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g Scholars Network Newsletter (Mar 2014) (Chinese Version)

Page 1

2014年 3月


目录 热点关注 新潮节拍器——辣椒仔

3-4

一个跨文化学生的创业故事

5

年轻人的老歌

6

兼职创业——职业规划培训班

7

最新动态 2013冯氏学者领袖年会最新消息

8-10

冯氏学者北京分会最新消息

11

冯氏学者新鲜事 香港分会 黑暗中的对话&Mr.X

12

2014创不同论坛

13-14

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展览参观记

15

大陆在港交换生的烧烤聚餐

16

香港理工大学交换生后期聚会及香港大学迎新聚会

17-18

上海分会近况

19

新加坡分会近况

20

牛津歌乐斯合唱团在香港及澳门的巡回演出

21

非凡时刻 于尼日利亚小额信贷银行当志愿者的体验

22

我在北京参与的志愿者项目

23

一日为 Boilermaker, 终身为Boilermaker

24

孤儿院志愿者

25

编辑部成员

26-27

活动预告

28


One Fresh JALAPEÑO

Beat Farm创始人John Hunchar、 Ben Harmer和刘肯立

刘肯立 (FS2009-10,普林斯顿大学)创立了以音乐为主导的产品研发公 司Beat Farm。 我和刘肯立第一次见面是在刚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前几周里,那时我们一起 为解决多变量微积分的题目而奋斗。很快,我发现肯立在设计上的极大潜能。 他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必然有技术上、计算以及实践方面的能力。特别的是, 肯立也拥有如艺术家般独特的创造力。也许因为他在纽约长大,以及他对时尚 的触觉、打碟和霹雳舞方面出色的表现,同学们都称他“Kenny Fresh”(新 生肯立)。

1

Kenny你好,感谢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 可以跟我们讲讲Beat Farm么?它现怎么 样?一切都是怎样开始的?

我当研究生的时候和两个朋友Ben Harmer和John Hunchar建立了以音 乐为主导的产品研发公司。一年半之前我们做关于极限运动(特别是雪板 运动)的毕业论文的时候萌生了创立Beat Farm的想法。在做了大量的用户 调查和设计,反复测试之后,我们创作了一款能够为生活中最刺激的时刻 提供完美的计时音乐产品。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完善产 品设计、工程制造,以及用户体验。我们于一月份透过Kickstarter网络平 台推出辣椒仔之后, 现在我们全力专注把我们的构想制作成一个独立的应 用程式。

2

3

这个项目成功路上有哪些挑 战?有些是否比你预料到的 还要困难的?

这听起来很棒!那么你在公司里分别扮演了 怎样的角色呢?你们三个人是怎样分工的?

我在公司里是主导产品设计。从视频编辑到图像编辑再到产品的实体 设计都是由我来完成的。讲到职责划分,我们三个人配合得很好。宾大的 IPD项目有设计、商业以及工程的学科,而我们每个人的背景都不同。我们 很幸运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学科,John (主管工程)具有机械工程学的背 景,Ben (主管商业)具有创业的知识,而我(主管设计)有着设计的背 景。尽管我们三个人分工明确,但也难免我们的业务会有所重叠。

3

他的朋友和家人得知他建立自己的 新产品公司 Beat Farm,一点都不感到 意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综合产品设计 (IPD)硕士精英项目中,肯立、John Hunchar以及Ben Harmer组成了一支实 力强劲的三人组。随后,他们创建了 Beat Farm,并带来了最新的热门产品 The Jalapeño(辣椒仔)。The Jalapeño是一个为极限运动而设的自动 节拍器。它的设计精巧、耐用性好。雪 板、滑板、小轮车、霹雳舞和其他的极 限运动的爱好者们可以把这个装置绑到 他们的运动器械上去,边运动边用它来 听音乐或者节奏,而且节拍可以随着他 们的步伐和动作而自我调整。产品在一 月份初上市的时候,深受用戶爱戴。

我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 我们究竟要设计出一个怎样的产品 给我们的潜在用户,并且专注于能 带来最抢手的产品和最佳的用户体 验的功能。出乎意料之外, 要让客户 了解产品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并不简 单。这是一个的独特的概念,因此 用语言来帮助人们理解一种感受是 特别具有挑战性的。


产品和最初的设计相差多远? 4 是什么引发了这 些改变? 在辣椒仔推出之前, 最初辣椒 仔的设计中有胶带、纸板和电路试 验板(我们亲切地叫它“Slompbox”)。这些设计是为了使产品 能够在寒冷、潮湿以及颠簸的山地 条件下使用。我們的公司發展最近 由硬件轉向軟件, 主要原因是 Kickstarter推出之後我們學到了寶 貴的一課。技术型的产品,每一个 功能以及软件都必须做得很专注。 于形状上、功能上和用途上优胜的 产品, 往往能够从一众产品中脱颖 而出。它们的成功不在于功能多, 而是因为它们仅仅做了必须做的事 情。因此我們決定全力建立非常強 大的互動體驗。基于样机测试的结 果以及使用者的反馈,我们不断地 完善产品以及用户体验的设计。当 我们把线路板缩到最小的时候(电 池大小),就形成了产品最终的模 样。产品的名字辣椒既粗犷又有趣, 这名字也促成了产品最终的外观和 整体感觉。

7

5

你在经纶慈善基金资助的LLIC项目(“生活、 学习、交流在中国”项目)在你的人生和职 业生涯中是如何帮到你的?

除了能够遇见很多优秀的人并建立长久的友谊之外,我也有机会在两 个完全不同的组织工作。 看到每个组织的运行方式的不同,更加激发了我对产品设计的兴趣。 在亚洲的生活和工作帮助我为Beat Farm奠定职业基础。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还经 6 历了 什么? 读研究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意识到设计是我真正想从事的 职业,也帮助我在工作上建立了 自信。

在你的的生活、工作和公司中 有哪些人给你的印象最深?

很难具体地指出哪些人,但我 的家人和朋友在这几年里一直非常 支持我。

在推出Beat Farm

时你是 8 怎样平衡好其他的的同 事情? 我经常去健身房,那儿可以释 放压力。我也会去跳舞。同时,我 也给其他公司做一些项目。

9

对于那些想成为研究生或者 从事创业的冯氏学者读者你 有什么建议? 专注构思能牵动心思以及与 你生活有关的事情。不要害怕去 冒险,要尝试新的事物。不要忘 记享受这一切带来的的乐趣。

和Beat Farm的未来会怎样?你想把 10 最后,你 它带到何方?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新产品么? 最初我们想改变人们创建音乐和感受音乐的方式。于是我们把产品定位为一种提 升人们经历的一种方式,给使用者带来一个新的度纬,并把他们的创造力带上一个 新的水平。当我们与一些音乐人提及如何利用这个产品来表演或是把他们的音乐修 改得更加复杂时, 他们都显得相当兴奋。每次我们把产品拿给运动员的时候,他们都 按着自己的项目为产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当别人说出对产品的期望时,我们 都会很激动,巴不得马上看到更多人使用我们的产品。还有一些人建议把它放到他 们的狗狗的身上让它们可以到处跑。 当我们把“辣椒仔”拿出去实验的时候,它总会带给我们一些欢乐!到最后这再 也不是一些什么严肃的事情了,而是有关享受它带来的乐趣。如果我们能够让人们 拿到它,动起来,开始创造力的生活,那么我们就真正得到了那种我们想要的辣劲 儿。“辣椒仔”的发挥空间还有很多。这仅仅是开始。

