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文藻:現代散文悅讀與舒寫. 二 / 孔令元等編著. -初版. -- 高雄市 : 麗文文化, 2017.06 面 ;
公分
ISBN 978-957-748-926-5(平裝)
1.國文科 2.讀本 836 106004925
文藻─現代散文悅讀與舒寫(二) 初版一刷‧2017年6月
編者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封面題字 發行人 總編輯 出版者 地址 電話 傳真 網址 電子信箱 劃撥帳號 購書專線 臺北分公司 電話 傳真 法律顧問 電話
孔令元、向麗頻、卓福安、歐修梅(依姓氏筆劃排列) 張如芷 謝欣恬 鄭國瑞 楊曉祺 蔡國彬 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0252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57號2樓之2 07-2265267 07-2233073 www.liwen.com.tw liwen@liwen.com.tw 41423894 07-2265267轉236 23445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41號 02-29229075 02-29220464 林廷隆律師 02-29658212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台業字第5692號 ISBN 978-957-748-926-5(平裝)
定價:200元
●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序言 i
序言
這本國文教材獲得教育部105年度全校型中文閱讀書寫課程革新 推動計畫經費補助,由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系四位教師編纂而 成。 本書目標有二:一是使學生深度閱讀本書編選的十一篇現代散 文。讓他們藉此透視當代華人文化的多樣性,重新發現華人社會的特 性。二是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讓大一學生經由本書的寫作引導與練 習,深化其高中時代的書寫能力。 選文上,係基於文藻外語大學培育學生國際觀之需求及「敬天愛 人」之校訓精神,環繞於「認識自我」、「愛」與「生活」三大主 題。其內容著重介紹華人在國際社會的發展現況與世界公民素養的養 成條件。全書一共四大單元。前三個單元依序展現前述三大主題,第 四單元以超越自我的角度回歸「認識自我」之議題,呈現具象化與實 踐化的關懷生命面向。 細言之,本書第一單元「跨文化旅行─文化對照記」,以跨文 化的思惟與書寫,讓學生了解社會環境與自身內心及人生發展的深度 聯繫。第二單元「族群融合─東南亞的華人社會」,內容介紹東南 亞華人的社會處境與文化發展,讓學生從異質的生活面思惟華人社會 的定義。第三單元「世界公民素養─文化評論」,從職能自信的培
ii 文藻─現代散文悅讀與舒寫(二)
養與考試制度的探討帶出臺灣教育問題,進而導引學生以國際化的視 野,思惟世界公民的價值。第四單元「終極關懷─自我的超越」, 藉由不同宗教觀(佛教、伊斯蘭教、媽祖信仰),使學生探索各民族 對生命價值的定義。 每個單元均有寫作引導與活動,包括文化評論(第一單元)、情 境劇編寫(第二單元)、各國升學制度調查報告(第三單元)、影評 書寫(第四單元)。希望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對散文寫作有不同於高中 時期的體驗。 再次感謝教育部對本教材的經費補助,讓本系同仁能在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逐漸運用於書寫活動之際,藉由本書主題式 的文本安排與教學活動,重新凝聚本系教師對中文閱讀與書寫課程的 使命感。也因為教育部的這項計畫支持小班式教學,改善了多年來大 一國文課程的一些問題。至於教育部計畫辦公室舉辦的多場研習活 動,讓文藻計畫團隊在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上,吸收了許多與時俱進 的觀念,在此一併感謝。
陸冠州 謹識於文藻外語大學
目錄
第一單元 跨文化旅行─文化對照記|孔令元 1.〈從母親到外遇〉
003
余光中
2.〈視力與偏見〉
李家同
011
3.〈泥土的眷戀〉
蕭蕭
014
第二單元 族群融合─東南亞的華人社會|卓福安 1. 〈呷 Kantang〉
2. 〈讀邱菽園詩學馬來語〉 3. 〈回味〉
027
衣若芬 衣若芬
032 037
曾翎龍
第三單元 世界公民素養─文化評論|向麗頻 1.〈年輕人應具備五大能力〉
嚴長壽
057
2.〈考試制度如何影響你?〉
劉炯朗
072
第四單元 終極關懷─自我的超越|歐修梅 1. 〈人骨念珠〉
林清玄
091
2.〈汽車的事〉
李娟
099
蔡逸君
111
3.〈找媽祖〉
第一單元 跨文化旅行─文化對照記 001
第一單元 跨文化旅行─文化對照記
