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00 ABOUT ME 01 後疫情時代/飲食空間———108 ° CAFE 02 高齡者的空間設計————川息 (複合式日照中心) 03 種子公司改造設計————再生農時 04 新舊結合建築再造————洄濃 05 其他作品/資料 01
ABOUT ME 羅婕瑜 LO CHIEH YU 2000/04/24 嘉義.中埔 0979-678-582 qwinnie.lw29@gmail.com 2020/07-08 榮群營造公司 實習生 2020/01 Autodesk Certified Professional:Auto CAD 2021/05 校園設計師 2022/06 樹德科技大學 室內設計系 畢業 電腦技能 簡歷 02
後疫情時代/飲食空間 —————108 ° CAFE 01 03
108° CAFE 前言-穿越距離 COVID-19 造成人類歷史上最多死亡的傳染病之一,至今仍在不遠的未來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 從微觀的生活層面來看,包含人們的社交方式、飲食習慣、娛樂型態,甚至工作模式,都將因疫情 產生長久的改變。從巨觀的全球層面來看,後疫情時代讓全球的產業鏈重新洗牌,甚而攪亂過去全 球化所形塑的世界秩序... 名稱構想: 人與人之間距雄區隔一包廂一回形的包扇一 六邊形(蜂巢式建築)一五邊形→內角和→名稱 設計理念: 在COVID-19蔓延時,人們擔心外出飲食與他人 近距離接觸而確診,因此大多選擇在家用餐,嚴 重影響餐飲業者的生意,為了讓人們能夠安心 出門用餐,因此設計出應對疫情的零接觸空間 -以咖啡廳為題。 --後疫情時代飲食空間 04
平面圖平面圖 2F 人口、挑高處 櫃檯、吧台 廁所 1F包廂座位 2F吧台座位 露天座位 基地位置:高雄市楠梓區惠心街111巷 總面積:151m2 坪數:約45坪 1F 05
2F座位區 1F櫃台/吧檯 門口 (另設置洗手檯/酒精) 2F露天座位 1F包廂 (獨立包廂) (包廂外觀) (包廂內部) 06
樓梯 2F座位區 2F座位區 露天座位 07
高齡者的空間設計 複合式日照中心 —————川息 02 08
大昌醫院 日間照護中心 公園 里民廣場 中小學 喘息服務單位 營養餐飲 居家復健交通接送 輔具資源 居家護理所 川息 --複合式日照中心 本院定義: 日間照顧中心是長輩在社區中的第二個家,白天由交通車接送到中心,接受由社工、 護理師以及照服員等專業工作人員提供之生活照顧、營養餐飲、復健服務以及健康 促進等服務,並與其他長輩開心交流、互動,晚上再由交通車接送返家,享受家人 的溫情關懷,除了增加社會參與的機會外,也提升長輩與家人的生活品質。 位置: 高雄市三民區鼎勇街&鼎文街交界處 基地面積: 約280坪 交通: 凹子底捷運→步行33分鐘/開車7分鐘 大昌醫院→步行6分鐘/開車2分 選址因素: 鄰近大昌醫院,且為高雄65歲以上老年 人口密度最高區域,滿足在地服務需求 服務對象: 獨居、失智及65歲以上領有殘障手冊老人 09
設計概念: 川息為日式風格日間照顧中心, 傢俱多選用木頭材質,屋頂選擇 日式風格,與傳統祿頂相像。 1、2、3樓皆各有主軸,各種公共空 間,都是主要集中活動的區域,希望 長輩多與他人交流互動。 1F平面圖 2F平面圖 3F平面圖 活動時間表 時間 一 二 三 四 五 8:00 9:00 早餐 (報到、量血壓) 9:00 ∣ 12:00 體能瑜珈 太極操 體能瑜珈 太極操 體能瑜珈 日常英文 3C應用 日常日文 3C應用 日常語言 書法 烹飪 書法 烹飪 書法 用餐、午休 14:00 ∣ 17:00 健康追蹤 茶道 健康追蹤 插花 健康追蹤 繪畫 音樂 繪畫 音樂 影片欣賞 彈性時間 彈性時間 彈性時間 彈性時間 彈性時間 10
戶外接送區 1F交誼空間 1F辦公空間 1F廚房1F諮商室 1F診療室 11