4


热点关注

最新动态

冯氏学者新鲜事

非凡时刻

一個跨文化学生的創業故事

Louis von Guionneau(小鹿)(FS2013-14,牛津大学) 刘文魁(FS2013-14,中国人民大学)译

我现在是牛津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主修汉语。2012年,我在北京大学学 习,有幸成为了冯氏学者。在中国交换的经历启发了我创建www.kandongsee.com的想法。这个网站主要帮助中国学生在海外留学时有更好的体验,提 供有关西方不同国家的文化、学校以及课程的资讯,而这些资讯都是由西方顶 尖大学的学生提供的。 我在中国有一些教育方面的体验, 而这些体验启发我去成立这个网站。 2011年暑假我曾在中国的一家大型办事处实习;去年暑假,我在一家私募基 金公司工作。这家公司一直考虑在中国投资一所国际学校。因着这些经历以及 我与一些到海外留学的中国朋友的交流,我意识到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 很多人想去国外,但是他们对外国留学的认识少之又少, 很难作出决择。结果 他们只好盲目地选择留学目的地(而中介公司却收取高昂的费用来完成相关程 序)。这驱使我去组建一个团队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2013年4月份开始。 时至今天已经有7位核心团队成员,主要来自牛津大学。除此以外,还有16位 来自世界各地的兼职作家和翻译人员。我们的团队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西方 人,中西方青年才俊强而有力的合作正是我们的基石。 从一开始,网站的反馈就很积极,我们确信我们有能力保持住这个势头。 网站的亮点是我们的博客,里面包含了轶闻趣事以及有用的各国文化。多篇文 章大受好评的,像“遇见英伦贵族:6招找出校园里的英伦富二代”、“冰球 傻瓜教程——教你轻松拿下加拿大国球”接下来,我们将集中推出中文版的可 视校园导览板块,并配有当地学生的在线问答。

www.kandongsee.com 5

Louis 是牛津大学的三年级本 科生,主修汉语。他酷爱中国文化 和汉语语言。他曾在北京居住8个 月。在北京期间他开始萌发 Kandongsee的想法。他可以说一口 流利的普通话和德语,懂些法语, 以及一些基础的俄语。他有一半的 德国血统、一半的美国血统,在伦 敦长大。他也热衷于体育运动,热 爱水球和游泳。


的 人 歌 轻 老 年 陈嘉文(FS2013-14,厦门大学) 刘文魁(FS2013-14,中国人民大学)译

况下你组建了自己的无伴奏 1 在什么情 乐团(阿卡贝拉)? 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是校阿卡贝拉合唱团(名叫Princeton Nassoons www.nassoons.com)的成员。我的伙伴们音乐出色,性格开 朗,曾一起去过很多国家表演,包括德国、巴西,加利福尼亚等等。毕 业后,我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纽约各自有了工作,却不能忘懷当年的阿卡 贝拉合唱团。我们发现尽管所有的城市都提供阿卡贝拉合唱团, 在偌大的 纽约,都找不到一个乐团无论在演出质量还是团员间的情谊可以跟 Nassoons相媲美。于是,我跟原来合唱团里的一个朋友决定建立一个新 的合唱团。因此, Manhattones合唱团就诞生了。

2

你们是怎样组建乐团的? 当中遇到了那些困难?

起初建立Manhattones的时候只有我们两个人,前路茫茫。我们马 上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建了一个网站www.manhattones.com。 我们的乐团保留了Nassoons的风格,演唱经典曲目(爵士、摇摆、嘟・ 喔普)。 针对我们的目标客户,我们的网站着重保持一个既优雅又专 业的常青藤联盟形象。除此以外,我们在谷歌和必应等大型搜索引擎上 ,设置关键词广告。就是这个原因, 网站发布后,前来预定咨询的人络 绎不绝。 令我们惊喜的是,演出人员还没定下来的时候,前三场的演出已经被预 定的满满的了。 而招募合唱人员在纽约这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绝不是问 题,何况在Nassoon和耶鲁Whiffenpoofs(美国最老的阿卡贝拉)合唱 团成员都是我们的朋友。从那儿招募了十来个人之后,我们就开始了我 们第一场演出的彩排。

3

朱文欣 (FS2009-10, 普林 斯顿大学) 创办了纽约市手屈一指 的男子阿卡贝拉合唱团Manhattones。 我们很高兴邀请了文欣分享创办合唱团 的经验。 文欣来自密西根安州, 2012于普林斯 顿大学运筹学及金融工程毕业。他在大 学时致力参与各样音乐项目, 包括阿卡贝 拉和合唱团。他也于不同歌剧作品如《 魔笛》、《Nero Artifex》和《埃布尔. 赫林》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他现时于纽 约市一家名为New Holland Capital公司 负责对冲基金投资。

你怎样来描述你的组建过程? 目前乐团情况如何?

任何一个乐团的建立都是充满挑战的。团员们还在学习歌曲,每个人 都努力地适应其他人的声音。在一个月的紧张的排练之后,团员之间相互 学习提升,我们的声音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终于我们的和声变得非常优 美。我们的第一次演出(包括求婚典礼、珠宝商的盛大晚会,以及一个结 婚典礼)获得了圆满成功。我们从那时起也一直在保持这个蓬勃的势头。 我们现在大约有12个人,大约每周排练一次。二月份,我们要给弗吉尼亚 州的一个高级旅馆Homestead Inn的顾客进行表演,那是一场激动人心的 旅程。

4

你能给未来的青年领袖一些 什么建议?

我认为领导力的第一步是主动。 很多人能在正确的条件下能成为伟 大的领袖,但很少有人有足够的勇 气去迈出第一步。就比如我最近对 配音很感兴趣,而正因为我发布了 一些视频并在网上建立了联络平台 (Twitter: @kzvoices),我才能够 获邀请为一个获奖短片“零”,做 中文旁白。(视频请见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EUc3aK4vzig)。总的来说就是要 主动出击、做你喜欢的事情、不要 害怕改变。

6


兼职创业——

职业规划培训班

张驰 (FF2012-14, 哈佛大学) 刘文魁 (FS2013-14, 中国人民大学)译 作者简介: 张驰(Jason),目前在攻 读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主 修国际发展(MPA/ID)。他曾在 波斯顿咨询集团(BCG)北京办事 处工作。 他目前正在周游美国各大滑雪 场。在空余时间里他喜欢羽毛球, 也喜欢下国际象棋。

在大学期间,那些有很多工作经 验的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那时开 始,作为回报,我也很愿意向需要帮 助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职场发展经 历和看法。作为第一批从事咨询的外 语系学生,我经常回到我的母校北大 外院向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故事。对 于一个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我走的 是路跟大部份人不一样。我想向他们 传达的信息是他们所拥有比他们想象 的要多的选择。 然而在北大的一次招聘展示上, 一位来自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生跑过来 向我说到他们同样也需要我的帮助。 这个请求使我感到惊讶,我本以为只 有那些来自于非金融、工程专业背景 的同学会需要我的咨询。我过去以为 这些来自于金融专业的学生会很容易 地联系上他们的校友,并且能够经常 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然而, 当时他们 的真诚让我感到我有责任来帮助他们 。从那时起,我一直主动地寻找机会 以建立向所有人开放的指导项目。 在2011年末,经过了四年的咨询 工作,我找到了这个机会。我跟一个 年轻人进行面谈,他对咨询的热情让 我印象深刻。当我向他分享我对于提 供指导项目的想法时,他立刻就想到 了美国也有类似的做法,并且他也愿 意承担大部分的运营工作。在2012年 3月份,我们建立了一个三人团队。我 向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咨询的提议也得 到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正 面的响应和接纳。

