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選票托舉香港由治及興新征程
香港即將迎來第八屆立法會選舉,這是香港加快由治 及興進程中的一件大事。社會各界對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高 度關注,期待广大選民用選票,為香港、為國家,也為自己、 為家庭、為下一代作出認真選擇。這必將是一次彰顯高質 量民主的選舉,為香港良政善治注入澎湃動力。
立法會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為特 區立法機關,立法會與行政機關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 在制定政策、監督施政、維護社會穩定中扮演關鍵角色。
回溯過往,立法會曾是最大的政治內耗「戰場」,複雜的 政治生態讓立法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困境: 關乎民生的住房法案被拖延,青年就業政策遇「拉布」阻 撓,市民的切身訴求在政治博弈中被邊緣化。有賴於選舉 制度的完善,「愛國者治港」原則得以落實,第七屆立法 會運作重回正軌——從北部都會區建設規劃落地,到「簡樸 房」政策加速推進;從長者醫療券額度提升,到青年創業
補貼政策優化……高效、務實、為民的立法會為香港發展 提供有力保障。相信第八屆立法會也必將充當好「建設平 台」功能,堅決貫徹基本法規定的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 政主導體制,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鞏固香港凝心 聚力推動發展的大好局面。
立法會議員的核心職責是增強和改進民生福祉。正如 一位社區長者所說:「我們不需要喊口號的人,要的是能 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議員。」每一張選票,都將為香港 治理體系注入「民意基因」。在新選舉制度下,選舉回歸 選賢舉能的本質。通過公平競爭、良性競爭,選民選出愛 國愛港立場更加堅定、為港為民服務更加熱誠的立法會議 員,選出更加勤勉努力工作、更加善於履職盡責的立法會 議員,選出更加年輕專業、更具創新創造活力的立法會議 員,選出更加清正廉潔、更有良好操守形象的立法會議員, 這正是民主的本質特徵,
是最真實管用有效的民主。當然,立法會議員的使命,還 在於擘畫長遠未來,引領香港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找準定 位、發揮優勢,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廣大市民期 待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依法履職,以專業素養和務實精神推 動解決深層次社會矛盾和問題,在監督政府的同時更注重 建言獻策,更好實現「國家所需」與「香港所長」的完美 對接。
李家超行政長官多次強調:「每一張選票,都是對香 港未來的鄭重託付。」香港「由亂到治」的轉變來之不易, 「由治及興」的征程更需全體市民攜手同行。願每一位合 資格選民都能珍惜權利,在12月7日選舉日,帶著對香港 的熱愛走進投票站,履行公民責任,投出莊嚴一票,共同 托舉香港「由治及興」的新征程,讓東方之珠在民主與發 展的良性互動中,書寫更精彩的篇章。

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升義工 服務專業素養,香港區潮人聯會於十月 十九日舉辦「骨幹義工培訓集結活動」, 近千名潮籍義工參與。活動以「真心奉
獻!微笑服務!關愛社區!」為核心口 號,透過專業培訓與實地參訪,強化義 工服務技巧與法律意識,同時深化家國 情懷。
活動儀式選擇在象徵潮人先輩揚帆 遠航、艱苦拼搏的「紅頭船」地標啟動。
抵達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義工團隊 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向抗日先烈致敬, 全體成員肅立默哀,並獻上鮮花。隨後, 義工們參觀船灣淡水湖,了解上世紀 六十年代數萬工程人員「移山填海」的 奮鬥歷程。面對這座見證香港自力更生 精神的「生命之水」,義工們深感老一 輩的拼搏精神,並表示要珍惜資源、傳 承擔當。
專業培訓:
服務技巧輿法律意識並重
行車途中,特別融入了義工專業培訓環 節。培訓明確義工服務五大核心理念:以「仁」 主動助人、以「義」不求回報、以「禮」保持 友善、以「智」解決問題、以「信」建立信任; 強調「關愛」的本質在於一句問候、一個微笑、 一個眼神,傳遞溫暖與祝福。義工需具備仁愛 品德、親切態度及無私奉獻精神,讓服務對象 感受到「真係好幫到我」的誠意。在團隊協作 方面,義工需緊依指揮、明確分工,做到「不 爭、不推、不怨」,並注重個人與團隊形象。
同心共融 展望未來
活動最後於沙頭角農莊舉行客家盆菜宴, 義工分享體會,象徵「同心共融」。義工分享 表示,培訓不僅提升服務技能,更深化對愛國 與奉獻的理解。香港區潮人聯會稱,將持續推 動愛國教育與義工服務結合,凝聚更多市民, 共建繁榮穩定的香港。
義工們學習「真心奉獻!微笑服務!關愛社區!」 敲響銅鑼啟動儀式


