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ussian Weekly:勇闖俄羅斯

Page 1

前言 能夠在莫斯科留學兩個學期,是一件很幸運且幸福的事。當初考進這個系所 時,純粹是很喜歡斯拉夫民族與俄羅斯的文化,也很好奇蘇聯解體後的前蘇聯地 區,究竟有著怎麼樣的廬山真面目?後來雖然在俄文的學習上一波三折,但在家 人的支持下,也在大一下學期就打定決心,希望大四這一年能夠到俄羅斯走走看 看。也許歷史總是相近的,高一下學期在討論要不要轉組、轉班的時候,原本認 為自然組出路比社會組好很多的我,高一時也曾經想要去讀自然組。然而,最後 因為找到了這個目標,今天才能夠寫下我的俄羅斯故事。大一下學期,也是一個 轉系風潮很盛的時刻,而我因為立下了這個目標,所以繼續了在俄文上的努力。 雖然當時看起來到俄羅斯留學是遙不可及的,但隨著這個目標的時間緩緩靠近, 一切就算再不真實,也必須承認這些事實。 以前總是很羨慕別人可以到國外去讀書,也覺得去國外讀書的人都好厲害。 現在換自己要到國外去,反而覺得我就是個負面教材的最佳範例。也許這也是要 讓我來證明,肯努力的話還是可以有所收穫吧!來俄羅斯讀書的學生很多都是系 上的頂尖人才,甚至是在頂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人。但我卻是個總是會擔心這 個學期能不能 all pass 的弱弱魯蛇,在心裡的壓力上可以說是比別人大很多。 俄文對我來說本來就不是一項容易的科目,雖然在政大學了三年,但學習的過程 很掙扎。現在要跟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學校的學生一起上課,雖然很樂於接受這 項挑戰,但也很擔心會不會挑戰失敗。學習俄文的道路沒有盡頭,我會盡我最大 的努力學習俄文,也希望能接觸到一些在台灣沒有辦法接觸到的俄國文化。 我選擇的學校是莫斯科大學,這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建於西元 1755 年。其實也不是我一選就想要選最有名的,而是我們系上的自費選擇主要就是兩 間學校:莫斯科大學、烏拉爾大學。烏拉爾大學位於葉卡捷琳堡,地理位置剛好 就在歐洲與亞洲的分界,離哈薩克較近。莫斯科大學則顧名思義在首都莫斯科, 雖然不是在市區,但所在的地段也還算方便。原本因為學費和生活費的差距,我 有點想要去烏拉爾大學,系上的助教開玩笑說,莫大念一年可以在葉卡捷琳堡念 一次,突顯出兩個城市之間的物價水平差距。在游移不定之際,也請教很多老師、 學長、學姊,後來總算是以「一生可能才去一次,不如就去看看最好的」這個理 由說服自己,選擇了莫斯科大學。希望在俄羅斯聯邦的首都上課一年,能讓我的 大學生活增添一些特別且難得的回憶。

-1-


行前準備 ※赴俄留學的方式 以政大學生來說,大致上有三種方式可以獲得到俄羅斯留學的機會: 1.政大國際合作事務處薦外甄試 我預計要在 104 學年度出國,所以我參加的是在 103 學年度舉辦的甄試,時 間是 11 月底。在 1031 學期開始不久之後就要開始準備資料,最主要是要完 成一份俄文自傳和讀書計畫,其他的表格只要依照公告去行政大樓申請就可 以。考試內容分為筆試和口試,筆試有動詞接格、中翻俄、俄翻中,雖然看 起來項目不多,不過每個大題都有很多小題,我最後只有完成大約 60%的題 目而已。口試的部分對我來說就比較好準備,首先當然就是要有簡短的自我 介紹,老師會請你 представите себя,不過我才說到一半就被老師問了其他 問題。如果有特別喜歡的領域,可以在自我介紹的前面就把他講出來,像我 就講我喜歡布寧的寫實小說,還有我喜歡屠格涅夫的父與子,老師也就從這 兩點來問我問題。有趣的是,老師除了問專業問題,還問我從事什麼運動? 如果我有機會去俄羅斯,我要感謝誰?比較喜歡莫斯科還是聖彼得堡?不過 每年的口試委員可能會不同,所以以上資料只提供參考,實際上會被問到什 麼層面的問題,還是得到進考場的那一刻才知道。 2. 教育部獨立國協獎學金 這個獎學金的名額要和國內的所有學生一起競爭,也就是說只要想參加都可 以參加,但當然不是人人有獎。國內三所設有俄文系的大學分別為政大、淡 江、文化,這個獎學金主要也就是由這三個科系的學生競爭。和國合處的考 試不同的是,獨立國協獎學金要考俄國現勢。不過因為我本身並沒有參加這 項考試,所以能提供的訊息僅止於此。 3. 自費申請 如果沒有辦法拿到公費,並不代表去不了俄國,只是要花多一點成本和心 力。一般來說公費生會有學校的行政人員幫忙處理事情,但自費生因為出國 讀書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凡事都要親力親為。以往大約在 4 月初系辦就會公 告下一學年到莫大的費用與申請資料。但我 3 月底請助教幫我問莫大,但是 直到 4 月底才得到答覆,這個效率真的是令人不敢恭維。如果像我一樣沒有 安全感,也可以向學長姐要莫大承辦人的電子信箱,我在系辦接到回信之前 就有寄信,出乎意料的是一天後就得到答覆。雖然後來還是請身經百戰的助 教幫我處理,不過要是兩邊之間聯絡有問題,自己處理也是一個應變的方式。 -2-


※赴俄留學必備條件 1. 俄羅斯當地學校的邀請函 邀請函這個東西很像是一扇門的 鑰匙,進了屋內之後你就不會再 用到他,但是沒有他的話你連屋 子都進不去。一般來說等邀請函 的時間不會太短,但是你永遠不 知道他什麼時後會寄到。我本來 以為八月中就會收到,因為莫斯 科大學的新學期在八月最後一週 開始,後來直到九月中旬才收到 邀請函。不過公費生在八月中旬 就已經拿到邀請函,所以可能會 因為管道不同而有所差異。基本 上莫大的邀請函會比其他學校慢 一些,至於原因我也不知道,但 根據學長姐的經驗大致上是如此。 2. 出國選課申請書 這份申請書是用來證明你這個學年不是無所事事,根據政大的規定,出國交 換的學士班學生每個學期少要修一門課程,所以只要把系上相對應的課程或 是該年級的課程填上去,再交給助教用公文交換去各處事蓋章就可以。在回 國的兩個月之內,再去註冊組填寫抵免學分申請表,這就是校內選課的部 分,而在國外的選課,就要看當地的規定。 3. 役男核准出境名冊 這個項目女生可以自動省略,因為只有男生才需要申請。在生僑組的網站上 有一份役男出國交換的申請表,系辦公室也都有表格可以索取。主要就是簽 名保證你不會到國外之後就逃兵,然後會按時回到台灣。至於其他的文件助 教都會幫忙處理,役男只需要簽名和請監護人簽名,所以可以自己在家先列 印,拿給爸媽簽名後再帶去學校,另外也要帶護照和身分證。大約等一個禮 拜之後,市政府民政局會發公文到戶籍所在地,然後要持公文及護照到市政 府民政局兵役科蓋出境核准章。我的這份公文在學校總共待了六個工作天後 才被送到市政府,所以還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時間,像我就是在出國的前一個 工作天才蓋到核准章,這樣子就會存在一點風險。

-3-


4. 俄羅斯簽證 中華民國和俄羅斯聯邦並沒有免簽的禮遇,所以不管是要到俄羅斯旅遊、工 作、表演、讀書,都要辦理俄羅斯簽證。在台灣只有一個管道辦理俄簽,那就是 位於基隆路地下道出口往信義路方向右手邊的雙都經貿顧問公司。至於要帶什麼 東西去辦理簽證呢? 《邀請函正本》 給他之後就不會還回來,所以最好是可以先影印一份以備不時之需。 《入境簽證申請書》 雙都公司的網站上面有,詳細的填寫方法可以直接問雙都,不過上面的 No 都必 須寫成 NIL,地址也都要寫英文的,中華郵政的網站可以查詢。 《護照正本及主頁影本》 簽證是直接貼在護照上的,所以如果沒帶護照就絕對不能辦,另外也要把有資料 和相片的那頁還有簽名頁(中華民國護照第三頁)預先影印。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兩吋相片一張》 必須要和護照的照片不一樣,而且拍攝時間要在 6 個月內,不過如果長相變動不 大也不會被退件,畢竟重點在長相而非時間。 《基本資料》 填寫入境簽證申請書時就會寫到住家地址電話,如果有名片可以附上,沒附名片 也沒有什麼關係。 《有效愛滋病檢疫報告》 這個部分在雙都網站上有點錯誤,目前辦理商務簽證、學生簽證和工作簽證都必 須要有這份報告,普通簽證、觀光簽證和過境簽證則可以不用。要特別注意的是 去檢查的醫院能否開立英文報告,我這次在台北國泰醫院進行檢驗,結果他們就 沒有這項服務,最後是用英文診斷書來代替,但這樣很耗費等門診的時間和掛號 費。至於從抽血到拿到結果大約是 1 個小時的時間,不過每間醫院都不同,所以 最好是進行檢驗之前先詢問一下,以免耽誤了申請簽證的時間。 【雙都經貿顧問公司】 台北市基隆路一段 389 號 9 樓

