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ART&COLLECTION》No.320 2019/05 Preview

Page 1

*)'

古美術

0

北京保利 2019 春拍 洪福齊天 NT.180

北京保利2019春拍:張為 邦〈洪福齊天〉(清宮廷 畫家合繪〈群仙獻壽圖〉 冊頁12開之一),設色絹 本,32×29公分。

專訪文化大學美術學系主任洪昌穀(下) 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中國展廳重新開放 一生翰墨故宮情—莊嚴120周年紀念展 金石之美「福壽康寧篆刻教育特展」 中國絲綢博物館「韓國傳統服飾與織物展」

海嶠風華—臺灣水墨畫作的起伏 關於元朝丘真人長春書畫合璧卷 鞏義黃冶窯出土瓷器淺議 中華文物學會專題講座—盛唐藝術與生活 紐約.香港.北京.臺北2019春拍報導

新賞

)'(0 DXp

四寶 文房

ART&COLLECTION

www.artouch.com


編輯手記

文房四寶,令人激賞的工具與 藝術雙重性格 東亞地區的人們因為地緣文化關係而經常有著共通的文化

椽吳平4月12日因病過世,臺灣書畫篆刻界痛失所依,詳

經驗,自古至今成為童蒙基礎教育的書法便是其中代表,

情請見「新聞」單元。

而書法所需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便成為我們人生中 最早接觸的文物了,而這四項文物和其他文物不同之處是 它們同時也是能夠創造書畫藝術的工具,因此和使用者關 係尤其親密,然而由於其所具備的工具性格,導致我們對 於被視為是藝術的書畫的認識與關注,卻是遠遠大於能夠 創造它們出來的筆墨紙硯多很多,而在書法失去其日常書 寫的實用角色之後,對此具備濃厚人文內涵的文房四寶更 加陌生。

生翰墨故宮情—莊嚴120周年紀念展」,介紹此位前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對故宮的貢獻、書藝成就,並從 其藝文生活看其個人交遊與家庭看當時臺灣的文化氛圍; 在國立臺灣圖書館、陽明山中山樓聯手舉辦、在Google贊 助與福壽康寧之齋──季康家族委任下,獨立策展人凌春 玉與中華民國篆刻學會一同籌劃之「福壽康寧篆刻教育特 展」,從季康的自用印與臺灣篆刻名家精品和全國篆刻比

適逢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舉辦由數個日本私人收藏所

賽得獎作品,看近代中國篆刻藝術史的遞變及傳統過渡到

組成的「文房四寶─追求清靜安閑的時光」,本期《典

當代的發展過程;中國絲綢博物館「韓國傳統服飾與織物

藏.古美術》特別規畫了「文房四寶新賞」專題,從不同

展」,欣賞服飾之美之餘,也呈現韓國在傳統服飾與織物

面向與個案提供大家認識這四項既是書寫工具又是珍貴文

上織造印染的手工技藝。

物的機會,首先由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學藝員重富滋 子略論筆墨紙硯作為文房用具的歷史發展梗概;其次由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林歡,介紹20世紀前半的重要藏 墨家並從其收藏中所觀察到的收藏現象與特徵;上海博物 館工藝研究部研究員華慈祥,則對於海派雕硯開山鼻祖陳 端友有深刻而完整的研究,幫助我們認識20世紀製硯家的 傑出表現;天津博物館副研究員臧天杰,帶我們一覽20世 紀前半天津重要硯臺藏家徐世章特請名家所作的硯拓,從 另一個切面欣賞硯臺之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 研究員何炎泉,則以20世紀知名書畫家張大千使用的筆和 紙,看使用者對於所用工具材料的認知與講究。 香港首富李嘉誠以其高瞻遠矚的眼界和企業經營智慧舉世 聞名,但其亞洲佛教藝術收藏卻是鮮為人知,兩年前開始 興建的佛教藝術博物館依傍其於2015年建好的慈山寺於今 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詳情請見「話題」單元。「焦點」 單元,可見新上任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談 其上任後的第一要務和未來施政計畫;美國費城博物館中 國展廳整修後的新面貌,亦有深度報導介紹。書畫篆刻巨 60

「展覽」單元,有專文介紹正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一

2019.5

「鑑賞」單元,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助理研究員蔡耀慶 專文回顧水墨畫在臺灣的發展歷程、獨特面貌與多元表 現;古書畫與碑帖鑑定專家、前佳士得古書畫部門主管馬 成名,詳述其對曾過眼的〈元朝丘真人長春書畫合璧卷〉 在鑑定時的思考與疑問;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 郝紅星,在結束精彩的河南墓室壁畫系列之後,展開了 河南出土的古陶瓷系列,本期以黃冶窯出土瓷器的介紹為 第一發。「論壇」單元有中華文物學會系列講座所邀請的 廣東省博物館館員牛曉琰,談盛唐藝術與生活。香港第12 屆國際古玩展內容預告,請見「動態」單元。「拍賣」單 元,則有紐約、香港、北京、臺北最新拍賣結果分析報導 與精彩拍品介紹。 一如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既是書畫藝術的幕後功臣、本 身也是內涵與面向豐富的文物藝術,且讓我們不僅為藝術 圈中臺上鎂光燈焦點的明星喝采,也別忘了成就臺上明星 的所有藝術工作者的默默付出道謝與肯定。


發行人.社長 簡秀枝 法律顧問 劉承慶 典藏.古美術總編輯 鄭又嘉 副總編輯 藍玉琦 執行主編 梁悅詩 文物編輯 王怡文 執行編輯 闕宇彤

ART & COLLECTION

2019 DXp

CONTENTS

320

1992 年 10 月 1 日創刊 2019 年 5 月 1 日出刊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陳若姍 海外特約撰述 林琬娸(香港) 美術設計 黃志勳 張惠雯 今藝術 & 投資總編輯 林亞偉 採訪副主編 陳意華 文稿副主編 柯舒寧 採訪編輯 楊椀茹 嚴瀟瀟 執行編輯 馬思源 助理編輯 鄧韻琴

編輯手記

Editorial

文房四寶,令人激賞的工具與藝術雙重性格 鄭又嘉| 60 典藏 ARTouch.com 總編輯 林亞偉 副主編 張玉音

新聞 News

形表影附— 「巨匠的剪影—張大千 120 歲紀念大展」開幕記者會

編輯 王萱 張筠

闕宇彤| 66

助理編輯 許雲喬 特約主筆 吳牧青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臺北故宮「壽而康─院藏醫藥圖書文物特展」 藍玉琦| 68

電話 02-25602220

北京故宮,院長「上新了」!— 單霽翔退休,王旭東接任 藍玉琦| 70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gumeishu@gmail.com

藝壇星殞,典型在夙昔— 書畫篆刻家吳平逝世,享壽 100 歲 藍玉琦| 72

網站總監 艾力恩

傳真 02-25673297

網站編輯 陳玉華 社長特助中國區代表 謝盈盈

藝文

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 74

行銷事業部執行副總 林素珍 中南部地區業務經理 劉玉錦 業務專員 鄭敏惠 鄧祥彬

專題

專案企劃 朱貽安

Special Report

業務助理 葉偉方 北京辦事處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 32 號蘋果社區 南區九號樓 B 座 1707 室 中國區業務顧問 宋安平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行動電話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 茜 電話 8610-58264541 傳真 8610-58264542 上海辦事處 中國上海市浦東南路 855 號世界廣場 34 樓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張 華 電話 8621-58825010 轉 343 手機 13386202280 發行專員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02-25602220#300.301.302.307 傳真 02-25420631 香港代理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電話 852-5245963.5250496 大陸代理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電話 8621-63747048 傳真 8621-63201402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郵撥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文房四寶新賞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78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文房四寶─追求清靜安閑的時光 ─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特別展 富重滋子|80 延續最後的輝煌 ─ 20 世紀前期中國知名藏墨家 天工造物,奇妙可畏 ─ 上博藏陳端友硯 審向背,辨陰陽 ─徐世章與硯拓 北京保利2019春拍:張為邦 〈洪福齊天〉(清宮廷畫 家合繪〈群仙獻壽圖〉冊頁 12開之一),設色絹本, 32×29公分。

華慈祥|92 典藏 ARTouch.com

臧天杰|98

千萬毛中揀一毫 ─ 從張大千山馬、牛耳毫筆略論毫料的冒名頂替

典藏藝術家庭 Art & Collection APP

࠵ऐᄱथ‫ڸ‬ 訂閱期數

何炎泉|102

從張大千的一封信談起─ 紙想告訴你:鳳梨紙、羅紋宣、羅紋箋、魚子箋的故事 何炎泉|108

林歡|86

訂閱區域 國內定價新台幣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7500 元

※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嘉語錄〉

筆記 Essay

超越人生黑洞的藝術之道

鑑賞

Connoisseurship

海嶠風華─臺灣水墨畫作的起伏 蔡耀慶| 152

鄭又嘉| 114

十年難解?丘處機穿越之謎─ 關於元朝丘真人長春書畫合璧卷 馬成名| 158

內憂與外患交迫,傳統書畫教育處境艱難(下)

特寫

Close-up

─專訪文化大學美術學系主任洪昌穀

黃冶窯生活瓷,現大唐盛期風貌─ 鞏義黃冶窯出土瓷器淺議

鄭又嘉| 116

郝紅星、袁玲玲| 162

論壇

話題

法身無像.因感故形─ 香港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開幕

Topics

Forum

夢回大唐─ 中華文物學會專題講座—盛唐藝術與生活 蕭椀今| 170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120 動態

Events

故宮的當務之急,是 User Friendly ─ 專訪故宮新任院長吳密察

焦點

Focus

王怡文、闕宇彤、張筠| 126

編輯部| 172 封面

北京保利| 174

拍賣

驚喜無處不在─ 紐約佳士得、紐約蘇富比、紐約邦瀚斯 2019 春拍結果

Cover Report

百年收藏歷程,再現風華─ 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中國展廳重新開放

第 12 屆國際古玩展揭幕─ 帶您進入中國古代琉璃與東瀛傳統工藝的世界

Auction

林逸欣| 132

董耘| 190

量價齊縮,低估價老收藏市場最堅挺─ 香港第一波春拍結果─中國器物篇

故宮守藏吏,護運國寶第一人─ 一生翰墨故宮情—莊嚴 120 周年紀念展

展覽

Exhibition

游智淵| 194

羅啟倫| 136

香江春消息,書畫再現破億!─ 香港第一波春拍結果—中國書畫篇

金石之美─ 「福壽康寧篆刻教育特展」談 20 世紀的篆刻文化動能

藍玉琦| 198

佳士得香港 2019 春拍預告,強勢登場!

凌春玉| 142

金浩鈞| 202

一衣帶水─ 中國絲綢博物館「韓國傳統服飾與織物展」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5 月拍賣精選

編輯部| 148

中國嘉德| 206 北京古天一| 215 北京誠軒| 216

金浩鈞| 214

臺北正德| 220

考古

考古紀事 劉榕峻| 222

展訊

本月展訊 編輯部| 226

Archaeology

Calendar

為因應網路資訊時代來臨及增加本雜誌內容的廣泛傳播達到藝文推廣之宏效,本雜誌刻正進行藝術網路之建構,以期能結合現代科技,服務更多的讀者。 同時為兼顧在本刊投稿作者之權利,免生著作權之糾紛,本刊特此宣達:即刻起,凡受本刊邀稿,或於本刊投稿經採用者,本刊除將文稿刊登於本雜誌(含 電子雜誌),著作人並同意本刊將文稿內容透過網路廣為傳播,著作人如有不同意見者,應先聲明或保留。 ● 本刊為提供中國藝術文物資訊之交流平台。本刊刊載之拍賣、古玩城、博覽會、商家展覽等市場相關報導,以及商家和拍賣公司於本刊刊登之廣告內容, 均不負辨偽鑑真之責。 ●


新聞

形表影附 「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開幕記者會 文.攝影︱闕宇彤

今年適逢張大千120歲誕辰,國立故宮博物院趕在大千 逝世紀念日(4月2日)前,舉辦「巨匠的剪影—張大千 120歲紀念大展」開幕記者會。故宮院長吳密察、文化 部次長蕭宗煌、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大千長女張心 瑞、六子張心澄、七女張心聲與女婿席伯倫,以及海內 外的大千家屬皆齊聚故宮,懷念這位建基於傳統,卻勇 於突破,將中國水墨帶往歐美藝壇,遊遍歐西南北美又 總不忘臺灣的藝壇宗師──張大千。 在開幕典禮上吳密察和廖新田紛紛述及兩院館與大千的淵

第一排由左至右依序是故宮書畫處處長劉芳如、主任秘書卓琇琴、史博館館長廖新 田、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故宮院長吳密察、張大千家屬張心瑞、張心澄、張心聲。第二 排由左至右依序是書畫處助理研究員劉宇珍、方令光及科長何炎泉。

