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十五週年音樂會《渴》場刊&十五週年特刊

Page 1

主席的話 指揮的話 詩班長的話 曲目流程 團隊簡介 指揮簡介 班員及舊生介紹 樂手簡介 籌委名單及鳴謝 4 5 6 7 30 31 32 35 37
目次 目次

主席的話 主席的話

今年十分有幸能夠成為15週年音樂會籌委會主席,不經不覺已經待在這個群體四年, 能夠見證着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下稱「詩班」)四年來的變遷成長。這幾 年間我在詩班擔任不同的角色,曾擔任職員會的總務、詩班長及十五週年籌委會主席, 服侍詩班。

今年我們音樂會的主題是《渴》,詩班在這五年間經歷了社會運動、疫情猖獗、校園變 遷,將詩班以往所累積的事物和經驗一一打破,詩班及班員在這段時間渴求着不同的支 援、人才及經濟支持。

回想起2019年,這是我加入詩班的第一年,經歷社會運動後又遇上疫情,詩班幾乎有 六至七成的時間都是在網上相聚,曾經連續20個星期都是用網上形式代替實體練習。 那年過後有許多班員選擇離開這個群體,但當時仍有一眾班員憑着一股衝勁和使命感擔 任了職員的角色。上帝恩手拖帶我們這群一無所知的雛鳥來此駐足,我們在這裏經歷成 長蜕變,一同捍衛此群體。

2021年時,在校班員人數最少時只得6人,近乎一人一個聲部,現在回想起來詩班要 經歷這段時間實在不易,但當時其實並沒有覺得這段時間十分難捱,這是因為有着同行 者的陪伴。音樂會中《恆絆》的一句歌詞:「一起笑難堪總會過。」貼切地形容了我們 的經歷,上帝在群體當中帶領我們,同行至今。

儘管在患難當中,我們感到飢渴難耐,但上帝跨越時空、界限的恩典護佑至今,未來詩 班仍有漫漫長路,相信詩班未來仍能繼續前行,將榮耀、讚美歸於上帝。

今晚群鳥得以跨越歷史長河,招聚歷代班員在此聚首,一同飛鳴和唱,願大家能透過音 樂經歷我們從「乾渴」中得到「滋養」的故事,也能找到屬於你的水源。

4
十五週年音樂會籌委會主席 林浩基

指揮的話 指揮的話

2018年七月,我們在慶祝城大詩班的十週年,那時我們「拾穗啓情」,回顧上主的恩典, 昂首闊步,展開旅程。光陰似箭,一轉眼就五年!這枝箭給我們拋出了太多的難題,使 我也忘記時間的逝去。

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詩班在不同層面上都受到打擊。我們渴人、渴場地、渴實體合 唱、渴經費、渴器材、渴前景、渴自由、渴同伴、渴安定。不少詩班經不起這枝箭的考驗, 被迫止步。

「渴」這個字有兩面,人可因渴而竭,亦可因渴而慕。瀕臨過渴死的邊緣,我們得以看 清這個團隊的使命和價值,選擇堅持;舊路行不了,就一步一步地開闢新路;歷屆城大 的詩班員同樣愛惜這事工,出心出力成立舊生會,支援團隊的需要,連結歷屆舊生,為 詩班的未來鋪路。

在「渴」之中,上主與我們同在。神學家Peter Rollins在 “How (not) to Speak of God” 一書裏面提到:「上主以超越我們能認知及經驗的方式,在我們對祂的渴想中, 與我們同在。所以,『渴』或許就是上主臨在的記號。」(Perhaps, then, the secret longing for God could be the sign that God is already among us in a way that is beyond our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甚願今天晚上的十五週年音樂會《渴》,能成為城大詩班歷史上的一個記號,見證上主 如何在「渴」之中與我們同在。

5
指揮 區善騫

詩班長的話

7 滋養 危險 成長 渴 同行 滋養 曲目流程 曲目流程 01 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02 阿利路亞,天地阿們(選段) 03 孤城 04 闖新一方 05 恰似羊牯 06 Shuga 07 成蝶 08 請望遍山野花 09 恆絆 10 光程 11 I Hunger and Thirst 12 唯獨祢 13 尋索真、美與善 14 望向光 15 阿利路亞,天地阿們 16 鳴日

滋養 滋養

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這是天父世界

曲:傳統英國曲調;adapt.

Franklin L. Sheppard

詞:Maltbie D. Babcock

中詞:區美賢(修普天頌讚536)

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and to my listening ears. All nature sings, and round me rings the music of the spheres.

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I rest me in the thought of rocks and trees, of skies and seas; his hand the wonders wrought.

會眾:

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he shines in all that's fair; in the rustling grass I hear him pass, he speaks to me everywhere. 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why should my heart be sad? The Lord is King, let heaven ring! God reigns; let earth be glad!

中詞:

這是天父世界,我們側耳靜聽, 宇宙唱歌,四圍響應,星辰作樂同聲。

這是天父世界,我心滿有安寧, 花草樹木,穹蒼碧海,述説天父奇能。

這是天父世界,祂愛普及萬千, 風吹草聲,知祂經過,隨處能聽祂言。

這是天父世界,我心不必憂傷, 天父是王,宇宙同唱,祂治萬國萬方。

這首傳統英國聖詩講述世界萬物都是父手所造,美妙 又和諧,人居其中,怎能不與萬物一同樂頌齊鳴,讚

美滋養眾生的父神?

9

危 險 危 險

孤城

曲:Kevin Keil

詞:王雋旻(2016-2020年度班員)、王雅蓉(2018-2020年度班員) 許潁楠(2019-2020年度班員)、林浩基(2019-2023年度班員)

** 圍城內受壓逼哀哭呼喊, (盼主看顧)神在哪方沉默着? 迷霧中覓曙光主看顧麼? 怎宣告主是拯救(施拯救)。**

今看到,俗世的壓逼,是與非巔倒眾生, 滿口虛謊,缺實證的歪理扮真相。

我恨惡誣衊與亂判,唯獨魔鬼得脱身。

渴想主審判罰惡揚善!

**

今聽到,夢裏煙雨聲,流淚嗚咽感痛苦, 我身心傷透,淚血濺,拯救未得見。 試又試仍未見望盼,無力阻千般壓迫, 縱使天灰暗願祢同在! **

今我心,無助感困憂,迷霧裏,失足跌倒 痛苦中掙扎沒靠倚、孤困、漸失喪。 我懼怕無力撐下去,神亮光今可見麼? 盼主真光引導我前路!

**

城大詩班創作之第一首,是2019年的創作。當年的香港處於反修例 運動的水深火熱中,後來更遇上瘟疫,詩班無法聚集合唱。"God of the Poor"原詞是一篇渴求上主憐憫、醫治的禱文,曲調哀傷;詩班 員填上新詞,道出當年他們目睹城市劇變的感想,化為禱告,詳情細 閱特刊p.32。

12

闖新一方 曲:Don Schlosser 詞:劉永生

來來去去彷彷彿彿是迷惘,不知不曉一生所追求! 但我主今施恩幫扶,來拯救賜自由, 來賜予信念盼望今我得到救恩。

同來讚美歡呼高歌崇拜,主恩典充足只需呼求, 在這生祂恩真豐盈,無需驚怕缺乏困難, 同到遠處願靠恩主齊闖!

闖新的一方,覓新的可能; 皆因主基督真愛與真光! 同唱新的詩歌,開創嶄新潮流, 完全為見證,救贖恩典經已降!

同來讚美歡呼高歌崇拜,主恩典充足只需呼求, 在這生祂恩真豐盈,無需驚怕缺乏困難, 同到遠處願靠恩主齊闖!

闖新的一方,覓新的可能; 皆因主基督真愛與真光! 同唱新的詩歌,開創嶄新潮流, 完全為見證,偉大救恩實已降! 能接納新方式,跨過各種疑難! 皆因主基督真愛與真光!

同唱新的詩歌,開創嶄新潮流! 完全為見證,救贖恩典經已降! 闖新的一方!發放愛與光! 闖新的一方!常存盼望!