02-27209929

www.usia.com.tw

每週二、四送件,所以若於週一和週三辦理,等待的時間會比較短 -4-


※赴俄留學費用 1. 學費與住宿費 從 2014 年 9 月開始,莫斯科大學的語言班學費從原本的美金 450 元變成美 金 525 元,也就是說我是漲價後的第一批學生。至於宿舍費用,一個月美金 360, 大概就是政大莊敬外舍住一學期的價格,但是莫大在 2015 年會進行宿費調漲。 一般來說我們會在莫大待 10 個月(九月到隔年六月) ,所以總共要繳 8850 美金。 匯率以 1 美金=32 新台幣計算的話,大概是 28 萬 3200 元。在學校還會有些辦理 東西的費用,不過相較之下都只是小數目,所有費用總和會在 30 萬之內。 2. 簽證費 送件一週後取件的一般件為新台幣 1,920 元+手續費 400 元=2320 元。 送件兩個工作天後取件的急件為新台幣 1920*2+手續費 400 元=4240 元。 3. 機票費用 從台灣到莫斯科可以從北京、首爾、新加坡、杜拜轉機,單趟從 1,5000 左 右到 2,5000 以上都有,取決於票種、距離和航空公司。 4. 生活費 莫斯科的物價比台灣貴,整體來說還比台北市貴上一些。但是由於歐美對俄 羅斯實施經濟制裁,所以盧布逐漸貶值。在我剛到俄國的時候是 1 新台幣=0.8 盧布左右,所以 250 盧布的速食店套餐大約是新台幣 200 元。在台灣單點大麥克、 中薯、中可大概也在這個價格上下,當然台灣還是稍微便宜一些。制裁雖然造成 盧布貶值,但也有很多進口的貨物進不來,因此物以稀為貴的漲價措施是免不了 的。這邊的手機也有許多方案可以選擇,莫斯科大學旁邊就有商場可以辦 SIM 卡,可以用來和一起到俄羅斯的台灣同學聯絡。地鐵方面這幾年一直在漲價,莫 斯科地鐵是計次不計程,一次要 40 盧布,因此搭越遠越划算。如果只是搭個兩 三站,可以選擇公車或電車,莫大旁邊也有九人座小巴可以搭,但是三分鐘不到 的車程一次要 20 盧布。 5. 出外旅遊費用 來到了歐洲當然要找機會多出去走走,不過這個部分每個人的計畫不同,所 以還是以旅遊資訊為主,肯定的是歐洲多數國家的消費都比俄羅斯還要高。

-5-


在正式上課之前 ※接機 在前往莫斯科之前,可以先寫電子郵件和這邊的承辦人聯絡,並且請他派人 到機場接機,一次美金 60 元。到機場接我們的是一位中亞臉孔的私人出租車司 機 Ali,他帶了接機看板,並且還站在接機隊伍最前面,所以剛走出海關就順利 地找到他。從 Domodedovo 機場到莫斯科大學的車程大約是一個小時,但是如果 像我一樣遇到了塞車,那就必須多等好一段時間。莫斯科人的駕駛習慣很有趣, 只要你想要變換車道,大多數的駕駛都會減速或停下來給你切進去,但也因為這 樣,讓塞車的情形更加嚴重。不過身為留學生,我們能搭到計程車的機會不多, 也不可能自己開車,所以當個幸福的行人就好。為什麼說是幸福的行人呢?因為 莫斯科的駕駛看到行人要過馬路,不管他原本的車速飆到多快,都會停下來讓行 人先過斑馬線。這種行為在台灣是日行一善,但在莫斯科卻是基本常識。

※政大人在莫大 在確定要來莫大之後,我就開始向當時正在莫大的學長姐,還有已經去過莫 大的學長姐詢問一些相關資訊。雖然自費生的時間只有一年,所以基本上不會在 莫斯科遇到,頂多就是暑假期間有機會在台灣碰面。在莫斯科這邊,通常會有幾 位研究所的學長或學姐在這邊讀博士班,而他們就是初到莫大之時的天使。我這 次去剛好有兩位在莫大讀博士班,我在到莫大之前就先和學長聯繫,到莫大之後 也是由學長帶去辦理落地簽證和換錢。由於學生宿舍之間相隔不遠,因此自費生 的傳承物品,也會在暑假期間暫放博班學長姐那邊。但是每一年自費生住的地方 都不一樣,而我的宿舍剛好就位在學長宿舍的對角線處,因此搬小冰箱走大約 10 分鐘的路就好像是在考垃圾清運員一樣辛苦。這個學年度我們系上共有 3 位 學士班的學生在莫大,俄研所 1 位,另外當然還有在莫大讀碩博士的學長姐。雖 然人數不算是太多,但是能在這邊見到系上的同學,確實有一種說不出的珍貴。 -6-


※學生宿舍 從機場抵達學校之後,司機就直接讓我們進到學生宿舍去。我住的是 E(ye) 棟,屬於總樓層數比較低的「護龍」,而不是住在主樓(ГЗ)裡面。在車上實司 機會發下通行證(пропуск) ,在進入主樓區域時必須給警衛看簽證,而進入宿舍 區則是簽證和通行證都要檢查。到達宿舍樓層之後,在交誼廳有兩位和善的老奶 奶,應該是類似樓層管理員的角色。在核對完基本資料和看完中文版的火災防止 須知後,老奶奶就會帶你到房間去,並且簡單介紹一下房內設備。莫大宿舍的格 局與政大不同,一進門後是所謂的玄關,可以放鞋櫃或是家電用品。在玄關的兩 側各有一間小房間,一邊是廁所(只有馬桶),另一邊則是浴室(洗手台+淋浴 間)。而房間內又分為兩邊,左右各是一間單人房,也就是兩人共用一間衛浴的 意思。以單人房來說我覺得空間很足夠,裡面有一張木製書桌、一張床(有枕頭 和毛毯) 、一個五層大木櫃、兩個衣櫃(比政大自強宿舍及莊外舍的衣櫃大很多) 。 值得注意的是這邊的插頭和台灣不同,因此不管是充電插座或延長線都必須要有 轉接頭才能使用。宿舍的交誼廳雖然有無線網路,但是訊號相當不穩定,需要宿 網的話可以請老奶奶幫你打電話給工程師。我們居住的台灣被譽為是全世界無線 網路最密集的地方,所以剛到俄國時肯定會遇到無法上網的情形,如果急需使用 網路,可以到主樓斜對面的教學大樓試試看,那邊的訊號比主樓區好很多。從宿 舍外面帶東西進宿舍是可以的,不會受到任何的管制,但是要從宿舍內帶出去就 很難。要把東西搬走之前,要先向該樓層的老奶奶申請一張單子,然後拿到一樓 門口的警衛看,才可以把東西帶出宿舍。因此大背包是個很好的偷渡工具,除非 手上提著大包小包,不然只是背著背包出去,警衛是不會管你的。另外宿舍有個 小廚房,裡面有瓦斯爐和水槽,可以煮些簡易的料理。但是不像政大一樣有洗衣 機與脫水機,所以只能在自己的房間內讓衣服慢慢曬乾。這邊也沒有飲水機,因 此必須要有熱水壺和濾水器,這些東西在傳承的物品中很常見,在出去購買之前 可以先行確認。

※分班 這邊的承辦人叫 Надя(Najia),來到莫大之後可以先去找他,如果沒有學 長姐能夠協助,那就要在來俄國之前先連絡。這邊的辦公室是小房間,因此一層 樓有超過七十間的小房間,不像政大的國際大樓一樣簡單明瞭。和 Надя 約訂時 間後,就開始進行分班測驗。這份考卷共有 100 題,依照難度分為五個級別,如 果寫到最後還可以很順利,那代表你的俄文非常厲害。不過,因為一個部分只有 20 題,所以猜對一兩題的話也能把分數大大拉高,也許有時候會被「高估」 。寫 完文法測驗後還有寫作測驗,寫作測驗的第一個部分是填寫基本資料,從哪裡 來?幾年級?校系名稱?......等。第二個部分則是一篇小短文,我的題目是 「Первые впечаления в Москве」 (在莫斯科的第一印象) ,原則上只是要了解你 -7-


的程度而已,所以大約寫 20 句即可。手寫部分結束後還有口試,在口試的同時 Надя 就會把手寫的部分改完,因此稍微聊個天後就可以告訴你分班結果。分班 考的內容有很多是命令式、未完成體/完成體、定向/不定向,另外也有一些題 目是在考連接詞和介係詞的使用。

※註冊 上面有提到在莫大自費讀書的金額,因此這邊就不再說明金額的部分。在分班作 業結束後,還要去 Надя 的辦公室註冊並簽約。正常來說第一學期從八月底到十 二月底,中間有兩週的聖誕假期,然後回學校進行「期末考週」,接下來再放兩 個禮拜。第二學期則是從二月中開始,一直進行到六月中。Надя 會幫我們辦學 生證、宿舍通行證、學生專用地鐵票、延長簽證,所以在過來俄羅斯前記得多洗 一些兩吋照片,因為一開始就會用到五張左右的證件照。繳學費可以分上下學期 繳,也可以一次把兩個學期都繳清。差別在於一次繳的話只需要辦一次延長簽 證,分開繳的話就必須在寒假再辦一次,辦理延簽大約要三個禮拜,而且在那段 時間之內不能到其他城市或國家去旅遊。學費是以美金計算,因此要看繳費當時 的美金-盧布匯率,才能確定總額是多少。