如何將創新科技轉化為跨學科的教學語言,並真正落地 日常課堂?十月十五日,海怡寶血小學組織教師團隊赴廣州 開展「教育科技融合」主題考察,以探尋這一關鍵問題的答 案。
首站黃廣牛劍學校為考察團打開了科技融入課堂的實踐 視野。數學課上,學生通過Scratch編寫指令動態演示幾何 變換,在調試代碼中理解抽象概念,令觀課教師感歎:「學 生不再是死記硬背定理,而是通過編程『玩』懂了背後的數 學原理,這是一種思維範式的轉變。」該校校長吳水榮闡釋 了學校以「中國心、世界眼」為理念,深度融合人工智慧與 創科探究,培育兼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未來公民。
帶着課堂中產生的具體問題,考察團第二站走進科大訊 飛總部,深入探究驅動前端應用的「技術引擎」。教師團隊 重點考察「AI智慧課堂」解決方案:語文教師對「作文智
親子接力賽
能評閱系統」的底層演算法如何評估文采與邏輯結構產生 濃厚興趣;英語教師則深入體驗了「口語測評技術」如何 即時反饋發音準確度與流利度。值得一提的是「個性化學 習路徑規劃」功能,系統能根據學生在課堂練習、作業中 的表現數據,自動生成專屬的知識圖譜與薄弱點強化練習, 實現「因材施教」。在隨後的座談中,雙方就數據安全、 演算法透明度等核心問題深入交流,確立了以AI素養為價 值先行的評估標準。
海怡寶血小學校長林淑操表示,這場跨越課堂、企業 與聖堂的探索,標誌著海怡寶血小學的教育實踐正邁向科 技與人文深度融合的新階段。學校將繼續秉持「立德樹人」 的初心,推動信仰價值與科技應用相融合,培育兼具智慧、 愛心與責任感的新一代。
聽取企業介紹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舉行第二十四屆校運會
十月十七日,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於香港仔運動場舉辦 第二十四屆學校運動會。全校學生積極投入各項比賽,競爭 氛圍濃厚。
運動會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中拉開帷幕。主禮嘉賓聖公會 呂明才中學校長黃邵文在致辭中指出,中小學應攜手合作、 互補共進,並讚揚始南小學通過傳統體育與新興活動相結合, 如小息AI體驗、晨間活力操、游泳及攀石等,全面培養學生 的身心素質。
本屆運動會賽事豐富,包括低年級擲豆袋、障礙跑,中 高年級跳遠、短跑,以及激動人心的班際親子接力與級際混 合賽。跑道上,選手們全力以赴,奮力衝刺;接力環節更掀 高潮,各班精銳盡出,親子組合並肩拼搏,場上競爭激烈, 看台加油聲不絕。榮獲三冠的六乙班湯海峰同學分享道:「衝 過終點時雖疲憊,但聽到自己奪冠,內心充滿自豪。感謝校 長、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
其間有家長不慎跌倒,義工迅速協助,展現互助溫情, 生動詮釋了體育精神。觀眾席上的學生與家長有序就座, 齊心為選手吶喊助威,更自覺維護場地整潔,獲工作人 員一致好評。36名家長義工與教師團隊高效協作,保 障賽事各環節順暢完成,成為運動會背後的堅實力量。
校監羅觀翠在歡迎辭中感謝全體運動員、家長義工、 中學裁判隊及教職員工的通力合作。校長宋曼茹感謝家長 義工們的踴躍參與和摯誠付出,也讚揚同學們的熱情投 入、各班運動員代表的忍耐、自律。她表示,學校 將持續追求進步,以「高要求、高成就」為目 標,並預告將於十一月 一日舉辦「小小世運 會」,歡迎校外幼 稚園學生參與,共 同體驗成長活動。
湯海峰(前)
區議員聯動部門速解噪音滋擾
中西區皇后大道西與水街交界一帶居民,近月深受夜間高頻噪音困擾,睡眠質素受 嚴重影響。經居民網上搜尋並主動求助,中西區區議員王倩雯(Mandy)團隊迅速介入, 聯同環保署及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展開調查,最終鎖定噪音源頭疑為某住宅天台電器裝置, 可能是驅鼠器所致。在居民配合調整設備後,問題已獲解決。
「晚晚好似有蚊音咿耳,搞到瞓唔 著!」居住於水街附近多年的陳太表示, 近月每晚均被高頻噪音滋擾,輾轉難眠。 她在網絡搜尋解決方案時,發現王倩雯早 前成功處理堅尼地城及卑路乍街交界、西 營盤三多里一帶的噪音問題,遂主動透過 社交媒體聯絡求助。王倩雯向《港紙》記 者笑稱:「居民上網搜尋到我,再搵我跟進, 都係奇妙緣分,也是對我的信任。」
王倩雯接獲求助後,先與團隊成員夜 間落區視察,確認噪音特徵與先前處理個 案相似。其後兩度聯同環保署人員攜帶檢 測設備,於深夜時段在皇后大道西一帶進 行聲源定位,最終鎖定一棟住宅大廈天台。
調查發現,有居民在天台放置的電器 裝置發出持續高頻聲響。經溝通後,該戶 居民得悉問題後立即配合調整裝置,噪音 隨即消失。

