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總會訊No75

Page 1

■行政院新聞局局版北市誌字第1541號 ■捐款郵政劃撥帳號:18924659 ■戶名: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本期內有劃撥及信用卡捐款表格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臺北郵局許可證 臺北字第5979號 中華郵政臺北雜字第1913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無法投遞請退回

發  行  所: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發  行  人:陳正芬 編輯小組:簡璽如、袁慧文、張筱嬋、林俞慧、常靜蓉、魏鈺霞、林淑珍 地   址:104臺北市長安東路一段56巷1弄57號3樓 電   話:02-25111751  傳   真:02-25415653 網   址:http://www.familycare.org.tw E - M A I L:takecare@ms17.hinet.net

男性照顧者在長期照顧中的忙與茫 女性家庭照顧者於「老老照顧」階段之困境探討 一圓婚紗夢~家庭照顧者披婚紗挺身爭權益 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其實是哥倆好! 陪伴中風病人走一段復健之路

75 會訊

2014年6月出刊


封面故事 103年5月30日,家總舉辦「家庭照顧者披婚紗挺身爭權益」記者 會,三位家庭照顧者挺身而出,道出身為照顧者的遺憾,希望為自 己與全國家庭照顧者爭取權益。 相關報導詳見第12頁。

CONTENTS 1

理事長的話

3

第十屆理監事名單

4

活動停看聽 邀請您參與男性家庭照顧者之研究 議題大家談

5

男性照顧者在長期照顧中的忙與茫

7

女性家庭照顧者於「老老照顧」階段之困境探討

11

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其實是哥倆好!

12

一圓婚紗夢~家庭照顧者披婚紗挺身爭權益 照顧面面觀

15

給照顧者的抒壓小品

16

陪伴中風病人走一段復健之路 102年度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20

佳作作品~照顧路上點滴情─劉威利

22

佳作作品~照顧路上點滴情─廖文呈

24

大事紀

26

芳名錄

28

募款徵信

31

信用卡+手冊備索+電子發票愛心碼




理事長的話

讓我們一起再接再厲, 推動 照顧者權益保障 ! 陳正芬/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間很快!我竟然已經完成二年任期,回顧這兩年時間,謝謝王增勇常務

監事、湯麗玉常務理事與陳維萍常務理事和我一起努力推動會務,當我

對某項政策方向或服務方案猶豫不決時,大家都共同集思廣益,確認家總的努 力軸線。而真正落實各項服務方案的則是認真負責的秘書處,感謝秘書長璽如 帶領,還有慧文主任協助,筱嬋執行推動各場記者會,以及去年開始加入團隊 的常姐、俞慧、鈺霞、淑珍,謝謝你們讓家總更茁壯! 我更要感謝我們親愛的照顧者,回顧二年期間舉辦的記者會,每場記者 會都是勇敢的照顧者站出來向媒體與社會大眾訴說照顧路程,不是悲情演出, 而是希望在高齡化社會中,讓大家看到照顧負荷真實存在!謝謝在「十大家庭 照顧者新聞突顯三化危機:高齡化、男性化、激烈化」記者會籌備過程中,幫 我們選出重點新聞的郭慈安理事與邱啟潤監事,還有滿頭大汗、推著坐輪椅的 父親出席的照顧者櫻芳;謝謝在「家庭照顧者秘密客突檢22縣市政府,逾半數 諮詢服務不合格」記者會籌備過程中打電話的秘密客照顧者,還有勇敢出席的 三位照顧者呂珮愉小姐、張揚真小姐及陳志賢先生。而五月剛舉辦的「為全國 百萬家庭照顧者請命,爭取周休一日立法」記者會,三位未婚照顧者楊友蘭小 姐、邵綺穎小姐及林瑞益先生,勇敢接受我們邀請,也感謝林莉婚紗及芊翔男 士禮服公益贊助,以及幕後協助剪輯「別讓遺憾成為家庭照顧者終身印記」影 片的導演張山黑(黑導)和贊助自創音樂的林芳任小姐,而這幾場記者會都要 感謝陳景寧理事協助,讓記者會主軸、採訪通知與籌備更加順利!同時也要謝 謝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每一次的動員與協助。 我們努力讓照顧者在照顧歷程中的壓力、負荷與遺憾轉換為記者會訴求,

www.familycare.org.tw

1


WE CARE THOSE WHO CARE 理事長的話

更進一步將這些訴求轉換為政策倡導素材與服務方案;例如東吳大學社工系王 行老師接受我們邀請,即將於七至九月間帶領男性照顧者團體,希望透過團體 社會工作方式,讓男性照顧者可以訴說照顧壓力,在團體中獲得支持與力量。 再者,謝謝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吳淑瓊老師與張文瓊博士協助指導,我們希望建 制台灣第一個照顧者資料庫,未來透過定期發佈照顧者現況與壓力負荷面向, 督促政府更加正視照顧者議題。 感謝會員與理監事們支持,我又再度連任,未來三年任期,希望大家協助 我,照顧的路雖然辛苦,卻不孤單!

陳正芬

2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公布欄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第十屆理監事 職稱

名稱

現職/代表

理事長

陳正芬

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副教授

常務理事

黃志忠

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常務理事

陳維萍

仁濟院安老所所長

理事

湯麗玉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理事

郭慈安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工系助理教授

理事

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陳義武理事長

理事

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李逸理事長

理事

郭瑞真

天主教主顧修女會居家服務組組長

理事

黃惠珍

家庭照顧者

理事

陳景寧

戰國策公關顧問公司副總經理

理事

涂心寧

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促進協會總幹事

常務監事

王增勇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

監事

陳金玲

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常務理事

監事

邱啟潤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www.familycare.org.tw

3


WE CARE THOSE WHO CARE 活動停看聽

邀請您參與男性家庭照顧者之研究 庭照顧者身處於第一線,承擔家庭內失能者的主要照顧責任,體力與情感具重的勞動

者,其生活與精神品質,甚至生命意義的追尋,皆屬於社會正義與福利的議題不容忽

視,過去研究資料皆顯示照顧者中女性約佔八成,而本會近20年的服務過程中,發現男性 有增加的趨勢,因此擬以「生命敘說團體」搜集資料與分析探討:當男性成為家庭內的主 要照顧者會有怎樣的生活際遇?其生命經驗突顯出何種心理及社會意義?男性家庭照顧者 的生命故事帶給當今社會中年輕人(未來的照顧者)的性別意識何種反思?以及,男性家 庭照顧者的經驗,對台灣的社會發展有何人文性的反思價值?

邀請對象 :八至十二位男性主要照顧者(照顧家中生活無法自理之家人,如失能長輩、 身心障礙家人、失智症或精神障礙家人等),已結束照顧工作者亦可 進行方式 :以團體方式進行,由主持人帶領大家輪流敘說與聆聽彼此的生命經驗,社 工,研究助理以及青年參與者以「聽眾」的身分參與其間記錄團體成員的敘 說內容,不足之處將以個別訪談方式完成,團體記錄將作為研究之用。 如何參與 :我們將辦理每週一次的團體聚會。每次聚會約二小時。為感謝各位撥空參 與,以及對研究的貢獻,將提供出席費予參與者。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專長家族治療與系統理論、家庭與性別角色

團體主持人 :王行教授

活動日期 :7/15-9/30每周二晚上7時至9時,共計12次 七月份 八月份 九月份

7/15 7/22 7/29 8/5 8/12 8/19 8/26 9/2 9/9 9/16 9/23 9/30

活動地點 :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會議室(新北市永和區水源街27巷6號2樓) 近永安市場捷運站 注意事項

1.名額有限,需事先報名,經主辦單位確認後才視為報名成功

2.活動期間會進行錄音以便完整記錄團體過程

3.請參與者盡量每次都參加,以確保研究之完整性 4.若有替代照顧需求,可由本會協助媒合喘息照顧服務,由本會負擔費用。

活動聯絡人∕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袁慧文∕報名專線02-25111751*11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補助 4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議題大家談

男性照顧者 在長期照顧中的忙 與茫 簡璽如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以前所謂的家庭照顧者多數的身份不是太太,就是媽

媽、女兒或媳婦,而專業人員從以前到現在也比較熟悉與女性照顧者的互動

模式,但是,曾幾何時,我們的身邊慢慢出現了更多元的身分,他們可能是先生、 同居人、可能是爸爸、兒子,甚至是阿公或兄弟。102年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數據反 映時代的轉變,男性照顧者的比例由過去的兩成攀升到三成,而由中華民國家庭照 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簡稱家總)提供全國服務的照顧者諮詢專線中也覺察到一些端 倪! 王爺爺90歲,與40歲身心障礙的孫子相依為命,記得第一次打電話跟他聊生 活狀況時,王爺爺豪邁地說:沒問題啦!這是男人應該做的事!沒什麼好抱怨的! 當我們再追問,那有沒有遇到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目前長照以及社會福利做得 不錯,有些服務可以介紹給爺爺使用,王爺爺笑道:「不用啦!我現在也不方便 用 (其實他想說:行動不便,出不了遠門),我現在知道有服務的資訊,以後自 己需要會再去用(其實他想說:很少用!因為聽不太清楚、也不理解),現在都還 好,你們去關心其他人啦!我一個大男人也照顧那麼久了!難道還會有問題嗎!? (笑)」。就在社工專員耐心的關心下,王爺爺同意我們持續關懷,但每關懷一 次,我們聽到的內容就越多元、越令人訝異,原來在王爺爺堅強的外表與對話下, 躲著一個孤單已久的心,想喘息但總把自己約束得更緊,這位男性照顧者給自己的 重擔與期許,已經遠遠超出自己的負荷!