*莫斯科大學主樓夜景 *宿舍

-8-


※第一週(22.09.14~28.09.14) 台北時間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七點,我搭上新加坡航空的 SQ879 航班,從桃 園國際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新航的機上服務還滿不錯的,有很多電影可以 看,也有電視節目可觀賞,不過電視節目一個節目都只有一集。除了影視節目外, 也有學習語言的小遊戲,有教一些簡單的會話。讓我最感好奇的是,新航連介紹 飛機飛行原理和機組員工作職掌的動畫都有,真的讓我學到了一課。因為出發的 前一天許多來回中國大陸的飛機因颱風停飛,所以這天的航道是特別壅塞,等待 了許久才終於進入排隊起飛的隊伍中。抵達新加坡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樟宜機 場的轉機還算方便,不需要走很遠就抵達轉機口。在機場晃到兩點多,沙發躺了、 電也充了、電視看了、電腦用了,才終於得以登上這班經由莫斯科前往休士頓的 SQ62 班機。飛機上幾乎都是俄國人,我的位置在經濟艙的最前面,並且是最靠 近左側安全門的位子,唯一的好處應該就是腿可以伸直吧!在沒有娛樂設備的情 況下,我只好一直睡覺,睡到被空姐叫醒吃飯,然後吃完飯再繼續睡。 經過 10.5 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終於抵達莫斯科 Domodedove 機場。這個機 場可以說是外表很好看,但是裡面我覺得跟台中的清泉崗國際機場差不多。坐上 來接機的私家計程車後,就正式開始成為「莫斯科人」啦!司機 Ali 開車很像台 灣人,有洞就鑽、有路就走,很像是在台中開上 BRT 專用道然後在車站前再插進 去快車道一樣。大約在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後,總算是抵達了 МГУ(Moscow State University)。第一天跟著一位在莫大讀博士班的學長到處跑,辦了落地簽證、去 學生餐廳吃飯、辦手機 SIM 卡、吃日本料理、逛大賣場,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 方,能夠有人在第一天就帶著你熟悉環境,真的是太幸運了!難能可貴的是我跟 這位 Лев 學長都是台中二中畢業的,而且大學的導師也是同一位,現在又一起在 莫斯科讀書,這麼多的巧合真的讓我覺得非常難得。 雖然宿舍距離大賣場有一公里遠,但在這邊能夠買到養得活自己的東西,比 什麼都還重要。何況,在政大從莊外舍走到藝文中心也差不多有一公里,就把他 當成是運動吧!這間大賣場叫 Ашан(Aushan) ,就像是台灣的家樂福或是愛買。 在他的樓上還有美食街與許多專櫃,許多速食店像是麥當勞、漢堡王、溫蒂漢堡 都在這邊設有據點。除了速食店之外也有 Friday's 以及其他餐廳,不過這條美食 街的價位一餐都要 250 盧布起跳,所以也不能太常來吃。莫大的學生餐廳有很多 家,當然每間的價位和菜色都不同,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吃的!通常來說俄國 人的一餐分為五個部分:Холодные закуски(沙拉) 、Первое блюдо(湯/麵包)、 Второе блюдо(肉排/披薩) 、Гарниры(馬鈴薯/番茄/筆管麵/醬汁) 、Напитки (茶/優格/果汁/果凍)。我認為和台灣最大的不同是,這邊的醬料是要用錢 買的,不像台灣可以免費加一堆醬油或番茄醬。如果五個部分都點,一餐大概要 300 盧布上下,要是再加上甜點和水果,那就大概要 360 盧布左右。不過東方人 一般來說比較不會吃沙拉,像我自己也不常喝湯,因此都是點個主食再泡杯檸檬 茶,甚至就只吃馬鈴薯或筆管麵,不僅便宜還吃得飽,台灣話叫「俗擱大碗」。 -9-


當然,也不能每餐都吃學生餐廳,因為學餐都要排隊,而且也不一定每天都 有你想吃的東西。因此,自己做菜就是個經濟實惠,並且還可以看心情行事的選 擇。宿舍的廚房有瓦斯爐和烤箱,如果需要冰箱就要自己準備,但是 5~10 度 C 左右的天氣,也相當於是冰箱冷藏的溫度了。我下廚的第一餐煮了蟹肉蒸蛋和酸 植菜(щавель)佐豆芽,多虧有大同小電鍋,讓一些簡單的食材就能成為香噴 噴的佳餚。另外,這邊的醬油有龜甲萬,但是價格比俄國品牌貴 3 倍,其他醬料 則是都比台灣便宜。可惜的是,這邊把壽司和水餃當成高級食品,台灣非都市地 區的 3 元水餃真的是「天價」──可以天天買的價格。有時候在廚房會遇到期他 也在做菜的學生,我有一天做早餐時就遇到一個阿姨,可能也是宿舍管理員,他 一邊煮粥一邊煎肉排。在等待的同時我們聊了一下天,很開心他知道台灣的地理 位置,在我要回房間前他還送了我一塊肉排,讓我在一大早就有味道超棒的肉可 以吃。 在俄國的第一個假日,來自政大的同學們當然要來集結一下。今年來自斯語 系的莫斯科人共有六位,分別在三所不同的學校讀書。從莫大所在的地鐵 Университет 搭到 Охотный ряд 大約 15 分鐘,走上地面後就可以看到歷史博物 館,也就是紅場的入口。紅場旁邊就是克林姆林宮,在路上會先經過無名烈士墓, 這是用來紀念二戰(偉大祖國戰爭)期間壯烈犧牲的軍人。克林姆林宮的票有分 兩種,一種是進入 Оружейная палата 的票,另一種則是在戶外空間參觀的票。 Оружейная палата 是兵器博物館,裡面有許多 16 世紀到 20 世紀的皇室用品、 交通工具、軍械、鎧甲。兵器博物館有分進場的時間,分別是 10 點、12 點、14 點半、16 點半四場,要參觀的話記得要算好時間。這棟建築是 19 世紀中葉建來 保存皇室財富用的,所以在裡面參觀就好像回到以前的皇宮氛圍,什麼東西都是 「特大、特高、特長」。從裡面的介紹也不難發現,古帶的各國國王之間很喜歡 送禮。館內有很多來自英國、法國、日耳曼的東西,像是英國送的馬車、拿破崙 送的銀器...等。 離開兵器博物館前,可以到一進門的櫃台買參觀克里姆林宮的票,四點之後 持學生證就可以免費參觀。從管制哨走進建於 12 世紀的克里姆林宮後,第一個 看到的是放著許多沙皇遺體的天使長教堂(Архангельский собор),簡單來說就 是俄國的皇家祖墳。在天使長教堂周圍還有聖母領報大教堂(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ий собор)和伊凡大帝鐘樓(Колокольня Иван Великий),聖母領報大教堂曾是伊 凡大帝的專屬禮拜堂,建築採用鍍金的洋蔥形穹頂,在耀眼的陽光照射下,洋蔥 頂顯得特別刺眼。在前往鐘王和砲王之前會經過伊凡大帝鐘樓,是伊凡大帝時期 的俄羅斯帝國第一高樓。雖然現在俄羅斯早就高樓林立,但是在克里姆林宮內還 是可以突顯出這座鐘樓的高大。砲王在 16 世紀被鑄造,砲重 40 噸、砲座的口徑 寬達 89 公分。鐘王則要到 18 世紀才被鑄造,重 200 多噸、高 6 公尺多,不用想 也知道這是一個掛不起來的鐘。和砲王不同的是,砲王曾被移到其他地方去擺 放,鍾王則是一直待在克里姆林宮內。看完世界上最大的砲和最重的鐘,也可以 順道看看 1812 年衛國戰爭從拿破崙那邊繳獲的大砲和俄羅斯總統府的外觀。 - 10 -


我們從聖三位一體塔(Троицкая башня)離開克里姆林宮,經由亞歷山大花 園到有名的俄國餐廳 Му-Му(Mu-Mu)。老實說這間餐廳一點都不便宜,我點了 一份豬排、一份馬鈴薯泥、一杯檸檬汁,就要 362 盧布,其中豬排就佔了 230 盧布。趁著黃昏時分,我們漫步在莫斯科河畔,看著渡輪一艘一艘經過,感覺坐 在裡面會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從橫越馬路的地下道出來後再走一小段路,就能 看到常在地理課本出現的聖母升天大教堂(也可譯為聖瓦西里大教堂、聖巴西爾 大教堂,Собор Василия Блаженного) 。這座教堂是用來紀念伊凡大帝戰勝喀山 汗國,在 16 世紀中葉完工,有八個塔樓和五個洋蔥形狀的圓頂。從教堂的方向 走進紅場,右手邊會看到國營百貨公司(ГУМ),左手邊則是閱兵台和列寧墓。 國營百貨公司內部裝潢十分美麗,白天看起來普普通通,但晚上不管是外牆或是 裡面都會點燈,比信義區的香緹廣場還要浪漫華麗許多。百貨公司內有各式各樣 的專櫃,我也在裡面發現了 F1 Russian Grand Prix 的售票處,希望總有一天能到 Sochi 去感受 F1 的現場氣氛。 白天的紅場和晚上的紅場是完全不一樣的,白天可能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美的 地方,但是晚上就變得非常迷人。打燈後的聖巴西爾大教堂夢幻度大大升級,搭 配 ГУМ 和歷史博物館的夜景,把紅場變得像是遊樂區一樣,真是不敢想像把天 安門廣場或凱達格蘭大道變得五光十色會是什麼樣子。從歷史博物館的方向離開 紅場後,大約步行五分鐘就能到達大劇院(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 。大劇院有很多超高 水準的歌劇、芭蕾舞、交響樂演出,可以說是俄羅斯音樂與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 大劇院的票價當然也不便宜,低從幾百盧布起跳,高至好幾千盧布都有。