此歌光明而充滿盼望,副歌轉調製作出驚喜,寓意 「闖新一方」。然而,在這五年間的巨大打擊與挑 戰接踵而來,詩班「卡關」了。

13

成長 成長

Shuga 曲 、 編:區善騫 詞:蔡潼(2019-2022年度班員)、王雋旻(2020-2022年度導師)

ha ah~ 愁緒盤據這瞬間;

掌心假想,小小、跳躍,活潑心情。 它説:讓我為你發發聲! 走出暗處,開展夢幻行程。

憶初當天你我,講兒時盼決心。

望你掙扎然後細聲講我知: 「盼望歡欣滿載,願去散播甜蜜!」

談實踐夢想,兩眼在發光。

怎料到?料每個看似傾聽,終無人肯定? 只是你,看似放肆卻真摯,童言大志! 但我,小小伙子撐着你尋夢去! 風吹信念飄散蒼穹,笑聲裏度過。

抑壓、沉重,被困這課室, 怎麼師長忠告化作內裏糾纏? 心意,誰會願意去理解? 空虛,四盼,身邊寂寞無人。

當天只得你我,憶童年盼決心。

望你掙扎然後放聲的告知: 「即使漆黑處處,仍去散播甜蜜!」

燃亮你共我,發燦爛暖光。

當天苦苦冀盼,感懷疑,缺信心。

望你掙扎然後願可講你知:

「即使生機渺渺,仍去散播甜蜜!」

無奈已力竭,看似夢化煙……

「可望見,願奮鬥應對所缺,終徬徨失望?」 「忍受過,世界肆意去嘲我童言玩笑!」 念記,小小的心意贈予來伴你! 風吹信念編製彩虹,夢終會綻放。

未放棄志向心意終人人肯定; 終望見,信拼搏奮鬥的你,前行像光! 耀眼,高高低低窄路裏圓夢去! 風吹歲月終化光芒,記憶裏伴我。

終於睜開兩眼,一而捶定決心。 在掌心裏甜蜜彷彿講我知:

「盼望歡欣滿載,齊去散播甜蜜!」 憑着你勵志,叫我能發光。

ha ah~ 夢裏回到這瞬間;

玻璃、色彩,小小、振奮,勵我心情。 不怕或遠、或近,也記得: 深知有你開展夢幻行程。

城大詩班創作之第二首,是2022年的 創作。詩班嘗試在疫情中另覓出路,自 家製作音樂影片。Shuga的曲、詞、編、 畫都是城大詩班指揮及班員的作品,為 了配合班員楊希朗的畫風,歌曲的音樂 風格特意模仿日本動畫風格來譜寫,講 述一個成就別人夢想的故事,詳情細閱 特刊p.33。

16

成蝶

曲:Adam Levine

詞:鍾拓昊 (2017-2020年度班員)、李崇德(2018-2021年度班員) 謝⾶ (2018-2021年度班員)、梁麗詩(2019-2020年度班員) 編:區善騫

那初夏 ,隨着主祢領路走到祢跟前;

盼改造 ,驟眼間我信念急灰飛湮滅;

沉默絕非真心表己意我知;

嘗試唱準曲譜音子獲温暖;

儘説成長皆因經歷化作淚點,

還願記決志那一天!

**光,穿透灌木林,蟲兒望能如鶱;

風,吹散眾靈魂,蟲兒惑疑離遷;

水,反照見蝶群,誰亦要經這試煉; 才會勇敢蜕變!**

作主使,憑信堅決領路必引我向前; 豁出試,新重擔未知鬱重心前;

磨滅我一顆初心,感慨我渺小; 懼怕舊足跡灰心指責缺失;

期盼可肩擔新職,竟往往無力; 求上主施恩救拯!

失去音韻仿似疏距;心裏憶記起你恐懼; 恐怕青澀的你心碎;不過我卻只可……

怎初失足傷重,卻要自行爬起?

請給予翅膀,叫我跟從群蝶飛!

飛往那銀河,願我可笙歌,忘了已身穿彩蓑!

摒棄安逸織上主使命;終日只吐絲付諸我靈; 等待他日終破繭晚成;專注聽晚星。

命裏短,不足養育,望盼子終可飛!

還是要一等,神會賜恩給眾生。

城大詩班創作之第三首,是2019年的 創作。原曲是Adam Levine的"Lost Stars",當年的班員把它改詞,內容講 述詩班事奉的心路歷程,過程中遇上 不少自我懷疑、灰心、失意,改詞者 憑歌寄意,邀請同伴記起事奉的初心, 堅持到底,過程中自己會與團隊一起 成長,詳情細閱特刊p.33。

17
**

渴渴

請望遍山野花

請望遍山野花,簡單、樸實、自然, 請望遍山野花,透露上帝心思。

顯赫、威武歷代帝君,仍難及野花榮美! 請望遍山野花,領會上帝心意!

抬頭望望雀鳥飛翔,哪需耕作、撒種? 哪管紡線細工?只靠主供給!

你不需每事憂慮,只要隨神而行, 盡信靠神日日供給,未怕難料世途, 神導引,我信靠!

請望遍山野花,(簡單、樸實、自然,) 簡單、樸實、自然,(流露上帝心思,) 請望遍山野花,透露上帝心思。

顯赫、威武歷代帝君,仍難及野花榮美! 請望遍山野花,領會上帝心意!

請望遍山野花,領會上帝心意!

原詞由J. Paul Williams所寫,呼應耶穌「登山寶訓」中(太 六 25-34)教導門徒當相信天父的供應,不要憂慮。曲中重 覆地邀請人「請望遍山野花」,野花透露上主心思,人能從 中領會上帝心意。

試問我們若失去了野花,我們還何從瞭解上帝的心意?

19
詞:劉永生
曲:James M. Stevens

光程

曲:Alan Menken 詞:沃卓瀚(2021-2023年度班員) 黎在恩(2021-2023年度班員) 蔡潼(2019-2022年度班員)

願目送你開展這征途,流離在回憶的深處。

淚哭泣、跌碰又悲嘆,現今知你飄遠方。

望着你背影不捨苦惱:難逃避從此兩地分? 呼喊痛別離失喪,嘆息獨泣。

愛共悲裏落泊,寒冬誰伴我? 盼主細聽悲傷的煎熬,默禱中護送。

在異國遠鄉孤身的你,前途亦有主的攙扶。

有悲傷再度侵佔,靠主恩典得慰解。

未懼怕這生荊棘滿途,仍祈願每天靠着祂。

求祂賜我盼望安慰、暗中亮光! 壓抑、被困、怨聲、害怕,願主賜恩惠在我心!

路是以理想開展征途,夢成就理想高飛翔。

有一天會再聚擁抱,那新一天飛更高! 夢遇見雲朵編出彩虹,寒露貧瘠旱土種下花。

人心縱有困惑掙扎,要追着光! 盼望終歸在哪?求賜我路向!

此刻見日光攀升之處,繁燈火耀燦。

若内裏有天心枯乾竭,仍相信望盼。

城大詩班創作之第五首,是2022年的創作。

不少香港人對政局感到消極,出現移民潮。

我們面對與親朋友伴的分離,百味雜陳,感 慨萬千;於是寄語樂曲,抒發難言之隱。詳 情細閱特刊p.33。

一次又一次離別,一次又一次不捨,一次又 一次問:我為甚麼留下 / 離去?

21

同行 同行

唯獨祢

默然靜恬,安歇於我主腳邊;

誠然靜仰寶架傷痛冷鞭。

寄託我主,萬事豐足效力; 變幻何懼,確信恩主貞堅!

縱處困境,或遇風急、巨浪至,

一聽主聲,惡勢慌張退撤!

迷途、痛楚、委屈、洩氣又狼狽;

途窮、力竭,沈溺空虛飛灰!

人無覓處,方知須安歇等候;

重新有力,皆因主祢護佑!

誰扶助我登崎嶇險峻山嶽?

誰陪伴我披荊斬棘履海?

唯獨祢施恩手使我強壯!

藏於祢內,得新生破舊我!

凡塵眾生,嗜饕餮愛慾成癮;

原來自困,泥足深深下陷!

奇妙膀臂,展不可思議手段;

茅塞衝開,得聽天國妙韻!

誰扶助我登崎嶇險峻山嶽?

誰陪伴我披荊斬棘履海?

唯獨祢施恩手使我強壯!

藏於祢內,得新生破舊我!

誰扶助我登崎嶇險峻山嶽?

誰陪伴我披荊斬棘履海?

唯獨祢施恩手使我強壯!

藏於祢內,如今祢在,全因祢在,

感恩得祢:大愛!

曲:Jean Sibelius, Rolf Lovland, Brendan Graham 詞:梁孟傑

編:Tom Fettke

這曲連合了傳統聖詩"Be Still, Mu Soul" 與流行金曲 "You Raise Me Up",在靈謐中,人得以看清在高山 低谷中扶助我和陪伴我的「誰」,轉化心灰為感恩。 城大詩班五年來的高低跌蕩,有「誰」扶助和陪伴? 全因「你」在,如今「妳」在,感激「祢」在!

24
25

曲 、詞:Jacob Narverud 粵詞:劉永生 意譯:區善騫

Ad astra per aspera, ad astra per aspera, ad astra per aspera, ad astra!

來抬頭,窘莫愁!

Sursum, sursum, sursum. Sursum, sursum, sursum. 或發憂,覺困倦…… 而路既彎也絕! 未怕竟要左支兼右絀。

就算心已覺累…… 然上主終眷佑, 立了星宿發光戍守。

Movere, deinceps, sinecura, post omnes. 遇困難,續向前, 憑信,星光顯!

Ad astra per aspera, ad astra per aspera, ad astra per aspera, ad astra, ad astra, ad astra,

望向天,望見光! 迎難上,毋懼怕,望向光!

Movere, deinceps, sinecura, post omnes.

遇困難,續向前,家鄉已望見!

Ad astra per aspera, (來抬頭) ad astra per aspera, (窘莫愁) sursum, sursum, sursum. sursum, sursum, sursum.

Ad astra, ad astra, ad astra. Ad astra!

拉丁文意譯: Ad astra per aspera. 跨越困境,仰望摘星 Sursum, sursum, sursum. 抬頭!仰望!上升! Movere, deinceps, sinecura, post omnes. 即或不安,邁步前進!