轉型中的家庭照顧樣貌~男性比率逐年增加 從小男性就被教育要做堅強、勇於冒險、承擔的角色,少說多做!男兒有淚 不輕彈!這都是常聽到的話!很多中壯年、高齡的男性照顧者,就面臨到傳統文化 的期待,在過去,因為婚姻所成就的家庭關係下,許多家庭照顧的重任,就會由女 性接手,但隨著時代差異,高齡化(老老照顧衍生的健康、行動、生活照顧、經濟

www.familycare.org.tw

5


WE CARE THOSE WHO CARE 活動停看聽

安全等議題)、少子化(家中可運用的照顧替手變少、且生活圈不盡相同)、婚姻 與家庭觀轉變(隨著多元因素不婚及失婚人數的提高、對傳統家庭價值的改觀)、 地域性(城市或偏鄉、離島居民居住型態及使用資源的習慣性、方便性)等種種因 素影響下,家庭的問題已經逐漸打破傳統兩性分工的概念,僅能用最有利家庭運作 的模式,不論性別,同心應戰!依家總的研究統計,配偶間的照顧無性別差異,只 要一方出現失能、失智、身心障礙、嚴重疾病就會由另一方扮演照顧者的角色;親 子間的照顧仍高比率的由女兒、媳婦擔任,不過,近幾年也看到單身、獨子、中年 待業的兒子主動承擔起照顧的重任,他們親力親為,扮演家庭裡的主要照顧者。

打開男性照顧者的內心世界,多些關懷與陪伴 就家總分析近幾年的重大新聞事件,男性照顧者帶著家人自殺成功的案例增 加;也有越來越多的實務工作者發現,對服務對象應該開始提高性別敏感度,以能 發展出不同性別需要的服務模式。就實務經驗上來說,男性常常會在第一次與資源 接觸過程中,因為個人的認知與表達因素,對福利資源採取保留或拒絕的態度。就 像是王爺爺的例子,即使有福利資源主動介入,若服務人員關懷的同時,以為王爺 爺狀況穩定不需要幫忙,且會主動求助,往往就會降低服務的敏感度,遺漏其隱藏 的內心困境。 誠然,與中高齡男性照顧者互動的經驗,我們發現關係的建立,並非由其問 題面著手談起,而是由其成就面切入,像是聊聊過去的經驗,無論是工作層面的成 功經驗,或是對生活層面的投入成就,雙方建立信任關係後,再透過具體的身體負 荷症狀關心起,像是:最近身體有沒有哪些地方會疼痛?往往容易讓照顧者願意慢 慢打開心房。曾有精神科醫師分享過,男性每天的談話字量是女性的1/3,要打開 男性照顧者內心世界,多些耐心與陪伴、傾聽與善巧,讓男性照顧者感受到支持, 就不再茫茫無助了! (以上文章摘錄自康健名家觀點部落格)

6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活動停看聽

女性家庭照顧者於 「老老照顧」階段之困境探討 廖憶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實習生

今醫療進步、衛生環境改善、壽命延長,「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的來臨

無法避免。據衛生福利部2014年初提出之資料估測結果,國人平均餘命達到80

歲(男性76.69,女性83.25),平均餘命延長,但許多慢性病及各種疾病卻有提早發 生的現象,造成需要照顧的年數拉長,所以目前不僅是人口老化的問題,家中一旦 有需要長時間照顧的家人,很容易造成年輕老人(young-old,65-74y)照顧老老人 (oldest-old,95y以上);目前臺灣75歲以上者達120萬人,為20年前之近2倍,不僅 是配偶相互照顧會變成老老照顧的狀況,即便是子女擔任照顧者角色也很容易進入老 老照顧的情況。 傳統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等價值觀,導致在性別角色社會化的 過程中,男性賺錢養家是有擔當之表現,對於女性的期待是「照顧他人」 (許儀貞、 吳麗娟,2004),女性被引導期待與認同母親犧牲奉獻、照顧的行為與角色,女性基 於「母性」、「孝道」與「愛」,扛下照顧責任,受制於文化觀念因素而限制其選擇 的權利。一般人也認為女性之細心、耐心、愛心亦較適合擔任照顧者;社會對女性的 角色特質也是著重在情感化、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的,甚至部分女性對自己的定位 也是放在照顧的角色之下(劉芳助,1998),使得女性呈現出以他人為重心、樂於照 顧他人、擅長維繫家庭關係等特質,形成一個適合擔任照顧者的形象。 這群現今面臨老老照顧的女性,過去年輕時在勞動市場中,通常是擔任非專業、 低薪資且難升遷的工作,故當家中有成員因失能而需要他人照顧時,就理所當然的 負起照顧之責任,或者被要求辭去工作專職照顧(劉仲冬,1994;胡幼慧,1991, 1993;吳聖良等,1991)。依據內政部統計,民國八十七年臺灣地區婦女生活調查報 告指出,婦女因照顧家人而失去工作的比例高達三一.六%;女性照顧者易因「照顧 是愛的勞動」之認知而將照顧內化為一項不需技術、非工作之活動,但「愛的勞動」

www.familycare.org.tw

7


WE CARE THOSE WHO CARE 活動停看聽

會「私化」照顧工作,視照顧為親屬間扶持與關懷的一項美德,使得家屬照顧的「無 酬性」變得理所當然(劉梅君,2007)。但照顧的支出包括輔具、耗材、藥材及營養 品等開銷大,而有龐大經濟壓力,因此很容易造成老年女性貧窮化的現象。 老年女性照顧者除經濟負荷外,其自身亦日漸老邁而體力欠佳,65~74歲之主 要照顧者感到有壓力性負荷比率高達28.7%,高於其他年齡層(行政院主計處社會指 標統計年報,2013),沉重的照顧壓力對女性家庭照顧者來說,並非「甜蜜的負荷」 (Cohen et al., 1993;McCullough et al., 1993;Morris el al., 1988;Pearlin et al.,1990; 邱啟潤,2002)。 綜合言之,照顧者在平均照顧年數10年的狀況下,未來會越來越多老老照顧的狀 況,以下闡述老年女性照顧者會遇到的困境: (一)健康每下愈況 早期的研究指出多數照顧者報告自覺整體健康狀況變差。照顧者常感疲倦且睡眠 受到嚴重的影響(湯麗玉等人,1992);近期的研究亦指出照顧者通常會有的生理負 荷包括身體病痛、睡眠不足、體力負擔等問題(劉芳助,1999)。 (二)心理壓力難扛 照顧者絕大多數經歷沮喪、害怕、憂鬱、憤怒、緊張、焦慮、認命、愧疚感及 心力交瘁等情緒,可能因為病患身體功能下降、家庭關係緊張、生活作息紊亂等(劉 芳助,1999;林麗嬋等人,1997)。當其遭遇因照顧工作所導致令其生、心理不悅、 有壓力之人事物時,很多照顧者會選擇「忍」,未意識到或忽略當下之情緒與狀況, 唯一昧忍讓、硬撐、自我安慰,不但易造成照顧的彈性疲乏、使照顧成為負擔,而非 「愛」或「孝」,也易使壓力到達臨界點而讓身體或情緒崩解,反而導致照顧工作無 法順利而持續;再者旁人的閒言閒語亦增加照顧者情緒負擔,嚴重時甚而有輕生的念 頭(劉芳助,1999)。 (三)與外界漸行漸遠 由於照顧工作是瑣碎但是時間必須拉長的工作,因此照顧者的社交生活與休閒 活動皆會受到影響,繁重的照顧工作使照顧者有被綁住的感覺,無法做想做的事(湯 麗玉等人,1992),半數以上的照顧者常須放棄部分活動(邱惠慈,1993;蕭金菊,

8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活動停看聽

1995;林麗嬋等人,1997),因此長年的照顧家人之下,照顧者很容易失去朋友,失 去與外界的聯繫,生活漸漸封閉而導致情緒困擾與壓力過重的結果。 (四)經濟捉襟見肘 超過二成的照顧者認為個人經濟狀況因為照顧而受到影響,多數女性照顧者迫 於現實成為家中失能長輩之主要照顧者,中途退出、甚或從未進入有酬的勞動市場, 照顧者是否辭職照顧家人或就業頻率、工時等皆會影響照顧者之經濟負擔程度(蕭金 菊,1995)。照顧家人使得老年婦女在工作年齡時無法長時間工作賺錢,即便過去有 存款,但隨著照顧的時間拉長,存款也有用罄的一天,而照顧者除了中低收入戶或身 心障礙津貼補助之外,老年婦女幾乎沒有任何社會資源可以協助經濟的部分,民間單 位所提供的急難救助也不包括已經長期處於經濟困頓狀態的老年照顧者。莫怪Graham (1983)曾說:對女性而言,貧窮與照顧就像硬幣的一體兩面。 (五)自我價值感低落 對於多數女性照顧者,尤其是對長年來深受文化傳統及父權意識宰制之老年女性 照顧者來說,被照顧者是其生活重心,一切皆以被照顧者為主,其自身權益是被縮小 或無視的,忽略自己理應有之喘息空間、時間,而老年女性照顧者也會礙於年齡、教 育程度、經濟能力種種因素導致自我肯定能力不足,即便其照顧技巧與方式已非常嫻 熟、精巧,但因其長期處於自信心、照顧成就及照顧報酬皆缺乏之狀態,造成自我價 值感低落。