- 11 -


俄國不虧是文化大國,我到商場逛 Медиа Маркт,電子用品有許多比台灣低價不 說,就連過時的 DVD 和遊戲光碟都非常便宜,分為 49 盧布、99 盧布、149 盧布 三種。49 盧布的部分就是一些比較年代久遠的電影和遊戲光碟,其中不乏一些 俄國小說改編的電影。我本身沒有很關注遊戲市場,但在俄國看到連小美人魚、 小熊維尼這些都可以出 PC 遊戲,真的很佩服商人的頭腦。99 盧布的就是一些動 畫片或是出來比較久的電影,149 盧布則可以買到蜘蛛人、超人、哈利波特、神 鬼奇航這些目前知名度仍然很高的電影。除了俄文字幕及發音外,很多影片都有 英文版本,所以不用擔心買回去會全部看不懂。雖然我覺的俄國的漢堡王很貴, 一餐都要 250 盧布以上,但星期日的漢堡王即使是四點左右的非用餐時間,仍然 是大排長龍。反而星巴克在這邊不像在台灣一樣受歡迎,廣大的空間內有超過一 半的空桌,與對面的速食店形成了極大的對比。

←亞歷山大花園 公用腳踏車→

←砲王 Му-Му 餐廳→

↑大劇院

↑聖巴西爾教堂和塔樓 - 12 -


※第二週(29.09.14~05.10.14) 甜蜜的第一週結束後,第二週就要開始正常的上課生活。從六月底政大放暑 假開始,我就整整過了三個月的暑假,可以說是除了高中畢業那年之外,人生中 最長的暑假。在我被分到的班上總共有九個學生,兩個日本女生、兩個韓國男生、 以及五個台灣人。星期一上的是發音課,老師很有教學熱忱,帶著我們進行各種 發音還有語調的練習。教室是一間三排的視聽教室,每張桌上都有一個耳機和一 座卡帶台,可以馬上回放來聽自己的發音,或是聽老師播放的聲音檔。星期二則 有閱讀課和經貿俄語,我覺得這天是最崩潰的一天,從早上九點上到下午兩點半 不說,上課的內容又是讓我覺得最有壓力的。閱讀課的老師是個很年輕的俄國美 女,一開始上課時先請大家說說上個禮拜發生了些什麼事。接下來老師跟我們玩 了海龜湯的俄文版,題目是有很多人拿著雨傘,猜到最後竟然是火山爆發,所以 大家在擋火山灰。既然叫閱讀課,當然少不了閱讀文章,老師帶著我們讀了一篇 標題為「文化危機」的文章。透過講述俄國的一些現狀,也讓我們討論自己國家 的情形,讓這堂課變得很有國際觀。在政大念了三年的 не жалела мама мыла, 在這邊終於可以讓自己假裝很會念繞口令,這實在是必須要感謝瓦列的堅持不 懈。星期二下午的經貿課和星期三的文法課都是由 Надя 上課,不過習慣在台灣 聽老師慢慢講解的我,真的有些跟不上 Надя 的上課節奏。希望多上幾次課之後, 一切都可以變好。星期四是寫作課,寫作課的老師和閱讀課一樣,因此除了教我 們寫文章的方法外,也會就星期二的閱讀題目進行一些討論。當討論到中國、日 本、韓國分別帶給了世界什麼東西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因為我們的文化很接 近,要細分開來真的不容易。在俄國,或許台灣的珍珠奶茶很罕見,或許日本的 壽司只有部分的人喜歡,但韓國的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確是非常普及。老師拿出 他的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面都寫著 SAMSUNG,就連教室裡的電視機也是三星的 產品。可見韓國的產品真的成功地進軍俄國,希望台灣有一天也可以跟上,不然 真的要被韓國徹底打垮了。 來到俄國的弟二個禮拜,已經習慣自己煮菜、自己領錢、自己到處逛,在這 邊過日子必須要很獨立。莫斯科名列旅遊最不友善的城市首位,同時也是物價指 數最高的城市,但既然我已經在這裡,就只好去接受他、親近他。莫斯科的地鐵 總共有 12 條路線、超過 180 個車站,大多數都建在地下。雖然地鐵的速度不快, 但因為車廂老舊,所以可以感受到極大的晃動。在車廂裡面有免費的 wifi,這項 服務讓我感到很訝異也很興奮。在漫長的通勤時間中,能夠在車廂裡滑滑手機, 也是消磨時間的方式之一。地鐵站裡的指示牌都是俄文,就連台北捷運的搭乘方 向指示(ex. 動物園→),在這邊也變得非常複雜,因為指示牌上有所有車站的 名稱。除非看到任何一個車站就知道是往哪邊,或是像在台北那樣牢牢記住終點 站的名字,不然要找到你要去的車站,得要花上一些時間。到了目的地後,也要 知道你要從哪條路的出口出站,在地鐵站裡面有地圖,但是不像台北捷運那麼詳 細。至於買票,莫斯科人好像比較習慣在櫃檯購買,但在櫃台旁邊其實也設有自 - 13 -


動售票機。可以選擇要買單程或來回票,差別只有回來的時候要不要再排一次 隊,價錢上並不會因為來回票而有優惠。要有優惠的話,可以購買多次性的地鐵 票。地鐵票單程 40 盧布,多次票分為五種:5 次 150、11 次 300、20 次 500、 40 次 1000、60 次 1200。單程票在購買後的五日內(包含購買日)必須使用,多 次票則是有 90 天的使用時間。現在有一款叫 Тройка(Troika)的票,可以搭公 車、電車和地鐵,類似台灣的悠遊卡或台灣通。不管搭哪種交通工具,一趟的票 價就是 28 元。如果想搭地鐵旅遊,可以購買一天 200 元的無限次數出入卡,或 是享有地鐵轉乘地面交通工具優惠的轉乘卡,一次性轉乘票的售價為 50 元,但 必須在 90 分鐘內完成轉乘。即使地鐵本身的環境不友善,但至少網站是有英文 的,所以搭地鐵之前可以先去網站看看相關資訊。 在莫大的斜對面有個電車站,電車長得很像遊樂園的小火車,不過他有屬於 自己的軌道。剛好地鐵「大學站」是個終點站,26 號路線的電車會在這邊繞圈 折返。在候車站的週邊,就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市集,有各式各樣的攤販。他給我 的感覺像是台灣的菜市場,但是不像菜市場有那麼多樣化的商品可供選擇。最多 的是蔬果攤,價格大部分比大賣場貴一些,但是選擇比大賣場多,也不用跟一堆 人擠來擠去。在路邊有間烤雞攤,旁邊就是賣沙威瑪的攤位,這兩樣食品的香味 加在一起,讓人肚子不餓也難。這裡的烤雞是小隻的,一隻 200 台幣左右,光是 用看的就覺得他很美味。學校附近有滿多間日式料理,也許是因為有很多日本移 民或日籍留學生在這邊,就連居酒屋這種很日式的飲食風格都有。不過在街上出 現次數最多的,可能不是餐廳,而是銀行。光是從學校前往地鐵站的 800 公尺路 程,就有 5 間銀行設在學校對面,當然也有最大間的西伯利亞銀行(Sber Bank)。 從地鐵站往列寧大街走,一路上也有很多間銀行,有些地方甚至過幾個街口,就 會再度看到同樣一家銀行的分行。俄羅斯的提款機一次只能領 7500 盧布,但是 在花旗銀行(City Bank)可以領到 10000 盧布,而且也設有可以領美金的提款機。 星期日是今年度莫斯科台灣同學會的迎新餐會,在地鐵 Юго-Западная 站附 近的雲海閣中餐廳舉行。會長學姊說,今年在莫斯科讀書的台灣人,是歷年來最 多的,參加餐會的總共也有 80 人左右。到了會場後,發現原來莫大有這麼多台 灣學生,簽到表甚至超過一張 A4 紙。淡江大學聽說有大約 20 人在莫大,留在國 內的反而成為少數,更誇張的是他們幾乎都是自費。在政大要到俄國的機會相對 比較少,在一開始的行前準備也有分析過,不過淡江大學完全是鼓勵學生出國。 今年的新生裡面至少有一半來自淡江大學,其他則由政大、文化大學、藝術進修、 其他進修的學生組成。雲海閣餐廳,顧名思義是個視野很好的地方,可惜我們去 的時候天氣很霧,沒能欣賞到莫斯科西南區的風光。這頓午餐由莫斯科代表處請 客,總共有 18 道菜,每一道都是中式料理。有土豆、糖醋肉片、烤鴨、烤魚、 牛柳、豬腳,令我意外的是竟然也有我很喜歡的孜然羊排。參加這場餐會的貴賓 有莫斯科代表處陳代表伉儷、教育組 Robin 組長、以及領務處田領務官。雖然我 才抵達莫斯科兩個禮拜不到,但能在異鄉跟這麼多台灣人一起吃飯,實在是一件 很難得的事情。 - 14 -