此曲原名為"Ad Astra",歌詞源於美國堪薩斯 州的格言"Ad astra per aspera"(To the star through difficulties )——「跨越困境,仰望摘 星」。歌曲音樂常出現二分拍與三分拍的扭鬥, 活現人在穿越困境中的掙扎,滿載摘星的能量。

26 望向光

滋養 滋養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天地稱:「Amen!」

唱:「Alleluia!」

普世頌:「Amen!」

寧謐裏教眾看清, 得看清然後瞭解, 因知道燃起愛熱;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men!

28 阿利路亞,天地阿們 曲:Elaine Hagenberg 詞:劉永生
呼吸終結,迎迓永生, 終結連繫永生!
一切歌:「Amen!」

曲、詞:Z. Randall Stroope 粵詞:王雋旻 意譯:區善騫

樂曲牽動內心,樂道恩顯義僕; 迴音心坎裏,投效我主宣佳美音。

決志窄路城鳴獻身,栽種,歡欣,謳歌, 基督深恩代我死,將新生賜,我靈載歌! 我聽差遣衛道致理一生, 魂靈和唱,青春讚歎頌揚。 行我頌唱,彼此勸勉善道, 始終無忘心相依靠齊航。

Omnia sol temperat, absens in remota. Ama me fideliter, fidem meam noto.

現景憂慮,未敢昏睡,在淌淚。(上主是否在看顧?) 城中失依據,仍履主足跡擔興衰。 漆黑緊靠恆絆,日光冀盼攀升, 種種險阻或困境一一衝破,再續遠征!

我聽差遣衛道致理一生, 魂靈和唱,青春讚歎頌揚。 行我頌唱,堅守信靠靜候, 風中毋忘主使花開遍野。

Omnia sol temperat, absens in remota. Ama me fideliter, fidem meam noto.

我信恩主極善至聖尊君,(Omnia sol temperat!)

魂靈和唱,基督恩深保障。(Ama!) 鳴鳥共奏,今昔遠近護佑,

詩憶長流,緊跟主走,見證承鳴。

拉丁文意譯:

Omnia sol temperat, absens in remota.

晨光普照,縱我遙遠; Ama me fideliter, fidem meam noto. 忠誠愛我,知我忠誠。

城大詩班創作之第六首,是2023年的創作,前班員王雋旻的填詞作品。歌曲是Z. Randall Stroope所作的"Omnia Sol",內容領人思考在人生世事中,即或成功失敗、高興悲傷,無論 如何,人從不是孤獨面對的,當中必有難以割捨的關係。Stroope以中世紀《布蘭詩歌》的一 段拉丁文來作比喻,這密不可分的關係有如太陽(Omnia Sol, "everywhere light")。

王雋旻以城大詩班的經歷來填上粵詞, 保留了原曲拉丁文段落,我們的處境與原曲的內容背景 互動,發人深省。粵詞中更有不少巧思,相信城大詩班人能夠心領神會。

29 鳴日

團隊簡介

指揮簡介 指揮簡介

區善騫,生於香港,一位多才多藝的音 樂人。區氏於2021年獲頒倫敦聖三一音 樂學院鋼琴演奏專業文憑(LTCL)、於 2017年修畢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學碩士、 於2015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

院鋼琴伴奏文憑,及於2012年嶺南大學 英文(榮譽)學士畢業。

鋼琴演奏方面,區氏曾師隨陳天仁先生、 吳紫荊女士及盧嘉博士,曾於2017年舉

辦人生首場鋼琴演奏會。歌唱方面,區氏

師隨黃卓兒女士,於2013年考獲英國皇

家音樂學院八級聲樂;2009年,區氏首

次參與大學的歌唱比賽,就贏得獨唱組冠 軍,深受鼓舞。

指揮 區善騫

創作方面,區氏曾師隨葉浩堃博士及林思漢牧師研習作曲和編曲;區氏的創作詩歌《完 全信靠》,於2009年視博恩香港《一激音樂》原創詩歌比賽中奪冠;其後,區氏繼續 創作粵語聖詩,亦曾為大專基督徒詩班的合唱歌編曲。

區氏致力推動大專基督徒聖樂事工,現為基督教善樂堂大專聖樂牧養宣教士。區氏於 2019年至今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指揮、2013年至2021年擔任嶺南大 學基督徒詩班指揮,以聖樂牧養大學生為念,教導學生「行我所唱、唱我所信」。區氏 於2009年加入嶺南大學基督徒詩班,受教於林思漢指揮;詩班的訓練及演出開闊了區 氏的信仰和音樂眼界,教她以音樂服侍教會及社會。此外,區氏亦投入於教會的聖樂事 奉,現為音樂事工HeArtz的成員,是HeArtz的創作人、歌手及琴手。

區氏亦積極參與兒童音樂教育工作,現擁有多年指揮兒童合唱團的經驗,曾參與大大小 小的演出;區氏相信除了常規教育外,音樂藝術也應成為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31
32
王美琪 廖卓賢 王海淇 李淑怡 黃海瞳 阮禧彤 鄒潔怡 蔡潼 廖聖瑜 李安瑤 洪珮華 賴郁雯 黎在恩 鍾卓婷 吳君慧 楊天慧 陳綺敏 梁頌欣 33
34 梁守晴 謝飛 馮逸東 顏銘心 張一信 陳恩進 葉維道 石浩雲 陳信橋 王雋旻 楊希朗 林民燊 沃卓瀚 溫秉恆 鄭栢豪 譚毅行 吳家晞 魏進賢 林浩基 王俊禧 劉銘恩 趙子傑

樂手簡介 樂手簡介

司琴 沃卓瀚

沃卓瀚於2021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基督徒 詩班,並擔任司琴一職。2022年於城市大學經濟 學系畢業後,因着對聖樂事奉的熱愛,以贊助班員 身份續留詩班。

司琴 楊希朗

楊希朗現為香港城市大學電腦科學學系四年級生。 兒時受姐姐影響,渴望能用鋼琴彈奏樂曲,從小學 習鋼琴演奏。於2016年開始在教會擔任司琴,並 於2022年起在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擔 任司琴一職。

司琴 梁守晴

梁守晴自幼習琴,輾轉於多種樂器之間。曾於香港 兒童合唱團受訓,現擔任教會司樂。認為音樂能將 難言之隱轉達,構建圖像空間,讓彼此連結,交換 心思所想。感恩神各方面上一直的拖帶,盼以樂為 載體,載着重要的一點事。

35

客席司琴 鄭栢豪

鄭栢豪,自五歲開始學習鋼琴,並具多年合唱經驗。

鄭氏以優良成績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ARSM鋼琴 純演奏文憑,以及英國倫敦聖三一學院ATCL鋼琴 演奏文憑證書。

蒙神帶領,鄭氏在中學時期也是學校合唱團成員, 並在2017至2022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基督

徒詩班參與事奉。現為基督教善樂堂HeArtz詩班

成員,並擔任詩班和崇拜司琴,盼望畢生用音樂事 奉神。

客席鼓手 李剛耀

李剛耀為香港城市大學基督徒樂隊教練,同時亦為 詩班顧問。李氏學習敲擊樂超過15年,仍然感恩 自己有手有腳可以演奏音樂。李氏同時為一名註冊 音樂治療師,希望與社會上不同有需要的人士同 行,改善身心社靈的健康。小時候在音樂課上因為 害怕走音而不敢開口唱歌,到現在從事要不停唱歌 的工作。渴望上主繼續引領,盼能成為更好的人, 有更厚的臉皮為主作工。

36
鳴謝 十五週年音樂籌委會

十五週年音樂籌委會十五週年音樂籌委會

主席:林浩基 財政:譚毅行

總務:廖聖瑜

票務:廖卓賢

宣傳:趙子傑

節目小組:賴郁雯、譚毅行、林浩基、 廖聖瑜、蔡潼、區善騫

影片剪接:顏銘心、賴郁雯

場刊設計:楊希朗、吳穎妍、吳君慧、 趙子傑

校對小組:梁頌欣、李恩琳、鄒潔怡、 張志威、劉銘恩

舞台總監:蘇鎮豪 音響:梁望遙

鳴謝鳴謝

(排名不分先後)

劉永生先生 梁孟傑先生 林思漢牧師 伍家豪先生 柯展華先生 連子謙先生 唐錦鴻先生 鄭銘心先生 曾詩淇女士

蕭藹琦傳道

李剛耀先生

吳紫荊女士

陳曉冬牧師

廖穎珊女士

馬善詩姑娘

蘇鎮豪先生

梁望遙先生

吳穎妍小姐

浩聲讚衪詠團

香港樹仁大學基督徒團契詩班

觀潮浸信會

富山平安福音堂

基督教恩典生命堂

基督教協基會路加堂

基督教善樂堂

聖公會基愛堂

基督教華人神召會葵涌堂

37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十五週年特刊

十五週年事工籌委會

主席 林浩基

文書 劉銘恩

財政 譚毅行

宣傳 梁守晴

特刊籌委會

主席 劉銘恩

文書 梁守晴

編輯 吳君慧

設計及排版 吳穎妍、吳君慧、梁守晴

校對 張志威、鄒潔怡、梁頌欣、李恩琳

出版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

2023年7月

4 5 10 14 16 20 26 28 31 34 38 序 前情提要 回首來時路 我們的Soc房 指揮眼中的五年 闖新一方 仍然有你共同進退 五年人事 詩心推薦 詩班之味 栽種承鳴
目次 目次

十五週年特刊籌委會主席 劉銘恩

回顧詩班最初成立便以「城鳴基督徒詩班」為名,及後成為學 生會屬會,便改名為「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下 稱城大詩班)。過了十數載,詩班伴隨着「城鳴基督徒詩班舊 生會」(下稱舊生會)的成立又重新出發了。

在我受邀回到詩班幫忙前,大概對城大詩班的近況一無所 知,當時的我更只是連教會門口都進不了的一個舊班員。這 五年大家都看似習以為常,那異常瘋狂的日常生活,冷漠得 無暇關心周遭的事情。面對這個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群體, 我最初不禁想:詩班怎麼了嗎?