主題:斯土斯民 Â Â教學目標 1. 閱讀余光中〈從母親到外遇〉一文,使學生體會生長環境與自身 生命有著不可切割的情感,藉由余光中以母親形容自己出生成長 的故鄉,再以妻子形容離開家鄉後的居住地,最後則以外遇形容 短期工作的地方,呈現所處環境與自身內心及人生的重要聯繫, 亦讓學生彼此分享自身由環境或家庭中所學習到的文化與知識, 令學生體會各個家庭教育的獨特與差異,進一步探討如何包容與 自己不同的差異。 2. 透過閱讀李家同〈視力與偏見〉一文,使學生理解不論是何種民族 或人種都生而平等且無優劣之別,因此當學習他國文化時,亦必須 重視自身文化,並由當中發現文化差異,進一步包容不同文化。 3. 透過閱讀蕭蕭〈泥土的眷戀〉,使學生思考為自己生長的故鄉多 盡一分心力,親近養育自身的土地,更要發自內心深愛自己的土 地,不需要羨慕別的地方或國家的優越,而是必須思考如何回饋 養育自己的社會。
002 文藻─現代散文悅讀與舒寫(二)
 Â課程規劃說明 人們自身所乘載的文化會隨著生長環境的變遷而轉變,無論是出 生成長的故鄉,還是獨立自主成家的新環境,又或是因工作而必須短 時居住的居住地,這些地方的在地文化有著明顯的差異,差異容易影 響學人心中的感受,有矛盾,有衝突。此章規劃的目的,主要提升學 生「文化差異並非優劣」的認知,無論是家庭文化、地區文化,甚至 於民族文化,不同文化是由不同環境所造成,因此必須學習包容與融 合,兼併中華文化的存在,亦學習不同民族之優越,最後回饋養育自 身的社會,以此培育學子傳承、包容、學習以及回饋的優良品性。
第一單元 跨文化旅行─文化對照記 003
 Â閱讀文本 1.〈從母親到外遇〉/余光中 「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 遇。」我對朋友這麼說過。 大陸是母親,不用多說。燒我成灰,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 繞着那一片后土。那無窮無盡的故國,四海漂泊的龍族叫她做 大陸,壯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難叫她做江湖。不但是那 片后土,還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龍族。 還有幾千年下來還沒有演完的歷史,和用了幾千年似乎要不夠 用了的文化。我離開她時才二十一歲呢,再還鄉時已六十四 了:「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
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長江斷
奶之痛,歷四十三年。洪水成災,卻沒有一滴濺到我唇上。這 許多年來,我所以在詩中狂呼着、低囈着中國,無非是一念耿 耿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會魂飛魄散,被西潮淘空。 當你的女友已改名瑪麗,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薩蠻〉? 鄉情落實於地理與人民,而瀰漫於歷史與文化,其中有實 有虛,有形有神,必須兼容,才能立體。鄉情是先天的,自 然而然,不像民族主義會起政治的作用。把鄉情等同於民族 主義,更在地理、人民、歷史、文化之外加上了政府,是一種 「四捨五入」的含混觀念。朝代來來去去,強加於人的政治不 能持久。所以政治使人分裂而文化使人相親:我們只聽說有文
第一單元 跨文化旅行─文化對照記 009
達佩斯在多瑙河邊臨流照鏡,或是戰神刀下留情,讓布拉格的 橋影臥魔濤而橫陳。愛倫坡說得好:
你女神的風姿已招我回鄉, 回到希臘不再的光榮 和羅馬已逝的盛況。
一切美景若具歷史的迴響、文化的意義,就不僅令人興奮,更 使人低迴。何況歐洲文化不僅悠久,而且多元,「外遇」的滋 味遠非美國的單調、淺薄可比。美國再富,總不好意思在波多 馬克河邊蓋一座羅浮宮吧?怪不得王爾德要說:「善心的美國 人死後,都去了巴黎。」 ─八十七年八月于西子灣
(選自《日不落家》(235-243頁)。臺北:九歌,1988)
 Â作者介紹 余光中(1928-),1928年出生於南京,小時隨父母往返福建省 永春及江蘇省武進,並常遊歷杭州,故自命為江南人。1938年對日抗 戰時隨母親逃往上海,居住半年,其後經香港抵達安南。1947年考取 金陵大學外文系,兩年後隨父母遷居香港。1950年移居臺灣,進入國 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以榜首之姿考進聯勤陸海空軍編譯人員訓
010 文藻─現代散文悅讀與舒寫(二)
練班,並於同年出版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兩年後出版第二本 詩集《藍色的羽毛》,與覃子豪、鐘鼎文、夏菁、鄧禹平共同創立藍 星詩社。 1958年余光中赴美國進修,作品受到現代文學影響,並於美國取 得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回國後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三 年後自《再見,虛無!》作品開始,風格逐漸回歸中國古典傳統,其 後應美國國務院邀約至美國授課,五年後回臺灣,任職於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並於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淡江大學兼課,獲選為 十大傑出青年。1969年應美國教育部之聘,第三次赴美任教。