↑秋天的俄羅斯,處處都是金黃大道 ↓地鐵站的超長手扶梯

↓地鐵站的彩繪玻璃

- 15 -


※第三週(06.10.14~12.10.14) 經過了兩個禮拜的適應,這個禮拜的一切都算是進入狀況。縱使每天都有不 同的考驗要去克服,但至少都能夠迎刃而解。上個週末我和同學到銀行辦理開 戶,在重重難關之下終於是辦理成功。要在這邊的銀行開戶必須準備護照的公證 翻譯本,也就是要請翻譯社幫你翻譯護照。為什麼一定要在翻譯社呢?因為翻譯 社翻譯完後會蓋上他們的印章和特殊的識別線,如果沒有的話銀行是不會接受 的,因此不可以自己翻譯或讓學校的辦公室幫忙翻譯。價格在 1000 盧布到 2000 盧布之間不等,我去的翻譯社位於地鐵 Тверская 站附近,也就是在莫斯科著名 的特維爾大街一帶。價格是 1500 一份,但工作時間只要 15 分鐘,在現場稍待片 刻就可以取件。莫斯科大學旁邊就有許多間銀行,因此取得翻譯本後可以直接在 學校旁邊,這樣對之後提款或是有問題時也比較方便。開戶時可以選擇要辦卡或 不辦卡,不辦卡的話一下子就辦好了,辦卡的話應該是要辦比較久。帳戶可以接 受外幣匯款,只不過領出來是盧布,而且是不可以把外幣存進去的。 除了辦理銀行帳戶外,我也辦了之前曾經提到的 Тройка,也就是莫斯科的 悠遊卡。辦卡需要繳交押金 50 元,地鐵站的櫃台或是公車站旁的票亭都有販售。 搭一次地鐵只會扣 28 盧布,相當於台幣 22 元不到,是一種相當省錢的大眾運輸 搭乘方式。至於要加值的時候,把卡片和錢拿給櫃台人員即可,並且會得到一張 收據。為什麼說他像悠遊卡呢?因為用 Тройка 搭地鐵、公車、電車都有優惠, 只差不能夠在超商付款而已。在莫斯科大學附近有 10 個腳踏車租借點,但是公 用腳踏車必須要先儲值 1000 元在銀行的卡片內,還有付費方案與使用期限,使 用前還必須先上網註冊並透過手機接收認證碼,說實在的並不是很方便。和台灣 比起來,只要花 100 元就可以買到悠遊卡,而且也不需要有銀行帳戶,就可以順 利騎到 Ubike。當然,對俄國人來說也許很方便,但是對我們這些外國人來說卻 是非常不便。 莫斯科的地鐵站除了是重要的交通設施,還是十分有名的觀光景點。趁著要 到位於莫斯科西北方的 Крокус Сити 看台灣精品展(Taiwan Excellence),所以就 利用地鐵系統計次不計程、無離站時間限制的特點,到平常不會去的藍線郊區各 站觀賞。從莫大所在的 Университит 站,要在 Парк культуры 站和 Киевская 站轉 乘,才能順利搭到藍線。我還在 Киевская 站遇到一團中國旅行團,畢竟 Киевская 的裝潢真的是非常壯觀。搭乘俗稱藍線的 Арбатско-Покровская 線一路前進,我 分別在 Крылатское、Строгино、Мякинино、Волоколамская、Митино 以及終點 站 Пятницкое шоссе 下車,每一站都有屬於每一站的特色。我發現這些車站的設 計都比較現代,配色也都以銀白色為主,也因此下車後都會覺得車站很冷。藍線 由 22 個車站組成,全長共 45 公里,相當於台北捷運從淡水搭到中正紀念堂的來 回里程。藍線的搭乘時間很長,但是列車上並沒有 wifi,手機的訊號也比較不穩 定,因此我很慶幸自己最常搭的紅線不管是路線或設備都十分便利。

- 16 -


※台北市大眾運輸與莫斯科大眾運輸比較 台北市(新台幣)

莫斯科(盧布)

公車、電車

每段 15 元

一次 40 元/持卡 26 元

捷運、地鐵

20 元~65 元/持卡打八折

一次 40 元/持卡 28 元

公共腳踏車

半小時內免費,1 小時 10 元

半小時內免費,1 小時 30 元

轉乘優惠

需持卡搭乘

需持卡搭乘

1 台幣約等於 0.76 盧布(2014 年 10 初)

←地鐵車廂內部

無軌電車(трамвай)→

↓地鐵站月台與軌道

- 17 -


星期五是台灣的國慶日,第一次國慶日人不在國內,當然是少了些過節的氣 氛。不過說實在的,以前的國慶日對我來說就是自動昏睡一天,所以有過節沒過 節真的對我來說不是很重要。從星期五開始,一直到這個禮拜的星期日,是為期 三天的「Фестиваль КРУГ СВЕТА」 。在這個一年一度的活動中,會讓莫斯科的一些 知名地標,像是 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大劇院)、Останкино(Ostankino 電視塔)、 Царицыно(Tsaritsyno 公園)...等,變成燈光秀的螢幕。我和同學在星期六晚上 到大劇院觀賞燈光秀,假日的紅場遊客本來就很多,剛好又有一年一度的活動, 滿滿的人潮把大劇院前的人行道擠得水洩不通。大劇院的燈光秀有四個部分,燈 光直接投射在大劇院的外牆上,搭配立體效果和聲音,製造出很多有趣的效果。 雖然大劇院始終在那裡,但因為燈光的明暗深淺,讓大劇院活了起來。燈光秀也 搭配許多不同風格的內容,有埃及法老王、日本鳥居、中國宮殿、海底世界、攀 爬雪山...等不同的場景與故事。其實在星期五的晚上,就有人在莫大附近放煙 火。雖然莫大並不是燈光秀的場地之一,但學校周圍確實是充滿了燈光嘉年華的 廣告。也許這個活動對俄國人而言真的很盛大,只是我們還不夠熱血,沒有把全 部的地點都跑完。夜晚的莫大很寧靜,但是在煙火的絢麗和爆炸聲下,讓這個寧 靜的夜晚變得很熱鬧。原本以為只是隨便放放,沒有多加理睬窗外的煙火,但是 在休息幾分鐘後,煙火又繼續被施放在高空,前後加起來應該有五分鐘。今年國 慶不能在台中看到煙火,不過能在莫斯科的宿舍裡看也不錯,而且完全不需要出 去人擠人或是大塞車。 十月的俄國仍然是一片金黃,但是天氣也越來越不穩定。有時候早上是冷冷 的陰天,但中午就變成溫暖的大晴天;有時候上午看起來天氣不錯,下午卻突然 下起雨。趁著溫度還能維持在 10 左右,禮拜日找同學們一起到地鐵 Парк победы 站,開始我們的「戰爭之旅」 。Парк победы,也就是勝利公園,是用來紀念在俄 國稱為偉大祖國戰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公園的對面有一座和法國巴黎長得很 像的凱旋門(Триумфальная арка) ,關於這座凱旋門,其實有個很有趣的背景故 事。在莫斯科的凱旋門是為了紀念 1814 年俄國在衛國戰爭打敗拿破崙率領的法 國軍隊,而在法國巴黎的那座呢?拿破崙在 1805 年於波希米亞打敗俄奧聯軍 後,終結了神聖羅馬帝國,也把法國的國力推到了一個之前不曾有過的高點。位 在巴黎的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就是為了要迎接這場戰役凱旋班 師的戰士們。十年前法國打敗俄國,讓軍隊從凱旋門返國;十年後,卻是俄國擊 潰法國,並且用同樣的方式來迎接士兵。中國有句話叫「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所描述的就是這種情形。 走進勝利公園,旁邊的雕塑依照發生的年份,告訴我們當年在哪裡發生了些 什麼事情。對於俄國西線的戰役我不熟悉,但我能夠深深地感受到,這場戰爭對 於俄國人來說,不管是心靈上的打擊或是物質上的摧殘,都不是生長在和平當中 的我們能夠想像。來到了勝利公園,就必須要走進位於紀念碑後方的偉大祖國戰 爭博物館(Центральный музей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博物館的學生 票只要 200 盧布,可以觀賞非常多和戰爭有關的文物、人物以及戰略分析。在總 - 18 -


