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督徒核心價值為本,配以管理技巧及經驗分享,提升 青年人的職場技能。每節均包含祈禱及敬拜讚美環節。
積極 裝備 自己 ,
Topics
在主的真光照耀下, 開拓職場新視野
!
Module A:Personal Development
• Learning • Understanding Self Workshop Format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 Interactive Exercises • Self Motivation • Management Games • Stress Management • Reflective Group Discussion • Time Management • Experience Sharing • Happiness & Worklife Balance 日期:預計五月下旬開課 對象:在職天主教青年 (歡迎剛踏入社會工作的青年參加) 講者:具豐富培訓經驗的天主教導師 語言:廣東話
費用:$840 (團體會員$660)*見備註 地點:團體中心
(逢週二,共七堂) 7:45 - 9:45pm
(九龍牛頭角海濱道133萬兆豐中心12樓J室)
查詢:有關課程開辦日期,請致電2866-7668向中心職員查詢。
您亦可登上團體網站www.ris.org.hk,瀏覽最新公佈。
備註: 出 席率 達 8 0 % 並 完 成 所 有 作 業 者 , 將獲頒證書及發還一半學費。
|
提供課堂參考材料。
贊助印刷 活水基金 編輯小組: Chris Chan,Johnny Chan,Joseph Chan WP,Sylvia Li,Agnes Wong,Cindy Wong 文字福傳幹事: Dawn Lui 設計: Crystal Siu 校對: Raymond Lee 「生活觸動」facebook 專頁: Raymond Lee,Crystal Siu 審閱:香港天主教神恩復興運動服務委員會 出版及發行 聖神內更新團體 地址:九龍牛頭角海濱道133號萬兆豐中心12樓J室 電話:(852) 2866 7668 傳真:(852) 2866 7860 電郵:office@ris.org.hk 網址:www.ris.org.hk 今期發行量 16,000本 《更新》信仰雜誌是聖神內更新團體出版的 四月刊。
分佈 39個堂區‧16間學校‧19間醫院‧各類機構、個人、海外
術,將靈性的事連繫到生活上,藉耶穌基督
各地聯絡人 馬來西亞(西) 馬來西亞(東) 台灣 新加坡 香港
的真理和恩寵,幫助現代人過豐盛的生活。
如欲轉載本刊文章或作其他用凃 途 ,請先與我們聯絡,並註明出處。
我們的使命:以文字傳福音,鼓舞讀者過正 面的基督徒生活,並培育天主的子民。 我們的方法:針對現代人的需要,用生活 化、富時代感的簡潔文章、編輯、排版、美
吳承章 周述萍 許魯秀 吳愛玲 蔡耿勇 呂淑玲
czng@pd.jaring.my saintchou@rome.com ehii288@gmail.com johnirene12@gmail.com benchuaky@yahoo.com.cn dawn@ris.org.hk
網絡版:www.ris.org.hk/publish.html
目錄 編輯室 主題文章
邀稿
3
旅 途中的小休止
Samuel Lau
22
不要讓聖神憂鬱 ─ 向善更新 主 題教導 ─ 聖神(二)
4
擁 抱生命風采
講者:鄺麗娟修女 筆錄及編整:Lavender Kwok
吳妙音
7
領悟
24 F r . R o n a n 「 來 , 聽 ! 才 明 白 ! 」 專題教導(四)─ 玫 瑰 經— 綑 綁 撒 旦 最 有 力 的 武 器 (上 )
茶語
8
雙 職受壓有良方
Monica
26 「 我 信 愛 • 與 主 同 行 」 音 樂 會
10
小 確幸
主理:頌雅
12 再 當媽媽的苦變甜
Cherry Wong
譯者:Eva Lui 編整:清心 、Sylvia Li
主理:活水基金
29
承認天主的大能 ─ 革新再更新
文、插畫: 橙仔CN
國阴 際 版 30
新加坡專版:聖神的火焰再燃燒
14 用 愛寫下美好時光
主理:王多祿 文:新加坡天主教華文神恩復興團體
Aramis
31
台灣專版:擁抱痛苦,迎向痊癒和喜樂
16
讓 心靈自由起舞
主理:黃清富神父 文:John & Irene
Chow Chow
17
靜 ‧思
英文原稿:Fr. Art 翻譯及編整:Sylvia Li
18
痛 而不苦
吳智勳神父
19
一 分鐘祈禱
主理:淑君
20
痛 苦的福音
清心
專欄 32 聖 神 內 更 新 團 體 ‧ 每 週 祈 禱 會 33 說 笑 話 ‧ 話 靈 修
文:Agnes Wong 插畫:Linda May
34
譜 出 生 命 的 詩 篇 ─ 《 黑 夜 的 祝 福 》
周景勳神父
35
「 金 錢 以 外 」 ─ 《 服 務 中 見 主 愛 》 系列:心靈醫治(三)
講者:Mona(聖神內更新團體會員)
36
好 書 推 介 ─ 《 聖 女 小 德 蘭 回 憶 錄 》
田心
神恩復興運動 (Charismatic Movement) 始源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到了七十年代,這運動已遍及全球,並在七十年代末期傳到 香港。「聖神內更新團體」是香港天主教神恩復興運動的一員。天主教神恩復興運動的核心目標包括:(一)幫助信友透過體驗聖神 在教會內的臨在和祂的德能,更徹底地皈依基督和達到成聖;(二)幫助信友善用神恩,以建設教會團體和推廣福傳。
1
更新60 期
編輯室
人生在世,痛苦在所難免。人都不願意受苦,想要逃避。 我們是幸運的一群,有信仰幫助我們去面對。 救主耶穌,為救贖我們,把救恩帶給我們,忍受了劇烈的痛苦。 衪所受的痛苦,為痛苦帶來了意義。為愛而受痛苦,即使是痛, 仍然不苦。正如聖奧斯定所說:「愛者不苦,雖苦猶樂,樂在其 中」,本期的主題就是「痛而不苦」。 今期有位姊妹分享,她癌癒十週年卻得悉復發。在痛苦中,人雖然脆弱,但 有慈悲的主同行,仍可以有力量去面對。雖然痛苦,仍懷感恩的心,感受到 主的愛和美善,感受到主的同在,娓娓道來,讓人感動。有弟兄去旅行,第 一天晚上便遇上小意外。但他用正面的態度去處理這痛苦,放慢腳步,慢慢 品嚐生活。有位姊妹,面對多種困難:和丈夫的相處,照顧三個孩子的起 居和功課,再加上工作的壓力,實在很難支撐,但靠著天主的祝福,祈禱會 弟兄姊妹的支持,仍可在困難中成長。 本期多篇文章,作者遇到不同的困難和痛苦,但藉著天主的恩寵,即使在磨難 中,仍然歡躍。
2
更新63 期
主題文章
以 往 我 是 一 個 小 信 德 的 人 , 時常 為一些負面的事情擔憂,習慣地把 痛苦的問題及根源歸咎於天主。
◎ Samuel Lau
痛苦新體驗
在磨難中也歡躍
痛苦(suffering)可指身體上或是肉體上的「疼 痛」(pain),生理上的痛苦可以靠藥物的幫助 治癒,但心理上的痛苦往往最難醫治或痊癒。 在祈禱會的教導中,曾遇上「痛苦的奧秘」這 個題目,使我面對痛苦時有不同的體驗。聖經 說:「不但如此,我們連在磨難中也歡躍,因 為我們知道:磨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 望德,望德不叫人蒙羞,因為天主的愛,藉著 所 賜 與 我 們 的 聖 神 , 已 傾 注 在 我 們 心 中 了 。 」 (羅5:3 - 5)
行程的第三天,是太太購物的日子,心裡知道女士 們必想去潮流購物點,但是我又不便於行,又擔心 太太一個人,怎麼辦呢?忽然間,想起在祈禱會裡 聽過Fr. Spitzer的教導 1 ,問一問自己,我可否把第 一層的快樂「快感」,提升到「內心的高興」而又 不影響太太的期望呢?
在2014年復活節期間,我與太太放下在港繁忙的工 作,以及日常照顧腦退化母親的壓力,去韓國作短 暫的「充電」。很不幸地,在短短的四日三夜行程 中,第一天晚上便扭傷腳踝,餘下的行程大部分都 要取消。除了要面對身體上感到的痛楚,還在懊惱 怎樣去繼續原本已計劃好的行程,如:登山去首爾 塔……。 當時我把心一橫,不介意其他人的目光,使用「傷 殘人士」通道來減少排隊輪候的時間;甚至乘的士 時,別人都會禮讓我這個行得慢的遊客,當然,也 要讚一讚韓國人的國民教育做得好。
幸好有智能電話的幫助,而我也十分享受飲咖啡的 習慣,我便在各潮人區的咖啡館停下腳來,慢慢品 嚐心儀的咖啡,同時又可與朋友用whatsapp聯繫, 或看看聖經。不知不覺間,默想著過去耶穌基督在 生活上對我的教導和帶領;作為基督的僕人,我要 用正面的人生觀去面對這小小的刻苦— 人生難得 放慢「腳」步,又何必怨天尤人(以前的我)呢! 感謝基督使我領略到「連在 磨難中也歡躍」的道理 和內心的高興。對於 實踐團體「改變生 命,活得豐盛」的 理想,我又踏前了 一步了。
註 : 1 讀 者 有 興 趣 可 翻 閱 《 更 新 》 第 5 4 期 主 題 : 「 致 富 秘 笈 」 第 1 6 頁 〈 快 樂 境 界 〉 一 文 。 更新6 3 期
3
主題文章
◎ 吳妙音
我的心靈扎記 就在擊退乳癌十周年紀念日,也是我的生日前夕,我收到一 份「厚」禮—醫生懷疑我有骨癌,需進行檢查。我簡單而 平靜地告訴了姐姐及一位好友,自己也有些擔心,晚上便 把這份焦慮交給天主,告訴祂這一刻我不知如何自處!聖經 說:「卑微人一呼號,上主立即俯允,並且救拔他,脫離一切艱辛。上主由 我所受的一切驚惶中,將我救出。」(參閱詠34)
2014年
6月
2014年
7月
7月17日 有主同行 電子掃瞄報告顯示,於部分骨骼找到癌細胞,其他器官未有它的踪影。面對眼前 境 況 , 我 真 的 不 知 怎 樣 祈 禱 , 只 希 望 自 己 能 有 力 量 去 應 付 , 其 他 的 就 交 到 聖 神 手 中 (參閱羅8:26-27)。多謝各位弟兄姊妹的代禱,我清楚知道,沒有你們的懇禱,我是無力
面對的。 人的脆弱絕非一般人所想像和接受,但當你願意接受這個限制,願意稱主為王時,便是聖神進入你的生 命,「祂」做總好過「人」做。
7月23日 聖神,代我轉求 初步的治療方法,是先繼續吃賀爾蒙藥,若藥效的速度追不上癌細胞生長,便需要進行化療。其實我也不 太想再承受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所以接受了,就交予聖神帶領。 我的右盤骨與大腿骨相連處,給癌細胞侵蝕了很多,很容易折斷,所以不能胡亂轉動大腿,不可以拿重 物,重心要放在另一隻腳,還可能要用拐杖協助走路。我要一改以往的打衝鋒走路模式,這個倒可以承 受,只是以後不能再抱兩位小姨甥孫,讓她們坐在自己大腿上,就有些捨不得。. 有慈悲的主同行,我是平安和富足的,還有親友伴著我,這段路又不太難走。感謝主讓我在別人身上感受 到主的愛和美善!