2F健身區 2F休息室 2F多功能室 2F污物室 12
3F茶道室 3F KTV 3F半戶外空間 13
———再生農時 03種子公司改造設計 14
農地 7260.345㎡ 基地 再生農時 --種子公司改造 N 0 8基地使用現況 員工動線 車子動線 顧客動線 台18線 外縣市客戶山區客戶 往市區往山區 冰櫃放置處 商品存放區 工廠儲藏室 儲藏室店家 烘 乾 室 公司位置 緣起與動機 1. 空間不足的問題 → 自家農業生產 的產品,讓建築與環境結合。 3. 反思如何促進年輕新農的注入。 4. 提供學習空間,促進對農業認同。 5. 創造相互交流的空間。 6. 使農民聚集、交流討論的空間。 7. 將種子公司設計呈現自家產業風格 與回應當地語彙呈現出新舊交融。 基地介紹: 農地距離基地位置約800M處,面積約7260.345 平方公尺;使用分區為特定農業區。 設計概念: 建築外觀使用大片落地窗做出明亮的視覺,也使 用植栽櫃遮擋一些視線,同時又有穿透性,使產 品在這之中若隱若現,讓前來消費的顧客,能清 楚辨認是一間種子公司。 15
全區一樓平面配置圖 N 0 2 4 6 8 16
主棟-爆炸平面圖 N 0 2 4 6 8 貴賓接待室 休息室 景觀陽台 半戶外風乾區 水泥瓦(黑瓦) 開放式討論區 研究室 交誼廳 絲瓜絡展示 教學室 頂樓 櫃台LOGO商標 顧客等待區 說 / 17
N 說 0 2 4 6 8儲藏室菸樓-爆炸平面圖 絲瓜絡存放方式 空地儲藏倉庫 外部樓梯 烘乾機台 太子樓通風口 南瓜存放方式鐵架倉儲 吊掛絲瓜絡 紅磚&水泥外觀木板門 烘乾室 水泥瓦(黑瓦) 透水鋪面 (節點鋪面) 18
冷房設備房-爆炸平面圖 勻混 熱封 篩選 烘乾 冷藏 秤重 列印 停留空間 南瓜&苦瓜種子 絲瓜種子 其他 空間使用說明 N 0 2 4 6 8 說 冷藏櫃 封口機 秤重機 烘烤機 篩選種子 日期打印機 19
大廳 販售區內部 等待區 貴賓接待室 交誼廳座位區 視覺LOGO+櫃台 20
新舊結合建築再造 —————洄濃 04 21
--新舊結合建築再造 老舊廢棄建築 不堪使用 吳氏古厝 四合院格局,建築外觀老舊 曾有機會列為古蹟,屋主無意願 目前無人居住,未來可能拆除 屋舍 無人居住,現況保存良好 損毀老舊屋舍 結構皆已損毀,無法居住 設計議題: 希望藉由新舊結合及再造 , 將客家各種特色文化結合政府發展策略及當地居民的凝聚力 , 使客家文化更有新意、充滿生機,也讓年輕族群關注到沒落的傳統客家文化 , 並繼續傳承下去。 22
A 餐廳 B 情境館 C 複合空間 D 手作廚房 E 溫室 F 市集 G 農田 1 泰安公有停車場 2 園區主入口 3 油桐花步道 B C D E F G A 1 2 3 3 修復、退縮、挑高、象徵性的 結構,保留原有樣貌, 再以 四種元素和空間小路的串連對 傳統建築加以改造,並傳承在 地客家文化,讓居民更加以了 解自己的文化。 23
A4-廚房 A8-小包廂A6-半戶外空間 設計說明: 保留原有四合院建築改建為餐館, 讓用餐者在懷舊氛圍同時享用在 地傳統美食。 過客-懷舊餐館 24
A6-半戶外空間 A7-大包廂 A3-開放座 A8-小包廂 25
B6-雜貨店B1-祠堂 B4-廚房 B5-梳畫區 設計說明: 保留傳統三合院建築及內部擺設, 還原舊時客家人的居住型態。 洄老家-情境館 26
B3-房間 B4-用餐空間 B6-雜貨店B5-藍衫租借 27
C3-藍衫工作室C2-油紙傘工作室C1-商品販賣 設計說明: 利用菸樓意象,融合現代建築, 再以當地客家傳統技藝為題, 結合工藝建立富有人文氣息的 複合式空間。 憶享-複合式空間 28
C7-擂茶館 C-4研究室 29
設計說明: 損壞的無人建築利用新舊結合重建為現代 玻璃屋,內部空間供遊客及居民體驗當地 食材手作樂趣。 Glass House-手作廚房 小濃市集 溫室 手作廚房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