寵物公園外鼠餌
鼠患防治與寵物安全須平衡

中西區區議員胡汶軒近日於中西區區議會會 議上提出,食環署的鼠患防治措施雖見成效,卻可 能危及寵物安全。他建議署方避免在寵物共享公園 附近放置老鼠藥,並使用防誤食器皿,以達至公共 衞生與寵物安全的平衡。
胡汶軒指出,食環署在鼠患防治方面確取得顯著成 果。根據署方數據,二零二五年一月至六月期間共檢獲約 57,200隻活鼠,較二零二三年及二零二四年同期分別大幅 增加92%及54%,反映防治措施具成效。同時,部分重點 區域的鼠患投訴數字亦見下降,顯示署方的工作對改善公 共衞生有積極作用。
區議員倡人寵共融措施
共享公園附近放置老鼠藥,可能對寵物構成危險,隨即通 知相關部門,以迅速將「鼠餌」移離寵物共享公園範圍。 他表示,本年度《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推廣寵物友 善場景」的政策目標,他認為,在地區層面須作出相應配 合,避免影響整體成效。
王倩雯特別感謝居民互諒:「源頭住 戶好配合,反映我哋社區係可以自己解決 問題。」


王倩雯深夜與團隊成員進行調查

然而,胡汶軒收到街坊通報指出,留意到署方在寵物
胡汶軒還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包括建議食環署指示服 務承辦商避免在寵物經常經過的地方(如寵物公園)放置 老鼠藥,並廣泛使用防誤食器皿,以減低寵物風險。長遠 而言,他建議署方邀請動物保護團體、獸醫專業人士、社 區居民及寵物主人等持份者參與討論,共同制訂更具包容 性的公共衞生政策。
重陽送暖 歌聲傳情
中西區義工探訪護老院
十月十八日,中西區連辦三場探訪護 老院活動,分別於俊佳護老中心、麗恩護老 院、東方護老中心,向老人送贈當造水果, 並安排義工唱歌表演,載歌載舞,氣氛熱烈 又溫馨,為即將到來的重陽節預熱。

個安身之所,也讓他們感受到生活 的溫暖。而每當她與其他義工離開時, 長者們總會依依不捨,期待他們下次再 來。蔡女士笑言,這麼有意義的活動當然會 繼續參加。

黃先生
表演者黃先生表示,這並不是他第一次 參加這類探訪活動,他認為 探訪最重要的是帶給長者關 懷與愛,讓他們感受到開心 與溫暖,别具意義。他還分享,過去演出時 認識的一位歌迷,竟然發現對方現在住在護 老院,並在活動中叫出他的名字,讓他感到 既意外又感觸良多:「提醒咗自己人生充滿 無常,要懂得珍惜當下。」

蔡女士
而一同演唱的義工蔡女士則提到,她參 與這類慰問活動已有十多年, 每逢節日都會前往護老院探 訪長者,為他們唱歌、聊天, 帶給他們歡樂。她深有感觸地說:「今天是 他們,明天可能是我。」她認為要多關懷長 者,因為很多院友缺乏家人陪伴,有些甚至 已沒有家人。她覺得護老院為他們提供了一
住在護老院的陳先生表示,今日感到很開 心,不僅收到禮物,更可以欣賞精 彩的歌唱表演,期待能再參加這類 型的活動。