7月30日 天主的計劃 在醫院進行第一次電療,一切順利。接著便到社會福利署辦理申領傷殘津貼手續,開始有些腹瀉,同行的 友人邀請我到她家裡稍作休息,並順便拿取送給我的無花果汁,用以舒緩電療後的副作用。在朋友家中沙 發上小睡不久,身體便開始寒顫,友人聯絡了我的主診醫生後,便致電「999」,而我也請朋友找我的弟
4
更新63 期
弟前來送我入院,期間我不停抽搐,最後竟然嘔吐起 來,弄得遍地都是。 我在迷迷糊糊中被送到急症室,體溫竟是攝氏40.6 度,於是便開始了四日三夜的住院經歷。 事後我致電給友人,抱歉地說弄污了她的地方,她竟 說:「這是天主奇妙的計劃,如果你回了家,那情況 定會嚇壞你的母親。」
2014年
8月
8月3日 在醫院裡 癌症的殺傷力不只是痛、不只是健康的身體遭受到蠶食,其實最大的傷害是心靈失去方向, 看著自己再沒有能力去主宰身體的一切。人越想跨越這個困境,往往是束手無策。為我來 說,面對再次的癌症復發,就是將一切交託在主的手中。
被人輕撫膊頭弄醒了,原來是護士長朋友到來探訪。她臨離開前邀請我和她一起祈禱,當她雙手觸碰到我 時,我感到一陣暖流覆蓋全身。「主!你與我同在。」 晚上,我的血壓只得約80/40,護士再三叮囑我不可以下床,如果暈倒了便麻煩。「我真的想去洗手間 呢!」護士二話不說轉過身去,回來時便拿著一個尿兜,「用這個吧,總有第一次!」當我看著這個尿 兜,真的有點不是味兒,一向是隨意、自由的生理動作,竟然要無助地在不適合的地方以不適合的方式去 完成。「你在我眼中是寶貴的,是貴重的,……不要害怕!因為我同你在一起」(依43:4-5),有上主的 保證,看來是可以繼續熬下去的。
8月4日 擁抱耶穌 到天亮時,不時感到嘔心及頭痛。每當頭痛至極點時,便會嘔吐。吃早餐時,望著那碗粥很想吃, 因為肚餓,但又易嘔吐。不知過了多久,病房工作的嬸嬸來到面前,一手拿走我的碗,我氣若游絲地 說:「我還要吃……」嬸嬸放下碗,喃喃地說:「吃得那麼慢,知否阻礙別人收拾東西。」我心裡一 屈,淚流了下來。這經歷提醒了我,對別人要有體諒、包容之心。 極度頭痛持續,特別在看和寫文字時,唯有改用腦袋思考,但仍然是極痛。我誠切懇請主的關顧,仍然 極痛……唸經,仍然極痛……為甚麼?連在想「耶穌」兩個字,仍然極痛……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 隔絕?是困苦嗎?是迫害嗎?是饑餓嗎?是危險嗎?(參閱羅8:35)竟然是「頭痛」,不甘心因這 個原因而不能接觸主。靈機一觸,不能接受文字,音圖應該可以吧,於是,我打電話找著聖神內 更新團體的一位姊妹,請她代我祈禱。出乎意料,聖神竟臨在我們中間,在電話裡聽著她的禱 告,我便知道慈悲的主時刻都與我一起,沒有離開我半步。這位姊妹說,她在祈禱中感受到 我擁抱著耶穌聖心,同時,圍繞耶穌聖心的刺冠也刺著我的身體,與耶穌的苦連結。 祈禱完畢後,我面對痛苦的力量大了很多。我想起朋友曾給我這樣安慰:願你們身受的苦楚 與基督的結合,為世界帶來救恩。當初我真的不明白,現在明白唯有靠著信德,感受著基 督的愛才可以慢慢去領受,最後能真正在苦痛中讓基督的救恩落實我身上。
更新6 3 期
5
主題文章
2014年
9月
9月21日 今非昔比 出院後,我依時覆診和接受治療。見腫瘤科醫生時,他說進展情況理想。見骨科醫 生,她說骨頭被侵蝕的部位沒有多大改變,可以九周後才覆診。天主有回應我的禱 告!
不過,我真的「今非昔比」了,以前可以應付自如的工作和動作,如今體力和能力都在逐漸消逝, 面對這些改變,我一時真的接受不到,眼淚隨即不受控地流出來。後來我想到,天主正要練就一個 新的我,一個令主喜悅的人。我痛定思痛,解決方法就是“let go”,不要將自己陷於自憐當中, 能跨越,就能出谷,過程絕不容易,但我會繼續努力和學習。 我不時收到朋友的鼓勵信息,天主派了很多小天使與我同路,我心知天主是我的大後盾,讓我心悅 誠服伸出手讓主拖帶著我前行。
2014年
10月
10月21日 一生最美的祝福 又過了一個月,生活仍然是進行式。上周五覆診,醫生說,骨掃描的結果顯示,活躍 的癌細胞加多了,但她沒說要做化療,感謝主!
人的痛苦經驗原來是不容易洗去。注射護骨針始終是我的死穴。護士把針頭初插下來是不痛的, 但當她開始注射藥水時,我便開始發痛,結果自然反射是全身僵硬,護士頻呼肌肉太硬,藥注射不 入,經過幾番折騰,終於完成了,但我的手臂已經紅腫不已。其實我已花多了千多元改用新藥,避 免舊護骨針注射時所帶來的痛苦,但原來要克服的竟然是自己,或許我太輕敵,忘了事前懇禱。 人的生活就是這樣,若沒有痛苦,沒有焦慮,便很容易會走回舊路,忘了一點一滴累積回來的正能 量。 周日,我出席姪兒的受浸禮,看著那些受浸者,想起以前的我經驗同樣的一刻,再聽著熟悉的歌 詞:「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認識主耶穌,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信靠主耶穌,走在高山 深谷,祂會伴我同行,我知道,這是最美的祝福。」 當晚的經文:「因為你們原是為天主的能力所保護,為使你們藉著信德,而獲得那已準備好,在最 後時期出現的救恩。為此,你們要歡躍,雖然如今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這是為使你們 的信德,得以精煉,比經過火煉而仍易消失的黃金,更有價值,好在耶穌基督顯現時,堪受稱讚、 光榮和尊敬。」(伯前1:5-7) 雖然骨頭不時都在痛,但我不覺苦,不覺一回事,我不擔心,我有盼望。每朝醒來就是感謝時刻的 開始,見著熟悉的面孔,做著每日的事情。我希望能與每一個人分享這份平安與喜樂。
6
更新63 期
主題文章
領悟
◎茶語
去年剛退休時,許多朋友都說太早了, 提醒 我 必 須 找 點 事 做 , 不 論 義 工 或 兼 職 也 好。 情緒開始出現問題 當時心想,退休年齡是公司規定的,我樂得清閒, 提早享受人生去。我給自己時間表,每天按時早起 做運動,去市場買菜,中午去圖書館,傍晚教傭人 如何預備晚餐等等。我以為這樣安排,生活應該充 實愉快,不會出現「退休綜合症」。 始終,生活模式和節奏跟以往很不一樣,過了一段 日子,我的情緒問題出現了。凡未能依我時間表而 實行的,我便感到不安。找朋友或舊同事午飯或閑 聚,當他們臨時有事而未能赴約,我會感到不快, 甚至憤怒。總之,焦慮、不安、抑鬱等情況逐漸出 現。
的靈命一下子得到長進,跟耶穌基督的關係也一下 子親密多了。唯有感恩。 後來,我在一個祈禱退省裡,學懂了祈禱的態度。 其中有兩點給我印象深刻:我們必須要靜下來, 才能感受大自然和造物主的臨在;我們必須要有空 間,才能讓天主進入我的內心,讓雙方產生互動。 啊,這些條件都是我現在不用上班才可做到,太好 了。我好像忽然明白,做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環 境和不同的心態之下,我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以前 祈禱是枯燥的,無聊的,現在可以是喜樂的,滿足 的。
靈修生活讓我改變 恰巧那時在家中看到一本關於朝拜聖體 1 的書,自問 從未能認真領略朝拜聖體的滋味,好吧,反正閒著 無事,我便每天走去教堂陪伴耶穌一、兩個小時。 我按照書中指引,不求耶穌賜我甚麼,只求祂賜我 平安,帶領我每天好好過日子,享受生命。漸漸 地,超過一個月,我的心情平伏了。我有了一份平 安,一份與主基督的親密關係,這些都是我以前忙 著工作而從未感受過的。真意想不到,我感覺自己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當中有部分描述挺有意 思的。它大概是說,當你在河邊灌滿一玻璃瓶子, 河水起初在瓶裡是渾濁的,因為泥沙和水都給攪拌 起來,你無法看穿那玻璃瓶子;但當你把瓶子放下 來一刻鐘,沙泥沉澱了,水變得清澈了,你可看透 水,瓶子另一邊的事物是清晰的,你甚至會看到, 光線因水和玻璃造成折射而成為彩虹的光輝。 「你們的得救是在於皈依和安靜,你們的力量是在 於寧靜和信賴。」(依30:15)
註 : 1 基 督 藉 著 在 聖 體 聖 事 中 的 臨 在 , 奧 妙 地 留 在 我 們 中 間 ; 祂 就 是 曾 經 愛 了 我 們 , 並 為 我們而捨棄了自己的那一位。祂藉著表達和通傳這分愛的標記,仍存留在我們中 間 : 若 望 保 祿 二 世 , 《 主 的 筵 席 》 書 函 : 教 會 和 世 界 極 需 要 聖 體 聖 事 的 敬 禮 。 耶穌在這愛的聖事內等待我們。我們不要吝嗇時間,要在朝拜聖體中與祂 相遇,在充滿信德的默觀中與祂相遇,賠補世界的種種罪過。我們永 不要停止對聖體的朝拜。《天主教教理》1380條
更新6 3 期
7
主題文章
◎ Monica
一 年 前 ,我 突 然 皮 膚 敏 感 起 風 疹 , 接 著 面 部 也開 始 痕 癢 , 我 花 了 很 多 時 間 , 看過很多醫生,也無法根治。
8
更新63 期
大約半年後,我身體上的敏感開始受到控制,但面部仍然是又痕又癢,有時會變 得紅腫,情況 反 反 覆 覆 。 一 年 多 後 , 終 於 找 到 了 源 頭 , 原 來 我 患 上 了 玫 瑰 痤瘡。
PHASE 1
工作家庭兩面受壓
我相信這個病的主要成因,是因為壓力或情緒緊張導致。病發之前,我轉換了新的工作環境,初期我無法適 應新老闆的作風,所以未能滿足他的要求,每天都是提心吊膽地工作,擔心有任何出錯而觸碰他的神經線。 我當時很難受,感到迷惘和不受尊重,也有很多委屈,加上工作表現和準繩度是直接跟花紅掛鈎,以致每一 天都有很大壓力。 下班後,我總是帶著疲累的身軀回家,接著便是和三個孩子檢查功課,一個晚上就要花上一個半小時。每 天,我會仔細安排他們的日程表、課外活動和起居生活,單單是為解決那一個先去洗澡、刷牙這些瑣碎事, 也花費不少心機。 我的丈夫是一個樂觀但長不大的大孩子,他從來對生活或孩子的教導都不會有任何擔憂。但實際上,我們 每個月都是入不敷支,孩子的成績也不如理想,一切擔子都放在我身上,所有困難都是由自己一個人來想辦 法解決和處理。在沉重的負擔下,我變得很容易發脾氣,小小事情便會破口大罵,再加上丈夫愛理不理的態 度,使我常跟他吵架,以致家庭關係變得很緊張。
PHASE 2 舒壓有方 這段時間裡,我發現自己不但皮膚出現問題,情緒緊 張,甚至更有高血壓的現象。我知道這些問題是不能靠 自己的能力去控制和解決,所以我便祈禱將一切交給天 主,我相信祂不會離棄我,而且會給我所需的力量。 每天早上回到公司後,我會先祈禱,求天主給我力量處 理當天的工作;我明白在工作上有些地方做得不足,便 主動找朋友諮詢,想出一些方法去減少出錯的機會。每 次祈求後,天主都會給我一份平安的心,讓我明白縱使 自己的工作表現不理想,頂多只是少了一點花紅,沒有 甚麼大不了,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我也不斷祈求天主 祝福我和老闆的關係,終於有一天,我發現老闆的態度 竟然變得溫和,而且會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真是奇 蹟啊! 每個星期我都會參加祈禱會,弟兄姊妹都會支持我、 鼓勵我、為我祈禱,令我感到自己並不孤單,我祈求 天主讓我能克制情緒,讓我有反省的能力。每當我需 要幫孩子檢查功課和溫習前,我會先祈禱求天主給我平 靜的情緒。我發現原來不用發脾氣也可以有其他方法好 好的處理,而一份平靜的心能讓我想到一些方法來幫助 孩子容易溫習,終於他們都能合格而且得到一個較好 的成績呢!