感恩上帝讓我有機會再次服侍城大詩班,亦慶幸能從現屆 傾聽他們這些年來的故事,那些有血有淚的,那些娓娓道來 的,那些一脈相承的,勾起了沉寂多年的回憶。「三五承鳴」 的發想,源自於最初聽到指揮 Kristie 提到:雀鳥會在早上鳴 叫,是為了告知同伴自己在黑夜過後仍然安好。對啊,我們很 想告訴大家城大詩班仍然安好啊!我們仍然堅持承擔前人對 大專聖樂的異象!城大詩班仍然屹立於此!

從「拾穗啓情」到「三五承鳴」,並沒有刻意串連,卻由上主 巧妙地拼湊成一個故事:五年前,拾穗的雛鳥已各自啓程翱 翔,卻遭遇翻天覆地的改變,與往常漸行漸遠。日暮途遠,勾 起眾鳥對三五成群的回憶。五年後,終迎來破曉之際,初升 的旭日將引導群鳥再次承鳴,發出生命的贊歌,傳遞曙光臨 到的盼望。

盼能藉此特刊與各位回顧詩班近年來的點點滴滴,亦誠邀大 家一同陪伴詩班再次啓程。

序序
4

三五成群

3 15
5
三五承鳴 | 前情提要:

大專詩班主要是由學生組成,所以每年群體的組合及需要都不盡相 同,職員會便制定相對應的年度方向,並計劃各式各樣的事工活動, 希望班員能從中有所體會及成長,裝備自己成為神合用的僕人。未知 這些目標、學習的內容會否引起你的共鳴呢?

6

08-09 09-10 11-12 12-13 13-14 15-16 16-17 17-18 18-19 20-21 21-22 22-23

年度音樂會 (AP)

談及詩班,自然會聯想到詩班是一個聖樂事奉的群體, 每一首頌唱的樂曲、每一句讚揚的歌詞,都盛載着上主的 信息。合唱聖詩是詩班最獨一無二的元素,年度音樂會 (Annual Performance) 也成了詩班無可替代的事工,作 為詩班一整年學習「集大成」的呈現。

成立初期,詩班便有幸於《啟航》音樂會獻唱,之後再與 中大基督徒詩班及共鳴基督徒詩班合辦《聲源》城中共鳴 音樂會。直到2010年,城大詩班首個年度音樂會《制服 誘惑》正式面世。

AP

每個音樂會都和會眾分享不同的信息,有事奉路上的掙 扎,有信仰上的反思,有詩歌經文中的賞析……雖然主題 內容上迥然不同,但班員的學習都於音樂會中真實地呈獻 出來,透過音樂作最真摯、最直接的交流。

形式上,詩班屢屢有突破,如在AP演出內容中加入話劇 的元素。詩班亦曾和本地教會合作,舉辦音樂佈道會傳揚 福音。面對疫情,詩班也因時制宜,展開了「年度製作 (Annual Production)」,曲詞、錄音及剪接都由詩班一 手包辦,在動盪不安的環境中開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並 創作出屬於城大詩班的作品。

《啟航》/《聲源》 《制服誘惑》 《擇界》 《孤 · 誠》 《詩嘗》 《信逃》 《儘》 《拾穗啓情》 《源首》 《家》 《未來誌》 《渴》 7

作為詩班首個「打響頭炮」的 對內大型事工,每年都為詩班 帶來「承上啟下」之用:一來 讓新班員盡快融入詩班,二來 為詩班下半年的事工奠定基 礎。縱然這幾年飽經疫情的困 擾,但感恩上主的看顧和帶 領,TBC的籌辦從未中斷過, 促使班員之間親密的關係。

期中營 (TBC)

期中營 (Term Break Camp) 一 般於每年上、下學期間的假期舉 行。透過數日的營會,詩班能有 更多練歌時間,班員間也能彼此 認識,並從中反思事奉者的心態 及靈命。TBC籌委負責構思主題 信息,配以精心設計的活動,營 會中的點滴在多年後仍為班員津 津樂道。

TBC 10-11 11-12 12-13
14-15
19-20 20-21 21-22 22-23
13-14
15-16 16-17 17-18 18-19
集中營 神·操 裝身 盡心 中庸 護城 真你 ATM LOVE1001 零 能· 得力 PSYCALLOGY CHRISTILIENCE 8

服侍計劃 (SP)

追溯歷史,最原先的「SP」應該是暑期計劃 (Summer Project) 的 簡稱,詩班於暑假期間進行本地或海外的聖樂交流、佈道和服侍 等工作。但隨着年代的演變,服侍活動不再限於暑假舉辦,而詩 班也摸索到在不同社福機構、中小學、教會、大學校園的服侍機 會,慢慢地「SP」在城大詩班變成了服侍計劃 (Service Project) 的 代名詞。

「服·唔服」

本地服侍計劃

「馬亞 歌主恩 Macia con Grazia」

在成立初期,詩班便積極尋求不同的事奉機會,並開展了我們第 一個本地暑期計劃「服‧唔服」,又於同年舉行「服‧唔服」分享 會,為往後服侍計劃的形式建立基本框架。及後,詩班首次衝出 香港,與嶺南大學基督徒詩班合辦海外服侍計劃「馬亞‧歌主恩 Macia con Grazia」,前往馬來西亞服侍當地教會及社福機構。 此外,詩班還曾赴廣州和台灣留下事奉的足跡。

海外服侍計劃

「音樂小天使」

本地服侍計劃

校內基督教週 校園音樂分享計劃

「樂頌揚城」海外服侍計劃

多年來,詩班經歷許多不同類型的服侍,透過各樣的接觸和交 流,讓班員認識到社會上不同群體的需要,關心身邊每一個神所 愛的個體。即使近年來面對諸多的限制,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遠, 但詩班仍要實踐信徒的使命,在校園和社會上繼續為神作鹽作 光。

教會獻唱事工

「賦愛侍童」

本地服侍計劃

「施詩至寶」 海外服侍計劃

「全侍你」 本地服侍計劃

「靈活計劃」

服侍計劃

圖中標示的是曾與詩班合作的機構,以及詩班的獻唱足跡。

SP
10-11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21-22
「觸·動」本地服侍計劃
9

回首來時路

訪 / 張志威、吳君慧 文/張志威

從2018年《拾穗啓情》的詩班十週年音樂會,迄今 短短五個年頭,詩班伴隨着社會的巨變、疫情的起伏, 和香港共同經歷着排山倒海的突發變化及始料未及的 狀況。特刊籌委特意整理了詩班五年來的種種經歷, 盼能與你回顧那段磕磕絆絆,卻又不乏恩典的旅途。

學校生態陡變

自2019年起,詩班便面對着種種不同的挑戰,首先是資金 來源之困難,詩班身為附屬於學生會之學生組織,本可透 過向學生發展處(SDS)提交計劃書,支取詩班營運所需 之經費,惟學校與學生會自社會事件後多處不咬弦,申請 流程及所需時間均較以往延長甚多。及後學生會更於2021 年被校方勒令搬離城大,校方也不再承認學生會,詩班從 學校支取經費變得難上加難,詩班的財政狀況日趨緊張。

基於各種考量,城大自2019年設置一系列的閘門,到了 2020年,隨着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更進一步限制外來人

士進入校園,至今仍未開放,導致詩班在練習上面臨無處 可去、指揮也無法進校的窘境。

青黃不接

因應疫情,校方於2020-2021年度取消了註冊日新生行「木 人巷」的安排,所以招收會員、接觸基督徒新生也變成了 一大難題。當時詩班轉為以社交平台以及不定時於校內出 隊宣傳兩大方法來招生,但成效未見理想。當年詩班只有 一名新生加入。班員人數每況愈下,某一聲部人數極少, 可以説當時的詩班正值危急存亡之秋。

10

疫情下的Full Re

回想起這段時光,2019-2020年度職員會詩班長李崇德(阿德)表示詩班 也只能隨疫情起伏而起舞,防疫規定寛鬆時,便可以有條件地到班員教會 練習;若疫情嚴峻時,便會分成不同小組作小型練習,例如某班員或指揮 府上、教會、校園等。疫情下的練習流程與正常練習分別不大,最大改變 是練歌環節的內容,會改為個人練歌、聲樂知識分享及聲樂練習等。而練 習完結後,部分班員會繼續逗留於zoom玩線上遊戲、相交聯誼。