為慶祝《基本法》實施28週年,香港中西區婦女會於十月十二日在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舉 辦「『法』與你息息相關 、有你參與更精彩」活動,與義工、學生和市民等約300多人共同參加。 香港中西區婦女會主席、中西區區議員趙華娟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 助力市民從多維度理解《基本法》與《港區國安法》的豐富內涵,加深對法 律所保障的人權自由與合法權益的認識,傳遞包容、尊重、關愛、盡責及 守法精神,從而提升青少年與市民的法治意識,共建和諧美好社區。未 來,香港中西區婦女會將繼續積極參與香港改革發展,為維護香港長 期繁榮穩定貢獻巾幗力量。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法學教授傅健慈在《五載國安法、法 治穩發展》專題分享中,深刻闡釋《基本法》與《港區國安法》 不僅是法律條文的實施,更是一場重塑法治價值與社會秩序的 重要實踐。《港區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共同構 建起堅實的法律制度與執行機制,透過精準立法、嚴謹司 法、穩健經濟及國際認可,成功平衡安全與自由、協調管治與自治、融合本 土與國際,使香港在國家堅實支持下煥發新生。





由銅鑼灣關愛隊主辦,銅鑼灣協進會承辦,夥拍香港灣仔 區各界協會、灣仔青年聯會、香港展賢服務聯會、香港體育及 藝術慈善基金、中國香港新興體育活動聯合會的「慶祝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灣仔全民運動康體日2025暨港島區 躲避盤國慶盃」,於十月十二日在灣仔修頓球埸舉行。
活動以全民康體為主題,設有多項新式運動供參與者試 玩,包括以軟式飛盤進行閃避球式競技的「躲避盤」,以軟式 中空球進行球拍擊球的「匹克球」、從冰壺演變而成的「地壺」 以及布袋球、芬蘭木柱等,與籃球、高爾夫球等傳統運動一同 供市民坊眾體驗。儘管當日活動前天氣不穩,但精彩內容亦無 礙30多位嘉賓出席活動開幕,與青少年及其家長,和灣仔區 街坊朋友共800多人次參與灣仔全民康體日。
來自東區躲避盤隊伍的吉同學、李同學前來參加躲避盤比 賽。吉同學表示,自己玩了躲避盤逾兩年,認為多運動有助訓 練專注力,「躲避盤飛行得比球類更快,更需要專注。」他提 到,比賽前就知道今日是賀國慶及社區全民康體日,認為「賀 國慶就是要守紀律,愛香港和愛





灣仔舉辦全民康體日 鼓勵齊做運動
中國」;他又表示學校老師會介紹國家發展、 「一國兩制」、《基本法》23條等知識, 自己平日亦會到深圳遊玩, 喜歡深圳的室內大型運動項 目。李同學則指,躲避盤節奏明快,十分刺 激,希望可以繼續參與躲避盤比賽。


陪同子女參與躲避盤活動的伍太稱,希望子女在運動中強 健體魄及學會與別人溝通。她也嘗試了不同 的攤位活動,包括匹克球、軟式籃球、小型 高爾夫球等,認為各種活動都十分有趣。她 指透過活動得悉全國運動會將於十一月舉行, 她會與子女留意比賽,「我個人觀看的話,應該會選乒乓球, 今年比較希望馬龍及樊振東再上球場作賽。」
來自將軍澳區躲避盤隊伍的Anson同學,指為了躲避盤比 賽而參加活動,在等候期間試玩了匹克球。
她認為匹克球與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 動相似,很有發展的潛力,「我之前有玩過 網球,不過網球本身較重,需要用較大的力 度打擊,速度也較快。匹克球球身較輕,速度 也不會太快,適合小孩及老
人家初步遊玩,培養興趣。」Anson似乎對活動很感興趣, 不但「單打」,更與隊友一同「雙打」,一度稱霸匹克球場。 有份作為嘉賓出席活動的立法會議員蘇長荣指,運動的 魅力不僅在於鍛煉身體、挑戰自我,同時亦可以收獲友誼、 團結合作的寶貴經驗及美好回憶。更重要的是,頑強拼搏、 永不言敗的精神,是體育運動給予青年未來人生路上的最珍 貴的回饋。他稱將會一如既往,以不同方式支持社區及青年 的體育活動。

活動籌委會主席、銅鑼灣關愛隊副隊長周振傑指,今次 是銅鑼灣關愛隊換屆後首次大型活動,活動不但準備了躲避 盤、匹克球,亦準備了十多個全民運動體 驗的攤位遊戲,供大家一齊參與。希望大 家能夠玩得開心,「接下來我們銅鑼灣關 愛隊將與銅鑼灣協進會一同繼續舉辦不同 類型的活動,誠邀大家一起參與,一起做到齊心、關愛溫馨 社區。」
主辦單位希望透過舉辦此類大型社區運動活動,鼓勵 更多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弘揚灣仔區「全民運動」精神, 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不同類型運動賽事,為社區注入更多活 力,推動健康生活方式。





