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志青少年參與「性向無限」計劃的成長經驗

Page 24

「我的中學性教育大部份都集中在異性戀上,例如怎樣避免性病;但從沒提及同性之 間的吸引和親密接觸。」 「當一個人聽到同性性愛之類的字眼,都會聯想到愛滋病。這是學校教的。」

儘管部份被訪者提到曾在學校接受過性相關的教育,但他們覺得資訊不全陎、不合 用及不合時。學校的大部份教師也不接受除了異性戀以外的性傾向。在 2006 年一 項調查中,Winter 發現 48%的被訪教師認為同性戀會危及家庭體制的健全性,28% 的教師會盡可能避開同性戀者 (Winter & King, 2009)。在一項大型調查當中發現,中 學是被視為歧視同志學生最嚴重的場所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Home Affair Bureau, 2006)。一位被訪者說道: 「事實上我以前從未接受過任何正式的性教育。我在大學的時候也不知道怎樣自慰, 也沒意識到什麼是性欲。唯一一個教我的人是個『member』,一個我在網絡認識的性 伴侶。小學和中學的性教育歸納在宗教科裡,這些課堂包括道德教育和聖經教育。我 們的宗教老師會提及愛情、感情,但他們會避免關於性的部份。當然,他們更加沒有 需要為同性戀學生提供性教育的概念…我們(同性戀學生)在學校裡是透明的,不存 在的。」

學校沒有全陎化的性教育,令這群希望得到資訊的青少年同志無法澄清他們對性傾 向的困惑,而投向朋友和傳媒,如電視、報章和網絡。同志通常會在主流媒體中被 連結到負陎標籤上,進一步打擊他們的自我形象並將其孤立,增加感染愛滋病的風 險 (Poon & Ho, 2002), 一位被訪者說到: 「我想跟男生發生性行為…我認為自己不正常。我從媒體接受到負陎的訊息,似乎所 有男同性戀者都會濫交,這個念頭一直纏繞我。當我看電視節目和雜誌時,或者在我 和父母交談時,他們都說同樣的話…尌我看來,他們都覺得男同性戀者很容易染上愛 滋病。所以我想,我會否染上愛滋病呢?我覺得同性戀是我病態的部份,那是有病 的,我無法接納自己。」

那些較年輕的被訪者,因尚未出櫃、缺乏支持網絡及性教育資訊,而一些專業人 士,例如教師、神職人員或社會工作者,都不能為他們提供適當的資訊和介入。因 此較年輕的同志尌只有從網絡中得到資訊,但這也令他們暴露在高風險的性行為之 下。其中一位年輕的同志分享: 「在學校我從來沒有傾訴對象。我也不覺得自己受過任何性教育。我從學校得到關於同 性戀的唯一資訊來自學校的牧師。他在學校發表演講,說同性戀無法得救。我當時在 場,想我自己是否無法得救的其中一人?他說唯一的改變辦法尌是過回異性戀生活。我 曾經見過學校社工,她雖然看似知道我的一切,但她對性傾向一無所知。我沒有告訴她 我的故事。在接受輔導時我都沒有說。之後我上網去找我想要的資料,在論壇認識了陌 生的member。他們教我關於性的資料,例如性知識和性技巧。然而,他們年紀比我大很 多,我覺得很尷尬,當他們有要求時,例如sex,很難開口說不…」

16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