1974 年《白玉苦瓜》詩集出版時,任教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直至1980年 方才歸國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主任。 1985年移居高雄西子灣,擔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1990年出 版的《夢與地理》收錄1985年至1988年間長短作品五十五首,呈現 返臺定居高雄後的人生思維和文學觀察,1999年退休於高雄中山大 學。余先生現代文學著作豐富,新詩、散文、評論、翻譯、編輯皆有 大量作品,散文風格多變,且遊記散文獨樹一格,實為當代文學之健 將,2015年12月17日,馬英九總統頒贈二等景星勳章,以表彰余光 中的文學成就。
第一單元 跨文化旅行─文化對照記 019
 Â問題與討論 1. 余光中在〈從母親到外遇〉中寫道「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 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是否在各位的人生中,也對生長環 境產生相同的感受?為何會有如此感覺? 2. 余光中在〈從母親到外遇〉中提及「鄉情是先天的,自然而然, 不像民族主義會起政治的作用。」為何余光中認為「鄉情」與 「民族主義」不同?「鄉情」與「文化」的聯繫是什麼? 3. 余光中在〈從母親到外遇〉一文中,產生強烈的情感糾葛,並以 「母親與妻子不斷爭辯,夾在中間的亦子亦夫最感到傷心。」述 說內心的矛盾衝突,請問各位這種內心的衝突如何突破?亦或能 抱持何種觀念看待? 4. 余光中於文中闡述自己身在香港時,因為語言文字的差異而產生 的困境,但在長時間的相處之下,卻感受到香港文化的真性情。 請問各位是否有因語言不通而發生的窘境?又是如何看待與面 對? 5. 李家同〈視力與偏見〉一文中,盲眼老先生歧視黑人的原因,是 來自家庭教育還是自身本能?請問各位對這種現象的觀點與看法 是什麼? 6. 李家同於〈視力與偏見〉一文中提及「我們保留拒絕任何人的權 利」,請問各位是否也抱持此種看法?或認為有不同的看法?
020 文藻─現代散文悅讀與舒寫(二)
7. 與李家同同坐的老先生說:「我失去了視力,也失去了偏見,多 麼幸福的事!」我們要如何檢閱、反省,建立種族平等的未來? 8. 請問蕭蕭在〈泥土的眷戀〉一文中,都在段落之末寫下「我們的 土地,我們深深眷戀」,請問土地、眷戀與我們有著什麼深刻的 關係?試以自己的經驗舉例。 9. 請問蕭蕭在〈泥土的眷戀〉一文中,說明金、木、水、火乃是四 方,請問五行之中缺少了什麼?而缺少的這一行在文中又代表著 什麼? 10. 蕭蕭在〈泥土的眷戀〉一文中,以高樓比喻人們遠離了土地,遠 離了生活,也遠離了故鄉,請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闡述離家又想 家的內心心境。
 Â寫作引導 由〈從母親到外遇〉、〈視力與偏見〉、〈泥土的眷戀〉三篇文 章,我們可以發現三者對於「文化」有著強烈的歸屬感,西方科技的 進步與革新,促使許多民族放棄自身文化而崇尚西方,卻產生了種族 主義與不平等的現象,然而「文化差異」並非「文化優劣」,因此學 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應同時兼併、傳承與學習不同文化,學習中華 文化以品德為本的核心價值,再增長各國不同文化的優越之處。此次 寫作引導,將著重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差異之處,並由差異導向文 化平等與發揚自身文化兩項目的,使學生學習尊重、包容及發揚自身 文化。
第一單元 跨文化旅行─文化對照記 021
 Â講授內容 文化感受與散文書寫。
 Â活動與作業 散文寫作與心得。 1. 散文題目:與文化差異相關論題皆可。 2. 散文字數:不可少於800字。 3. 散文寫作重點:文中須以文化差異為主軸,其一為自身文化,其 二則為外來文化。學生須針對自身所感受到的文化差異,闡述自 身的感受,說明如何看待自己所面臨的文化差異,進一步思考解 決文化差異的方法。 4. 散文優秀作品於本課程網頁公開觀摩。 5. 心得乃依據課堂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必須將心得記錄於隨堂筆記 中,並於期中及期末時繳交。
 Â延伸閱讀 1. 席慕蓉(1991)。〈劉家炸醬麵〉,載於《江山有詩》。臺北: 洪範。 2. 余 光 中 ( 1 9 9 3 ) 。 〈 四 個 假 想 敵 〉 , 載 於 《 記 憶 像 鐵 軌 一 樣 長》。臺北:洪範。
022 文藻─現代散文悅讀與舒寫(二)
 Â相關影片 1. 徐立功(監製)、李安(導演)(1991)。《推手》。臺灣:中 央電影公司。 2. 法蘭克•戴拉邦(監製、導演)(1999)。《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美國:城堡石娛樂公司。 3. 葛福鴻、曾敬超(監製)、張藝謀(導演)(1994)。《活著》。 中國大陸: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年代國際(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