7

接下来的两个月是我人生中最疯狂的一段时光。我必须从我的日常工作中挤 出每一分钟以投身于这个就业指导工作坊中。包括编写和探讨教学材料、审阅 200多份申请、面试入围的学生、排演授课计划、招募志愿者、邀请客座嘉宾, 并做后勤协调。就这样,我每天最少工作18个小时,周末与我早已不复存在。这 确实是很疯狂,虽然我身体上很疲惫但我精神上却十分振奋。 2012年5月份,我们的第一期工作坊开始,当时有学员20人。我们向他们提 供了为期两周共7次课的工作坊,其中包括基本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框架、面试的模 版、模拟小组面试,以及现场实地练习。在第二期里,我们招募了30名学员。 去年,一个学员向整个团队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感谢信以表达她对我们提供 的职业训练的感激之情,并分享了她获得咨询工作的好消息。 当时的情况看起来都很不错,但我知道我们正面对可能是致命的问题。自从 我来到美国学习以后,工作坊的运营工作几乎暂停了。那时我不可能夏天飞回中 国来教学,另外团队的另两位核心成员也因他们的正职工作越来越忙碌。我到访 过一些著名的咨询平台看看是否能参考他们的营运模式,但我的结论却是他们的 模式并非理想。他们要么是因为小组成员的时间不统一,成员之间缺乏协调,要 么是在平台上投入过多的精力,使他们的正职陷入危机。以兼职的身份来继续运 营工作坊似乎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然而,以全职的身份运营仍然不可取,因为 那两个工作坊的收入仅仅是团队每名核心成员现有正职工作工资的四分之一。 除了资金方面以外,工作坊创办人之间就工作坊的目标也很难达到共识。其 中一个成员想把它打造成为第二个咨询训练营,而另一位则更注重其社会影响力 。而我就想透过这个平台来宣传商业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是我被借调去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所得的启发。我清楚地知道,没有一致的目标 我们很难向前迈步。 此外,即使我们能够就工作坊的目标达成一致,我们能否给社会带来价值仍 是一个疑问。如果北大的学生已经能够享受到其他院校的学生不能享受的各种服 务,我们怎样保证我们提供的服务不会为社会不公平增加新的压力?我们怎样确 保我们的“为善事者诸事顺”的基本观念会被参加我们工作坊的学员所接纳并请 在他们未来工作中得以实践? 最后,我扪心自问,创业对于我来说是否是一种回报社会的有效方式?长久 以来,我一直回避风险。使我开启这个工作坊的关键理由是我认为我已经找到了 一种完美的商业模式,它结合了咨询、培训以及投资。然而,复制这个模式绝非 那样容易。找到正确的目标、人才、资金都是工作坊前进路上的挑战。也许,我 应该专注于我目前的工作,做好自己,一点点地改变。最后,我想说,创业仅仅 是一种方式但绝不是目的本身。


热点关注

最新动态

冯氏学者新鲜事

非凡时刻

2013 (FS2010-11, (FS2011-12,

) )

2013冯氏学者领袖年会在11月 23日于上海成功举办。此次年会主题 为『年轻领袖在数码化时代的影响与 机遇』。是次年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 105位冯氏学者出席,并邀请了来自

早上BROWN博士和大家分享了在数码化时代中, 工作和学习方式上面对 的巨大变化。并和与会者展开了生动的提问和回答环节。冯氏学者们于午餐 期间,相互认识和交流。午餐过后,KELLY先生和他的团队举办了一个别开 生面的工作坊。工作坊让参加者透过社交平台LinkedIn和Murally进一步认识 团队合作和社交网络的力量。 生动的提问和回答环节

冯氏学者们在用InMaps

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咨询 教授John Seely BROWN博士,以及 来自冯氏(1937)管理有限公司 Innovation, Design, Change 的 Richard KELLY先生作为本年年会的 演讲嘉宾。

在年会的最后环节,来自香港分会,新加坡分会,北京分会和上海分会 的代表们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分会的发展,以及对未来建设分会的期望。

8


在举行年会的前一天,有超过40位冯氏学者参观了上海利丰集团的办 事处。利丰发展(中国)董事赵丽娟小姐首先向大家详尽地介绍利丰集团的 发展和历史。冯氏学者们对利丰集团如何通过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模式来 达到客户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经营和质量控制上的需求等深有启 发,并感叹利丰集团现今在业界取得的卓越成就。他们还参观了员工餐厅、 健身房以及陈列了各式各样的客户产品的大楼。冯氏学者不仅目睹了利丰集

赵丽娟小姐介绍利丰集团

团的商业价值,还切身体会到利丰集团高质量以及便捷的工作特点。 在年会结束的第二天,冯氏学者上海分会组织了七宝古城的观光之行。 七宝古城建于北宋时期,其传统的中国建筑、博物馆和小街食物吸引了众多 游客。冯氏学者被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都安排了不同的任务,诸如拍钟楼和 石拱桥的照片等。 通过这次年会,冯氏学者彼此认识并建立了友谊关系,会后还在上海游 玩观光了一番。

参观上海利丰办公室的展览厅

七宝古镇

在南京东路观光

叶耀文 (FS2013-14, 香港中文大学) Brown博士分享了他对当今稳步迅速发展的时代的看法。在世界大战之后迅速的发展时期,接着就进入稳定时期。 然而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又要面对这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在当今社会里,要快速和主动地学习。作为一名 理科生,我看到日益变化的科学和技术。我意识到一定要在自己的领域里与时并进,才可以领导我们的下一代。 对于我自己来说,去了解一个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当地的食物。我也和其他冯氏学者一起参与到了七宝古城的 观光之行中,我发现了古城中许多特别的食物。我尝试了很多不同的食物,发现他们别有一番风味!

9


简思恬(左起第三位)和叶耀文(右起第三位)

简思恬 (FS2012-13, 伯纳德学院) 今年的冯氏学者领袖年会给了我一 个非常好的机会去和其他冯氏学者认识 和交流。我不仅欣喜的重遇了去年年会 上碰到的冯氏学者,更高兴的是有机会 认识新的冯氏学者。我真的为自己是这 个广大的社交网络中的一员以及自己能 够成为冯氏学者感到骄傲。 Brown博士的演讲真的让我深受启 发。他通过自己的画和讲述成功事例等 多种方法将自己和听众们联系了起来。 我很有感触他提到的一个关于Dusty Payne的成功事例。来自夏威夷的茂宜 岛的Dusty Payne认为他和他的朋友可以 成为出色的冲浪手,于是组建了一支队 伍,之后更成为了冠军冲浪队。他提醒 我们在当今世界,一个好的想法可以通 过社会媒体得到意想不到的反响。不仅 如此,人们在彼此的想法基础上还会有 更好的主意。也就是说,创意在一个团 队合作过程中相当重要,而竞争相对来 说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黎建贤 (FS2012-13, 新加坡管理大学) 我从Brown博士的演讲中获益良多,我学习到在当今的数码化时代中, 如何领导和创立一个团队前进。这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创业家来说 非常实用,它帮助我预见了我真正想建立和着手经营的企业类型。整个年会 的组织真的非常出色,它给予来自世界各地的冯氏学者相互认识和交流的机 会。由Kelly先生和Aram先生给大家生动示范的LinkedIn和Murally,内容不 但创意十足,更让我们在这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关于职业生涯的一课。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收获丰富的周末,我不仅认识到很多新朋友,并刺 激了我对领导上的一些想法。我希望借此鼓励所有的冯氏学者们抓住经纶慈 善基金会提供的这些难得的机会。

七宝美食

冯爱达 (FS2013-14, 威廉姆斯学院)

黎建贤分享LinkedIn InMaps

在刚过去的夏天我完成了在上海的Learn, Live and Intern in China (LLIC)课程培训,我非常高兴再次有机会回到上海来参加今年的冯氏学者 领袖年会。 下午的部份主要由Kelly先生带来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工作坊。这场工作 坊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合作和社交的力量。参加者于不同的话题上互相访 问,并将结果与其他观众们分享。整个工作坊过程中,有不少让所有人发 笑的有趣故事。Kelly先生透过图表展示了我们于LinkedIn的社交网络,他 的分析带来了很多令人惊讶的结论。 于年会之后, 我和几位在会上刚认识的冯氏学者决定一起去体验一番经 典的「假购物」。在逛了一些商店和买了一两副眼镜后,我们在上海有名 的「小杨生煎」餐馆享受了一顿美食。这真是一次让人难忘而且令人兴奋 的一天。

冯爱达(左起第二位)和其他冯氏学者品尝生煎

10


分会动态

(FS2013-14, (FS2011-12,

)

)

北京分会致力于加强北京地区冯氏学者的交流,以及拉近学者们之间的联系。分会现在的主席是张智。北京分会在过 去的半年里举办了许多交流活动,以下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活动:

A

2013年8月, 第一批次的行前聚会在中国 人民大学展开。新旧冯氏学者们聚首一堂,聊 天谈话并参与游戏。通过这次行前聚会,即将来到 香港的新一批冯氏学者们认识和了解到了香港生活 和学习的基本情况。接着下一学期,第二批次的行 前聚会又分别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 学中相继展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伙伴 计划』,新一批冯氏学者们借此宝贵的机会和『伙 伴』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对话。

B

2013年11月23日,北京分会的冯氏学者

们参加於上海举行的冯氏学者领袖年会。在年 会期间,北京分会主席张智於台上与在座优秀 的冯氏学者们分享了北京分会近来取得的成果 和对未来的展望,更表达了分会对未来能与更 多志同道合的冯氏学者交流以及扩大社交网络 的期望。

「伙伴计划」是冯氏学者北京分会提出的一项新 计划,旨在联系不同年间赴香港大学交换的冯氏

「会友录计划」致力于将来自不同大

学者。他们组成三人或一对一的模式,較早年份

学的冯氏学者们聚集起来,相互认识

的冯氏学者给即将去交流的同学提供建议。这项

了解。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年份冯氏学

计划将使不同年份的冯氏学者关系更紧密。「伙

者的联系,而且通过该建立和分发校

伴计划」为期一学期,在新冯氏学者赴香港大学

友录,大家会对冯氏学者大家庭的成

交流期间進行。在此计划结束后,我们也鼓励

员有更多的了解,通讯录会收集诸如

不同年赴港交流的冯氏学者们能继续保持和

C 11

加强联系。

大家的个人背境,家乡,生日,来自 的学校,兴趣爱好等等的信息。

D


为迎接新年的到来,香港的几位冯氏学者来到了位于美孚的黑暗中对话( DiD)。到场的7位冯氏学者此前均没有体验过这一活动。DiD是一家创办于德 国的社会企业,致力于增进大众对有视觉障碍的人所面临的生活中的挑战的 了解,并向视觉障碍者提供工作岗位。我们的导游都是有视觉障碍的,尽管 活动在一片漆黑中进行,他们却能自信满满的带领我们完成在黑暗中的种种 挑战。活动中。用手辨识盲文的困难程度让我震惊,同组的其他人也深深感 到此次活动让他们对盲人面临的生活中的挑战与调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Mr. X 第二天晚上,结束了在冯氏办公室 创不同(MaD)的筹备会议后,几位 香港的冯氏学者来到了位于红磡的Mr. X(密室逃脱的活动地点)。享用完美 味的印度素食晚餐后,MaD的与会者 与其他几位冯氏学者一起尝试解开这 一黑暗中的智力谜题。参加活动的30 人(其中包括有非冯氏学者的几位朋 友及几对夫妇)被分成了三组(Room 2,Room 4和Room 5)。三组之间以 点数制展开竞赛,比较解开谜题的速 度与进展,并为表现最佳的组颁发奖 品。 各组在一间暗室中开始行动,每组 只有几条基本的线索和一张可以在活 动的任意时间里使用的自由提示卡。小组成员必须紧密合作,交流想法,不断地头脑风暴,在试验与犯错中 艰难前行。在合作解决谜题的过程中,我们组内很自然的产生了领导者、杂工、代表、行动者等角色。倒计 时逐渐降临,组内的相互信任也变得尤为重要。所有的组都用了都比预先设定的1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好在活 动组织方慷慨的给予了每个组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最终,我们全都完成了任务,在大厅中愉快地集合留影, 相互庆祝。Room 5以微弱优势战胜了Room 4,赢得了比赛。这个夜晚让每个人都结识了新朋友,留下了许多 美好的记忆。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密室逃脱”这类的活动。然而,一位已经参加过四次这 类活动的冯氏学者也称赞这是一次有趣的团队活动体验。

12


2014 FS2010-11 FS2013-14

在经纶慈善基金会的赞助下,24名冯氏学者于2014年1月10号至12号, 参加了「创不同(MaD)」论坛。今年的主题是「第五方向」,强调革新和创造 力,同时标志着论坛第五届周年纪念。 今年,在基金会的赞助下,Pankaj Mishra成为开幕礼的演讲嘉宾之一。 Mishra是一名来自印度的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写作涵盖了现今亚洲政治、 文化与社会方面等问题。在演讲中,他谈论了亚洲崛起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国 际格局的影响。 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中,与会者 们参加了会谈、专题研讨会,室外 论坛、社区游等活动,探索了许多 关于当今全球化的问题,包括数据 公开的理念、文学艺术的广泛定义 和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的论坛也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与会者们需要预先在网上注 册想参加的项目;而今年的MaD为 与会者们发放不同形状、大小的碟 盘或玻璃杯,作为不同活动的入场 券。由于项目人数的限制,论坛鼓 励参与者们相互交换器具,分享跟 不同的主讲人学习与交流的 冯氏学者一同参加活动开幕礼

论坛为来自亚洲各个地方的志 同道合、充满热诚的变革者们提供 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也为冯氏 学者们提供一个与来自不同文化与 专业背景的同道者们建立友谊的机 会。更重要的是,它启发了与会者 们的灵感,这些灵感也许在日后将 改变世界,甚至成为与会者们日后 拼搏奋斗的目标。

参加者手持不同形状大小的玻璃器皿

13


「我们应该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而不是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对社会问题日渐麻木。」 ——刘欣欣(FS2012-13,香港中文大学) 「我仍记得歌手黄耀明说的,‘人们一出生就面对一个满是规定与传统的世界,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遵循而不是改变它?——这是个我从未想过的问题。」 ——刘咏彤(FS2013-14,香港浸会大学) 「这个世界和社会的资源非常有限,我们的未来取决于当下我们是否愿意改善这个世界或是仅仅等着他人来努力。」 ——蔡鸿发(FS2010-11,香港理工大学)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MaD会议,它提醒我要保持开阔的视野,不断汲取新思想,获得新惊喜。」 ——莫颖芝(FS2009-10,香港中文大学) 「我从中了解了更多香港地区以外的问题,遇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 ——郭英杰(FS2011-12,香港理工大学) 「如果我们能更加愿意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蔡嘉露(FS2012-13,香港科技大学) 「有了大胆的设想,我们可以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欧阳翠诗(FS2013-14,香港大学) 「尽管当我们试图做一些改变时会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但是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的取得进展对改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梁怀思(FS2013-14,香港大学) 「论坛促使我们跳出思维框架,重新定位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林洋洋(FS2012-13,香港科技大学) 「改变自己也是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 ——邓健(FS2011-12,上海交通大学) 「人们可以冷眼旁观,但走上前结识他人总会收获更多。」 ——王裕珊(FS2011-12,香港浸会大学) 「脚步漂流活动让参与者们缓步慢行,观察倾听当地人的声音,更了解香港。」 ——郭英杰(FS2011-12,香港理工大学) 「不要只是着眼当前的重大任务,用最饱满的热诚对待生活上的每一个小任务。」 ——麦芷茵 (FS2007-08,香港理工大学) 「我一直在反思人类与社会的紧密关系,今后我将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 ——唐俊伟(FS2009-10,香港理工大学) 「薄扶林村之行证明了创造力、热情与协同合作是怎样改变一个社会。」 ——林慕真(FS2010-11,香港中文大学) 「有梦想只是一个开始,要实现改变还有漫漫长路。」 ——周浩进(FS2009-10,岭南大学) 「香港需要的是意识形态的转变,超越资本主义的框架。」 ——伍家晞(FS2012-13,香港中文大学)

14


热点关注 最新动态 冯氏学者新鲜事 非凡时刻

黄希敏 (FS2010-11, 香港大学) 林会明 (FS2012-13, 浙江大学) 译

生活在香港这个忙碌的城市,我们总 是陷入日常事务的漩涡,忽略了身边美丽 的事物。2013年7月6日,10名冯氏学者 参观了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位于启德 校区的毕业展,在品读与欣赏艺术之美中 度过了一个宁静的下午。