共四層樓的展覽中,我對於第一層的展覽最有感觸。第一層展示了俄國境內各個 共和國,在 1941 到 1945 年間陣亡在戰場上的軍人名冊。每一本書都非常厚,看 著旁邊的說明,每個地區少則數千人,多則十萬人以上。寫在每一本書上的每一 個名字,雖然都只是數千萬人中的一位,但每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家庭的破碎。 俄國在二戰中從被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遭到軸心國的進攻,到 1943 年庫爾斯克會戰開始反攻,甚至最後還順利攻入德國國會大廈,其中的傷亡與損 失真的是無法估計。除了介紹一戰和二戰的俄國英雄,還有年代比較近的阿富汗 戰爭之外,博物館也有西班牙內戰以及中日武漢會戰的特展。西班牙內戰發生於 1930 年代後期,由蘇聯和墨西哥支持的左翼陣線,對上納粹德國、義大利、葡 萄牙扶植的右翼陣線。在高中的歷史課裡,老師告訴我們這場戰爭是二戰的前奏 曲,因為這是 20 世紀諸多代理戰爭中的第一場。至於武漢中日抗戰,則是因為 蘇聯派遣許多飛行員與技術人員協助中國抗日。在武漢戰爭的展覽中甚至有中文 的國民政府文書,包含蘇聯飛行員的派遣令和軍中日記的封面。看完了豐富的展 覽後,在一樓有販賣戰爭紀念品的地方,各種紀念品應有盡有,而且價錢並不會 很貴。對於軍武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參觀模型,有坦克、槍砲、士兵的模型,也 可以買回家自己組裝。 在博物館的後方,其實還有另外一座博物館,而且是座室外博物館。蘇聯的 軍武在世界上赫赫有名,很幸運我們在今天還能看到那些曾讓人為之色變的武器 們。在勝利公園裡面有個擺設 20 世紀蘇聯各種武器的展區,學生票也是 200 盧 布,我個人認為是絕對物超所值。進入園區後會先看到坦克車,有蘇聯自己生產 的,也有德國或是捷克斯洛伐克(得國占領時期)生產的坦克。由於蘇聯是二戰 的戰勝國之一,因此從德軍那裡繳獲了很多武器,這些武器也都能在這邊看到。 除了坦克,還能親自走一遍壕溝,體驗一戰時期的緊張氣氛。園區內有各式各樣 的砲,也有像是火車和吉普車這種後勤補給的交通工具。當然,看完陸軍的裝備, 也要來看看空軍和海軍。在廣場上有好多架戰機,每一台戰機都有屬於自己的任 務。在飛機十分普遍的今天,回去想想 70 年前的情形,不禁對當時軍事裝備的 發展感到讚嘆。蘇聯的海軍並不像日本或美國這麼發達,但也是有基本的海軍實 力。在湖裡頭停放了幾艘小型的艦艇,雖然和豐富的陸軍和先進的空軍比起來是 沒有那麼令人感到震撼,但在一個公園裡面看到這麼多戰船仍然是很特別。蘇聯 除了對德國作戰,在東邊也同樣對日本作戰。在離開園區前,擺放了幾艘日本的 戰車和戰機,肯定也是在日本戰敗時被蘇軍繳獲的。不是軍事迷的我,都能對這 些過去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器大為讚嘆,縱使對武器一知半解,仍然是看 得很過癮。從莫大到勝利公園搭公車只需要 10 分鐘左右的時間,交通上算是滿 便利的,如果天氣好的話其實勝利公園是個很棒的踏青地點。在勝利公園,不僅 可以緬懷過去、了解歷史,還可以大飽眼福。

- 19 -


左上:莫大一景 左中上:偉大祖國戰爭博物館 左中下:坦克車 左下:海軍戰艦 右上:莫斯科凱旋門 右中:壕溝 右下:迫擊砲 - 20 -


※第四週(13.10.14~19.10.14) 莫斯科的天氣漸漸變冷,從上個禮拜的白天 10 度、晚上 5 度,到這個禮拜 以經變成白天 5 度、晚上 0 度。因為上個禮拜我們的文法課與經貿課老師去聖彼 得堡出公差,所以這禮拜要補上禮拜的課,因此讓我感到十分疲累。台灣的天氣 很溫暖,即使是到了十月都還是像夏天,白天的氣溫甚至可以到 30 度以上。然 而,莫斯科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因為濕度較低所以日夜溫差大。就在這個星期五 的早上,莫斯科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下課後到戶外去體驗下雪的感覺,但我 完全不認為這是一件浪漫的事。當雪一直打在臉上,要躲也無處可躲的時候,真 的會希望雪快點停止。從學校往地鐵站的路上正在施工,有好長一段路是鋪木板 的。我發現雖然俄國女人的高跟鞋都穿很高,而且走在路上都是健步如飛,但遇 到被雪淋濕的木板,有好多人都差點在路上滑倒。難怪在雪季要開上合歡山的車 子,都必須先加裝雪鏈,才能進入下雪的地方。 這是我在莫斯科的第四個禮拜,也代表著來到這邊已經有大約一個月的時 間。上學期的課程在十二月底就會結束,因為一月初是他們的聖誕節和新年假 期。在我上課的教學大樓,不像政大有那麼多大教室,幾乎每間教室都是以 10 個人為容納上限。在另一棟以理科為主的教學大樓,就有比較多間大型的教室, 較符合我們對歐美國家的教學印象。另外,在每棟教學樓裡面,都一定會有書局、 學生餐廳和零食吧。不過,在教學大樓裡的學生餐廳,售價比莫大主樓裡的餐廳 還要貴,如果不是真的餓到連十分鐘的路都走不了,回到主樓用餐會比較划算。 我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地方,那就是除了一大早之外,學校裡的學生餐廳總是充 滿了人。在政大雖然用餐時段也是水洩不通,但是只要過了中午一點半或是晚上 七點半,用餐的人潮就會明顯地減少。然而,俄國人的用餐時間很難捉摸,從中 午十二點開始一直到晚上,用餐的人潮都很穩定地維持在一定的量。有幾間比較 受歡迎的學生餐廳,甚至無時無刻都有很多人在排隊。幸好俄國人用餐的速度很 快,所以翻桌率也很高,讓我們不用每餐都要擔心沒有位子坐的問題。 星期二上閱讀課時,老師和我們討論為新生兒命名的問題。經過台灣、日本、 韓國的三方交流,看來中國文化對日韓的影響確實很深。韓國同學說他們現在有 很多名字是來自中國名字,甚至名字也有輩份之分。日本同學則說他們會算漢字 的筆劃,來決定要給孩子取什麼名字。俄國的名字雖然不像亞洲一樣,隨意變更 一個字母都可以是個名字,但有些名字也有他的含意。老師以俄國的菜市場名字 Vladimir(Владимир) 舉例,這個名字有掌握世界(владеть мир)的意思。 俄國有很多名字來自教會,因此也和希臘神話裡的名字有些許重複,甚至還有以 聖人的名字來命名的「命名日」。命名日的意思就是,每天或是每段期間都有一 個聖人的名字,如果是出生在那天的人,就要依照那個時候輪到的聖人名字命 名。因此,生日相同或接近的人,很有可能會有相同的名字。 這個週末受學長之邀,參加了一場「莫斯科斯語所同學會」的火鍋派對。義 開始在臉書看賓客名單時,真的有小小嚇了一跳。因為學長邀請的人,有些是以 - 21 -


前只會在榜單或是正式場合見到的學長,以網路語言來說就是「神人級」的人物。 能夠與這些優秀的學長姐一起聊天吃飯,對初來乍到的我來說確實也是個很大的 收穫。十月壽星 Вася 學長為我們準備了火鍋,並且還有一鍋味道很棒的麻辣鍋。 另外也有學長從韓國餐廳「白鶴」帶來韓式泡菜還有蕨菜,讓大家在等待火鍋的 時候能夠開胃一下。在火鍋裡面有排骨、豆腐、蘑菇、白菜...等佳餚,麻辣鍋裡 則還有羊肉片、雞腿,這頓火鍋大餐真的是相當豐盛。在俄國,平常要吃到這麼 多好料,而且還是代有台灣味的好料,完全不像台灣那麼容易。經過兩輪的火鍋 後,緊接著就是「飯後節目」。學長姐們才華洋溢,先是已經進入外交部工作的 Саша 學長開始表演小提琴,接連幾段德佛札克的古典音樂,已經讓大家沉醉在 音樂的世界裡。接著 Иван 學長也加入了戰局,學長演奏的是 Bassoon,低沉穩 健的聲音同樣很迷人。在經過短暫的彩排後,兩位學長一連演奏了台灣民謠、俄 羅斯國歌、中華民國國旗歌、中華民國國歌,配合剛結束的國慶日。這場聚會充 滿了台灣風情,除了吃台灣味的麻辣鍋、和台灣人一起吃飯、還有台灣歌曲的演 奏。雖然在吃火鍋時已經喝過啤酒,但是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在莫大讀歷史系 博士班的學長教我們玩一個叫「King's Cup」的遊戲,簡單來說就是每張牌都有 對應的指令或動作,而每一輪的輸家就必須要喝酒。我們總共有伏特加、馬丁尼、 啤酒、可樂、雪碧,這也是我來到俄羅斯後第一次喝酒,更是第一次嚐到大名鼎 鼎的伏特加。經過兩個小時共四輪的激戰過後,遊戲總算是圓滿結束,過程真是 令人笑到無法自拔。這場「台灣之夜」的聚會很值得紀念,不僅吃得很飽、喝得 很過癮,也真的非常開心。在天氣漸漸變冷的這個時候,八個人聚在小小的一間 房間裡,更是有中國圍爐打牌的溫馨感。