以上各種困境都是長期照顧家人所會產生的狀況,當進入老老照顧狀態之後情況 更是明顯,在高齡化、少子化社會下,老老照顧越來越普遍,如何協助老年女性照顧 者,是刻不容緩的,筆者就國家、社區及專業人力層面,提出建議,說明如下: (一)解構型塑女性成為照顧者 性別所造成之就業類別、升遷機會及同工不同酬等現象為造成女性中途退出有酬 的勞動市場,成為家中失能長輩主要照顧者的原因之一,若能改善女性在勞動市場的 不利地位,增加勞參率及薪資所得等,解放女性傳統照顧角色壓力,不僅是保障女性 之公民權,也使其獲得老年生活的經濟保障。

www.familycare.org.tw

9


WE CARE THOSE WHO CARE 議題大家談

(二)減少女性照顧者中斷職涯的機會 在女性就業時期,應訂定各種勞動政策,讓照顧者不需要因為照顧家人就必須辭 職,中斷經濟來源,建議應擴大性別工作平等法中育嬰相關措施為顧老也適用,不管 是彈性工時或是家庭照顧假,提供顧老假與育嬰假相同等等,也要多開辦家庭照顧相 關課程協助員工了解相關福利資源及可尋求協助的管道,協助女性家庭照顧者繼續留 在職場上,獲得老年退休經濟上的保障。 (三)整合醫療和福利資源,建立社區照顧個案管理制度 老老照顧之家庭在醫療及福利層面的需求很高,但我國目前的行政和法規卻無法 將兩者作整合,相同的服務形態及對象可能分屬不同部門管理,使得老年女性照顧者 在照顧之餘,為獲取所需福利資料,另耗費許多時間在行政作業往返;每一個照顧家 庭都是不同的,不管是被照顧者的狀況或是獲得的支持、照顧者的個性及與家人的關 係等等,這些不同造成照顧者多元化及個別化的需求,需透過個案管理制度來提供服 務,媒合資源、提供支持、心理紓壓等等,因此建議各地需建置家庭照顧者之個案管 理系統,以建立多元化、全面性之家庭支持網絡。 (四)提升照顧者社會地位 照顧工作在台灣社會中被視為較低下的工作,不管是在家中照顧自己家人或是擔 任照顧服務員,都被認為是從事非技術性低門檻的工作,也因此照顧很容易被認為是 輕鬆簡單的事情,以家庭照顧者來說,許多人會認為照顧家人是義務是責任,在家照 顧家人是不事生產、對社會沒有貢獻與價值,事實上,家庭照顧者一年的產值高達近 九千億,沒有家庭照顧者,不僅政府照顧支出激增,其他家人也不能安心生活,家庭 照顧者的貢獻其實很大;而對照顧服務員來說,被視為是勞力工作、薪資不高,勞動 條件不佳導致工作之低成就感與高流動率,往往造成人力短缺、社會地位無法提升。 因此政府社會應著力於提升專業人力之薪資結構、專業形象,以創造社會大眾對於投 入照顧工作之意願與動機,也需將家庭照顧者形塑為社會中重要且值得令人尊敬的地 位,提高自我價值與信心,不但有益於照顧者自身,也提高被照顧者的照顧品質。 (欲見本篇參考文獻詳見本會網站)

10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議題大家談

身體健康 和心理健康 其實是哥倆好! 呂依真/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心理師 市立聯合醫院北投門診心理師

多人都知道當身體的免疫力下降,身體自然容易生病或是久病不癒;但很多人不知道

其實讓身體的免疫力下降的元兇之一,是心理免疫力,也就是心理健康程度,沒有精

神疾病不代表你的心理很健康,心理健康包含以下七個要素:

一、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 可以容易的接納自己的缺點、欣賞到自己的優點,對自己抱持正面的態度。

二、對他人有客觀的看法: 可以客觀的看待他人、對他人有同理心,不會一昧的以自己的主觀評價他人,甚至想 要涉入改變別人,會和人保持適當距離、給予尊重。

三、可以讓自己慢慢適應環境的要求和挑戰: 遇到危機和困難不會一昧的逃避,也不會總把自己的不快樂歸咎於他人和命運,會主 動尋求資源,提升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讓自己在困難的環境中成長出更令人驕傲的性格。

四、社交功能正常: 不會懼怕面對人,可以擁有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五、職業功能正常: 不會懼怕(照顧)工作,可以在(照顧)工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感、意義與價值。

六、可以善待自己: 可以自由的感受到自己各種情緒,並且適當的回應或表達這些情緒,讓情緒豐富自 己,成為一個充滿生氣、活力、色彩的人,勇敢感受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七、對生命抱持著正向的信念: 『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上天的照顧與愛!』、『相信活著就有希望、明天會更 好!』、『相信凡事都有他的道理和意義,只是我們不一定能懂!』 照顧工作屬於中高壓力程度的工作,做久了很容易枯竭生病,所以心理師鼓勵每位家 庭照顧者都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不要忘了擁有心理健康才可能擁有身 體健康,我們應該努力追求自己的心理健康喔!

www.familycare.org.tw

11


WE CARE THOSE WHO CARE 議題大家談

一圓婚紗夢~ 家庭照顧者披婚紗挺身爭權益

張筱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社工兼公關專員

據本會分析,家庭照顧者的五大遺憾包括:適婚年齡伴難尋、身心健康亮紅

燈、家庭工作兩頭燒、錢財難截如水流、資源不足朋友少,因此於5月30日舉辦

一場『家庭照顧者披婚紗挺身爭權益』記者會,邀請照顧者挺身而出,為近百萬家庭 照顧者發出吶喊,爭取『週休一日,不要遺憾』的心聲。

家庭照顧者披婚紗挺身爭權益~我想保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為了爭取照顧者權益,讓大家正視照顧者的夾縫位置,三位家庭照顧者挺身而 出,希望政府信誓旦旦推出長期照顧服務的同時,能夠看到隱藏的案主-家庭照顧 者,正被逐漸啃食殆盡的人權,不管是婚姻、工作、興趣嗜好等,都受到影響無法有 自己的選擇權。

邊工作邊照顧雙親,身為獨生女楊小姐一肩扛起,她 說:「再辛苦我都會咬牙挺過,這麼多年了,照顧真的是 用青春和健康換來的。」雖然父母已經辭世,但楊小姐一 直沒有結婚,參與這次活動,楊小姐說:「看著自己年華 老去的樣子,原本我一點都不想來拍(婚紗)的……。以 前他們會提(結婚),但後來就沒說了,很現實,如果我 結婚了,那倆老誰照顧?我相信父母若還健在,看到我穿 上婚紗一定是相當開心的。」參加過許多家總的活動,楊

12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議題大家談

小姐從中認識許多相同境遇的未婚照顧者,似乎未婚者就容易成為照顧角色。人生道 路,人各不同,她真心的期盼與祝福「每位家庭照顧者能保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原本從事製造業的林先生,為親自照顧雙親而辭去工 作,家中雖有八個兄弟姊妹,但各自嫁娶,未婚的他一人 獨自負擔照顧工作。問他會想要結婚或交女朋友嗎?林先 生勉為其難地笑說:「怎麼可能啊?要照顧她(媽媽)根 本就走不開,哪裡有時間去想這些,要想也是可以啦,就 天馬行空隨便想阿!如果能有周休一日,我真的好想去遊 山玩水,做自己,只是限制真的太多了,不符合照顧者的 需求。」

獨自照顧媽媽的邵小姐,這次應邀出席『家庭照顧者 披婚紗挺身爭權益』記者會,而就在請邵小姐試穿婚紗之 前,她聘請的外籍看護工竟突然逃跑,面臨這樣的窘境, 讓原本就已身心俱疲的邵小姐,更是雪上加霜,幸好家總 協助提供喘息服務,讓她可以喘息一下午。對於因為照顧 而缺少的那部分,邵小姐說:「面對婚姻,這是我的選 擇,我不後悔。我選擇家裡經濟許可範圍內的服務機制, 但這套遊戲規則太讓人心痛了,根本不了解家庭照顧者的 困難。」

捕捉瞬間最美時刻 婚紗禮服音樂廣告人相助 林莉婚紗負責人林莉表示:「透過這次為家庭照顧者拍攝個人婚紗照,我們從 家庭照顧者身上看到堅忍偉大的一面,如此動人的光輝及溫暖深深牽動我們的心, 從家庭照顧者與家人(失能者)的互動,讓我們看見難得可貴的親情之愛,也學習到 與人相處應保有之同理心、關心及耐心。很開心有這樣的機會與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合作,為家庭照顧者記錄下最美的時刻,留下最珍貴的回憶,也希望在高齡化的社會 中,邀請大家一起關心家庭照顧者,給他們更多的力量和陪伴。」此外,掌鏡的攝影 師Heather表示:「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家庭照顧者。一下午的拍攝,看到了照顧者對 家人無私的愛與辛苦的付出,他們的辛苦似乎很難說出口,即使穿上婚紗,美美的面 對鏡頭,但還是心繫家人,這些衝擊帶給我許多感動和省思…」。

www.familycare.org.tw

13


WE CARE THOSE WHO CARE 議題大家談

執行影片剪輯的黑導則說:「第一次透過影像與家庭照顧者親身接觸。在收到剪 接素材前,雖然與筱嬋討論多次,但對家庭照顧者的概念仍相當模糊,剪接過程,透 過螢幕看著每個片段,讓我對家庭照顧者感到敬佩。故事由邵小姐的真實生活開始, 她為了照顧年邁母親已經放棄太多,包括婚姻,故事的尾聲我們看到家總替他們拍攝 了缺少另一半的婚紗照,更是令人惶恐,因為這也許會發生在未來自己身上,而這三 位家庭照顧者只是提前面對,並且付出了相當大的犧牲。希望能有更多人藉由這支影 片,了解每位家庭照顧者都需要喘息空間的重要性,也誠心祝福三位照顧者,能夠不 再孤單。」