源。就故宮方面,大千不但於1960年代就捐贈62幅臨摹敦 煌的作品;在大千過世後,家屬亦捐贈其住所「摩耶精

次參與記者會,不但為吳密察獻上遲來的祝福,更希望大

舍」,成立張大千紀念館;1996年,遺孀徐雯波更將出自

家能藉此機會檢證史博的寄存作品皆安然無恙。

大千、臺靜農、陳巨來、王壯為等手筆的平居用印140方 贈予故宮。吳密察提到再也沒有畫家像大千一樣,與故 宮有這麼深的淵源。此展亦是吳密察上任後第一個展覽、 大千120週年度最早的大展,他期盼是個好采頭,也成為 全球其他博物館的引玉之磚。史博館方面,廖新田則笑稱 大千可謂是史博館的「最強吸票機」!不但曾經榮登館刊 《歷史文物》封面19次,1968年的「張大千近作展」更是 四度延展,歷時35日的展覽,創造了25萬的參觀人次。文 化部次長蕭宗煌在高美館館長任內也舉辦過「荒漠傳奇. 璀璨再現—敦煌藝術大展」,展出大千敦煌時期作品,此

記者會上,大千長女張心瑞年屆92歲,在致詞時難掩激 動,緬懷過去投身父親門下,大風堂弟子的歲月。本次展 出高逾300公分的〈墨荷四聯屏〉,成畫當時即是由心瑞 鞠躬捧硯,隨侍完成的巨作。心瑞提到父親對她影響最深 的,不是藝事,而是身為大師卻永遠謙卑、敢於突破自我 的精神。七女張心聲則操著四川口音,一下子把時空拉回 1981年,父親80歲,她與父親在摩耶精舍的時光。受業於 高居翰門下的她,當時白天在故宮工作,下午便會到旁邊 的摩耶精舍,與父親一同共享油蔥麵,看父親與友人大擺 龍門陣。她猶記得一次父親一邊侃侃而談,一邊將墨汁抖 落於畫紙,當時眾人皆為大千捏了一把冷汗,然而大千卻 成胸在竹,大筆一揮,成就完美的畫面。 現場書畫處處長劉芳如向大家提點了本次展覽重點和分區 規劃,約以大千一生畫藝發展為梗概,分成大千師友、摹 古、敦煌、潑墨潑彩、自畫像、臺灣主題和巨幅作品,涵 蓋大千一生創作之轉折。本次「巨匠的剪影」不但勾勒出 大千一生藝事的輪廓,故宮更透過院藏古書畫元倪瓚〈松 林亭子〉和大千作品之對照,及諸摹古作品展現了自大千

故宮正館202展出張大千的巨幅作品,中為史博館寄存之〈墨荷四聯屏〉。

66

2019.5

手眼所映照出的各時期、各個巨匠們的歷史風華。


藝文

藝訊 2 0 1 9 板塊

家畫廊,三樓將作為教育學習場所,四樓

飾、張著大嘴

是文創餐廳,五樓以館藏唐三彩命名為三

的青銅臥虎則

彩廳。

有兩條尾巴, 背上站著一隻

目前史博館本館閉館期間「修館不休館,

嬌小的鳥兒,

服務不打烊」,於臺灣各地都有合作展

模樣很萌。側

出,如於郵政博物館的「錢世金生─鈔幣

身蹲坐的〈玉

暨郵票特展」,於高雄小港機場國內線候

羽人佩飾〉雕

機室文化藝廊的「天雨飛花─國立歷史博

刻線條流暢,

物館館藏吳讓農陶藝作品展」等,史博館 轉型成無牆的博物館,作為文化櫥窗,持 續為民眾服務。(整理

編輯部)

羽人有著鳥

商代〈側身玉羽人佩飾〉。

喙般的嘴,可見商代信仰中的神仙模樣。 吉安亦是宋元時期吉州窯所在地,吉州窯

01

國立歷史博物館整修 工程動土 無牆美術館,2021年完工

02

以黑釉陶瓷聞名,並流行碗內帶有木葉紋

從神人到今人

或剪紙紋樣,本展中可見產生玳瑁斑紋的

望郡吉安歷史文物展

〈黑釉連托盞〉。南朝的〈青瓷連托燭 臺〉,釉色溫潤典雅,造形簡潔,可以想 見燭火搖曳時的浪漫景象。(文.圖│李

4月9日,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了第一期修

如珊)

復及再利用工程的動土典禮,除了修復歷

03

史建築物,也將把外圍的鐵欄杆拆除。史 博館自去年起閉館進行三年整建,所有工 程預計在2021年完工,以嶄新的面貌繼續 服務民眾。 動土典禮由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帶領進行儀 式,他表示,史博館老建築大整修,除了 將典藏庫房提升、展示空間擴大,也將在 中和興建一個七層樓的典藏庫房,預計 2022年完工。還將進行空間解嚴,將史 博館外圍的鐵欄杆拆除,希望從臺博館、 楊英風美術館、到整個南海學園,改造成 首都的博物館藍帶。史博館館長廖新田表 示,未來的空間包括地上五樓、地下一樓 的建築,希望每層樓都蘊含臺灣的故事, 例如一樓主館場的大千廳,主要是因為館 藏有227件張大千的精彩作品,二樓是國

聞法先聲 佛陀.中國─甘肅省博 物館藏早期佛教文物展

甘肅省位於通往西域的咽喉地帶,此處除 商代〈伏鳥雙尾銅臥虎〉。

了形成供中西商品流通的絲綢之路,亦

吉安位於江西省南部,古稱廬陵,由秦始 是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的要道樞紐,早期 皇置廬陵縣,古往今來都是歷史重地,留 印度、西域高僧多經此路來華傳布佛法, 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中國首都博物館現 甘肅聞佛法之先聲,留有不少早期佛教遺 正展出「望郡吉安」,匯集280件(套) 存,為佛教傳播與發展的珍貴史料。甘肅 文物展品,展示吉安的歷史文化,其中半 省博物館藏早期佛教文物現正於蘇州博物 數以上皆是一級展品,可謂精品盡出。本 館展出,展覽分為佛的形象、佛的銘記、 展分為南國厚土、匯通南北、窯變千年等 佛的言教、佛陀.中國四部分,遴選35件 部分,包含青銅器、玉器、陶瓷、屏風等 早期佛教文物,展示中國早期佛教發展之 各式文物,展期至6月23日止。 江西省的大洋洲程家遺址,一處墓葬出土 了接近1400件商代文物,數量相當驚人, 其中青銅器高達475件,玉器則有754件, 還有100餘件陶器,包括禮器、樂器、兵

歷程,並加入七件當代佛像藝術家李真的 「佛陀.中國」系列作品,對比佛教在早 期傳入中國之時與融入中國生活2000年後 的樣貌,展期至 5月26日止。

器等種類。本次展出之青銅器有〈雙面神 發源於印度的佛 人青銅頭像〉、〈伏鳥雙尾銅臥虎〉等精 教如今已遍布世 彩文物,神人頭像杏眼圓睜、呲牙咧嘴, 界 , 深 入 現 代 有著蒜頭鼻、尖尖的耳朵和兩隻彎角,不 生 活 , 公 元 1 世 知在祭祀儀式中扮演著什麼角色;滿身紋 紀佛教初入中國 動土典禮現場。

74

2019.5

北魏〈石雕彩繪釋迦多寶佛像〉。


之時,隨之引 入佛教美術, 爾後佛教漸漸

04

本土化,佛教 文物於中國歷

織就日本美學的名品 大公開

潢,金碧輝煌、雄偉富麗的障壁畫風,成

從雪舟、永德到光琳、 北齋

獅子圖屏風〉中右獅為狩野永德所繪,左

為武家繪畫美學的代表。本次展出之〈唐 獅則是他的曾孫狩野常信補繪,隔代祖孫 合作,彌足珍貴。〈檜圖屏風〉原為豐臣

代發展出不同

的風格樣貌, 將軍御用畫師狩野永德的兩件屏風代表作 秀吉御殿的障壁畫之一,現改裝為屏風, 佛、菩薩的形 〈唐獅子圖屏風〉和〈檜圖屏風〉,近日 如大蛇奔逐般的枝幹動勢,表現出武家的 象亦隨時代而 同時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這是一項以 懾人氣勢,為狩野永德的晚年佳作。藤原 遞嬗。本展展 守護傳承日本之美的專題展覽之一,以東 定家的《更級日記》則是平安時代政治世 出之北魏〈彩 博和日本文化廳所藏文物為主,並得專門 家菅原家的女流所寫,長達40年的日記是 繪 石 雕 釋 迦 管理近代皇室文物的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 了解11世紀日本女子生活面貌的珍貴史 佛像。

多寶佛座像〉 藏館之協力,展出日本皇室至寶,以國寶 料,並展現了當時的日本書法之美。日本 和北魏〈兩尊 級的展品來呈現日本美學的登峰造極, 歷代美學的菁華,盡在此展中。(文.圖

彩繪影塑供養菩薩像〉,可見4到5世紀時 從雪舟、狩野永德到尾形光琳、葛飾北 │李如珊) 清瘦修長的佛形象,衣服上還留有紅色彩 齋,展出文物包括雪舟的水墨畫〈秋冬山

狩野永德〈唐獅子屏風〉,日本宮內廳藏。

繪,彌足珍貴。佛像是信徒投射信仰的對 水 圖 〉 、 藤 原 定 家 《 更 級 日 象,佛形的化現與信徒之間擁有最直接的 記 》 、 長 澤 蘆 雪 〈 花 鳥 游 魚 精神聯繫,鑽研佛像的當代藝術家李真, 圖 〉 等 等 , 大 師 夢 幻 名 品 齊 既能製作仿古的細膩佛像,亦以現代造形 聚,展期為5月3日至6月2日。 語彙創作出流線造形的極簡佛像,為身處 狩野永德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 當代的佛打造全新形象。(文.圖│李如 吉 的 御 用 畫 師 , 曾 負 責 安 土 珊)

05

城、大阪城、和將軍宅邸的裝

06

東南亞佛像藝術精華 亞洲協會美術館年度館藏精選展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於1956 收藏。這批來自東亞、

山,此間皇家寺廟創建於公元796年,823

D. Rockefeller III)創建,夫婦兩人曾多 雅山系的文物,時間跨

年由嵯峨天皇賜給弘法大師空海,空海

次造訪日本及南亞、東南亞等國,並收藏 越公元前11世紀到19世

曾入唐求法兩年,返國後以東寺為宣教總

不少中國、日本、印度等地的美術品,並 紀,成為亞洲協會的館 世認為藝術是理解亞洲的重要媒介,總部 位於紐約的亞洲協會舉辦過多次精彩的亞 洲藝術展覽,洛克菲勒三世夫婦往後亦將 其收藏捐贈亞洲協會。1963年,亨洛克 菲勒三世邀請克利夫蘭美術館館長李雪曼 (Sherman Lee)擔任亞洲協會的藝術 收藏顧問,由於當時中國與日本古代藝術 精品難尋且價格高抬,亞洲協會的收藏目 標轉向南亞、東南亞和喜馬拉雅藝術,於 15年間建立起全美最著名的亞洲藝術私人

國寶東寺—空海與佛像 曼荼羅

位於日本京都的東寺是密教真言宗的總本

年由美國商業大亨洛克菲勒三世(John 東南亞、南亞、喜馬拉

以陶瓷、雕塑等器物類為主。洛克菲勒三 藏核心。

密教寶物

佛像。

部,成為日本真言宗的開山祖師。東寺藏 有不少國寶級的密教文物,包括雕像、繪

2015年,前新加坡藝術博物館館長陳文輝 畫、書法、曼荼羅等,一套空海使用過的 接任亞洲協會美術館館長,每年定期舉辦 法器至今仍出現在法會上,據說是空海恩 館藏精選展。今年館藏精選展展出有中日 師惠果所授予,被視為來自唐朝的貴重靈 韓陶瓷、11世紀晚期至12世紀的印度神像 物。空海和其弟子自中國帶來不少法器、 石雕和銅像、16至17世紀的尼泊爾鎏金神 繪畫、工藝品等文物,寺藏密教寶物現正 像、8世紀的泰國神像、柬埔寨吳哥王朝巴 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展示空海所建立 戎風格的砂岩雕像等,可見優美的東南亞 的真言宗密教世界,以及寺藏珍貴的古美 及南亞佛教早期佛像藝術,以及佛教在該 術文物。 地區傳播的多樣面貌。本展展期自3月5日

曼荼羅是展現密教世界觀的特殊繪畫,以

至8月4日止。(文.圖│李如珊) ART&COLLECTION

75


專題 Special Report


新賞 文人寫字畫畫,順心順手的文房器具必不可少。這些案頭器 具絕非長物,有時更是文人見宇宙光華,神通先祖精神文 化的媒介。藉東洋陶磁美術館「文房四宝特別展」筆、墨、 紙、硯的主題發想,本次特別從近代琢硯大師陳端友、墨硯 藏家、特製紙筆愛好者張大千,創作者、藏家及使用者的多 方視野,讓大家全方位感受文房器具的各種面貌。


專題 Special Report

文房四寶─ 追求清靜安閑的時光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特別展 文.圖∣重富滋子(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學藝員)