由南區康樂體育促進會及南區空手道會合辦、南區民政事務處協辦、民政事務總 署贊助的「支持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系列-2025年南區空手道分齡邀請賽(5至13 歲)」日前在香港仔體育館順利舉行,活動吸引超過300名年幼選手參與。
開幕禮上,南區空手道會主席袁榮偉致辭時表示,是次比賽雲集各流派精英,充 分展現南區青少年對體育的熱誠。他感謝所有裁判、教練及工作人員的專業付出,形 容他們是賽事的靈魂及支柱,亦勉勵參賽者以「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為宗旨,秉持克制與尊重精神,從比賽中學習成長。

帶隊參與比賽的原武館許教練受訪時表示,平日訓練除注重技術 外,更重視學生的禮儀與心理質素。他認為,透過比賽,小朋友不但能提高實力,更 能學習面對失敗與壓力,這比勝負更為重要。許教練續說,今屆學生的整體水平明顯 提升,未來將繼續帶領學員參加全港性賽事,讓他們累積更多經驗。










為響應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南區康樂體育促進會聯同南區門球會合辦、南 區民政事務處協辦、民政事務總署贊助,「2025南區門球邀請賽」於日前在鴨 脷洲公園門球場舉行。活動吸引12支球隊、逾百名球員參與。賽事分為金銀銅 三組進行,最終「樂逍遙」奪得銅組冠軍、「昇輝」摘下銀組冠軍,而金組冠軍 則由「金紫荊」隊贏得。

南區康樂體育促進會執行委員劉淦欽表示,門球是該會的 主要推廣項目之一,邀請賽活動已連續舉辦二、三十年,深受 區內長者歡迎。今年特別以熊貓造型布置場地,增添節日氣氛, 同時呼應門球首度被列入全運會及殘運會比賽項目的新里程。他期望透過比賽鼓 勵更多香港運動員參與,推動門球在社區間普及發展。

現年96歲的南區門球會創始人梁貴亦到場觀賽。他指自己 自60歲起打球至今逾三十年,認為門球是長者保持身心健康的 最佳活動,「行到就打得,聞下草味,精神都好啲」。他表示, 南區是港島區少數仍設有草地門球場的地點, 對推廣活動意義重大。
資深門球教練黎克信亦分享到,門球講求策略與合作,非 常適合長者鍛煉腦力與體能的運動。他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年輕人 參與,一起延續這項充滿智慧 與樂趣的運動。




東區住著許多長者,在迎來寓意敬老、感恩的重陽節之際,「東 區關愛敬老送暖大行動」啟動禮於十月十三日在香港東區各界協會 會所內拉開帷幕。此次行動由香港東區各界協會、東區各界關愛及 發展基金、港島聯東區地委會、五豐行聯合主辦。
啟動禮現場,主辦方代表、深耕社區的賢達人士與長者代表齊 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溫暖時刻。與會嘉賓們在交流中紛紛表示, 東區長者是社區發展的見證者與貢獻者,關心他們的生活品質、提 升他們的幸福感,是社區共同的責任。該行動將通過走訪慰問、物 資贈送、健康諮詢等服務,關懷東區長者及有需要人士,提升其幸 福感,凝聚社區力量並營造尊老愛老氛圍。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黎旨軒(左)派福袋

香港東區各界協會會長温俊文(左)派福袋

港島聯東區地委會主席劉慶揚(右)主持啟動禮
促健康理念入社區
十月十八日,「杏林春暖 中醫健康嘉年華」的活動在北角社區會 堂舉行。該活動由香港東區各界協會、港島聯東區地委會、香港安徽聯 誼總會及香港杏林獅子會聯合主辦,為東區街坊送上健康關懷。
本次活動設置了多項互動環節:既有健康講座,深入淺出解讀中醫 養生知識;也有專業醫師提供的免費義診,為街坊開展一對一健康諮詢 與診療建議;還設置了中藥體驗工作坊,讓居民近距離感受中醫藥的獨 特魅力。
香港東區各界協會執行會長鄭旭光表示,香港邁向由治及興,中醫

黎旨軒
東區關愛及發 展基金理事長 蔡志忠(右) 派福袋

鄭旭光
藥發展入長遠規劃,未來廣闊,協會將續搭惠民平台、 助力健康香港。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黎旨軒表示,中醫藥 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部分,本次活動服務居民 健康、助文化傳播,未來將持續支持此 類活動、推動社區健康事業。香港杏林獅子會創會會長 吳珊珊表示,希望借活動服務送社區關 懷,幫有需要的人,發揚杏林獅子會 「弘揚中醫藥文化、促進社區健康」的宗旨。