許家庭照顧者一個幸福的未來!推動周休喘息一日 目前提供給長照家庭的資源有限,資格條件嚴格,如長照十年計畫中明訂喘息服 務是提供給家庭照顧者所使用的,服務申請卻須依照失能者的失能程度來評估,一年 最多21天,平均一個月不到兩天,一般的勞工尚有隔周休二日,而家庭照顧者呢?顯 然這樣的喘息時數是非常不足的。再者,居家照顧時數 也少、人力又不足,日間照顧不夠普及,連機構都品質 堪慮,沒有一個服務是真正能夠滿足家庭照顧者的需 求,大都是蜻蜓點水式的服務,在這樣政策服務不友 善的情況下,家庭照顧者只能自求多福。 家總持續倡導家庭照顧者周休喘息一日,呼籲政 府應提供各項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包括周休喘息 一日,讓人民在面對照顧家人時,可以有多元化的支 持服務可以選擇,有了足夠的支持,照顧者才能在 照顧之餘保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不再因為照顧而困 守家中,失去人生的選擇權。

後記 一開始在聯絡照顧者拍攝婚紗照的過程中,照顧者會覺得「我年紀不小了穿婚紗 好嗎?」顯現出期待又擔心的心情,但是為了爭取所有照顧者的權益,也為了圓一個 夢、了一個遺憾,影片順利開拍,從試婚紗到做造型到正式拍照,過程中的點滴都收 錄在影片中,請上YouTube搜尋「別讓遺憾成為家庭照顧者終身的印記」。

14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照顧面面觀

給照顧者的抒壓小品 免費索取 家庭照顧者總是將照顧家人放在第一位,而忽略自己也需要紓解壓力,也是需要被關懷的 對象。為了提供給照顧者方便的紓壓資訊,提供兩種紓壓小品給照顧者索取,手冊/光碟免 費提供,歡迎親洽本會索取,若需郵寄僅需負擔郵資每份10元。 洽詢電話:02-25111751*32;本會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56巷1弄57號3樓。

1.『抒壓光碟DVD』 自我抒壓技巧篇:分別由各領域專家給照顧者提 供建議。 心靈抒壓專家 物理治療專家 生活環境專家 藥物專家 營養補充專家 睡眠醫療專家 ▼

社會福利專家 自我保護技巧篇:由物理治療師教導照顧者如何 安全的照顧家人與利用簡單的動作放鬆全身。

2. 『打開心扉的旋律』散文集 這本手冊收錄十個照顧者的故事,每個家庭都有不 同的故事,每一篇都溫情感人,相信同樣身為家庭照顧 者的您也是。 因為「愛」,承接照顧家人的重責大任,經歷旁人 難懂的酸甜苦辣。 社會上有許多人跟您一樣正經歷這份甜蜜的負 擔,邀請您一同品味這十篇家庭照顧者的人生劇本, 或許您可以從中尋找到力量,讓自己有更多通往幸福 道路的選擇,創造雙贏的局面。從他人經驗中找到生 命轉折的豐富力量,這條路您不孤單,因為有我們溫 情相伴!

www.familycare.org.tw

15


WE CARE THOSE WHO CARE 照顧面面觀

陪伴中風病人走一段復健之路 海豚灣社工師/選編自「家中有中風病人―家庭照顧者出院準備手冊」

風以後,我沒有辦法像以前那樣行動自如,也沒有能力處理自己的生活,凡事都得

依靠別人幫忙,這種死不了、又好不了的生活,究竟要折磨我到什麼時候?」、

「我心裡的苦、身體的痛,你知道嗎?!」 這種充滿憤怒、悲傷、無助的言語,您是否覺得很熟悉?當我們親愛的家人中風 之後,原本溫和親切的人,卻在生病之後突然改變性格,變得難以相處、難以親近。 特別是復健之後不見具體成效,病人陷入失落絕望的狀態中,面對他們起伏不定、喜 怒無常的情緒,我們該怎麼陪伴他,我們要為他們做些什麼,才能讓彼此心裡都覺得 好過呢? 身為家屬,首先,您得知道「中風」對一個人的生理、心理、社會及經濟等層面 上會造成那些影響?病人會呈現怎樣的心理狀態?需要怎樣的資源協助?只有當您能 夠設身處地理解他的「狀態」與「需求」時,您才能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最及時 的協助。

病人在想什麼… 一、生理層面 1.喪失自主行動能力

1.原先角色功能喪失

2.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2.社交生活受影響

3.語言能力的降低

3.生活秩序被破壞

二、心理層面 1.自尊形象的損害

4.與他人互動品質變差 四、經濟層面

2.各種情緒困擾

1.失去工作謀生能力

3.自我價值感的喪失

2.面對龐大經濟壓力

4.對生命意義的質疑

16

三、社會層面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照顧面面觀

你可以這樣做… 面對這些挫折與壓力,我們該怎麼關照病人的情緒、如何跟病人相處、怎麼幫助 病人接受疾病,以及適應中風所帶來的種種不便呢?除了滿足病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及保有生活品質與尊嚴之外,您可以試著用以下方式陪伴病人,給予他們情緒關懷與 心理支持。

1.

幫助病人充分表達他對疾病的感受、情緒及想法 例如:感同身受病人的情緒,能夠將病人的擔心表達出來 「我知道你最近生病了,心裡很不開心,病情起起伏伏,讓你覺得很憂心、很害

怕,也很擔心中風治療要花很多錢、不知道要復健多久才能好轉…」--如果能將病人 的心情及情緒講出來,病人就會覺得你明白他的心情。 「你最近瘦了好多,吃不下,睡不好,讓我覺得好擔心,有沒有什麼是我可以為 你做的?讓你可以感覺舒服一點的?」--表達你對病人的感受(擔心),同時就能展 現對病人的關心,再以探問方式詢問病人需要怎樣的幫助,病人感受到你的關懷,自 然願意把自己的需求告訴你,而且疾病的痛苦有人願意分攤,感覺痛苦就減少了一半 (情緒支持效果)。 家人或親友的陪伴、關心與體諒很重要,這能給予病人安全感及支持的力量,讓 他們有勇氣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強化他們努力復健、走向康復之路的信心。

2.

增加病人對中風及治療的認識 對於病人來說,因為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可能的治療選擇跟癒後狀況都不了

解,因此很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不知道該如何配合治療,也不清楚怎樣的作為將有 利於疾病的康復。這時候很需要醫護人員的耐心解說、提供完整的訊息,增加病人及 家屬對疾病的認識,讓病人能從心理及行為上配合治療與復健,就可以改善及減輕功 能障礙的程度。

3.

學習適應疾病,與疾病共存 試著幫助病人瞭解中風所產生的後遺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復原的,但可以透過

持之以恆的復健,獲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用愛心、關心與耐心幫助病人接受無法

www.familycare.org.tw

17


WE CARE THOSE WHO CARE 照顧面面觀

回復到未生病前狀態的現實,學習跟疾病共處,能夠自我接納,並對未來充滿信心。

4.

轉化疾病的意義,賦予新的詮釋 如果病人覺得生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病人就會排斥,不想接受事實。也許可以

跟病人討論生病之後有哪些「好事」發生?讓病人可以試著接受中風所帶來的種種不 便。 例如:引導他說出「中風」這件事對他有哪些的影響?包括:好的影響(開始懂 得家人的重要、開始關心自已的健康)或是不好的影響,試著幫他把「中風」這件事 賦予一個正向的意義,例如:中風之後有更多時間可以跟家人相處;中風之後感受到 家人及親友的關心跟支持;中風後可以好好休養生息,不用再過著沒日沒夜的加班生 活…。

5.

從復健中找到正向肯定的力量 試著肯定他的積極治療與認真復健已經達到某種程度的成果,例如:您可以跟他

討論過去曾經發生過不好的事情,如何轉變成好的結果,來增加病人復健的信心,消 除病人常有的消極想法。 「爸,中風讓您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負向),但您現在卻可以說出簡單的幾 個單字(正向),您真的好棒呀!(肯定),可見您認真復健發揮了極大的效果(行 為)。雖然長期復健很辛苦(同理),但「我們」再繼續努力一下(行動),也許可 以看到更好的狀況產生唷!」(用「我們」,不用「你」,要營造一種有人陪伴支持 的感覺)

6.

讓病人有機會做決定,找回人生的主導權與控制感 中風病人常常覺得自己很沒用、是廢物,人生沒有價值。倘若病人身心狀態許

可或是具有部分工作勞動能力的話,可以在他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安排適當的工作或家 務,讓他覺得自己還有付出的能力,以消除其自卑感,同時找回自己也能主導生命的 控制感。

18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照顧面面觀

7.

協助病人搭起對外溝通管道 對於失語、無法書寫的病人,可以透過一些輔助的溝通方式幫助他們對外溝通,

例如:手語(比手畫腳的肢體語言)、卡片(上面預先寫好一些文字,他可以用這些 文字表達他的需要,例如:我想要上廁所/我想要出去走走)、溝通板(上面書寫注 音符號,病人可以用手指出拼音,以表達意思)。讓他有表達自己需求的機會,同時 也能透過輔具跟外界互動溝通,走出封閉的世界。

8.

鼓勵病人參與病友支持團體 透過病友間的經驗分享,可以學習到適應疾病的技巧,家人也可以學到如

何照顧病人的方式。病友之間彼此互相情緒支持與打氣鼓勵,可以讓病人跳脫自怨自 艾的情境,獲得更多同儕支持與情感慰藉,建議可以鼓勵病人走出封閉的病房或是住 家,積極參與此類的支持團體。

9.

