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的三個孩子》節目冊

Page 1


不見的三個孩子

節目名稱:

【2024臺北藝穗節前夜祭心心回FUN】 橙山年製作《不見的三個孩子》

不見的三個孩子

「如果可以,你想變成什麼?」

發想自臺灣妖怪傳說「金魅」, 化為三個與「變身」有關的奇幻短篇。

目錄

創作組合緣起 劇的主題發想

劇的內容簡介

劇組成員介紹

萬分感謝名單

演職人員名單

創作組合緣起

這個劇組團隊的緣起是這樣的......

采瑜、沅澤在去年 (2023 )的年初前往牯嶺街小劇場觀看芷瑜的讀劇作品

——為你朗讀戲劇節VIII《成人故事》。看完演出後,三個同班同學在附近的咖啡廳小

聚,從暮色淺淺聊到路燈亮起,那是三股創作能量匯聚的激盪。於是,我們決定要來 一起做一齣戲,創了一個團「橙山年製作」。

從三個人開始,邀請耀霆、雨珊加入,核心是五位共同創作者。

隨著劇本的成長,再加入具導演專長的志楷、動作設計孟妍、音樂設計言年,為八人 的共創團隊。

除了創作,執行製作、技術、執行亦為重,陸續加入的人有紹慈、宛曈、祐銓、潔蔚 、欣微。並在演出的兩天有數名支援人力陪伴。我們彷彿是孵育者、澆灌者,從最初 的初始討論到如今的實行,好魔幻。

如今這個作品來見見大家了,橙山年製作的第一號作品——《不見的三個孩子》

如此榮幸也如此幸運,能夠在牯嶺街這個空間,擁有一批觀眾願意聆聽我們說故事! 今年(2024)北藝中心邀請我們回鍋演出,再次與大家見面。

關於我們為什麼叫「橙山年」,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這個故事沒有文字,我們口耳相傳......

Pc. by 朱穎芃

劇的主題發想

發展劇本的初期在《臺灣妖怪學就醬》和《唯妖論》中看到臺灣妖怪「金魅」的故事: 查某嫺金綢受女主人虐待死去後,化為妖怪金魅繼續打掃大宅,每年生吃一活人。

受此故事震撼,而設定劇情從女傭受太太虐待出發,但如何能翻轉女傭受虐至死的命運? 在開會的閒聊中討論到臺灣經歷許多政權更迭的歷史,一個善於模仿不同語言、能夠變換

任何形貌,卻始終困惑自己是誰的變化怪在我的心中逐漸誕生。

我想像變化怪和女傭結盟,協助她翻身,她們的故事也由此展開。

於是,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古代的呂宅。

呂宅中的女傭受太太長期虐待,先生跟太太貌合神離,能變化為任何模樣的妖怪 「變化怪」闖入後,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打破呂宅裡的位階關係,協助女傭翻身? 在這個故事中也試圖探討容貌、位階、職業等表面能觀察到的東西,與他人難以看到的內 心,之間的差異與連結:

即便外在決定了兩個人最初的關係,但內裡所產生的感情也可能動搖外在所建立的關係。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現代的咖啡廳。

記者採訪作家,表面上談虛構的小說,實則在討論兩人過去的事件。

在過去的事件中,他們究竟是共謀,還是加害者與受害者?若虛構的小說,其實是以兩人

的過去為基礎,是不是一次更嚴重的傷害? 第三個故事則發生在未來的劇場。

如果怎麼做都免不了被物化與傷害,那乾脆就變成沒有感覺的物品好了—— 如果未來人們可以憑著自己的意志變成物品,人類還有什麼理由要當人?

