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路 Min Quan Road
「踩著步伐,輕快的跟著風、跟著車水馬龍,穿梭在現代夾雜歷史的片刻中…」
DEC 31
漫步之餘,眼前閃爍穿梭的那些平凡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Helping people help themselves.
一本屬於愚人世代的雜誌,內容涵括台中民權路、美食生活、文化、設計之綜合報導與評論。
cover story
攝影師 | ShuYing Liang FEATURE 《條條商行通大路》 《行走時代的歷史建築》 《民美權在食》 《街邊一隅》 Every road has a different landscape and its existence.————— Sh uYing,《 Me 》
Cover Story
以既有牆上的門,假想打開之後, 會有通往民權路的道路,
色塊和線條對比封面的豐富。
00
路 Road 《民權路》 p.02
歷史
建築短評 Architecture Twitter 《空屋》/《地政事務所》/ 《三色平房》 p.06
歷史建築 Architecture History 《市役所》/《台中州廳》/ 《台中郵局》/《黃小兒科》 p.08
中西結合 C of C and W 《美味廚房》 p.10
老滋味 Old Taste 《再興筒仔米糕》 p.11
趣點 Interesting 《禁止行車》/《注意禮貌》/ 《平頭轉角》/p.12
老宅改造 Old House Renovation 《無印良品》 p.13
01 03 02 04 Business Road Contents p.02 p.06 p.10 p.12 Street Corner Food on Minquan Historical Building
History 《時期沿革》 p.04
01
Business Road
Minquan 商業‧大路
民權路 條條商行通大路
民權路曾是日治時期重要的政治要道, 後面日本人撤島後,保留了當時的台中 州廳,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台中地標,爾 後台鐵陸續完工後,民權路就作為通商 的主要幹道發展,商行紛紛湧入,一家 家的銀行成了民權路的景致,造就了現 代有「銀行路」之稱的民權路。
曾經作為民族路及時代路,在經過多次 議會、古文訓參考,合併兩路為民權。
作為過往的政治路,現為經商的要道, 周邊也揚起了其他相關行業,醫療、教 育、環境和民政,可說是統整了各大行 業相當重要的台中民權路。
從早到晚,車水馬龍的民權,對比當年 還未正式開發的日治時期,民權路的發 展可說是進步的相當快,銀行陸陸續續 的成立,已不在是當年青澀的樣子了, 做為台中重要的一條路之一,他奠定了 台中經濟發展的成長。
01
02
走在路上,是那樣的安靜、那樣的喧囂熱鬧, 寬廣的路,穿梭在舊香卻持續進步的民權路; 民權路給人是如此的安穩舒適,但又那樣的懷 舊,街邊開了一家又一家的新店,可仍保持著 民權既有的風貌,沒有變過。民權路有民權路 他給人的感覺,沉穩且安定......。
01 Minquan 03
MinQuan History
1911的民權路
當時的民權路比起現在,空曠了許多,房 子基本上不超過兩層樓,多以木造;曾由 日本人統治過,所以街道也有種早期平成 時的日式感。
民權路為台灣台中市重要道路之一。向上路以 南呈東南─西北向,過向上路口後呈南北向。 全線不分段,南接台中路,北抵忠明路。為台 中市許多銀行與政府機關進駐的道路,原舊名 「本町道」、「大正橋通」。
04 Minquan Road
1908年 縱貫鐵路開工後,車站成為都 市及區域核心,使市區向火車站方向 伸展,由台中火車站至今中華路,以 及公園路至民權路之地區為商業區重 心。
為台中中西區分界,橫跨9路5街, 並銜接向上路、台灣大道。
1946年 ,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台 灣後,將其修改日治時期以來的街道 名稱
1946年2月11日,台灣省行政長官 公署民政處行文至各縣市政府「(略) 為求簡化劃一,所有街道名稱除特殊 情形外,應採有意義兩字命名,並造
具新舊街名對照表呈處核辦。」
1959年通過決議整遍街道名稱及門 牌;1960年實施,部分民族路與時 代路合併為“民權路”,而民權路是 在以古文集訓文的意義下命名。
05
Historical Building
Building 行走.歷史‧建築
灰色斑駁、人去樓空的建築,最上 方圓型且帶花紋的造型,對比身旁 平穩沒有特色的平房,如同象徵擁 有高人一等的地位般,現在內部整 個打空,縫隙中溢出了新的綠色生 命,那樣的姿態,就像在期待著下 個,讓他繼續延存呼吸的孩子般。