PHASE 3 改變自己 和丈夫的相處上,天主教我有一份謙卑的 心,讓我明白我並不能改變別人,只能 改變自己,我要用一份耐性和愛去和他相 處,這樣便能令大家的關係減少張力。天 主真是奇妙的主,在祂的安排下,丈夫竟 然願意領洗,並於2013年成為天主的兒 子。自他領洗後,神奇的事情就在他身上 發生,他變得溫和,而且在孩子和家庭的 事情上,他變得很關心,為我減輕了不少 的負擔。 其實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單靠我的能力可以 改變,我需要努力的做好自己來配合天 主,並用一份平安、忍耐、愛的心去等待 天主的祝福,加上祈禱會的弟兄姊妹與我 同行,我才能在困難中繼續撐下去。 身體的外在毛病是警號,提醒我反省問題 的內在根源。在絕望和身心疲累的時候, 我學習仰賴天主而不聚焦在問題上。天主 曾說過:我的擔子是柔和、輕鬆的(參閱 瑪11:30)。天主會利用困難讓我成長和 給予祝福。 更新6 3 期
9
主題文章
小確幸 主理◎ 頌雅
幸福其實不難尋找,我們擁有的經常比實際需要的多很多。在生活中,或許有很多事情我們雖然看得 到,但卻只有很少數能夠抓緊我們的心,因為我們以為那些都是必然的。「微小但確切的幸福」可能每 天都在你的生活中出現,當我們留意去看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和境況,就知道原來自己確切是生活在幸 福中。 哪些是「小確幸」呢?很多事物都可以,只要你有用心去體會就成。
10
更新63 期
祂 未 曾 應 許 天 常 蔚 藍 , 祂 未 曾 應 允 花 兒 常開, 祂 卻 恩 許 祂 的 慈 愛 常 在 。 -頌恩歌曲《主慈頌》
Becky 小鬼們好享受做家務,他們的努力和體 會,相信有助更體諒家人和別人的辛勞。
Joanne 最近睡得很差,但比起經常失眠的朋友們, 能睡到一個不太好的覺已很幸福了。
Sylvia Karen
陪伴家人,原來不用刻意為他們做些 甚麼,我能夠在身旁,已經令他們好 開心。
聽了育兒講座,重燃親子閱讀是何等 重要,還有是塑造孩子的內在。正!
Dawn 從沒有中獎運的我,竟然中了$300 美食禮券。太幸運了!!!
Maria Joey 今早媽媽為我準備了一杯溫暖的檸蜜, 讓我出門前得到滋潤,對身體又有益。
Esther 今早一邊步行去參與彌撒時,一邊享受 著陣陣涼風,真舒暢!
更新6 3 期
11
主題文章
猶 記 得 四 年 前 首 次 分 娩 , 在 經 歷 十 多 小時痛 苦 的 過 程 後 , 我 跟 丈 夫 說 的 第 一 句 話 便是: 「我不要再生小孩了!」
◎ Cherry Wong
轉眼四年,眼看著女兒一天天的長大,我突然覺得 她需要一個玩伴,又頓時感到懷孕分娩也不是那麼 可怕,再加上丈夫的強烈要求下,於2013年年中, 我和丈夫決定順著天主的旨意,看看天主會否再恩 賜我們另一個孩子。
有輕度情緒病的我,因為停止使用相關藥物,情緒 變得反覆。我時常會因為失眠而脾氣暴躁,繼而沒 法專心工作,更無法照顧四歲的女兒;有時候,我 會因為女兒一些小事而大發雷霆,在大發脾氣後, 我又會產生後悔和自責的情緒,甚至會時常反鎖自 己在房內哭泣,埋怨這,埋怨那……。
再度懷孕帶來的煎熬 感恩的是,幾個月後,天主回應了我們的祈求,我 懷孕了。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煎熬。 懷孕初期,我的身體狀況沒有甚麼大變化,除了開 始發胖、嗜睡、易倦之外,情況還算不錯。可是,
我開始自我懷疑,常問自己是否可以照顧好兩個小 孩、會否偏心,更擔心不能妥善處理女兒因多了 弟弟或妹妹時的妒忌心;最讓我感到困擾的是,我 能否一如愛女兒一樣,也愛這個新來報到的小生命 呢?在整整八個多月的懷孕期,我總被這樣的情緒 困擾著。
我的軟弱 懷孕中期,醫院建議我接受唐氏綜合症篩查。結果 顯示,我需要接受羊膜穿刺術作進一步檢查。我明 白作為基督徒,是不應該進行這些檢查的,但每當 丈夫和我一想到,假如餘生要長期照顧一個不能獨 立的孩子……,我就是這麼軟弱。 除檢查手術帶來的痛楚外,我在等待結果的那段日 子,心靈煎熬也不少。幸好,天主是仁慈的,又或 是天主憐憫我這個軟弱的人,胎兒的染色體完全正 常。 12
更新63 期
接下來的日子,因為腹部日漸隆起,出現的小問題 也不斷,如腰背痛、腳腫、抽筋和失眠。這對於上 班時要東奔西走、爬高爬低的我十分不便。有時候 更會因為一夜無眠而不能上班。更別說還要照顧四 歲的女兒呢。
在祈禱中分娩 就在放產假第二天的清晨五時,我突然感到有異 樣,便趕到醫院,留在產前病房觀察。接近中午 時,羊水穿了,但一點胎動也沒有。護士說,如 果穿羊水太久也不作動,便要進行催生。這使我忐 忑不安。時間慢慢的過去,擔心的情緒有增無減, 直至傍晚五時多,醫生表示,雖然我的子宮口已開 了兩度,但由於我並未開始陣痛,而羊水已穿了半 天,恐怕胎兒會受到感染,於是醫生便安排我到產 房施藥催生。這時候,我擔心地將情況告知朋友, 並請他們為我代禱。 我躺在手術床上,隨著我輕聲的祈禱,痛楚一下下 的加劇,但身旁除了分娩用的止痛氣外,半個人也 沒有。那時候的我,除了感到腹及背部不斷加劇的 痛楚外,我還感到了孤身一人的淒苦,當時的我不 禁悲從中來,淚水在眼角無聲無息的滑下臉龐,與 我那因痛楚而滲出的汗水混合在一起,並流在那已 半濕的手術床上。 過了很久,其實並沒有很久,大約是三十分鐘左 右,丈夫跟在護士身後進來了。丈夫看見我汗如
雨下,便主動替我抹汗。護士檢查過後,竟然說: 「不用催生了,子宮口已開得差不多。」然後,她 便往外走找醫生。 隨著越來越劇烈和密集的痛楚,我不斷吸著止痛 氣,也不斷在祈禱。醫生和護士的喝令聲,我的喘 息聲,終於聽到醫生大叫:「你可以用力了!」痛 得迷糊的我,用力一次,用力兩次,兒子呱呱落地 了。
新生命帶來的喜悅 聽到兒子的第一聲喊叫時,本已無力氣的我,激動 得輕聲說了句:「感謝天主。」然後,醫生把剛誕 生的兒子,放在我的胸前,讓我們母子倆進行第一 次互動。就在小兒子躺在我胸前的一剎那,之前所 有的質疑、所有的痛苦都突然地消失了,取而代之 的是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在那一刻,喜樂與慈愛充 滿了我的身心。原來,天主的愛早已經進駐我的心 內,只是我當時還沒有發現而已。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有軟弱、怕痛苦的時候, 但每當我回想這次的經歷,總讓我感受到祈禱的力 量,更讓我確信天主時常在我們的身邊。天主自會 照料一切,只要你相信。 現在我深信,不管在何等痛苦之後,總會有隨之而 來的喜樂。因為天主是愛。
更新6 3 期
13
主題文章
和Elean o r第 一 次 「 見 面 」 是 看 她 的 殯 葬 小 冊 子 。 一般人知 道 癌 病 復 發 後 , 第 一 時 間 會 尋 求 治 療 , 但兒子Ar am i s 卻 先 安 排 整 家 人 出 國 旅 行 。 難道,這 家 人 真 的 「 不 怕 死 」 ? !