劇的內容簡介

權力的拉扯、主體與客體、人與物, 三則與「變身」有關的奇幻故事。

序 幕

山上來的怪物化成一座山,怪物流下的眼淚成了善模仿的變化怪。

第一個故事

遭受女主人虐打的女傭為求翻身,和變化怪一同計畫竊取男主人的身分, 女傭卻在過程中察覺到女主人對自己的情意而心生動搖。

第二個故事

身為記者的弟弟訪問離散多年、成為知名作家的姐姐, 表面上談創作,實則針對兩人過去的事件展開爭論。

第三個故事

在人類一個個變成物品的末日,劇團最後一名觀眾也變成椅子。

劇團的四位演員設法一同面對這個生命危機。

劇組成員介紹

自我介紹 近期作品 想說的話 想變成的物品

橙山年製作

我們因故事相聚,在戲劇中探尋人與人的關係,相信劇場可以讓人更靠近彼此。

製作人、服裝設計|柯采瑜

臺中彰化海線人,畢業於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持續尋找可以讓我 「在場」的地方、「創作」的可能。

–2023 臺北藝穗節|橙山年製作《不見的三個的孩子》共同創作者 青釉盤

可以盛裝美麗的事物、可以保持光澤、擁抱自己的脆弱。

陪伴劇本長大,真是甜蜜的負荷。很感謝畢業了一段時間, 還有可以一起做戲的夥伴!

因為受了許多故事感動,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畢業於 臺大戲劇系,正在北藝大劇創藝所劇本組修煉中。

–2023 臺北藝穗節|橙山年製作 《不見的三個孩子》

–2022 為你朗讀 VIII 《成人故事》

石頭

製作人助理、編劇、影像執行|

張芷瑜

感覺可以很安靜地待著

感謝所有參與人員與觀眾,今年能夠讓這齣劇繼續升級相當開心, 也希望這些調整能讓故事更清楚。

1999年生,屏東佳冬客家人,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 所導演組在學中。最喜歡的食物是榴槤、最想去的城市是里約、 最喜歡的人是町田啟太。

–唱歌集音樂劇場|

高雄庄頭藝穗節《莉莉咖啡廳的歡唱小時光》編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藝創所|導演 IV《少年約P的煩惱》編導

–唱歌集音樂劇場|高雄春藝小劇場《以為是BL結果是BFF》編劇 –不可無料劇場|多語劇場讀劇:客語 × 華語 《佢等》編劇

是我生活中最不可缺的東西,冷熱兩用,跟我一樣。

來到臺北第二年,從去年每週竹圍公館來回的日子至今,能與這群來 自公館的人相遇仍是非常幸福可貴的緣分。無論是易碎還是易睡,能 與大家共事的我已是無比幸運。

自我介紹 近期作品 想說的話 想變成的物品

演員、舞台設計|李雨珊

演員|王耀霆

女傭(李明慈)、變化怪、敘事者、作家、小雨

太陽巨蟹月亮天蠍/ENFP/顯示生產者 :)

–2023 臺北藝穗節|橙山年製作《不見的三個的孩子》

–2023 南投劇場藝術季、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複象公場《回家》

–2023 北藝大劇藝創所碩一導演呈現|《此屋不堪使用》

希望自己是藍色的,可柔可剛,高度塑形力,嘻。

先生(呂心霖)、變化怪、敘事者、記者、大山

2000年生,淡水人。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畢業,主修表演。 現為「山羊體劇團」核心成員,自由表演工作者。

