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藝文活動
CENTER FOR ARTS AND CULTURE NTHU
SPRING SUMMER EVENTS CALENDAR
藝術文化總中心
藝文活動資訊
藝文滋養與跨域/旺宏館
03.26 / 16:00【Harmony】清華樂集室內樂音樂會 4 月【藝文跨域主題月:藝術、音樂與醫學】
君山音樂廳 【清華音樂人 Podcast】
03.24 / 19:30【革命家與獨角獸】——石破天驚的史特拉汶斯基
04.29 / 15:00【汪奕聞鋼琴獨奏會】
清大文物館 02.20~04.19【破繭 東方書畫中的女力】館藏精選微展
04.21~08.26【竹塹雅集】紀念建城 300 年特展
【清大有文物? PODCAST】—隔週更新
藝文總中心展覽廳 02.20~03.22【同質異構】—胡縉祥 VS. 林育正雙個展
04.10~05.04【流觀明玕清瑤中】張光琪個展
05.15~06.08【隙光映真】劉時棟個展
教育館 113 藝術創意空間
03.20~04.24【PANTONE 259 C 的奇想】連正宏個展
05.03~05.31【拾光】清華藝集
清大藝術工坊
03.01~03.22【Wish upon a Star】蕭力綺個展
04.12~05.03【存在】林沛佳個展
05.17~06.07【Inner Child】2023 謝長穎個展
宏亮美術館
EXHIBITION
Hong Liang Art Museum
國立清華大學藝 術文化總中心自 2021 年 8 月正式 成立,下轄二館一 廳:宏亮美術館、 君山音樂廳、捷英 文物館。
1/ 同質異構 胡縉祥 VS 林育正 雙個展
本次展覽以兩位不同創作型態的藝術家針對空間去架構各自對於物質質性之想 像,因此以同質異構之名來闡述本次雙個展之核心概念。
藝術家胡縉祥運用新媒體媒材將虛擬數位物質轉化成實體體驗,在空間中分割 出數個黑箱劇場空間,在其中建構一個個充滿著數位編碼的沉浸式體驗空間, 使觀者可以藉由視覺聽覺在不同區塊中,去感受數位編碼所呈現出之虛擬物質 世界,圍繞在數位與現實空間的切換與思辨,企圖表現數位空間的無邊界,並 藉由這樣的展陳形式去探討與省思人與科技、網路之間的關係。
Cybercube》LED、動捕系統、電腦燈、網路、電腦.150×200×100 cm 2013
upload not complete》 VR、鐵件、風扇、LED、電腦、喇叭、客製背心、感測器.300×200×300 cm 2019
EXHIBITION 展覽 2 展覽時間:02.20(一)~03.22(三)/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覽廳 展覽開幕:02.20( )10:30 /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覽廳 藝術家面對面:02.20( )11:15 /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覽廳
胡縉祥、蔡秉樺、張兆慶《
胡縉祥《
林育正《福利社方體演算》
EXHIBITION
綜二館展覽廳 3
展覽
藝術家林育正則擅長以雕塑方式將實體的物質去轉化成虛擬的形而上感受,其 藉由鷹架元素在空間中架構多重分割空間,揉合為無數類微型實驗劇場的交錯 分割場域,並於其上裝構了許多其自製之動力物件,使公共水道孔蓋、管線、 柱、牆、門把、開關、磚等居家元素去除功能,用水泥複製、重組、改裝為具 有聲光動態的裝置,揭示了在生活角落中不斷醞釀、輪轉、消長的無數細緻的 物體系統,挑戰著我們對生活空間的理解,借低科技性的機械組裝,開發許多 物體的生命線索,以某種生命機能的再製帶出頹廢與雜碎中的勃勃生氣。藝術 家主體性的臨在及其跨域嘗試,傳遞藝術與當代生活環境的反思,預備開啟一 種既疏離卻期待親密、啟疑竇而易感受的空間體驗。
林育正《楔子—巴斯卡箱》
2/ 流觀明玕清瑤中—張光琪個展
取自陶淵明《讀山海經》詩。明玕是竹子,清瑤是水,在其中的流觀,反映出 的是 既身處其中,又帶有客觀看的隱喻。除了作品與時間有關的主題性,同 時也回顧了自 2012~2022 年的創作階段作品樣貌。繪畫表面材質層層疊疊, 建構的是包含生命經驗,與受自然啟發的想像空間,他們構成了一個豐富意象 的世界。
《方寸浮生》壓克力、棉布 130×120 cm 2022
《不情願存在》壓克力、棉布 120×120 cm 2022
