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卡那富族族語發音練習

Page 1

book-02-1.pdf 1 2020/6/30 下午 06:07:43

C

M

Y

CM

MY

CY

CMY

K


目次表

第一章

語音學與語音教學

001

第二章

發音語音學簡介

007

第三章

卡那卡那富語

019

第四章

卡那卡那富語的元音練習

025

第一節 i:ʉ(/i/:/ɨ/)

026

第二節 u:ʉ(/u/:/ɨ/)

030

卡那卡那富語的輔音練習

035

第一節 p:t(/p/:/t/)

036

第二節 p:k(/p/:/k/)

040

第三節 t:k(/t/:/k/)

044

第四節 ’:k(/ʔ/:/k/)

048

第五節 ’:0(/ʔ/:0)

052

第六節 s:c(/s/:/ts/)

056

第七節 v:m(/v/:/m/)

060

第八節 n:ng(/n/:/ŋ/)

064

卡那卡那富語的音變練習

069

第一節 卡那卡那富語的 s 的音變

070

第二節 卡那卡那富語的 c 的音變

074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卡那卡那富語的重音練習

079

第一節 常規性的重音:倒數第二個音節

080

第二節 例外的重音:倒數第三個音節

084

後記

085

參考書目

087


001

第一章 語音學與語音教學

1. 新世代的族語教學觀 《國家語言發展法》於 107 年 12 月 25 日通過,其中第九 條明定「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於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 語言列為部定課程。」確立學校教育得使用各國家語言為之,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綱也隨即修訂,將本土語學習規劃為部定 必修學分,從國小延伸至高中職。本土語教育納入正式課程至 今已 18 年,從剛開始的匆促上路,至今天立法完成,課程規 劃、師資培育也即將一一到位,本土語文教材更應該詳加檢 視,使其臻於完善。 然而臺灣的本土語言都面臨代際傳承的斷裂、使用場域的 縮限、不易回應新事物與媒體等危機。語言教育雖然應從家裡 開始,但是,當語言的代際傳承斷裂之時,有系統的研究、記 錄並發展語言教材應是語言復振保存刻不容緩的工作。 目前臺灣的優勢語言為「華語」,家庭場域以華語為先(洪 惟仁,2019:56),年輕一代幾乎以華語為第一語言,因此, 除華語外臺灣的其他各族的語言學習,多半只能稱之為第二語


002 卡那卡那富族族語發音練習

學習(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原住民各族的族語學習甚 至可能相當於外語學習。第二語言學習通常指的是母語之外的 語言學習:家中使用母語,家庭外使用的語言為第二語。但是 今天臺灣各族群的家庭語言多已經轉為華語,在家庭外難有接 觸族語的機會。對於弱勢族群,孩子們接觸母語的機會可能就 只有在學校。營造母語環境可能緩不濟急,因此系統化的教學 就格外重要。 本土語教育開始正規化,令人欣喜,但也面臨諸多挑戰, 不論是課程規劃、教材設計研發、教學法的應用,對於本土語 教師更是莫大的挑戰。語言教師除了教學熱忱外,尚須具備以 頁2 下三個要件:

語言能力

語言分析能力 母語教師

語言教學理論與技巧

教學熱忱

(1)語言能力:任何語言教師都必須具備該語言流利的聽 說讀寫能力,因為語言教師不僅是學生的模仿對象,也是學生 的語言諮詢對象。在語文教師的必備能力中,語言能力是最難 頁5

以培養的。

語言A

語言B


第一章 語音學與語音教學 003

(2)語言分析能力:語言教師對於教授的語言不僅要知其 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本土語教師若能知曉語言分析方法,對 語言現象能舉一反三,學生學習會更能觸類旁通。語言分析能 力則奠基於對語言學理論的理解。 (3)語言教學理論與技巧:語言教學有不同於其他科目的 教學步驟與方法,語言教師需嫻熟語言教學理論及技巧,才可 靈活應用於教學及課程之中。 然而,優秀的本土語教師除了須具備優異的目標語言能 力、教學技巧及教學熱忱,系統化的本土語教材更能協助教師 將紛繁的語言現象化為深入淺出的學習進程。系統化的教材需 起自於對語言的全面了解與分析,若未能全面了解語言的各個 層面,一昧闡述語言是習慣成自然,對學生而言不啻於是無所 依循。因此,語言學理論對於語言教師而言屬於教學的基礎科 目,是教學精進的基石。