可以想像,遠端連線上的練習成效確實 有限,詩班的練習需要衆人齊心合力, 以共同呈現詩歌,但遠端練習面對的問 題頗多,比如網路有延遲問題便已經甚 為棘手。在種種險阻之下,詩班走到了 2021年。

11
——口罩令時期的全體練習。

終得歇息之地

踏入2021-2022年度,詩班終於覓得一個較穩定的練習地點——富 山平安福音堂。此契機緣於堂主任顏傳道曾受班員邀請觀看20202021年度音樂會《家》,在音樂會中深深感受到大家的合一及團結, 為支持大專聖樂事奉的想法埋下種子。而顏傳道亦於城大畢業,當 從班員口中得知詩班需要練習場地時,便義不容辭地借出教會場地 予詩班練習及存放物資,包括教會的崇拜地點及青年團契的地點。

起初亦有班員擔心借用場地會阻礙教會的日常運作,然而感恩的是, 教會一直樂意從中協調,允許詩班恆常借用場地足有一年之久。

隨着疫情緩和、有穩定的練習場地, 詩班得以重回正軌,最近一年的詩班 招生數目明顯回升,各種活動亦能夠 如常舉辦,似乎在經歷多年波折後, 詩班終迎來一絲曙光。

右:2021年城大聖誕音樂會,詩班再度獲 校方邀請參與演出。

左:時間來到2022年12月,詩班依然在 承傳城大的集體回憶——品香樓宵夜。

——口罩令時期的全體練習。
12

——2023年1月9日,詩班在富山平安福音堂迎來第700次全體練習!

結語

詩班即使遇上四方八面的挑戰,仍然屹立 至今,甚至因着見面的不易,眾人更珍惜

彼此的相處、互動,關係更為熟絡,更具 生氣及活力。筆者深信一切逆境總有完結 的一天,只要我們定睛於信仰,彼此扶持, 最終會在絕望之處生出盼望。

13

Soc

我們的 房

潺潺水聲,背着泳池,在BOC綜合樓地 面走進升降機,按下7字。

甫走出升降機,轉右轉右再轉左,映入眼 簾是長長的一條走廊。

在切割成波浪形的木板上邁步,兩肩閃過 一窗一門又一窗。

立在長廊中央,看見左門上的「7208」, 便是我們練歌、相交、閒時舒躺的「Soc 房」(學生屬會專用房間)。

挽住把手,推開木門,嘭然撞在門後的雜 物,冉冉升起一陣溼鬱,一聲劃破,彷如 打破了它的沉酣。

百多尺的空間並不寬敞,但仍能盛載這十 數年詩班流連的人和事。

有些人見證這裏的鐵櫃漸漸填滿,桌上滿 滿是各樣紙箱,紙箱滿滿是班員申請表。 牆與櫃間的一隙陽光,映照在瑟縮一旁的 壁報紙上,那是佈置木人巷攤位和詩班壁 報所用剩的。

眼前儲物櫃的兩扇鐵門上,攀滿了多年音

圖二,Soc 房示意圖 圖一,Soc 房平面圖
# 一個我地練歌,相交,無野做就上嚟嘅地方 文/梁守晴 14

樂會的海報,既是迄今詩班走過的路,亦為歷屆班員指揮共同奮鬥獻呈的證明。

打開櫃門,看見的是練習三寶:「線轆」、手推車和電子琴。每逢星期四,如詩 班未能借用琴房作練習場地時,總務小組便會取出物資,並於練習結束後將其歸 還,週復一週。

櫃門的開關,房燈的開關,年月的開關……

在疫情限聚令下,我們只能以視像通話維持全體練習,一些班員便索性留在Soc 房裏開Zoom參與練習,讓這本來靜寂的空間響起一把接一把歌聲,餘音繞樑。

因着各樣原因,留在校園練習的時間被迫扣減;因着學生會不被承認,連帶屬下 學生組織的Soc房被褫奪。在二零二二年三月十二日,詩班正式將物品遷出Soc 房:存放物資的紅白藍袋、滿腹書卷的紙箱、穩妥可靠的手推車......連同詩班的 藏身之處一併離去。

看着堆積如山的物資逐個被撤走,曾經抱怨過狹窄的空間,瞬間變得寬敞,變得 空盪,變得空虛。

寬敞到狹窄,再到寬敞。

聚散無端,至少我們見證着它空間填滿,各角落泛起色彩,有了聲音,有了人, 在班員青蔥年華,留下淺淺一筆。

立體 Soc房生成步驟 :

1. 使用相機掃描QR Code或 以瀏覽器前往 https://rubyregal-geometry.glitch.me。

2. 允許瀏覽器使用相機權限。

3. 將鏡頭對準'HIRO' AR標籤, 距離約10釐米。

4. 耐心等待AR物件繪製。

15

指揮眼中的五年

訪 / 劉銘恩、吳君慧 文/劉銘恩

指揮區善騫(Kristie)於十週年之際接手城大詩班指揮一職,卻在短時間內迎 來了劇變。讓我們一起與她回顧這幾年來與城大詩班同行的光景。

身份及心態上的轉變

回憶最初,Kristie是以副指揮及司琴的 身份加入城大詩班。她認為由於自己未

曾在城市大學就讀,所以早期便已經感 受到院校間風氣文化的截然不同。作為 指揮與班員溝通,Kristie也需再三摸索,

幸得職員會從中協調,逐漸適應及融入 城大詩班這個群體,與班員的溝通更得 心應手。她總結認為最大的轉變是自身

對詩班的認同及歸屬感,她堅定不移地 道出自己是城大詩班的一份子,與舊班 員傾談間也稱呼彼此為「我們」。

溝通的困難

相較嶺大以人文科目為主,城大的學科 五花八門,班員的組成自然不盡一致, 溝通的過程便為Kristie 帶來不少衝擊。

例如往常她習慣以比喻來描述班員聲線 的要求,但原來具體、直接的措辭更便

於城大班員理解。幸經朝夕相處,Kristie 也發掘到城大班員蘊藏的人文氣息,並 在循循善誘下,讓班員思考音樂藝術中 抽象的概念,投入音樂的幻想空間,逐 漸在指揮風格取得一個平衡。

班員的特質

自新學制起,四年的大學生涯變得越發 多姿多彩,投入詩班事奉並不是班員惟 一的選擇。早在十週年期間,詩班就面 對着班員驟減的情況,亦有班員擔心「城 大班員」的特質會否因而流失。

那麼在Kristie眼中城大班員是怎樣的 呢?最令她深刻的其中一個特質,竟然 是班員們都非常熱衷「玩」,而且「玩」

得非常認真呢!她憶述多年來的期中營 (TBC),籌委都會絞盡腦汁,設計多不 勝數的遊戲環節,當中甚至會要指定服

16

飾作配合,又會在遊戲中穿插「間諜」

情節,令Kristie非常驚奇。TBC中的活 動也不單只有玩樂,也會透過遊戲貫穿 營會主題信息,這跟Kristie以往體驗過 的TBC營會大相逕庭。而有趣的是和 Kristie談論當中,筆者也發現這並非部 份班員的個人興趣,而是班員承傳下去 的特色。

己,很快便打成一片,對團隊產生歸屬 感。Kristie又以十五週年活動為例,雖 然現屆班員對團隊的歷史感不強,但透 過分享詩班以前的困難,他們都很快進 入狀態,並於十五週年感恩崇拜中一同 數算上帝的恩典。

新一代的挑戰

Kristie覺得班員最大的弱點在於溝通, 他們要學會表達自己以及聆聽別人。疫 情間大家都習慣了獨留在家中,做自己 喜歡的事情,漸漸失去了耐性去專心聆 聽,例如報告時間很容易分心玩手機, 或者聽到一些搞笑的內容便自說自話。

班員也較不懂表達自我,往往只能把自 己思考過程説出來,卻未有合適的詞彙 歸納出重點來表述,造成籌委會彼此溝 通的障礙。

Kristie指城大班員給她一種精明的印象, 所以她並不擔心班員在時間及財政上的 安排。本身班員們也十分受教,因着對彼 此的信任,他們都樂意持守詩班事奉的 操練,並學效詩班員應有的態度。Kristie 覺得班員不算是太注重學業成績,詩班 反而造就了他們更多成長、改變的機會, 所以大家都非常投入參與在詩班中。

談回班員性格上的特質,Kristie覺得班 員普遍是較為害羞、內向和慢熱的,很 多時都要主動追問,才能讓他們説出心 底話。她又笑言説班員比較怕尷尬,但 當班員經歷TBC等活動後,逐漸開放自

如果大家對認識彼此,甚至連自我認識都 失去耐性,必然有礙個人的成長。了解 自我的過程中,內心常常起伏不定,還 經常要把真實的自我表露出來,容易令 人深感內耗而放棄。特別是當離開詩班 後,失去了群體的支持,班員更容易放 棄尋索真實的自我。若能跨越關口、卸 下心防,必然能在詩班建立真摯的關係, 體會到團隊中的建立和付出是值得的。

Kristie也有感班員們在教會中得不到足 夠的牧養,他們當中有不少把信仰疑難 放在心中,卻苦缺一個傾訴的屬靈對象。 所以每當在詩班談及信仰時,大家總是 興致勃勃的。班員們的靈修分享也反映 出狀況:初期的分享流露着不少掙扎及 疑惑,但經歷過詩班的事奉後,逐漸能 從分享中感受到班員靈命上的成長。