吳珊珊
活動中,主辦方還向參與街坊普及中醫「治未病」 理念,送上健康禮包,鼓勵大家將實用養生知識帶回家,關注自身與家 人的身心健康,讓中醫藥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九旬獨居長者家居意外
關愛隊急修解危
東區愛秩序灣邨一名92歲高齡獨居長者葉伯,早

前因樓上單位裝修震動,導致家中天花邊框整片塌落, 阻塞日常出入通道。葉伯年事已高且行動不便,無法自 行處理,幸得透過手機搜尋聯絡到「愛秩序灣關愛隊」, 隊員迅速上門以玻璃膠協助重新安裝。 近日,東區區議 員郭詠健及關愛隊隊員再次探望葉伯,並送上物資慰 問。

修復 後情況
「個框由那邊跌到這邊,好驚佢突然再跌下來!」葉伯向《港紙》記者憶 述事件。他獨居於高層單位,子女均定居澳洲,僅偶爾返港探訪。面對家居意外,他坦 言「找人維修動輒要花千多元」,對節儉的長者而言負擔沉重。

關愛隊接獲求助後,不僅自備材料協助修復,更耐心確保安裝穩固,葉伯 欣慰表示:「現在復修得漂亮又安全,真的好滿意!」葉伯提到,即使更換 燈泡等簡單維修,對長輩而言亦屬高風險作業,「我真係唔可以自己上 去換㗎喇,好彩仲有關愛隊能協助基礎維修。」
除了家居維修難題,葉伯亦透露日常運動同樣面臨不便。
為緩解膝蓋疼痛,他需長途跋涉至遠處游泳,「膝頭哥痛, 游泳係最好運動,如果近啲就好啦。」東區區議員郭 詠健回應指,正爭取於愛秩序灣體育館增建泳池 設施,讓長者能就近運動。

團體辦條例講座兼健康檢查
為提升大廈管理效能及推動社區健康意識,香港島 各界聯合會東區地委會康灣分會與康灣大廈聯會近日 於鰂魚涌社區會堂聯合舉辦「樓宇『 管 』 理『 智 』 多 星 健康檢查日」活動,結合新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 (第344章)講座與健康檢查服務,吸引眾多法團委 員、保安員及居民參與。活動獲東區民政事務處支持。
條例修訂保障權益
律師深入解讀
今年七月十三日正式生效的《建築物管理條例》修訂內容 成為講座焦點。主辦方特邀資深律師伍景華現場剖析條例修改細 節,以淺白語言說明法例實質意義,讓業主與住戶更明暸自身權 益。伍景華指出,新修訂條例強化了法團運作透明度及財務管理 規範,有助預防大廈管理糾紛。參與者紛紛提問互動,現場反應 熱烈。
東區民政事務處代表強調,大廈管理是社區治理的關鍵環 節,修例旨在為市民創造更優質的居住環境,呼籲各界積極落實 新規。
健康檢查融入社區 守護居民身心
除了法規知識普及,主辦單位同步舉辦「健康檢查日」,提 供青光眼、骨質疏鬆及幽門螺旋菌三項免費檢測。工作人員表示, 許多居民因日常忙碌而忽略身體預警,期望透過便捷篩檢提升健 康意識﹕「唯有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持續為社區貢獻力量」。
現場居民陳太太分享:「一次過了解大廈管理新規和檢查身 體,活動設計好貼心!」法團委員張先生亦讚揚講座具實用性, 有助釐清條例執行疑點。








日前,為響應世界精神健康日,香港南區婦女會 於香港仔成都道舉辦「『 好精神.健康人 』 伴你心同 行 」 社區活動,呼籲市民重視身心靈健康,共建 關懷互助的社區氛圍。





活動現場設有攤位派發「療癒 貓」糖果與紓壓公仔,吸引不少街坊 駐足參與、拍照留念,氣氛輕鬆愉快。
「療癒貓」由一班年輕人特別設計, 象徵正能量與同行精神,希望以溫柔 的方式提醒大家,無論面對生活壓力 或情緒波動,都值得被理解與接納。
香港南區婦女會主席林玉珍致辭 時表示,今年適逢香港南區婦女會成 立50周年,希望藉此活動鼓勵市民 關注精神健康,從日常生活中學會照
顧自己與他人。她特別提到,照顧 幼兒的家長若感到疲倦,可善用香 港南區婦女會的幼兒暫託服務,讓 自己有時間休息和調整,維持家庭 與個人的健康平衡。
她又呼籲市民關注香港南區婦 女會各項社區服務,透過社交平台 與團隊保持聯繫,共同推動「日日 好精神,做個健康人」的生活態度。 活動最後,眾多居民帶着療癒公仔 滿載而歸,笑容洋溢。