轉移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 病人長期處於苦悶的療養、復健階段裡,可以試著替病人找到一些外在刺激,

讓他們能夠轉移對病痛的注意力,找到另一種放鬆與調適身心的方式。例如:聽聽音 樂、種植花草、外出散步、欣賞影片、精油按摩、參加宗教靈性活動(例如:禱告、 唸佛、唱詩、參加禮拜等),讓病人走出病房或病榻,透過一些活動的參與,為孤寂 的生活注入活力、希望與陪伴,提供病人心理支持力量。 人在一夕之間突然中風倒下、肢體癱瘓,甚至一生要與疾病為伍,這是生命中極 大的壓力與創傷,在飽受身心挫折之際,病人很需要被人理解、關愛、尊重、體諒和 同理。家人的傾聽同理、真心關懷、陪伴鼓勵,能夠增強病人承受痛苦的能力,是支 持他們走在漫漫復健之路的重要力量,也是讓病人抱持希望與堅強意志的關鍵。 期盼透過本文能讓家屬更瞭解如何陪伴病人、與病人相處,而家屬們在照顧病人 之餘,也別忘記關愛自己,適時對外尋求相關社會資源或是親友支持系統的幫助,讓 這條漫漫復健之路可以走得更順暢、更穩健,且讓病人得到最佳的療癒與進展。

www.familycare.org.tw

19


WE CARE THOSE WHO CARE 102年度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照顧路上點滴情

佳作 作品 作者:劉威利

生免不了經歷許多令人刻骨銘心的遺憾,對我來說:「陪伴父親走過病魔的煎熬,對

抗癌症,血淚交織的最後歲月裡……至今,連回憶都讓我心刺痛,許許多多的情境,

依然深刻的點滴在心頭,歷歷在目……。」 檢查報告出爐,是肝臟惡性腫瘤第三期,已必須雙向治療。一是開刀切除腫瘤,二 是持續化學療程,雙向配合才可有效控制,但也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治癒率,不過,陪伴照 顧他的人,是他最信任、喜愛的人,勉勵並鼓舞他不斷增強求生的意念,或許,奇蹟會降 臨,獲得痊癒,當下毅然決定由我來陪伴父親做全程的醫療。手術後十天,父親嘗試第一 次化療,儀器佈滿床邊,各式瓶瓶罐罐的藥物,透過插管輸入體內,再經導管引出體外, 父親堅毅的臉龐只是眉頭微皺,並不喊痛,還不斷的安慰我說:「別擔心,一切都會好轉 的,看我不是聽你的話接受各種療程嗎?你怎麼還不放心呢?」那時,我知道父親正在安 慰我,他把化療所承受的折磨、痛苦全往肚裡吞,不願讓我心裏有一絲難過不安的情緒滋 長。 然而,漫長的化療時程,沒有讓父親的病痛好轉,化療後父親的神情更顯疲憊,為 父親擦拭身體時,都會發現父親壯碩的身體漸漸消瘦,並且持續不斷的落髮,飲食也由固 化咀嚼的食物,轉變為流質食物,看到父親如此情況,我真悔恨自己當初的疏忽,本該在 更早安排親人每年健康檢查才對,如今,每次看父親化療的神情及化療後為父親擦拭額頭 上的汗漬時,父親臉上日漸加深之皺紋及疏落的頭髮,我不禁自問?勸父親開刀、化療是 否正確。曾問主治醫師,父親現今的狀況及化療的成效,醫生告訴我:「父親的生命期已 超出醫療團隊估計,希望我們一起為父親加油、打氣,開創出另一個癌末病患治癒的奇 蹟。」 但,每天為父親擦洗全身,都會有心痛的感覺,那種心中的疼痛,實非筆墨形容於萬 一,為期兩個月的化學療程已近結束,醫師建議是否願意替換新藥進行第三階段的化療。 我不禁瞅著醫生直看,希望能從他臉上看到成功治癒的希望之光,然而,我只能失望低下 頭,無聲的落淚,我告訴醫生,看父親化療時扭曲的面孔和顫抖不已的身軀,我好心疼, 好不捨,真想用我的身體和父親交換,別讓父親再獨自承受煎熬折磨,那種內吞肚裡的 痛。 醫師殷殷闡述要持續不斷的治療才能看見希望的曙光,別放棄任何一種可癒性的療 程,要我為父親再次接受另一種新藥的化療做決定,真的,很難,很矛盾。之後,我詢問 父親的意願,父親告訴我:「如果持續化療可以讓你放寬心懷,我就繼續化療,一切由你

20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年度徵文比賽得獎作 102

決定,現今爸是個最聽話、最配合的病患。」父親的這番話,無異是給我最大的鼓勵,為 我對此事的抉擇,注了一劑強心針。於是告訴醫生,請他安排新藥療程,並答應我別在我

不在時進行化療,我不願讓家人看到父親化療時的痛苦,我願意獨自承受分擔父親的痛, 不忍再看到母親、弟妹難過的神情。醫生答應了,會盡可能與我的時間配合,一起加油! 原不懂父親那麼渴望化療,後來才醒悟到父親這話的涵義,只有不斷的療程,我才會 寸步不離陪伴父親,我是他最信任疼愛的衣缽傳人,只有在旁陪伴,他才會感到舒心,不 會有恐慌的感覺,於是,向父親許諾,會一直陪在身邊,不會離開他視線範圍。或許,因 為我的承諾,使父親安慰放心,故握著我的手沉沉安祥的睡了,此時,我感受到被父親依 靠的感覺,百感交集。 第二次深層化療時程更久,父親的神情也比第一次更加明顯痛苦,我只能坐於床邊給 予言語的撫慰,說些笑話或時下的趣聞來分散父親的病痛感受,只要我說的事、物,父親 都會專注的聽,致使療程的痛感減輕不少,如此,陪伴摯愛的父親,日以繼夜,是我這輩 子最刻骨銘心的回憶,為父親擦拭身體,餵食餐點的情景,至今仍清晰如昨,有幾次我因 睡眠不足而於用餐時睡著了,未被父親瞧見,但被母親目睹,母親也心疼不已,但我心甘 情願。照顧父親是我應盡的義務,也沒有人能夠取代我在父親眼中、心理的地位,所以, 我盡心盡力去服侍他、照顧他。 雖然照顧父親的工作無分日夜的操勞,但我不怕苦,只要能讓父親康復,我的辛苦都 是應該和值得。對於治療,父親的無感日漸加重,醫生已不看好此段療程,多重器官功能 一直不斷的衰退,醫生們也倍感無力回天,勸慰就讓父親別再受此化療折磨之苦,儘量讓 父親盡興而為渡過所剩的餘日吧!我含著淚又做出抉擇。當父親得知可以回家,高興的不 得了,頓時讓家人與醫生、護理人員驚訝不已,父親居然自己著裝從病房走出來,並笑著 說:「終於可以回家嘍。」 父親要我陪他到公園走走,我扶著父親找了個安靜涼爽的涼亭,擦拭座椅後讓父親坐 著,我站著為他按撫肩頸,父親告訴我,他人生無憾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無法看我結婚 生子,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我說:「爸別說喪氣話,您一定可以的。」話畢我不自覺的 流下眼淚,父親舉起乾皺的手為我擦掉眼淚,並告訴我從今以後這個家就要靠你支撐了, 你要做好榜樣給弟妹看,讓母親生活無慮,並早點成家讓你母親抱孫子,我說:「爸您會 好起來的,我會趕快找個對象結婚讓您抱孫子的。」我不爭氣的淚水如滂沱大雨般傾瀉而 下,並跪在父親面前,我不斷的重複「爸,您會好起來的」,父親撫摸我的頭,邊擦拭我 流下的淚水,假裝生氣說:「今天爸出院回家,你應該高興怎麼老是掉眼淚,走咱們回家 吃你媽做的拿手好菜,吃飽飯以後,咱們再泡一壺好茶,你再說些有趣的笑話給爸聽,好 嗎?」然而,我再也沒機會了,父親在當夜,安詳的在睡夢中離去。 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然宿命,因為對父親的愛,所以,刻骨銘心的遺憾。父親走 了……,並沒有帶走摯愛,因為,我仍在回憶中感到溫暖。

www.familycare.org.tw

21


WE CARE THOSE WHO CARE 102年度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照顧路上點滴情

佳作 作品

作者:廖文呈

記那年,台灣醫療還尚未發達,年邁的阿公罹患了嚴重的「白內障」、因當初

錯過黃金救治時間,導致雙目失明。

記得父親常載著阿公四處求診,遍尋名醫醫治。但每次都希望前去,失望而歸。 確定再無法重見光明的阿公,整個人性情大變。對家人常會無緣無故的亂發脾氣,摔 碗筷,不吃飯,印象中那位和藹又慈祥的長輩,已經變成一位暴躁易怒,反覆無常的 人,全家老小瞬時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父母為了家計,需北上工作,而老家就只剩下阿公、阿嬤與正在求學中的我。 平日以阿公為天的阿嬤,而後擔當起照顧他一切的責任。阿嬤原本是「米粉寮」 地主的千金,阿公自幼在中藥房學習成為「中醫師」,兩人一生感情甚篤,攜手走過 無數風雨,只生下父親唯一的獨子。 雙目失明後的阿公,意志完全消沉,終日臥床不起。看阿嬤每天為了他而忙碌, 翻身、拍背、洗澡、料理三餐(當時年幼尚不知分擔老人家的苦)阿公會鬧脾氣,常 無故大吼大叫,而阿嬤總是容忍以對,從無怨言。 因長期躺臥,阿公背上長滿了化膿的褥瘡,床鋪、棉被因沾染到濃汁,發出陣陣 惡臭,但阿嬤卻越加自責、心疼,總拜託阿公不要整天躺在床上。 爸媽每個月回家都會帶著我到市集,購買不知名的祕方吊膏,回來給阿公貼背 (吊濃)。因換藥非常疼痛所以爸爸常遭到阿公的怒斥。阿嬤總是耐心在身旁安撫著 他:「叫你要常起來坐著,你就是不聽,整天躺著,背上都長瘡化膿了。還不換藥, 怎麼會好。」最後他似乎聽進去了,知道自己不應該再消極下去。之後,我每天在上 學前都會幫阿嬤,先把阿公攙扶到搖椅上坐著,才去學校。 經過兩年,阿公背上的膿瘡,並沒有好轉,反而更加惡化。讓爸媽非常擔心,阿 嬤更因長期只為了照顧他而勞心勞力,一家人內心相當煎熬。