= 更 新 =
Aramis
:當知道媽媽Eleanor患癌和復發的消息,對你或家人有沒有造成甚麼困擾? :我明白人始終會死,生病當然是尋求方法醫治。2008年初次知道媽媽患癌時,雖然感到震驚但我 會從理性的角度去處理媽媽的病。為了消除爸媽對治療的疑慮,我從不同渠道了解媽媽的病情, 幫助她做決定時有清晰的方向。電療和化療的進展理想,加上當時癌病已變得普遍,痊癒率高, 我有信心媽媽能康復。而且,過分的傷痛對事情不會有任何幫助,倒不如積極面對更好。
14
更新63 期
直到2013年3月,媽媽發現胸口有一小白點,最後証實癌病復發並擴散至肝和胃。可幸的是及早 發現,讓我們有足夠時間去面對和準備媽媽「死亡」的來臨。在媽媽仍能保持體力和精神的一 年裡,我們做了很多令大家開心的事,如享受喜歡的食物、到影樓拍家庭照、甚至多次到國外遊 玩,珍惜大家相聚的時間。
: 你不是基督徒,為甚麼你會鼓勵媽媽到聖堂參加道理班? :媽媽曾說過她在初中時本應領洗了,但擔心成了教徒就不能為親人上香及進行祭祀, 所以放棄,從此她對領洗的事隻字不提。至媽媽患病後的某天,我陪她出席一位親 人的基督教殯葬禮,氣氛安靜祥和;事後和媽媽傾談此事,知道她接受這些儀式。
其後,我陪伴媽媽在病房等候抽取組織化驗時,心裡忽然有分迫切感,向她提議全 家人到聖堂聽道理和領洗,想不到媽媽竟然一口答應。就這樣,我透過一位好友的 幫忙,我們一家四口便到荃灣葛達二聖堂參加道理班。從此,天主教信仰成了媽媽 生命力的泉源。
媽媽每晚睡前必會祈禱,有時會帶領家庭成員祈禱。縱然自己患病中,媽媽總會為 身邊患病的親友,或社會上發生不幸的人和事祈禱,令我十分欣賞她那份無私的大 愛。2014年復活節領洗當晚,媽媽像小女孩般雀躍萬分。往後,媽媽的身體大不如 前,她和爸爸仍堅持每星期參與彌撒,稍有精神便探望道理班導師及同學們以示鼓 勵。媽媽對信仰的堅持,肯定了我當初鼓勵她聽道理的決定是絕對正確。
: 當你們看見媽媽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你有沒有祈求天主顯奇蹟,讓她能夠康 復?又或反過來埋怨天主? :我知道媽媽康復是不可能的事,我一次也沒有祈求天主讓媽媽康復,我只向天主祈求 賜媽媽及我們家人內心的平安,以及勇氣去面對一切。爸爸最初也希望媽媽能奇蹟 痊癒,當他參加道理班後,在主懷裡感受到平安,不單止不害怕死亡,更覺得死亡 有如睡覺一樣,最後他只祈求天主保守媽媽平安離去便足夠。 媽媽的身體雖然受到癌細胞影響,但她從來沒有表現出痛苦或抱怨自己有這個病, 她反而說:「已多賺四年時間。」在媽媽去世前一星期,我輕鬆的問她有沒有說 話要跟大家說。她輕輕的表示已無甚掛慮,只簡單的回應一句:「你幫我揀一張 相罷!」聽到媽媽的答覆,我感到安慰,相信她已準備好面對自己的死亡。在她 入院後的第二天,便安詳的回到主的身邊。媽媽雖已離開我們,偶然想起總有一 點傷感,但很快已被開心的回憶片段所取代。
後記 要接受癌病復發的事實已不容易,更難得的是病者本身和家人以 豁達的心情面對困難,坦誠溝通,互相信任和尊重;在有限時間 裡珍惜對方,不留下任何遺憾。Eleanor最終重歸天主的懷抱,並 把信仰帶到整個家庭中,這是天主的奇妙救恩。 在 結 束 訪 問 前 問 A r a m i s 有 甚 麼 話 想 跟 媽 媽 說 , 他 簡 單 的 一 句 「遲些見!」,總結了基督徒對永恆生命的盼望。祝願每個人如 Aramis一家人一樣,把有限的時光變成無限的美好回憶,在困難 中得著意想不到的祝福!
更新6 3 期
15
主題文章
◎ Chow Chow
我十分享受剛離職的這份工作, 因我 不 但 能 竭 盡 所 能 去 滿 足 上 司 們 對 我 的 期望, 且 能 和 每 位 同 事 相 處 融 洽 。 我 常 常 這 樣 想, 在這裡工作穩定,我是不需要轉工的。 世事難料 可是,世事難料。一天早上,我被老闆邀請到會議室 開會,席間更有人力資源部主管,當時我已意識到有 些不妥。結果,如我所料,老闆告知我公司架構的改 變,我最後聽到的,是公司沒有其他的職位可以容納 我,所以我被即時解僱了。這個消息雖然令我感到有 點驚愕,但某程度上我仍能保持冷靜,認為自己應該 沒有問題。我回到辦公桌收拾好自己的物件,並靜悄 悄地離開。 直到幾天之後,得知一位我一直為他辦事的資深行政 人員也被解僱了。突然間,我感到十分難過,淚水跟 隨自己內裡真正的感受,一下子湧了出來,因我不能 接受公司這樣對待我,感覺很委屈及受到傷害。我更 開始發惡夢。
天主的安慰 我參加的每週祈禱會成員們知道我的情況後,為我代 禱和給予支持。在祈禱中,我感到不被需要及被遺棄 的難受,但同時又感受到耶穌基督能夠明白我。幾個 星期後,我看了一套關於音樂盒的默劇。音樂盒裡面 有一個跳舞女孩,人們經過時會按動她身上的旋鈕, 使她轉動起舞。忽然,那盒子裡的女孩開始向四周張 望,卻找不到其他人,她嘗試移動身軀,跟著發現了
16
更新63 期
身上的旋鈕,於是便把它拿開並釋放了自己。當我看 見她得到解放並能自由自在的跳舞,我突然激動地不 停哭泣。我感覺自己就像那女孩一樣,受束縛且不快 樂地被困在盒子裡;但我跟她不同的是,我如此重視 一直工作的公司,卻在沒有心理準備下被迫離開,要 頓時感到釋懷,談何容易。 我相信這是天主親自給予我的安慰,讓我能領悟到自 己沒有擺脫這些情緒束縛的能力。我決定去避靜,祈 求主耶穌把我從負面情緒的控制中釋放,並給我內心 創傷的醫治。在經歷和耶穌相處的珍貴時刻後,我心 靈重新得到滋養。這是當我仍在忙碌工作時沒有機會 做的。 在失業期間,我缺乏安全感,也有少許憂心自己不穩 定的財務狀況。但我逐漸學會了專注於上主而不是自 己的困難,我明白需要耐心等待祂、信靠祂。感恩上 主釋放了我,並打開我的心窗,去領受祝福而不是繼 續受困於傷痛中!剛接到的好消息,一位舊上司邀請 我加入他的公司。我相信上主會帶領我去迎接新的工 作、適應新的環境;加上祈禱會各位姊妹的支持,令 我能充滿平安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主題文章
靜‧
英 文 原 稿 ◎ F r . A r t 翻 譯 及 編 整 ◎ S y l v i a L i
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難,是福音裡記載最殘酷的歷史,描繪耶穌基督所受的劇烈痛苦。祂被門徒捨棄—被 猶達斯出賣、在山園孤獨地祈禱、被捕時門徒逃散、被釘在十字架上,耶穌基督承受著這種種的苦難。祂被伯 多祿背棄三次、受羅馬士兵的虐待和嘲弄、被釘在兩個強盜中間、被路過的人辱罵。 門徒感受到耶穌基督的痛苦,但他們不想與耶穌一起承擔。拒絕苦難反而令他們變得更痛苦。 耶穌基督雖然背負一切苦痛,但祂從天父那裡得到力量和喜悅,這不但減輕了祂的痛苦,祂的犧牲更轉化成有 救贖的功效。當為著崇高的意向而全心接受及承擔苦難,痛苦才可變成喜樂。 痛苦和受難是跟隨耶穌基督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拒絕背起十字架,便不能成為耶穌的門徒。畏懼和憂慮只不過 由我們的腦海產生,而實際上我們是能夠控制自己的心思念慮。
讓我們準備適當的時間和地點,最重要是準備自己的心神,就以下幾點作 個人反省,並在安靜中去聆聽上主。 1. 我是否害怕受苦和痛楚?我信賴的主耶穌基督教導我怎樣做? 2. 我是否為了關心他人的需要,而願意捨棄自己對世俗的追求? 3. 當我的生命遇到考驗和磨難,我是否決意以喜悅的心去接受和處 理,抑或選擇埋怨自己和別人,以憂苦的心去渡過? 4. 即使在受苦中,我是否仍可帶給他人快樂? 5. 當不幸和痛苦把我壓倒,我是否聯想到他人所遭受更沉重的痛苦? 我會否反過來去數算自己的幸福呢?
「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 這 就 是 天主 在 基 督 耶 穌 內 對 你 們 所 有 的 旨 意 。 」 ( 得 前 5 : 1 6 -1 8 )
更新6 3 期
17
主題文章
吳智勳神父 耶穌會士,任教聖神修院 神哲學院,專長於倫理和 牧民科目
身為基督徒,我們如何關懷和安慰身邊正在受苦的人, 尤其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
基督徒向來把痛苦看成奧秘,很難有理性的解釋,需用信仰的眼光才看到圓滿的意義。二千年來,無數的 基督徒從基督的苦難中,看出救贖的意義,更得到無窮的力量,面對痛苦的環境,以活潑的信德,堅強的 望德,無盡的愛德,把痛苦的生命,交托於主的手中。《向耶穌聖靈誦》的經文不知觸動了多少痛苦的心 靈:「基督的靈魂聖化我,基督的身體拯救我,基督的聖血陶醉我,基督肋旁之水洗滌我,基督的苦難堅 強我,良善的基督俯聽我,隱藏我於祢的聖傷中,不要讓我離開祢。」 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否無法面對痛苦?中國人也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適量的艱苦,可 以磨練人成大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 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面對長期難以忍受的痛苦又如何?其實,醫生 告訴我們絕大多數的肉體痛苦是可以用藥物暫時遏止的。但病人最難受的是生命的質量下降,不知還有甚 麼意義。生命若無意義,人便想放棄,這是安樂死吸引人的理由。動物尚可人道毀滅,為甚麼偏偏要人受 苦?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受苦的人感到生命有意義,感覺到有人關懷他,他仍能關愛別人,引發別人無盡的 愛,生命就有燦爛的色彩。向香港特首要求安樂死的「斌仔」看到那麼多人關懷自己,自己能成為勵志的 榜樣,便不再要求安樂死了。我們不妨鼓勵受苦的人反問自己:「我還能為別人做甚麼?」 癱瘓在床的修道人,其修會給他的工作往往就是:「為教會及修會祈禱」。當然,關懷有病受苦的人,就 是耶穌對我們的要求:「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瑪25:36)。善終服務(hospice)就是關愛面臨死亡 的人,引發他們的愛心,使痛苦的生命,仍然是有意義的。
18
更新63 期
主題文章
主理◎ 淑君
相信任何人都不願意面對或忍受痛苦,當痛苦要來時,有人選擇逃 避或拒絕接受,但其實世上痛苦的事逃也逃不了,只在乎人如何去面 對。當人能轉個念頭或換另一角度,或許對痛苦已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此刻身處痛苦中,覺得實在不易熬過去,需要找個朋友傾訴 時,邀請你靜下來,慢慢誦唸以下禱文:
主 耶 穌 , 為 何 偏 偏 選 中 我 ? 為 何 我 要 承 受 這些 痛苦?我實在吃不消了。主耶穌,你曾經歷人間疾 苦,我相信你能明白我的苦況,感受我的痛楚,請 帶領我走出這幽暗的隧道,早日重見光明。 主耶穌,請幫助我將所經歷的一切全交在你手中, 以你的平安替代我的不安和恐懼。主耶穌,請教導 我明白痛苦背後的意義與價值,明白沒有甚麼能擊 倒我,凡事總會有出路,因賴你加強我力量能應付 一切! 主耶穌,願我困難時,尋求你!痛苦時,信靠你! 開心時,讚美你!每時每刻,感謝你!亞孟!