隨著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現今的我們愈來愈少用 手書寫文字。數十年前當我剛開始從事美術館工作時, 記得我座位的桌上就有個硯臺盒。這份需要使用筆的工 作,對於寫字不好看的我來說是非常吃力的,但當時的 上司對於重大時刻的重要信件,都是一張張信紙振筆疾 書。在現在這個可輕鬆排版的社會中,看到親筆手寫或 署名的信件,反而令人有種鬆口氣的感覺。即便不是親 自面對面,手寫文字或多或少讓我們感受到書寫者的人 性及溫度吧。人們寫信時一邊想著對方外,不只是信 紙、便箋,隨著使用的筆或紙來挑選墨水顏色,有時甚 至會為了調整心緒而特別選擇書寫空間,為了無誤而謹 慎書寫。不論是在多狹窄的空間,寫字或寫信的當下, 那裡就是這個人的書房,這人所寫出來的東西,如實呈 現了這個人的美學觀及教養等。這種感覺在中國數千年

翻譯∣王怡文

關於文人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都會認為文人就是從事書畫或文藝 的人吧。在古代中國,政治職位上分為文科及武科,可 以說從事文科的人便是文人,從事武科的人便是武人。多 數的高級官員都是文人,包含皇帝也是。另外,文人也不 只空有身分,為了治國,他們從小便勤勉鑽研,不只身具 學術、藝術兩方面的紮實教養,甚至對於國家內部的治山 治水等知識都有深刻涉略。研讀大量的書籍,進而前往各 地,累積各式經驗,將此作為參與國事的基礎。正可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便是文人的其中一種樣貌。此 外,為了約束人民而要求其人德,理想的文人就是「擁有 文德之人」。這些人在處理繁雜事務之餘,待在書房中, 被那些因為其教養、美學觀而被挑中的文房用具環繞著, 能夠在此度過清閑時分,正是人生無與倫比的樂事。

來的長久歲月間被持續培養著,至今也仍存在於我們內 心深處。先人們打造起的文房精神世界,到了今日仍綿

文房四寶

延流傳。 文房用具從人們開始使用筆書寫文字或記號起便一同出現

80

本次展覽以明清文房中重要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了。唐代將書齋這樣一個讀書的空間稱為文房,在文房

及其他文房用具等為中心,共展出約150件。包含初次

中具備了一些重要用具,舉例來說,即有「文房四寶」的

公開展示的文物在內的這些作品,說是中國文人愛用文

筆、墨、紙、硯。自古大家就已知道文房四寶各自的存

房具的經典代表也不為過。

在,唐代開始著重筆的裝飾,同一時間河北易水的製墨,

2019.5


〈大阪東洋陶瓷館「文房四寶」展〉

房 四寶 新賞

特別展「文房四寶─追求清靜安閑的時光」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2019/4/6∼6/30

端溪石的開採也逐步進行,富有裝飾的紙跟著流行起 來。除此之外,歐陽詢(557∼641)、褚遂良(596∼ 641)、顏真卿(709∼785)等書法大家輩出,此一現 象和文房用品的發達或許大大有關。現在日本正倉院中 保存有唐代的筆、墨、紙、硯,從中可見到其高度的藝 術性。 說到文房四寶,南唐就相當值得一提。南唐為五代十國 的「十國」中號稱是最強大的國家,但其實國祚僅不到 40年。在此之中南唐的文房用品,可列舉出如被賜予李 氏皇姓、身為墨務官活耀的李廷珪所製的墨、於歙州設

明代初期〈剔犀具利紋筆〉 總長25.2公分

置硯務官的南唐官硯以及宣紙源頭的澄心堂紙等。這些 墨、硯、紙因是絕世真品而被珍愛之,當中唐代又特 別將硯臺視之為鑑賞對象,因而從南唐官硯起,無數

筆桿粗,紅、黃、黑三色剔犀,裝飾具

文人便愛好硯臺,到宋代即可見到如歐陽脩(1007∼

利紋飾。在筆帽、筆管部分,具利紋以

1072)、蔡襄(1012∼1067)、蘇軾(蘇東坡,1038∼

同樣的模式不斷重複,但在筆管下方出

1101)等愛硯的著名文人。就像這樣,南唐文化扮演著

現延展變化。筆管中央部分略有凹陷,

重要的角色,對於往後文房用具發展起了很大的影響

方便持握,雕刻力道之深,保留了些許

力。造就此一現象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河北地區戰火

元代風格。

不斷,多數文人如墨匠李廷珪便逃往南方的安徽省。此 外,皇帝自身對於多數藝術家的保護獎勵,花鳥名家徐 熙等文人便因著較高水準文化而自豪。歙州的硯與墨、

ART&COLLECTION

81


專題 Special Report

延續最後的輝煌 20世紀前期中國知名藏墨家 文.圖│林歡(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圖1 清乾隆〈御製月令七十二候元鳥歸墨〉。

中國舊時歷代文人多有藏墨之好。 墨之好。

後代對藏品不感興趣,其藏品遂多散 後代對

在20世紀初,一批舊式文人趕上了 人趕上了

失。這也是引發日後許多藏墨家紛紛 失。這

傳統筆墨日益邊緣化之前的最後 的最後

將藏墨捐獻給博物館的一個重要因 將藏

輝煌。我們通過他們的實

素。另一位以藏墨著稱的人士還 素

踐與學術積累活動,可以

有天津紗廠老闆勞篤文。勞氏在

瞭解當時文人收藏徽墨的一 一 個基本概況。

業餘時間曾編著手稿本《還硯齋墨 業餘 錄》,載有其藏墨400餘錠,記載較 錄》 為詳細。勞氏去世後,有部分墨品轉 為詳

知名藏家 袁勵准(1876∼1935)字玨生,號中舟, 生,號中舟, 墨家。他曾編有《中舟藏 是20世紀初比較知名的藏墨家。他曾編有《中舟藏

歸為周紹良收藏。除了以上幾位墨家 歸為周 及其墨譜,山東濰縣郭恩嘉著有《知白齋 及其墨譜 墨譜》,加上魏公孟的《塵麝簃辛墨錄》等,都是民 墨譜》,加上魏公孟的

墨錄》三卷,內有不少明清名家名品以及部分乾隆御 清名家名品以及部分乾隆御

國時期較為知名的墨譜。

墨。例如乾隆〈「御製月令七十二候」墨〉(圖1)便

葉恭綽(1882∼1968)、張 伯(1885∼1969)、張子高

是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的一套集錦墨,世所罕見。不

(1886∼1976)、尹潤生(1908∼1982)這四位學者同樣

過袁氏的藏墨多來自盛昱藏墨。盛昱(1850∼1899),

對於民族瑰寶充滿了深厚的感情。早在年輕時代,他們

字伯曦,號意園。他曾著有《郁華閣藏墨簿》記載其

就大量收購古墨,因而被業內稱為「(近代)四大藏墨

所藏明墨50餘錠,其中以邵格之墨(圖2)較為出眾。

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們將幾十年來精心聚

而盛氏之墨有一些則是來源於清咸豐年間一位名叫 景劍泉的藏墨家。

藏的數千方古墨全部捐贈或低價售予北京故宮博 物院。不僅如此,他們還

袁中舟之後有一位名叫壽石工的

在1950年代合編過一

藏墨家。壽氏(1885∼1950)的

部《四家藏墨圖

藏墨著作主要有《墨史》、《重

錄》,收錄有

玄瑣記》、《玄尚精廬墨錄》

明代徽墨精品

等。其精品最值得稱道者有乾隆

80餘笏。2006

御墨以及清初曹素功等名家墨

年由上海書店

(圖3)。壽石工在去世後,因其

出版社重新出 版。全書為學術

左圖2 明〈邵格之監製禹碑釋文墨〉。 中圖3 清〈曹素功雲崖氏造八寶龍香劑墨〉。 右圖4 明〈方于魯製文彩雙鴛鴦墨〉。

86

2019.5


房 四寶 新賞

圖5 民國〈胡開文老墨廠製地球式墨〉。

成果彙編集,既是包括這「四大

20世紀前期在中國較為出名

藏家」關於自己珍藏明代徽墨精

的藏墨愛好者還有天津的楊

品的情況簡介,又是他們對於徽

石先、蘇州的何澄,北京的

墨、徽州製墨史、徽州社會經濟

蕭龍友、溫德潤以及畫家于

發展史等方面研究的階段性學

非闇(1889∼1959)等,

術成果總結。全部拓片由馬叔雍

皆藏有古墨上百錠。例如南

拓製。圖錄拓片在前,墨品的簡

開大學教授楊石先(1897∼

介與學術考證在後。其中葉氏本

1985)曾捐給天津市文化局

為民國時期的政治活動家和當時

明清墨品12匣:據說有明宣

著名的美術活動家。張 伯原本

德〈龍香御墨〉、明嘉靖

為銀行家,他對於徽墨,無論

〈汪中山經之墨〉、明萬歷

時間遠近,收藏頗豐(圖4)。

〈程君房百子圖墨〉等。這

張子高本為清華大學化學教授,他在早年間著有一批關於

些墨現存於天津藝術博物館。實業家何澄的藏墨也很豐

藏墨的手稿,在2014年輯為《清墨圖錄》由故宮出版社出

富,已經全部被其後代捐給了蘇州博物館,使得蘇州博

版(圖5)。1950年代,尹潤生曾受文化部之邀,奉命整

物館的文具收藏檔次得到顯著提高。其中最佳者當屬明

理故宮博物院墨藏(圖6)。其著作則有《墨林史話》、

〈程公瑜「世掌絲綸」墨〉、清〈葉靖公「青雲路」

《墨苑鑑藏錄》等,分別由文物出版社和故宮出版社出

墨〉、清〈程鳳池「千秋光」墨〉、清〈曹素功「嵩呼

版。

萬歲」墨〉等。蕭龍友在民國時期為京城四大名醫之

周紹良(1917∼2005)為著名紅學家、敦煌 學家、佛學家、文史學家,清墨收藏者。他 不僅收藏徽墨,而且對於清代製墨史、清代 徽州墨工

商史研究頗深,先後著有《清

代名墨叢談》、《清墨談叢》、《蓄墨小 言》、《曹素功製墨世家》等專業書籍。文 圖7 清雍正〈嵩呼萬歲墨〉。

革前後,周氏曾數次向故宮博物院捐贈和低 價出售所藏清墨(圖7),其中尤以1966年9 月捐獻的1000件為佳。

圖6 清〈和素綸閣墨〉。

ART&COLLECTION

87


專題 Special Report

千萬毛中揀一毫 從張大千山馬、牛耳毫筆略 論毫料的冒名頂替 文|何炎泉(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研究員)

非是希望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毛筆,在各地的毛筆莊訂製 不少毛筆,其中又以在日本訂製的山馬毫筆與費心收集牛 耳毫的「藝壇主盟筆」(圖1)最為人著稱。國立故宮博 物院於今年4月1日至6月25日隆重推出「巨匠的剪影─張 大千120歲紀念大展」中,展出〈集黃山谷辛稼軒聯軸〉 (圖2)就見證了張大千如何使用山馬毫筆揮灑出這件精 彩的書法作品。本文雖然嘗試澄清一些大千與毛筆的相關 問題,但也發現新的混淆,類似的誤解在古代也層出不 窮,已經成為書寫文化史上的一大特色。

近代張大千——山馬與黃牛 「身健在且加餐把酒再三囑,人已老歡猶昨為壽百千 春。」為張大千目前所見最大的一幅對聯,書於1945年, 款:「乙酉新秋,集山谷〈鷓鴣天〉、惜香〈好事近〉、 稼軒〈滿江紅〉、珠玉〈少年游〉書於大風堂下,蜀郡張 大千爰,試山馬豪筆。」上下聯左右兩側題:「此爰年 四十有七歲,時在金牛壩所書,傾有香港友人得自大陸難 民,攜來臺北,為岳軍大兄激賞,因以拙筆墨荷易得之, 時七十二年癸亥上元,謹題以獻吾兄,用代春酒之壽,並 請哂正,大千弟爰。」可知此作數十年後從香港來到臺 圖1 張大千費心收集牛耳毫製成的「藝壇主盟」毛筆。圖 本刊資料室。

傳統書畫創作中,毛筆無疑是最主要的工具,而且形制 在數千年前就固定為圓錐狀,一直到今日都未曾改變 過。發展過程中雖然也有些許調整,大致上都還是維持

102

北,受到張群所激賞,故而大千以墨荷換回此作贈之,後 由張群兒子張繼正捐贈給國立故宮博物院。此聯大千自云 以「山馬豪筆」所書,線條特別雄強與挺勁,其用筆更是 具有大刀闊斧的氣勢,展現蒼秀奇偉的氣勢。