- 22 -


※第五週(20.10.14~26.10.14) 上個禮拜剛降下這個秋天的第一場雪,這禮拜的氣溫馬上就低到零下十度。 每天出門上課都要忍受著冷風的吹襲,有時還有滿地的雪還有冰,真不敢想像這 裡的冬天會是什麼樣子。也許是上個禮拜的補課,讓這個禮拜顯得比較輕鬆,生 活節奏也比較輕鬆、愜意。十月對我來說是個棒球的季節,因為各國職棒的季後 賽都在這段時間開打。拜時差所賜,每天下課後都可以馬上看到台灣和日本的棒 球比賽,可以說是每天最好的休閒。比較可惜的是因為美國職棒的開打時間是莫 斯科的半夜,剛好是在熬夜和早起的交界,所以如果要看美國職棒的話,相較之 下會比較困難。每天的下午兩點半到四點半左右,陽光都會照到我的房間裡,讓 寒冷的天氣增添一點溫暖的元素。在外面走路的時候,就算有曬到太陽,還是無 法蓋過天氣的寒冷。零下十度的太陽,頂多就是讓自己在覺得很冷的時候,有一 種「我現在比較沒那麼冷了」的心理作用。 莫大最近舉辦類似美食展的活動,會在某一天的某個學生餐廳,把菜色全部 換成某種風格的菜餚。這個系列共有俄羅斯、韃靼、白俄羅斯、亞美尼亞、義大 利、烏茲別克共七種、八天的主題日。雖然留學生和學校活動的接觸比較少,這 邊也不像政大一樣有學校輔導的學生社團幫外籍生辦活動,因此這種開放式的活 動,是我們比較容易參與到的。說到學生餐廳,這個禮拜不知道為什麼,有幾間 學生餐廳都推出了「促銷價」。在點菜的時候,我發現寫著菜名和價錢的牌子, 有些被用筆修改過,而且價錢都是變便宜。縱使我不知道原因,不過看到原本就 便宜的菜變得更便宜,當然還是非常開心。 俄羅斯在 2010 年的時候,由時任總統的梅德維傑夫宣布廢除冬令時間,也 就是一整年都採用夏令時間。然而,俄羅斯人的善變性格也影響了他們的政令。 在今年,他們又決定要廢除夏令時間,以後只使用冬令時間。而這個周末恰巧就 是這歷史性的一刻,如果沒有意外,這個禮拜就是俄國最後一次使用夏令時間。 在夏令時間的情況下,莫斯科比國際標準時間快四小時,與中國十分接近的海參 崴則是比國際標準時間快十小時。廢除夏令時間後,莫斯科就會變成只比國際標 準時間快三小時,也就是我們在地理考卷上用經度計算出來的結果。也就是說, 夏天的莫斯科與台灣相差四個小時,但是之後都會變成相差五個小時。當台灣人 吃午飯時,莫斯科人還睡眼惺忪;當莫斯科人吃晚飯時,台灣人已經昏昏欲睡。 俄羅斯總共橫跨了 11 個時區,從+2 區到+12 區都在俄羅斯的領土範圍內。其實 俄國在 2010 年調整時間時,也同時把薩馬拉時間(+4)以及堪察加時間(+11) 給取消掉。也因為這樣,大部分的歐俄地區才能有相同的時間,這對以歐俄地區 為主的俄羅斯商業發展來說,肯定會讓商業活動的進行更加方便。但是在這次的 調整中,這兩個時區又被恢復,因此今年的這次時間調整,完全把 2010 的那次 給否決掉。好消息是以後冬天在俄國,可以等到太陽升起後再出門上班上學,不 用像現在一樣摸黑出門。至於夏天會不會有太陽還沒落下就到晚餐時間的情形, 就要看看明年這個第一次使用冬令時間的夏天會是怎樣了。 - 23 -


沒有課的星期五,我到位在地鐵 Римская(Rimskaya)站附近的古董車博物 館(Музей ретро-автомобилей)參觀。這間博物館在旅遊書上比較少被提及, 在網路上的資訊也不多,不過我很幸運地找到了關於他的資訊。當天的天氣很 冷,雖然我是中午出門,但完全沒有溫暖的感覺。博物館的大門口不容易找到, 在鐵門上只有一個小小的招牌,不仔細留意的話會以為這是一個倉庫或停車場。 博物館的學生票只要 150 盧布,每週二到每週日的早上十點到晚上九點對外開 放。進入展場後,會看到左右各一排的古董車,這種場面真的很壯觀。以往只會 在電影中的超級富翁家裡看到這種擺設,沒想到自己也能夠被這麼多台名車環繞 著。這些古董車來自不同的國家與車廠,有來自義大利的 Alfa-Romeo 以及 Fiat、 來自德國的 Mercedes Benz 和 Audi、來自美國的 Cadillac,還有一些現在已經不 存在,或是在台灣看不到的車廠。 除了展示世界各廠牌的古董車,俄羅斯自己生產的車子當然也不能漏掉。在 蘇聯時期,最有名的本土車廠是 Москвич(莫斯科人)和 ГАЗ(GAZ) ,甚至當時 最熱銷的車種可以賣到三百萬台。雖然台灣一年也可以賣掉三百多萬台車,但以 蘇聯當時的生活環境和五十 年前的汽車普及度來說,能 夠創下這種成績並不簡單。 博物館內有很多款式的蘇聯 國產車,以前的車方向盤比 較大、後視鏡是立在正副駕 駛之間的儀表板上、而且前 排的兩個座位是相連的。在 這個展區也簡略地介紹了蘇聯的拉力賽歷史。雖然牆上僅僅只有幾張圖片,但現 場有真正的賽車,而且還不止一台。以前的拉力房車不像現在一樣,一看就知道 是專門用來跑特殊道路的。以前的房車和現在的一般汽車長得很像,不僅高度沒 有現在的高,外觀除了贊助商的貼 紙之外,幾乎沒有可以辨認出他是 賽車的依據。除了跑拉力賽的房 車,跑賽道的賽車當然也不能缺 少,更何況俄羅斯上上週才剛舉辦 一級方程式錦標賽。這些帶有歷史 味道的賽車,或許在現在的科技進 步之下,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和對抗 性,但不可否認地,他們是俄國賽 車歷史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看完了古董車、國產車和賽車,已經讓我覺得是不虛此行。不過,精彩的還 在後面!在台灣要看到凱迪拉克的加長型禮車並不容易,在莫斯科雖然出現的頻 率比較高,但也必須碰碰運氣。然而,在博物館內,卻有「看免驚」的各種加長 - 24 -


型禮車。每一台都好氣派、好貴氣,就連車尾燈都像鑽石一樣閃亮,更不用說車 子裡面的裝潢。蘇聯時期的軍備武器很有水準,在古董車博物館內軍用車輛當然 也不可或缺。雖然不像上次去的勝利公園一樣有那麼多種軍武裝備,但是在看完 一般的民用車後,看到這些南征北討用的吉普車、兩棲越野車、三輪摩托車,會 讓人有不一樣的感受。在展場的最裡面,還有蘇聯時期的救護車、警車、消防車, 雖然他們執行的任務和現在差不多,但以前的公務車看起來不像現在這麼專業。 現在的救護車開在路上,我們馬上就能知道他是救護車,但以前的救護車和一般 的汽車很相似,因此反而只像是一台白色的箱型車。 整體來說這間博物館走的是實力派,雖然不像其他博物館一樣氣派,甚至可 以說他就只是一間要買票的車庫,但展出的東西絕對是很有價值。不管是那些名 車,或是蘇聯時期的國產車,還有我最愛的賽車,都是汽車工業歷史上的活化石。 他們曾經是那個時代最時髦的象徵,甚至到了汽車十分普及的現代,開古董車仍 然是一件很時尚、貴族的事情。我本來以為那些車子是因為無法開動,所以才送 到博物館來展覽的,但在離開前剛好看到拖車送了一台車子進來,而且工作人員 還把車子從拖板上開下來。沒想到這些「老爺爺」們竟然還可以行駛在路上,完 全沒有被時間所打敗。在博物館的入口處旁有模型的展示區,有小轎車、貨櫃車、 重型機車、公務車(警車、消防車、機場地勤車...等) ,可以說是讓人目不暇給。 用僅僅 150 盧布的價值看到這麼多 50 年後的「稀世珍寶」 、100 年後的「上世紀 古物」,這間古董車博物館真的是非常物超所值。 離開博物館後,我搭地鐵前往 Третьяковская(Tretyakovskaya)站,但我並 不是要去參觀非常有名的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在地鐵站出口的旁邊有一間美麗 的教堂,以白色和米色為建築的主要配色,簡單又不失優雅與神聖。這間東正教 教堂叫 Храм иконы Божией Матери "Всех скорбящих Радость",以紀念聖母瑪麗 亞為主。在我駐足觀賞的同時,有很多路過的俄國人進到教堂裡面,可見俄國人 對於宗教信仰的虔誠。也許就像台 灣人在經過土地公廟或路旁的各 種廟宇時一樣,會用幾分鐘的時間 向神明祈福。在特列季亞科夫美術 館附近,有很多外觀都很美麗的教 堂,不過因為這邊都是小巷子,所 以教堂之間的距離雖然不遠,但行 人卻必須繞一大圈才能抵達。抵達 莫斯科河的河畔後,我很快就找到 了莫斯科的情人橋。在橋上有新婚的俄國夫妻正在接受親友的祝福,不知道俄國 人是不是都流行穿著婚紗在外面亂晃,因為光是在橋上還有旁邊的公園,就有好 幾對新人都穿著婚紗與親朋好友一同慶祝。情人橋上面的樹掛滿了愛情鎖,象徵 把兩個人的心緊緊鎖在一起。在橋旁邊的人行道上,同樣充滿了串滿愛情鎖的鐵 製人造樹,讓一整排的人行道都是愛情鎖,這樣的畫面是既浪漫又壯觀。 - 25 -