–犀牛劇團《肖年遠征隊》

–山羊體劇團《芒果樹不死》

–山羊體劇團《野良犬之家:後千禧漚少年版》

–山羊體劇團《我不是機器人》

被海浪不斷洗臉的渾圓石頭 好想就這樣靜靜的待著呀

「不管外在如何改變,確保自己裡面有一個地方是不變的。」

演員|沈福盈

我是羅容斐,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表演系,目前為

北藝大劇藝創所表演組學生。遇熱會暴躁融化的熱帶人。

–卜卜劇團《重新開始》

–高雄春天藝術節-盜火劇團《哨船街漂流回憶錄》

–【2023 為你朗讀 IX】《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檸檬草味的香氛蠟燭

氣味存在感很小很舒心,但又能因為美好而被發現。每次點燃蠟燭

都忍不住感慨到底還能陪伴我多久,融化的揮化了,就珍惜剩下的 ,慢慢燃燒。

太太、變化怪、敘事者、萊萊 姑媽、變化怪、敘事者、阿玉

台中清水人,23 歲,天秤座。

畢業於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現為台北高雄來回跑的劇場工作者。

–唱歌集《以為是BL結果是BFF》、《莉莉咖啡廳的歡唱小時光》、

《魔神候補生》青春版

ATM

這樣就不缺錢了

自我介紹 近期作品 想說的話 想變成的物品

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導演組

–2024臺北藝穗節 現場直擊!(希望是)最後一屆 3P 新生女優選拔大賽 –2024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佰玖級畢業製作《阿拉伯之夜》

笑得很開心的烏龜公仔

因為我有一個笑得很開心的烏龜公仔,放在門口處回到家看到他都很開心 謝謝志楷邀請我來幫忙,希望能夠幫到這個製作順利!

創作顧問、音效執行|汪儒宥

臺北人,畢業於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目前就讀北藝大劇場設計研究所

主修燈光設計,橙山年製作成員,透過各種創作形式訴說當代議題。

《蛤∼我還不想長大!》燈光設計 《還在路上》燈光設計

燈光設計|呂沅澤

喜歡木質調的味道。也想像神木一樣,可以慢慢的花很多很多時間 橙山年製作《不見的三個孩子》燈光設計

《山海經 The Legend of Mountains and Seas》 燈光設計暨執行

妝髮設計|吳凱欣

–2023

衛武營《音樂芭蕾劇場:遇見胡桃鉗的女孩 首部曲》服裝設計及製作 –2023 故事工廠《倒數婚姻》服裝設計助理 錢 大家都愛我 妖山持續修煉中。

畢業於 Berklee NYC Writing and Design for Musical Theater

(伯克利音樂學院紐約碩士分校音樂劇寫作及設計學程) 並榮獲The Outstanding Scholar Award (年度傑出畢業生獎)。

現為作曲、編曲及混音師。

–2024 Spark Festival “Vincent the new musical” / 作曲、作詞、編曲 –2023 台北藝穗節 橙山年製作《不見得三個孩子》/ 音樂設計 –2023 好戲製作 職人系列二《Felicità 婚禮事務所》主題曲 / 編曲、混音 –2023 She NYC Arts “Bloom the musical” / 吉他手

DT 770 PRO

因為它很好用,而且是我工作的好夥伴,所以變成它應該很不錯。

動作設計|蔡孟妍

畢業於華岡藝校舞蹈科、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 現就讀於國立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大家好,我是蔡孟妍,2000年的5月我出生於靠海的城市—基隆,喜歡夜裡 吹著海風、聽著海浪聲,靜靜仰望著星空。

就這樣乘著浪、追著夢,跳跳舞也編編舞,唱唱歌又演演戲, 很高興在此與大家相見!

感謝所有參與人員與觀眾,今年能夠讓這齣劇繼續升級相當開心, 也希望這些調整能讓故事更清楚。

–2025 《梅蒂妮》

–2023 《還在路上》 –2023 《不見的三個孩子》 –2023 《美的葬禮》

海鷗

寫下這段文字的此刻在荷蘭,正看著眼前的海鷗自由自在的飛翔。

自我介紹 近期作品 想說的話 想變成的物品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畢業,主修舞台監督與舞台設計。現為劇場自由 工作者,作品包含劇場、活動之舞台監督與空間設計。

–2024 臺北兒童藝術節 童創基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舞台監督 –2024 高雄春天藝術節X複象公場 《打人的狗》舞台監督

能夠把精煉過的物品們放入並陪伴一個人的每一趟人生旅程

音響技術|林承鋒

–2024 山羊體劇團x成功走丟少女《暗房筆記》執行製作

總是軟綿綿地躺著,可以溫暖喜歡的人也可以被喜歡的人抱著! 可以幫喜歡的作品跟喜歡的人們做行政做宣傳,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一九九九年生,臺北人。告訴欣賞的老師自己雙主修戲劇與哲學時,他說 「不知道兩個賺不到錢的科系能不能有一個負負得正的效果?」我好喜歡