某種一致性,這種特性讓古今書畫家彼此可以相互連結

在臺灣書畫界,山馬毫筆較少用來書寫書法,大多運用於

與共鳴。大部分藝術家還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比較在

繪畫中,尤其是畫坡石、樹幹這類需要表現蒼勁、殘破與

乎的是最終的品質,真正深入理解材料與工序的可說是

老辣的效果,屬於比較硬挺的毛筆。雖然美其名為山馬毫

少之又少。論及對毛筆的熟悉度,張大千肯定是近現代

筆,據說多數是使用石獾的毛料來製作,早期也有使用麝

書畫家中的佼佼者,跑遍各地尋求毛料與筆工,目的無

香貓毫代替。事實上,在古今製筆工藝中這種「掛羊頭賣

2019.5


房 四寶 新賞

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9/4/1∼6/25

狗肉」的狀況可說比比皆是,例如著名的狼毫筆,就不 是顧名思義的狼,而是黃鼠狼尾毫。 大千早年講究傳統筆法之畫作對於工具的要求相當嚴 苛,因此對於毛筆勢必下過一番工夫。他一開始在大陸 某些知名筆莊訂製毛筆,例如上海楊振華,其所製筆尖 圓銳齊,面面俱到,故每次訂製都是大中小各500支。 遊歷海外以後,開始在日本的玉川堂、喜屋和高誠堂幾 家訂製,據說他最鍾愛的是玉川堂的山馬筆,筆毫採取 生長在日本東北岩手、長野、九州的山馬尾毛,極富彈 力,因量少而特別珍貴。大千曾以「大風堂選毫」為名 訂製過一批精良的毛筆,並書寫「銳齊健圓」(圖3) 與「得心應手」(圖4)兩幅作品贈與玉川堂。 眾多的大千毛筆中又以牛耳毫製成的「藝壇主盟」筆最 為著名。據謝家孝採訪實錄的《張大千的世界》所記 載,大千1963或1964年在倫敦聽到朋友告知一種珍貴的 貂毫水彩筆,發現毫料相當不錯,便萌生蒐購這種毫料 到日本訂製毛筆的想法。經過一番探聽後,發現並非名 貴的貂毛,而是來自英國某地黃牛耳朵內的毫毛。由於 毫毛相當有限,據英國人說法,需要2500頭才能採集到 一磅的的牛耳毫,因此也相當珍貴。 瞭解整個來龍去脈之後,此時旅居巴西的大千開始尋求 牛耳毫料的工作,後來委託其好友兼鄰居的蔡昌鸞協助 牧場從牛耳中取毫,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取得1磅。因此 傳聞中從英國採集牛耳毫的說法可能有誤,推測應該是 把謝家孝書中的兩段引用張大千的文字綜合起來,不過 作者本人並未明確指出此事。

圖2 張大千〈集黃山谷辛稼軒聯軸〉,國立故宮 博物院藏。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ART&COLLECTION

103


特寫

內憂與外患交迫, 傳統書畫教育處境艱難 (下)

專訪文化大學美術學系 主任洪昌穀 文、攝影︱鄭又嘉

古代傳統文化重感通體會 談起傳統藝術的表現就必須探討傳統藝術的根源,這個根源 就是基於傳統教化中全人格的培養,洪昌穀指出:「中國 古代文化中有個感通(Correspondence)的概念,主張的是 『技進於道』,所謂全人格的培養的次第順序就是,志於 道,據於德,依於仁,最後才游於藝,所以『游於藝』的基 礎是建立在『志於道』之上,因此對藝術工作者而言,理解 什麼是『道』是很重要的。雖然在傳統藝術中我們對於書 道、畫道、茶道、花道等詞彙都耳熟能詳,可是大部分的人 對於『道』所指涉的實質意義還是覺得不容易說得清楚,其 實《周易.說卦傳》說得很明白,道分三個層次,『立天之 道,陰與陽;立地之道,柔與剛;立人之道,仁與義』; 天、地、人建構出一個樸素宇宙的基本模型,不僅有時間概 念也有空間概念。現在很多人談道,如剛才所說的茶道、書 道、畫道,但卻說不出來什麼是道,欠缺對道的內涵、理 則、本質的理解,便往往掌握不到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當 然也不是說我所講的就多麼核心,而是我覺得要談論傳統藝 術如果對道欠缺理解,便很容易流於只耽溺在傳統的形式裡 打轉,傳統形式符號的再利用雖然也會產生思古幽情的小趣 味,但若想要在傳統藝術中進一步跨領域的感通時,便顯得 有些力不從心。」 「傳統書畫講求道器一體、藝與道合,只不過現在的道已經 是偏向西化的外道了,不是漢文化傳統的道。在此我提供一 點點新的看法,當然不是為現在傳統書畫缺少古典的文化情 懷來解套。我常覺得歷史的發展,會濃縮成一種文化的現 象,而這個文化的現象又會回頭來豐富歷史的內容,所以當 它的面貌愈廣的時候,事實上是愈好的。所以呢,我們經歷 了唐朝、五代、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民國,都 已經走到現在了,是不是現在要有我們自己這個時代的面 貌,值得嚴肅思考,如果我們想薪火相傳,賡續傳統,卻一 直只在強調清朝、明朝、元朝還是宋朝的傳統,沒有說出自 己時代的話語,也許一兩百年過去,後人在回顧這個大歷史 的時候,會覺得我們對自身所處的時代交了白卷,因為每個 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面對傳統除了延續更要發展,所 以我們這個時代也不能一直沉浸於過往的美好而去複製過 往而已。」 文化大學美術學系主任洪昌穀。

116 116 11

2019.5 201 20 22019 0199.5


東西文化再次消長的可能 面對華夏文化有可能隨著整個亞洲政經勢力抬頭、中國強勢崛 起而再次復興的可能,東西方文化的消長可能又會改變,洪昌 榖認為:「我相信有極大可能性會發生,只是時間多久的問 題,要三五百年還是三五十年就到位,這個不容易評估,許多

文化,不是說不可能,只不過難度實在很高很高。但如果不 談主導而是影響,那麼中國文化越來越影響全球是無庸置疑 的,而且是個現在進行式。」

淺碟型文化難有主體性

學者認為在萬曆十五年(1587)以前,漢文化的技術能力,或

洪昌穀認為如果要保持優良傳統與古典的審美感知,關鍵在

者說文化張力、經濟實力,基本上比現在的歐洲還要好;可

教育,營造出合適的環境、氛圍、語境,他以日本為例:

是萬曆十五年之後慢慢失去了優勢,因為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以

「日本能將傳統文化保持得不錯是因為有文化的自信,文化

前,中國就已經在海上遠航了,鄭和的艦隊最遠曾到非洲東部

自信不單只是來自於有錢而已,還需有強大的企圖心與綜合

的麻林、木骨都束,靠近今日肯亞,已經影響到那邊去了,可

國力,他們在20世紀初期以一個遠東蕞爾小國竟然能在日俄

是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從海洋退回到陸地,而歐洲人從伊比利

戰爭打敗了歐亞強權沙俄,造成全世界譁然就可以看出。日

半島西邊的葡萄牙走出來到海上了,這一進一退之間,慢慢的

本喜歡追求卓越,而且會把傳統藝術融入生活裡面,因此不

世界局勢就改變了。用大歷史的觀點來看,漢文化或說古代中

論是插花、書法還是茶道,都被日本人視為是生活中要培養

國強盛太久了,領先者的寶座讓西方坐個幾百年不為過啊,大

的基本能力,即使沒有實作的能力起碼也要有欣賞的能力。

不了讓西方坐個四、五百年,上溯四、五百年到明朝那個時

去日本觀光旅遊隨處可見的招牌、提袋、包裝仍然常見書

代,西方文藝復興差不多就是明朝的時代。長久以來世界局勢

法文字,不像我們臺灣多已改用電腦打字,日本人的名片拿

就有競合,東西方文化也會彼此消長,只是未來這樣消長速度

出來,很多還是手寫書法印刷的。這種情況令人感嘆,如同

是不是會更快就不易論斷了。」

《菜根譚》講的,『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日本很清楚他們要什麼,要保留什麼,今日要說臺灣是保留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我們曾經領先那麼 久,說句玩笑;現在換西方領先一下也算是一種歷史的平衡 吧!至於未來是不是會換中國強勢回歸, 就目前客觀發展的 勢頭來看是非常可能的,但確切時間我無法明確下斷語。只 是話說回來,如果再進一步仔細思考,這個難度會很高,過

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區,恐怕很多人無法認同,因為臺灣是一 個海島性的文化體質的地方,荷蘭人來一下、西班牙人來一 下,日本人又來一下,之後國民政府播遷來臺,這塊土地上 有太多政權或者國家進出,因此很難形塑出一個鮮明的文化 主體性。」

去容易被取代是因為古代各個文化區域多是各自發展,即使 有接觸也多屬於間接連結,像我們跟歐洲文化的接觸是透過

「臺灣文化是淺碟型的文化,根基不深,要產生強而有力的

沙漠地區游牧民族的商隊去接觸的,可是現在世界已經串連

文化認同就很難。文化需要積累,少說要百年吧,可是自

成一起了,經由空運、海運、網路已經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

1949以來我們才幾十年就又產生族群與文化認同的問題了,

重新定義了,虛擬的數位平臺消融了實體的邊界,全球化建

十大建設進行的時候,那是1970年代的事情,1980年代開始

構起文化的複合樣式,今天發生的在地新聞都可以立刻傳出

陸續解除報禁、黨禁,文化的包容與沉澱還沒有長久的時間

去到全世界的情況下,一人一把號,各吹各個調,難有萬國

積累。雖然我不認同,卻有許多人常說美國沒有文化,因

朝宗了。我認為中國要變成一個主導全球的力量,難度會比

為美國從英國獨立出來到現在才200多年,所以文化積累尚

古代還要高非常多。除了以歐美為首的地緣政治『大博弈』

淺,厚度不夠。西方文化為什麼那麼厚實?很簡單,因為他

會一定程度打壓中國的擴張之外,之前說過了,現在所使用

們文化的根源都在希臘羅馬,不管是西班牙、法國、義大

及應用的東西大多已經西方化了,AI、通訊、醫學、物理、

利、荷蘭、比利時、德國,即使政治社會形態上不盡相同,

化學、建築……等,從學理到應用都是沿用西方的,看看我

他們的文化核心最後都會溯源到希臘、羅馬,一下子馬上承

們依賴的手機,主要兩大系統ios、android通通是西方的,現

接二千多年的希臘羅馬,文化當然非常深厚。反觀目前臺灣

在包括藥學、光電、金融模式等等生活各層面所有可以想到

沒有這種共識啊,我們的母體文化是甚麼?這是是吵架也不

的大多學習自歐美,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日後由中國引領世界

會有答案的問題。舉個例子:韓國、日本、中國、印度、越

ART&COLLECTION

117


話題

法身無像.因感故形 博物館展覽廳入口陳設。

香港慈山寺 佛教藝術博物館開幕 文.圖|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蓊蔚的八仙嶺群峰下,早晨清新的空氣仍帶著些許 涼意,平時清幽的寺院,難得忙碌了起來,四處充 滿著人聲與期待的氛圍,這是慶祝香港慈山寺開光 典禮與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開幕啟用的日子。在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李嘉誠基金會主席李 嘉誠、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與慈山寺住持洞鈜大 和尚等主禮嘉賓的主持之下,共同為慈山寺佛教藝 術博物館揭牌啟用,代表著香港唯一一間專注於佛 教藝術的博物館及研究基地的誕生,也象徵著自2015 年落成開放的慈山寺邁入了嶄新的里程碑,為香港 帶來更多心靈與知性修養的文化藝術空間。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 物館啟用儀式。

120

2019.5


而且李嘉誠創建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的想法,也 正是在這一個階段就已經開始醞釀,殷切期許能將 藝術弘揚佛法的精神,落實在寺院的建設之中。因 此在大雄寶殿的後壁即奉有與敦煌研究院共同製 作,以高清數位技術重現的〈榆林窟經變圖〉三 鋪。往後隨著慈山寺的逐步發展,李嘉誠對於建設 博物館的意念益深,期盼透過構建佛教與藝術文化 相融合的互動平臺,能讓大眾欣賞到佛教藝術豐沛 的生命力,也同時對自我生命探覺尋悟,啟迪心中 正念,於是在2016年決定開展佛教藝術博物館的建 設工作。

◎建設過程 在博物館的籌備階段中,對於李嘉誠基金會與慈山 寺的工作同仁皆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作為一個全新 的項目計劃,所有軟硬體的建設都是從無到有,一 點一滴逐步累積。而且博物館的出色與否端看其藏 品的質量,但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在規劃之初其 實僅有少量藏品,充實館藏的工作於是成為其中艱 鉅的任務。為此慈山寺組建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團隊 一同參與,協助文物的徵集,確保一切展品流傳有 緒,並積極地自歐美、日本、臺灣與香港各地蒐藏 佛教藝術文物,其間的繁雜事務和奔波辛勞自然不 上 李嘉誠駐足欣賞北齊〈半跏思惟菩薩坐像〉。 下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在李嘉誠陪同下欣賞博物館的寫經。

言而喻,也幸賴多方的因緣具足,才能在短短的三 年之內順利完成初步典藏的積累。另外,為了解

成立緣起與過程

博物館的設計與規劃,也數次考察世界各地重要的 博物館,瞭解博物館硬體設施、保存文物環境等需

◎緣起

求,希望以高規格的標準維護文物的保存。所以在

慈山寺由李嘉誠基金會主席、長江集團創辦人李嘉誠發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之中,設有文物修護的空間