當你完成以上禱告,歡迎你致電2866-7668,向「聖神內更新團體」查詢適合你的每週祈禱會聚會資料,藉著信仰小團 體裡弟兄姊妹的關愛,一起「改變生命,活得豐盛」。另可參閱第32頁每週祈禱會分佈地點。 更新6 3 期
19
主題文章
◎ 清心
既 是 福 音, 為 何 會 是 痛 苦 的 呢 ? 曾不止一 次 聽 過 做 母 親 的 說 , 分 娩 時 的 疼 痛 , 是 所 有 肉 體 痛 苦 中 最 大 的; 然而,當 懷 裡 擁 抱 著 新 生 嬰 孩 的 一 刻 , 那 份 滿 足 和 喜 悅 也 是 最 大 的 。 哲學家說 , 痛 苦 是 幸 福 的 基 石 , 基 石 越 多 幸 福 就 更 深 , 更 值 得 品 味 。
20
更新63 期
以愛克服痛苦
痛苦的福音
主耶穌愛我們,關心我們身體同心靈上的一切疾 苦。事實上,聖經記載,耶穌基督在以色列施教 的幾年間,總是關懷人的疾苦。祂治癒病人,安慰 受苦的人,使饑餓的人吃飽,使聾子聽見,瞎子復 明,治癒癩病人,驅逐惡魔和治好人各式身體的殘 障,三次使死去的人復活了。
基督十字架與復活的見證,傳授給教會和人類,這 見證是一個痛苦的福音。聖經中基督沒有對痛苦避 而不談,相反,衪說過:「誰若願意跟隨我,…… 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路9:23)衪 要求門徒「棄絕自己」,並說到達天國的路是「艱 苦和狹窄的」,而「寬廣和容易的」卻會「引人毀 滅」(參閱瑪7:13-14)。
在耶穌眼中,人類是寶貴的。耶穌甘心情願,為救 我們脫離罪惡,自己走向受難和死亡,用痛苦的 方式來完成其使命,祂知道自己必須用十字架的方 法,來打擊深植於人類歷史和人類靈魂的惡根。祂 雖然是無辜的,卻自己負擔了人類的痛苦。主耶穌 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參閱若1:29)。在祂 的痛苦中,罪過得到消除,祂粉碎了罪惡。 天 主 「 把 我 們 眾 人 的 罪 過 歸 到 他 身 上 」 ( 依 5 3 : 6),祂感覺到被天父棄絕的痛苦,但就由於那個痛 苦,祂完成了救贖。天主讓痛苦發射出新的光明: 得救的光明。因著耶穌的苦難,痛苦和愛連結在 一起了。基督的十字架變成了一條源流,在那裡流 出活水的河流。這便是在我們每個天主教的聖堂裡 面,必會見到耶穌十字架的苦像的原因。
「我給你們講了這一切,是要你們在我內得到平 安。在世界上你們要受苦難;然而你們放心,我已 戰勝了世界。」(若16:33) 基督以祂的痛苦得勝了世界。基督在祂復活後的肉 身中,留下了祂手上腳上和胸部在被釘十字架時的 傷痕。祂想我們記得,祂是以痛苦得勝世界的。 痛苦蘊藏著一種特殊的力量,一種特殊的恩寵;可 是,幾乎所有人受到痛苦時,都會拒抗和質問痛苦 的意義。可知這往往需要長時間,受苦的人才能從 內心理解,漸漸地發現,人在自己的痛苦和分擔基 督的痛苦中,得到內心的平安甚至喜樂。
基督說:「來跟隨我!」(谷1:17)耶穌邀請你用 你的痛苦分擔救贖世界的工作,救贖工程是用祂的 保祿宗徒鼓勵信友「學習基督的堅忍」(得後3: 痛苦,以衪的十字架來完成的! 5),「獻上你們的身體當作生活、聖潔和悅樂天 主的祭品」(羅12:1)。基督把自己的苦難對人 痛 苦 的 意 義 是 超 性 的 而 又 是 人 性 的 。 由 於 在 痛 苦 開放,因此人經由信德,能重新發現這些痛苦新的 中 , 人 發 現 他 自 己 , 他 自 己 的 人 性 , 他 自 己 的 尊 內容和新的意義,就是分擔基督的苦難。「因為基 嚴 , 和 他 自 己 的 使 命 。 痛 苦 確 實 是 人 的 奧 秘 的 一 督所受的苦難,加於我們身上的越多,我們藉著基 部 分 , 可 是 痛 苦 一 旦 完 成 而 成 為 生 命 的 光 明 時 , 「藉著基督,在基督內,痛苦和死亡的謎大放光 督,所得到的安慰也越多。」(格後1:5) 明」 1 。我們問問自己,是否願意被召叫?我們見到 信德使保祿宗徒明白,把基督引到了十字架上的, 形形式式的痛苦在發生,這些痛苦有沒有引起我們 是愛。基督徒可以被召叫,分擔耶穌基督的苦難, 的哀憐、同情和伸出援手呢?基督教導我們:用自 使人認識天主愛的工作,忍受各樣的困擾和艱難的 己的痛苦去行善,並為受痛苦的人行仁愛。
分擔基督的苦難
德行,為主而生活,並產生希望。那些分擔基督痛 苦的人,也被召經由他們自己的痛苦而分享復活的 光榮。 註 : 1 參 考 「 喜 樂 與 希 望 」 ( 現 代 ) 牧 職 憲 章 , 二 二 。 參考資料:聖神內更新團體教導材料《痛苦的奧秘》;聖若望保祿二世牧函《論得救恩的痛苦》(Salvifici doloris)。
更新6 3 期
21
邀稿
「聖 神 內 更 新 團 體 」 於 20 1 4 年 6 月 2 日 假 座 柴 灣 青 年 廣 場 舉 辦 「 不 要 讓聖神憂鬱— 向善更新」祈禱聚會,聖神降臨節在即,讓教友感受聖神 的愛火,活潑信德,增加動力,向善更新。「團體」是神恩復興運動的一 員,為配合全球在2017年慶祝天主教神恩復興運動金禧紀念,這次聚會 是連串的響 應 行 動 之 一 。
22
更新63 期
講者: 鄺麗娟修女 筆錄及編整: Lavender Kwok
心的感應 聖 神 的 主 要 工 作 之 一 , 就 是 心 靈 的 轉 化 、 更 新 。 聖 神 的 作 為 , 常 以 「 靈 感 」 為 媒 介 , 其 特 質 是 從不強 迫、施壓、命令、控制或管治,而是從人存在的最深處,潛移默化,煥發、吸引、觸動和感動生命。所以 「除非受聖神感動,沒有一個人能說:『耶穌是主』」(格前12:3)。這種被祂「懾住」的感覺,不止於 「明白」,而是與祂「有感、有應」!這種心靈的震動、共鳴與迴響,因人而異。有時是盪氣迴腸、心情 激昂,有時是柔情似水、心有靈犀,有時是生氣蓬勃、熱情澎湃,有時是寧靜致遠、靜如止水、無聲勝有 聲……聖神在當中就與我們默默相契相合!