17
Kristie (前排左一)在1819年度TBC。

就群體的挑戰而言,Kristie覺得大家應 該要擴闊視野,特別是當大學都排斥學 生會的時候,不能單以校園為詩班出發 點。詩班需要發展一些全新的模式去事

奉,例如過往詩班都可以自由地在校園 中報佳音,但受限於校方政策的改變, 他們都採取了「快閃」的形式去進行,

並趕在保安來到之前離開。這類的事奉 方向並無前車可鑒,需要高瞻遠矚的目 光來為詩班開闢前路。

歷歷在目

談及近幾年的詩班生活,就不得不提及 疫情下的全體練習。當時有好一段時間

都要以線上形式進行練習,自然就不可 能做到同步合唱。於是Kristie冥思苦索, 構想不同聲樂、聽力訓練,鍛鍊班員們

的獨立性和膽量。除了練習外,詩班的 相交活動,如C人時間、新職營會,甚 至是迎新夜都透過視像會議進行,大家 一同在螢幕前共進晚餐,分享「Room Tour」,相處時間比以往還要多。

的時光得來不易,大家都格外珍惜可以 一起練習的時光。疫情間,班員們還嘗 試了學習填詞,結果活動深受好評,以 致後來忽發奇想,由詩班自行作曲、填 詞,並進行錄音,完成屬於城大詩班的 音樂作品。Kristie説比起現場獻唱,錄 音更具挑戰。除了考驗班員對歌曲的熟 練度,還要在時限內完成錄製,十分辛 苦。為保持錄音環境,當時連冷氣也不 能開,大家都熱得汗流浹背呢!

離別中的盼望

縱然在這段時間詩班都攜手一一衝破種 種困難,但Kristie憶述起送別移民班員 時,也勾起詩班心酸苦淚的滋味。當時 大家都特別不捨,流下不少眼淚,擔心 能否和身處異國的班員維繫關係。除了 不捨,班員更感無力和被拋棄。他們的 不安源自於對詩班前路的迷惘,以往詩 班的事奉模式都不能繼續,香港的社會 環境也充滿着變數,對團隊造成了很大 的打擊。

隨着疫情放緩,詩班有限度恢復實體練 習,其中一個練習地點便是Kristie的家。

當時更有班員在情人節期間買朱古力來 練習,令她倍感窩心。正因為親身相處

當時Kristie都心有掙扎,但她仍然決心 站出來,跟班員承諾在他們畢業前都不 會離開香港,給詩班一粒定心丸,繼續 與班員共同進退,風雨同行。限聚令不 斷,詩班仍是斷斷續續地練習,每走一 步路都是「城」惶「城」恐的。但感恩 的是,該屆職員會由所有未畢業班員共 同承擔,他們都願意站出來承接詩班。 然而,此時此刻卻傳來了其他院校詩班 終結的消息,令Kristie心中百感交雜。 她特別感謝班員滿懷勇氣,回應這份延 續大專詩班的使命,見證上帝的恩典和 帶領。

18
練習後Kristie與班員吃宵夜時留影。

堅信道

回顧擔任大專詩班指揮多年的經歷, Kristie坦白一直以來都是戰戰兢兢的走 過,也有不少「懷疑人生」的時候。回 想起社會運動的那段日子,她直言感到 特別煎熬,當時的情緒也極為低迷,甚 至會跟職員説沒有心情練歌。不過她很 早就認定了大專聖樂事奉是她的心志, 因此也不會輕易被動搖,這十年來的起 伏也是她為神所作的見證。而每一次看 到詩班這個群體,她也清晰明瞭到上主 賦予大專聖樂事奉的價值。每一個班員 生命上的改變和成長,都是對她的一份 肯定,鼓舞着Kristie繼續邁步前進。回 望已經跨越的重重困難,令Kristie更堅 定去回應上主對她的這份召命。

夢想中的未來

談及未來願景,Kristie也不諱言地説, 希望可以在城大詩班培育出新一代的指 揮。其次,她感恩當詩班遇上困境之際, 仍有一班舊班員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幫 忙籌辦十五週年事工,甚至成立舊生會。

以往詩班文化中,大多畢業班員都會覺 得不應該過多干預現屆詩班的發展,學 生應該有主導權去決定自己的路向。但 當校園和社會都經歷滄海桑田時,詩班

會否不只限於學生跟校園,而是舊班員 都可以參於其中?我們到底該如何跳出 框架,以一個完全嶄新的視野,拼湊出 詩班的未來藍圖,這將會是前所未有的 大挑戰。Kristie亦有感「詩班」走進式 微,無論是教會或大專院校,詩班人數 都遞減,甚至因為沒有人承接,以致詩 班消失在眾人眼前,慶幸城大詩班仍 然能薪火相傳。Kristie曾聞不少舊班員 各自的掙扎和困難,卻又苦於未有一班

志同道合的同路人。若然舊生都願意花 時間參與詩班,可能給予詩班全新的價 值繼續走下去。短期內她希望舊生會和 詩班可以守望相助,並肩同行,冀望在 任指揮期間繼續為詩班定立更多新的方 向。

從一起走過,到各自奔赴,
種種情感匯聚於心房。
19
願你把握與你邂逅的夢想, 緊緊握著同路人的手。

闖新一方

訪、文 / 鄒潔怡

走到城大詩班的第十五個年頭,舊生會的成立可謂是里程碑般的見證, 給予城大詩班能夠傳承下去的新模式。特刊籌委邀請了舊生會副主席Ivan (王雋旻)接受訪問,了解舊生會成立的詳情及心路歷程。

20

初試

成立舊生會的想法由當時的現屆班員在十週年籌委會期間提出。Ivan憶述以 傳音為理基督徒詩班(PUCC)十週年成立舊生會為契機,籌委間展開討論, 認為詩班的發展若能有舊生會的支持會如虎添翼,錦上添花,亦能重新聚集 一眾畢業班員。這個想法萌生後,一眾十週年籌委馬上付諸行動,在十週年 晚宴中作問卷調查,結果確實得到部分舊生的積極回應。可惜,礙於人手不 足,加上問卷調查的形式只是詢問意願,未有完善的構想,舊生會第一次嘗 試便無疾而終。

揚帆

雖然第一次的嘗試未能成功,但沉澱三年後,2021-2022年度導師的Ivan和 Enson(李恩琳),還有2018-2019年度的副指揮Angie(廖聖瑜)及指揮 Kristie(區善騫)共同開設了一個群組,商討詩班常務及發展,Ivan覺得這 就是成立舊生會的起點。

經歷學生會不被校方承認一事,詩班處處碰壁,倍感孤立無援,促使他們重 拾舊生會的發想。最初大家對舊生會的構想不算宏大,作為畢業舊生的他們 一開始也只是希望透過自己的人際網絡,幫忙聯絡往屆舊生一同支持詩班長 遠的自主運作。於是,他們先邀請上屆詩班長Ian Lam(林俊仁)加入出謀 獻策,及後物色不同屆別的班員一同籌備,舊生會組織正式揚帆立名。

2022年8月21日召開了第一次籌組舊生會的會議。

——
21

啟航

Ivan憶述起舊生會籌委小組最初幾次的會議時 深感任重道遠:籌委小組當時當刻就是掌舵人, 決定著舊生會這艘大船未來的去向。第一次會議約 談在善樂堂,一眾舊生與紫荊(第二任指揮吳紫荊)、 Echo(第三任指揮陳曉冬牧師)以及Kristie(第四任且 現任指揮)進行多方會談。第一次會議從各人分享對舊生會 成立的看法,最後拍板「舊生會組織」正式成立。 不過,第一次的會議並沒有解決資金運作途徑的可持續發展。有見及此,舊 生會幹事們決定第二次會議約談嶺南大學基督徒校友會的劉恒(劉肇恒)作 分享,為舊生會未來發展提供更多元的想像。另外,他們又邀請了現屆職員 會分享,考慮到詩班歷屆在財政上有許多不便,例如與學生會的溝通阻礙、 應屆詩班長和財政註冊聯名銀行戶口的不便,加上詩班日常在各個事工的費 用支出,令舊生會幹事們堅定了在財政方面幫助詩班的目標,隨後在第三次 會議決定以擔保有限公司的形式支援詩班的財政營運。

——

22
2022年9月 25日,第二次舊生會會議。

城鳴基督徒詩班舊生會幹事 主席 |Maggie孫美琦(2008-2010) 副主席 |Ivan王雋旻(2016-2022)

幹事| Dee 石浩雲(2008-2011).Angle 廖卓賢(2011-2015)

Ian Lau 劉銘恩(2013-2017).Wai 張志威(2014-2017) Angie 廖聖瑜(2014-2019). Enson 李恩琳(2016-2022)

Ian Lam林俊仁(2017-2021)

乘風破浪

成立公司絕非易事,在構思階段,幹事們已經遇到重重困難與挫折。首先, 對於公司營運的知識,特別是財務知識,剛畢業不久的幹事們基本上是一竅 不通;第二,缺乏專業人才的幫助亦是一大硬傷。面對成立公司所需要的報税、 結算和核數等需要,舊生會必須外聘相關的專業人士;第三,與詩班現任職 員會的溝通運作。舊生會作為舊生和現屆班員的橋樑,需要在兩者之間保持 良好溝通,而公司未來的營運方向亦有需要和現任詩班職員進行溝通方能運 作暢通。最後且最重要的是,公司如何維持開支平衡的營運模式?

