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公升以上
50~80 公升
35~50 公升
20~35 公升
10~20 公升
一般不太會用到這個容量的背包,但在 需要背負大量工具及食糧的長期遠征上 十分合用。省去不必要的構造,將背包 整體輕量化,讓總重量盡可能地減輕。
若打算睡帳篷,行李就會急增。為了 能背負超過 20kg 的行李,背包本 體會使用堅韌的材質,背帶則實現 了經過反覆研究後而提升的貼合感。
· 可容量大量裝備架設營地 · 超長程的山徑可在無補給下挑戰 · 簡潔的設計
· 3、4 天的帳篷住宿也足夠 · 堅韌不易破損 · 背面及背帶的做工精細
春天或秋天的山屋住宿, 行李因加帶防寒 衣而增 量也不用擔心的尺寸。 能夠舒適地背負 10~15kg 行 李。 若是極 力精 簡 行 李,也適用於帳篷住宿。
天氣暖、行李少,在 山間小屋住 1~2 天 也綽綽有餘。 是 方便 使 用又暢 銷 的尺寸,款式也非常 多。有輕量化設計。
一般日背包的尺寸。 肩背帶較 薄,有的 款式沒附支撐腰 帶。 適 用於單日往 返,行李不多就 沒 大問題。
· 寒冷季節山屋住宿用 · 充分考慮強度 · 也適合帳篷住宿, 適用範圍廣
· 夏天在山屋住宿用 · 種類多、易選購 · 使用方便的細節
· 適合單日往返 · 簡單基本的設計 · 色彩豐富,平常 出門也能用
/// Category ///
容量的大小&用途
10
1
分類
1 2 0
× 10 1 × ℓ 10
從單日往返的健行到背著帳篷的縱走,以及架設帳篷營地等,背包的大小不一而足,視行李的多寡而定。 那麼,該如何依照自己的使用用途來選擇適合的背包呢?
背包的大小看容 量, 具 體 來 說 是 以 公 升︵ ︶ 來 表 示。 公分的立方 體 為 公 升, 以 此 為 基 準 來 計 算。 最 小 的 僅 為 公 升 左 右, 大 的 也 會 超過 公升。雖然 都 統 稱 為 背 包, 容 量 幅 度 卻 很 廣。 另 外, 即 使 是 相 同 容 量, 品 牌 不 同 也 有 相 當 差 異, 最 好 能 在販售店裡確認實際尺 寸。打包時,住宿與否、 住山屋還是搭帳篷等考 量, 會 影 響 到 背 包 的 選 擇。 行 李 的 容 量 也 會 依 季 節 有 所 改 變, 若 是 登 雪 山, 不 僅 防 寒 裝 備 會
增 加 體 積, 還 要 再 加 上 保 溫 瓶、 太 陽 眼 鏡 等 物 品。 另 外, 徹 底 捨 棄 不 必 要 的 道 具, 盡 可 能 攜 帶 精 巧 型 工 具, 就 能 打 包成比想像中小的背 包。 可 以 搭 配 自 己 喜 歡 的登山方式來選擇適當 的 容 量。 最 好 是 能 擁 有 幾款不同容量的背包。
但 是, 購 買 多 個 背 包 又 很 花 錢, 既 然 如 此, 不如一開始就選擇尺寸 稍 大 的 背 包。 利 用 壓 縮 帶 拉 緊 的 話, 背 包 會 變 得 較 薄 且 細 長, 某 種 程 度 上 可 大 小 兼 顧。 雖 然 用小型背包可以再外掛 睡 墊 或 帳 篷, 卻 不 建 議 這 麼 做。 掛 在 外 部 容 易 卡 到 樹 枝 或 岩 石, 導 致 意 外。 背 帶 的 構 造 也 是 原 因, 小 型 背 包 的 背 帶 較 精 緻, 背 太 重 的 行 李
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5
/// Column 專欄 ///
0 1 5 P a r t . 1 背包
中級山用
攀岩用
越野跑步用
附有「雪崩呼吸器」(avalung), 若遭遇雪崩,能確保呼吸。多處構 造設計有巧思,像是背面可開合, 不用顧慮積雪就可將行李取出。
基於安全考量,採用不易 勾到岩石的簡單造形。材 質同樣採用耐磨的堅韌尼 龍,可拆卸背帶也很常見。
背著跑步的背包。 以服貼設計減少身 體造成的晃動,一 般會有給水配備。
依用途而強化功能的背包 除了容量,背包也會依照不同需求而進化。 代表類型有左邊 3 款。各類型不單針對郊 山健行,也都強化了高山運動需要的要素。 對應各項活動的多用途細部設計令人欽佩。
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