在情人橋旁邊有雙層觀光巴士的候車站,情人橋離紅場、克里姆林宮、救世 主大教堂這些景點都不遠,因此這邊也是很多遊覽車的臨時停車場。既然來到了 情人橋,當然就要去莫斯科河對岸的救世主大教堂(Храм Христа Спасателя)看 看。救世主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最大、命運最坎坷的東正教教堂,於 1812 年 由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下令修建。這座教堂是用來感謝救世主耶穌基督將俄羅斯帝 國從失敗中拯救出來,也就是協助俄國在俄法戰爭中打敗拿破崙的法國。救世主 大教堂採用的是拜占庭式建築,因此教堂內部與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 大教堂(Ayasofya)有許多相似之處。從地鐵站出來後看到的是教堂的側面,在 教堂的東北面有亞歷山大二世的雕像,他因解放農奴而被稱為解放者,但當時的 農民仍然沒有辦法獲得自有土地,所以最後被激進的左翼份子暗殺。從地鐵站的 出口可以通往教堂的正面,路上有些賣紀念品的攤販,也有幫人家拍照的攝影 師,可見這裡是個非常有名的旅遊景點。救世主大教堂雖然在 1860 年完工、1883 年完成內部裝飾,但在 1917 年的十月革命後隨著東正教教會一起遭到查封。共 產黨在 1931 年炸毀救世主大教堂,在原址興建世界最高的大樓「蘇維埃宮」 ,但 這棟預計有 415 米的建築,最後因為缺乏資金、洪水侵襲與二戰爆發,所以並未 建成。赫魯雪夫主政時期,把這個飽受水患的工地索性變成由公眾游泳池和地鐵 站(Дворец Советов,1957 年改名為 Кропоткинская)。當時這是一座溫水露天 游泳池,在俄羅斯的社會中十分先進,是蘇聯政府在鐵幕底下偷偷向西歐國家學 習的成果。 蘇聯解體後,東正教會決定重建救世主大教堂,在斥資超過兩千萬美金後, 教堂於 2000 年正式完工。教堂高 103 米,可以免費進入參觀,但不可以拍照、 攝影、使用手機、大聲交談。來到救世主大教堂,一定要進到教堂裡面去參觀, 不然真的太可惜。裡面的壁畫、雕刻、聖像、蠟燭,營造出十分莊重且神聖的氣 氛,在這樣的氣氛下,讓教堂內部顯得非常夢幻、華麗。雖然我不太認識教堂裡 面的那些聖人和東正教故 事,但抱持著一個觀摩學 習的心態,我看到俄國人 在宗教信仰上十分謹慎的 一面。不僅神職人員不停 地清理燭台上的蠟油,讓 燭台呈現最乾淨、完美的 一面,就連販賣宗教書籍 和項鍊的攤位,都特別在 櫃台張貼告示,要求旅客不得自行觸碰這些神聖的東西。教堂外面同樣也有販賣 紀念品的地方,因為如果教堂內有活動的話,遊客是不能進去的。教堂內的美難 以用言語形容,對於信仰基督教的人來說,這間教堂肯定是一個很豐富的知識 庫。在教堂的四個大門上都有雕刻,在外牆上也有聖像和十字架,就連教堂四周 也有充滿宗教元素的小塔樓。在教堂後方有一座主教橋(Патриарший мост) ,連 - 26 -


接著莫斯科河的兩岸,也連接著 Болотный остров(Bolotnyy Island)。在這座因 莫斯科河短暫分流而形成的島上,總共有五座對外連絡橋梁,一座直通聖巴西爾 教堂、一座直達克里姆林宮、一座則是與救世主大教堂相連,另外兩座分別前往 莫斯科的東部和東南部。在主教橋上可以看到莫斯科河,也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 內的塔樓和教堂頂端。由於這是一座行人專用的橋,所以在上面可以悠閒地漫 步、享受迷人的河畔景色。

來到莫斯科已經滿一個月,因為任何開銷都要自己處理,所以很能了解這邊 物價的波動。美金匯率已經從剛來時的 1 美金=37.5 盧布,到最近的 1 美金=41 盧布。至於盧布和台幣的關係,也從以往我們熟知的幾乎一比一,到現在盧布已 經快要貶值到 1 盧布=0.7 台幣。在這邊買 100 元的東西,相當於在台灣大約 70 到 75 元之間,這對留學生來說是個滿不錯的消息。雖然盧布貶值,但俄羅斯的 市場也不笨,當然還是要維持一定程度的收支平衡,所以物價也悄悄地在上漲。 莫斯科在幾年前已經超越東京,成為世界上物價指數最高的城市。來這邊當窮苦 留學生的我,雖然沒什麼機會感受到這裡的高物價,但就連很便宜的大賣場商品 也都開始漲價了。俄國的大幅漲價通常是在過年的時候,也就是用新的一年來表 示新物價的實施,就連地鐵票、學費、住宿費也是如此。因此,我相信現在的漲 價只是初試啼聲,明年肯定會有更誇張的漲幅。

- 27 -


※第六週(27.10.14~01.11.14) 十月已經進入尾聲,路上的樹葉都由黃轉黑,生氣蓬勃的景象也逐漸消失。 在前一陣子進入零下世界並下了雪後,這個禮拜的天氣倒是有回升的趨勢。經過 上個週末的時間調整,顯現出了高緯度地區冬季日照時間短的特徵。太陽大約在 早上七點半到八點之間升起,但 不到傍晚五點半就會落下。雖然 莫斯科不會出現永夜或永晝的情 形,但真正進入冬天後肯定也會 有摸黑上、下課的情形。最近這 段期間沒有下雪,除了因為氣溫 回升,另外也因為濕度大幅降低。這個禮拜的濕度大部分在 70%以下,不像前幾 週常常超過 90%。根據 mail.ru 的氣象預報,莫斯科最冷的時候是在一月底,因 此還有一段時間可以來適應這裏的冷天氣。 星期四下課後我到地鐵藍線的 Партизанская 站,去參觀各國遊客都很愛去 的紀念品市集──Измайловский рынок。這個市集在俄文中的讀音很像中文的 「一隻螞蟻」,所以有很多中國人或台灣人就直接叫他一隻螞蟻市集。平日因為 觀光客不多,許多攤商也就索性不出來擺攤,因此當天的選擇並不多。在這個市 集裡頭,主要販賣的是旅遊紀念品,像是俄羅斯娃娃(матрёшка)、景點磁鐵、 俄羅斯字樣衣服...等。其實每一攤賣的東西都差不多,價格也沒有太大的差異, 不過每個老闆都會跟你說他的最好、最便宜。如果不會說俄文,這邊的攤販幾乎 都會說英文,雖然帶著濃濃的中亞腔,但是在溝通上是不太有問題的。俄羅斯娃 娃有很多種主題,有最常見的俄國童話故事、20 世紀俄國歷任政治領袖、世界 名人系列,慢慢選購的話一定可以選到自己喜歡的樣式。 在眾多商品之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各式各樣的徽章。俄國因為歷史背景的 關係,所以徽章曾經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象徵,而現在則是民族光榮的證明。蘇 聯曾在 1980 年舉辦奧運,這也是蘇聯唯一一次舉辦奧運。在攤子上有展示了各 種運動項目的徽章,雖然不知道是真貨還是仿冒品,但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物 品,對我這個運動迷來說特別有興趣。不過,光是一個 80 年奧運的紀念徽章, 就要 200 盧布,尺寸比較大的還要賣到 300 盧布。一套五入的俄羅斯娃娃也才 250 盧布而已,相較之下買徽章變得很不划算。俄國人熱愛踢足球,而且光是莫 斯科就有五支職業足球隊,在紀念品店也有這幾支足球隊的加油毛巾和旗子,還 有印有球隊 logo 的 t-shirt。假日的「一隻螞蟻」,勢必會跟我這次去是不一樣的 情形,但是在平日才有辦法一攤一攤慢慢看,假日的時候市集內人擠人,要好好 挑貨一定很不容易。 在市集旁邊還有一群城堡式的建築,可以直接連到市集裡面。這個很像童話 故事的地方叫 Кремль в Измайлово,裡面有伏特加博物館,還有幾間幫新人拍 婚紗照的公司。在伏特加博物館前有個有趣的告示,上面寫了喝酒的 365 個理 - 28 -


由。俄國人很愛喝酒,這個看起來很滑稽的告示,也反映出了俄國人的生活態度。 喝酒的理由,包含了名人的生日、世界重大事件、俄國歷史事件,我去的時候是 10 月 30 日,這天的理由是:馬拉度納生日(День рождение Диего Марадоны)。 在這個園區的外面,停了非常多台的加長型禮車,為這個華麗的城堡增添不少貴 族的氣氛。這麼多台禮車停在一起,這個畫面實在是很難得,而且也不是因為有 什麼特別的活動,就只是單純把車停在路邊。可惜的是,平日的人潮真的很少, 搭配著陰天的憂鬱氣氛,讓這個美麗的地方增添了一些冷清的感覺。 十月的最後一天,我來到了離莫大非常近的麻雀山(Воробьёвы горы)。從 莫大主樓走到麻雀山只需要大約 10 到 15 分鐘,可惜之前整片金黃的人行道已經 不在,只剩下凋謝的花朵和 黑黑的落葉。我去的時候剛 好是陰天,所以沒能看到莫 斯科市的景色,只能看到比 較近的地區。此外,麻雀山 觀景台正在整修,因此只能 從觀景台下方的步道眺望市 區。從麻雀山上可以搭乘纜 車到莫斯科河畔,而且是開 放式的纜車,坐在上面肯定能感受到陣陣寒意,幸好這條纜車道並不長,不然冬 天搭乘一定很痛苦。在麻雀山觀景台的旁邊有間教堂,造型十分美麗與典雅,從 步道走上來馬上就會看到。這間教堂叫 Храм Живоначальной Тройцы,俄文的 Троица 是三位一體的意思,在教堂的外牆有很多聖像的壁畫,看起來是一間很 傳統的東正教教堂。有趣的是,在步道上來的方向,掛了一張紅布條在教堂外牆 上,上面寫著「Поддержали в Крыму, поможем на Украине!」 (支持克里米亞半 島,我們一起幫忙烏克蘭)。對俄羅斯人來說,幫忙烏克蘭,應該就是指幫忙烏 克蘭的俄國人回到俄羅斯,可見俄烏關係確實是件連教會都關心的大事。 - 29 -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