冯氏学者们在校区绿草坪上的合照

其中一位毕业生将家常菜食谱用衣架挂在晾衣绳上,也有人将深受大 众喜爱的港式西多士的模型用透明盒子装起来,让参观者们学会从不同的 视角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习惯了城市生活的纷纷扰扰,这趟艺术之旅为冯氏学者们提供了一个 放下脚步丶静思和反思的机会。生活中缺乏的往往不是美,而是对美的触 觉和态度。要细味和欣赏生活的美也不能单靠视觉,最重要的还是用心来 感受。

今年是视觉艺术院的第六届毕业展, 主题为“糅(Mingle Mangle)”,突出了 毕业生们认为艺术创作是将各种元素糅合 成为一体的理念。毕业展呈现了运用多种 形式和媒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等, 探讨了一系列有关自我探索、家庭关系和 社会评论等议题。 参观伊始,毕业于浸会大学人文系的 前冯氏学者香港分会委员会成员黎家怡( FS2010-11, 香港浸会大学)带领大家游览 了启德校区。在听完对几个艺术作品的分 析后,大家分成小组在校区内自由参观, 让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同学相互了 解沟通,建立友谊。

15

富有创造力的年轻艺术家们着眼于日 常生活的经历与事物,创作出了许多令人 窝心的作品,鼓励大家以另类的角度看待 这个熟悉的世界和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或 情景。

今年毕业展的主题是“糅(Mingle and Mangle)”


FS2013-14 天气渐渐转凉。这些天密云蔽日, 阴风怒号,人们宁可呆在屋里,不愿意 出门。但是,2013年11月11日就要到 了,这一天被年轻人戏称光棍节,是一 个值得庆祝聚会的节日。所以,我们这 些年轻的在港大陆冯氏学者决定在11 月10日(周日)相聚一下。 在李璐(FS2013-14, 浙江大学)和宋 博(FS2013-14, 浙江大学)的组织下,我 们开始了龙虎滩的烧烤之旅。女生会于 学生宿舍,男生集于蒲飞路站。按照预 定计划,我们坐上了旅游巴,驶向目的 地。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交流心得,

结交新友。大约一小时后,我们抵达 了海滩。经过了长途跋涉,对海滩的 环境略有失望。但是,我们惊喜地发 现,食物架上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很快,我们分组开火,添加煤炭,忙 得不亦乐乎。有一些同学觉得累,几 个学物理的同学想出了用椅子的靠背 固定支架的方法,这样,我们的手就 能自由活动了。

因为这一天刚好是宋博 (FS2013-14, 浙江大学)和林宇媛 (FS2013-14, 复旦大学)的生日,我们 准备了一个芒果蛋糕来庆祝。伴随着 生日快乐歌,我们送上真挚的祝福。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期望能 参与更多冯氏学者的聚会。

吃饱以后,我们走到外面看海。 虽然没有阳光照耀,大海变得平静, 但是海浪依旧拍打着沙石,奏出和谐 的旋律。我们坐在石头上玩游戏,可 是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把我 们赶回了烧烤棚。外面下着大雨,我 们就在里面玩起了桌游,像“谁是卧 底”和“狼人”等等。

16


FS2011-12 FS2013-14 2013年9月14日,结束了在世界各地学习和生活体 验的冯氏学者们在香港理工大学参加了聚会。 聚会开始前,经纶慈善基金有限公司的项目代表林 丹小姐向回到理工大学的冯氏学者们致欢迎辞。接下来 郭英杰(FS2011-12,香港理工大学)做了香港分会的 介绍。之后,往届冯氏学者周子贺(FS2012-13,香港 理工大学)和唐俊伟(FS2009-10,香港理工大学)分 享了他们的交换经历。 为了使冯氏学者们更好地了解彼此,聚会的最后举 行了破冰游戏和交流环节。与会者们玩得十分尽兴。他 们非常感恩冯氏学者香港分会为增进理工大学冯氏学者 的交流而付出的努力。

每个学期,新的一批来自中国大陆的冯氏学者都会离开家乡到香 港体验交换生项目。为表达我们的欢迎之意以及使冯氏学者们尽 快熟悉香港,我们特地为所有冯氏学者举办了迎新聚会。

FS2011-12 FS2013-14

17


港作交换生的经历。通过他们的介绍,交换 2013年9月7日,75位大陆的冯氏学 者首次相聚在一起。他们是:来自复旦大 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

生们对当地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有了基本的了 解。此外,他们还对交换项目结束后的规划 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 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的 学生。黄蓓(FS2013-14,清华大学)担 任本次聚会的主持人。聚会伊始,经纶慈 善基金会的董事黄启民先生致欢迎辞,并 对冯氏基金会的背景和在全球的关系网络 做了介绍。 致辞结束后,邓建(FS2011-12,上 海交通大学)和齐晓亮(FS 2007-08,上 海交通大学)与交换生们分享了他们在香

接下来,与会的同学们兴致勃勃的听取 了冯氏学香港分会成员郭英杰( FS2011-12,香港理工大学)和黎家怡( FS2011-12,香港浸会大学)对分会的介 绍。之后,与会的同学们参加了一系列的破 冰活动,充分体会到了活动的乐趣。 游戏结束后,大会为同学们提供了茶点 作为奖励。当天,大家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一起拍照和吃晚饭,迎新活动圆满结束。

到第二学期,有50位新成员加入了香港大学冯氏学者大家庭。浙 江大学的一批已在香港度过6个月交换生活的冯氏学者们为来自南京大 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 和厦门大学的新成员举办了欢迎聚会。

迎新聚会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通 过经验分享来更好地了解在香港的生

本次聚会仍然在香港大学举行。蔡雯夷(FS2011-12,上海交通 大学)和方红晟(FS2013-14,浙江大学)与大家了分享了他们在香 港的经历。之后,梁咏仪(FS2013-14,香港大学)和朱咏岚(

活,更重要的是它为冯氏学者们提供 了一个增进交流与建立友谊的平台。

FS2013-14,香港大学)分别分享了她们在丹麦和澳大利亚的交换生 体验。 最后,与会的冯氏学者们相互介绍交流,并分组进行了破冰游戏。

18


” FS2013-14

组织成员 2013年5月 ,“冯氏学者(上海分会)”通过选举,产生了现任主席 杨子洲(FS2012-13,复旦大学),以及其他六个成员,上一任的主席袁姝 怡(FS2011-12,复旦大学)则担任顾问。他们将担任一年的职务,并在六月 毕业时,将职位转给新的学者。按照惯例,先前的主席将担任顾问来帮助年 轻血液。

往日活动 2013年的三月、五月、九月,他们开了三次会议。并且,在2013年6 月14日,和新一届即将赴港交流的冯氏学者,举行聚会,传授香港生活经 验。作为2013年冯氏学者领袖年会的东道主,他们协助开展了一系列的活 动,使会议得以顺利进行。另外,在会议的次日,与会者在上海分会的带领 下,参观了七寳古镇,增进了友谊。

微信建群 2013年的另一个亮点是微信群的建立。这个建群建议,是戴斌( FS2006-07,南京大学)在年会结束时提出的,旨在加强上海地区冯氏学者 的联系。这个群提供一个平台让上海冯氏学者于多方面进行交流——包括学 术、实习机会以及生涯规划等。目前为止,已有80个学者加入该群,且数 字仍在增加。群中大多数是学生,以及在金融领域工作的老生。 这里,我们也欢迎其他在上海学习或工作的冯氏学者来加入我们的微信群, 详情可询问杨子洲(微信号:guanniaoyangzizhou)或戴斌(微信号: edaibin)。

未来展望 2014年,“上海分会”将首先加强上海区的成员联系,争取上海 交大的冯氏学者加入。其次,计划在五月建立与南京分会合作,并逐步 向江苏、浙江扩展,以建立立足于长三角的广泛组织。微信群刚起步, 下一步是搜集上海成员的信息并制成通讯簿,分享实习机会。从群成员 间的调查来看,聚餐、旅游、阅读是三个最受喜爱的活动,所以,将来 会依此开展活动。