心興建,冀以「淨.慈.行」的精神,弘揚佛法哲思,

與各式監測系統,隨時掌握文物的存放情況。展櫃

推動慈善事業,並為大眾提供一處清淨道場。遂於2003

內部均設置微型溫濕度調控與監測裝置,並使用低

年起開始進行慈山寺的興建計畫,歷經十餘年的努力,

反射玻璃,降低整片玻璃的反光效果,讓大眾能夠

終於在2015年圓滿完成。

更清楚地欣賞展品,提升觀展體驗。

ART&COLLECTION

121


焦點

故宮的當務之急, 是User Friendly

2月13日在行政院證實之下,確定由國史館館長吳密察出

專訪故宮新任院長 吳密察

一時間,吳密察選擇謹慎其事,並未主動回應媒體的發問

採訪︱《典藏.古美術》團隊

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他與前任院長陳其南都曾任職行 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行政經驗豐富,臨時受命接任 院長一職,媒體對其好奇猜測不斷。在人事命令宣布的第 質疑。本次接受《典藏.古美術》團隊專訪,他除了說出 與故宮的緣分始末,亦首度以明確的時間表談述受任的當 務之急和未來施政計畫。

整理︱張筠、王怡文、闕宇彤

接任故宮院長的契機 吳密察,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及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為著名臺灣史學 者。他表示在臺大求學階段,故宮是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 角色:「我們歷史學者主要就是用圖書文獻處的資料。而 我是從1970年代開始使用故宮的資料,因為故宮檔案在那 時開始整理開放,而這些檔案對清代臺灣史的研究有很大 幫助。另外,當時故宮跟臺大歷史研究所有合作課程,為 了要訓練中國美術史的研究者,有如李霖燦老師等人到臺 大授課。後來很多的故宮研究者其實是臺大歷史研究所的 大授課。後來很多的故宮研究者 中國藝術史組畢業生。」

新任故宮院長吳密察。 攝影 藍玉琦。

1226 126 26

20 2019 2019.5 019.5 019


問起是什麼時間點決定接下院長職務,吳密察娓娓道來:

月19日,所以不能天馬行空地講理想。」在這短期的任職

「過年長假前,突然蘇貞昌院長辦公室那邊詢問是否有空

時間內,他表示已設想了短、中及長程的計畫。他的首要

談一下,他開門見山便問:『你來故宮好不好?』我一

短期目標,即是改變館內參觀動線,朝「User Friendly」

愣,他說我們現在缺故宮院長,你也正好有經驗,對文化

的方向改善。

行政和政府機關的工作運作也不是完全外行。我說要回去 思考一下,而過年期間又接到蘇院長辦公室的電話,要我

「大家都知道故宮的軟、硬體都已經漸不能乘載一年有

2月7日再過去一趟,那天蘇院長再問我可不可以接,我也

400萬至500萬人進場的需求,我覺得必須處理這個問題,

就答應了。」

短期之內可以做的就是改善動線。」儘管故宮為了應對人 潮已經做了很多改善,但吳密察認為這些改善措施並未被

談及接下院長一職,是否會覺得故宮和想像中有落差,他 笑道前面幾任院長都是學長,自己多少也知道故宮大概的 運作模式,和想像中沒有太不一樣,但和先前工作倒是大 相逕庭。「我以前服務的地方一年服務的人不超過千人, 絕大多數還是研究者,而故宮一年服務的人次是百萬人, 絕大多數都是一般觀眾,所以是很不同的經驗。」

短期目標I:User Friendly

統整。「以票務為例,有各類票種(普通票、國人票、學 生票、優待票、年票等),如果說今天是一對夫妻帶著一 個小孩、一位阿嬤一起來買票,四個人因為票種的不同、 可選擇性又多的情況下,買票可能要花上三分鐘,後面還 有一堆人在排隊。雖然故宮也導入購票機器,但第一次來 的人不會用,也是要花上一定的時間。」當改善沒有被妥 善統整,他認為不光是造成人力管理上的浪費、同時也是 浪費使用者的時間。

故宮院長多半會隨內閣總辭而離去,因此,到2020年總統 大選結束,無論政黨輪替與否,院長職務都會隨著內閣改

故宮需要改善動線,也和應付團體旅客有關。「第一次來

組而結束。吳密察強調:「我能夠保證的任期是到明年5

臺灣的外國觀光客,有75%的人都會來到故宮北院,其

故宮圖書文獻館。 攝影 張筠。

ART&COLLECTION A AR RT&C T&COL &C LECTI &C LECTION ON

127


焦點

百年收藏歷程, 再現風華 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 中國展廳重新開放 文│林逸欣 圖│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圖1 費城藝術博物館東入口。

經過十個月的整修重建,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見貿易物件如漆器、牙雕、絲綢與陶瓷,還出現琺瑯、木

Museum of Art)(圖1)的中國展廳已於日前對外開放。

雕、青銅、繪畫與玉器等,製作年代從古至今皆有包括,

在硬體設備方面,館方這次除了重新裝設高節能的LED燈

且一律公開販售。館方趁此良機購藏不少作品,奠定自身

光照明系統以提高視覺清晰度,也以蜂蜜色的橡木地板取

中國文物收藏的基礎與方針。

代舊有的塗漆混凝土,讓整間展廳增添些許溫暖柔和感。 至於展品陳設內容,在總策展人木下弘美的領導規劃下, 則以四大主題採行活潑生動的方式,陳述中國藝術千年以 來的發展歷史。透過豐富多樣的館藏精品,包括繪畫、造 像、陶器、瓷器、雕刻、金工、服飾、織品與家具和當代 創作等,策展團隊期冀能帶給觀眾一個嶄新的觀展氛圍與 文化視野。(圖2)

1877至1910年間,博物館從各方收藏人士的手中獲得大 批中國藝術品,當中多以陶瓷為重,可忠實反映當時西 方藏家的收藏興趣與美學偏好。例如1882年克萊兒.傑 瑟普.布盧姆菲爾德.穆爾.(Clare Jessup Bloomfield Moore,1824∼1899)為了紀念已故丈夫布盧姆菲爾德. 穆爾(Bloomfield H. Moore),向館方捐出超過300件的 陶瓷,種類以外銷瓷為大宗,也包含少數明清官窯。另

百餘年來的收藏歷程

一位焦點人物是法蘭西斯.威斯特.路易斯博士(Francis West Lewis,1825∼1902),他曾在1893年捐贈150件的陶

曾作為美國制憲會議與第一首府所在地的費城,從19世紀 初期以來便已接觸來自遙遠東方國度的百工事物,費城藝 術博物館即是最早有意識收藏中國文物的公立機構之一。 該單位前身原為「賓夕法尼亞博物館暨工業藝術學院」 (Pennsylvania Museum and School of Industrial Art),後 來於1934年改成今日名稱。始建於1876年,館方宗旨為能 在國內的教育和經濟領域中加強與推廣工業藝術。博物館 的首批核心藏品,是源自同年舉辦的萬國博覽會,此為慶 祝美國獨立百周年的紀念活動。當時中方參展作品除了常

132

2019.5

瓷予館方,後來其姊妹瑪麗.路易斯(Mary Lewis)也贈 予一批晚明至盛清時期的琺瑯作品。其他捐贈藏家還包括 愛德華.克拉克(Edward S. Clarke)、科妮莉亞.湯普森 (Cornelia Thompson)與莉迪亞.湯普森.莫里斯(Lydia Thompson Morris,1849∼1932)等人。當時博物館曾規劃 出兩個展廳來陳列這些中國工藝品,持續對外宣揚以吸引 民眾參觀。 進入到20世紀上半葉後,博物館不論從管理組織到典藏策


圖2 中國藝術展聽陳設。攝影 Joseph Hu。

圖5 北齊〈白色大理石佛教造像碑〉,1927年Stanley Griswold Flagg, Jr.捐贈,費城藝術博物館藏。

展,皆積極涉入中國領域。1917年知名學者暨考古學家蘭

有專業素養和前瞻遠見,相繼為館方收藏各類型的名品佳

登.華納(Langdon Warner,1881∼1955)成為館長,之

作,包括傳統建築廳室(圖3)、經書護套織物與皇家作

後在館內一手建立東方藝術(Eastern art)部門,開始以

坊藝品。

嚴肅態度與系統方式收藏中國文物。華納具有考古學的背 景訓練,曾親至中國和中亞等地探勘遺跡與執行田調,期 間為館方徵集到稀罕的出土古代珍品。他為人長袖善舞、 廣結善緣,亦替博物館結交許多重要的贊助者與收藏家。 立基於這些有利條件,費城藝術博物館遂逐漸成為美國地 區典藏中國文物的一流機構。之後館方聘任的數位東方 藝術策展人如赫拉斯.傑恩(Horace H. F. Jayne,1898∼ 1975)、卡爾.舒斯特(Carl Schuster,1904∼1969)與 珍.戈登.李(Jean Gordon Lee,1919∼1997),都具

圖3 文保人員修復明代傳統建築廳室,其為1929年Edward B. Robinette 捐贈。 攝影 Jason Wierzbicki。

亡後來世:墓葬與永生 新展廳中的第一陳列主題(圖4),是以墓葬與永生為討 論概念,著重館藏內精湛的高古出土文物與佛教藝術品, 藉以向觀眾說明中國古人的生死觀。在20世紀初期,館 方在首任館長華納的積極運作下,收藏了不少相關精品 佳作。例如一件製作於6世紀中期的北齊〈白色大理石佛 教造像碑〉 (圖5),原本舊藏於知名的中國藝術史家喜 龍仁(Osvald Siren,1879∼1966)手中,曾發表在其著

圖4 墓葬與永生主題展廳陳設。攝影 Joseph Hu。 ART&COLLECTION

133


展覽

在20世紀的那段流離動盪的大時代中,莊嚴甫自北京大學 哲學系畢業,進入「清室善後委員會」工作後,便結下 一生與故宮生死相守的緣分。無論是清宮清點文物、故宮 正式成立,爾後日本顯露侵略野心,故宮文物開始南遷、 抗戰興起繼而西遷,又於抗戰勝利後東歸復員南京;1948 年底國共內戰方熾,莊嚴又押運國寶跨海來臺,從臺中糖 廠、霧峰北溝、最終落腳於臺北外雙溪,無一不有莊氏參

故宮守藏吏,護 運國寶第一人

與的身影在其中。他也從協助清宮清點的事務員,到古物 館科員、科長、館長,最後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回 顧莊嚴的一生,他的歲月與經歷就是故宮一部播遷史。故

一 生 翰 墨 故 宮 情 —

宮得以躲避20世紀的多次戰爭,並且文物無恙,最終成為 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博物館,考究其因,都有賴於這一群生

莊 嚴 1 2 0 周 年 紀 念 展

死相隨、捨命護寶的老故宮人。 今年(2019)正值莊嚴120周年誕辰,在臺的四子莊靈、 四媳陳夏生與羲之堂合作,在國父紀念館舉辦「一生翰墨 故宮情」特展,除了多方的友朋故交門生的私人收藏,還 特意向故宮商借當年莊家四兄弟聯名捐贈莊嚴的相關經典 書畫作品,共分成「故宮半世紀」、「書道幽光」、「翰 墨知交情」、「湛藝莊門」等四大部分,期能得以完整呈 現莊嚴 一生在故宮服務、書法創作、藝友往來、莊氏一門 藝文等面貌。

136

2019.5

文│羅啟倫

圖│羲之堂、莊靈


〈國父館莊嚴展〉

故宮半世紀 對於故宮在臺灣,大家的印象往往都是士林外雙溪的山中 宮殿,然而故宮遷臺初期在霧峰北溝15年,以及更早期在 大陸階段因為躲避日寇而輾轉於西南川貴之間的歷史則少 為人知。莊嚴作為故宮文物西遷中第一批「南路」的負責 人,不僅押運故宮最為精華的80箱文物來往於貴州安順與 四川巴縣,同時也是1948年負責押運第一批文物渡海來臺 的負責人。因此,過往對於故宮如何遷來臺灣、文物如何 在戰火瀰漫下輾轉千里最後來到海峽另一端的島嶼,都十 分仰賴莊氏所著《山堂清話》,以及一同來臺的那志良為 故宮成立30年、40年、50年、70年而寫下一本又一本的故 宮青史,為談論故宮播遷史的掌故來源。 莊嚴作為故宮自成立以迄播遷來臺最關鍵的人物,往來人 事多半與故宮有關。在此次展覽中,展出不少莊嚴接待外 賓、學術研討,以及故宮長官同仁往來的的信札、書作或 繪畫等相互贈答的翰墨作品,如杭立武、蔣復璁、羅家 倫、王世杰、王雲五、錢穆、胡適等,都可更深入了解故 宮來臺初期的經營。尤其北溝階段,由於僻處霧峰鄉間, 所以來訪故宮之學者或是1951至1954年間前後四次的文物 點查(第一次乃為抽查)的專家,晚上惟有詩酒文會。當 時作為「地主」的古物館館長莊嚴,因此保留豐富的書畫 莊嚴手持〈好大王碑〉。