22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年度徵文比賽得獎作 102 品

有次剛放學回家,阿嬤叫我幫忙扶阿公到隔壁街的理髮店剃頭。以往總是拜託師 父到家裡面來服務,這一次可能店家老闆走不開,請我們自己去。阿嬤單薄的身軀和 我用盡全力扶著體重近八十公斤的阿公,一步、一步蹣跚的走著,到了理髮店更是全 程陪在身旁。客氣的請託師父:「耳朵順便幫我們掏一掏,臉上的細毛也刮一刮,麻 煩你,沖頭請小心。」阿嬤對阿公的細心付出,這所有的一切我全看在眼裡;印象中 從沒聽過她老人家的埋怨,只偶爾會無助對著我說:「恁阿公身體攏袜好,不知袜按 怎?」 不堪長期被病痛所折磨,老人家身體日漸虛弱,常會不自覺的痛苦呻吟。因背上 諸多傷口且無正確醫治,均已潰爛;已經嚴重感染到身體其它部分,爸媽緊急將他送 醫。 經八○三醫院診斷結果:「病人需要馬上入院治療,不能再尋(偏方)醫治,那 會使膿瘡加速擴散。」阿嬤不識字,什麼都不懂,聽爸媽說阿公要住院,看她緊張匆 忙帶了幾件換洗衣褲,就陪著阿公住進了醫院。而後,醫院也成為我放學回家的第一 站。 阿嬤終日的陪伴,並沒有讓阿公身體好轉。阿公病情變得更加嚴重。醫生說: 「老人家免疫系統不好,抵抗力弱,復原需要一段時間。」平日阿公只能趴著、坐 著,背上的傷,使他無法躺平睡覺,痛苦不堪。常看見阿嬤眼角不自覺的泛出淚光, 那是不捨的眼淚,我知道阿嬤當時心理一定相當難過。 夜裡,我總會陪著阿嬤照顧阿公:扶他上廁所、幫他翻身、餵他吃東西,陪他講 話。但最後他仍不敵病魔的侵襲,抱憾的離開我們。而最痛苦、傷心的還是阿嬤,少 了老伴的依靠,常回家看到孤寂的她,獨自坐在客廳的搖椅上放空,似乎在等著我回 家或想念著阿公?對曾經和老人家一同走過照顧親人的辛酸是那麼的刻骨銘心,讓我 一輩子都無法忘懷。 這已經是好多年以前的事,卻一直烙印在我的心中。因為阿嬤也離開好幾年了, 不知道他們現在過的好嗎?

www.familycare.org.tw

23


WE CARE THOSE WHO CARE 大 事 紀

103年 2 月 2月6日

與合作金庫人壽洽談103年度合作方案

2月7日

舉辦實習生教育訓練

2月12日

召開第九屆第四次常務理監事會

2月12日

召開第九屆第三次理監事會

2月12日

理事長、秘書長及主任至社家署討論高風險家庭照顧者服務方案

2月14日

秘書長與社工筱嬋接受呼叫政府採訪長照政策專題

2月18日

主任慧文參加健保監督聯盟例會

2月19日

社工筱嬋出席感恩基金會臺中分享會

2月19日

靜蓉督導參與照護司建置全國家庭照顧者網絡計劃投標

2月19日

靜蓉督導偕同實習生參加吳宜臻立委召開之建立社區大家庭的整體長照照顧服務公聽會

2/19-2/20

辦理照顧者fun心喘息活動

2月21日

社工筱嬋偕實習生出席楊玉欣立委辦理之輔具科技的現況與展望公聽會

2月23日

社工筱嬋偕實習生參加天仁茗茶與贈物網贊助之電影會

2月24日

主任慧文參加社會福利總盟理監事會

2月24日

社工筱嬋偕實習生出席感恩基金會臺北分享會

2月25日

社工筱嬋至花蓮辦理在地組織培力輔導計畫說明會

2月27日

暨大黃志忠老師與社工筱嬋拜訪桃園家庭服務中心洽談合作

2月27日

秘書長出席婦權會辦理之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週邊會議行前會

103年 3 月 3月4日

秘書長至合庫人壽進行企業志工教育訓練,分享照顧者議題

3月4日

社工筱嬋偕實習生參加衛福部多功能輔具中心辦理之台灣長照保險輔具租賃服務管理系統論壇

3月5日

主任慧文至新北家協討論偏鄉居家支持服務方案

3月6日

與合作金庫人壽合作辦理家庭照顧者春日茶會活動、秘書長接受壹週刊專訪照顧者議題

3/9-3/19

秘書長至美國紐約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週邊會議

3月10日

中華行動安全照護協會來訪,聽取以家庭照顧者角度使用移位輔具之建議

3月14日

正芬理事長及靜蓉督導至照護司報告建置全國家庭照顧者網絡計劃專案

3/14-3/15

社工筱嬋拜訪花蓮在地組織洽談合作事宜

3月17日

靜蓉督導拜訪澎湖縣社會科科長及身障科督導、長照中心照專並簡報專案計畫

3月19日

社工筱嬋出席社福總盟政策委員會例會

3月25日

主任慧文參加健保監督聯盟例會

3月26日

秘書長出席苗栗縣政府公彩專案審查會議

3月27日

主任慧文至南投家協討論偏鄉居家支持服務方案

3月27日

社工筱嬋接受聯合報採訪∕出席網軟公司辦理之非營利組織E化研討會

3月28日

主任慧文至屏東長照中心討論偏鄉居家支持服務方案

3月28日

與臺北市心理衛生中心合辦照顧者活動「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103年 4 月

24

4月1日

理事長、秘書長及主任至社家署討論高風險家庭照顧者方案

4月1日

台大吳淑瓊老師、理事長、秘書長及靜蓉督導、社工鈺霞參加專家諮詢會議

4月2日

秘書長至警廣錄音,分享照顧者議題

4月2日

主任慧文至宜蘭陽明醫院討論合作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方案

4月10日

社工筱嬋出席花蓮縣政府辦理之業務說明會議並邀請在地組織參與培力輔導計畫

4月10日

靜蓉督導至萬華老人中心分享意外事件處理

4月11日

台大張文瓊老師受邀教導員工照顧負荷量表問卷訪問技巧

4月15日

理事長、秘書長及主任參加與合作金庫人壽合作募款活動記者會

4月15日

社工筱嬋拜訪民視企劃及導演洽談記者會合作事宜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大 事 紀

4月16日

常務監事王增勇老師來訪查帳

4月17日

主任慧文與實習生至台大醫院金山分院參訪

4月17日

秘書長出席臺北市衛生局精神復健機構設立審查諮詢工作小組會議

4月17日

社工筱嬋拜訪愛樂活社會企業社洽談103年度合作事宜

4月18日

主任慧文參加社會福利總盟會員大會、秘書長至婦權會分享參與紐約CSW&NGO CSW會議建言

4月20日

秘書長與醫聯盟成員出席藥師公會全聯會公益宣導園遊會

4月21日

主任慧文與靜蓉督導至照護司參加建置全國家庭照顧者網絡計劃議價

4月22日

主任慧文參加健保監督聯盟例會

4月22日

志工朱湘平、龍祥燕開始固定至家總排班服務

4月22-24

秘書長、社工筱嬋、社工俞慧至信義區&大安區公所宣導照顧者服務

4月25日

與臺北市心理衛生中心合辦照顧者活動「照顧者,是情緒操控了你?還是你主宰自己的情緒?」

4月25日

秘書長出席醫聯盟會員大會、秘書長偕同實習生出席兩公約初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座談會議