聖神:一位「出位」、「外展」的天主 聖神在天主聖三中,是最內在隱藏的天主,但亦是最外展出位的天主,是天主在人間可觸可感的「大慈 悲」與「大愛情」。在聖三的內在生命中,聖神是父與子愛的合一、愛的共融、和父子間愛的互流。天主 願藉著這唯一而同一的愛之神、合一之神,連繫天上人間,使我們與天主相通,也使我們彼此相連。 聖神與我們的聯繫,誠如神學家H. M hlen所指出:聖神是在聖三內的「我們在一位內」的「一位」,當中 「我們」是指聖三中的父和子;而在基督奧體內,聖神是「一位在眾位內」的「一位」,「眾位」是指教 會。另一神學家John V. Tayor 給聖神一個絕妙的名字:The Go-between God。意思是說,聖神既然負責愛 的合一和聯繫工作,有如搭橋,在天上和人間不斷來回,建立天人關係。 所以,聖神是有情有義的天主,在世間的「臨在」和「行動」,是天主在人間有血有肉的「大慈悲」和 「大愛情」,更是天主在人間可觸可感的「親密」與「溫柔」。在救恩史中,聖神是一位「出位」、「外 展」的天主,同時「內住」世界。聖神是「天主的禮物」:天主使自己本身成為禮物,自我贈與的給了我 們。
天主的雙手 聖言和聖神,就像天主的雙手,同樣派遣到世上作天主的自我通傳,和自我給予。但「言」和「神」中 間,有顯著的不同:「言」,是被派遣到世上;而「神」,則被派遣到人心。「言」,是天主的自我啟 示、自我通傳,最終使人能認識天主。「神」,是天主的自我臨在、自我給予,好使人能愛慕天主。 在 「 天 主 與 我 們 同 在 」 的 幅 度 內 , 「 言 」 , 成 了 血 肉 , 居 我 人 間 , 使 我 們 能 經 驗 到 「 厄 瑪 奴 耳 」 。 而「神」,是天主的愛,已傾注在我們心中(羅5:5),使我們能感動稱天主為「阿爸」、「父」。滲透 一切的聖神,從另一個的深度,讓我們經驗到「我們與天主同在」:聖神─天主的氣息,在我們內,讓我 們更深體驗到天主的愛是如此的親近、內在和具體,時時處處、不離不棄。 上述主題教導分數期刊登,第一節內容請參閱《更新》第62期。
更新6 3 期
23
邀稿
專題 教導 ( 四 ) - 玫瑰經 — 綑綁撒旦最有力的武器(上) Fr. Ron a n M u rp h y 是 在 美 國新澤西教區服務的愛爾蘭籍神父, 他的轉 化 皈 依 都 是 聖 母 的 親 自介入,他亦是聖母司鐸運動的成員 (M a ria n p rie s t ) 。 F r . R on an 專務推廣明供和朝拜聖體, 以 及 敬 禮 聖 母 , 對 青年服務和青年福傳很有心火。 在 這 裡 與 大 家 分 享 F r. Ro na n 講述過的故事和一些教導內容的重點。
講者: Fr. Ronan 翻譯: Eva Lui 編整: 清心、Sylvia Li
根據聖母的許諾,誦唸玫瑰經可以解決每一問題,特別是有關和平問題。因為她在花地瑪時叮囑我們, 要為和平而誦唸玫瑰經,要為世界和平祈禱。可是,現今人類缺乏和平,為甚麼呢?因為是罪惡破壞了 我們的和平!罪惡破壞了我們與天主、與他人及與自己的關係。我們該如何恢復和平?當耶穌從死亡中 復活和顯現給他的門徒—第一批司鐸,祂向門徒噓了一口氣並將聖神賜給他們後說:「你們赦免誰, 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罪,就給誰存留。」但首先祂說:「願你們平安!」然後才說:「你們赦免
24
更新63 期
誰,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罪,就給誰存留。」(若20:21-23)換句話說,耶穌將平安與告解及 修和聖事掛了鈎。因為通過這聖事,我們與天主、他人及自己和解與修好了。 你可能會問:「如果我的鄰居冒犯了我或是我冒犯了鄰居,我怎麼樣和解,因為神父代表天主和社 區?」你已經得到了和解,無論事後他們是否仍很討厭你,你已得到了平安和修好。因此,當聖母叮囑 我們為和平誦唸玫瑰經,她實在是叫我們為可憐罪人的轉化和靈魂的救贖祈禱。聖母說:「今天許多靈 魂要去地獄,因為沒有人為他們祈禱,或為他們奉獻犧牲。」你看祈禱和犧牲是多麼必要的,因為許多 靈魂依賴著你的祈禱和犧牲,否則他們最終可能會永遠在地獄。愛爾蘭神父帕特里克‧佩頓(Fr. Patrick Peyton)被稱為「玫瑰經神父」,他把自己比喻為「聖母的驢子」。他說:「祈禱的世界,特別是唸玫 瑰經,便是和平的世界。」因為玫瑰經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和平的禱文,亦是為和平而立的禱文。
玫瑰經是聖母最偏愛的禱文。聖母從天堂上降下來與及她的許多次顯現,都直接或間接地要求我們誦唸 玫瑰經:例如她在法國露德顯現給聖伯爾納德‧柏德(St. Bernadette Soubirous)時,啟發了聖伯爾納 德‧柏德從口袋裡拿出她的玫瑰唸珠,和聖伯爾納德一起誦唸玫瑰經。在那次的顯現,聖母也強調補贖 和犧牲;許多靈魂今天去地獄,因為沒有人為他們祈禱,或為他們犧牲。 教宗良十三世曾說玫瑰經有一股難以形容的力量,可感動瑪利亞無玷聖心。如果玫瑰經是瑪利亞偏愛的 祈禱經文,那麼它應也是她兒子所偏愛的祈禱經文。因為你不能從兒子中分隔開母親或從母親中分隔開 兒子。真福艾倫‧德拉羅氏(Alan de la Roche)有一次主持彌撒時,聽到耶穌的聲音對他說:「你怎 能這麼快又將我釘在十字架上?」艾倫說:「主,祢說甚麼?」耶穌說:「你怎能這麼快再次將我釘在 十字架上?早前因為你的罪過,你已把我釘在十字架上。我寧願被釘在十字架上千百次,也不願意你再 以那些同樣的罪冒犯了我的父親。現在你擁有所有的知識和理解去教導我母親的玫瑰經,但你自己卻沒 有這樣做(誦唸玫瑰經),因此,你應為所有人的罪而負責。」因此,真福艾倫被感動去開創了「最至 聖潔玫瑰經善會」及以他的餘生傳揚聖母玫瑰經。
聖女小德蘭說過:「給我世界上任何酷刑,但不要給我一串玫瑰唸珠去祈禱。」她發覺唸玫瑰經是非常 困難的。但她說:「不過,我每一天都誦唸玫瑰經,因為主耶穌和瑪利亞都想我誦唸。」所以,不管多 麼困難,耶穌和瑪利亞想你誦唸至聖潔的玫瑰經。聖母的許諾是,誦唸玫瑰經幫助我們實踐這身份,忠 於我們的洗禮、洗禮的許諾,成為她真正的孩子及耶穌基督的弟兄姐妹。 聖母對聖尤拉莉亞(St. Eulalia)說:「認真好好地誦唸一串玫瑰經,比起急速和不虔敬地唸許多串玫 瑰經,前者更可取。」最好的是一群人一起誦唸,而不是個別地唸。這是團結的力量,因為禱告的定 律是:誦唸一串玫瑰經,你獲得一串玫瑰經的好處;與十個人一起唸玫瑰經,就共獲得十串玫瑰經的好 處。教宗良十三世曾說:「給我一支唸玫瑰經的軍隊,我便可征服整個世界。」所以當大家聚在一起誦 唸玫瑰經時,魔鬼最憎恨我們。我是家庭玫瑰經的堅定倡導者。你可曾經聽說過「一起祈禱的家人會保 持凝聚在一起」,這是佩頓神父說的。
聖 神 內 更 新 團 體 在 2 0 1 3 年 7 月 邀 請 了 F r . R o n a n M u r p h y 舉 行 一 系 列 培 育 講 座 。 F r . R o n a n 各專題講座的錄音檔已上載到團體網站www.ris.org.hk,大家可按「Fr. Ronan活動回顧」進入專 頁,再按「教導內容」,揀選題目,然後按下連結收聽。
更新6 3 期
25
邀稿
主理◎ 活水基金
201 4 年 1 1 月 8 日 , 七 個 天 主教平信徒團體在柴灣青年廣場演奏廳, 用音樂與 影 像 多 媒 體 完 成 了一個充滿愛的福傳音樂會。參與的團體包括 L S M us ic , G s M , R i S , C o r n er S ton e, P r i s m Mu si c, Bon f ire M us i c C i r cl e以及「生命恩泉」。
26
更新63 期
匯聚好音樂 高德耀@活水基金
主辦機構「活水基金」,自三年多前參與組織「天主教平信徒團體 匯聚平台」開始,便不斷與其他平信徒團體接觸,最後組成「天主 教 音 樂 發 燒 友 平 台 」 , 又 透 過 邀 請 各 團 體 參 加 「 活 水 中 心 」 舉 行 的 「迷你音樂會」,結合各方對舉行福傳音樂會的意向,終於促成了 11.8「我信愛•與主同行」音樂會的誕生。 是次音樂會分下午及晚間兩場進行,共招待了700多名觀眾。各場在整 整三小時內,除有六個本地平信徒團體用音樂表達他們對愛與信仰的 體會,精彩演唱多首天主教原創歌曲之外,也有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市的「生命恩泉」,為匯聚平台團體制 作介紹影片,以生命影響生命和以愛為主題,描述中國國內一所由修女經營的中心,專收留殘障兒童的故 事,愛的無私犧牲精神,讓人觸動。 音樂會的中段,「天主教平信徒團體匯聚平台」部分成員上台,接受司儀訪問。他們向大家介紹,平台原 來是多個平信徒團體自發的交流地方,並期望未來合力創造更多為教會、為信仰獻身的機會。在未有預告 之下,司儀何嘉麗突然而來的獻唱,叫觀眾為之驚喜。之後,主禮嘉賓陳志明副主教給大家講道和領唱短 頌,使大家對「我信愛•與主同行」有更深刻的體會。 音樂會以「天主教聖歌大合唱」形式作圓滿終結。感謝主,衪派遣了聖神在 我們眾團體中間產生了團結共融,使大家都相信「愛可改變世界」,「與主 同行、必無懼無憂」的信念,努力去完成這個福傳項目。經過這次活動,各 同行團體在主內建立了更深厚的情感,我們也收到了多方面良好回應,這些 都為未來的福傳合作活動下了基礎。再一次,感謝主、讚美主!
同行,傳揚愛 Prism music
感謝主!Prism music參與「我信愛•與主同行」音樂會的演出,真是一個愉快的經驗。雖然我們在美加 舉辦過不少大型福傳音樂會,但在香港還是首次,當看見柴灣青年廣場的大舞台,專業的音響和幕後團 隊,真的讓我們興奮莫名! 在美國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是教會中的「少數族裔」,可能 以為自己是唯一一隊創作天主教華語流行音樂的樂隊吧。所 以,我們很高興能在「天主教音樂發燒友平台」結識多個華 語樂隊,被各具特色的音樂風格衝擊,感覺非常開心,更有 幸的是,大家能在音樂會上一起演出,一起交流,在福傳路 上一起同行。 感謝「生命恩泉」三年前邀請我們參加「天主教平信徒團體 匯聚平台」,有機會認識更多熱心教友。在成立「天主教音 樂發燒友平台」過程中,種種經驗都是寶貴的。但願大家繼 續努力,用動人的音樂將天主的愛傳揚開去。
更新6 3 期
27
邀稿
三種感受 C o n n i e @ 天 使 綸 音 ( G s M )
感恩 有樂隊組合,有小組清新合唱,有創新的歌曲,有敬拜上主的歌 聲,也有悅耳的和聲組合等等。以上不同形式的音樂演繹,在這音 樂會裡完完全全找到了。 看到天主臨在各位唱作人身上,感覺聖神在音樂路上的帶領。你可 以不感恩嗎?
感動 有全能的音樂人,有業餘的唱作人,有比賽得獎的作曲作詞人,有感人的分享,有信仰的教導等等。以上 有著不同恩寵的人,在這音樂會裡完完全全找到了。 天主讓我們互相認識和欣賞,當中有醫生、護士、律師、工程師、老師、白領或藍領等等,當你看到他們 的音樂知識與技巧是超水準的,你可以不感動嗎?
