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揭開臺灣舞評神秘面紗系列報導- 「永遠要記得問自己舞蹈定義何在?」魏淑美 / 杜盈瑩
第一次遇到魏淑美老師,是在 2008年澳洲布里斯本,當時一起參 加了世界舞蹈聯盟(World Dance Alliance)所舉辦的研討會。初次 見面,我們的交談不多,但魏老師 談話句句直率,也讓我對老師,留 下了特別的印象。
題我沒有辦法回答!」然後我們倆 放聲大笑。 「除非必要,我從來不回頭看 自己已經發表印出來的文章!」對 魏老師而言,每次在寫作時,她總 會陷入「文字的掙扎」中,或許 這跟她的研究方法偏向「解構」 有關。她覺得語言意義內部運作邏 輯實在不堪細細探究,語言意義的 表達從來不可能完備無缺意,但語 言卻是人類表述自我無法選擇的「 選擇」。魏老師笑著「我可能比較 笨,不是天生的文字人,很容易陷 入對文字意義的解構中。」所以她 常常在寫文章的同時,無法克制的 往上回看已寫下的段落,不斷的陷 入自我解析的深淵裡。所以,「每 次的寫作對我來說,對我是舉步維 艱,無論是研究、劇評或舞評。」
研究領域較偏劇場的她,坦率 的表示,並沒有太多的舞蹈身體經 驗,不過,對魏老師而言,「劇場 含括了舞蹈與戲劇表演」,舞蹈是 一種以身體為主的表演藝術,而身 體正是戲劇構成元素之一。 從台大外文系畢業之後,因為 在大學時參與過戲劇演出,自認好 像跟戲劇有些緣份,也好像有點興 趣,因此挑選了與生命經驗有關的 部分,其實沒有太多的思考,就奔 向英國念了戲劇研究。碩士念完回 國後,魏老師進入兩廳院工作,負 責節目策劃,與國外演出團隊的大 量接觸,她開始對台灣劇場現象有 了鑽研的興趣,當時,她偶而會到 誠品書店聽社會學的講座,也從而 思考並定下初步研究目標。工作五 年後,決定再回到英國攻讀劇場研 究博士。
「那對你來說,評論是甚麼? 」我打鐵陣趁熱,趕緊著追問道。 「評論是不得不的產物。是藝 文活動中的一個環節。」老師接著 補充她為何無法回答是否喜歡寫作 的那道題目。因為,對她來說,文 字不能表述現場真實、即刻且變動 不斷的感受,往往因為受邀寫評, 在有特定「框架」背景下,她總覺 得實際觀看完的感覺,和最後寫出
「你喜歡寫作嗎?」當我問到 這問題時,魏老師停頓了一下「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