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懷抱著自我分析與判斷的能力,對當下的社會、生活體系保持著高度警覺,而日常景象為藝術家的符號性創造提供了靈感,引領他們深入理解目中所見的一切,幫助他們尋得新的觀看角度、創作形態,藉由作品引導人們緩下心緒靜思,觸動感知的轉化。藝術家不僅滿足於如同詩人般表述詩意生活的可能,更渴盼以行動介入進而改變日常生活,在生活的詩學之上,建構起個人創作的相關論述,而這正如超現實主義詩人勞特拉蒙(Comte de Lautréamont)所說的「讓詩具現」。
3月專輯「顯世錄:境造時代」讓藝術融入世界面貌的重構,解析各種社會境況在交互構連之間對應檢證的參照意義,賦予藝術另一層次的觀念視域。這似乎也隱喻著創作者主體與社會網絡間不斷疊合的關係,每一道連結必然創造出另一重心理狀態,讓生命流淌於對未來的無限期待,讓時間毫無止境地向未來開放。