南區辦粵曲比賽 推廣粵曲文 化
十月十九日,香港力羣協會及鴨脷洲街坊同慶公社於利 東社區會堂聯合舉辦「粵曲大賽賀國慶」,活動獲民政事務 總署贊助,吸引逾200名街坊及參賽者參與,共度充滿傳統 文化氣息的下午時光。
是次比賽分為「子喉(獨唱)」、「平喉(獨唱)」及 「合唱」三個組別,選手們登台獻唱,各展聲腔與演繹功力, 贏得觀眾掌聲。經評審團評選後,謝雪萍憑《幻覺離恨天》 奪得「子喉(獨唱)」冠軍及全場最佳演繹獎;「平喉(獨唱)」 冠軍由葉麗霞以《同是天崖淪落人》奪得;而合唱組冠軍則
現場派發禮品予市民 市民閱讀展板資料
由張有妹、胡妙影合唱《香妃之蝶舞仙韻》獲得。

李林慕琼
香港力羣協會主席李林慕琼在致辭時表示,是次比賽 致力於弘揚嶺南傳統文化,通過比賽平台 為粵曲愛好者提供展藝舞台,推動粵曲藝 術的創新與傳承。她感謝各合作團體及婦 女會支持,並特別鳴謝民政事務總署的資 助,使活動得以成功舉行。

張偉楠

陳國樺
鴨脷洲街坊同慶公社總值理陳國樺表示,現場座無虛 席,充分反映社區對粵劇文化的熱愛與支 持。南區區議員張偉楠亦讚揚活動以比賽 形式推廣傳統藝術,具傳 承意義,期望日後能與社 區各界合辦更多同類文化活動,讓粵曲藝 術在南區繼續發光發熱。


謝雪萍獻唱《幻覺離恨天》
葉麗霞獻唱《同是天崖淪落人》

張有妹與胡妙影合唱《香妃之蝶舞仙韻》




團體舉辦講座
灣仔區內舊樓林立,外牆石屎剝落、上下層漏水滲水等 樓宇老化導致的問題時有發生,有鑑於此,銅鑼灣協進會、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及香港展賢服務聯會於十月十五日舉辦 講座,就大家關心的漏水滲水、維修及法律等問題一一作解 答。
講座請來香港工程公正行、香港石材行業工商聯合會、
香港傢俬裝飾廠商總會、中國香港特區鎖業協會、香港小型 工程推廣協會、建造業議會畢業學員會等多家機構到場講解, 並一同加入灣仔區維修義工團隊,為區內街坊的 家居維修求助個案提供幫助。
居民有需要時聯絡區議員。
香港工程公正行檢測主任林建輝逐一介紹 樓宇滲水的詳情,包括講解滲水會導致的情況、 滲水涉及的安全問題、檢驗滲水源頭方法等。

灣仔區議員穆家駿發言時指,居民若遇上 滲水問題,區議員可作為調解員從旁協助,歡迎

對於滲水導致的情況,香港展賢服務聯會副主席、工程 師黎永鈞講解時稱,長期滲水導致鋼筋鏽蝕膨 脹,造成樓宇結構安全問題。如所住單位面對相 關情況,需剷走鬆動部分、並進行防鏽處理及修 補結構砂漿。他又列舉常見的滲水問題與處理方法,包括浴 缸或企缸滲漏、外牆滲漏、天花滲水等情況,並建議精準定 位滲水點後,只處理必要部分,避免過度拆除。

對;在打官司期間,如涉事業主以不同手段暫時處理滲水問 題,會否導致被影響住戶敗訴等。為此,主辦方 請來執業律師兼調解員譚雪欣作解答,包括說明 有關官司需要原告一方舉證,建議遇上拒不配合 的住戶時可發律師信及保留所有文件,以及如有公正行報告 證實滲水影響下層住戶,即可作為追討損失的憑證等。

講座上街坊提問各種問題,其中較多人關注的包括,如 果上層業主或租戶拒絕承認滲水、拒絕配合檢驗等應如何應

由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主辦,香港警務處灣仔警區、香 港交通安全隊、香港海事青年團、香港升旗隊總會、香港民 眾安全服務隊少年團、香港女童軍總會協辦的「慶祝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暨灣仔區青少年步操國慶盃」,於十 月十八日在灣仔修頓球場舉行。
活動邀得香港交通安全隊、香港海事青年團、香港民眾 安全服務隊少年團、香港升旗隊總會、香港女童軍等多隊青 少年制服團隊參與步操,共十支隊伍逾二百名參加者,以列 隊步操的形式同賀國慶。