19


FS2013-14 冯氏学者新加坡分会建立在三个核心理念之 上:人际網絡、领导才能与服务社会。近几个月

Anthony 于2011年从普林斯顿毕业,现于新加坡金融领域工作 。

来,分会在以上三个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继新加坡管理大学成为經綸慈善基金赞助的 成员大学以来,近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也加入了冯 氏学者大家庭,进一步扩大了冯氏学者於新加坡 的人际网络。就在1月份,正在这两所大学就讀 的冯氏学者欢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彼此的交换体 验。 新加坡分会也肩负起更多领袖的责任,而近 期参加冯氏学者領袖年會的新加坡分会成员的数 目是往届平均值的6倍。除此以外,不少分会成 员更主动承担活动筹委的角色,自2012年以来举 办了8次分会活动。 服务社会仍然是分会的焦点。2012年,分会成员走访了当地移民打工者 的家庭,增进了社会成员间的理解与交流。2013年,新加坡冯氏学者参加了 「黑暗中的对话」的活动,体验盲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挑战。 为使分会更好地发展下去,新加坡的冯氏学者们与經綸慈善基金的董事 黃啟民先生共晉晚餐,商讨分会的发展规划。学者们对推动分会发展的热誠 与信念使黃先生深受触动。分会成员们於席間特别提出三個建議:一,分会 希望举办关于职业与升學方面的研讨会,比如创业,转換工作行业,升讀研 究院等;二,成员们希望能够举办更多活动服务社会,例如为生理或是心理 不健全的弱势群体举行运动会等;三,成员们重申了快乐是分会的重要宗旨 ,希望未来举办更多的休闲娱乐 活动。 新加坡分会的成员们希望这 些建議就好像新年愿望一樣都能 夠梦想成真。

从左起:ZENG Qiang, CHEUNG Ho Yeung, TEO Chun Rui, Astrid LIM, Joey KHOO, Mr. WONG Kai-Man, Timothy LEOW, CHEONG Hao Ming, Jonathan NG, PHOON TzinWai & LIM Xiu Min.

20


牛津歌乐斯合唱团在香港及澳门的巡回演出 黄善铭 (FS2009-10, 哈佛大学)

各位香港的馮氏學者大家好! 诚意邀请大 家观赏我所参与的牛津歌乐斯合唱团将于3月 20-30日假香港举行无伴奏合唱 (阿卡贝拉)的 表演。能够有机会到访香港以及策划这个巡回 演出, 我感到相当兴奋。我已经把香港的冯氏 学者视作我的家人, 所以很希望你們可以抽空 观赏我们的演出。

Backstage Live

你有没有观赏过无伴奏合唱演唱会? 它是 一种非常生动的演唱方式, 当中虽然没有乐器, 但却有精彩的舞蹈。我们会唱出不同的风格的 歌曲, 尤其爵士乐、以及多种不同的表演。由 于大部份门票已经售出, 如有兴趣的话请尽快 购票。以下为表演的详情, 欢迎带同朋友一同 前来! 倘若有超过30位冯氏学者订购大会堂的 演唱会, 我们将会提供折扣。

Monday, 24 March 2014, 8:00pm 5 Edinburgh Pl, Central $250 / $200 / $150 (students) Tickets available at all URBTIX outlets, online & by phone: Tickets: 2111 5999 www.urbtix.hk Enquiries: 2734 9009

以下是各个表演的日期和时间, 希望在表 演中可以跟大家见面。

Friday, 21 March 2014, 8:00pm 1/F, Somptueux Central, 52-54 Wellington St, Central $180 (includes free drink) Tickets & Enquiries: 2167 8985

Hong Kong City Hall Theatre

Grappa's Cellar Sunday, 23 March 2014, 7:00pm B1, 1 Connaught Pl, Central $200 (door) / $180 (earlybird) (includes free drink) Tickets available at Grappa’s Cellar, Cityline, & Tom Lee Music Outlets, online & by phone: Tickets: 2111 5333 Enquiries: 2521 2322 www.cityline.com

Fringe Club Wednesday, Friday, Saturday, 26, 28, 29 March 2014, 8:00pm 2 Lower Albert Rd, Central $200 / $160 / $120 (students) Tickets: 3128 8288 www.hkticketing.com Enquiries: 2521 7251 www.hkfringeclub.com

21


于尼日利亚小额信贷 银行当志愿者的体验 钟焕瑜 (FS2012-2013, 香港科技大学) 赖翔 (FS2013-14, 清华大学)译

冯氏学者于全球的网络提供了一个 国际的平台,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年 轻毕业生进行交流。透过接触世界 各地的人,我们得以理解更多文化 上的差异,以及为发展中国家带来 更好的改变。在此,我想分享一下 我在尼日利亚乔斯市里的一个小额 信贷银行当志愿者的经历。

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的概念起源于印度,现已 在非洲十分流行。这个概念是银行 向当地人提供低利率的贷款或借出 肥料和种子。除此之外, 他们更推 广”Adashe”储蓄计划。银行职 员每天从当地人的户口里收集小额 资金,让他们的存款可以逐渐积累 成为一个可观的数额,用以进一步 投资或作不时之需。 小额信贷提 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以解决贫 穷的问题。这个项目为当地人提供 资金和知识, 而非一次性的援助。

钟焕瑜

“I had been always willing to share my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o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与University of Jos的朋友们一起游玩

文化差异 与当地人接触是我在旅程中最难 忘的部分。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我 都会走到办公室的每个角落,跟所有同 事握手。打招呼是他们的文化,当碰 到每个人都要问候对方「你好吗?」 「昨晚睡得好吗?」等。他们也相当 重视分享的文化。还记得我第一次在 办公室打开一袋曲奇, 人们都会在没 有问我的情况下任意走过来拿我的曲 奇。

用井水手洗衣服

一开始我感到十分困惑,但之后我意识 到在当地与每一个人分享自己所拥有 的东西是十分正常的事。盼望香港人 都有同样的慷慨和贴心!

生活条件 乔斯这个城市并没有自来水,我每 天都要从井里挑几次水。有时甚至停 电,我们就只好使用手电筒来帮助我们 在黑暗中煮饭。 在菜市场里头到处都 是苍蝇。对我们来说,这是十分恐怖,然 而对于他们,这实在是平常不过了。

我在小额信贷银行的同事和每天的非洲人发型

工作时的路况

「不要以为我们所拥有的的一切 都是理所当然的」, 这句说话你听过人 们说了多少次? 香港是一个福地,我们 在物质上十分充裕, 我们也没有经历多 少自然灾害或者政治暴乱。然而为什 么我们仍然不停地在抱怨? 为什么我 们的生活都充满压力和忧虑呢?即使很 多尼日利亚十分贫穷,他们仍然活得十 分喜乐和满足。享受生活, 珍惜四周的 一切吧!

22


我在北京參与的志愿者项目 李欣怡 (FS2012-13, 中国人民大学)

「城市之蝠——创路成长计划」是青年发展基金(香港)主办的面向城市 外来民工子弟的一个志愿者项目,旨在增强他们的抗逆力、生命力,使他们在 成长的特殊阶段能获得更多来自于外界的人文关怀。

这是个怎樣的项目? 关于教学?服务?志愿者?爱? 以上全部!

