芭蕾音樂時,柯普蘭的目光

前曾在 10 月 29 日於波士頓試演。不幸的是,演出

朝向早期賓夕凡尼亞州移民建立的清新的阿帕拉契

了 73 場之後,便在 1957 年 2 月停演了。這是根據

亞牧場,因此便有了《阿帕拉契亞之春》這個

18 世紀法國哲學家和文人伏爾泰寫於 1758 年的

標題。

《憨第德》改編、篇幅頗廣的音樂劇,伏爾泰以此 來諷刺、攻擊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的樂觀主義。伏爾泰標題中的英雄遭遇了各種悲 劇,包括橫越大西洋逃往新世界(雖然是南美洲而 不是北美洲)。其後,不知如何,他與愛人古妮岡 德(Cunégonde)最終走在一起,並意識到不用 冒險的簡單生活就是最令人滿足的了。伏爾泰在這 部短篇小說中塑造了幾個精彩的角色:只有半邊臀 部的老女士、長滿水痘的哲學家彭哥洛斯 (Pangloss)、海盜、狡詐的官員和賭徒,以及黃金 國(Eldorado)知足的民眾,他們對周遭的富豪全 不在意。 這作品是劇作家海爾曼(Lillian Hellman),與詩人 威爾伯(Richard Wilbur)、填詞人拉圖許(John Latouche)和女詩人帕克(Dorothy Parker)一 起,建議伯恩斯坦根據《憨第德》一書撰寫諷刺時 弊的音樂劇,它可以說是一種政治取態,當時麥卡 菲主義在美國抬頭,政客偏執地認為共產主義遍佈 每個角落和隙縫。

柯普蘭創作這套芭蕾舞音樂時,卻是在距離這個東 部山脈很遠的地方 — 1943 年在加州, 1944 年在 墨西哥。這讓柯普蘭可以從實際的角度發展出一種 他於 1943 年 4 月 10 日的一封信中形容為「淳樸無 華的音樂語言;我希望我為大家開展了一種我們渴 望已久的音樂的自然性」。 這部芭蕾舞劇用上 13 件樂器,由著名的葛蘭姆編 舞。首演於1944年10月30日在首都華盛頓舉行, 那天是庫莉芝的 80 歲生日。次年柯普蘭將作品改 編給交響樂團,同時也出版了稍為簡短的(約 10 分鐘)的組曲,那就是今晚我們會聽的版本。 組曲出版時,柯普蘭引述了《先驅論壇報》 (Herald Tribune)的樂評人丹比(Eric Denby)的 介紹:「在上個世紀初(即 19 世紀)賓夕凡尼亞 州山區一座新建的農舍,先驅者在歡慶春天的到 來。準新娘和年青的農人丈夫因為即將開展的新婚 生活而懷著既喜且憂的心情。一位年長的鄰人不時 提及那些信心不足的經歷。一位復興主義者和他的 信徒提醒新戶主有關人類命運中陌生而可怕的一

雖然《憨第德》在劇院的受歡迎程度有起有伏,卻

面。最後這對情侶安靜而堅強地留在他們的新

無損其序曲大受歡迎。它在音樂會節目中贏得了一

家。」芭蕾舞的高潮是在感恩節,採用了震教頌歌

席,是美國最有神采和長青的序曲之一。在惑人的

「簡單的禮物」(如前述,也稱為「舞蹈之主」),它

古怪節奏和切分音之中,它產生了連串主題的旋

越來越輝煌,直至音樂漸漸退去,只剩下單簧管獨

風,主要以號曲引子「世間最美好的所在」、戰鬥

奏,就如整部作品開始時一樣⋯⋯

音樂、摘自「啊!幸福的我們」一詩較平和的旋 律,以及一段古妮岡德的精采歌曲「閃耀和快樂起 來吧」為基調。不斷變換的拍子和充滿動能的音樂 軌跡,使這首作品聽起來像音樂的迷宮。

12

柯普蘭(1900–199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House Prog: An American Songbook(11.9.2021) by Hong Kong Sinfonietta Limited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