EXHIBITION 展覽 4 展覽時間:04.10(二)~05.04(四)/藝文總中心展覽廳 展覽開幕:04.10(二)15:30 /藝文總中心展覽廳 藝術家面對面:04.10(二)16:15 /藝文總中心展覽廳
《寂寞裡的風景》壓克力、棉布 60×120 cm 2021
3/ 隙光映真 劉時棟個展
展覽時間:05.15(一)~06.08
(四)/藝文總中心展覽廳
展覽開幕:05.15(一)10:30 /藝文總中心展覽廳
藝術家面對面:05.15(一)11:15 /藝文總中心展覽廳
藝術家劉時棟生於台灣苗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在 1990 年代 就讀大學期間,他以深具實驗精神與強大企圖心的作品,積極活躍於多樣形式 與主題的展覽活動中。其創作風格多元豐富,技法自由不受今古及形式拘限, 既製作大型挑釁式裝置,也拾起海灘上的沙子作畫或以現成物複合結構出空間 作品。繪畫性作品具體呈現其細膩思維,表現法強調視覺效應與時代感,也清 晰連結著古典藝術的傳統。劉時棟長期關注在地的文化性,現成物的「採集」 與「再製」為其標誌性風格,多元且具實驗性的創作深受國內外藝壇關注。 作品受臺北市立及高雄市立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德意志銀行、韓國首 爾 OCI 美術館等國際藝術機構典藏。此外,劉時棟更榮獲多項國際藝術獎助 與駐村創作邀約。如美國亞洲文化協會之紐約藝術創作獎助;韓國京畿道永殷 美術館及文建會推選為美國第十八街藝術村(18th Street Art Center)駐村 藝術家,並舉辦個展;亞洲文化協會及關渡美術館駐村交流計畫。
《玉象》
複合媒材、畫布 130×162 cm 2022
《吻》複合媒材、畫布 120×120 cm 2022
《聆聽》
複合媒材、畫布 130×162 cm 2022
EXHIBITION
5
綜二館展覽廳 展覽
1/【PANTONE 259C 的奇想】 連正宏個展
PANTONE 259 C
創作者靈感的開端來自清大各局處院所經常出現的紫色視覺文物件,校 地的景觀也偶有點綴紫色之色塊色面,師生於校園活動也時常可見身著 紫色衣物及綴飾品,整體單純的紫色彩延佈傳播,是參訪者對校園的諸 多色彩印象之一,也絕對是清華人特殊的眼球視覺經驗。
作者構思將單一純粹顏色賦予豐富的可能性,嘗試讓視覺受體觀者產生 物理及生理性的自然知覺視覺反應,期望觀覽者對色彩的幻想幻象、意 象抽象…透過作品單純的色彩界域,聯想想望理想中的美麗新境地。
展出品有簡約風格的平面作品與立體作品,平面作品的單一色彩特質蔓 延畫面,單一色彩的特質漫溢框體,框體框架束縛色彩亦或色彩解構畫 框,也許畫面畫框主客體達成絕對和諧;立體作品單一色彩活絡著一個 積體量體,也許造型量體也依附著色彩之泉鮮活展現生命,藝術家希望 作品能提供閱覽者打開眼窗,挪移心靈之秤,量議出完美之衡。
2/【拾光】 清華藝集
人生旅途中我們總是眺望,眺望前往遠方的路,期待新的冒險。然而,旅途中 也難免需要停下腳步去撿拾,撿拾那些掉落的遺失的,它們往往在低處 和 平坦的路相比,撿拾的行為就像不期然的來到停滯的低谷。然而,也是看向低 處的視角裡,我們發現了不一樣的世界。撿拾帶走了我們的時間,而我們帶走 了意外發現的光彩。
EXHIBITION 清華藝集 展覽 6 展覽時間:03.20(一)~04.24(一)/教育館
藝術創意空間 展覽時間:05.03(三)~05.31(三)/教育館 113 藝術創意空間
113
3/【AI 彩妝跨域工作坊】
【臉】是外界和自己第一個接觸的開 端,這個工作坊的目的是講授如何用 合宜的彩妝,為自己的表現加分。眉 宇之間,應該如何描繪 ? 把自己的特 質顯現出來。彩妝是生活中美感的體 現,希望藉著這樣彩妝工作坊,提供 給同學們一些有意義的學習。彩妝的 技法訓練,需要許多的練習,邀請到 國內專業的彩妝老師,來提升大家的 眼光,不只是找到臉部的亮點,也能
夠提升自己的品味,享受欣賞美麗容 顏的樂趣。邀請同學貢獻您的彩妝作 品,成為彩妝大數據的一個資訊。歡 迎您在彩妝世界的生態圈中,看見一 個新興的科技因子。
【大數據應用於建構彩妝審美基準之研究】
邀請大家上傳彩妝照片,已通過學術倫理審查會議,註冊之後,資料可以由本 人隨時撤銷。若不想上傳素顏照片也可以。※上傳數量滿足,即頒發 AI 彩妝 証書活動。詳情請上網查詢。https://linne-platform.netlify.app/
EXHIBITION
展覽 7
清華藝集
SCAN ME!