他们是一群来自各个地方的初中生,由于父母的工作等原因相聚在北京, 相聚在一个班里。他们被叫作「城市之蝠」,因为他们和蝙蝠这种会飞的哺乳 动物一样有着双重身份;他们可能很害羞、不善表达,也可能叛逆、贪玩,但 却有着那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最宝贵的品质以及同年龄段孩子身上没有的早熟 和敏感。 参与这个项目的志愿者需要经过青年发展基金的选拔,然后参加两次专门 的培训课程。之后,就是和孩子们一年的相处。在相处过程中,包括周末的日 营活动和每周三下午的下校。日营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和分享的过程中学到合 作、分工、坚持、信任等的重要性;而下校则是通过课程的形式教会孩子们认 识自我、提升效能感、抗逆能力、保持乐观的心态。整个过程需要志愿者固定 带领一个学生小组,与之结对。志愿者们要全心投入,以同理心去贴近孩子们 的内心世界,去关心、呵护和帮助他们。

我参与这个项目的原因

1. 帮助别人,传递人文关怀与正能量。 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接受过别人的帮助,而有时或许难以回报,所以就把这 份感恩传递下去,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吧。比起这些孩子们,我们其实 很幸运:由于各种制度问题,他们无法在北京参加中高考,如果想留在北 京上学,只有职业高中可供他们选择。因此,他们的未来就好像已经被书 写了一样,不管成绩多优秀,那些重点高中的大门永远不会向他们敞开。 而这个年龄段却可能是一个人接受外界的正向思想,去重塑自己性格的时 期。因而如果能有人陪伴他们成长,以经历过相同阶段的同理心去帮助他 们,那不敢说可以实现「生命影响生命」,却至少可以对他们心理健康的 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2. 寻找那种静下心来,做无功利之事的感觉。 好像很多人的大学生活都有着相近的轨迹,学习、实习、考证,很容易在 那种朋輩壓力之下随波逐流。能真正静下心来,不带任何功利心地去服务 他人实在是太难了。这可能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那样的本心,而是因为大学 阶段的我们确实有太多的事情要想要做,时间成本真的太高太高。而我正 好很难得在保研之后有了这样一段可以相对自由支配的时间,因而在三年 学习生活有点疲倦之后,去静下心来做那些无功利却能带来很大的内心满 足感的事便成为了我的选择。 3. 体验一下儿时向往过的职业 还记得小时候说过的理想吗?很多理想可能很天真、很漫无边际,已经无 法实现。但我觉得现在或许还是一个可以相对天真一下,理想化一下的时 期吧。所以何不在人生中,去實現兒時的夢想?

我在项目中的收获? 1. 孩子们的认同。每次看到孩子们在「心声」中 写道很有收获,希望能经常有这样的活动和课程 时,就会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而当看到有些孩 子写道天冷姐姐要多添衣服时,尽管整个过程很 奔波,我也会觉得很值得。 2. 孩子们身上的美好品质。刚接触他们的时候, 可能会觉得他们调皮捣蛋,害羞而不善表达,但 慢慢的,就会发现他们的聪明、善良、单纯。记 得有一次课要他们说出自己的一个理想,当有一 个孩子说她的理想就是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好的 学校时,我觉得内心确实有被感动到。这个项目 的宗旨在于「生命影响生命」,但其实,被影响 到的可能不仅仅是他们,也是我们这些志愿者。 3. 一个温暖的志愿者大家庭。所有的志愿者都可 以说是在志愿服务上的志同道合之人,我们不仅 在活动、课程过程中相互配合,也在课后分享交 流的过程中关心彼此。和他们相处时,得到的可 能就是一种不同于校园的氛围,更加轻松、没有 压力。

很容易吗?绝对不是! 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收获的前提必为付出。有的时候,一周结束已经很忙 很累了,却还要抽出周末的时间去参加日营;每周三下午,我都需要往返两个小时 去郊区的学校,然后匆匆赶回人大上晚上的课,晚饭也只能在路上以面包之类的解 决,碰上大风雾霾天就更加艰难。而这些其实并不算什么,当有的时候,你的付出 得不到有些孩子的珍视时,那种打击才是最大的。不过,这些所谓的困难还是不能 和收获相比的! 最后,还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加入这个项目吧~如有任何問題,欢迎查询! :)

23


交换绝对是个一生难得的机会, 当中可以体验 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普渡大学四个月学习 管理的经历让我拥有了一个新生活,并且使我 学会成为一名真正的”Boilermaker”!

ONCE A

,

ALWAYS A 一日为Boilermaker,终生为Boilermaker 苏凌司 (FS2013-14, 香港城市大学) 赖翔 (FS2013-14, 清华大学)译 在迎新活动中,我参加了不同的 社交活动,比如在山上和数百位国际 学生跳舞;就好像我们在香港的迎新营 里和几千名同学一起不断为自己的宿 舍跳舞和欢呼一样。在安排得满满的 行程中,我一尝在草地玩美式足球的 机会,还从约会专家David Coleman那 里学习特殊的交友技巧。这无疑是一 个既新鲜又令人兴奋的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普渡大学参与的两项工作。我担任一个学生合伙人, 在一家餐厅工作,主要为顾客准备美食和当出纳员。从中我和许多当地人成为 了朋友,对他们的文化也更加了解。现在我可以制作一些墨西哥和美国食物, 比如墨西哥芝士薄饼,以及潜水艇三明治,这令我十分兴奋。我还成为餐饮服 务的神秘顾客,每周我都会在学校的不同商店品尝食物。通过每个月提交四 篇饮食报告,我对食物的观察和分析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很高兴我 既能够免费品尝食物,又可以把省下来的钱去做其他事情诸如旅行。 美国的学生十分热爱自己的大学并且引以自豪。看到这里的人使用普渡 大学生产的商品绝不稀奇。学校的书店,甚至附近的沃尔玛超市,都有许多普 渡大学的商品,包括卫衣、书包以及其他一些你能想象到的生活基本用品。 我也买了一些学校的商品,以此支持和推广普渡大学。在各种比赛中,我们 会唱校歌Hail Purdue,并齐喊学校口号”Boiler Up!”为不同的体育队伍打 气。我感觉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 Boilermaker”! 与诸如香港和纽约一样的大城市有所不同,我在西拉法叶的生活更加闲 散和放松。我十分想念呆在这样没有压力的城市,在那里我可以一点一点回忆 自己的人生。我强烈推荐外出交换,这对大学生是一个绝好的探索和发展个人 能力的机会。我十分享受这个在我生命中无价的经历!

24


热点关注 最新动态 冯氏学者新鲜事 非凡时刻

孤儿院志愿者 付凯利 (FS2013-14, 哈佛大学) 赖翔(FS2013-2014,清华大学)译 我是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的二年级学生﹐中 国问题一直是课程的重点,因此我心里很希望 2013年的夏天我能在那里度过。通过经纶慈善 基金的慷慨资助﹐我参加了哈佛大学关怀中国 计划来到了宁德的一所孤儿院进行为期一个月 的志愿者关怀活动。在那里我遇见了许多全身 投入、勤奋工作的人﹐还有很多了不起的孩子 们。我将永远感激这个难忘而又奇妙的经历。

25


Sherry CHAO (FS2009-2010, 哈佛大学) 于2012 年

黄善铭 (FS2009-10, 哈佛大学) 于哈佛大学文学院东

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经济系毕业。她现于纽约市从事

亚研究学士及硕士毕业。他现正以罗德学人身份在牛

金融工作。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出生,并于上海及

津大学攻读博士,专研国际发展。他来自美国科罗拉

香港成长。在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校内一个教育 女大学生投资的非牟利组织Harvard Smart Woman

编辑

主编

主要编辑

多洲的博尔德;现正居于英国伦敦,过去也曾在中国 及香港工作。善铭的兴趣广泛;他是牛津大学内爵士

Securities。时至今日,她仍然热心参与投资教育工

乐无乐器(阿卡贝拉)合唱团的活跃成员,在余暇也喜

作。余暇时,她喜爱阅读有关饮食的网志及练习瑜

欢摄影、跑步、拉丁舞、棋艺及网球。同时,他对精

珈。

神健康、全球健康、科技及慈善工作也抱有浓厚的兴

宣嘉欣 (FS2010-11, 香港浸会大学) 于2011年视觉

黄希敏 (FS2011-12, 香港大学)于2013年在香港大学

艺术学士毕业。嘉欣曾在活动公关公司工作两年,

的英语研究及比较文学系本科毕业,并正为母校比

主要客户包括香奈儿、安盛及不同的慈善机机构和

较文学的研究生,专修电影。希敏活跃于多个义工

基督教团体。嘉欣在香港土生土长。她热爱体验不 同的文化及认识新朋友,并曾到欧洲及东南亚不同

编辑

设计

趣。

团体,积极教导小数族裔及低收入家庭学童。她喜 欢电影、阅读、美食、远足及旅游。

国家旅游。在余暇时,她会每星期绘画、运动、与

赵慧(FS2011-12,中国人民大学)是2013届材料

Louis VON-GUIONNEAU (小鹿) (FS2013-14, 牛津大

物理学毕业生,现在在阿拉索魔术工作室做演出策

学) 现为牛津大学中文系的三年级生。他对中国文化

划,并将于秋季在美国学习市场营销。她曾在大学

及语文抱浓厚兴趣,并曾在北京生活年半。他操流

十分珍贵。她也喜欢游泳、魔术、旅行和摄影。

利普通话及德文、普通程度的法文及基本俄语。 Louis 为德美混血儿,但在英国伦敦成长。他非常喜 爱运动,尤其水球及游泳。

设计

期间做过不同的工作,比如咖啡师等等,这些经历

编辑

设计

家人朋友共聚及享受美食。

赖翔(FS2013-14, 清华大学) ,主修水利学,辅修英 语。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他喜欢弹吉他,健身和书 法。