今年22歲,來自彰化,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現在專攻音樂製作。

–2024 NTT《新起之秀》音響技術 –2023 北藝大冬季公演《夜行動物》演員暨音響技術 –2022 臺北藝術節《異托邦喧嘩 沈默不再》設計助理 想變成飛機 想要看遍世界的天空 –2023 北藝大當代創作獎《那一天,風光明媚》音樂設計暨技術

臺中人,臺師大科技系畢業,在室內設計公司工作一年半。目前就讀北藝大 劇場設計研究所,主修舞台設計。

看似跨領域跨個不停,但其實也不太算,喜歡設計、空間和故事, 於是舞台設計好像就變成了答案。

希望未來能夠遇到更多有趣的劇本,繼續快樂的創作。

–北藝大導演IIx燈光設計IIx劇本創作IV

《然後,我們…》 舞台設計

–北藝大導演IIIx燈光設計專題x表演III

動作設計助理|徐可俽

期末聯合呈現《出走的海馬迴》、

期末聯合呈現《收拾殘局》 舞台設計

–臺師大表藝所x北藝大劇設碩班聯合畢業製作《梅蒂妮Medine》中文音樂劇 舞台設計

可以一直看著美麗的星空

身高不到150公分,圓滾滾的,但我是百變糰子。

–臺師大表藝所x北藝大劇設碩班聯合畢業製作《梅蒂妮Medine》中文音樂劇

–2023臺師大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畢業製作原創音樂劇《校園生存守則》

–2022臺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 肢體劇場《美的葬禮》舞蹈演員

一件閃亮、刺繡、很有造型的紅色洋裝 穿上我的人感到滿足我也就很滿足

很幸運參與了你們,後會有期。

燈光技術執行|李宛曈

踢啊或是踢呀 相機

這樣就可以留住所有回憶了

不見的孩子超好看 看到的人有福了

自我介紹 近期作品 想說的話 想變成的物品

燈光技術執行|謝沂杰

燈光技術執行|郭紫凝

一個這輩子想和貓一起好好生活,下輩子變成貓的人。

空調

在場館當社畜中

融冰

真的好熱

平面設計|林芸淇

以劇本翻譯與研究從臺大戲劇所畢業,一路從舞台設計、戲劇構作做到 劇場導演,同時享受幫大家拍照。

–2024 真的有劇團 台中文學季《尋人大作戰」創作陪伴 –2024 play —— 陳宥中迷你攝影展 策展人

–2023 Being Whole做伙(新北社宅公共藝術先期規劃)入選藝術家

–2023 敘光室「異常肖像」主題徵件攝影聯展 參展人

好用的吸塵器

所到之處乾乾淨淨。

萬分感謝名單

廖彥甄

楊欣盈

陳佳儀

萬孟賢

謝育諺

張美月

黃金燕

薛芷樺

林家康

陳宗騰

徐致翰

王若涵

黎昱成

陳建成老師

消費型文青

牯嶺街小劇場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Pc. by 羅文傑

製作人|柯采瑜

製作助理|張芷瑜

編劇|張芷瑜

導演|陳志楷

演員|李雨珊、王耀霆、羅容斐、沈福盈

創作顧問|汪儒宥

舞台設計|李雨珊

燈光設計|呂沅澤

服裝設計|柯采瑜

妝髮設計|吳凱欣

音樂設計|許言年

動作設計|蔡孟妍

舞台監督|陳暄雅

執行製作|盧幸玟

音響技術|林承鋒

舞臺執行|蕭睦柔

音效執行|汪儒宥

影像執行|張芷瑜

動作設計助理|徐可俽

燈光技術執行|李宛曈、謝沂杰、郭紫凝

平面設計|林芸淇

劇照|郭慧中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