23

幸運的是,舊生會已經成功註冊並設有公司的戶口,縱使前路未明,一眾舊 生會幹事仍然披荊斬棘,每一步前行都像是乘風破浪,渴望帶領著舊生會的 運作步入正軌。艱步至此,筆者乘勢詢問Ivan為何仍然堅持。他表示在擔任 導師前已有希望透過信仰和年輕人同行的想法,現在只是由導師轉換至舊生 會幹事的身份,而舊生會公司初見雛形,自己盼望能夠幫助舊生會穩固根基, 繼續支援詩班的發展。他直言,以往作為導師時會參與每週的恆常練習,並 時常陪伴班員的身旁一同成長,關係自然更緊密,所以他也預料轉為舊生會 後,關係上可能較之前疏遠,但仍希望能夠為詩班的運作分擔解憂。不過, 筆者認為能夠在離開詩班群體後,再成立舊生會支持詩班,難道這不是關係 緊密的表現嗎?

——

2023年3月5日,部分舊生會幹事成員於十五週年感恩祟拜 與現屆城大詩班合照。
24
——舊生會名稱及標誌,沿用城大詩班的前稱,帶有繼往開來的況味。

未來,相信舊生會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需要進步。問及Ivan對詩班的憧憬, 他保守地説希望詩班能夠延續作為聖樂事奉者的身份,要對聖樂有追求, 因為詩班不只是團契,更是要以歌聲盛載上帝的真道,同時透過服侍讓校 園內外都看見基督徒群體的見證,實踐上帝的愛。筆者認同他的看法,盼 望每一位城大班員能夠保守赤心,時刻「日新」。在此,筆者亦由衷祝福 城大詩班以及舊生會能夠「日日新,又日新」。

「詩班員應用一生學習,而非止步於詩班畢業。」——Ivan 王雋旻

舊生會社交平台

歡迎訂閱Patreon 支持城大詩班發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出自《禮記·大學》第三章)
25

得在2021年疫症仍然嚴重的時候,我獲邀請出席城大詩班的 交職禮。那是我有史以來參加過最少詩班員(記得當時約有十

個班員)、大概是最少來賓的一次交職禮。踏入會場的一刻, 我心裏亦感到唏噓。可是再想,在這種逆境下仍有十多個班員參加,在種 種迷霧裏仍然堅持做大專基督徒詩班一員,反而顯得更為珍貴。不是人人

也有這種堅韌的心,在重重困難之中仍然想盡方法練習合唱,在主裏一同 團契。

過去兩三年,不少教會也面對詩班員流失、轉會、移民,再加疫症下難以 舒暢地練習,心裏很沮喪。我亦在自身所參與的堂會擔任少年詩班的指

揮,當有一次詩班只有四個人出席練習時,我心裏很疑惑,不禁問神:我 (們)仍要繼續撐下去嗎?

感謝主,在今年參與城大詩班十五週年的感恩崇拜時,再次見到各屆的班 員。雖然我在城大詩班的司琴服侍只有短短一年半,卻很感恩曾在此群體 服侍,亦很開心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縱使在各種環境因素下,學生組織 在運作上面對更多困難,詩班更要交還「Soc 房」 ,不能借用學校場地

練習,但見到詩班仍然有新班員加入,神仍要使用城大詩班!就算不在校 園內獻唱,也可以走出去,以大學生的身份到其他教會群體分享,只要大 家仍然願意付出時間和青春!我的感受是,就算我不再是班員,仍然可在 背後支持,就如宣教士出去工場時,也有一班支持事工的團隊。

在神的時間裏,有前進時,有後退時,城大詩班群體已經重整旗鼓,繼續 向前行!

26
仍然有你共同進退

而在大專詩班員所共知的「班歌」以外,城大詩班獨有的CTUCC之歌—— 《成為合用的僕人》,是至今我仍然印象深刻的:

1. 我起初竟然唔夠氣唱好一整句,全首5大句。 ╮(╯∀╰)╭

2. 每次都是由一位詩班員指揮大家Unison 地合唱,代表整個團隊同 心一意的向神立志,獻上自己,以歌載道,服侍神、服侍人。

在感恩崇拜當日,有現任班員和在埸歷屆的同行者一同合唱,再次喚醒我 當初參加基督徒詩班那份興奮雀躍的心、盼望以詩歌以音樂去服侍的心, 甚至那份要全心全意擺上的心志。當晚的班歌、班訓、歌聲,都是在激勵 我。會眾也是一同透過音樂、經文,敬拜上主,同時彼此團契,因為那是 我們共通的語言。

當晚相聚的時間雖短,但可以與大家分享近況,傾心吐意,足以再次燃點 起我心裏的火。大家都是熱愛透過合唱去服侍的群體,願我們都一直繼續 堅持下去,在我們所服侍的地方,成為亮光。共勉之!

Yolanda (廖穎珊)

2014-2015年度司琴

27
—— 2016年,班員在Yolanda的婚禮擔任獻唱詩班。
{五年人事} 28
29
30

詩心推薦

精選作品

CityUSUCC - 自家製 - 詩班5年作品集...
為你搜羅
成蝶 盼 孤城 恆絆
Shuga
光程 31

曲:Keith Getty, Stuart Townend (原曲:In

Christ Alone) 詞:蔡潼 李恩琳 梁守晴 顏銘心 鄭栢豪 編:Travis Cottel

鄭栢豪(Jeff):最有共鳴的歌詞是「回望與你,明日四飛,祝福以後 心中有你」。創作這句歌詞時,聯想到詩班每年總會有歡送畢業班員的 時候,讓我學習到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是時候要放下,將詩班所學到 的東西帶回教會繼續實踐。離別,也是為了走更好的路,雖然當中一定 會有不捨,但深信總有一天會再重聚。

顏銘心(Jasper):「同聚每週,相見伴隨,由今天起,竟怕別離。」 填詞時只是剛加入詩班的新生,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畢業之年,現在再看 這句歌詞別有一番感受,亦更有共鳴。各種關係、回憶,在四年中的每 星期慢慢聚沙成塔。四年中也有只是過客,回憶也不盡是快樂的,但當 中的成長、堅守至終的關係,是一個不可磨滅的祝福。

曲:Kevin Keil (原曲:God of the Poor) 詞:林浩基 許潁楠 王雅蓉 王雋旻 詩班的經典曲目之一,先是在2013年由班員填詞,成為該年音樂 佈道會《孤.誠》的點題之作;到了2019年,眼下光景觸動當時 的班員為此歌再度譜上新詞。「圍城內受壓逼哀哭呼喊……神在哪 方沉默着?」抒發身處於困局和狹隘心境之中的無助,縱使已向 上主多番呼求但仍未聽到回應;而就連外間的環境都籠罩着一片 低氣壓時,大家也同樣疲乏,只能勉力彼此支撐。

曲:John Rutter (原曲:Home is a special kind of feeling) 詞:楊希朗 阮禧彤 吳詠琳 林俊仁 阮禧彤(Hebe):讓我最有共鳴的歌詞是「仰望長夜始終有主拖 帶」。相信大家都經歷過憂傷與困苦,而在我經歷的困難中,孤 單感令我最為刻骨銘心,但主一直的看顧陪伴,使我能披荊斬棘 地闖過難關。即使在憂傷苦難中,人仍然可以感受到神的同在。 因此,我和其他填詞人創作出這首詞,希望大家在苦難中不要忘 記盼望,要相信上帝。

為你搜羅 32

曲:Adam Levine (原曲:Lost Stars) 詞:梁麗詩 李崇德 謝飛 鍾拓昊 編:區善騫

鍾拓昊(Hoho):「等待他日終破繭晚成,專注聽晚星。」 記得寫這首詞時,是我在詩班的第三個年頭,心態逐漸「老油條 化」,漸覺詩班生活不外如是。與幾位師弟妹一起寫詞,聽到他 們在詩班的掙扎,才彷彿見到從前的自己。原來我們都像蝴蝶, 彳亍地結繭成長,渴望一天靈性飛往青空。

曲:Alan Menken (原曲:How Does A Moment Last Forever) 詞:黎在恩、沃卓瀚、蔡潼 編:Mac Huff

黎在恩(Joanne):「人心縱有困惑掙扎,要追着光!」歌詞寄語面對 移民潮的人,要遵從由心而發的決志,道出對未來的盼望。構思時以光 作意象,縱然分隔兩地,人總要追隨那道盼望之光,呼應了「求祂賜我 盼望安慰、暗中亮光!」的伏筆。求主的恩光指引路向,照亮乾竭的心 靈。

沃卓瀚(Harry):《光程》是一首寫給經歷離別之人的歌,希望帶出 縱使這一刻分別,離開和留下的人都有上主的看顧與豐盛的預備。「此 刻見日光攀升之處,繁燈火耀燦。」這句歌詞是指,即使經歷離別的落 魄與尚未看見歸處的迷茫,但仍深信上主與這座城市的萬家燈火同在。 曲、編:區善騫 詞:蔡潼、王雋旻

王雋旻(Ivan):「忍受過,世界肆意去嘲我童言玩笑!」是我感受頗 深的一句,不是説我童年有甚麼夢想和志向,反倒更像是作為信徒的我 的寫照。面對世界的價值觀,要緊跟上主的確不容易,而更多時候是來 自於自己的質疑。信仰於你我而言,究竟只是一個玩笑,還是認真得至 死忠心呢?世界在背後,十架在前頭;也致迷惘或失意的你我,當轉眼 仰望耶穌。

蔡潼(Bobo):我特別對「抑壓、沉重被困在課室,怎麼師長忠告化 作內裏糾纏?」一句感到共鳴。當初與籌委討論時,想起讓人放下夢想 的未必是嚴厲批評,反而可能是一些善意的勸告。師長對人生世態有更 深認識,其出發點固然是好,然而對當時年紀尚小的我而言,要走一條 與長輩期望不同的道路確實需要很大勇氣,甚至最終因此卻步。故想以 MV的其中一段講述這種掙扎。

精選作品
33

詩班之味 甜

我覺得詩班的味道是...