AI 彩妝實驗室官網
【關於藝術工坊】
藝術工坊原址是清大生科院養白老鼠的地方,也養了隻可做實驗的羊,生科 院搬離原址後,這空間就變成洗衣房,賣過早餐的牆上寫著「蛋餅五元」。這 裡,一直有點荒蕪,成了外工班放打掃用具的倉庫。在劉炯朗校長的時代,藝 術中心將此處成立為「藝術工坊」。靈感來自德國的電話亭展覽室,在不大的 地方,不間斷藝術展出,能活化整個街區的氛圍。每一學期有三個檔期,適合 精緻而小巧的展覽。藝術工坊有大面積的玻璃,像是一個立體視窗。對於校園 而言是一個小巧可愛的展示空間,即使不走進建築裡,藝術工坊透出的光,也 能使經過此處的人,感受到地景的生動與溫暖。
【Wish upon a Star】 蕭力綺個展
展覽時間:03.01(三)~03.22(三)/清大藝術工坊
就如吟唱的那樣,當你向星星許願,像夢想家一樣,不論是誰,命運會指引道 路,夢想會有實現的可能。從過去到現在,童話或現實,星星都是人們對於願 望的訴求對象,象徵寧靜、和平與希望。如果能向星星許願,希望能進入我創 造的幻想世界。
《 Far Away》壓克力 33×45 cm 2019
EXHIBITION 藝術工坊 展覽 8
1/
2/【存在】 林沛佳個展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又稱為實存主義。是一種以「意識到『我』的存 在」為中心,來探討個體如何看待自身的生存、幸福和責任等意義的一種哲學 思想。人類的個體性是獨特的。它是在一連串的經驗、抉擇與行動中變化生成 的,是某種貫串人生的動態整合。地球上居住著幾億人口,在同一個剎那裡, 我們各自以多樣的生命態度來面對自我以及身處的世界。希望藉由此次的展 覽,稍稍揭開這個世界的一角,呈現出繽紛與生命力。
在熙攘喧囂的世間中,我是誰?在華燈點點的城市間,我為誰而活?白茫茫的 天花板啊,永遠是最好的傾聽者。也許是我庸人自擾,也許是杞人憂天,總是 在刻意隔開自己與人群時,會這樣向自己提問。如果人們都忙於嘈雜紛亂而忘 了休息,那麼不如來到我的小世界,看看能不能找回一點點的寧靜。
EXHIBITION 藝術工坊 展覽 9 展覽時間:04.12(三)~05.03(三)/清大藝術工坊 展覽時間:05.17(三)~06.07(三)/清大藝術工坊
3/【Inner Child】 2023 謝長穎個展 《gummies》電繪 72.5×53 cm 2023
2008 年【雕塑公園】誕生
2008 年【雕塑公園】誕生。原址是在
藝術工坊正前方的草地上的,這是 08 級學生給學校的一份禮物,經過大家
的手,以拼貼馬賽克完成的雕塑群。
連接教育館的一樓的展覽廳、日光走
廊以及後方的藝術工坊。位處藝術展
覽與創作空間的綠帶上。點點空間都 帶給行路人微妙的驚喜。這個地方有
著奇妙的氛圍,跟紐約蘇活區的形成 很像。讓藝術創作的活力與邊陲區域
的破落交錯,希望能在這個公園裡, 種下溫暖活潑的生命力種籽。每一件
作品上都有系所英文縮寫的代碼點字。
EXHIBITION 雕塑公園 展覽 10
【雕塑公園沿革】
2015 年 【給世界的禮物】/ 新竹聖誕感恩季護城河路段
2015 年新竹文化局邀請清華藝集創作了一組作品,以供「聖誕感恩季」展 出。作品以大型雕塑為主,放在護城河岸的兩端,期許作品能美化市容,提供 市民聖誕節慶的氛圍。這次的雕塑媒材,決定以保麗龍作為底座,並敷上一層 彈性水泥作為表面塗料,進而達到防水與結構強化的效果。藝集的同學互相組 隊,一起用保麗龍雕刻出十三件作品【給世界的禮物】。