鐵皮屋頂、鐵皮牆壁,斑駁卻剩點 漆、生鏽到快可單手拆卸的欄杆, 雖然沒有特別的地方,但卻持續佇 立在那,那堅毅挺拔的姿態,何順 發地政士事務所。
01 灰潔圓頂花紋空宅 02 何順發地政士事務所
06 02
02 01
Walking Age Historical Buildings
三棟並存,顏色卻各有各的,看著看著真的很可愛,兩旁也沒接 著其他的建築,就像兄弟帶著妹妹,緊緊地不和其他人接觸。外 觀樣式簡單,無其他的擺飾。三棟建築,三個大門,三扇窗戶, 三種顏色。
07 Minquan Road
1911年建成,初為「台中廳公共埤圳 聯合會事務所」
1920年成為台中州轄下台中市的行政 官署,首任台中市尹金子惠教即在此 就任辦公。
1945 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之後, 市役所建築幾經不同機關使用。
2016 年重新開放後委外由古典玫瑰園 經營,作為餐廳與小型藝文展覽空間。
台灣清治末期,清廷在臺中州廳現址興 建「元誠考堂」,臺灣省城建築群之一。
日治時期後,因台灣總督府在台中實施 「市區改正」,成為臺中州廳。
臺中州廳廳舍由森山松之助設計, 經歷五期的重整與修建,於1938年完 成現行規模。設計為仿法國馬薩風格, 入口則設有「車寄」,這是日治時期官 署建築的重要特徵。
台中商業銀行前身為「臺中區合會儲蓄 公司」創設於1953年4月,同年8月1日 開始營業,主要辦理臺中縣市、彰化縣 及南投縣之合會業務。
自1978年起改制為「臺中區中小企業銀 行」,另為擴大經營規模並使資本大眾 化。
1995年9月設立台北分行,營運範圍跨 越區域經營,後陸續,使業務營運之區 域擴及臺灣西半部地區。
08
台中市役所
台中州廳
台中銀行
09 02 Walking Age Historical Buildings 01 台中市役所 02 台中銀行 03 老舊廢棄的民宅 04 黃小兒科 05 黃小兒科 06 被包夾的老宅 07 老舊存活的民宅 黃小兒科(停止營業) 01 02 03 04 05 07 06
Food on Minquan
簡簡單單,一片肉、一片蛋、幾條小黃瓜絲,經典肉 排蛋吐司,看似沒什麼,可是飽足的剛剛好。
坐落在寬廣安靜的綠色園道旁,再興米糕對面的轉角 處,兩家美味,卻截然不同調的小店,完全融入民權 路這寧靜綠意的氛圍中。雖然沒有現代那樣光鮮亮麗 高級的感覺,食物的美味就足以讓人一再的回味,美 味廚房是民權人早上重要的活力來源,與象徵。
10
03
C of C and W Delicious Kitchen
Food 美食‧民權
Zaixing Tongzi Rice Cake
Old taste
熱熱的,剛出蒸籠!甜鹹甜鹹杏色的醬澆在上面,料 不多,卻色香味俱全,轉角的位置在寬廣的馬路上映 入眼簾,傳統的開放式小空間、簡便一目了然的開放 式廚房,味傳街邊,一股股的老滋味。
11
Corner 街邊‧一隅
漫步觀察民權的細小事物
Walk & observe Small things
漫步在陽光斜照的民權路上,風栩栩地吹在樹上,地上微透著光斑,安靜的很 美;不經意看到的小事,明明是那樣的普通,可又那樣的不一樣,走在民權路 上。沿著民權路一旁的綠色長廊,只有醫院前特別加裝了防止機車穿越的特殊 造型欄杆,剛好只夠讓人行能穿越;州廳旁豎立一棵沒有半片葉子,卻被修剪 成平禿樣,加上了一面凸透鏡的樹,作為一棵樹一定感到相當無奈和榮幸;直 直望去,仔細一看商家住宅外的柱子上,發現了些不一樣,水管延伸向下、一
片經過時間磨損的鏡子,可是卻要人「整理儀容,保持禮節」,和每年必貼的 春聯,走走停停一定會停下腳步兆個鏡子,看著走在民權路上的自己。
文 梁舒穎 Ying Liang 圖相提供 梁舒穎&潘珮璇
12
04 Street
corner
人聲中特例獨棟的,如精品屋般,踏進視覺被打空可是卻特別 劃分的盒中,無印良品將民權路空閒的老屋打掉內部構成,空 間開闊地和民權路一樣,風格採白色搭木質品,簡簡單單讓光 及玻璃延伸空間感,輕輕放上兩雙編織的夾腳拖,點綴圓滑下 邊角的銳利;框中帶景,暖暖的很暖,在這沉靜下,慵懶的、 舒服的,隨著空氣流動,巡遍民權路的各個角落。
13 04 Street corner 文 梁舒穎 圖 梁舒穎 & 潘珮璇 一隅 A corner
「踩著步伐,輕快的跟著風、跟著車水馬龍,穿梭在現代夾雜歷史的片刻中…」
cover story 民權路 Min Quan Road
DEC 31 Helping people help themselve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一本屬於愚人世代的雜誌,內容涵括台中民權路、美食生活、文化、設計之綜合報導與評論。 Every road has a different landscape and its existence.————— Sh uYing,《Me》 漫步之餘,眼前閃爍穿梭的那些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