2. 語音學 「語音學」顧名思義,是研究「語言的聲音」的科學,各 種語言的語音都是語音學的研究範疇。語音學一般分成三個 次領域:發音語音學(articulatory phonetics)探討各語音的發 音過程,詳細檢視語音氣流機制,以及作為共振腔的聲道是 如何透過唇與舌修改聲道形狀,發出各種語音。聲學語音學 (acoustic phonetics)分析語音的聲學特質,並編輯或是合成語 音。聽覺語音學(auditory phonetics)則嘗試解釋語音的理解 過程,找出哪一些語音信號(linguistic cue)是理解語音最重


004 卡那卡那富族族語發音練習

要的成分。在今日,聲學語音學的研究成果已經應用到日常生 活之中,如語音答錄、語音輸入等系統,或是各種數位語音助 理系統。也因為科技日新月異,我們還得以一窺隱藏於口腔或 是喉頭的發音過程。 除了科技帶給語音學新的視野、新的應用範疇,語音學早 已是語音教學的基礎。語音教學看似簡單:教師示範語音,學 生似乎就應該會發音。但是當教師以此方式來教授學生語音 時,一來一回的「教師示範─學生發音」,學生的發音依然未 改分毫。往往教師感到苦惱不已,不知該如何指導學生調整發 音,只好一再重複示範。學生感到迷惘,學生不解自己的發音 與教師的示範音有何差距。又或者是,學生感知自己的發音與 教師的示範音有差距,但是不知該如何調整。因為發音教學被 視為是語言學習的一小部分,學生還需學習句法、構詞等規 律,這個問題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語音學理論是語言教學中,教師在示範發音、糾正學生發 音時所需的先備知識,教師未必需要告知學生艱澀抽象的語音 原理,但是教師若具備語音學知識,可以依據發音語音學的知 識協助學生微調發音器官,找出發音難點,或設計具語音學原 理的發音練習,協助學生區辨語音細節,進而正確發音。如此 一來,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 語言對比理論 當學生需要進入教室學習某一語言時,就表示這個語言對 學生而言是陌生的,也就是說學生另有自己熟悉的語言。如前


頁2

語言能力

語言分析能力 第一章 語音學與語音教學 005

母語教師 所述,當華語成為家庭語言時,即表示華語是學生的第一語

語言教學理論與技巧 教學熱忱 言(先學會的語言)。目前臺灣的各族群母語紛紛從家庭場域 退守,不論是家庭外或家庭內,孩子們幾乎沒有聽說母語的機 會,如此一來,對年輕人而言,族語的學習幾乎與英語等外語 一樣:只有在教室裡才有機會學習。若以臺灣本土語言的現 況,語言對比研究對本土語言教師而言就格外重要,特別是華 語與本土語言的對比分析。 頁5

語音學研究各種語音,然而各語言的語音不盡相同,如下 圖所示。

語言A

語言B

若語言 A 為學生的第一語言,語言 B 為學生要學習的語 言,語言 A 與語言 B 的交集即是兩個語言都有的語音,例 如華語有ㄚ(/a/)、ㄧ(/i/)、ㄨ(/u/),1 卡那卡那富語也有 a (/a/)、i (/i/)、u (/u/), 這 些 音 對 於 學 習 者 而 言 就 是 比 較 容 易 1

本書為教材推廣,盡量以大眾明暸的標音或文字為主,其後再加 註國際音標。


006 卡那卡那富族族語發音練習

的。但是,語言 B 沒有被語言 A 包含的部分,則是語言 A 學 習者感困難的部分,例如,卡那卡那富語的 u (/ɨ/) 並未見於華 語,所以擅長說華語的學習者在學習卡那卡那富語的 u 就備感 困難。由此看來,語言教學中學習者的難點,其實多半可以預 測的,只要教師了解學習者最熟練的語言,並對比分析此一語 言與目標語的異同,即可探知何者對學習者是容易的,何者可 能是學習者備感困擾的,再輔以語言學專業知識,針對學習者 學習的難點加以指導,或設計教材,就可以協助學習者精進學 習。

4. 本書目的及架構 為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實施,族語教育正式納入國民 教育,但面對臺灣各族群族語流失,年輕一代多以華語為母 語,系統性教材需求孔急。本書針對擅長華語的學習者,將他 們不易分辨的卡那卡那富語語音編成發音練習。本書可以作為 獨立的發音課程教材,也可以搭配各級族語教學的課堂練習。 本書的第二章為發音語言學簡介,簡述發音器官、元音、 輔音的發音過程。第三章為介紹卡那卡那富語的概況及音韻系 統。第四、五章分別為元音、輔音的練習,第六章為卡那卡那 富語的音變練習,第七章為重音練習。第四、五、六、七章的 練習均可單獨作為教師重點課程搭配使用。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