然而在展期結束之後,製作了一整學期的作品瞬間成為了大型的廢棄物,堆放 在倉庫中長達一到兩個學期。隨後開始了一連串的藝術品再生計劃。將原本 白色的雕塑拼貼上彩色的馬賽克,使其在色彩的呈現上更具可看性,並用填 縫劑填補馬賽克之間的縫隙。於是同學們開始逐一改造每個雕塑,進行雕塑的 再創作,而這些雕塑作品也被搬運至各個地方,為當地的環境增添新意。包
括 2017 年春季於苗栗天主教聖家啟智中心的【寶貝蛋】、2017 年秋季於淡水
金色水岸【再現.給世界的禮物】,及 2018 年於新竹寶山的【農地裡的藝術 品】,都是藝術作品再生計劃的成果。
EXHIBITION 雕塑公園 展覽 11
2017 年春
【寶貝蛋】藝術品再生計劃 I 苗栗天主教聖家啟智中心
苗栗聖家啟智中心 2017 年 11 月 3 日,沿用【給世界的禮物】同學們將 一顆蛋型雕塑敷上彩色的馬賽克磁
磚,並將之命名為《寶貝蛋》,並在當 天送給聖家啟智中心。讓「寶貝蛋」 放置在他們的入口庭院中,使得原本
造型簡單的橢圓形成為入口主視覺。
《寶貝蛋》不僅只是個雕塑作品,更意 味著院生們都是世界的「寶貝」。
2017 年秋
【再現.給世界的禮物】藝術品再生計劃之 II 淡水金色水岸
2017 年 10 月 27 日 ~10 月 29 日清華藝集舉辦三天的移地訓練。參訪關渡美 術館,竹圍工作室,達達藝術工作室,雲門舞集的練舞場,小禮堂藝文空間劉 思妤的個展。次日,在淡水金色水岸的廣場上現地創作。展覽標題為【再現. 給世界的禮物】展出日期是 2017 年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15 日在金色河岸前 展出,在充滿小吃攤販的街區,保有一處有意思的藝術場域。
EXHIBITION 雕塑公園 展覽 12
2018 年春
【農地裡的藝術品】藝術品再 生計劃之 III
清大食農計劃.忻品集∼
因竹屋的興建,雕塑公園整批作品赴
外暫存兩年,雕塑作品散佈在寶山鄉
《忻品集》的土地。這次清華藝集帶著
同學們在農地中創作,清華藝集創造 整個牆面馬賽克鑲嵌的作品。在移地
訓練的創作現場除了創作作品之外還
能享受農夫的耕作成果.享受了豐盛 的農作物窯烤大餐。
EXHIBITION 雕塑公園 展覽 13
2022 年
清大相思湖畔/環湖步道
歷經多年遊蕩的雕塑公園群像,日前 已遷移到相思湖步道上。因為多次的 搬遷,作品需要修復。現在執行修復 計畫的同學,在 2008 年的時候只有
十歲,一代一代的同學們,傳承這樣
的成果,藝術文化總中心持續修建養 護,希望讓來清大運動健身的人,都 因為這些作品感受到定點的風格與魅 力。持續的養護,或許看起來不是新 的「作品」。真正落實努力維持,讓校 園裡的好作品延續。邀請您到相思湖 畔的環湖步道散散步。
雕塑公園 展覽 14
EXHIBITION
時間:03.26(日)16:00 /旺宏館 演出者:清華樂集
由清華樂集成員組織而成的室內樂音樂會,包含鋼琴五重奏,鋼琴三重奏,以 及弦樂四重奏等等曲目。清華樂集由清華學院學士班音樂組同學以及校內樂器 演奏好手組成,並常於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團體組及個人賽中獲得優秀的成績。
【藝文跨域主題月:藝術、音樂與醫學】
詳細活動訊息內容 請見官網、臉書。
EXHIBITION
15
藝文總中心
跨域
1/【Harmony】 清華樂集室內樂音樂會 2/
SCAN ME!