感激 有慷慨的主辦人,有完善的場地,有專業的幕後團隊,有熱誠的幕前表現者,有熱心的義工,有耐性誠意 的觀眾等等。以上不同的角色人物,在音樂會完完全全找到了。 我們因主的名而聚集一起,大家善用不同的「塔冷通」來服務,這一切都是為了回應上主的愛,將最好的 音樂獻給上主,將祝福送給在場的每一位。你可以不感激嗎? 感 恩 、 感 動 、 感 激 , 都 是 日 後 音 樂 福 傳 活 動 的 推 動 力 , 因 為 「我信愛,與主同行」。
終於等到了! Mark Cheung@Bonfire Music Circle
是次音樂會的目標和理想,就是用音樂做見證,說明「與主同行」,生命便從此不一樣。我是靈火音樂園 Bonfire Music Circle創辦人,現在也成了「天主教音樂發燒友平台」的成員。其實,我對這種音樂會,整 整等待了四十多個年頭,就如歌曲《忙忘亡》所說,「找基督 是一種奢侈麼?轉眼廿年又過,你可有想生命為何?」原來, 「11.8」這一天是主基督給我和靈火音樂園成員的獎品! 年青時,我已在香港不同的堂區參與善會,主要就是在歌詠 團;在上海生活時,在當地的堂區服務,也是以詩歌班為主。 回想四年前,當我決定回流,香港為我來說算是陌生的。很感 恩,原來這次回來就是天主的計劃,在聖神的帶領下,我再次 經驗基督,並作祂的工具,為祂作見證。 28
更新63 期
邀稿
―
革新再更新
革新再更 新 , 因 為 更 新 一 次是不足夠的,我們 須要不 斷 更 新 改 變 。 聖 神賜給我們神恩, 若 我 們 不 渴 求 更 新 , 我 們 的神恩便會退化, 就如橡皮 圈 因 長 期 沒 有 使 用而變硬、缺乏彈性 一 樣 。 聖 神 卻 助 佑 我 們 更 新、 聖 化 自 己 , 成 為 天 主 的 肖 像。
文、插畫◎ 橙仔CN
正如耶穌基督願意謙抑自下,取了奴僕的形象,經 過受苦、死亡、復活、升天;成聖的秘訣在於我們 先死於自我、空虛自己,進而與天主建 立更密切的關係。成聖的要求 是改變自己,我們必須先問 自己:「其實我是否真的想 變?」 成聖的旅程猶如爬山。我們應 如何爬上這座山,走這成聖的 路呢?必備的工具包括:以聖 經作為地圖,讓聖言指引天主的 路;以修和聖事、聖體聖事作為靈 性食糧,讓天主的恩寵充滿我們; 以聖人的經驗為借鏡,因為聖人曾 成功地走過這條成聖的路,他們 清楚前面有甚麼障礙和捷徑。我 們終有一天可成為聖人們的一份 子,同享天主的光榮。
聖 神 內 更 新 團 體 在 2 0 1 4 年 邀 請 了 譚 傑 志 神 父 為 會 員 主 持 週 年 靈 修 營 , 主 題 為 「 承 認 天 主 的 大 能 」 ( 詠 6 8 : 3 5 ) 。 上 述 內 容 節 錄 自 譚 神 父 第 一 個 講 題 : 〈革新再更新〉(Renewal in the Renewal)。
更新6 3 期
29
國際版
新加坡專版
主 理 ◎ 王 多 祿 文◎ 新加坡天主教華文神恩復興團體
新加坡天主教 華 文 神 恩 復 興 團 體 於 2014年 6月 8 日 , 假 聖 方 濟 亞 西 西 堂 舉辦「聖神降臨節大會」, 主題名為《 聖 神 火 焰 再 燃 燒 》 。 大會的主講 神 師 是 林 長 震 神 父 。 這次活動相當成功,共有530名參加者,超過了原來 的報名人數410位,教堂內幾乎座無空席。此外,約 有90多位弟兄姐妹決志,為教會團體事奉。 好多年來,我對聖神降臨節的認識只停留在【宗徒 大事錄】第二章的描述,對於聖神降臨的意義和 由來,只知皮毛。原來,聖神降臨的目的,是為打 開外邦人的救恩之門。那天也是教會誕生之日,這 應驗了耶穌在升天前,曾吩咐宗徒們不要離開耶路 撒冷,並賜一位護慰之神、真理之神給宗徒們,他 們將充滿聖神的德能,把福音傳到全猶太,撒瑪黎 雅,直到地極。 當時宗徒們對耶穌的臨別贈言未能明白,猶如我們 現今參加了許多神恩復興活動,卻不明白或不能 體驗到聖神與我們同在。在世俗生活中,我們常常 只是看到自己的痛苦、失敗等,無法從陰影中走出 來。我們不知道聖神原來已經住在我們內,只是我 們卻不懂得求聖神的光照,引領自己去過日子。
30
更新63 期
有時,我們不願為主做證,不敢將自己的心酸故事 講出來,不敢將復活的主如何治癒自己講出來, 與他人分享。這就如宗徒們般沒勇氣,直到聖神降 臨,聖神的火焰燃燒他們的心。 的確,我們需要聖神。林神父舉例說,5月1日有500 多人參加在聖彌額爾堂舉行的神恩復興大會,但只 有50多位來自四個神恩復興團體的同工到來事奉。 雖說是莊稼多,工人少,但聖神在工作,給天主治 癒的弟兄姐妹,還是有許多。 林神父呼籲眾弟兄姐妹勇敢地走出來,分享自己給 天主醫治的故事,見證主的慈愛,先踏前來的,便 能鼓勵其他同樣曾被醫治的教友們,一起走出來分 享主的慈愛,為主作證。 聖神的火焰在燃燒,聖神的德能在釋放,聖神的愛 在充滿這些弟兄姐妹的心。結果,共有90多位弟兄 姐妹走到祭台前,決志到教會團體服事,願意為自 己如何被主治癒作見證,場面非常的感人,也非常 的棒! 林神父為這些弟兄姐妹們作特別祈禱和降福,也勉 勵他們加入神恩復興團體,為主作證,傳揚福音, 打開外邦人的救恩之門。
台灣專版
國際版
主 理 ◎ 黃 清 富 神 父 神恩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輔導神師 文‧圖◎ John & Irene
結 婚近28年了。回想婚後生活的種種挑戰: 個 人 理 想 、雙方家長的期待、夫妻溝通問題、工作壓力 等 一 連 串 的 問 題 與衝突,我們終於選擇離開壓力高漲的環境 , 在 異 國 過 新生活,希望可以呼吸到輕鬆無壓力的空氣。 其實,逃避問題和拒絕痛苦並不能真 正解決問題,那只不過是為了忘記傷 痛和等待傷口療癒,而去編織一個 明天會更好的美夢。幸好,主愛相 隨,天主沒有忘記祂孩子的痛苦, 祂給我們安排治癒的機會和方法, 祂使我們向基督完全敞開,好讓主 的愛和治癒完全進入我們的生命, 並一步一步帶領我們。 奇妙的事情陸續發生,首先,就 是工作的學校突然改制,我夫婦 倆有三個月的假期。在假期裡, 天主為我們安排機會參加了聖神 祈禱會,這種事我們在台灣時 是從沒興趣參加的。在祈禱會 的活動中,我們夫婦一同經驗 在聖神內受洗(Baptism in the Holy Spirit),我們重 獲新生命,並開始與天主 建立親密深刻的關係。
聖神溫柔地邀請我們向天父完全敞開,願意將自己 身上的傷口交給耶穌去醫治。打開傷口是很痛的, 不過,對主耶穌信任便是最好的止痛劑,讓耶穌的 愛清洗傷口再上藥,傷口給醫治得沒有留下疤痕。 耶穌基督還以祂的聖言和聖體強健我們的身心靈, 使我們滿懷謙卑、感恩和勇氣去面對一些以往無法 面對的課題。我們看到,以前問題的癥結是愛的不 夠,是我們沒有邀請耶穌來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沒有依靠耶穌的愛和信德恩寵,因此,我們過得很 辛苦。 自從邀請耶穌來做我們一家之主之後,祂的愛繼續 在我們的生命裡擴展,祂帶領我們參與心靈醫治的 事奉,引領我們回到故鄉,幫助很多人修復關係。 天主安排我們在「情侶懇談」和「夫婦懇談」活動 環 節 中 作 分 享 見 證 。 去 年 , 天 主 又 引 領 我 們 參 加 加納夫婦靈修營,讓生命得到更深刻的治癒,並與 主有更深層的結合。 主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痛苦中的恩典,跟隨祂就能擁 抱痛苦,迎向痊癒和喜樂。
更新6 3 期
31
專欄
聖神內更新團體‧每週祈禱會 聖神內更新團體於2000年2月在香 港創立,是天主教香港教區註冊的 團體,亦是香港天主教神恩復興運 動的一員。「團體」於2007年初 成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機構會 員,同年11月獲宗座接納成為「宗 座立案私立信徒團體」。 我們以「改變生命,活得豐盛」為 理想,並以「經驗、友愛、培育、 事奉、福傳─ 五項平衡」的模 式,令會員的靈命成長及愛德生活 得到平衡發展。
每週祈禱會是「團體」的附屬組 織,「團體」成立每週祈禱會的目 的,是通過友愛的小團體聚會,令 祈禱會成員得到持續的相互支持, 並透過祈禱會的敬拜讚美、教導、 分享、同心祈禱等環節,得著力 量,學習基督精神,改變生命,並 加入「團體」,並肩同行,服務他 人。每週祈禱會亦歡迎未認識天主 教信仰的人士參加。
查詢電話:2866 7668
香港 灣仔 灣仔男士早餐祈禱會
聖若瑟父親小組(父親、早餐)
聖十字玫瑰聖神同禱會
逢星期四早上八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
逢星期三晚上八時至九時三十分
瑪爾大午間守齋祈禱會(已婚女士)
西營盤
逢星期二早上八時至九時
Alleluia午間守齋祈禱會
逢星期四下午一時至二時三十分
逢星期二下午一時至二時
午間守齋祈禱會 灣仔男士晚間祈禱會(已婚男士)
逢星期五下午一時至二時
逢星期二晚上七時半至九時三十分
南區 永援之母聖神同禱會(女士)
露德聖母祈禱會
聖安多尼聖神同禱會 逢星期二晚上八時至九時三十分
西灣河 聖神之光祈禱會 逢星期二晚上八時至九時三十分
逢星期三晚上六時四十五分至八時十五分
逢星期二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
聖彌額爾青年小組(青年男女)
聖母無玷聖心祈禱會(女士)
天主聖三祈禱會
逢星期二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
逢星期三晚上八時至九時三十分
樂富
荃灣
大埔
進教之佑祈禱會
聖女小德蘭祈禱會(女士)
撒羅滿祈禱會
逢星期三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
逢星期二晚上八時至九時三十分
逢星期二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
牛頭角
沙田
上水
永活神午間守齋祈禱會
甜蜜聖家(沙田)每週祈禱會
信仰更新祈禱會
逢星期一中午十二時至一時三十分
逢星期三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