劉峨士1945年作〈安順讀書山華嚴寺洞圖卷〉。

ART&COLLECTION

137


鑑賞

黃冶窯生活瓷, 現大唐盛期風貌 鞏義黃冶窯出土瓷器淺議 文.圖│郝紅星(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袁玲玲(鞏義市博物館)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鞏義黃冶窯

上取得的非凡成就。當然,這要建立

是專燒唐三彩的窯口,黃字即有釉色

在對黃冶窯瓷器年代進行正確判定的

總體偏黃之意,後經過馮先銘、郭建

基礎上。

邦、劉建洲、傅永魁諸先生對黃冶窯 進行調查與試掘,初步判明黃冶窯並

圖2 白釉碗:IIT5H16:9。

重要瓷器介紹

非專燒三彩器,也燒白瓷器、黑瓷 器。2002∼2004年間河南省文物考古 研究所、中國文物遺產研究院聯合對 黃冶窯進行了大規模發掘(註1),發 現黃冶窯除了燒製上述器物,還燒製 隋代青瓷器,只不過規模較小而已。 梳理這些不同色澤的瓷器,可以瞭解 黃冶窯的生前過往以及在瓷器製造業

黃冶窯的瓷器主要有青瓷、白瓷、黑 瓷、茶末釉瓷。青瓷年代較早,白 瓷、黑瓷、茶末釉瓷年代稍晚,器物 演變規律一致,以下介紹器物時,不 再按釉色而從器形方面著手介紹,主 要器形有碗、缽、爐、罐、洗、盤、 水注、杯、盅、鍑、盤口壺、滓方、

圖3 白釉碗:IIT5H16:34

盒、豆、茶注、小罐、燈盞等。 ◎瓷碗七件。標本IIT57H39:1,侈 口,圓唇,弧腹,圜底,假圈足略內 凹。唇下內、外壁各有一周凹弦紋, 內底三個方形支釘痕。內壁施青釉, 內底積釉成黑色,外壁施半釉。口 徑16.4公分,足徑8.4公分,高9.2公

圖4 黑釉碗:IIT5H16:174。

分。(圖1:上)標本IIT57H39:2, 侈口,微卷沿,圓唇,弧腹,圜底, 假圈足略內凹。唇下一周凹弦紋。內 壁施青釉,外壁施半釉。口徑19.2公 分,足徑11.8公分,高10公分。(圖 1:下)標本IIT5H16:9,侈口,尖 唇,深弧腹,圜平底,假圈足略內 圖1 青釉碗:IIT57H39:1、2。

162

2019.5

圖5 茶末釉碗:IIIT7H98:3。


左圖6 黑釉碗:IIIT9G6:68。 右圖7 黑釉碗:IIT57G2:410。

凹。內壁口沿施泛青白釉,外壁施半

足徑5.2公分,高6.7公分。(圖3)

釉。口徑19.2公分,足徑9.5公分,高

標本IIT5H16:174,斂口,窄卷沿,

12.8公分。(圖2)標本IIT5H16:34,

尖唇,圜底,假圈足略內凹。內壁上

侈口,翻卷沿下垂,圓唇,深弧腹較

部、外腹壁大部施黑釉,沿面無釉。

鼓,圜平底,假圈足略內凹。沿內壁

口徑19公分,足徑10.4公分,高11.6

施白釉,外壁施半釉。口徑11公分,

公分。(圖4)標本IIIT7H98:3,侈 口,卷沿,圓唇,沿下微見束頸,腹 略鼓,平底,假圈足略內凹。內壁至 外壁中腹施茶末釉,有垂釉現象, 口沿釉有脫落。口徑10.8公分,足徑 5.4公分,高5.4公分。(圖5)標本 IIIT9G6:68,侈口,卷沿,圓唇, 淺弧腹,圜底,矮圈足。內壁施白 釉,外壁施黑釉。口徑21.6公分,足 徑12.9公分,高8.2公分。(圖6)標 本IIT57G2:410,敞口,圓唇,斜直 腹,圜平底,矮圈足。內壁施白釉, 外壁施黑釉至圈足。口徑15公分,足 徑6.8公分,高4.6公分。(圖7)

上圖11 白釉罐:IIT9 :7。 下圖12 白釉罐:IIT57G2:406。

◎缽一件。標本IIIT1H65:3,斂口 上圖8 白釉缽:IIIT1H65:3。 中圖9 白釉爐:IIT5H16:1。 下圖10 黑釉爐:IIT5H16:114。

下傾,方唇,弧肩,鼓腹,小平底。

本IIT5H16:114,蓋,子口,平緣,

唇外一周凹弦紋。唇至下腹施透明白

弧平頂,頂中部一寶珠鈕。爐,侈

釉。口徑10.7公分,底徑7.7公分,高

口,卷沿,圓唇,高束頸,鼓肩,鼓

11.6公分。(圖8)

腹,圜底,下腹部附三爪足。蓋面、

◎爐二件。標本IIT5H16:1,侈口, 卷沿,圓唇,束頸,平肩,鼓腹,小

爐內頸至底施黑釉。口徑13.4公分, 通高19.5公分。(圖10)

平底。下腹附三爪足。底留有圓形支

◎罐二件。標本IIT9 :7,侈口,卷

燒痕。內壁施白釉,外壁施釉近底。

沿,圓唇,矮束頸,寬平肩,鼓腹,

口徑13公分,高16.4公分。(圖9)標

下腹收束較甚,平底。通體施化妝

ART&COLLECTION

163


論壇

夢回大唐 中華文物學會專題講座—盛唐藝術與生活 文│蕭椀今

圖│中華文物學會

代表性。本次精彩的講座便以「神」、 「氣」、「情」為引領,分為「風」、 「雅」、「頌」三個篇章,分別展現盛 唐的風俗、雅事和社會。 以考古發掘成果為基礎,從視頻賞析宦 官高力士、「讓皇帝」李憲、宗室女李 倕、丞相韓休等人相關的文物,凸顯唐 代官階品位標誌的〈玉梁金筐寶鈿真珠 裝蹀躞帶〉、〈螺鈿寶相花紋銅鏡〉、 唐〈三彩俑〉、唐〈三彩五花馬〉,到 中華文物學會代表、與會貴賓與廣東省博物館館員牛曉琰(前排左四)合影。

全世界現知的僅存30餘件銀高足杯實物

中華文物學會器物聯誼會為促進學術研究風氣、深耕兩岸

之一的〈素面高足銀杯〉等;此外,亦透過聆聽古樂,陶

文物藝術界的交流,特別邀請廣東省博物館館員牛曉琰以

醉在宛轉悠揚的音韻裡,進一步感受盛唐的生活與藝術品

「夢回大唐—盛唐藝術與生活」為題,於4月20日假鴻禧

味。

美術館舉辦專題講座,從盛唐的風俗、雅事和社會角度探 討盛唐的生活與藝術,吸引廣大民眾的踴躍參與,現場高 朋滿座。

唐朝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黃金時代。100多年間,先後出現 了貞觀之治、開元之治兩個盛世,成為當時世界上經濟最 發達、國力最強盛、對外交流最頻繁的泱泱大國。其文物

牛曉琰的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文獻學、漢代詩文,進

之美、樂舞之盛、文化之多元、制度之新變,是前代所

入廣東省博物館後從事古籍整理與研究,結合博物館特

無法比擬的。精美華麗的襦裙,勾勒出唐代女子的曼妙身

性,將古籍文獻與文物遺存結合。曾策畫多項展覽,亦發

姿;瑰麗精巧的銅鏡,照出盛唐自信的風采;馬背上的藝

表《明代廣東文人的藝術旨趣和生活風尚》、《〈覃溪學

術與生活,描繪了唐人的匠心與豪邁;茶氣、酒香,浸潤

士自書題贈詩卷〉釋讀》、《漢代儒術獨尊過程的再探

著文人雅士的詩情畫意;風格多變的樂舞,體現的是盛唐

討》等多篇論文。

萬邦來朝帶來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盛唐氣象,在這些風 俗、雅事和社會中得到充分展現。

講座一開始,牛曉琰先提到盛唐人評盛唐詩,有「神來、 氣來、情來」之論,謂之「盛唐氣象」,頗受後世認可。

本場講座由牛曉琰帶領著大家夢回大唐,賞析盛唐藝

唐詩作為唐代文化藝術之精華,對於盛唐氣象的表述很具

術,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一同去探尋那個千年前的人 文盛世。

170

2019.5



動態

第12屆國際古玩展揭幕 帶您進入中國古代琉璃與東瀛傳統工藝的世界 整理︱編輯部

資料提供︱香港國際古玩展

閑事與雅器─泰華古軒藏古代琉璃珍 品:唐代〈琉璃壺〉,高度10.3公分。

古玩界年度盛事──第12屆國際古玩展(IAF)訂於5月

本屆古玩展的兩項專題

24至28日(首日為VIP開幕夜,僅限獲邀貴賓),在香港

特展,將帶領諸君踏入中國

會議展覽中心5BC展廳載譽歸來!本屆古玩展匯集逾70個

琉璃工藝以及日本傳統工藝的世

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展品囊括各類中西古玩珍品:陶

界。「閑事與雅器─泰華古軒藏古代琉璃珍品」特展,

瓷、家具、書畫、雕像、雜項,乃至鐘錶珠寶,總數超過

展出著名藏家泰華古軒精挑之中國古代琉璃珍品。另外

1萬件之多,讓各位來賓能在展會中與同好交流切磋,細

由Wado Project策劃的「美感與信仰:民藝及日本藝術精

意選購各種古玩精品。

粹」,特別演展多種久遠流傳的日本傳統工藝。在欣賞及

國際古玩展主辦單位「翟氏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翟凱 東表示:「今年我們秉承一貫目標,為一眾頂尖收藏家、

收藏這些珍傳的古作手藝精品之時,更可從中探討佛教和 茶道,及與之共融的獨特美學文化元素。

鑑賞家、古玩同好,以及公眾,細心挑選古玩藝術珍品展

本屆展會特別邀請業內多位中外名家舉行多場講座。主講

出。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將化身臨時博物館,免費開放予

嘉賓包括日本傳統漆器、銅器、鐵器、民藝專家、銀器專

公眾參觀,成為中外古玩藝術愛好者及文化人士交流、鑑

家、考古專家、鑑定專家、藝術雜誌特約編輯與香港海事

賞、收藏的最佳平台。展覽期間,翟氏投資有限公司將捐

博物館副總監。各位專家將與聽眾一同探討中國琉璃、日

款予指定慈善機構,冀能

本美學、傳統製銅祕技、鐵器、銀器、民藝與香港古玩市

惠澤社群,回饋社會。」

場等專題。誠邀各位親臨現場,縱橫於各國不同時代的古

翟氏投資有限公司自2008

玩藝術展品中,與各位同好交流、增進藏品。

年首度舉辦國際古玩展,

本屆古玩展亦有多家台灣商家參與。存德堂即是已多次參

經過十餘年間不斷的發

與香港古玩展的台灣展商之一,一直以來秉持著以好的古

展,展會盡得古玩藝術各

文物與藏家同好交流。何謂「好的古文物」?存德堂認

界好評,成為亞洲首屈一

為,一件古物兼具以下特點即可稱之為「好的古文物」:

指的古玩藝壇盛事。國際

其一是「歷史性」,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含有特別的意

古玩展一直以提升各界人

義;其次是「藝術性」,由製作工藝的細膩度及線條美感

士對古玩藝術之興趣為抱

來評斷;其三則是「稀少性」,取決於物件特殊稀有的程

負,從而促進東西文化交

度。存德堂表示:每年都會東尋西找古董珍品,以期為與

流。展會活動包括兩項專

會觀眾帶來最精彩的展出,今年當然也不例外。歡迎各方

題特展、專題講座、古玩

先進一同前來共襄盛舉。

現場鑑定以及導賞團。

集友古玩以明清瓷雜、文房寶物為主要營業項目。經營一 甲子,本著穩打穩紮的誠信態度對待商品及收藏家,希

閑事與雅器─泰華古軒藏古代琉璃珍 品:宋代〈琉 璃油燈〉,高11公分,徑 20.7公分,總長60.7公分。

172

2019.5

望能傳承中國文人對於生活閒情藝術的眼光,並轉換進 入現今的生活態度。本次參展主題為:「works of art and


左 「美感與信仰:民藝及日 本藝術精粹」:日本大正初期 1910 年代 河合 次郎製〈白 釉罐〉,高14公分。 右 存德堂:清〈翡翠喜上眉 梢對瓶〉,高14.6公分。

fine art」,除了繼續去年竹木雕及沉香木的擺件,明清兩

講座:

代的瓷器,今年主要展品則有〈藏傳鎏金大威德金剛〉、

5/25(六) 14:30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齊

〈翠玉朝珠〉、〈青金石御製詩硯屏〉等,而明末〈竹雕

東方「中國古代琉璃的魅力」

筆筒〉,康熙〈竹林七賢筆筒〉,黃花梨木、紫檀木筆筒

5/25(六) 16:30 城端蒔繪傳統漆器第16代塗師

也是多年的藏品。中國書畫則有張大千早期和齊白石的水

屋治五右衛門小原好喬「日本美術根源─城端蒔繪

墨,吳冠中在文革時期的小品,及其他明清時期文人書

的傳統與未來」

畫。集友認為,中國古董不是以人為的數字價值做為收藏

5/26(日) 12:00 《Arts of Asia》特約編輯、泰

的標準,終究要回到物件本身。古董商提供的專業知識和

國暹羅協會期刊編輯Paul Bromberg「白銀海貿在

經營態度是會由時間來證明。集友的願景是要帶領收藏家

亞洲:泰國與中國外銷銀器講座及座談會」 講座

能將中國明清時期的藝術融入現今當代的生活。

嘉賓:香港海事博物館副總監陳麗碧

「周信堂」為台灣開業超過半甲子的周家店,秉持理念傳 承的精神,自2015年籌備而後拓展至日本東京扎根,由二 代掌門主理之子公司。本著周氏的一貫經營方針,著墨於 中國竹、木、玉、漆器及文房為主。近年應應市場潮流, 拓展中國文人茶香道具的範疇,在經歷多年參與香港古玩 展的盛會,周信堂表示今年策展的方向仍以「中國明清文 人書齋器物」及「茶禪品味道具」為主軸,本家常年專門 的「文房古玩」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大精髓。感謝各界常年 的支持,敬請於展期蒞臨關照。

5/26(日) 14:30 日本鐵器研究收藏家,高陵鐵 瓶屋主人竹中勝治「日本鐵器史─原地與創造者」 5/26(日) 17:00 銀器專家,《Alla Ribalta》 專欄作家Marinella Veronesi「淺談銀器工藝─傳統 英國謝菲爾德鍍銀與鍍銀工藝之別」 5/27(一) 12:00 日本認證傳統工藝師、昇龍工 房第四代傳人島谷好德「與銅罄同在的景色─追求 音色逾百年」 5/27(一) 15:00 真宗大谷派高岡教區大福寺住 持、日本民藝協會常任理事、

波民藝協會會長太

更多國際古玩展詳情,請瀏覽官網:www.iaf.com.hk。講

田浩史「直覺─民藝的美學與思想」

座報名及查詢請洽:iaf.hongkong@gmail.com。

5/27(一) 17:00 北 京 古 玩 界 後 人 , 古 陶 瓷 經 營、修復鑑定專 家劉承恩「話說 香港古玩市場 70年」

左 集 友 古 玩:展 出 主 題「Works of art and ÀQH DUW」。 右 周信堂:明〈萬曆龍 紋剔彩圓盤〉。

ART&COLLECTION

173


考古紀事 Archaeology 2019 文︱劉榕峻

01

圖︱編輯部

文明曙光 歷史見證

材質的文物500餘件(組),

2018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山西聞喜酒務頭商墓、江蘇張家港、合 川釣魚城入選

加上陸續追回的被盜文物,該

2018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於4月中旬揭曉,按年代依序為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 蘆山 新石器時代遺址、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山西聞 喜酒務頭商代墓地、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江蘇張家港黃 泗浦遺址、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重慶合川釣魚城范家 堰南宋衙署遺址、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 考古調查。

墓地隨葬文物數量可能達數千 件。根據墓葬形制與出土遺物 判斷,該墓地應為晚商高等級 方國貴族墓地。從青銅器中兩 種族氏銘文的差異性來看,此 墓地應為「匿」族墓地。該墓

一次重大突破,不僅為「匿」族青銅器找到了歸屬,也填補了 晉南地區晚商遺存的空白。「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為東 周封國芮國後期的都城遺址。發現墓葬共四處220餘座,發掘清

本年度史前考古有四處遺址入選。「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為華

理出大量青銅器以及金器、玉器、鐵器、陶器和漆木器等珍貴

南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典型洞穴遺址,發現晚更新世晚期

文物。填補了芮國後期歷史的空白。

至全新世早期連續的地層堆積,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個重要 遺跡,反映更新世晚期以來現代人行為複雜化發展的新階段與 社會複雜程度,再現從狩獵採集向早期農業社會過渡的進程。

「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是近年港口型遺址的重大發現。遺 址出土南朝至唐宋時期的道路、水溝、河道、木橋、房址、水 井、倉廒類等諸多遺跡,證實黃泗浦遺址是長江下游一處重要

「湖北沙洋城河遺址」為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的重要城址,發現

的港口集鎮遺址;諸多唐代遺跡的揭露和大量遺物的出土,為

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築、祭祀遺存等重要遺跡,北城垣外

證明黃泗浦為唐代鑑真(688∼763)啟航東渡之起點提供了

側發現的王家塝墓地則是迄今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

珍貴的考古學資料。「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是第一座

家嶺文化墓地,對重新審視屈家嶺文化的社會結構提供了重要

經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也是近年來發掘面積最大的金代

資料。「陝西延安蘆山 遺址」核心區發現至少四座大型夯土

高等級城址,其重要性僅次於金代都城。出土各類泥質灰陶磚

臺基,每座臺基之上坐落規劃有序的圍牆院落和建築群,相當

瓦、鴟吻、頻伽、鳳鳥、脊獸等建築構件。城址的雙重城垣選

於四座相對獨立而聯繫密切的夯土臺城和高等級院落遺址。初

址理念,主體建築呈軸線分布、前朝後寢的布局方式對於金代

步判斷,蘆山 遺址是以四座臺城式建築群為核心,周邊拱衛

捺缽制度、行宮的選址與營造研究有重要意義。

大量普通居住地點和居址葬墓地的大型聚落。 「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是目前伊犁河谷發現年代最

「重慶合川釣魚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是目前罕見經過大規 模考古發掘、保存完整的南宋衙署遺址。遺址為釣魚城政治軍

早、規模最大的以青銅時代為主體的聚落

事中心,符合中國傳統衙署建築規制

遺址,初步推測這裡是伊犁河流域青銅時

又具有鮮明的山地城池特色,為研究宋

代晚期的中心之一。遺址發現與青銅冶煉

代城址與衙署建築、古代園林及宋蒙

有關的豐富遺物遺跡,是新疆史前唯一一

(元)戰爭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遺存。

處有明確冶金證據鏈的遺址;又發現迄今

出土的鐵雷片口、底、身及鑄造痕跡完

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遺存,將人類對燃

整清晰,為上下合範法鑄造,初步檢測

煤的使用歷史上推千餘年。

為白口鑄鐵,內填火藥,是世界中古史 火器與冷兵器並用時代開創階段的珍貴

「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可謂近年最

見證。

受矚目的商代考古新發現。5500平方公 尺墓地範圍內發現商代晚期墓葬12座、車

「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

馬坑六座以及灰坑五個,其中「甲」字形

艦)水下考古調查」揭露了北洋海軍沉

大墓五座,共出土銅、玉、陶、骨等各類

艦「經遠艦」的殘存情況、埋藏狀態、 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M1出土的各種食器。

222

陝西澄城劉家窪墓地出土棺環。

地的發現與發掘是商代考古的

2019.5


遺物分布等諸多資訊,目前唯一發現北洋軍艦銘牌,其材質、

宋代買地券文中常見「東至青龍,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

工藝及安裝方法首次得以明確之例,是繼「致遠艦」後中國水

玄武」等類似界定墓田四至的內容,在墓室內的浮雕,則體現

下考古工作又一重大成果。「經遠艦」是德國設計製造裝甲巡

為依墓葬朝向,左為青龍圖像,右為白虎圖像,前為朱雀圖

洋艦的最早案例之一,為世界海軍艦艇史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

像,後為玄武圖像,或朱雀、玄武圖像並置於墓室內同一橫樑

的實物資料。

上。而來游關2號墓則是重慶地區宋代墓葬中首次發現朱雀、玄

02

武圖像錯配顛倒(前後方位顛倒)的現象,其原因值得進一步

仙鶴祈福祝壽 魂幡引路淨土

研究。

重慶南川來游關宋墓 發現精美宗教浮 雕

來游關宋代墓葬位於重慶市南川區西城街道,地處東西向坡地 唐代貞觀十一年(637)分渝州地,置隆化縣(因縣西永隆山

重慶市南川區來游關墓

得名),並改屬涪州。先天二年(713)避李隆基諱改名賓化

地兩座宋代墓葬近日展

縣。北宋熙寧四年(1071)復名隆化。熙寧七年(1074)熊本

開搶救性考古發掘工

平木斗之亂後始建南平軍,以涪州隆化縣屬之。南宋嘉熙三年

作。考古人員在墓室內

(1239)南平軍治所遷至隆化縣。元至元二十三年(1285)改

發現了圖案精美、工藝

隆化縣為南川縣,明清沿用之。

精湛、具有濃郁宗教色 彩的墓葬浮雕,可能與 川渝地區佛教淨土宗的 影響有關。 兩座宋代墓葬均為異

上,前臨鳳嘴江(大溪河)、背依永隆山。南川古稱隆化,

1號墓北壁獅子圖案及「願」字題刻(左),南壁獅子 圖案及「早」字題刻(右)。

03

〈童子啟門〉、〈行醫圖〉罕見 壁畫現身 河南安陽發現金代高僧壁畫墓

穴並室合葬墓,墓葬形制皆為豎穴土坑石室墓並帶八字擋牆與

河南安陽市文峰區近日發現一座金代磚雕壁畫墓,墓中埋葬有

排水溝。墓室從前往後依次由封門、廊道、墓門及棺室組成,

四位高僧,並有墓誌出土。此為少見有墓誌記載、也是豫北地

棺室頂部有藻井。墓室內的浮雕精美,1號墓雕刻內容包括仿木

區首次發現的金代高僧墓葬。該墓形制特殊、設計獨特,尤其

建築、六牙象、獅子、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圖

是墓室壁畫題材罕見,極具藝術史、宗教、社會與經濟史的研

案及「覺」、「路」、「超」、「願」、「西方二路」、「認

究價值。

意受生」、「早」與「登」等文字;左側2號墓雕刻內容包括仙

墓室壁畫的其中一幅描繪一童子手扶門框,從門內探出半個身

鶴、四神、飛天、摩羯、蓮花等圖案及「福」等文字。棺室的

子,向外張望著,是為〈童子啟門圖〉;另一幅畫面正中繪

淤填土內出土青白瓷瓷碗、料珠及銅飾等遺物。

有一窗,其正上方寫有「藥鋪」二字,窗外立一婦人懷抱一

1號墓墓室中發現的「早」、「登」、「覺」與「路」等題字,

童子,面向窗內伸出左手,窗內一僧人模樣的男子側身坐於桌

常見於敦煌發願文與題記中。棺室兩壁的獅子、六牙象在佛教

前,兩人面對面似乎正在交談,是為〈行醫圖〉。考古專家指

中往往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各

出,一般墓室壁畫所描繪的多是〈婦人啟門圖〉,少有〈童子

自的坐騎,靠近後龕處浮雕的引魂幡一般認為是佛教所創為

啟門圖〉,而行醫題材的壁畫更是少見。此座高僧墓葬年代明

死者引路的喪儀旗幡。左側引魂幡所書「西方」指西方淨土,

確,墓誌內容豐富,設計富有特色,尤其保存完整的壁畫還原

意佛教所謂西方極樂世界;右側引魂幡所書「受生」同「壽

了金代人們的求醫問藥、社會生活、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的

生」,典出《佛說受生經》。整組畫像及題記反映了阿彌陀佛

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

接引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具有鮮明的佛教淨土宗特色。不

墓室平面呈八邊形,北壁、西壁、東壁各砌有一個耳室,耳室

過「西方二路」、「認意受生」等片語未見於佛教經籍及其他

內共放置四件陶罐,裡面裝有骨灰。根據出土墓誌判斷骨灰分

傳世文獻中,其發現是對佛教文獻的重要補充。 2號墓則具有道教色彩,表現在其棺室左、右兩壁下部對稱分布 有三組屏風式仙鶴圖案,仙鶴與四神旁並出現「福」、「壽」 與「福壽」等題記,但其藻井部分的摩羯與飛天等圖像又無不 彰顯佛教元素。以上反映出宋代四川地區佛教的興盛以及佛道 合流對傳統喪葬禮俗的深刻影響。 〈行醫圖〉。

〈童子啟門圖〉。

ART&COLLECTION

223


展訊

台灣地區 台北故宮博物院 https://www.npm.gov.tw/index.aspx ● 若水澄華-院藏玻璃文物特展 2016/8/31~ ● 故宮在臺灣-創新科技藝術特展(總統 2016/9/18~ 府一樓第五展覽室) ● 適於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 2017/5/18~ ● 南北故宮 國寶薈萃 2017/11/2~ ● 紫砂風潮-傳世器及其他 ~2019/5/20 ● 天香茄楠-香玩文化特展 ~2019/10/20 2019/4/1~6/25 ● 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 ● 古畫動漫-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2019/6/25 ● 壽而康:院藏醫藥圖書文物特展 ~2019/6/30 ● 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2020/2/23

故宮南院─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 http://south.npm.gov.tw/zh-TW ● 穿上亞洲-織物的交流與想像 ~2019/7/28 ● 玉見亞洲-院藏玉器展 2018/9/22~ ● 「占婆的微笑-越南林迦罩」特展 ~2019/9/6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http://museum.sinica.edu.tw/ ● 雷電以風:甲骨文天氣預測特展 2017/10/22~ ● 島嶼群相-臺灣考古展覽 2018/6/27~ ● 天朝大慶-皇清盛典特展 ~2019/5/30