藝文總中心官網 藝文總中心 FB
MUSIC
Jun Shan
Concert Hall
君山音樂廳為國際 級校園音樂廳,係 清華大學大禮堂改 建升級計畫。原演 出空間,為紀念沈 君山校長、而更名 為「君山音樂廳」。
【清華音樂人 Podcast】
節目主持
古典系列─許崴/當代系列─林浩立 & 鄭志鵬
聲音系列─謝韻雅 Mia
收聽平台:SoundOn、Firstory、KKBOX、Apple Podcast、Youtube
贊助單位:清華大學校友總會
清華大學人才輩出,於各領域均有所貢獻,玩起音樂也是有聲有色!當科學的 理性與音樂的柔情相遇,「清華音樂人 PODCAST 」於焉誕生!
2023
年節目邀請畢業校友、也是知名「音樂家的無聊人生」YouTuber 許崴、 任教於人類學研究所的饒舌創作歌手林浩立、通識中心與社會所合聘老師鄭志 鵬、外語系畢業校友暨聲動樂團團長謝韻雅等人擔任主持,分別規劃了「古典 系列」、「當代系列」、「聲音系列」,節目將深談古典、搖滾、嘻哈、與獨立 音樂,並介紹清華人跨領域玩音樂的有趣故事。
「清華音樂人 PODCAST 」節目,是清華人的音樂入口,任何時間點進去,都 可以被帶到嶄新而奇幻的音樂世界,邀請熱愛音樂的朋友,隨時隨地在聲音的 世界相會。
「清華音樂人」PODCAST 節目自 1 月 7 日起,每隔一週的週六下午 2:00 上 架,可於 YouTube、SoundOn、Apple Podcast 等平台收聽。
歡迎關注清大藝術文化總中心及君山音樂廳臉書、網站、IG,獲得最新訊息。
MUSIC
音樂 17
君山音樂廳
1/
謝韻雅 Mia
林浩立、鄭志鵬
時間:03.24(五)19:30 /清大台積館孫運璿演講廳
演出者:國家交響樂團.木管五重奏 Ensemble Opus 5.1
宮崎千佳 / 長笛、陳奕秀 / 低音管、阮黃松 / 雙簧管、
劉品均 / 法國號、黃荻 / 單簧管、Sabastian Efler / 定音鼓
曲目:卡爾.尼爾森:木管五重奏,作品 43
雅克.伊貝爾:三首小品
伊果.史特拉溫斯基:《春之祭》,為木管五重奏與打擊
主辦:清華大學君山音樂廳籌備處
風格鮮明專注的史特拉汶斯基,未滿 30 歲,便以《火鳥》橫掃巴黎音樂界, 被視為創作氣質誠實、原始且魔幻的藝術獨角獸;而《春之祭》是他攜手舞蹈 家尼金斯基一起掀起的藝術革命。交響樂曲中,起始的低音管破天荒地率先悶 頭哭泣,宣告了這首曲子劃時代的構思。變化多端的節奏、管樂器的狂喜如原 野的發情,纏繞與呼號的樂音,乘載無窮盡的生命力。這次以木管五重奏表現 這位革命家的經典之作,其中《春之祭》更有定音鼓加入,將獨角獸的美麗與 哀愁表現無遺。
詳細訊息,請關注清大藝術文化總中心及君山音樂廳臉書、網站、IG。
MUSIC 音樂 18
免費線上報名 SCAN ME!