4月27日

靜蓉督導及社工鈺霞暨實習生參加日本在宅醫療分享座談會

4月28日

文大社福系梁慧雯教授來訪

4月29日

秘書長出席江惠貞立委召開之長期照顧服務法保留條文探討公聽會提供建言

4月29日

召開第九屆第四次理監事會

103年 5 月 5月2日

秘書長出席李玉春總顧問召開之長督盟團體與中央對長保法意見交流會議

5月2日

社工筱嬋出席苗栗縣政府失智照護記者會並拜訪苗栗在地組織

5月2日

靜蓉督導及社工鈺霞暨實習生參加第四屆全國民間社會福利會議

5月3日

社工筱嬋拜訪台中在地組織邀請參加培力輔導計畫

5月5日

秘書長至立法院與楊玉欣委員辦公室進行議題拜會

5月6日

社工筱嬋至北投奇岩社區發展協會分享照顧者議題

5月8日

秘書長受邀至愚人之友協會參與偏遠地區(含山地離島)家庭照顧者支持方案及在地志工培訓計畫」檢討會

5月8日

社工筱嬋偕照顧者至禮服公司挑選禮服

5月9日

秘書長受邀至NEWS98電台財經起床號主持人陳鳳馨專訪:父母老後為什麼總是那麼固執

5月9日

秘書長、社工筱嬋偕照顧者出席楊玉欣委員辦理之「向照護天使致敬」記者會

5月11日

社工筱嬋與導演討論0530記者會素材內容

5月12日

秘書長出席中央召開之長照保險法草案溝通座談會

5月12日

社工筱嬋、社工鈺霞偕實習生及照顧者至婚紗公司進行婚紗拍攝

5月12日

社工筱嬋偕照顧者接受康健雜誌專訪

5月13日

社工筱嬋至北投奇岩社區發展協會分享長照服務議題

5月15日

秘書長至內湖社區關懷據點分享照顧者樣貌與身心健康權議題

5月16日

主任慧文至東吳大學拜訪王行老師討論男性照顧者團體事宜

5月20日

主任慧文參加健保監督聯盟例會

5月20日

進行與合作金庫人壽合作線上募款第一次抽獎活動

5月22日

社工筱嬋受臺北市心衛中心邀請分享有職照顧者議題

5月22日

秘書長至立法院與尤美女委員及民間團體、衛福部代表進行長服法協商條文意見交換

5月24日

與新北家協合作辦理偏鄉居家支持服務員在職訓練

5/25-26

與南投家協合作辦理偏鄉居家支持服務員在職訓練

5月27日

秘書長出席臺北市社會局補助民團辦理單親家庭暨婦女福利支持性服務計畫審查會議

5月29日

秘書長出席內湖社區關懷據點分享長照發展與照顧者常用資源議題

5月30日

於臺北國際藝術村辦理:呼籲家庭照顧者周休一日立法,家庭照顧者披婚紗挺身爭權益記者會

5月30日

與臺北市心理衛生中心合辦照顧者活動「到底誰踩了誰的地雷」

5月31日

辦理第十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理監事會

5月31日

與新北家協合作辦理偏鄉居家支持服務員在職訓練

www.familycare.org.tw

25


WE CARE THOSE WHO CARE 芳 名 錄

捐款芳名錄 日期:103/03/01~103/03/31

日期:103/02/01~103/02/28 名   稱

名   稱

金額

64,260

徐秀婷、李珮昀、胡佩瑤

5,000

陳仰霖

20,000

徐應釗

2,000

王欽本

10,000

鍾祐菱

3,000

1,000

天下雜誌

2,200

林幸美、陳金玲、張宏哲、周美蘭 、 無名氏、莊維婷、王莉鳳、鄒○○、 林光輝、徐嘉穗、孫月良

黃志強、黃石月娥、無名氏、徐應釗

2,000

台灣久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

林志螢

1,868

胡世芳

林幸美、陳金玲、張宏哲、吳政裕、 張萬渭、洪淑娟、林 頭、許秋燕、 許陞瑋、李建謀

759

1,000

李佩珊、蔡培元、洪渡音

580

台灣久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

梁莉莎、何瑁鎧、生祐有限公司、 楊志文、李姿儀、陳彥蓁、丁秀玲、 江來芬、李立誠、丁珮玉、李川正、 柯秀綺、黃齡慧、謝玉濱、劉于瑄、 龍祥燕

500

黃秋林

400

王在清

365

方淑玉、鍾佾真、楊如娟、高培鈺、 趙懷琪、陳 鶯、謝麗雯、黃碧霞、 陳明性

300

200

胡世芳

759

陳銘宏

710

林士勛、李欣樺、林宥均

600

李佩珊、蔡培元、洪渡音

580

梁莉莎、何瑁鎧、生祐有限公司 楊志文、李姿儀、陳彥蓁、丁秀玲、 江來芬、李立誠、丁珮玉、李川正、 鄭美玲、黃宗榮、謝玉濱、涂翠珊、 鍾秀玉、藍碧哖、夏子善、吳智鈴 黃齡慧

500

魏楚珍

400

郭琇瑛、魏文鳳、陳明燦、林麗真、 蔡春燕、周永和

王在清

365

張素娟

188

無名氏

329

吳蕙妏、曾薔霓、張智雅、陳美惠

179

300

張金素、黃雅惠、王麗雲、譚湘林、 郭家杏、張瑋玲、黃智源

100

方淑玉、鍾佾真、高培鈺、趙懷琪、 陳 鶯、謝麗雯、賴冠伶、林義欽、 游玉綉 郭琇瑛、魏文鳳、周永和、林謙佑、 游玉綉、陳明燦、蔡春燕

200

電子發票中獎($200X3筆)

200

張素娟

188

吳蕙妏、藍惠玲、曾薔霓、張智雅、 陳美惠 張金素、黃雅惠、王麗雲、譚湘林、 郭家杏、施夙真

26

金額

富邦人壽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179 100


芳 名 錄

日期:103/04/01~103/04/30 名   稱

日期:103/05/01~103/05/31 金額

名   稱

金額

837,900

陳茂榮

50,000

許秀藝、吳麗雲、徐應釗、簡璽如

2,000

劉淑敏

20,000

簡璽如

1,600

王鎮民

1,500

20,000

陳濬緒 郭宛宛

1,200

合作金庫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林幸美、陳金玲、張宏哲、張嘉源 王貴英、張萬渭、劉煥毅、鄭建榮 台灣久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林頭 許秋燕

1,000

陳筱雁、大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胡佩瑤

5,000

陳珀岑、簡璽如

3,000

陳明性、無名氏

2,000

張筱嬋

1,500

林幸美、王天佑、陳金玲、張宏哲、 吳政裕、莊維婷、蔡季蓁、黃意雯、 吳莉莉、林光輝、江育琴

1,000

台灣久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

林俞慧

800

胡世芳

759

簡璽如

750

蔡阿賓、無名氏、無名氏

600

廖蘭珍、陳麗秋

580

800

李佩珊、蔡培元、洪渡音

胡世芳

759

李佩珊、蔡培元、洪渡音

580

梁莉莎、何瑁鎧、生祐有限公司、 楊志文、李姿儀、陳彥蓁、丁秀玲、 江來芬、丁珮玉、李川正、陳宥澄、 陳王秀卿、王錫璋、吳智鈴、 李喜炎、謝玉濱、王玲玲

500

李彥鋒

400

王在清

365 300

梁莉莎、何瑁鎧、生祐有限公司、 楊志文、李姿儀、陳彥蓁、丁秀玲、 江來芬、丁珮玉、李川正、陳宥澄、 黃宗熙、洪盟山、潘錫祥、鍾秀玉、 謝玉濱、黃齡慧

500

魏楚珍

400

王在清

365

方淑玉、鍾佾真、楊如娟、高培鈺、 趙懷琪、陳 鶯、謝麗雯、黃碧霞、 陳全金、徐嘉穗

300

郭琇瑛、魏文鳳、陳明燦、盧建宏、 周永和、李柏霆、蔡春燕、李建謀、 李欣怡、潘怡樺

200

方淑玉、鍾佾真、楊如娟、高培鈺、 趙懷琪、陳 鶯、謝麗雯、黃碧霞、 徐嘉穗、賴冠伶、李光鑫、陳玥禔、 魏楚珍

張素娟

188

郭琇瑛、魏文鳳、陳明燦、陳順德、 無名氏

200

吳蕙妏、曾薔霓、張智雅、陳美惠、 無名氏

179

張素娟

188

黃雅惠、王麗雲、譚湘林、郭家杏、 謝美玲、呂依真、施夙真、張景翔、 顏月媛

吳蕙妏、曾薔霓、張智雅、陳美惠

179

100

張金素、黃雅惠、王麗雲、譚湘林、 郭家杏、呂依真、葛湘鈺、洪靖雯

100

力峰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 電風扇兩台

振興醫院

80

www.familycare.org.tw

27


WE CARE THOSE WHO CARE 芳 名 錄

I Love Together-102建構友善家庭照顧者環境服務方案 核准文號:內授中社字第1025931295號 活動期間:民國102年4月15日至103年4月14日止 捐贈日期

捐款人

金額

捐贈日期

捐款人

103/2/3

黃一恆

100

103/4/4

王宋藤英

103/2/4

簡伊伶

5,000

103/4/4

陳盟宗

金額 1,000 100

103/2/7

藍惠玲

179

103/4/4

陳淑妍

100

103/2/8

蔡泰利

300

103/4/7

劉淑鵬

100

103/2/12

陳佑華

600

103/4/8

李皓群

100

103/2/19

游秉坤

300

103/4/8

徐蘇月珍

100

103/3/1

莊○○

600

103/4/9

王士奇

100

103/3/2

黃慧珠

100

103/4/9

李佳哲

1,000

103/3/7

黃盛財

1,000

103/4/9

林原駿

100

103/3/11

吳慶福

500

103/4/14

吳梅娟

200

103/3/13

樂麵屋

1,510

103/4/14

吳梅娟

200

103/3/13

寶島牛肉麵

103/3/14

燔薯王(金山店)

103/3/14

王菫

103/4/2

賴志忠

50

103/4/14

陳威政

200

220

103/4/14

張志杰

200

1,000

103/4/14

陳威政

200

600

發票

共25張

NT$15,759

金額合計

2014幸福共go照顧路-推動家庭照顧者友善支持服務網絡計畫 核准文號:衛部救字第1030109089號 活動期間:民國103年4月15日至104年4月14日止 捐贈日期