籌備活動的銅鑼灣協進會主席周振傑指,他與區內關愛 隊、義工落區期間,發現區內樓宇滲水問題嚴 重,不少居民飽受困擾,無從解決,因此銅鑼灣 協進會舉辦活動,並藉此機會舉行灣仔區家居維 修義工團成立禮,以鼓勵更多義工及業內人士參與灣仔區家 居維修義工服務,並向區內居民介紹家居維修義工服務範圍。 他指,在未來一至兩個月期間,將會繼續邀請法律顧問,為 居民解答大廈維修相關的法律問題。




高溫不影響參加者接受檢閱


檢閱官、民政事務總署署長杜潔麗致辭時稱,特區政府 一直十分重視青年發展,其中青少年制服 團隊的建立,有助培養青少年成為自信、 自律及善於溝通的公民。透過步操訓練和 活動培養青年人的紀律、責任感、正向思 維、領導才能,堅毅不屈、團隊協作和服務社會的精神,將 對青年的成長終身受用。她感謝協助活動的警務處,以及各 團隊的導師,以及各位家長的無私奉獻及耐心教導,令活動 更具意義。
接受檢閱的一眾團隊成員於分列式期間,在《分列式進 行曲》背景音樂下,以步操接受檢閱。今年各團隊繼續以中 式步操進行。近年來,中式步操不斷在香港推廣,並於二零 一九年間的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升旗典禮起廣為各團隊 接受,逐漸取代英式翻手軍禮、跺腳立正、蘇格蘭風笛等英 式步操元素。
有人送了半個大冬瓜,毛茸茸的霜青色的皮,說是 老家菜地裏種的。半個冬瓜足足有五六斤重,夠小戶人 家吃好多天了。
冬瓜是菜市和超市裏的常見蔬菜。超市裏的冬瓜是 提前分割好的,一塊一塊的,保鮮膜包裹著,喜歡吃冬 瓜的隨手買一塊回家,清炒,煲湯,燉排骨,各各相宜。 菜市裏的冬瓜是整個的擺放在貨架上,老闆說,你要多 少,給你切多少,圖的是新鮮,大小可意。
冬瓜是小民餐桌上的家常菜,親切,隨和。又溫暖 踏實。冬瓜給人的感覺,仿佛那位你每天都要看到的鄰 家老嫗和藹慈祥的面容。
冬瓜生得憨態可掬,又粗又壯。民間有一句俗語叫 「矮冬瓜」,是罵人的,不是罵冬瓜的。我想,即使是 罵冬瓜的,冬瓜也不會介意,冬瓜肚子大——大肚能容。
北方的冬瓜都是大個子。大個子的冬瓜橢圓形,胖 咕隆咚,淡青色的皮囊,細白色的絨毛,慵懶地躺臥於 大大的綠葉間,一副功成名就的神態。這是它長大成熟 的樣子。所有事物都是從小到大的,小的時候都是天真 無知可愛可敬——因為天真無知而可愛可敬。冬瓜小的時 候也是這樣,它是一個青白色的小毛球,吊掛於母體的 枝杈上,隱蔽於蔥蘢的綠葉間,有風則動,無風則靜,
清蒸鰣魚
劉亞榮
河鮮之冠者,長江鰣魚也。
鰣魚上桌時,我並沒有異常的感覺,嘴巴 已經被雞頭米、馬蘭頭、葛根丸子、豆腐乾俘 獲。朋友招呼說,快嘗嘗,鰣魚。我端詳著, 牠銀白色身子,黑脊背上開著蔥絲辣椒絲花, 魚鱗閃爍,魅力不減,魚鱗像連綿不斷的印章, 是錦上的花;魚肉肥腴鮮美,纖細的刺有一寸 多長。張愛玲說,人生三大遺憾其一為鰣魚多 刺,我倒覺得吸吮魚刺,可添回味之趣。
早年間吃鰣魚有時令局限,講「繡球白, 鰣魚熟」,所以稱鰣魚(有時令的魚)。春末 夏初,鰣魚溯江而上,脂肪肥厚,清蒸最為鮮 美。鰣魚是明清兩朝的貢品,清代的鰣魚出水 即包上熟豬油,被飛舟快馬連夜送至京城,是 滿漢全席上不可替代的珍品,人間至味。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