2/【革命家與獨角獸】 石破天驚的史特拉汶斯基
時間:04.29(六)15:00 /清大台積館孫運璿演講廳 演出者:汪奕聞 / 鋼琴
曲目:舒伯特/李斯特:〈磨坊工與小溪〉
舒伯特/李斯特:〈紡車旁的葛麗卿〉
李斯特:〈孤寂時領受神的恩典〉,選自《詩與宗教的和諧》 李斯特:〈葬禮〉,選自《詩與宗教的和諧》
舒伯特:A 大調第 20
號鋼琴奏鳴曲,作品 D. 959
主辦 : 清華大學君山音樂廳籌備處
舒伯特和李斯特兩位風格與命運迥異的音樂家,卻擁有心靈相通的時刻? 乍看之下,舒伯特和李斯特可謂活在平行世界。內向的舒伯特個性寡言謙和, 只為藝術及他親近的朋友們創作;而風流的李斯特則是位超級巨星,時常以鋼 琴家身分巡迴演出。
這次音樂會所帶來的曲目,以兩位作曲家的內心世界作為連結,在極度不同的 個性裡找到靈魂的共通之處。透過這套曲目的呈現,我們將在這個充斥著外在 誘惑與喧囂的年代,一起走過舒伯特與李斯特的內心世界,並沈澱下來聽聽屬 於自己的聲音。
詳細訊息,請關注清大藝術文化總中心及君山音樂廳臉書、網站、IG。
MUSIC
音樂 19
君山音樂廳
3/【汪奕聞鋼琴獨奏會】
捷英文物館
CULTURE
捷英文物館坐落於 清華大學南校區, 由清大名譽博士、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董事長曾繁城捐 贈,並以父親曾捷 及母親黃月英之名 命名為「捷英文物 館」。
曾浴蘭《仿李霞松下煮茶圖》局部
NTHU Heritage Museum
1/【破繭—東方書畫中的女力】 館藏精選微展
展覽時間:02.20(一)~04.19(三) 旺宏館一樓文物館展廳 (隔窗觀展/ 24 小時開放)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
東方傳統書畫,向來是男性主導的 場域。在「女子無才便是德」傳統 觀念影響下,女性或有創作才華被 湮沒、或有作品失去姓名權。儘管 傳統女性必須面對「才」與「德」之 間的困難抉擇,還是存在不少勇於 突破「有才」等於「背德」的禮教束 縛,鑽研書畫,潛心創作的才女。
此次展覽,本館精選了兩位清末民 初女性創作者的作品,一方面邀請 大家欣賞東方書畫獨特的藝術美 感,另一方面更是展示東方傳統書 畫中,相較於男性亦毫不遜色的「女 力」!
CULTURE 文物館 文物 21 范侃卿《綠陰垂釣圖》 文物館官網 文物館 FB
SCAN ME!
2/【竹塹雅集】 紀念建城 300 年特展
展覽時間:04.21(五)~08.26(六)/旺宏館一樓文物館展覽廳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11:00~18:00(週日、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
自雍正元年(1723)淡水廳建置,以竹塹為廳治,新竹逐步發展成北臺灣的 政經、文化中心。19 世紀中葉,道光末期、咸豐、同治、光緒初期臺北築城
前的半個世紀,鄭用錫家族的北郭園、林占梅家族的潛園,磁吸般地聚集並培 養了幾代的文藝書畫人才。日治後,經過前期國變武治下的沉潛,1920 年代 初以新竹為中心的新竹州建置後,又迎來第二度的書畫藝術復興。那是一段新 竹被稱譽為「書畫巢窟」的黃金時代。
本展覽所收書畫呈現是以新竹為中心的珍貴典藏。如不是新竹本地書畫家,要 不然就是其人曾客寓新竹,與新竹有較深的地緣關係。為迎接本校重要的校 慶,並紀念新竹建城 300 年,將以新竹書畫家為主題推出校慶大展。此展亦 為開館大展的常設展前導展。
林占梅《富貴神仙圖》
22 CULTURE 文物館 文物
SCAN ME!
文物館官網 文物館 FB
CULTURE
文物 23
文物館
林守長《竹陰花氣行書七言對聯》
林希周《秋色黃華圖》
3/【清大有文物? PODCAST】 隔週更新
收聽平台:Firstory、KKBOX、Spotify、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Pocket Casts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
清大有文物?是梅園?建築四聖獸?還是土地公呢?其實校園內的寶藏不只如 此,現在就讓「清大有文物? PODCAST 」揭開籌備中的清華大學文物館神秘 面紗吧!
近四集內容:
EP13 空中說展覽:在他者的位置觀看, 江毅中談「烽火尺牘 1949 的戰爭記憶」特展
EP12 空中說展覽:書法家陳昭坤談「烽火尺牘—1949 的戰爭記憶」特展
EP11 清大文物館會客室:人類學家李威宜的博物館與遺產想像
EP10 清大文物館會客室:專訪建築學者吳光庭教授
隔週播出,敬請期待後續邀請的專業博物館人專訪,與我們一起參與文物館的 籌備甘苦談。
也歡迎關注清大文物館 FB 粉絲團!
CULTURE 文物館 文物 24
文物館官網 PODCAST 文物館 FB SCAN ME!
藝文總中心
藝文總中心
官方網站
粉絲專頁
美術館 文物館
文物館 音樂廳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文化總中心 300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 101 號.清大綜二館一樓 https://cac.site.nthu.edu.tw Tel: 03-5162222 Fax: 03-5726819 胡縉祥《Cybercube》LED、動捕系統、電腦燈、網路、電腦‧150×200×100 cm‧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