捐款人

捐贈日期

捐款人

103/4/15

陳柏江

200

103/05/16

詹維倫

200

103/4/15

吳梅娟

200

103/05/16

吳佳玫

1,800

103/4/15

陳威政

200

103/05/16

黃麗雯

500

103/4/15

陳柏江

200

103/05/16

劉韻宜

500

103/4/15

顏珮如

200

103/05/16

王怡懿

200

103/4/15

陳威政

200

103/05/16

王弘軒

200

103/4/15

郭韋辰

200

103/05/16

王朝琴

1,000

103/4/15

吳梅娟

200

103/05/16

李林秀緞

1,000

103/4/15

吳○○

200

103/05/17

陳宇哲

500

103/4/15

吳梅

200

103/05/18

陳郁楨

1,000

103/05/18

鍾佩宜、胡文英 蔡秋惠、鄭曉恬

103/4/15

28

沈姿芹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金額

200

金額

800


芳 名 錄

捐贈日期 103/4/15

捐款人 合作金庫人壽保險 股份有限公司

金額

捐贈日期

捐款人

金額

366,140

103/05/20

洪宥芯

200

103/4/15

陳威政

200

103/05/20

劉艷俠

200

103/4/16

洪斐鈺

200

103/05/22

吳梅娟

200

103/4/17

黃嘉玲

200

103/05/22

吳梅娟

200

103/4/17

高晨恩

200

103/05/22

任潔莘

888

103/4/17

林郁欽

500

103/05/22

任潔莘

888

103/4/17

合作金庫人壽保險 股份有限公司

6,955

103/05/22

林惠芳

2,000

103/4/22

許玉蓮

1,000

103/05/23

何佳穗

500

103/4/24

廖敦玲

200

103/05/23

林泓

103/4/25

簡吟芳

2,000

103/05/23

吳琇玫

1,000

103/4/25

英特數位有限公司

200

103/05/23

簡珮甄

500

103/4/26

王文祥

200

103/05/24

曾淑鈴

200

103/4/27

李玟儀

200

103/05/24

謝佳渝

1,000

103/05/01

陳瑞芬

200

103/05/25

陳嘉純

200

103/05/01

劉翊嫻

500

103/05/25

羅允伶

200

103/05/02

無名氏

100

103/05/25

蔡綺旆

500

103/05/02

吳育禎

500

103/05/25

高浩榮

600

103/05/02

許可琪

300

103/05/26

郭宜燁

600

103/05/02

無名氏

400

103/05/26

鄭惠文

200

103/05/02

泰菱有限公司

400

103/05/26

王俊仁

200

103/05/02

蔡旻翰

500

103/05/26

金素慧

200

103/05/02

林鎰宏

100

103/05/26

德連資訊有限公司

3,000

103/05/03

陳乃維

100

103/05/26

馬義翔

3,000

103/05/03

瓊玉

200

103/05/26

陳弘仁

200

103/05/04

劉洽民

100

103/05/26

陳弘仁

200

103/05/05

陳惠玲

500

103/05/26

陳弘仁

200

103/05/05

陳冠廷

200

103/05/27

陳弘仁

500

103/05/05

魏廣勝

1,000

103/05/27

陳弘仁

500

103/05/05

楊水泉

300

103/05/27

陳弘仁

500

103/05/06

王盟勳

300

103/05/27

陳弘仁

200

103/05/06

陳姿瑾

100

103/05/27

吳蘇貝

200

103/05/06

黃健豪

200

103/05/27

吳梅娟

200

103/05/06

葉佳松

100

103/05/27

鍾勤仁

200

103/05/06

黃麗卿

200

103/05/27

陳弘仁

500

103/05/06

蔣念慈

100

103/05/27

陳弘仁

200

103/05/06

江黃春綢

500

103/05/28

陳弘仁

200

500

www.familycare.org.tw

29


WE CARE THOSE WHO CARE 芳 名 錄

捐贈日期

捐款人

捐贈日期

捐款人

金額

103/05/06

王佑民

500

103/05/28

梁婷怡

2,000

103/05/06

李城雪花

1,000

103/05/28

蕭雅嵐

200

103/05/07

張月馨

1,000

103/05/28

蕭雅嵐

200

103/05/08

梁峻輔

1,000

103/05/28

黃俐澐

200

103/05/08

梁芙瑀

1,000

103/05/28

黃俐澐

300

103/05/08

梁宏裕

1,000

103/05/28

陳弘仁

200

103/05/08

林金華

1,000

103/05/28

陳弘仁

200

103/05/08

陳雅萍

1,000

103/05/28

葉信毅

1,000

103/05/08

哇寶國際資訊股份 有限公司

500

103/05/28

余淑琴

1,000

103/05/09

陳佳伶

200

103/05/28

黃映喬

2,000

103/05/09

陳則端

1,200

103/05/28

陳珮瑋

2,000

103/05/09

李泳漢

200

103/05/28

蔡筱薇

500

103/05/09

蔡淑敏

500

103/05/29

高鴻文

1,000

103/05/11

張世聰

10,000

103/05/29

江靜旻

200

103/05/12

蔡子皇

2,000

103/05/29

黃鳳如

2,000

103/05/12

凃淑娟

500

103/05/29

錢艷秋

200

103/05/12

yenn

100

103/05/29

郭蕙君

1,000

103/05/13

劉美伶

500

103/05/29

林貝蔘

800

103/05/13

許少婕

200

103/05/29

陳俞均

2,000

103/05/13

林昶希

200

103/05/29

蔡依恬

5,000

龔蕙珍

600

103/05/29

中興洋傘工業股份 有限公司

103/05/13

林文嫣

2,000

103/05/29

黃盛財

1,000

103/05/13

連林玉猜

4,000

103/05/29

葉佳松

100

103/05/14

林禮恭

1,500

103/05/29

周全昌

500

103/05/14

陳姵君

500

103/05/30

陳瑞蘭

1,000

103/05/14

劉重維

2,000

103/05/30

蔡玉珍

1,000

103/05/14

余欣純

200

103/05/30

簡文華

200

103/05/15

李青芬

2,000

103/05/30

林芳如

2,000

103/05/15

陳美蘭

200

103/05/30

許惠雪

200

103/05/16

李佩穎

200

103/05/30

張康怡

200

103/05/16

李佩穎

200

103/05/30

王文嘉

2,000

103/05/16

林伊亭

1,000

103/05/30

陳恩沛

500

103/05/16

潘美惠

500

103/05/30

胡孝華

3,000

103/05/16

張晏慈

600

103/05/30

黃郁芳

200

張晏慈

900

103/05/31

李永耀

100

103/05/13

103/05/16

金額合計

30

金額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訊75期

NT$490,659

888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信用卡授權書 填表日期:

您:我要捐贈電子發票。 店員:好的,請問捐贈單位的愛心碼? 您:580097。 店員:好的,您的發票已經轉贈了喔!^^

編號:

基本資料 姓 名:

性別:□男 □女 出生年月日:

地 址: e - m a i l: 電 話:日( )

夜( )

捐款方式 □定 期 捐 款: 每月_______________元 □不定期捐款:

本次捐款金額

元整

信用卡資料 持卡人姓名: 持卡人身分證字號: 信用卡別: □ VISA □ Master □ JCB □ 聯合 發卡銀行: 信用卡號: 卡片效期:西元

持卡人簽名: (與信用卡簽名同)

收據抬頭: □同持卡人□不同持卡人: 收據寄發方式: □年度彙整 □按月寄送 謝謝您的支持,填妥後請傳真或寄回本會, 我們將開立捐款收據給您!(可抵所得稅)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聯絡電話:02-25111751 傳真號碼:02-25415653

電子發票捐贈 家總愛心碼580097 當您在結帳時,可以主動跟店員說 要捐贈發票給家總唷!


手冊備索 刊物名稱 家總會訊

內容 每三個月出刊一次

提供家庭照顧者所需的 照顧的路好好 指引,讓新手照顧者做 走-家庭照顧者 好準備,並讓長期照顧 教育光碟手冊 者減輕負荷與壓力。

費用 免費索取 回郵信封 10元

2008年邀請芬蘭學者 介紹北歐國家與英國支 「看見多元樣貌 持在職家庭照顧者的經 的家庭照顧者」 驗。探究各類型家庭照 研討會手冊 顧者的獨特性與不同照 顧需求。 2009年辦理之研討 「長期照顧體系 會,內容包含「社區照 與家庭照顧者」 顧與政策」、「長期照 顧服務模式」等六大主 研討會手冊 題。 2010年辦理之研討 會,主題包含有酬工作 與照顧責任:瑞典、澳 「兼顧家庭照顧 洲與日本的經驗、老人 與有酬工作」國 之家庭照顧者與長期照 際研討會手冊 顧制度:有酬工作與照 顧責任、家庭照顧週休 一日等。 2011年辦理之研討 「看見長照服務 會,主題包括家庭照顧 中的照顧者」研 者服務研究分析及心理 討會 支持服務分享。

每本酌收工 本費100元 〈可用劃撥 方式索取〉 郵資另附 1本35元 3-5本80元 5本以上 110元

2012年辦理之研討 「發展有善家庭 會,主題包括照顧者支 照顧者長期照顧 持性服務報告與經驗分 政策與公共化服 享,同儕照顧工作者經 務」研討會 驗分享。 「建構友善家庭 照顧者環境與長 照服務網絡中的 新視野」研討會

2013年辦理之研討 會,主題包括長照保 險中現金給付與實物 給付方式之討論;改 變長照服務型態;長 照服務評估與評鑑。

我的灰姑娘紀錄 家庭照顧者紀錄片,片 片 長十分鐘

回郵信封 20元

出院後照顧方式的選 家 有 中 風 病 人 - 擇、在藥物、護理、復 家庭照顧者出院 健 的 介 紹 、 情 緒 的 調 準備手冊 適,以及社會資源的認 識等

回郵信封 20元

照顧者壓力調適、自我 保健等

回郵信封 10元

抒壓光碟

索取專線:02-2511175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