设计

学应用数学系毕业,现为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 统计系博士课程的三年级生。她现居于纽约石溪。

翻译

朱嘉雯 (FS2010-11, 厦门大学) 于2011年在厦门大

她喜爱旅游及阅读。 林会明 (FS2013-14, 浙江大学) 是浙江大学的在读本 香港大学交流。在港大交流期间,她积极参与义工

大学三年级生,主修东亚研究及政府研究。凯利是

活动,协助青少年学习语文及文化。在余暇,她喜

Leverett House的高年级生社社长,她热爱策划和举 办各项社交活动。她也积极参与为波士顿贫民区内

翻译 翻译

付凯利 (FS2013-14, 哈佛大学) 来自纽约,现为哈佛

爱散步及旅游。

的学生提供辅导和指导计划。去年暑假,凯利首次 踏足中国,在福建宁德的孤儿院当自愿者。她喜好

刘文魁 (FS2013-14, 中国人民大学),现正攻读学士

为打排球及篮球,观赏瑞安纳度狄卡比奥主演的电

课程,双主修环境经济管理及经济学,预计于2015

影,及为她的金毛寻回犬Brady打扮。

年毕业。文魁在中国东北部的鞍山成长,现居北京

翻译 翻译

编辑

科生,主修统计学,预计于2015年毕业。她现正在

,并曾到香港交流。他在大学参与学生辅导工作, 并喜爱在余暇时打羽毛球、游泳及观赏电影。

26


李欣怡(FS2012-13, 中国人民大学)将于2014年6

业,完成英语文学及英语教育的双学位课程。她现

月毕业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目前她已被清华大学

为香港一所中学的英文教师。虽在港土生土长,嘉

五道口金融学院录取,攻读金融硕士。她爱好看书、

盈对多元文化抱强烈兴趣,并由高中起参与不同的 海外交流。在预科时,她曾被教育局及新西兰商务

写作 撰稿

翻译 翻译

黄嘉盈 (FS2011-12, 香港浸会大学) 于2013年在毕

局挑选为两名新西兰学生大使之一。在2011年,她

苏凌司 (FS2013-14, 香港城市大学),现正于香港城

级时在美国交流一个学期。作为英语文学及教育的

市大学主修工商管理市场学,预计于2015年毕业。

于弱势社群及后殖民现象的作品;并喜欢远足、撰

写作 撰稿

学生,嘉盈也曾在澳洲的昆士兰大学就读两个月的 遇上的人。她十分喜爱观赏电影及阅读,尤其是关

她现在是城市大学的学生大使、香港青联学生交流网 络的宣传部干事及城青优权计划的义工成员。她在香 港长大,凌司曾在美国、中国及香港工作。她喜欢远 足、芭蕾、瑜伽、踏单车及打羽毛球,并对环境、社

写网志及旅游。

会责任及持续发展抱有兴趣。

叶斌 (FS2011-12, 厦门大学)现正于厦门大学主修生

苏东耐 (FS2009-10, 普林斯顿大学),于2011年大学

物工程,将于今年七月毕业。他为校内演讲学会的前

毕业,主修金融工程及双副修计算机科学及中文。东

任主席及加拿大信息技术与综合系统数学组织环球联

耐于2009年获颁冯氏奖学金,当时他正于牛津大学就

系课程(Mitacs Globalink) 见习生大使。叶斌曾在加 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实习,负责有关结核病的科

写作 撰稿

翻译 翻译

的志愿者项目,在北京郊区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当志 愿者,帮助初中学生增强抗逆能力。

参与了在曼谷举办的世界公民计划,并于大学三年

暑期课程。她十分感恩有这些大开眼界的机会及曾

旅游、音乐。在闲暇时间,她参与了青年基金会组织

读。他以冯氏学者身分于一上海精品投资银行实习。 于2011年大学毕业后,东耐在纽约华尔街任职两年, 其后往新加坡任职套利文易员。东耐喜爱运动、学习

学计划。他喜欢学习、与人沟通及结识新朋友。

陈嘉文 (FS2013-14, 厦门大学)现正于厦门大学主修

王裕珊 (FS2011-12, 香港浸会大学)于2013年在计算

英文及法律,将于今年毕业。作为厦门大学自愿者协

机科学系毕业,并于母校的传理系攻读硕士课程。她

会的主席,嘉文曾推动不同的计划,例如在

喜爱艺术及旅游,并在余暇时会参与志愿者服务。裕

2010-2012 年间,为厦门大学的国际马拉松提供协 助,及帮助数所拮据的小学。由于对法律移植及全球

写作 撰稿

撰稿

语言及大自然。

珊曾于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及英国伦敦工作。

化抱有兴趣,嘉文致力比较不同法律体制下的体罚情 况。她现正在厦门中级法院实习。她来年的目标,是

钟焕瑜 (FS2012-13, 香港科技大学),她正用空档年

袁乐彤 (FS2010-11, 香港大学) 于2012年毕业,主

在法国化妆护肤品牌欧莱雅任实习生。焕瑜在香港出

修经济及金融,并副修会计。她正在毕马威会计稍事

生,但在过去两年,她跨越四大洲游览了超过二十五

务所任职核数师,主要为港澳的银行及经纪行提供服

个城市,分别在美国及英国完成了各一学期的交流, 并在台湾、尼日利亚及北京参与义工计划。

撰稿 写作

写作 撰稿

到北京攻读法律。

务。乐彤也曾在中国实习,也曾在日本的有机农场做 义工。她喜欢芭蕾舞、爵士乐、瑜珈、远足及阅读。

胡名翔 (FS2013-14, 复旦大学) 是复旦大学的三年级

张驰 (FF2012-14, 哈佛大学)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

生,主修物理。名翔生于杭州,并曾往香港交流了一

府学院的研究生,主要研究国际发展。张驰在湖北的

个学期。他热爱运动,尤其跑步及踏单车。他也是一

黄石出生,曾于武汉、深圳、北京及波士顿居住。入

名摄影爱好者,并对环保产品、环境保护及可回收物 料富有兴趣。

写作 撰稿

写作 撰稿

她尤其热爱旅游,并立志每年最少要旅游一次。

读哈佛前,他曾在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北京分部担任咨 询顾问。在余暇时,他喜欢打羽球、下棋及滑雪;并 对经济政策、历史、科技及社会企业抱有浓厚兴趣。

27


香港分会 2014年4月12-13日 饥馑三十 2014年4月27日 绿野先锋植树活动 2014年5月24日 葵涌认识少数族裔文化生活团 2014年6月 交流前聚会 新加坡分会 2014年4月 联谊活动 2014年7月 交流前聚会 南京及上海分会 2014年4月19日 一个鸡蛋的暴走 – 公益筹款活动

联系信息 Ms Tammy LAM 电话: (852) 2844 1039 邮箱: TammyLamTan@FungFoundation.org 地址: 33/F, Alexandra House, 18 Chater Road, Central, Hong Kong 网页: www.FungScholars.org / www.FungGroup.com 若您有意参与编辑委员会,请联系我们。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