國立歷史博物館 本館閉館中 https://www.nmh.gov.tw/zh/index.htm ● 錢世金生-鈔幣暨郵票特展(郵政博物 ~2019/6/23 館六樓) ● 天雨飛花-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吳讓農 ~2019/8/31 陶藝作品展(高雄小港機場國內線候機 室本館文化藝廊)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ntcri.gov.tw/ ● 第三屆TJDMA國際珠寶金工設計競賽成 ~2019/5/30 果展(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 台灣工藝之巔-頂級工藝之美.向大師 ~2019/6/2 致敬(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 登峰造極-台灣頂極工藝協會會員聯展 ~2019/6/2 (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 ● 師傳統•運匠心-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 ~2019/5/19 會會員小品聯展(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 館) ● 溫馨之旅-張秀足布藝、瓷趣創作展 ~2019/5/26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三樓 ) ● 塑瓷成金-陶瓷首飾創作聯展(臺北當 ~2019/5/26 代工藝設計分館6樓) ● 《洄游-竹木石》四人創作聯展(國立臺 ~2019/7/21 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地方工藝館一樓)

台北國父紀念館 http://www.yatsen.gov.tw ● 一生翰墨故宮情-莊嚴120周年紀念展 ~2019/5/26 ● 墨尚香江-香港現代水墨畫臺北邀請展 ~2019/5/26 2019/4/24~5/5 ● 海峽兩岸抽象畫藝術交流展 2019/4/24~5/5 ● 台灣藝壇國寶黃歌川百歲世紀展 2019/4/26~5/6 ● 麗水華山走過-林麗華書、畫個展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

http://www.ceramics.ntpc.gov.tw ● 日本•瑞浪─美麗的深山餐具 ~2019/5/15 ● 荏苒映漾-陳妍臻陶藝創作展 ~2019/5/19 ● 飲食物語-陶瓷器皿與文化的日常 ~2019/9/15

http://www.njmuseum.com/html/default.html ● 茲游奇絕冠平生-傅抱石紀遊寫生繪畫 ~2019/5/30 特展 ● 詩書合璧 翰墨臻華-胡小石自作詩文書 ~2019/5/30 法精品展 ● 禽鳥爭鳴-陳之佛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繪 ~2019/5/30 畫展

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http://www.nmns.edu.tw/ ● 「豬事大吉」特展 ~2019/6/9 ● 曾侯乙編鐘VR體驗 2019/3/5~ ● 現代14經絡銅人模型 2019/2/24~

台中港區藝術中心 http://www.tcsac.gov.tw/ ● 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暨藝術展 ~2019/5/5 ● {字在}導讀臺中-館藏精品常設展 ~2019/7/28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www.nmp.gov.tw 2019/4/17~9/8 ● 走過史前:臺灣原住民生活編器工藝特展 ● 智慧型博物館計畫成果展 ~2019/9/1 ● 史前國寶文創設計獎 ~2019/12/31 ● 歸途 Taluma'-七腳川(Cikasuan)戰 ~2020/12/31 役110周年特展(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 物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http://www.fgsbmc.org.tw/index.aspx ● 浯鳥瓷輝 藝韻青花-金門明清暨當代青 ~2019/6/23 花瓷典藏展 ● 慈悲擺渡-德化陶瓷藝術展 ~2019/6/9 2019/5/4~8/4 ● 千里行願•一路行來我見青山依如是- 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

亞洲地區 遼寧省博物館 http://www.lnmuseum.com.cn/ ● 藝術•生活-遼寧省博物館研發文創作 Ongoing 品展 ● 中國古代繪畫展(第二期) 專題陳列 ● 中國古代書法展(第二期) 專題陳列

瀋陽故宮博物院 http://www.sypm.org.cn/ ● 瀋陽故宮「百姓最喜愛的三件文物評選活 ~2019/5/31 動」百件參選國寶展

北京故宮博物院 http://www.dpm.org.cn/ ● 故事集:古建工程師的一甲子-于倬雲誕 ~2020/5/31 辰百年紀念展 ● 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 ~2019/6/15 宮博物院藏嘉靖、隆慶、萬曆瓷器對比展

蘇州博物館 http://www.szmuseum.com/ ● 群芳競秀-蘇州博物館藏明清花鳥主題 ~2019/6/10 特展 ● 佛陀•中國—甘肅省博物館藏早期佛教文 ~2019/5/26 物展

國立台灣圖書館 https://www.ntl.edu.tw/mp.asp?mp=1 2019/5/1~5/21 ● 風情•人文•院宇 2019/5/15~6/2 ● 福壽康寧金石之美-篆刻教育特展

上海博物館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 2019/4/26~7/28 ● 白銀之路:中國貨幣史中的白銀 2019/5/28~8/31 ● 明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

華岡博物館 https://www.facebook.com/HwaKangMuseum/ ● 華岡春曉-水墨花鳥展 ~2019/5/14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http://www.sshm.ntpc.gov.tw/ ● 「八里時光機」 常設展 ● 原典-臺灣原住民族歲時祭典特展 ~2019/6/23 ● 臉友-臺灣原住民人面文物特展 ~2019/6/23

2019.5

http://www.gdmuseum.com/ ● 夢回大唐-盛唐藝術與生活展 ~2019/5/19 ● 風•尚-18至20世紀中國外銷扇 ~2019/5/5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http://www.artmuseum.cuhk.edu.hk/zh/ ● 皇朝禮器 ~2019/5/5 ● 己亥說豬 ~2019/5/5 ● 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 ~2019/8/18 特展

澳門藝術博物館 http://www.mam.gov.mo/c/index ● 漫步濠情-黎鷹水彩畫展 ~2019/6/16 ● 大英博物館館藏意大利文藝復興素描展 ~2019/6/30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http://www.tnm.jp/ 2019/3/26~6/2 ● 特別展「國寶 東寺-空海與佛教曼荼羅」 2019/4/13~5/27 ● 創刊記念「國華」130周年•朝日新聞 140周年特別展「名作誕生-日本美術的 譜系」 2019/5/3~6/2 ● 美麗的織品-日本美術的名品-雪舟、永 德到光琳、北齋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 http://www.kyohaku.go.jp 2019/4/13~5/12 ● 時宗二祖上人七百年忌紀念 特別展 國寶 《一遍聖繪》與鐮倉新佛教「時宗」的 名寶

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 http://www.narahaku.go.jp/ 2019/4/13~6/9 ● 國寶之殿堂 藤田美術館展 宋代遺產•曜 變天目茶碗與日本佛教美術

美術館 http://www.miho.or.jp/zh/ ● 大德寺龍光院 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 ~2019/5/19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http://www.seikado.or.jp/ 2019/4/13~6/2 ● 日本刀之華 備前刀

日本大和文華館 http://www.kintetsu-g-hd.co.jp/culture/yamato ● 茶之湯的美術 ~2019/5/19 2019/5/24~7/7 ● 不知道嗎?!大和文華館的收藏

日本松岡美術館 http://www.matsuoka-museum.jp/ 2019/2/20~6/1 ● 開朗的紋樣-以五彩、青花為中心 2019/2/20~6/1 ● 館藏日本畫 傳統藝能和聲音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https://www.osaka-art-museum.jp/ ● 花香鳥語-中國明清的繪畫 2019/4/6~5/12 ● 大阪的佛教美術2 2019/4/6~5/12

浙江省博物館 https://www.zhejiangmuseum.com/ ● 法老的國•古埃及文明展 ~2019/5/5 ● 五四風雷•浙江人與五四愛國運 ~2019/5/12 ● 青出於藍•2019年龍泉青瓷傳承與創新展 ~2019/6/30 ● 風花雪月•大理白族的前世今生 ~2019/7/28

安徽博物院 http://www.ahm.cn/ ● 春之歌-潘玉良在巴黎 ~2019/6/9 ● 回望-江蘇省美術館藏近現代美術作品展 ~2019/6/23

226

廣東省博物館

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 https://www.kyuhaku.jp/ ● 京都大報恩寺「快慶•定慶的佛像」 2019/4/23~6/16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https://www.museum.go.kr/site/chn/home ● 新安沉船發掘黑釉瓷 ~2019/6/2 ● 從皇帝的國家轉變為國民的國家 ~2019/9/15 ● 孫世基、孫昌根捐贈名品書畫展 2 ~2019/7/7


歐美地區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http://www.metmuseum.org ● Essential Korea ~2019/9/22 ● Children to Immortals: Figural Representations in Chinese Art ~2020/2/23 ● Seeing the Divine: Pahari Painting of North India ~2019/7/21 ● Streams and Mountains without End: Landscape Traditions of China ~2019/8/4 2019/3/5~6/16 ● The Tale of Genji: a Japanese Classic Illuminated 2019/2/4~7/28 ● Celebrating the Year of the Pig

美國魯賓博物館 http://www.rmanyc.org ● Gateway to Himalayan Art ~2019/5/13 ● Faith and Empire Art and Politics in Tibetan Buddhism ~2019/7/15 ● Shrine Room Projects: Wishes and Offerings ~2019/9/16 ● The Tibetan Buddhist Shrine Room ~2019/9/16

美國納爾遜美術館 http://www.nelson-atkins.org ● Ancestors, Ritual, and the Tomb: the Ancient Chinese Art Galleries 常設展 ● Contemporary Japanese Ceramics ~2019/7/28 2019/4/6~9/29 ● Faces from China's Past: New Directions in Figure Paintings

美國佛利爾沙可樂美術館 http://archive.asia.si.edu/ ● Encountering The Buddha: Art and Practice Across Asia ~2020/11/29 ● Looking Out, Looking In Ar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Ongoing ● Setting the Bar Arts of the Song dynasty Ongoing ● Center of the World China and the Silk Road Ongoing ● Promise of Paradise Ancient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 Ongoing ● Art and Industry: China's Ancient Houma Foundry Ongoing ● After life: Ancient Chinese Jades Ongoing ● Resound: Ancient Bells of China ~2020 ● Ancient and Alive: Japan's Native Gods Ongoing ● The Power of Words in an Age of Crisis Buddhist Art in Japan Ongoing ● Imperfectly Beautiful: Inventing Japanese Ceramic Style Ongoing ● In the Shadow of an Apocalypsee Buddhist Art in Japan Ongoing ● The Beginnings of Buddhism in Japan Ongoing ● Rediscovering Korea's Past Korean ceramics Ongoing ● Body Image Arts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Ongoing ● Gods, Companions, and Devotees Ongoing ● The Glazed Elephant: Ceramic Traditions in Cambodia Ongoing ● Power in Southeast Asia Ongoing ● Painting the Classics: Presence and Absence ~2019/5/5 ● The Historical Buddha and Friends ~2019/5/5 ● Painting the Classics: Japanese Screens ~2019/5/19 ● Painting the Classics: Japanese Scrolls and Beyond ~2019/5/19 2019/3/30~6/23 ● Empresses of China's Forbidden City, 1644–1912 ● The Peacock Room in Blue and White 2019/5/18~ 2019/5/11~11/11 ● The Way of the Kami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 https://new.artsmia.org/ ● Beyond the Fragrance: Beauty & Symbolism in Chinese Flower & Bird ~2019/6/2 Painting ● Emblems of a Prosperous Life: Women's Robes of Late Imperial China ~2019/6/30 (1700s – 1800s) ● All Flowers in Bloom: Porcelains from China's Last Dynasty ~2019/6/30 ● Living Rooms | Made in China: The MacFarlane Room Wallpaper ~2019/12/29 ● Nature in Monochrome: Birds and Flowers in Japanese Ink Painting ~2019/10/27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 http://www.clevelandart.org 2019/4/9~6/30 ● Shinto: Discovery of the Divine in Japanese Art 2019/4/9~6/30 ● A Lasting Impression: Gifts of the Print Club of Cleveland




讀佛臉

佛像 的臉

從人臉

, , !

YES! զཁగ㕕ᯑࢽฒࣗ

݄։࢝గ㕕 。

ʪҎԼ༏ዳ‫ࢸؒظ‬2019/06/30ࢭʫ੥ޯબԼྻ༏ዳํҊʢ೚બʣ □古美術 □今藝術&投資 雜誌一年12期或二年24期(任選) 訂閱方案(任選)

訂閱價

□A專案

一年12期雜誌加贈經典選書 壹 本

一年期訂戶適用

□B專案

二年24期雜誌加贈經典選書 貳 本

二年期訂戶適用

專案選書(任選) 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一年期 □ 佛像的臉 ─ NT $1940 從人臉 讀佛臉 看時代人心 NT$360 □二年期 $3670 NT □ 誰怕當代藝術!

中國文物拍賣大典

NT$400

折,訂閱雜誌者享

品項 □ 2019中國文物拍賣大典|定價:2000/本

數量

折優惠!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1800/本

$1600/本

注意事項: 1.發票/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2.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從從五五官官、、表表情情解解讀讀日日

本本最最著著名名佛佛像像及及其其時時

代代人人心心與與美美意意識識⋮⋮

看時代人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