逢星期二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
天主之母午間守齋祈禱會(女士)
馬鞍山
甜蜜聖家(上水)每週祈禱會 (已婚人士及家長)
逢星期三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
柴灣
九 龍及新界
逢星期四下午一時至二時三十分
觀塘
逢星期三晚上八時至九時四十五分
聖若翰洗者祈禱會
善牧之光祈禱會
逢星期二晚上八時至九時三十分
逢星期三晚上八時至九時四十五分
耶穌復活祈禱會 逢星期三晚上八時至九時三十分 32
喜樂人生祈禱會
更新63 期
逢星期三晚上八時至九時三十分
專欄
文◎ Agnes Wong 插畫◎ Linda May
一百分 思思期終考試結束後,老師便安排約見家長,藉以加強彼此的溝 通。爸爸緊張地問老師:「思思今次成績怎樣,她已很努力讀 書,這次有一百分嗎?」 老師回答說:「思思的成績進步了很多,較其他同學優勝,今年 竟有一百分呢!」 爸爸聽後很高興:「是那一科有一百分呢?」 老師說:「是綜合科目,即四科共得了一百分。中文四十分、數 學二十分、英文十分、常識三十分,合共一百分。」 人總喜歡跟別人比較。讀書時喜歡比較成績,工作後比較薪金、 職位高低,婚後比較誰的丈夫更出息……。比較的文化,真的會 讓人容易洩氣、自卑,甚至會影響情緒。盲目的比較,就是拿自 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相比,自討苦吃,愈比愈痛苦。聖經說: 「按我們各人所受的聖寵,各有不同的恩賜。」(羅12:6)天 主給每個人不同恩寵,以及不同特色,我們只要信靠祂,便能體 會天主的計劃,明白凡事當有祂的旨意在其中。
完美的傑作 神父在主日彌撒裡講道,歌頌造物主的偉大。他向在場教友 發問:「你們當中,有誰敢說天下哪件事物,不是造物主完 美的傑作?」 神父靜待回音。突然,坐在前排的一位駝背的信徒,緩緩地站 起來:「依你看,我這個駝背怎麼樣?」 神父不假思索地告訴他:「那是我見過駝得最完美的一個背,不 論在曲線或造型方面,都堪稱是天主最完美的傑作。」
「她 很 醜 ! 」 「 他 很 無 知 ! 」 「 他 只 會 說 , 不 會 做 ! 」 … … 。 這 些對別人苛刻的批評,你有做過嗎?我們在指點別人的同時,是 否真是覺得自己沒有問題,無瑕可指?聖經說:「天主看了他 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創1:31)我們是否完美,從 人的角度看,永遠不會有準則;但可以肯定的是,天主看我們 每一個人,都是祂完美的創造。天主愛我們,讓我們也用這份 愛,去溶化那量度別人的尺。
更新6 3 期
33
專欄 周景勳神父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 部主任,天主教香港教區 宗教聯絡委員會主席
《黑夜的祝福》 人在進入黑夜中 看到的是黑漆的一片 於是被黑暗籠罩起來 人便只有放下一切 走進生命的歇息裡 忘懷地失去自己的知覺 漸漸地進入夢鄉裡 夢是人在黑暗的戲劇 一切都變成黑暗的 是的— 都是黑暗的 但這個黑暗的背後是有一點光明 即那一點點在黑暗中不滅的火燄 照亮了夢中的戲劇 那是彩色的夢也是黑白的夢 展示黑夜中的默觀 默觀便是黑夜中的光明 透過夢的喜怒哀樂……心凝冥合 通過黑暗的自己走向光明的天主 是一個深深的渴求 忘我(無我)地溶化自己 如水滴般的我掉進汪洋大海中 — 天主的愛海中 將自己融化在主的愛中 與主合而為一……真光的光明 — 我的黑暗變成了光明
「心凝冥合」 解:人人在主內凝結心中愛,與主契合,人人便能無私地彼此相親相愛。
34
更新63 期
專欄
講者◎ Mona(聖神內更新團體會員)
各位收音機旁邊的聽眾,大家好!我是聖神內更新 團體的Mona,今晚,我想和大家分享天主醫治我們 的方法。大家有沒有試過患病呢?有沒有試過怎樣 看醫生仍找不到病因呢? 曾經,有一位女士因長期受到胃痛困擾而要求心靈 醫治。在祈禱中,我發現她原來一直與一位同事關 係不好,彼此有心病。我們鼓勵她寬恕那位同事, 並堅定說出「願意原諒對方」。當該位女士說出這 句話之後,她透了一口大氣,整個人輕鬆過來,本 來感覺好似打了很多結的胃,隨即鬆綁了。她說: 「原來肯寬恕人,自己會這麼得益!」她還反問自 己,為何以往那麼傻?最後,她帶著喜樂心情離開 祈禱室。天主就是這麼奇妙,我們往往只看到問題 表面,而祂要處理的卻是我們的內心。 我又想問,大家與人傾談時,雙眼會不會看著對方 呢?如果你習慣沒望著對方,有沒有想過是甚麼原 因呢?另有一位女士,自少母親對她嚴厲要求,即 使結婚了,母親依然對她事事批評、提點。久而久 之,做女兒的失去自信,及後婚姻更出現問題,她 前來尋求心靈醫治。我與她交談了個多小時,發覺 她的眼睛與我對望不足五次,即使有眼神接觸也維 持不到兩秒,總是逃避我的眼光,她大部分時間低 著頭。
「金錢以外」電台福傳節目由「活水基金」全力 贊 助 , 逢 星 期 一 至 五 晚 上 1 1 時 0 5 分 在 新 城 財 經 台 (FM104)新聞報導後播出。本欄輯錄其中一些 精彩內容,以文字形式刊出,方便讀者重溫。
原來,她一直受母親影響,縱使她的工作很有成 就,從事的藝術設計得到專業認可,但卻不感到有 甚 麼 值 得 高 興 。 後 來 , 我 給 她 做 眼 神 醫 治 祈 禱 1, 使她明白到,在天主眼中她是寶貴的,有價值的。 天主量度我們的標準完全不會像她母親那一套。終 於,她慢慢嘗試學習欣賞自己,重燃自信心。直到 今天,這位女士面上的笑容多了,她與人交談時, 以雙眼正視對方的時間長了很多。以往,她活在媽 媽的指責中,壓抑自己,造成了人格障礙。 最初,該位女士極盡艱辛和努力,只想找到方法去 維繫婚姻,天主卻把她帶返原生家庭,令她明白她 過去不開心的原因,她要學習以天主的角度去看自 己,接受自己,就好似找回一顆埋藏在自己裡面, 很久卻未被發現的珍珠一樣。 聽完以上兩個個案,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往往只 見事情表面,循著顯露表徵入手解決問題,當事 情過了一段時間仍未有好轉,我們自然就會變得焦 慮,四處尋找方法。其實,醫學界已經證實很多身 體的毛病都是源於心理的問題,若能從心靈著手, 找到根源,很多病真的可以很快痊癒。
註 : 1 眼 神 醫 治 祈 禱 是 一 種 身 體 語 言 的 祈 禱 , 是 針 對 小 時 候 缺 乏 父 母 的 擁 抱 和 注 視 或 有 自 卑 的 人 而 做 。 目 的 是 讓 他體會自己是可愛的,有自信與人作眼神接觸。 鳴謝「活水基金」提供資料 http://www.livingspringfoundation.com.hk/
更新6 3 期
35
專欄
◎ 田心
聖女小德蘭純真可愛,又有無比的愛心和智慧,本 書是她的自傳。我少年時買了它,如今老了,依然 看得津津有味。
近,原來她寧願和爸爸一起死掉,也不願看到爸爸 的死去而痛苦(53頁) 。 她對爸爸的愛,由此可見 一斑。
小德蘭為人謙遜,本來不會為自己立傳。有一天, 她跟三個同是修女的姐姐提起童年舊事,說得娓 娓動聽,大姐就建議身為院長的二姐,吩咐德蘭 把往事記下來。想不到二姐真的照辦,德蘭便只好 遵命,寫下了自己的故事。這本自傳在德蘭死後 出版,大受歡迎,被譯為多國語文。許多人深受感 動,紛紛來到她的墓前祈禱,此後奇蹟便不斷出 現。教會經過詳細調查,終於宣佈她為聖女。
另有一個情節:有一位修女,她的性格、態度、談 吐都使德蘭極感不快,德蘭就決定把她視為自己 最喜歡的人,為她祈禱並為她的美德讚美主。當德 蘭想爭辯時,就盡量展露笑容,設法轉換話題;當 德蘭內心的反感太強時,就悄然走開。後來,那位 修女竟以為德蘭喜歡她的性格。其實,她真正吸引 德蘭之處,是隱藏在她靈魂深處的耶穌(286-288 頁) 。
本書譯者張秀亞教授,既是作家,也是翻譯高手, 行文流暢,用詞典雅。閱讀本書時,我覺得是小德 蘭用中文跟我談話。
縱然作者的神修境界比常人高超萬倍,本書內容卻 絕不艱澀;它以敘事為主,有許多抒情部分,加上 譯者的優秀書寫技巧,絕對是一部令人喜歡的上佳 文學作品。
小德蘭幼時,有一次爸爸站在梯子頂上,叫她走開 些,以免自己掉下來時把她壓扁。她反而站得更
書名:《聖女小德蘭回憶錄》 作者: 聖女小德蘭(1873-1897) 譯者:張秀亞(1919-2001) 出版:光啟文化事業(台北) 1962年初版,1996年十四版 36
更新63 期
「 聖 神 內 更 新 團 體 」 於 4 月 1 8 日 下 午 舉 辦 「穌good‧so good!」福傳聚會,讓大家在輕鬆 愉快的氣氛中聽改變生命的見證,故事的主角與你 分享耶穌怎樣令他活得豐盛。 誠意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度過心靈富足的下午,一同 來見證耶穌有幾Good! 有興趣參加的朋友,可登入www.ris.org.hk透過網 上報名,或致電2866-7668與「團體」職員聯絡!
「聖神內更新團體」將於7月份舉辦「醫治彌撒」, 有關舉行日期、地點等詳情,請密切留意「團體」日後公佈!
醫 治祈禱的意義 醫治祈禱藉著祈求上主賜予身心靈的醫治,幫助人直接經驗祂的愛。求禱者勿過於集中注視自 己身體上的醫治,而忽略為不好的記憶帶來的創傷祈禱。從信仰的觀點來看,身體的健康並非 終結,而是改變全人、與主基督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並邁向成全。 我們要做的,是在接受醫治祈禱之前願意真心悔改,以潔淨的心來到上主面前;在接受醫治祈 禱時信賴聖神自由地作出的決定,以顯示復活基督的德能和恩寵。然而,即使最熱誠的祈禱, 也不能為所有病痛帶來治療。這正是聖保祿在耶穌身上學到的:「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 我的德能在軟弱中才全顯出來。」(格後12:9)
歡迎團體及機構刊登廣告,查詢請電2866-7168(呂小姐)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