每次練歌時同班員彼此依靠, 有班員support住自己,最後一齊 合唱,享受甘甜的果實。

到而家仲記得啱啱第一年join詩 班,嗰陣成班男仔去咗踩單車之 後喺水壩上面傾通宵~大家真係

咩都攞出嚟講!深深被大家真誠

分享嘅心所震撼。Jasper 顏銘心

進入大學的第一年加入詩班,

每週恆常的練習或網上見面、 C人時間都是開心的回憶!

Jessica 梁麗詩

一直都受到班員們的照顧和鼓勵, 十分感動、感恩。

Natalie 李安瑤

記得第一次來詩班,見到相 近年紀的同輩一齊事奉、一 起唱詩,對我來說是一件好 感動和powerful的事,因此好 快我便決定加入。一直很感 恩神讓當時的我在機緣巧合 下認識到詩班,因此希望可 以在大學時期盡自己的能力 去事奉、傳承下去。

Alpha 譚毅行

與丈夫離港到美國留學, 班員用紙條寫上祝福和感言, 摺成紙星星,收集後放進瓶子 裡送給我。

Elaine 蔡慧玲 (2008-2010指揮)

鄒潔怡
Daphne
34

最令人回味當初開創詩班,由

人少少一齊練歌,發展至愈來 愈多弟兄姊妹加入參與,一齊 經歷美好的相交、獻唱回憶。

Maggie 孫美琦

剛入學校就知道有詩班,甚至 經常行過影印房外擺booth 的 地方,不過成日都時間唔啱或 者找藉口唔過去,但最後我都 主動參加。在這段時間裡,我 不會認為自己唱得好,但感恩 其他班員都唔介意,好盡力地 幫我改善。這一年中我未能全 時間出席,但感恩仍然有服侍 的機會。希望我之後仍能用不 同的方式去服侍祂,回應祂。

Michelle 賴郁雯

大家邀請婚禮獻詩都很令 人感動,令人回憶起過去 一同練習的時間。也很感 謝大家在我和 Victor 的婚禮 上獻詩。

Maggie 王美琪

最深刻係year 1,大家練

習完會一齊去又一城 food court食嘢傾計,互

相分享心事,傾信仰、教

會嘅嘢,彼此鼓勵扶持。

Ada 吳詠琳

每次聽到別人說聽我們唱歌覺得很感 動時,就會感到好開心,因為我們能 將想傳達的福音表達出來。雖然前幾 年少了出外表演的機會,但我會將別 人對我們的印象好好記下,這些都是 我美好的回憶。

Hebe 阮禧彤

一起去台灣海外服侍, 將福音傳開。
Jeff 鄭柏豪
阿東 馮逸東
認識了一班以音樂事奉的 同路人。畢業後每次收到
識左一班有同樣信仰嘅伙 伴,大家又好包容,更發現到 以聖樂事奉主嘅喜樂,所以 這份回憶很甜。
35

我覺得詩班的味道是...

如果真係要講最有味道的詩班回憶, 我會講係開con會嘅時候,我間中會 食AC3熱狗,以至於開會的記憶充斥

酸酸的茄醬和芥末味。

甜與苦

Victor 葉維道

Eunice 陳亮名

↓ 甜酸苦辣 ↓

最深刻的是2018 年台!灣!S !P!

每次Full-re完咗之後落又一城food court傾 計,一 邊食m 記,一 邊聽班 員、 指 揮心底嘅甜酸苦辣。做職員嗰年 開會開到懷疑人 生,日 日見住班 員, 仲 要成日加開 會,成 日傾燒腦問 題,雖

Lily 陳綺敏

有開心的時候 亦有掙扎的時候 一言難盡 但綜合起來是 「不後悔的」。

Angie 廖聖瑜

花茶味

剛進詩班的那年在各活動前後靜

靜在一旁看着大哥哥姐姐們相處

(yeah they're all really big to me at that time),那時候的我雖然未融入

這個群體,卻不會感到不自在, 而是有一份舒坦。喜歡那年全體

練習前的五分鐘安靜時間,那大 概是我在詩班感到最peaceful、寧

靜的時光。往後亦不再常於詩班 嚐到這份淡淡的花茶味,反之是 較為酸酸甜甜的水果茶。

Cherry 黃海瞳

然係班員4年chur到 爆, 但回望喺 CC嘅日子絕對無後悔<3 小吉 王海淇

杯麵味XD (我諗係辣嘅 但份回憶係甜嘅)

每年TBC 宵夜都總有杯麵嘅出現。杯 麵嘅味道令我諗起大家一整日活動後 仲願意夜晚一齊傾計一齊board game 嘅時光。或者開緊心事台,或者係認識 緊新生,又或者純粹老朋友把握一齊 生活嘅幾個日夜聚下。呢d 相聚嘅時間 讓我感受到詩班係一個一齊同行、一齊 分擔、一齊經歷青蔥歲月嘅群體。畢業

後更覺呢份回憶同每年看似「例牌」 嘅TBC 並非理所當然。隨住身份轉換, 我喺TBC嘅 位置同職分也隨之改變,

但無論邊個位置,我仍希望每個或動 或靜 嘅 晚上都能成為一屆屆班員彼此 建立羈絆嘅記憶。

Bobo 蔡潼

那個星期在台灣宜蘭事奉短宣,
象和與他們相處的快樂能抵消所
過程有一點辛酸,但看到事奉對
有的苦。甜當然少不了和詩班員 分組自由行XD
感恩能在當日信仰低潮時遇上CTUCC, 也重新找回音樂事奉的動力和方向, 很享受每次練習和之後每次的拍照, 到今天仍是美好的回憶。
36

黎在恩

回甘,具體而言就像茉香綠茶或者冰鎮紅茶走甜走冰,入口初時 苦澀,但甘甜會隨着時間蔓延,就如我在詩班的感覺。

當初在木人巷毅然報名參與詩班有着即管一試的心態,然而苦澀 的味道也隨之而來:初加入時,我只有中學程度的音樂基礎,為 了將勤補拙,練歌、聲樂班及樂理班都已經佔了日常行程一半時 間。由靠聽人彈琴來找音高,到自行學琴來幫助練音準,整個過 程如茶入口時的苦澀。正當我以爲已經是最苦,不料到了大學四 年級還要參與實習,加上每次全體練習前都要帶小組活動,整個 學期連軸轉之下心力交瘁,幸而班員與導師的陪伴與教導令我堅 持下去。每週相聚,都有種見到家人的感覺(有時見大家多過見家 人),亦透過不同事工互相了解、扶持,甘甜隨時間浮現,越發濃 郁,令我看見以弗所書 4:15 - 16 「唯用愛心說誠實話,各方面向着基 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靠着他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 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 己」的圖畫。

Joey 李淑怡

甘味起先是苦澀,隨着時間推移醞釀悠長甘甜,正正像我在詩班 的感覺。作為新加入的班員,詩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這群體的凝 聚力,例如贊班每次都費盡心思回來full re、以及班員對我的不 離不棄:特別感謝

Bass和Tenor班員的鼓勵和幫助,令我學會譯

譜,在練習中跟上大家的腳步,可以跟大家共渡15週年感恩崇拜、 聖詩會,實屬神的恩典!在剛過去的職員會選舉,加上一直以來 聆聽班員們的靈修分享,都體現大家對個人成長及靈命上付出的 時間和努力。如同一壺好茶要經歷繁複的工序才能調製出上品的 甘味。最後不得不提在「cc電台」中,大家透過音樂分享自己對 將來的期望及詩班對自己的意義,令我十分感動。感激大家令我 意識到友誼的真諦,願可在詩班一起繼續同行。

Harry 温秉恆
最深刻係Year1 5-8月 semester break 時 full re前早到嘅班員一齊唱歌、食飯,嗰段時 間係我最自由自在、最多回憶嘅日子。縱 然有悲歡離合,但都好珍惜每一次練歌前
同班員相交、唱歌、練歌嘅時光。Joanne
37
甘 我覺得詩班的味道是...
38
3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